最新《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主要原因

合集下载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的起因,路线,困难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的起因,路线,困难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的起因,路线,困难
长征的起因: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红军损失惨重,继而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
长征中面临的困难:长征时的险恶环境,山高路险,人烟稀少,缺医少药,断粮欠饷,皑皑雪山,无边草地,大渡河横,泸定索桥,湘江乌江,赤水沙江。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一篇里的事件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一篇里的事件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一篇里的事件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历时两年多,红军主力完成了从江西瑞金到陕北延安的艰苦跋涉。

长征的目的是为了躲避敌人的围剿和追击,同时也是为了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

长征期间,红军经历了艰辛的山川草地,途经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最终胜利到达了延安。

长征过程中,红军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敌人的围剿和追击让红军不得不频繁转移,面临着饥饿、疾病、恶劣的自然环境等问题。

然而,红军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他们以“不怕远方的敌人,只怕背后的人”为口号,不断与敌人进行战斗,保持着战斗力。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还进行了一系列战略性的转移和战斗。

其中,著名的战役有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巧渡金沙江等。

这些战役不仅展示了红军的战斗力和智慧,也为红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遵义会议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地位。

长征的胜利对于中国革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方面,长征使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吸引了更多的人民群众加入到革命队伍中。

另一方面,长征也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在新的根据地上建立起统一的领导机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的力量。

长征的红军不仅面对着敌人的围剿,还要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

他们跋山涉水,过草地、过雪山,经受了极大的艰辛和磨难。

然而,红军始终坚定地走在前面,带领着人民群众向前进发。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不仅展现了英勇的战斗精神,也表现出了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

他们与当地群众建立了密切联系,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的胜利。

长征使中国共产党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长征的红军是中国革命的先锋,他们用鲜血和牺牲换来了中国人民解放的希望和幸福。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的壮举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史册上。

长征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读后感_读后感作文

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读后感_读后感作文

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读后感【篇一: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读后感】杨一帆长征,是一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是一次举世震惊的征途,堪称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1933年10月,南京发动了第五次剿共战争,但由于红军的领导人的指挥失误,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于是,长征这一伟大壮举就此开始。

在征途中,将红军进行了380余次战争,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

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各部队。

他们开进和顺利的穿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

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单从时间上看,你会发现,不过区区一年,不过如此,但红军却徒步走过了二万五千里的征途,那些环境相当艰苦,他们没有充足的食物果腹,没有好的住所,遮风挡雨,他们风雨来雨里去,以草为食,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他们都在行军。

就这样,他们日复一日的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完成了长征。

“长征”这条路是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铺出来的。

在长征途中,一个又一个的战士倒下,但没有一个人放弃,所有人都在咬牙坚持,他们浴血奋战,突破了一道又一道敌人设下的关卡。

他们用行动与生命写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而又可歌可泣的赞歌。

长征中最为出名的就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其中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飞夺泸定桥。

当时30个红军战士身上背着毛瑟枪和手榴弹,不惧危险的爬到了沸腾的河流上,紧紧的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

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4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4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口才好,有威望 有感召力和影响力
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性格急躁, 骁勇善战,有卓越的
但很谦虚。
军事才能;谦虚
事件 窑工出身。参加革命后,组织湖北第 一支“工农军队”。他打仗十年,负伤 八次,全身多处都受过伤。
态度上、外表上、谈吐上和背景上都 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意识"
热情地邀请斯诺去采访他的部队;因真 诚而受部下拥戴。
1、长征的艰苦历程 (1)从江西瑞金撤退,突破湖南广西碉堡线,向西进发。
(2) 转战川黔滇 、四渡赤水河 (打破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四渡赤水
赤水河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三、长征的胜利
1、长征的艰苦历程 (1)从江西瑞金撤退,突破湖南广西碉堡线,向西进发。 (2)转战川黔滇 、四渡赤水河 (打破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3)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 (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3. 语言的平实:没有过多的修饰,都是朴实如话地记录红军长征 的具体事实。
有人说:“斯诺对中国的深刻认识缘于他对事件本身深度的、全 方位的参与。他不仅仅准确记录了历史,还准确预测了未来的趋 势。”斯诺预测了“红星”必将“照耀中国”。
请结合你的阅读,谈谈你是从哪些方面读出此预测倾向的?
我通过作者筛选的事实可以读出。如书中对长征中强渡大渡河、 过大草地等事实的细致描写,还有对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领 袖生平描写,从中体现出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革命精神。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俯瞰大渡河
泸定桥
三、长征的胜利
1、长征的艰苦历程 (1)从江西瑞金撤退,突破湖南广西碉堡线,向西进发。 (2) 转战川黔滇 、四渡赤水河(打破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3)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 (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4)强度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5)翻越大雪山(夹金山)、走过烂草地

