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明义社区名人轶事
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态旅游特色小镇——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
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态旅游特色小镇——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
镇
刘雨辰
【期刊名称】《绿色中国》
【年(卷),期】2017(0)24
【摘要】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位于许昌市东部,是“花都”鄢陵的西大门,是全国知名的花木镇。
相继荣获“中州名镇”、“全国重点镇”、“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河南省环境优美小城镇”、“河南省卫生镇”、“河南省重点示范镇”等称号。
【总页数】1页(P74-74)
【关键词】旅游特色;环境优美;河南省;陈化;陵县;小镇;生态;特色景观
【作者】刘雨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5.125
【相关文献】
1."中国罐头第一镇"的特色样本——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打造罐头产业特色小镇[J], 崔明理;武纪全
2.陈化店特色镇产业布局规划思考 [J], 马瑶 ;王华昌
3.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及其可复制性研究
——以武邑县清凉店镇雕刻文创特色小镇为例 [J], 郭永超;张昊天;马涛;索晓伟;李沛隆
4.以人为本才是特色小镇之真谛——从古北水镇看特色小镇的成功打造 [J], 刘师
5.打造特色优势铸造品牌医院现代化的河南省鄢陵县中医院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6872125_打造孝善高地_与鄢陵同行
137中国报告文学■ 张富领打造孝善高地 与鄢陵同行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杜向阳介绍,创建河南省首批孝德示范村(镇)、企业、社区、机关、学校——“五进五示范建设工程”项目,是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主导、发起和具体实施的一项弘孝工程,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幸福工程、道德工程、铸魂工程。
据悉,目前“五进五示范建设工程”已在新乡、巩义、洛阳、周口等十多地展开。
张富领会长对鄢陵县第一个示范乡镇陶城寄予厚望,他称,陶城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农业大镇,乡风文明建设所能起到的催化作用将大大增强,他希望通过孝善文化的引领和带动,能让陶城成为鄢陵乃至许昌市甚至全省的乡镇典范和治理榜样。
陶城镇党委书记李小云称:“这既是对陶城镇工作的肯定,也是对陶城镇工作的鞭策。
”她郑重表示,陶城镇将在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的指导下,“用”好现有文化阵地,“讲”好孝德文化,“演”好孝德文化故事,“学”好孝德典型,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授牌仪式上,鄢陵县委副书记李密正式提出“打造孝善鄢陵”,并且做出“开展全域创建”“形成创建合力”“争取丰硕成果”三点指示,要求县级孝善文化促进会尽快落地鄢陵,进一步擦亮“孝善鄢陵”品牌。
本次授牌仪式由鄢陵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原主持,时代报告杂志社党支部书记、总编辑孟玉玲,鄢陵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建新,组织部副部长王国才,时代报告杂志社总编室主任董海燕等同志参加。
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会长张富领为陶城镇党委书记李小云授牌 ▲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创建河南省首批孝德示范村(镇)、企业、社区、机关、学校——“五进五示范建设工程”项目,是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主导、发起和具体实施的一项弘孝工程,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幸福工程、道德工程和铸魂工程,也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的具体举措。
许昌红色故事人物及事迹
许昌红色故事:英勇无畏许昌,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许昌就是一片繁荣富饶的土地。
然而,正是这样一片土地,却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许昌人民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红色故事人物:英勇无畏的革命者1.张玉芝:许昌第一位女共产党员2.张玉芝,一个出生在贫困农民家庭的女孩,却有着不凡的革命理想。
她早年投身革命,成为许昌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张玉芝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李秀英:革命家庭的优秀代表4.李秀英,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却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支持革命事业。
她的丈夫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牺牲。
李秀英强忍悲痛,继续为革命工作,成为许昌地区有名的“红色母亲”。
二、典型事迹:英勇斗争,永载史册1.抗日战争时期:许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抗日战争。
他们组织起抗日武装力量,奋勇杀敌,打击日寇,为保卫许昌、抵抗外敌入侵做出了巨大贡献。
2.解放战争时期:许昌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解放战争。
他们组织民兵队伍,配合解放军作战,打击国民党反动派,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精神传承:英勇无畏,爱国爱民这些红色故事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观,正是我们当代社会建设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他们英勇无畏、敢于拼搏的革命精神,以及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的爱国情怀,是我们永远的宝贵财富。
四、纪念与发扬:传承红色基因为了铭记这些英勇无畏的红色故事人物,许昌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弘扬红色资源。
他们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和纪念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
此外,学校、社区等单位也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红色基因。
五、结语:铭记历史,砥砺前行许昌红色故事中的人物和事迹,是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
红色家风代代传
红色家风代代传作者:程爱梅刘向华涂莉来源:《下一代英才》2019年第12期我叫程爱梅,今年74岁,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马坊镇程岗村人。
