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
法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初中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荥经县荥经中学王珊
摘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中考文言文翻译也随之有了根本的改革,绝大多数的试卷都增加了直接翻译题型。这既能考察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和句子间语意关系的掌握和领会,又能考察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选择题型难度加大了许多。因此,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就必须掌握必要的方法。
关键词: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各种文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其基本要求是符合原意,尽可能做到字字落实;适当调整补充,使句子顺畅;注意上下文、前后句的联系。
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1、“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2、“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3、“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做到句句有着落,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例1:
原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译句: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粗鄙的人。
例2:
原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译句: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蔽天空和挡住阳光,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可以改变原文的词数、词序,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例:
原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译句:征战多年,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三、文言句子翻译的步骤:
第一步:断词,就是对文句以词为单位进行划分。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当中的单位词与现代汉语并不完全等同。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而现代汉语多音节占绝大多
数;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可能是多个词,在断词时应该按文言单位词来划分。
例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解释为“里面、中心”等;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读成“中间(jiàn)”,解释为“其中夹杂着”。
古代汉语中多音节词多见于专用名词(如姓名、官名、地名、物品名等)、感叹词及领起全句或全段的虚词(如若夫、至若、且夫)等,断词时不可拆开。
例如: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第二步:释义,顾名思义,即对文言词语逐个用现代汉语注释。在注释过程当中则会涉及古汉语当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释义时须力求周备。
例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这句中需要分析的词有“山”“高”“仙”“则”“名”。这里面前半句不用翻译,跟现代汉语一样,后半句“仙”即“仙人、神仙”,“则”是“就”的意思,“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出名、着名、闻名”。
第三步:串句,经第二步后,文句各词义得到逐个落实,这一步就是在符合原文内容的情况下,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选择恰当的词义并使之串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如第二步所举的例子,串联起来就是“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当数这一步最为重要,失分大多也在这里。学生答题时,大多数都能做到“信”(落实字词义),却难以做到“达”(译文通顺流畅),更甭说“雅”(译文生动优美、反映原文风格)之类。
尤其要注意的是,串句确定词语义项时必须关照前后文,甚至是全文。此外,串句会涉及“补省”(补充句中省略的成分)、“调序”(调整变式句语序)、“留语气”[固定格式、两种文言句式(判断句和被动句)]等方面。
总之,文言文翻译必须要求在把握全篇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文理解确定句意,并力求以直译为主,只对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句子,才酌情采用意译。这样,实现译文“信”“达”“雅”也就完全可能。
四、文言文句子翻译六技巧: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官名、器具等不翻译。例:
原句: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句:应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年号,“藤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
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2、对:就是一对一的把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词译成双(多)音词。例:
原句: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三峡》)
译句:每到刚刚放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这句话翻译时就采用了一对一的方法,把单音词译成双(多)音词。注意,这句话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即“林寒涧肃”采用了互文的修辞,在翻译时要注意。
3、换:有两种情况。
①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就是用现代的同义词去替换相应的文言词。如:
原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句:小恩小惠不能遍及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未”换成“不能”,“弗”换成“不会”。
②古今异义的词,要翻译成现代汉语,使译文通达明快。例:
原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译句:带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这句中“妻子”要换成“妻子和儿女”,“绝境”要换成“与世隔绝的地方”。4、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例:
原句: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译句: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纸扇、一(块)醒木罢了。
根据现代汉语,应在数词后面补上量词。
再如: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句:(渔人)乘船沿着小溪划行,竟忘了路走了多远。
这句省略了主语“渔人”,翻译时就要补出来。
5、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例:原句: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译句: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这里的“之”为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可删去。
6、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词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