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七单元单元分析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七单元单元分析

第七单元单元分析人文主题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略读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以及《习作:写信》和《语文园地》。

四篇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有戍边将士建立军功,保家卫国的情怀;有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有梅兰芳蓄须罢演的民族气节;还有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巨大动力作用的延安精神。

课文编排《出塞》被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边塞诗人王昌龄借此诗表达了对前朝名将李广的怀念,表达了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

《凉州词》由另一位边塞诗人王翰创作,诗中描写了戍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精忠报国、英勇无畏的豪迈之情。

《夏日绝句》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南渡之后所写的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个人与祖国民族共存亡的英雄气概。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采用倒叙手法,记叙了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中华不振”之后,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经历,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和家国情怀。

《梅兰芳蓄须》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经历,选取多个事例,逐层推进,讲述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的故事,赞扬他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延安,我把你追寻》一诗,以“追寻”为线索,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聚焦我们六个年级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从二年级开始的“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到四年级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再到高段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层级提升非常清晰明了。

本册教材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书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书信与别人互通消息、交流情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生活联系紧密。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检查人签字:年月日学习过程及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任务二感怀伟人身上的爱国情学习目标1.通过理解关键字、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正确理解词语。

2.学习用“主要人物+事件”、串联多件事情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能搜集和查找资料,加深对文章主人公的了解。

4.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激发学生对周恩来、梅兰芳的尊敬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学习用“主要人物+事件”、串联多件事情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活动一一位革命者的壮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句段运用②)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一谈:初识伟人胸怀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为什么读书?找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介绍周恩来,师生交流课前搜集资料。

教师可以出示多媒体周恩来的图片和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分享搜集的周恩来勤学读书的小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说一说:把握文章主要内容1.根据预习成果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并根据思维导图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立下宏志耳闻“中华不振”目睹立志【设计意图】以主要人物加主要事件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说一说主要内容,在理一理、品一品、评一评中感怀伟人少年时的壮志。

在说一说中运用已学概括主要内容,在品一品中深挖内心抉择的冲突,继而在评一评中展现一位艺术家的民族气节。

感怀:伟人身上的爱国情说一说:把握主要内容品一品:走进人物内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评一评:评价人物精神做一做:海报主题推介教学反思检查人签字:年月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超详细)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超详细)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超详细)1观潮《观潮》这篇文章通过详细描写钱塘江大潮的盛况,体现出大自然的壮美。

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先让学生们展示他们搜集到的钱塘江大潮的图片。

色彩鲜明的图片,加上学生们充满激情的描述,整个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为随后进行的课文理解做了有效的铺垫。

二、识记生字。

识记生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非常重视学生们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有15个生字,个别生字较为简单,只需稍微指导。

对于易混、易错的生字,从字形、读音、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

三、边读边想。

本文是一篇描写场景的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阅读,从阅读中感受场面的宏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重点词语,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同时通过阅读指导,让XXX的读书声回响在整个课堂。

同时,还引导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顺序。

通过找关键词来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这节课,主要在于读,在读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使学生感受不一样的美,受到情感的熏陶。

2走月亮《走月亮》是一篇生动而优美的散文。

文章通过景物及心情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母亲、对家乡的美好感情。

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激发兴趣。

在教学的开始,我展现图片,通过让学生描述图片,表达感受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由图片导入本课的研究。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们的研究兴趣进步了,教室的研究惯氛也更浓厚了。

二、生字教学。

生字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在识字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因此,我在教学易错、易混的字时,从结构上、写法上进行指导,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在识字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认真书写、快速识记,个别学生写的字质量不高、写得不漂亮。

写一手好字,是语文学科对学生的要求,是每节课都必须要训练的。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观潮》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借助多媒体展现大潮,体味它的壮观。

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真实画面会带给学生真切的感受,学生的想象毕竟狭窄。

语言文字能不能在头脑中生成画面,生活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见识少,缺少那种生活的体验,想象对他们来说就困难了。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钱塘江大潮是陌生的。

光从文字中去感悟显得有些空洞,因此,在教学开始,我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随我一起观看大潮,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形成对大潮的第一印象。

之后在教学重点段落“潮来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录像片段,然后再来用心朗读课文,把自己观察到的情景读出来,这样很快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句子,领悟文章美的蕴意,使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2、《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本篇课文是阅读课文,在教学中,我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

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老师先提出问题: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接着让学生自由发言。