时光如流水,父亲牺牲已72个年头了。
这些年来,父亲的身影时常萦绕在我眼前,尤其是每逢抗战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心中更是波涛起伏,思绪万千……我的父亲是一名革命烈士,他生前的一言一行永无休止地敲打着我记忆的大门。
我的父亲叫程留宾。
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父亲会同李爽、程彦洛等有志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共鄢陵县党小组,组织全县人民进行抗日活动。
他们下乡入村进行抗日宣传,并组织各界人士成立抗日大联盟。
国共合作期间,我父亲组建了一支抗日武装,对日寇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我父亲组织地下党员,出生入死,与国民党反动派周旋,后被国民党特务发现,暴露了身份,于1947年冬在敌人的搜捕中不幸遇害,时任地下党鄢陵县委书记,年仅29岁。
父亲去世那一年,我3岁,大姐9岁、二姐6岁,弟弟1岁。
小时候,父亲给我的印象是模糊的,因为他太早离世,而我当时年纪太小。
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常常给我们姐弟讲父亲参加抗日、参加革命的事迹,讲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
母亲常说:“你的父亲生前告诉我,要好好把孩子们抚养成人。
我要让你们四个从小学会做人,要热爱集体,多帮助穷人,跟共产党打天下。
”在母亲的讲述中,父亲的形象逐渐清晰。
父亲勤奋好学,为人正派,经常为穷苦人办事。
我们以父亲为榜样,做一个爱党、爱国、爱民、讲忠诚、有担当的人,这是父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样的红色记忆,我们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母亲总是给我讲那段永不褪色的回忆。
父亲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直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能救中国,一心想着战争胜利后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抗日期间,他常常在深夜把全县党员集中到程岗学校,学习党中央最新指示,商讨应战对策。
他多次掩护地下党员撤退。
有一次,怕被坏人告密,父亲让他人先走,自己留下,保护同志们,其他同志不愿意,怕父亲有危险。
陈姓的历史名人故事
陈姓的历史名人故事1.陈胜陈胜(公元前-208年),秦末阳城人(河南省登封市东南部,河南省商水县西南部),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之一。
他与吴光义一起在大泽镇(现安徽省苏州市西南部)领导军队成为反秦叛军的先驱者;不久,他成为陈县国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后来,他被秦将军张翰打败,被车夫暗杀。
陈胜死后被抛葬在芒当山。
刘邦登基后,陈胜被封为“隐王”。
2.陈平陈平(公元前178年),汉族,阳武胡古镇(今河南省原阳县)人,西汉开国英雄之一。
在历史记载中,他被称为陈总理。
他年轻时喜欢读书,志向远大。
他曾为村子分过肉。
他的父亲和老人都称赞它。
他激动地说:“是同一块肉让和平毁灭了世界!”汉高祖死后,吕后命陈平为大夫,傅教惠帝。
回帝六年(公元前189年),他与皇陵一起担任左右两侧的宰相。
宰相从皇陵被免职后,陈平被提升为合适的宰相,但由于吕后授予朱吕为王,陈平的实权被剥夺。
吕皇后死后,陈平和太尉周波合谋平息了朱鲁的混乱,并欢迎国王成为文帝(汉代文帝)。
文帝初年,陈平退位给周波,改任左宰相。
他因其职责而受到文帝的表扬。
不久,周波解除了总理职务,陈平被任命为总理。
小文在第二年去世。
曲倪侯(今河北顺平以东),死后后名侯贤。
3,陈功陈恭(-199年2月7日),名公泰,东汉末年吕布所任总参赞,出生于东郡东吴阳(今山东省新县)。
他为人正直,足智多谋。
当他年轻的时候,他和家里的名人交上了朋友。
192年,兖州州长刘岱在与青州黄巾的战斗中牺牲。
陈功等人主张曹操接管兖州穆,曹操视他为知己。
然而,陈功转而反对曹操,因为曹操在汉末杀死了卞让等著名学者,游说张淼背叛曹操,欢迎吕布进入兖州,协助吕布进攻曹操,先后赢得兖州和徐州。
在夏皮市,吕布没有听从陈功的互补计划,所以他失败了。
吕布战败后,他和吕布一起被曹操俘虏,决定去死。
4.陈寿陈寿(233-297),字成左。
来自巴西安汉县(现四川南充)。
他是三国时期和西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
陈寿年轻时,渴望学习,向同县学者乔舟学习。
鄢陵 温泉 真的假的
鄢陵温泉真的假的
鄢陵有真的温泉,名为花都温泉,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陈化店镇温泉度假区。
花都温泉小镇,闻名中原,是国家AAAA级景区,占地面积1036亩。
这里每年接待游客量达数十万人次。
花都温泉有1700年历史,富含多种人体有益矿物质,且矿泉水达到国家免检地理标志的标准,是中国三大优质水源地之一。
度假区利用天然矿泉水建造了80余座室外园林式汤池和室内中庭式汤池,开发了适合各类客人的SPA水疗设施。
走进花都温泉,就像走进一个人与花、人与水交融的泉都世界。
郑州的名人故事
郑州的名人故事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这里就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人才,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叹的名人故事。
1. 萧红——红楼梦里的“当下的人” 萧红,原名谢婉莹,是中国著名的女作家、记者,被誉为“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女作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呼兰河传》、《生死场》、《三味书屋》等。
她的作品多为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风格犀利、鲜明,提倡爱国、反对封建迷信和反对旧的道德观念。
萧红的诞生地在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奉崇乡灵泉楼村,但她的许多作品都和郑州有着密切的联系。
萧红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女性,她在她的一生中面对了很多不公平的事情。
她上过小学,但因为家庭贫穷而无法继续深造。
后来,她离开了家乡到了山东省济南市,并接触到了各种劳动,包括童工、服务员、妓女等职业。
在此期间,萧红渐渐地意识到了女性的尴尬处境,开始了她的写作之路,并逐渐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女作家。
萧红的创作天赋和勇气让我们赞叹。
她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不公正和人性的丑陋,她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成为了文学界的传奇人物。
2. 李铁映——留下的“钢铁传说” 李铁映,出生于1934年,是中国著名的军工专家和,“毛泽东的工程师”,被誉为“中国工业第一人”。
李铁映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大红旗碲钢公司董事长等职务。
尤其是在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中,李铁映功不可没。
他领导下的河南省业余铁研究社,孕育出了中国第一条钢坯连铸机,标志着我国钢铁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李铁映经常亲自到一线工人中进行调研和指导,并积极倡导技术革新,使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升级改造。
他的“钢铁传说”一度成为了中国钢铁工业的代表,他本人也成为了中国工业界的标志人物。