《红星照耀中国》5个长征的故事及背后的长征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5个长征的故事及背后的长征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5个长征的故事及背后的长征精神【实用版2篇】目录(篇1)1.长征精神:从五个故事中提炼出的精神内涵2.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意义3.五个具体故事的内容和意义4.长征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5.总结:弘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正文(篇1)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不仅是一次伟大的军事行动,更是一种伟大的精神。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通过五个具体的故事,展示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提炼出了长征精神。

红军的长征始于1934年,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红军穿越了千山万水,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最终在1936年成功会师。

这次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通过五个具体的故事,展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

第一个故事是红军巧夺金沙江,展现了红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利用地理优势巧夺隘口,成功渡过金沙江。

第二个故事是飞夺泸定桥,展现了红军在面临敌人围攻的情况下,勇往直前,攀爬悬空的铁索桥,成功攻克泸定桥。

第三个故事是翻越雪山,展现了红军在冰天雪地中艰苦跋涉,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翻越雪山。

第四个故事是走进草地,展现了红军在荒凉险恶的草地环境中,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成功走出草地。

目录(篇2)一、概括全文1.介绍《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2.讲述5个长征的故事3.探讨长征精神二、详细内容1.《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记录了他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对中国革命根据地红军的采访和观察。

2.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的艰苦跋涉和伟大壮举。

以下是5个故事:(1)巧夺金沙江(2)强渡大渡河(3)飞夺泸定桥(4)翻越雪山(5)走出草地3.长征精神包括:坚定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这些精神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红星照耀中国》5个长征的故事及背后的长征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5个长征的故事及背后的长征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5个长征的故事及背后的长征精神摘要:1.红星照耀中国中长征的背景和意义2.长征中的五个故事a.突破敌人在贵州的防线b.红军在四川的大渡河奇迹c.长征中的草地之行d.陕北的会师e.长征精神的总结正文:《红星照耀中国》是埃德加斯诺的著作,它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场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展现了勇气和献身精神。

在这本书中,有五个长征的故事特别引人注目,它们背后所体现的长征精神也令人敬佩。

首先,在贵州,红军面临着敌军的严密封锁。

然而,红军战士们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突破了敌人的防线。

他们在贵州的山地中来回穿梭,巧妙地躲避了敌人的追捕。

这个故事展现了红军战士们的顽强和坚毅,他们为了实现革命目标,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其次,在四川的大渡河,红军面临着一个生死攸关的挑战。

红军需要渡过大渡河,但河对岸有敌军的严密防守。

红军战士们以惊人的勇气和决心,在河面上架起了一座人桥。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将其他红军战士们从河的一边送到另一边。

这个故事展示了红军战士们的勇敢和无畏,他们愿意为了革命事业牺牲自己的一切。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长征中的草地之行。

在这个故事中,红军战士们需要在草地上行军数百公里。

他们面临着饥饿、寒冷和疾病的困扰,但仍然坚定地前进。

这个故事展示了红军战士们的坚韧和毅力,他们愿意为了革命事业承受巨大的痛苦。

第四个故事是关于陕北的会师。

在长征的过程中,红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江西,一部分在四川。

他们需要会师,以便共同对抗敌人。

红军战士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在陕北成功会师。

这个故事展示了红军战士们的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他们愿意为了革命事业共同努力。