然后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最后全班交流反馈,老师相机归纳总结。

3、《鸟的天堂》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

特别是创设情境,那绝对是多媒体的拿手好戏。

因此,教学伊始,我就利用课件播放大榕树的录像,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教学反思(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教学反思(全册)

1、《观潮》教学反思《观潮》是一篇写景的课文。

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平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难点是:1.理解重点词、句、段。

2.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抓重点段,领悟钱塘大潮的“奇”。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天下奇观”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感悟钱塘潮的“奇”,更近一层理解“天下奇观”。

主要抓住课文的3、4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描写大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的词语,写出了潮的气势宏伟。

如“隆隆响声”“白浪翻滚”“白色水墙”“风号浪吼”等,运用了比喻、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的景象。

再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对观潮者神态、动作的描写,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又沸腾起来”等词语,体会观潮的人数多、热情高涨,体会间接描写的表达方法,感受大潮的奇特。

2.指导朗读,感受雄伟奇特的景象。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我着重采用了朗读的方法。

首先指导学生们自由朗读,再谈感受,并鼓励他们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

接着我进行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体验钱塘江大潮声音、气势的变化。

重点抓住“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一句,为了突出钱塘江的壮观气势,应该读得稍快一些,强调指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等短语或词语。

然后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使学生看到真实的情景,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边读边想象画面,再读课文,感受大潮的奇特。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教学反思本人是一名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教师,本学期教授的一门课程是《日积月累》。

本单元旨在通过让学生认识时间、理解时间的长短和时间的积累,培养他们的日积月累的思维方式。

该单元的教学反思如下:一、教学目标的分析1、知识目标:掌握时间的表达方式、认识时间的质量、理解时间的长短、理解日积月累的思想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思维方式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觉维护时间的自觉意识。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1、学习活动的设计(1)学生分组,从生活中的时间入手,按照每个时间段列出相应的活动。

(2)学生通过比较休息和学习、游戏的时间长短来理解时间的长短。

(3)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巩固掌握时间的表达方式。

(4)从日常生活中列出时间的活动,并进行阅读理解、口头叙述和书写练习。

2、学习生活的评价(1)知识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对于时间的表达、掌握时间的长度和积累时长有了很好的效果,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并完整地完成了课堂活动。

(2)能力性评价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感知能力和思维方式,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练习,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开发他们的思维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让能力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3)情感性评价在单元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意义,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充满生活、爱护生命,让他们能够懂得平衡自己的时间,明确时间的价值和时间的管理方式,使得学生在上课、学习、抽空休息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心理效益。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1、教学方法的反思(1)活动性教学法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开展小组活动,注重让学生进行相互之间合作、交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有主动的参与和掌握自己的知识点。

(2)分层次、个性化教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个性化的授课方式,在上课过程中,虽然是在整体上进行,但是注重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的教学。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大全(精选15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大全(精选15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大全(精选15篇)准备的一些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大全【篇1】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根据课文中正确姿势的示范,我教会了学生如何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二、成功之处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口语交际”教学时,先了解本班同学的视力,然后分小组对班里的.同学视力情况和影响视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交流如何保护视力,最后全班讨论怎样才能保护好视力,提出保护视力的建议。

三、不足之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矫正学生的姿势时,学生会有沮丧心理,没有给予学生适当的安抚和鼓励。

四、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请视力下降的同学来分享之所以视力下降的原因,然后让视力良好的同学也分享自己的经验,同时安抚好视力差的同学的情绪,告诉他们只要养成好习惯,视力就会变好。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大全【篇2】1、把学习的主动权始终还给学生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以亲切谈话、课题探究的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检查读课文的情况时,我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在体会课文内容时,给他们充分读、思考的时间,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还语文课堂以朗朗的读书声阅读教学要以读文本,要让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课始,学生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理清了课文脉络。

接着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去读去思考和感悟。

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在渗透爬山虎脚的攀登精神后,让学生再读,学生就会感受文字富于生命气息,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3、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本教学比较好地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理解内容的结合。

如果课件出示过早,那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容易代替学生的思维,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我在教学适宜时机运用多媒体,提高了教学效率。

(1)呈现美景,激发情感。

在课始,为了激发学生情感,我请学生欣赏了爬山虎爬满山坡、墙头、岩石的情景,使形象与情感融合,获得美的熏陶。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全册完整)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全册完整)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全册)第一单元1、《观潮》《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作者按时间的推移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把钱塘江描绘得有声有色,再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