李铁映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他从一个普通工人开始做起,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
他的创新意识和后勤保障服务使得中国的现代工业迈上了巨大的进步,对中国和世界的工业化和发展奠定了丰硕的基础。
河南文史资料41--50辑
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一辑(1992年第1辑))三门峡工程决策的探索历程…………………………赵之蔺(1)查勘三门峡坝址纪实…………………………………仝允杲(22)在红旗渠工地上………………………………………郭世杰(29)河南村治学院始末略记………………………………梁仲华(40)梁仲华教授事略………………………………………梁曾相(43)从彰德高中到河南大学………………………………赵以文(47)在河南大学求学时期的回忆…………………………王锡璋(71)解放前河南学校甫迁桂林纪实………………………聂常庆(90)南阳文人熊伯乾………………………………………熊振黄(101)张了且自传 (111)金銮殿上话家常……………………………………张了且(132)回忆新闻工作者刘国明………………………………陈承铮(161)台儿庄前线采访的回忆………………………………李蕤(169)国民党统治时期河南的新闻检查工作………………陈承挣(181)我所经历的新闻检查…………………………………王华农(190)记中州琴社及其他……………………………………杜棣生(194)南阳曲子在舞阳………………………………………周声远(199)井上靖访问上蔡新蔡纪实……………………………尚景熙(207)长寿老人唐道成事迹见闻………马德勋原稿王锡朋整理(213)历尽风霜苦,落叶又归根……………………陈文轩口述刘蓉记录(217)捕雀记…………………………………………王锡朋(223)[质疑·订正·补充]我所知道的齐白石二三事……………………余倜(22 7)《雪苑戆叟忆往》校堪记……………………吕忠爽郑涵(232)附图片:1、梁仲华(一九六四年摄)2、张了且(一九四九年摄)3、仝允杲(一九八O年摄)4、赵之蔺(一九五七年摄)5、王锡璋(一九七九年摄)6、赵以文(一九八八年摄)7、刘国明(一九五二年摄)8、李蕤(一九三六年摄)9、井上靖一九八六年参观蔡国故城尚景熙作讲解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二辑(1992第2辑))山河新貌治淮漫忆……………………………………杨廷富(4)民权治抄记……………………………………李好仁王梦石(21)朝鲜人金秉万在开封……………………………………陈浴春(29)张钫与青年……………………………………孟志昊(32)中原人物德文教授杨丙辰……………………………………张中行(4l)忆杨丙辰博士……………………………………邢汉三(4 5)难忘同侪葛季武……………………………………阎东超(48)内乡县民团创始人朱滨陶生先生…………………………齐惠吾(60)宛西自治中的赵秩岑……………………………………仵仲坚(62)政海波澜汝阳道尹于廷鉴……………………………………于敏梓(67)我与王伯阳等人的交往……………………………………蔡芷生(72)我在郑州绥署政治大队的经历………………………张熙清(100)卫辉华新棉纺织厂创建经过……………………………李磊生(104)卫辉华新纱厂的变迁……………………………………王天奇(111)抗日烽火爱国将领王金铎和暂编二十七师…………………………杨鸿儒(120)缅怀父亲王金锋……………………………………王书林(125)奇袭驻汴日军亲历记……………………………………李勋甫(l30)河南高等检察厅检察长魏缦卿…………………………魏树人(142)艺苑春秋樊粹庭自传 (156)回忆父亲樊粹庭…………………………樊琦(16 5)她眼前有一片光明世界——记豫副演员关灵凤…………陈之华(169)漫话开封师范…………………………尹重生(183)开封师范回忆片断…………………………周声远(191)在鲁苏豫皖边区学院附中…………………………秦可均(195)廉方教学法实验始末…………………………李秉德(20 1)质疑.订正.补充 (215)补白洛阳山陕会馆 (31)洛阳汪精卫铁像 (99)傅作义被困涿州城 (103)吉鸿昌赠友联语 (119)冯王祥雨天讲演 (129)南阳象棋名手陈俊华…………………………(l55)附图片:1、1951年5月,中央治淮慰问团在板桥水库工地授旗(团长为邵力子)(P7)2、1954年水利部长傅作义在南湾水库工地视察(P9)3、民权沙区的农桐间作林网(P26)4、樊粹庭(P156)5、关灵凤演《秦香莲》剧照(P170)6、陈素珍教关灵凤学戏(P181)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三辑(1992第3辑)校园忆往河南大学童年琐忆…………………涂心园4从记忆中追述河南农专…………………黄础青lO河南大学旧事漫录…………………盂志昊13祖父嵇文甫的一生…………………嵇立群29中原人物忆潘复生同志…………………宫振民51忆轴承专家毛萃初…………………阎济民王仁5 7我的者师曾次亮…………………巩守志60进步教授陈仲凡…………………张鸣铎64实验主义教育家李瑞安…………………孙煜70李瑞安老师二三事…………………尚景熙76赵文甫的尊师事迹…………………程安79我任南阳盐务管理分局局长的经历…………………董永昌82在库页岛当劳工的回忆…………………魏书方91泪洒东瀛…………………何中堂94中国医疗队在埃塞俄比亚…………………王建鹤102中州烽烟跟随杨虎城将军在南阳…………………张骏京110段国璋扩编队伍与唐生智豫南反蒋…………………杨诚哉116杨虎城雪夜奔袭唐生智…………………李振西124一O六师在抗战中…………………许永明刘有堂成思溥133回忆一九四九年灵宝起义…………………李文定141社会百态慈禧光绪过中牟…………………刘凤瑞陶本福梁飞149沙河船工号子…………………石金江张伟152杨仪山在宛西乡师…………………田向前156河南自治史略 (159)质疑·订正·补充张钫生平二大快事 (50)河南省高等法院在卢氏 (59)王酉堂创办精忠中学 (63)商城抗日忠烈祠 (148)阿訇马凤岐热心公益 (151)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四辑(1992年第4辑)经济史话豫陕巨商毛虞岑…………………徐滋叔4郑州花行旧闻…………………张炎卿15河南开办直接税的经过…………………袁家奇19解放后河南第一个民办信用社…………………杨达24吴佩孚的戎马生涯…………………李明轩29刘镇华的前半生…………………吴沧洲56中州烽烟督办河南省军务之胡景翼岳维峻…………………齐惠吾68胡景翼之死目击记…………………霍道轩701925年鸡公山会议的前前后后…………………马彦翀7l岳吴信阳之战…………………王锦山77政海波澜统一党共和党在河南…………………陈长河83费边社会主义在中国…………………聂常庆89民盟河南省地下支部建立前后…………………卢治国101南阳的戏曲…………………王兵翔109曹东扶与光化国乐社…………………杜棣生119中原人物晚清进士王肖庭轶事…………………王家璧1 23中州文人三题…………………张中行133乡建派人士王柄程…………………王敏143爱国爱乡的鲁紫铭…………………阎树梅149我的老师涂心园…………………郝育森153郭海长在夏旦大学…………………燕凌宋琤158忆海长…………………郭也土165社会百态袁世凯葬母…………………李相宾170智擒匪首连天生…………………毛汝采176匪首扈全禄杨富落网记…………………辛长山1 81潢川剿匪琐忆…………………王继荣186河南自治史略(续) (190)质疑·订正·补充221钱穆在河南大学 (69)宝鸡申新公司资助河大师生 (118)漯河红十字会救护队 (132)张泊英修建淇县民生渠…………………(l64)嵩县龙驹白麦 (169)卫辉同乐班 (175)磕头牌香烟 (189)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五辑(1993年第1辑)中州烽烟胡憨战争前后的回忆…………………吴沧洲4胡憨战争中的镇嵩军…………………柴化周26刘镇华再起与国民二军在陕灵战役经过…………………李景曾35刘镇华枪毙马文德之我闻…………………陈浴春40于学忠部归编东北军前后…………………张福禄44政海波澜忆南召的抗日联防和现代中学…………………王锡璋48我在西北青年劳动营…………………董万禄60道清铁路的国民党党务活动…………………郭景道70民国年间的河南农村合作事业…………………茅寄生79校园忆往禹州师范学堂与堂长陈嘉桓…………………杨五润89忆洛宁女子学校…………………刘素娥94河南大学在潭头…………………姚惜鸣97南都中学在刘村…………………陈修武119彭和卿与南都中学…………………李耀林131中原人物别廷芳发迹经过…………………江廷俊135何柱国在沈丘…………………徐乃顶李天赐李珍147生物学家张震东…………………邢汉三155记怪诗人徐玉诺…………………张默生159回忆徐玉诺老师…………………司峻172诗人于赓虞在讲台上…………………阎东超176社会百态夷门勾古录…………………陈雨门189南阳旧事…………………刘洁菀193临汝富豪阎家的兴衰…………………尹重生202阎竹麟伏法记…………………何文清218质疑·订正·补充221樊钟秀在临颍 (39)郾城“玨”牌镰刀 (47)考古学家…………………陈子怡(78)史沫特莱到沁阳访问 (134)陶行知教学方法在南阳 (146)洛阳儿童抗建工作队 (158)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六辑(1993年第2辑)忆曹靖华少年曹靖华…………………颉毅4从渔阳里到东方大学…………………张羽8曹靖华在列宁格勒…………………崔永昌17曹靖华在北平东北大学…………………关山复23怀念曹靖华同志…………………刘麟27忆良师曹靖华…………………梅振才32文化天地《豫南日报》始末…………………李觉非王勉之36北新书局潢川总分店…………………朱逢春43教育家李廉方生平述略…………………郭戈4 6校园忆往参加实验“设计教学法”前后…………………辛道祥58忆河南省立小学和廉方教学法…………………许一默74国立第一中学在淅川…………………邢子义8l汲县学校流亡禹县记…………………詹相度86经济史话民国年间河南发行的纸币…………………杨达91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在河南活动片段…………………周声104解放初期的河南交通事业…………………孙卫和107中原人物往事忆述…………………贾心斋116贾心斋在抗日战争中…………………常森任120朱玖莹为官商丘…………………芦广文132别廷芳墓碑与纪念碑…………………陈照运135郭海长二三事…………………梁建堂144兄长般的朋友郭海长…………………冀汸150忆河南省国术人员训练班…………………杨福乾15 7中州烽烟从镇嵩军到十五军…………………谷国泰160抗战中的郑州战役…………………李勋甫177随刘昌义军长转战豫中…………………陈正风1 83先父杨尚武殉国记…………………杨若星208基督教在河南…………………傅良平214质疑订正补充补白徐玉诺保护文物 (22)徐旭生在河大讲学 (26)彭锡田题词论情理 (42)李益三巧对县长 (103)百泉乡师的校徽和校歌 (119)丁氏教育世家 (131)孙殿英在漳河训练班 (156)附图片:1、曹靖华像(P4)2、教育学家李廉方(P46)3、郭海长像(P150)4、刘昌义像(P186)5、杨尚武像(P208)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七辑(1993年第3辑)政海波澜从河南党政训练班到中央政校…………………卞西九4开封训政学院受训前后…………………白文18从定县实验县长到宁都专员…………………霍六丁2 6兼任夏邑县长的回忆…………………涂建堂44在北京西安战犯管理所——兼忆赵子立…………………余倜50汗洒红旗渠…………………郭世杰62中州烽烟北洋陆军第十五混成旅史略…………………袁家奇77吴佩孚洛阳练兵…………………陈绍岳84张自忠练兵…………………张宗衡87我所知道的河南省保安处…………………艾经武9 1我当豫北军事特派员…………………牛平章97张轸部队起义亲历记…………………李学亨107校园忆往省立八中和省立四师的回忆…………………张玉麟119我的三次军校生活…………………邹峵126中原大学在开封…………………曹季彦132中原人物梁建章在南阳 (137)嵖岈山开发记…………………魏朗斋146遗爱在人——怀念父亲魏朗斋…………………魏育遂165魏朗斋与峨蚜山农科职校…………………魏太初1 75怀念魏朗斋…………………吴而182社会百态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毒赌娼…………………史啸岩186日军侵占下开封见闻录…………………郭宣文1 93开封石坊院…………………王然196记黄泛区一次治蝗工作…………………张守先1 98文化天地鲁山琴台…………………晨风204光山花鼓戏…………………裴传厚208开封山陕甘会馆大修记…………………陈晋岭2 13质疑·订正·补充221补白彭禹廷纪念歌 (83)韩建铎带兵援蜀 (86)清末商业重镇荆紫关 (90)赵培义捐资办学 (125)南阳道士姚霭云 (145)徐晴岚在河南点滴 (197)孙毅力的一则题词 (212)附图片:1、霍六丁像(P27)2、魏朗斋像(P147)3、整修后的开封山陕会馆正殿(P215)4、整修后的开封山陕会馆牌坊(P217)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八辑(1993年第4辑)文化天地开封《中国时报》述略(上) …………………阎希同4关于开封《力行日报》…………………老曼34忆《力行日报》…………………张黎至42军统局河南站始末…………………谢梅村50社会百态忆民国三十年河南的一次浩劫…………………杨却俗90关于《河南浩劫》的话…………………杨却俗102故乡孟津杂忆…………………涂心园109洛宁记事…………………周声远120陕西宝鸡县禁烟被难记…………………水玉瑸128校园忆往民国年间洛阳小学教育侧影…………………张玉麟140南阳教育杂忆…………………王兵翔148中原人物刘镇华在南阳…………………水普慈154我所知道的孙连仲…………………宋聿修160浪迹江湖话平生…………………杜畏之180怀念挚友杜畏之…………………魏启民192民国年间的河南省公路局…………………王力仁196战争烟火蒋桂战争时期的冯玉祥…………………黄建平20 6孙传芳与冯玉祥的徐州之战…………………王茂亭2 12重阳店痛歼日军战车记…………………张访朋217质疑.订正.补充 (222)补白周恩来陪送杨虎城过郑州 (33)高镇五智救薄一波 (101)谢宝胜暴行二例 (139)附图片:1、杜畏之像(P181)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九辑(1994年第1辑)文化天地开封《中国时报》述略(下) …………………阎希同4《前锋报》漫忆…………………郑克家29我在《行都日报》…………………张黎至35在《河南民国日报》的最后日子里…………………郭也生40抗日烽火我在抗日烽火中的经历…………………李志勤44抗战初期孙殿英部的教导大队…………………张逢溪55灵宝歼灭日军坦克之战…………………张永春59郑州黄河铁路桥长度争论记…………………郝育森63校园忆往任百泉乡师指导主任的回顾…………………李道祥66七七事变前的河南省立百泉乡师…………………刘志读99百泉乡师和河南新垦文艺社…………………乔景楼1 08中原人物我的大伯父袁克定…………………袁家宾122忆廷宝……………………………………陈法青154建筑学家杨廷宝…………………丁洧清174父亲李瑞安的后半生…………………李尊民李尊美李尊一187终生献给医学事业…………………朱德明19 6社会百态忆豫北浚滑汤天门会…………………杨成宪20 2枪会御匪记…………………王景秀214漫话旧商行…………………王鸿魁219质疑·订正·补充223补白镇平县丝绸改良委员会 (34)南阳道士张宗骞 (58)方域废除官轿与酷刑 (153)于右任赐楹联 (201)郑州银行街 (213)附图片:1、郑廷珍像(P45)2、李道祥与夫人刘纫蘅1983年,北京(P67)河南文史资料第五十辑(P1994年1月)经济史话组建烟草托拉斯的回忆…………………王毅之4中国烟草专家组在几内亚…………………张焕章13“七五.八”洪灾中的经历…………………钱美琦22政海波澜闯宛西…………………张西洛36宛西乡村师范实验区…………………江廷俊41南召事件及伏工团宛西“肃共”…………………李品清59南召事件亲历记…………………廖运周90我在南召事件中…………………闵金锡99刺杀沙子云杨挺生经过…………………王廷辅110桑榆岁月忆华年…………………涂心园116抗日烽火中原抗战中的第八十五军炮兵营…………………冯尧和134八支队豫北抗日记…………………王永川14 9抗战诗抄…………………郑平辑录17 3西安事变片断回忆…………………申俊衡179校园忆往北仓日录…………………张嘉谋183宛西乡村师范回忆…………………黄天锡20 5南阳学生流亡记…………………宁长信212质疑·订正·补充(221)补白鲁山豫成卷烟厂 (21)开封的第一条公路 (109)洛阳的为蒋献校祝寿 (172)。
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明义社区幸福生活
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明义社区,一个豆腐渣工程,却被鼓吹成为鄢陵之最。
老百姓怨声载道,却无人来管。
搬迁没有搬迁费,安置没有安置费。
一下大雨一楼就进水。