总的来说,《红星照耀中国》中的这五个长征故事展现了红军战士们的勇气、献身精神、坚韧、毅力和合作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概括100字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概括100字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概括100字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

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搞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

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

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

第三章在保安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

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

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

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变改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

第五章长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

着重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

第六章红星在西北讲述了刘志丹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西北大灾荒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苏维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货币各方而政策。

第七章去前线的路上讲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对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活泼的社会主义工业精神第八章同红军在一起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了解他们年轻、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色、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

并且讲述了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

红军战士健康丰富的生活,促使司令员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惨童年经历,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

第九章同红军在一起(续)共产党军事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以及中国残酷的阶级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

讲述共产党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战争与和平讲述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

讲述红色中国的少年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希望。

专题05 第五章 长征-【2021年暑假预习】云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重点情节导图

专题05 第五章 长征-【2021年暑假预习】云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重点情节导图

第五章 长征第一节 第五次“围剿”情节概括主要讲述了蒋介石如何大规模发动第五次围剿,以及红军如何突破围剿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六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重新分配,减轻捐税,大规模生产;失业、鸦片、娼妓消失。

工农生活状况改善,民众教育进步。

从1930-1933年,国民党对苏区进行了四次围剿,皆以失败告终。

1933年10月,蒋介石动用九十多万兵力,其中40万军队进攻江西和福建的苏区,约360个团。

当时红军主力18万人,10万支步枪。

国民党军队在德国顾问“西克特”的建议下,改变战略,包围红军,进行经济封锁。

红军采用了错误的“阵地战”,伤亡超过六万。

国民党对苏区百姓进行了残酷的杀戮,超100万平民遭枪杀。

最后红军在瑞金举行军事会议,决定进行大规模长征。

1934年10月16日,红军主力部队夜袭,突破防线,开始了伟大的历时一年的长征。

土地重新分配,减轻捐税,大规模生产。

六年苏区变化失业、鸦片、娼妓消失。

苏区的改变工农生活状况改善,民众教育进步。

前四次围剿失败将近90万,40万进攻江西、初建的苏区。

国民党围剿兵力30万围剿鄂豫皖苏区的红军。

江西福建红军18万人,十万枪支,没有大炮。

德国顾问“西克特”,包围苏区,经济封锁,消耗战。

国民党策略改变第五次围剿围绕苏区建设长城,慢慢推进。

红军与蒋介绍的军队展开阵地战。

被封锁的困境经济压力巨大,“盐”大量缺乏。

惨痛的杀戮苏区"肃清”政策,百姓遭大批枪杀。

反围剿失败损失六万人以上,将近100万人民被杀死或饿死。

红军失败瑞军会议军事会议,决定大规模长征。

夜间奔袭九万红军,长途奔袭,夜间突破敌军防线。

红军被迫长征百姓长征许多的红军农民、老少、妇幼,跟着红军一起长征。

拆卸工作设备,驴罹驮机器,一起长征。

物资长征许多东西都埋在了长征的路上。

成千的农民、保卫队、游击队,红军正规军,自愿留在江西瑞金,抵抗围剿,为主力部队长征赢得时间。

伟大的牺牲1930-1933国民党四次围剿苏区失败。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主要原因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主要原因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主要原因《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主要原因第一章:前期背景1.1 1927年至1934年的北伐战争1.2 国内政治局面的动荡1.3 中国共产党在南方的失败和削弱第二章:敌我形势的对比2.1 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的进攻2.2 国共两党的军力对比2.3 国际背景对敌我形势的影响第三章:长征计划的提出与制定3.1 毛泽东提出长征计划的背景和动机3.2 具体的制定过程和相关研究报告3.3 长征计划的目标和预期效果第四章:长征行军的开始与总结4.1 1934年10月的起程4.2 起程后的战略部署和行军路线4.3 长征行军的战斗和困难4.4 1935年1月的总结和进一步部署第五章:长征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5.1 对党的凝聚力和组织建设的影响5.2 对军事战略和思想理论的影响5.3 对党员干部素质和精神面貌的影响第六章:长征对中国革命的意义6.1 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的意义6.2 对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和推动作用6.3 对世界革命的影响和启示附件:附件1:长征路线图附件2:长征中的经典文献摘录法律名词及注释:1.长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队伍从1934年10月开始的长时间的战略撤退和转移。