这是一篇培养学生灵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好文章。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

《观潮》中描述潮来时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资料是课文的重点,而抓住重点词句来品味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之美是难点。

这部分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

因为教师的示范和参与有点“逾越”,课堂上提问的问题过大,让少部分学生有点跟不上进度,如果老师提出问题更精确化,课堂效率会更高一些;如果让学生学会在读思中去自发地发现问题,学生学得更愉快。

总之,以后老师要在课堂上“舍得放”,教师大胆放开,学生综合潜力培养将会真正落到实处。

2、《走月亮》《走月亮》是一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的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本文语言看似平白,但韵味无穷;语言浅近,但情深沉。

备课深挖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并对文章可以给予学生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了有效的把握。

《走月亮》文本内容不但语句优美适合指导朗读,而且结构明快有特点,修辞手法使用一目了然,故而适合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朗读训练和写文章搭架子意识树立。

因此,课堂中孩子兴趣盎然,预设和生成相得益彰,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虽然意识到了应抓重点词抓重点句去体会,但却没能做得扎实。

如有的同学提到了母女之间的感情深。

如果借此就往下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意境美,哪些地方体现了母女情深,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会使学生们很快投入进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时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这些词、句,可我却草草结束了,未能达到语气的效果。

3*、《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这首诗中,作者以凌空高蹈的视角,敏锐地捕捉到了悄然发生于暮晚秋江上的动人一幕:倦鸟归巢,背驮斜阳,忽又抖落斜阳于江水之中。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1.《观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育学生的语文实践实力,而培育这种实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阅读是学生的特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实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实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都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好吗?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平静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师: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大家发觉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让我们绽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创建的奇异景象吧!师:江潮还没有来,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找出描写江面的句子读一读?师:那么,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谁能找出描写海塘大堤上景象的句子读一读?人们等啊,盼啊!那么,假如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什么,盼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潮来之前1.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晰楚,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观)2.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3.其次自然段除了告知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

最新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全册)

最新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全册)

第一单元本单元以“自然美景”为主题,包含《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与景物有关。

教学本单元时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自然景观的壮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们与环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讲述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让学生养成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学会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主题有关。

“习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由充分地向别人推荐某个好地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以及对写作的兴趣。

“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抄写、背诵等形式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观潮 2 本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盛况,体现了祖国自然景观的壮美。

教学要点1.会写30个生字,会认29个生字,会写2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观潮》第3~4自然段,背诵《走月亮》第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在脑海中把文字转变成生动的画面。

4.学习详细描写的写法,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5.感受祖国自然景观的壮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6.积累古诗词的相关知识,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走月亮 2 本文通过对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的景物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描写,体现出作者对母亲的爱和对家乡的热爱。

现代诗二首 2 《秋晚的江上》通过描写晚归的鸟儿及相关景象,体现出傍晚景色的幽静与闲适;《花牛歌》则体现出花牛的恬静与闲适。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繁星 1 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繁星的介绍与感悟,体现出作者的童心与童趣。

口语交际 1 我们与环境1.能根据主题,清楚明了地说出我们与环境的关系。

2.学会倾听,能从别人的谈话中找到主题;能围绕一个主题发言,不跑题。

习作 1 推荐一个好地方1.能选择一个自己觉得好的地方推荐给大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及教学反思1.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分类,再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理解课题,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幻灯片展示反映不同时代人民生活水平的图片)生活的巨大变化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今天我们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感受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全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1.读第1、2自然段。

①这个词让你想到谁?(有法术的神仙)②文中谁“呼风唤雨”?靠的是法术吗?③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人类利用科学手段能够有条件地支配自然,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2)“发明”与“发现”有什么区别?(“发明”是指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