政府不拿出相应文件给老百姓看,却问老百姓要文件,好像文件是老百姓定出来的。
建设账目从未公开,村里建一小学,到处跑着收钱,在家的,在经商的,在外地工作的,都会收到村里所发出的信件,或五十,或一百,或者更多。
这样一来,建学校自然就花不了村里多少钱了。
等学校建成,花三十万上报五十万。
真是小鸡站在门槛上--里外叨食。
三十年来从未核对过账,村里林场、自留地以前都是有的,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土地被当官的卖了,钱也自然进了当官的腰包。
311国道加宽三次,加宽所用土地也是村里的,修路赔偿金村里老百姓也从未看到一分,自然也进了当官的腰包。
许郸小铁路,早在八年前都说要加宽,土地也被铁路部门买了,钱也付给村里了,可老百姓也没看到一分钱,钱还是进了当官的腰包。
明义村官几十年了也未进行选举,一任致死。
钱也能装满一棺材了。
村里的面粉厂,也几十年了,收益老百姓没有,也被当官的某个人给垄断着,村委也没法,因为某人也是个官,他也掌控了不少他们贪污的小把柄,他只贪个面粉厂,谁还能再去争啊。
以前许郸铁路在陈化店乡有一个小站,占地当然也是明义村的了。
后来小站没了,土地也归了村里,后来也被村里卖了,当然卖的钱也不会分给老百姓一分。
老百姓三十年前一人一亩四、五,如今一人一亩不到,土地都被村里变着法儿的收了,如今又给变着法儿的卖了,把全村的人的土地钱据为己有。
记得九几年时,上头说要来查村里的账,吓的村会计尿了一裤裆,躲了几天不敢露面。
如今村里是没账了,连一本糊涂账也没有了。
建一个花都温泉,村里卖地几百亩,自然也少不了会有些坟地,当移坟地时,开发商一座坟出800元,可村里给已故人之亲属时,一座坟头却只给500元,一座坟又挣死人300块。
分房也不公开。
有的在村里住了几十年了,到头来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家里的房子还要被强拆。
【许言】真相是这样!鄢陵人的先祖大多来自这个地方!
【许言】真相是这样!鄢陵人的先祖大多来自这个地方!在鄢陵的家谱中,随处可见一些这样的文字,就是洪洞迁居。
例如,王介的《鄢陵冈底张村张氏续修家谱碑记》俗称该县官寨村张氏与冈底张村张氏,“考其谱载,始祖二公于明处由晋洪洞迁居”。
张绳祖的《曹守润传》载:“其先世居山西洪洞县,明初其始祖奉诏迁鄢,卜居城南张桥里。
”王士祯《梁皙次侍御传》记:“其先山西洪洞人,始祖……明初徒河南,鄢遂家焉。
”说明了鄢陵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鄢陵县官寨村、冈底张村、张桥里村。
《郑氏族谱》记载,我鄢陵郑氏自五世祖郑鉴(字钦堂)于明洪武元年(1368)迁来鄢陵,郑氏家族从此在鄢陵这块土地上躬耕桑田,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后裔如星罗棋布,遍布于全县十二个乡(镇)六十多个自然村。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元末二十多年的残酷战争和各种自然灾害,导致鄢陵乃至许昌地区大量流徒,人口锐减。
为了恢复残破不堪的中原经济,明初在晋中南洪洞县设立移民点,专门负责办理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的移民事务。
这次移民属于朝廷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带有很大的强制性。
比如,当今社会上普遍以“解手”代言大小便和如厕的说法,就是从移民迁徒过程中产生和沿袭下来的。
因为当时为防移民中途逃跑,每个人都是共同拴在一条绳子上的,谁要大小便,必招呼押解的人让予以“解手”,故“解手”一词一直流传至今。
由于这次移民规模大,波及面广,时间延续长,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在仅在鄢陵就有大量的关于这次移民的故事和传说。
这一传说的内容是: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我们祖先的集散地,是我们的根。
这一传说分布于在今天河北的中南部,山东西部、中部和南部,河南中部北以及安徽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在有些地区,大槐树变成了老鹳窝——一个大槐树上的老鹳窝。
大槐树不仅仅是人们的口耳相传,它还被镌刻在古老的墓碑上,写在脆黄的家谱中。
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
王老汉认亲
亲无友, 孤苦伶仃, 无依无靠。去年夏天, 由于房
“ 是啊!是啊 ! 应该感谢共产党啊 !” 王老汉
子年久失修而坍塌了, 老人无法居住, 便在村口一 满含热泪地笑 了。■ ( 作者单位 : 鄢陵县 国土资源
“ 我要 见局长 , 要见亲 人 。 我 ”
障 , 目失 明 , 天靠村 民给他送 碗汤 , 双 每 拿个馍度
刚上班 , 鄢陵县国土资源局大门口便跪着一 日。这个情况被县国土局驻 村帮扶工作队了解 立 经 全 位老人。 大家忙把老人搀起来, 扶到办公室坐下, 后 , 即上报给 局党组 。 过研 究 , 局干部职工 倒上一杯水, 慢慢地询问起老人:“ 大爷, 您的亲 为老人捐赠五千多元现金及衣物等生活用品, 同
地 统一管理 ; 对非经营性用地。 坚持以 出让方式供地, 实行有偿使用; 对经营性 用地, 实行以招标、 拍卖 挂牌方式供地, 建设用地管理得到全面规范。在保障县 域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上, 为县一中、 县
行政中心、第一教师新村等重点工程以
施,完善基本农田保护统计核查制度 , 加强基本农 田保护动态巡查力度, 县、 乡、村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 全县 基本农 田保护 面积持 续稳 定在 5 6 6公顷以上 , 9 8 基本农 田保护率达
理事业开创新局面、 创造新业绩的五年。 速公路工程建设、洛南开发重点工程9 要时期 , 1 、 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隐形 在这不平凡的五年里, 县国土资源局紧紧 辛路、 经二路、关林路征地 9 . 公顷; 市场清理整顿工作, 57 2 排查县直单位用地 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大局, 在管理上动真 先后完成了洛阳龙羽宜电有限公司、洛 2宗 , 4 清查独家院35 补缴土地出让 0 宗, 格, 在服务上下功夫, 积极、 稳妥地履行 阳龙羽虹光电力有限公司、洛阳热电厂 金2 . 万元, 15 规范了土地市场秩序。 同 国土资源管理职能, 为保障市、 县经济发 等重点建设项 目 用地申报、 士地征用、 补 时, 严格执行土地市场管理规定 , 加强 展用地需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书写了宜 偿安置工作, 征用土地面积 9 . 公顷。 28 7 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 , 共办理土地使 阳国土资源管理史上光辉的一页。 耕地保护力度不断增强 , 基本农田 用权交易 13 , 2 宗 面积54 12 09 . 平方米, 全面加强了建设用地管理, 依法 保护面积持续稳定。宜阳县国土资源 实现交易金额 5 0 0 余万元; 出让土地 5 5 及时保障了市 县重点建设项 目用地。 局认真履行耕地保护职责, 严格执行耕 宗, 面积4 8 公顷; , 6 挂牌出让士地 9 宗, “ 十五”期间, 宜阳县进一步加强了国有 地占补平衡制度, 大力开展土地开发复 面积83 公顷, .5 挂牌成交价69 57 2 .)元。 土地资产管理, 对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 垦工作 , 共开发复垦土地37 56 2 .1公顷。 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成效显著。 划、 统一征用、 统一开发、 统一按项目 供 该县不断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措 2 0 年, 05 宜阳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
全国陈氏宗亲分布村落(河南鄢陵)