2.国民党:指的是中国国民党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执政的。

3.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成立的中国最大的共产主义政党,领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4.敌我形势:指的是在战争环境中,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和态势变化。

5.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杰出理论家和伟大战略家。

6.中国革命: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变革。

7.世界革命:指的是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解放斗争。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读书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读书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读书笔记小学生版《红星照耀中国长征读书笔记》最近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里面讲的长征故事可太精彩啦!红军战士们真的太勇敢啦!他们要走过好多好多艰难的路,爬雪山、过草地,吃不好睡不好。

我记得有个故事说,有个小战士才十几岁,脚都磨破了,还坚持跟着队伍走。

他们不怕困难,一直向前,就是为了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还有啊,他们粮食不够吃,就吃野菜、草根,有时候连这些都没有。

可是他们没有放弃,还是一直走啊走。

想想我们现在,每天都能吃饱穿暖,真是太幸福啦!我要向红军战士们学习,遇到困难不害怕,要勇敢面对!《红星照耀中国长征读书笔记》读了《红星照耀中国》,我知道了长征的好多事儿。

红军长征的时候,敌人一直在后面追。

但是红军战士们很聪明,他们一会儿走这儿,一会儿走那儿,把敌人都绕晕啦。

有一次,他们过一条河,河水又急又冷,战士们手拉手,一起往前冲。

好多战士都被水冲走了,可剩下的人还是不害怕,继续过河。

他们的武器也不好,但是他们很勇敢,不怕敌人的枪炮。

我觉得他们太厉害啦,是真正的英雄!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勇敢,不怕坏人,保护我的家人和朋友。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里的长征故事让我特别感动。

有个战士在长征路上生病了,走不动路。

其他战士就轮流背着他走,没有一个人丢下他。

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呀!还有一次,他们走到一个地方,没有房子住,就睡在野外。

晚上又冷又有虫子咬,但是他们还是坚持下来了。

我想,要是我在那样的环境里,可能早就哭鼻子啦。

红军战士们真了不起!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祖国做贡献。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让我了解了长征的艰辛。

红军战士们走的路可难走啦,都是山路,还有沼泽地。

有个战士不小心掉进沼泽里,大家赶紧去救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他拉上来。

他们的衣服都破破烂烂的,鞋子也都磨坏了。

可是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一直朝着目标前进。

我要学习他们的坚强,以后遇到困难不退缩。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品读作品
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1.毛泽东
(1)参加革命的起因 ①儿时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了反抗意识。 ②青年时代广泛接触各种思想、关注社会。 ③在北大图书馆时,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思想更加激进。 ④再回长沙,读马克思主义书籍,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品读作品
(2)革命道路
1921年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 1922年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工人运动。 1923年出席中共三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 1927年组织秋收起义,毛泽东率领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 1928年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 毛泽东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
主题总结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如同一颗闪亮的红星照耀着中国, 也造就了我们如今幸福的生活。从这些革命志士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坚韧不 拔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德、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让我们不忘初心、砥 砺前行,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少年立壮志,胸怀天下人。
课后作业
目录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品读作品
2.阅读策略 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其次,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 再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
。比如,斯诺带着疑虑出发,采访结束之后,他又有怎样的观点。 最后,阅读纪实作品,并从中获得启迪,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品读作品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 命军成立,第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 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 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 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 产党的象征。

《红星照耀中国》课中推进课一

《红星照耀中国》课中推进课一

PPT模板下载:/moban/
/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suca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第一次推进课 ——忆长征精神 颂
民族豪情