“发现”则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2.重点指导第3、4自然段。

(1)指出你读后不理解的地方。

①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a.“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让你想到了谁?他们的哪些本事能反映出这三个词语的意思?b.“愿望”是什么意思?(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c.这些愿望在20世纪还算是人类的愿望吗?用生活实例来回答。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7)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7)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7)目录教材分析(3)教学进度表(13)第一单元单元说明(14)1 观潮(16)2 走月亮(21)3 现代诗二首(26)4 繁星(29)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34)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37)语文园地一(41)第二单元单元说明(46)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49)6 蝙蝠和雷达(52)7 呼风唤雨的世纪(57)8 蝴蝶的家(62)习作小小“动物园” (66)语文园地二(70)第三单元单元说明(75)9 古诗三首(77)10 爬山虎的脚(85)11 蟋蟀的住宅(89)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92) 习作写观察日记(94)语文园地三(100)第四单元单元说明(104)12 盘古开天地(106)13 精卫填海(108)14 普罗米修斯(113)15 女娲补天(118)习作我和过一天(123)语文园地四(128)第五单元单元说明(136)16 风筝(137)17 麻雀(144)交流平台初试身手(148)习作生活万花筒(151)第六单元单元说明(154)18 牛和鹅(156)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160)20 陀螺(163)口语交际安慰(166)习作记一次游戏(170)语文园地六(173)第七单元单元说明(176)21 古诗三首(178)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83)23 梅兰芳蓄须(190)24 延安,我把你追寻(195)习作写信(200)语文园地七(203)第八单元单元说明(207)25 王戎不取道旁李(209)26 西门豹治邺(214)27 故事二则(219)口语交际讲历史故事(225)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228)语文园地八(231)新部编本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一、教材编排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XX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自然景观”篇,课文内容大都感受大自然的美。

统编(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统编(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统编(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1《观潮》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体现了以人为本。

整堂课中,教师几乎没有对课文的讲解,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转变角色参与学生的学习,如在学生读得有滋味时,老师也参与他们的朗读,评老师的朗读,从学生的评议中,老师巧妙地指导朗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用心性。

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如在“句子比较”这一环节,透过不同语气的朗读,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好地帮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

熟读自然就能成诵,更能够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

2《走月亮》教学反思“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标画出“哪些句子勾画出了如实如幻、如梦如画的美丽画卷?”这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

通过利用教材中优美的文段、结合课件动听的音乐、配上优美的画面,让学生不仅欣赏到月夜的美,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感受浓浓亲情。

这篇课文不仅给我们展现了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更多的是感受到母女间真真切切的情爱。

所以,读课文片段的同时,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和亲人在一起时的那种温暖、幸福和快乐,感受亲人的爱。

3《现代诗二首》教学反思用直观形象的一幅画导入,引起学生思索。

一幅画展现在面前,学生语言描绘看到的画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简单的诗,简单的画,却能够引人入胜。

学生对图片充满好奇,由兴趣引入,提高学生注意力。

通过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布置学生充分预习,主要是了解作者刘大白。

让学生了解作者,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感受,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咬文嚼字学诗歌。

一个“驮”字表达的是什么?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凉州词》》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课后作业含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凉州词》》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课后作业含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参考答案】
(一)、1.√ 2. √ 3.× (二)、
1.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 壮山河。 2.表现了守边将士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是视死如归的勇气的精神面貌。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三首 《凉州词》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2.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你们听,什么声音传来了?急促的琵琶声。
边听边读,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 (1)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战士们赶快奔赴战场。 (2)这急促的琵琶声还在催促什么?还有不同的感受吗?西域人有骑在马上弹奏他们特有的琵 琶以助兴的习俗。 ——是不是应该从“催”里读出:
(1)快尽兴畅饮;(2)快奔赴战场(3)快喝,喝完了要奔赴战场。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边读边想,从这个“催” 字中读出了不同的情怀。 3.小结:这场酒宴真是非常隆重,有欢快的琵琶声,有醉人的美酒,酒宴上人声鼎沸、酒杯交错, 谁来读出这样盛大的场面。指名读、分组读。 4.激越的琵琶声,让我们在场所有的将士们兴致飞扬,诸位老兄,我有点醉了,想告辞了,你们想对 展开想象:“怕什么,醉就醉吧,醉卧沙场,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吗?请诸位莫笑,引入下一句。
(五)、课外延伸: 1、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并懂得珍惜幸福生活。 2、学生试背课文。 3、小练笔:用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并默写古诗。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 凉州词 》 生活的美好 战争的残酷 不畏惧
一、说教材
本课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三首《 凉州词 》。
《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写的是边塞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体的情景,诗歌慷 慨激昂,豪情满怀,表现出当时战争的残酷,无常和频繁,反映将士们生活的悲惨、痛 苦。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 生之前的饮酒写起。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 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 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 课件(共37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  课件(共37张PPT)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 2.积累形容人的成语,古诗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
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五、说教法
"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内 容,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同时重视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并向学生生活扩展延伸。本教学设计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效发现,有效积累。教 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 点及认知规律。
13、再请四位学生带着这种语气读句子。 14、出示两种情境,学生小组内自由练习说话。 全班交流反馈,老师及时给予评价。
板块四、日积月累 1.生自由读古诗,看谁读得最正确。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听音频,正字音。 3.指名读。 4.全班齐读。 5.介绍诗人及写作背景。 6.边读古诗边理解古诗大意。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时,老师总会问大家:“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 的同学抓耳挠腮,有的同学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 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可是如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 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 【设计意图: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学习的障碍出发,让学 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迫切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板块二、学习“交流平台”。 1、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几句话。 2、指名学生读句子。 3、从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4、学生总结反馈,老师补充。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①课题扩充法。 ②要素串联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③段意合并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本册书本课时安排观潮2课时走月亮2课时现代诗二首1课时繁星1课时第一单元口语交际1课时作指导1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2课时蝙蝠和雷达2课时呼风唤雨的世纪2课时蝴蝶的家1课时第二单元作指导1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古诗三首2课时爬山虎的脚2课时蟋蟀的住宅2课时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1课时作指导1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盘古开天地2课时精卫填海2课时普罗米修斯2课时女娲补天1课时第四单元作指导1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快的读书吧1课时麻雀2课时爬天都峰2课时第五单元作例文1课时作1课时牛和鹅2课时一只窝囊的大老虎2课时陀螺2课时第六单元口语交际1课时作1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古诗三首2课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2课时XXX蓄须1课时延安,我把你追寻1课时第七单元作1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XXX不取道旁XXX课时XXX治邺2课时故事二则1课时第八单元口语交易1课时作1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1观潮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词语。