全国陈氏宗亲分布村落(河南鄢陵)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张桥镇陈楼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大马镇陈寨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大马镇龙马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大马镇后营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大马镇朱庄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大马镇任营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柏梁镇陈家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柏梁镇姚家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彭店镇陈家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彭店镇谢坊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彭店镇孙庄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彭店镇北陈家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陶城镇常庄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陶城镇十室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马坊镇前彪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马坊镇姚庄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马坊镇左岗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陈化店镇黄陵村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陈化店镇云汉村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陈化店镇陈店村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陈化店镇武庄村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陈化店东明义村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只乐镇陈庄村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只乐镇西只乐村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安陵镇于寨村。
【许言】神医华佗、画家陈画与陈化店的那些事儿
【许言】神医华佗、画家陈画与陈化店的那些事儿中州名镇陈化店镶嵌在横贯东西的311国道旁。
在这里,甘甜的地下泉水,口感醇厚的老红汤茶和花香四溢的花卉苗木,经过各种传播手段的传播早已蜚声中原内外。
其实,陈化店镇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传说,这段历史传说与陈化店的由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又与神医华佗和画家陈画扯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村名因名医而来,以方位区分而今,在陈化店镇有两个村的村名叫做明义,即东明义和西明义。
其实,东西明义的村名原来叫做名医,这两个村名的由来皆由村中多名医演绎而来;鲜为人知的是,陈化店村的村名原来叫做东名医;现在的东明义原来叫做中名医,西明义则仍为西名医,这种称谓大概存续在明朝以前的时代。
就三个村庄的方位而言,陈化店与东明义、西明义基本在东西方向的方位进行排列的,陈化店村南依许昌至扶沟的古运河,北靠自古以来就为官道的311国道;东明义和西明义则分别坐落在古官道311国道之北,其间有一条小河相隔一分为二。
由此可见,古人是将三个村庄以东、中、西的方位来区分的。
那时的陈化店为何多名医?有传说与神医华佗有关。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人)人。
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三国著名医学家。
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
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
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后因为曹操治头风病被杀,所著医书已佚。
传说三国时期,神医华佗行医到此,发现一泓清泉从地下涌出,清澈透亮,用手捧饮,顿觉甘甜滋润,神清气爽。
于是,华佗在清泉旁边开始行医,每逢百姓前来寻医就诊,华佗开方完毕,用一水瓢舀水或烹煮中药,或用此水为药引,为百姓治病。
水瓢用完后,随手将瓢挂在泉边一树丫上。
当地百姓往往是药到病除,精神许多。
后这一甘泉水被百姓传为神水,众百姓无论是有病或无病,常常到此处用瓢舀水饮用一番。
许姓的历史
许姓的历史许姓来源有二:一、上古时期就有许姓。
据《急就篇注》载:许姓,许由之后。
许由,字武仲,是个有名的隐士以贤名扬于天下。
尧听说后,要把天下让给他,他就逃到颖水之南隐居起来,尧派人找到他,请他出来当九洲之长,许由赶走了来人,并认为让他当官的话污脏了耳朵,就跑到河边拼命地洗耳朵,他的后人以他的名为姓,就是许氏,奉许由为许姓始祖。
二、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姜姓。
古代有个孤竹国,是炎帝之后。
殷帝后期,孤竹国君临死时,遗命立幼子叔齐做国君,叔齐觉得不应该破坏长子继位的规矩,要哥哥伯夷继位,但伯夷缺认为父命不可违,就逃走躲了起来。
叔齐为表示不夺哥哥的继位权,也放弃王位跟伯夷一起逃向民间。
后来周武王兵起伐商,伯夷和叔齐知道后,赶到军前,拦在周武王的马前劝阻,认为犯上是为不忠。
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和叔齐看到天下都属于周了,因耻于食周粟就躲到首阳山以野菜度日,有一天,兄弟俩正在采野菜。
一个乡村老妇对他们说:“你们不吃周粟,这野菜不也是周地上长出来的吗?”兄弟一听有理,于是连野菜也不肯吃,最后双双饿死在首阳山。
周武王听说后,对他们的气节大为赞赏,不计前嫌,就找到伯夷的后人文叔,把许国封给了他(许故城在今河南许昌东)。
春秋时,许国被楚国灭掉,灭国后的许国公族子弟迁往荣城,他们以国名为姓,奉文叔为许姓始祖。
【许姓起源】许姓出自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姜姓,炎帝神农氏是其远祖,因尧舜时代的著名贤人许由而得姓。
许由,一作许繇,字武仲,一字道开,是上古时代一位高洁清节之士。
相传尧帝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于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帝又让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
后世把许由和与他同时代的隐士巢父,并称为巢由或巢许,用以指代隐居不仕者。
尧、舜禅让的故事,作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范,成为千古美谈,许由也因此成为古代隐士中最早名声显赫的一位。
据传他曾做过尧、舜、禹的老师,后人因此亦称他为“三代宗师”。
晋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阳城槐里的地望,在今河南省登封市箕山一带。
河南的名人故事材料
河南的名人故事材料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河南名人故事,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河南的名人故事材料1——司马懿司马懿,字仲达,公元179年-251年,72岁,(河内温县孝敬里(河南温县招贤镇),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