1.导入 2.寻长征原因 3.讲长征故事 4.探长征精神 5.论长征壮举
环节一:导入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环节二:寻长征原因
1.思考:请同学们阅读选文,圈点勾画并概括出 红军长征的原因。
南京方面当时认为它的歼灭战快要成功。敌人已 陷入重围,无法脱身。除了在国民党收复的地区进行 “清剿”以外,每天还从空中进行轰炸和扫射,消灭的 农民当有千千万万。据周恩来说,红军本身在这次围困 中死伤超过六万人,平民的牺牲是惊人的。整块整块的 地方被清除了人口,所采取办法有时是强迫集体迁移, 有时更加干脆地集体处决。国民党自己估计,在收复江 西苏区的过程中,杀死或饿死的人有一百万。
尽管如此,第五次战役仍没有定局。它没有 能达到消灭红军的“有生力量”这个预期目标。 红军在瑞金举行了一次军事会议,决定撤出,把 红军主力转移到一个新根据地去。这次大远征为 期整整一年,计划周密,很有效能,这种军事天 才是红军在采取及攻势阶段所不曾显过身手的。 因为指挥胜利进军是一回事,而在如今已尽人皆 知的西北长征中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胜利完成撤 退计划又是另外一回事。举国大迁移来自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2.看完这些材料,你发现红军 在长征中经历了哪些困难?
3.小结:

《红星照耀中国》中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红星照耀中国》中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红星照耀中国》中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精神的内涵是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和爱国主义。

首先,长征精神体现在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上。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在遭受敌人的围追堵截、面临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时,仍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不屈不挠地前行。

这种精神鼓舞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放弃追求自己的目标。

其次,长征精神体现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上。

长征过程中,红军战士们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提高自身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

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超越自我,实现更高的成就。

再次,长征精神体现在团结协作的精神上。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相互关心、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形成强大的团结力量。

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告诉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相互帮助、理解,共同为目标努力。

最后,长征精神体现在爱国主义精神上。

长征是红军为保卫祖国、拯救民族而进行的英勇斗争。

在这个过程中,红军战士们始终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责任感,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奋斗。

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激励我们为建设美好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综上所述,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精神的内涵丰富而深远,包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和爱国主义等方面。

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光荣传统,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红星照耀中 国》长征主要原因

《红星照耀中 国》长征主要原因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主要原因《<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主要原因》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而导致长征这一重大战略行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国民党的大规模军事“围剿”是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

在国共内战期间,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消灭新生的红军力量,不断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他们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武器和资源,对红军根据地进行了多次残酷的“围剿”。

特别是在第五次“围剿”中,国民党采取了更为严密的军事策略和战术,对红军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国民党军队在兵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武器装备也远远优于红军。

他们采用了步步为营、堡垒推进的战术,逐步压缩红军的活动空间,使得红军在根据地内的生存和发展变得极为困难。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红军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这成为了长征的直接导火索。

其次,红军根据地的经济困难也是促使长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红军在建立根据地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经济问题。

由于根据地大多位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资源匮乏,生产水平低下,加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导致根据地的物资供应极度紧张。

长期的战争消耗使得根据地的财政负担沉重,无法满足红军的物资需求。

粮食、药品、武器弹药等物资的短缺严重影响了红军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

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寻找更有利于发展的地区,红军不得不踏上长征之路,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再者,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是红军长征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在当时的党内,存在着一些“左”倾冒险主义的思想和决策。

这些错误的思想和决策导致红军在军事战略、政治工作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失误。

“左”倾领导者在军事上采取了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不切实际地要求红军与强大的敌人进行正面决战,忽视了灵活的游击战术和根据地的建设。