2.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念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糊口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XXX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钱塘江大潮视频资料及人声鼎沸的音频。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2.搜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初读课文1.说话引题:同学们,你们看过海水涨潮吗?(出示海水涨潮的课件,播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描述钱塘江大潮气势雄伟、令人震撼的景象。

)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千米,流域面积4.88万平方千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河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
-诗词理解:通过学习《嫦娥》,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领会古典文化的魅力。
-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发挥想象,编写故事结局的能力,如《一块奶酪》的读后感写作。
2.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使他们在交流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字词运用:学生可能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字词时遇到问题,如区分同音字、形近字,以及正确使用词语等,教师需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写作技巧:在编写故事结局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展开想象,如何使文章结构紧凑,情节连贯。教师应通过指导写作技巧,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综合性学习:在语文园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合作、自主探究,是教学的难点。教师需设计合理的活动方案,使学生能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交流平台:通过学习《陀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玩具,交流玩耍中的乐趣。
2.词语盘点: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进行听写测试,巩固学生对字词的记忆。
3.日积月累:学习《嫦娥》一诗,理解其中的神话故事,感受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对字词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针对这一情况,我特别强调了重点字词的讲解和练习,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大家巩固基础知识。但同时,我也意识到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同学们在互动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在指导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同学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倾听、表达和合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观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时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中描写潮来之时的语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体会并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壮观的景象。

难点:感受大潮的神奇、壮观,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留下的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

当浪潮犹如千万匹白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时,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吧!(板书课题:观潮)二、初步感知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给学生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观潮(cháo)笼罩(lǒnɡzhào)薄雾(báo)横贯(ɡuàn)若隐若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山崩地裂:崩,倒塌。

裂,裂开。

本课形容声音很大。

漫天卷地:天和地随风浪翻卷。

本文形容波涛无边无际地涌来,随着风浪翻滚的情景。

3.学生默读课文,明确以下内容。

(1)课题中的“潮”指的是哪里的潮?明确:“潮”指的是钱塘江大潮。

(2)“天下奇观”的“观”与“观潮”的“观”意思有什么不同?明确:前者指看到的景象,后者是看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梳理文章结构。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每篇课文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每篇课文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每篇课文教学反思《21古诗三首》教学反思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

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

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能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历史,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本理解和感悟能力。

总结学法,积累学习古诗的经验。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深刻的理解诗意。

根据学古诗的几个步骤学习古诗,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22《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

联系实际,用谈话谈到志向,引入新课。

从志向谈起,轻松入课,且与结尾前呼后应,指向于写作的阅读,开宗明义。

“志”的文化溯源,让开课不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给学生读书概括大意的方法: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感交流、协作的工具,创设学习环境的工具。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学习语文奠定情感基础。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读写结合,力争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提高习作水平。