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
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宣帝。
司马懿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
周朝,以夏官为司马。
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
楚汉间,司马仰为赵将,与诸侯伐秦。
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
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以为家。
自仰八世,至东汉安帝时,生征西将司军钧,字叔平。
司军钧生豫章太守司军量,字公度。
司军生颍川太守司军俊,字元异。
司军俊生京兆尹司军防,字建公。
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上述内容均取自《晋书·宣帝纪》)。
晋武帝司马炎在他的一个诏书称:“本诸生家,传礼来久”(《晋书·礼志》),司马懿为司马防次子,史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晋书·宣帝纪》)。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司马懿生在乱世中,“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晋书·宣帝纪》)。
河南的名人故事材料2——韩非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
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
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
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
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
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
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热爱人民子弟兵的老民政
热爱人民子弟兵的老民政陈永鸿【期刊名称】《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年(卷),期】1997(000)012【摘要】近两年,河南电视台分别播出了专题片《老兵,政府没有忘记您》和《闲不住的老民政》,报道了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民政所所长陈文俊二十年如一日情系子弟兵的事迹,被人们传为美谈。
老陈一到民政所,便给自己制定了"三三出访"工作制度:即每年的"三九"、"三伏"、"三月",都要到优抚对象家里走一走,看一看。
"三九"天下大雪,去看看这些同志穿的盖的缺不缺;"三伏"天雨水多,去看看这些同志房屋漏不漏;青黄不接的"三月"份,去看看这些同志吃的和穿的缺不缺。
全镇112户军属,ll户烈属,248户优抚对象,702名退伍军人,谁家的情况他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为这些家庭的致富操了不少的心,想了不少的办法。
【总页数】1页(P36-36)【作者】陈永鸿【作者单位】鄢陵县陈化店镇政府【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28【相关文献】1.老民政后代读《民政志》抒怀 [J], 马大哲;2.舍生忘死:一个救灾战线老民政人的为民情怀——记湖南省株洲市原民政局副局长颜金仲 [J], 林佳3."让子弟兵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记安徽省肥西县民政局局长王广传 [J], 葛茯苓;洪卫东;杨开斌4.热爱人民是人民子弟兵高尚的价值追求 [J], 刘永忠5.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铜川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2018-2022年)修编的批复(陕政函[2021]2号)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是一孩一房,女孩没份,可到分房时却有那么几个,女儿早已出嫁都成花老太婆了,现在回来找关系,送点礼却还能分到房子。有的当官的一家能分四、五套房子,就连她的女儿都能分到一套房子。
每次记者来采访,都是被当地政府拦着,等安排好布置好后,只捡好的说,弄虚作假。把抢房占房说成是按顺序分房。采访时,一个人站在前面拿着提前做好的文稿,被采访的人看着文稿念(估计是得了好处、收了红包的),记者在边上一人拿麦克风,一人扛着摄像机录像,完全是造假。省人民日报记者来采访,我说了好多,却被剪掉不播,后来县里来一袁县长,硬是塞给记者30万封口费,找人找车“护送”记者走人。都市报道记者到村里采访,最后也是不知所踪、不了了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需求,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定局。
新农村建设也是中国城镇发展的必然产物。
新农村建设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带上了新台阶。建设新农村,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陈化店镇明义社区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新型社区让农村人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高楼,七层楼还有电梯,得劲。
建筑所用沙子,进料以面沙充中沙,如被查,只说一句:是不是想喝酒了。然后就能通过。建筑队拉的沙,想方设法找个理由说成不合格(其实他们还有所顾虑,不敢拉不合格的),就是想让自己拉的劣沙拉进工地,从中谋取私利。村里也已经成立了两个专供工地用料的公司,公司配有挖掘机、泥头车等工具。
建房子所用的砖,也都是鄢陵县城一帮带有黑社会性质的人以强制性质进入工地的,不用他们的不行,他们的进不去,谁的也别想进入工地。要不用他们的,要不就是没料停工。
村里三十年来从未核对过账,村里林场、自留地以前都是有的,以前村里六个小组,且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占地几十亩的苹果园,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土地被当官的卖了,钱是老百姓一分也分不到,所有的钱也自然进了当官的腰包。311国道加宽三次,加宽所用土地也是村里的,修路赔偿金村里老百姓也从未看到一分,自然也进了当官的腰包。许郸小铁路,早在八年前都说要加宽,土地也被铁路部门买了,钱也付给村里了,可老百姓也没看到一分钱,钱还是进了当官的腰包。明义村官几十年了也未进行选举,一任致死。钱也能装满一棺材了。村里的面粉厂,也几十年了,收益老百姓没有,也被当官的某个人给垄断着,村委也没法,因为某人也是个官,他也掌控了不少他们贪污的小把柄,他只贪个面粉厂,谁还能再去争啊。
别处下雨此处晴,只因村人心不平。贪官污吏随奸商,田野旱荒何年停。
现在好了,连老天也不饶恕那些当官的了,那些当官的作的恶太多了。有段时间不下雨了,到处都旱了,庄稼都快旱死了。小树的叶子也都蔫了,向下倒垂着,就像是小日本投降后的感觉。
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东明义村建设账目从未公开,村里建一小学,到处跑着收钱,在家的,在经商的,在外地工作的,都会收到村里所发出的信件,或五十元,或一百元,或者更多。这样一来,建学校自然就花不了村里多少钱了。等学校建成,花三十万元上报五十万元,而且说是村里筹款。就这样,他们所集资的钱又装进了当官的腰包。真是小鸡站在门槛上--里外叨食。
分门面房方式也还是抢的、占的,谁先拆谁先选好位置的门面。住在国道边上的居民,去乡计生办(房地产开发商易成公司所在地)选房子的同时,政府怕出乱子,便派出了大量武警严阵以待,用以镇压敢于反抗的村民。这是什么道理啊?