这种错误的军事战略使得红军在战斗中遭受了重大损失,削弱了红军的实力。

在政治上,“左”倾错误也导致了党内的思想混乱和组织动荡,影响了红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专题 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专题 课件
这些错误所造成的严重损失,使红军在贵州采取了新的战术。他们不再直线 前进,而是开始采取一系列的转移视线的运动,式南京的飞机要弄清楚主力部 队逐日的具体目标越来越困难。
困难:路线不变导致受到敌人的阻击和红军自身的运输拖了后腿 解决:采取新的战术,转移视线
蒋介石为了防止红军过长江进入四川,把大量不对从湖北、安徽、 江西撤出,匆匆西运,要想(从北方)切断红军的进军路线。每个 渡口都有重兵设防,每只渡船都撤至长江北岸;所有道路都封锁起 来;大批大批的地方清仓绝粮。……红军在贵州遇到了一二十万的 军队的迎击,后者在沿途遍设障碍。这就使得红军不得不在贵州进 行了两次反方向的大行军,对省会作了大迂回。(P98)
困难:敌军的追击,层层设防
解决:在贵州进行了两次反方向的大行军,对省会作了大迂回。(灵活的战 术——四渡赤水)
他们从金沙江迅速北移到四川境内,很快就进入骁勇善战的土著居民、独立的 彝族区的“白彝”和“黑彝”的境内。桀骜不驯的彝族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人征 服过,同化过,他们好几百年以来就一直占据着四川境内这片林深树密的荒山 野岭,以长江在西藏东面南流的大弧线为界。……彝族仇恨汉人历史已久,汉 人军队经过他们境内很少有不遭到惨重损失或全部歼灭的。 但红军有办法。他们已经安全地通过了贵州和云南的土著民族苗族和掸族的地 区,赢得了他们的友谊,甚至还吸收了一些部族的人参军。现在他们派使者前 去同彝族谈判……这些首领获释回去后,自然大力称颂红军。
作业布置——微写作
“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最惊心动魄的一环,曾被改变为许 多经典的影视作品。假如你是导演,读完这一章节,你讲 如何撰写分镜头脚本,再现经典?请根据示例,完成分镜 头脚本的创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消耗战
阵地战 (决定错误)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主要原因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主要原因

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1保存革命力量。

2避开敌人主力,择机再杀回来。

3寻找新的立足之地。

4为减轻国民党对红军的压力。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红军长征的原因主要是:1.保存革命力量,进行战略转移。

在第四、五次反围剿时期,由于执行错误的反围剿战略,放弃毛泽东倡导的诱敌深入、歼灭敌人的游击战术,而与敌人打阵地战、消耗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红军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退出根据地。

2.长征初期,准备作暂时的战略转移,避开敌人主力,择机然后再杀回来。

由于舍不得“瓶瓶罐罐”,行动缓慢,损失惨重,特别是过湘江一役,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近半,元气大伤,加上国民党军队大兵追堵,迫使红军远走他乡,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西南地区转移。

3.遵义会议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对军队的领导权,从此开始了长征的新篇章,由原来的单纯转移、保存自己转变为消灭敌人,寻找新的立足之地。

4.最后,在得知陕北尚存根据地后,以北上抗日为号召,减轻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压力,成功保存了革命火种。

在某种意义上说,长征是红军不得不进行的战略撤退,但其间经历的艰难困苦,及英雄主义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的宝贵遗产。

所以,毛泽东说长征是宣传车、播种机是有道理的。

红军长征路线红军长征二万五千余里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的总里程。

各路红军长征路线: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日至1935年10月22日,历时12个月零5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一万六千里。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藏、青海、甘肃4省,行程八千余里。

长征的起因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哪一章

长征的起因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哪一章

长征的起因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哪一章
《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内容介绍。

本篇记述的是长征的情况。

一开始斯诺简要交代了长征起因,包括蒋介石如何组织第五次围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如何失败、红军如何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而撤出江西根据地等等。

然后介绍了长征的艰苦卓绝:如何突破敌人四道防线、如何遭受严重损失、如何改变战术轻装上阵,重点描绘了红军是如何在大渡河克服重重困难而突破险阻、创造奇迹的。

接下来介绍了红军在过草地、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时所遇到的困难。

最后,斯诺通过一组统计数字证明了长征的伟大以及长征所取得的成绩:到达对中、日、苏当前命运起重要作用的地区,沿途解释了土地革命目的以及抗日政策,武装了千千万万的农民并训练了游击队。

《红星照耀中国》中令人感动的故事情节及理由

《红星照耀中国》中令人感动的故事情节及理由

《红星照耀中国》中令人感动的故事情节及理由以下是《红星照耀中国》中令人感动的故事情节及理由:
1、红军长征: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采取了长征的策略,以躲避敌人的追击。

