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郝京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

郝京华

内容摘要:本文从进化论入手,提出儿童的科学基因与生俱来。指出探究是满

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探究是学生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儿童自己建构起来的,是儿童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儿童的;探究过程本身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

关键词:儿童自发探究教育价值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探究是科学家的事情,小孩子只是在玩玩!可是,我们知道,人类经过成百上千万年的进化获得了逻辑思维、创造想象、直立行走和语言能力,如今这些能力已经潜藏在人类的基因当中。这种基因表现在儿童身上,就是好奇、好问、好探索、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这种发生在儿童身上的鲜明特征,正是从我们祖先那里承袭来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有一则轶事,说是爱因斯坦有一次和儿童心理学大师让·皮亚杰做了一次关于儿童的对话。在听完了皮亚杰有关儿童研究的发现的介绍之后,爱因斯坦深深地为其中包含的那些隐秘而深刻的生命内容和文化信息所震撼,他感慨万千:“看来,认识原子同认识儿童相比,不过是儿戏。”在爱因斯坦看来,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一特点与科学家一样。我们常常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小小的科学家,就是源于这个道理。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具有天生的探究本能。食蚁兽具有高超的探究本能来发现蚂蚁的行踪,人在初生时也具有一些天生的探究本能。但由于人类具有独特的基因潜能基础,使人类能够突破和超越自身天生的探究本能,而具有更卓越的探究能力。实际上,儿童不仅能够像食蚁兽那样探究蚂蚁的行踪,而且还能够像蚂蚁那样探究蚜虫的天性。也就是说,动物往往只对一定范围内的事物(往往是与他们的生存密切相关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可是儿童却对他们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有兴趣去探究。儿童不仅在探究的范围上远比任何一种动物广泛,而且能够学会不仅使用感官,而且使用人类创造的独特工具(如放大镜)和方法(如对比实验)来对世界进行更加深入科学的探究。

一个小朋友长大的过程,是人类发展过程的复演:从动作的发展来看,最先是爬,手脚并用;而后,双脚摇摇晃晃地走;最后,直立行走。这一过程用了约12个月,可是,在人类的进化中,这个过程却用了几百万年的时间。现在,能直立行走的潜在因素已经包括在人的遗传基因之内。同样,人的遗传基因中也有一种能够探索、理解和解释其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的潜力。孩童从祖先那里承袭了他们的经验,这些经验是经过了数百万年的进化,在一个充溢了掠夺者、自然灾害、毒物、危机四伏的世界中所累积下来的。

人的遗传基因中最重要的便是——探究!这世界上难道还有什么别的事能比看到一只小鸡从壳中孵出更能让一个孩子激动吗?有什么别的事能比在显微镜下看到微生物并发现它们不可思议的结构更能让一个稍大点儿的学生激动吗?从这个良好的开端出发,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生物如何才能维持生命,告诉他们如果生物必须的养分被剥夺的话会发生什么,进而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对于生命的尊重。也许科技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保持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和敬畏,这种好奇和敬畏来自于学生对自然世界和技术世界的探索和理解。

让孩童开展他们自发状态下就一直热衷的探究活动,并不是为了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而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探究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

(2)探究是学生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儿童自己建构起来的,是儿童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儿童的。儿童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白的头脑来到教室的。他们是带着他们对这个世界6年的丰富经验和个人观点来到教师面前的。然而,只有通过进一步的亲身探究(在教师引导下),才能让他们自己亲自发现自己的已有经验与初发现的现象或事实之间的不一致甚至矛盾冲突之处,他们才会心服口服地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或接受“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这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是“顺应”与“同化”两方面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建构起来的这些新知识(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是真正属于儿童的认知结构的、真正有意义的和有效力的“活知识”。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另外,也只有在这样的亲历过程中,儿童才真情地感受到并由衷地赞叹科学概念原理比他们以前的个人见解更为强大的说服力、迷人魅力和科学规律美的震憾力——“科学之美”。

(3)探究过程本身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这对于儿童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十分关键,从中习得的科学过程与方法,对于儿童参与生活中与科学相关的问题解决与决策,是个重要的基础(与科学知识同样重要)。从广泛迁移的角度来说,学会科学推理是大大提高孩子的智慧(思考力、明智的判断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力)的最有效方法,这对于他们谋求进一步的生存与发展,获得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4)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

的确,说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这毫不夸张。实际上,儿童正是通过他们自发的探究,不断加深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作者简介:郝京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课程教学论与科学教育学专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曾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撰写,主持制定了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多次主持国家级科学教师的培训,。课程教学论的学养使她具有深厚的课程设计智能,科学教育学的背景又使她深谙科学哲学、科学学习心理与教学原理,这种独特的知识结构,使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能够立足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既具有前瞻性,又能符合小学儿童心理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