《23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欣赏作品,轻松导入本课,让开课不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为学生的预习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接下来的目标。

课后设计小练笔,让学生用书面文字的形式深刻地体会梅兰芳的高贵品质和民族气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学习语文奠定情感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教育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全册(1-27课) 人教(部编版)

教育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全册(1-27课) 人教(部编版)

教育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全册(1-27课)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资料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观潮1.结合全文的两幅图画,理解“平静”“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想象潮水的变化和声势。

2.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应以读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读中体悟,并加以评议。

3.录像的运用要恰到好处,不能随意、过多地播放,使学生沉溺其中,这样反而会冲淡对课文的兴趣。

2走月亮【成功之处】导课部分一曲《月亮船》,激起了学生们研究课文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认识。

【不足之处】通过教学,我发现个别学生在体会月夜的美时,想象仍不够丰富,朗读仍没感情,这与他们不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关。

因此,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并创设好情境,让大家一起畅谈与家人的美好时光。

3*两首现代诗【成功之处】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语感的关键在于创设情境,在阅读中感受现代诗歌的特点。

今天在这个班里,我觉得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很统一。

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们的发言并没有那么积极,但我明显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内心,只是还是有点微妙。

从孩子们言简意赅的发言中,我发现孩子们已经学会了从大量的材料中挑选有用的或需要的息。

我想,这个时候,孩子们心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情绪。

围绕诗的中心,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各种新诗的细节(注意诗的用词和用词)。

一节课在朗读声中悄悄过去了。

通过大声朗读、理解讲解、分析,让孩子在阅读中升华对想象奇特、意境优美、情感真实的儿童诗歌的体验,让孩子的情感通过阅读得到充分表达。

【不足之处】但因为课的容量较大,一心想要让学生对诗歌有个比较系统地了解,自己时间观念又不强导致了效率不高,看来,还是要赶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严格要求自己,上出实用高效的创新课。

4*繁星【成功之处】【不足之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时间显得略微紧张,因此让学生自主交流、表现的机会较少,同时,对于作统编版小学语文资料编剧写情景、写感情的写作手法不到位,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有所提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全册第七单元(含习作、园地)《古诗三首》教学反思本课共安排了三首古诗词,分别是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也是一首边塞诗。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王翰的《凉州词》与王之涣的《凉州词》同负盛名,作品于旷达、豪纵、谐谑的背后,表达了将士们豪爽的性格及征战之前悲壮的感情。

李清照的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一、教学效果古诗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篇章,所以学习时兴趣浓厚,收获较大,现总结如下:1、聚焦第一首:《出塞》。

课前让学生查阅作者的生平,以及这首诗创作的背景。

一上课便交流相关内容,学生非常踊跃积极。

通过准备材料,交流材料拉近与作者和文本距离的同时引导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掌握一种方法,培养一种读书习惯,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接着让学生再借助手头的资料和文中的注解试着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此环节给足学生充分探讨合作的时间,在生帮生的学习氛围内既理解文本内容又取得合作共赢的效果。

最后,让学生谈体会,背诵古诗,并默写。

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主旨:渴望和平。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默写真正积累语言材料,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再通过诵读环节评选出最佳朗读者,培养语感。

2、聚焦第二首:《凉州词》。

学习这首诗会运用第一首的方法,师只起引领作用。

首先交流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接着借助资源自读自悟理解每句话的含义。

不会的在班内质疑问难,共同解决。

然后,谈体会,走进作者内心,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产生共鸣,体会征战前战士们的疾苦,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落实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最后也是通过背诵、默写、吟诵等方式评选出最佳吟诵者,在丰富积累、夯实基础的同时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3、聚焦第三首:《夏日绝句》。

这首诗放手自学,知道李清照是著名的女词人,济南人。

感受到作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节和爱国情怀。

最后默写,刻在心里。

二、成功之处学生能养成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对文本内容和情感的把握非常到位,情感得到了熏陶和感染,素养得到了提升。

三、不足之处以本文本,拓展太少。

四、教改措施如果有机会再上这堂课,我会增加拓展的环节,比如,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边塞诗或者是与作者相关的诗句?这样就能以点带面,将语文的学习领域拓宽,真正体现课本无非是个例的语文教学理念。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结合学习内容,确定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么课堂上教师就应少讲。

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讲学生读不懂的或体会不深的地方,即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扩展。