在漫长的长征路上,红军面临着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严寒、饥饿、疾病和敌人的追击等重重困难。

但是,红军仍然坚定不移地向前行进,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2、抗日救国:在抗日战争期间,红军为了保卫祖国,抵抗日本侵略者,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中。

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抵抗日本侵略的屏障,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而奋斗。

3、红色政权:在革命根据地内,红军为了建立红色政权而不断斗争。

他们深入群众,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农民武装,为了推翻封建剥削和压迫而奋斗。

在红色政权的建设中,红军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当家作主。

这些故事情节之所以令人感动,是因为它们展现了红军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伟大精神。

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畏艰难险阻,前赴后继,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的高度忠诚和责任感。

这些故事情节不仅令人感动,更是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1保存革命力量。

2避开敌人主力,择机再杀回来。

3寻找新的立足之地。

4为减轻国民党对红军的压力。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红军长征的原因主要是:1.保存革命力量,进行战略转移。

在第四、五次反围剿时期,由于执行错误的反围剿战略,放弃毛泽东倡导的诱敌深入、歼灭敌人的游击战术,而与敌人打阵地战、消耗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红军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退出根据地。

2.长征初期,准备作暂时的战略转移,避开敌人主力,择机然后再杀回来。

由于舍不得“瓶瓶罐罐”,行动缓慢,损失惨重,特别是过湘江一役,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近半,元气大伤,加上国民党军队大兵追堵,迫使红军远走他乡,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西南地区转移。

3.遵义会议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对军队的领导权,从此开始了长征的新篇章,由原来的单纯转移、保存自己转变为消灭敌人,寻找新的立足之地。

4.最后,在得知陕北尚存根据地后,以北上抗日为号召,减轻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压力,成功保存了革命火种。

在某种意义上说,长征是红军不得不进行的战略撤退,但其间经历的艰难困苦,及英雄主义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的宝贵遗产。

所以,毛泽东说长征是宣传车、播种机是有道理的。

红军长征路线红军长征二万五千余里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的总里程。

各路红军长征路线: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日至1935年10月22日,历时12个月零5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一万六千里。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藏、青海、甘肃4省,行程八千余里。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万余里。

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

1934年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

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

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

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

鉴于川敌布防严密,中央红军确定撤离遵义后,在川黔滇边迂回穿插。

特别是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以少胜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4月下旬以一部在翼侧策应。

5月初,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

接着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通过沓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草原,进入甘肃。

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红四方面军原在川陕根据地,为向川甘边发展,1935年 3月28日至 4月28日取得强渡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

然而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等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亦称川陕苏区)向西转移。

5月初,共八万余人开始长征,中旬占领了茂县(今茂汶)、理番(今理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以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为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

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西地区。

8月底,右路军一部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约五千余人,打开了向甘南前进的门户。

9月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

毛泽东等于9月10日急率第一、第三军(后组成陕甘支队)继续北上,夺取腊子口,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起县城),先期结束了长征。

11月21~24日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为党中央和红军扎根在陕北奠定了基础。

在国民党重兵对鄂豫皖根据地围攻的情况下,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于1934年11月从河南罗山县开始西移,在鄂豫陕边建立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军两次“围剿”。

次年7月过陇东,9月与陕甘根据地的第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第十五军团。

第一、三军团到达后,与之合编为红一方面军。

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军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出发,转战湖南、贵州、云南三省,击溃国民党军的拦截,渡过金沙江,经西康、四川,于1936年6月底至甘孜,与张国焘率领的南下受挫的红四方面军会师。

二、六军团合组为二方面军。

7月,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在红一方面军接应下,10月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结束。

红军长征中遇到的困难1.敌军围追堵截造成的困难——红军长征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别的,就是蒋介石指使国民党军队,对中央红军进行围追堵截。

红军长征初期,蒋介石连续布置了四道封锁线,由于红军英勇作战,突破四道封锁线后,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放弃去湘西会师的计划,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了主动,从而使蒋介石在湘江以西消灭红军的罪恶计划化为泡影。