社区所建房屋都是偷工减料,用水泥越少越好;建筑钢筋12MM的拉成10MM,8MM的拉成6MM。东明义村里的建筑工人原来有好多个都在小区工地上干活,他们对这些偷工减料要是说上几句,工地上的头目马上就不让他们干了,让他们回家。就这样到后来也就没人知道、没人管了。
在搬迁之前,开发商答应村里当官的,如果搬迁顺利,当官的不论大小,在花都温泉渡假村里送给一人一套别墅,而且还再送给钱若干。村里干部就在东明义茶楼里放出话儿来,说一个村的整体搬迁花费近亿元,不死几个人还行,以至于这些村民们被逼着都抢着搬进社区,那些当官的腰包自然也鼓了起来。
一个豆腐渣工程,却被鼓吹成为鄢陵之最。老百姓怨声载道,却无人来管。搬迁没有搬迁费,安置没有安置费。一下大雨一楼就进水。
可是有那么些人,却把新农村建设当做自己升官发财的好机会,拼命的去捞一把。弄虚作假,刻意吹捧,夸大其词。
地方官员与奸商勾结,欺压、哄骗老百姓。
各种设施尚未健全,却都让老百姓搬迁进去,污水没法处理,工程人员就将排污管道堵塞,让污水全部流进横穿小区的一条小河,弄得整个小区臭气熏天。东明义学校也没有拆迁,还在东明义村原来的学校,每天学生上学、放学还要横穿311国道,311国道上车流量特别多,大车、小车、货车、罐车一辆接一辆,让小学生横穿国道,那简直是让国家的未来在死亡线上来回的穿越。
村长、村会计坐的是近百万的越野豪车,其家里人也从来就没做什么事,在家里闲着,没事打打麻将,喝个茶。自从买车买房后,其儿子、儿媳就带着孩子住在许昌,整天逛公园,压马路(曾有多人遇到),也不敢在家里露面。其在家见人就说:他儿子在外包了工程,一年能赚几十万。想以此来遮掩他所说的家里怎么有钱买豪车的谎言。他儿子也就二十来岁浪荡公子一个,什么都不干,加上他一个村官长年工资,如果不贪,怎么可能有钱去买车买房。就连一个小小的小组长,整天都不在家住,每晚在花都温泉渡假村里开房,并在花都温泉渡假村里开有赌场,开的是十多万的车,家里孩子三四个,计划生育也不管不问了。老婆整天在家闲着什么都不干,整天怀里抱着小的,衣襟牵着半大的,整天带着几个孩子转悠。试问,如果以他个人小组长的工资,养活一个孩子就很不错了,还哪儿来钱去买房买车。
马路两边的房屋不论什么建筑,赔偿时一律按每平方1160元赔付,说是门面房。村里房屋却赔的少之又少。砖木结构每平方400元,砖混结构每平方500元,楼房每平方580元,谁一问它们就说是评估公司给定的,东明义村的标准。它们是以哪里的文件、什么样的标准来制定的,政府也不拿出相应的标准与文件给老百姓看,却问老百姓要文件,好像文件是老百姓定出来的。老百姓就这么好欺负,这么好哄骗吗?
有的在外面几辈子了,在外地工作,长年不在家,户口都不在家,除了祖上是明义村的,回来都没几个人能认识,都是双职工,可他们在那些当官的面前,也算是有钱有势,回来花个三、五万却能分到一套150平方米的好房子,而且还是指哪儿要哪儿。等他们拿到房产证后,随即转手变卖,拿到钱就走了。还说是安置房,不是商住房。何以他们就能卖掉。
这么强大的一个中国,国家应该早就出台的有房屋拆迁补偿条例,房屋的赔偿标准也应该都是有的,许昌、鄢陵周围城镇也都有拆迁,他们对房屋拆迁赔偿最低标准还一千多呢,可在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东明义村它们却给老百姓那么低的补偿,他们的依据又是什么,是不是扣了老百姓补偿余下的钱都装进了那些贪官的腰包里了。
不公平啊:只有住在311国产两边的人家才可以在社区里分到门面房,有的当官的或者所谓的“光棍”户甚至一户能分两套或者更多的门面房,住在村里的就不可以在社区里分到门面房。住在马路边的,不做生意也有门面房,住在村里的想做生意也没门面房,他们住在马路边的有门面了,就可以世世代代做生意住村里的就世世代代不需要做生意了!非要天下大乱不可啦!别人建是违章建筑,村里哪个当官的在311国道边上没建房屋啊,有的甚至在311国道边建几套房子。试问:他们不当官,不贪、不滥用职权,哪儿能在马路边建那么多的房子。他们的房屋赔偿都是按最高额来赔偿。在统计房屋面积时,那些住在马路边上的住户,不管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是夜以继日的挖地下室,这么一来,他们的房屋又平白的多出一层来,挖个小的地下室,赔偿时也是按楼房建筑面积来赔偿,就这样,他们又能得到几万的赔偿额。
随着明义村民陆续的迁入新社区,以前从未有过的来自各地的各类文艺活动,如今也都进入了社区,为老百姓演出,让社区人民在欢乐、幸福中渡过。
明义社区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设,学校、幼儿园以及老年公寓,各种商业设施也都相应跟上。这样一来,孩子们上学有了保障;老年人吃住、生活也有了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真是老百姓心里一大快事。
分房也不公平。有的在村里住了几十年了,到头来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家里的房子还要被强拆。村里的老年人,在村里住了几代,如今搬新村却没有房子,让其与其子女一同住,一套房子住几代人,可以说早上起来上个厕所都不方便。老年人要想住套房子,村里说是谋划给建60平方的房子,却要老百姓拿七万块钱买来才能住。
在村里住了几十年的老人没路子、没法子,种了大半辈子土地,到头来却要花七万买套只有60平方米的房子,这是公平还是合理,这是哪个当官的给定的啊!村里说是要建老年房,60平方,却要七万。这不是坑爹呀。
选房子时要先付5000元现金,说是新房子铺地板砖费用,可村里原来的老房子里铺地板砖的却不给予赔偿。
针对这些问题,镇上派出大量人力,挨门挨的去摸排问题点。用以在省里、市里领导或媒体下来调查前,把问题提前逐个解决,等省、市领导下来调查时,也就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了,然后那些村、镇、县领导就可以在他们的上级面前说社区是多么多么的好,他们是多么多么的卖力,争取自己能长官发财。所以他们编个谎言,尽捡好的说。
老百姓三十年前一人一亩四、五,如今一人一亩不到,土地都被村里变着法儿的收了,如今又给变着法儿的卖了,把全村的人的土地钱据为己有。
记得九几年时,上头说要来查村里的账,吓的村会计尿了一裤裆,躲了几天不敢露面。如今村里是没账了,连一本糊涂账也没有了。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老百姓种出来的,可如今村里的可耕地被那些当官的说成是荒地:以前都是绿油油的麦田,大片的园林。 可在政府要征地时却被说成是荒地,没人开垦。被他们变着法儿的给卖掉了。
以前许郸铁路在陈化店乡有一个小火车站和一个大的储煤场,占地当然也是东明义村的了。后来小火车站撤了,就连那个储煤场也没了,土地也归了村里,后来也被村里卖了,当然卖的钱也不会分给老百姓一分。
以前老百姓交粮时一人一亩四、五,如今国家政策好了,老百姓各地还有补贴,可土地却被村官给扣了,老百姓每个人手里的土地却变成了一亩不到,每个人所被扣下的几分土地,全村两千多口,几百亩地的粮食补贴自然又被装进了当官的腰包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