由于课文内容远离现代儿童的生活时代,就需要我们花时间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用简短的文字延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从中了解周恩来少年立志的原因,领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因此,我想到了《新课标》中提到的多读书、读好书的必要性。

2.结合学生认知,注重情感教育。

拓展本文,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学生立报国之志,若仅限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仅限对周恩来少年立志而钦佩,那本文的教学目的尚未达到。

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在行动中努力落实,才真正达到目标。

所以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结合起来,并通过谈读书的目的,激发学生报国之情,在幼小的心灵中根植民族情感。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提高学习能力。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

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课内、外语文学习紧密联系,才能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所以在本节课中设计的讨论和议一议就达到了此目的。

4.通过综合性学习,汲取营养。

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有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才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助于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成功之处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散,但细读之后,我发现全文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华不振”。

我就抓住这个核心线层层教学,让每一个文字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

让学生在品读课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词,从而体会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但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很多,在课堂上既要落实一些词语,又要读通全文,还要体会“中华不振”,可时间是不够的。

经过分析,我发现对学生来说最为直观的语段就是第九自然段,于是我就抓住这个典型事件进行教学,让学生去品读“中华不振”。

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让学生换位思考,变换角色,从而更深切地感受周恩来读书目的的可贵。

三、不足之处一节课下来,我满怀激情,学生情绪时高时低,故而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还做得不够。

另外,感觉自己有些急躁,以至打断学生的思维。

四、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有一位伟人,在他12岁的时候,曾经思考了这样的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老师板书课题。

接着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

在这3个小故事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这件事?然后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最后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让学生们讨论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学生交流写话或说话内容,深化对课题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

梅兰芳(1894—1961)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

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京剧四大名旦”。

他的代表剧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等。

课文一是梅兰芳先生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工作的认真;二是通过写梅兰芳如何拒绝日本人的四件事,表达了他将民族尊严、国家尊严置于首位的爱国之心。

一、教学效果依据教材特点和编者的意图,学生的生活储备,设计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流程,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音频导入,激发兴趣。

基于学生曾经学习过《梅兰芳学艺》,所以,一开始便设计复习交流的环节:你对梅兰芳有哪些了解?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通过交流,让学生调动起生活的储备,为今天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交流完之后,播放《贵妃醉酒》,让学生欣赏,从而培养对国粹艺术的向往之情,也从心底对梅兰芳精湛的表演产生强烈的敬仰之情,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奠定好本文学习的情感基调。

快速浏览课文,从文章中找到也表达同样情感的句子;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指导朗读,读出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2、自读自悟,初读感知。

自学的第一步: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找出可以体现梅兰芳先生热爱表演、热爱舞台的句子。

自由朗读,标画相关的句子,在旁白处写一写批注。

通过此环节让学生理解感受到作为一个艺人,不能登台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为下面梅兰芳蓄须明志的理解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感悟他的爱国情怀。

自学第二步:自读自悟,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再次引导学生边读边作批注,总结归纳出四件事情:(1)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播音;(2)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3)梅兰芳离开上海到香港避居,再次拒绝为日本人演出;(4)梅兰芳蓄须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明白其中第四件“蓄须拒绝为日本人演出”写得较为详细。

作者这样安排材料更能体现它的爱国情怀。

3、合作探究,拓展升华。

面对危险和困难,他这样做,如果你就在他身边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拿起笔写一写。

之后在班内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给予沟通,且评选出最佳的小作家,以资鼓励。

然后再创设口语表达的氛围: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呢?进一步通过口语交际的环节引导学生领悟到: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不一定面对什么危险局势,但在日常的生活中,努力充实自己,在外国友人面前做到以礼相待,维护国家的尊严,却是完全可以的。

二、成功之处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情感受到了熏陶和感染,爱国主义情怀扎根心中。

三、不足之处老师还是引导太多,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得不够好。

四、教改措施把时间和空间真正留给学生,创设学生完全自读自悟的氛围,让教学更圆满!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

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

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一、教学效果依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教学流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简介背景,激发兴趣。

本文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距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遥远。

所以,可提前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背景,为准确理解文本作好铺垫。

上课一开始便设计了交流的环节,由于学生手头资料丰富,因此交流得很激烈也很全面,既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为理解文本奠定了情感基础。

然后播放录音,为很好地培养学生语感做好准备。

最后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初步定准情感基调。

2、自读自悟,感受内容。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