2.内部错误造成的困难——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来自领导层内部的错误路线干扰,危害极大。

长征初期的错误路线。

是王明左倾机会主义。

王明本人没有在红军队伍里,但李德等人忠实的执行他的错误路线,对红军瞎指挥,他们不顾中国的国情,不了解中国革命的特点与规律,对不同意他们错误主张的同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致使红军遭受极大的损失,几乎陷入绝境。

3.部队生存发展遇到的困难——红军长征开始时拥有八万六千人,湘江战役后仅剩下3万多人。

4.沿途民众战时受骗带来的困难——在国民党的重兵包围下,红军长征期间,始终处于不断转战行军之中。

红军途经地区,绝大多数属于国民党统治区,不是革命根据地,由于受国民党反动派造谣欺骗的影响,当地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部队缺乏了解,一度对红军存在怀疑和恐惧情绪。

5.自然界不利因素带来的困难——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过的高山峻岭,主要有五岭山地的越城岭,云贵高原的苗岭,等等,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中央红军长期徒步行军作战,人体机能与意志力受到极大挑战,有的红军将士并非战死沙场,而是饿死冻死,累死,在长征路上,非战斗减员比较严重。

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强渡湘江,突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确定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四渡赤水,将敌人甩开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钻出敌人的牢笼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中央红军壮大张国焘叛变,红军分裂翻雪山,过草地陕北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长征的历史价值1,保留了党和红军,保留和锻炼了红军的精锐部队 2,纠正了左倾错误,避免了党被国军灭亡的危险 3,沿途传播了党的思想,扩大了影响 4,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领袖人物。

芬芳在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直到今年暑假我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开头简洁,设置悬念)漫长的两个月暑假,要是总在家里呆着就无聊透了。

于是我去表姐开的花店帮忙,主要任务是送花。

(开端)表姐的生意不错,我去帮忙第一天便有7份订单。

我接过地址和包装精美的7束花,便开始了长途跋涉。

炙热的太阳自顾自地像要把它全部的热情倾泻给大地,路边的小香樟树被这热情烤得抬不起头来,而我却兴高采烈地蹬着车子穿街绕巷,一路飞奔。

(以景衬情。

对炎热的夏日环境的描写,反衬“我”兴高采烈的心情,也表明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建设街28号,没错,就是这家。

”我有点紧张,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

“叮冬…”我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

“阿姨您好!我是温馨花店的,这是您女儿送给您的康乃馨,她希望您工作顺利,天天开心!“这孩子,就会乱花钱!”虽然她的语气是在责备孩子,但我分明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喜悦,一种被幸福包围的喜悦。

那一刻,我也觉得自己好幸福!父母为孩子付出,从没想过要什么回报,而孩子的一束花或许就能使她幸福得彻夜难眠。

(传神的细节描写下提示幸福的真谛作铺垫)第二家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妇女,她丈夫送给她一束玫瑰。

第三家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小伙子,那花是他曾经的同学送给他的。

(这两段略写,但也可联想到当时的幸福感)一束束鲜花,一句句祝福,接受祝福的人幸福无比。

而我,作为传送祝福的使者,也感受列了幸福。

(由点到面的议论渲染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引题)时光飞逝,暑假结束,我送花的日子也随之结束了。

最后,我向表姐提出一个要求,要三束花儿。

表姐爽快地答应了,并且按我的要求包装好。

(送花结束,文章却未终止,设置悬念)我从中抽出一束百合花,郑重地递给她说:“姐,这束花送给你,祝你的花店越办越红火,希望你青春永驻,笑口常开!”表姐非常吃惊,也很感动,我分明看到她的眼里有晶莹的东西在闪。

“开了几年花店,我倒是从没收到过花。

”表姐笑着说。

看到表姐幸福地笑了,我也好高兴,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

(一束花就让开花店的表姐,惊喜落泪,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剩下两束,我给了爸妈一束,爷爷奶奶一束。

印着心形的粉红包装纸,包着鲜艳的花儿,它们代表了我的爱,奶奶激动地搂着我落泪,爸妈则幸福得一个星期都合不拢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