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
国名经济核算网考作业106

国名经济核算网考作业1061.<< 国民经济核算>>5次作业通过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平台进行答题,其网址为xk.openedu .cn学生输入自己学号和密码(8位生日密码)登录。
2.平常5次网上作业和期末上机考试各占50%,双及格。
3.高度关注网上作业5次截止时刻,最多可漏做1次。
学期终止前有1次集中补做机会(上半年为6月初,下半年为12月初),务必参加补做。
4.平常5次网上作业中第1次﹑第4次作业由全体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第1次作业组长从3个备选题目中选择1个题目发首帖,发帖内容参考老师提供的答案;组员跟帖,组员发帖内容参考老师上课提示的教材内容,组员至少发6个帖子,合计字数800字以上,不能与组长帖子的内容相同。
第4次作业由组长负责完成,并写上小组成员的姓名﹑学号,其成绩为全体小组成员的成绩,组员不用做第4次作业。
5.期末上机考试为开卷考试,时刻为60分钟,单选20题﹑多选10题﹑判定10题,时刻紧张,答题速度要快。
6.期末上机考试必带资料为:《国民经济核算网考复习资料》及《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指导》,考前需认真熟悉相关内容,确保顺利通过考试。
7.为顺利通过期末上机考试,同学们务必参加考前上机模拟测试,同学们将模拟测试习题与携带的《国民经济核算网考复习资料》进行对比,相同的习题做上记号,不相同的习题抄录下来,上机模拟测试终止后同学们将习题共享,作为期末上机考试的重点预备题目。
期末上机考试时刻和考前上机模拟测试时刻由班主任统一安排。
8. 5次网上作业严禁全盘复制粘帖,假如不作修改全盘复制粘帖记为不及格。
网上作业的参考答案及《国民经济核算网考复习资料》到邮箱进行下载: sina .cn →登录名:nbdd188,密码:112233→收件夹《国民经济核算》网考作业参考答案专门提醒:本答案仅供同学们完成作业时有选择地参考,假如不作修改全盘复制粘帖,平常成绩记为不及格!!!第1次作业(01任务)第1次作业说明:以下第1次作业答案仅供组长参考,组长从下面3个备选题目中选择1个题目代表本小组发首帖;组员跟帖内容参考下面提示的教材内容,组员至少发6个帖子,合计字数800字以上,不能与组长发帖的内容相同。
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一、什么是GDP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即国内生产总值,省及省以下称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为正确理解GDP的含义,还需了解以下两个概念:常住单位:是指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利益单位,具体符合以下条件:①拥有一定的经济活动场所,如住房、厂房等;②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规模;③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
企事业、政府机关和居民个人满足上述条件都可以成为常住单位。
GDP核算的生产范围:我国目前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①所有货物的生产,不论是对外提供的还是自给性的;②全部对外提供的服务的生产;③自有房屋拥有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住房服务和家庭成员提供的有酬家庭或个人服务,无酬的自我家庭服务不包括在内。
二、GDP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反映的是最终的生产成果,是最终的货物和服务,它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GDP是所有常往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减去同期所投入的全部货物和服务后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GDP是计知识读本所有常往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活动所形成的原始收入之和,包括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而对劳动要素的支付、对政府的支付,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以及获得的盈余;从产品形态看,GDP是所有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三种表现形态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分别对应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出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其中,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西安市长安区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安市长安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等诸多压力,我区贯彻落实全市的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在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等方面下功夫,全区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加快"的运行态势,最终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为十三五画上完美句号。
一、综合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2万人,乡村人口67万人。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3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7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04.96亿元,增长26.4%;第三产业增力罐498.53亿元,增长5.2%β2020年全区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9:53.2:43.9。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力罐744.1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2015年・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ιeεii ft s(∣-9Λ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1亿元,其中,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下降20.5%和20.5%,企业所得税增长14.8%。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36亿元,较上年下降2.2%β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3.2%科学技术支出下降60.7%教育支出下降6.4%,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下降113%,卫生健康下降30.3%,城乡社区支出增长3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7%,节能环保支出下降23.2%β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1.1767万亩,比上年增加4.1%;油料播种面积0.67万亩,下降6.05%;蔬菜播种面积6.73万亩,增加1.67%.全年粮食产量14.28万吨,比上年增长6.4%,其中,夏粮8.20万吨;秋粮6.08万吨.表1:202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28.87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其中,规模以上皿缗加值增长28.4%φ全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62.76亿元,较上年增长28.9%o 其中,轻工业总产值105.2亿元,增长11.25%;重工业总产值1857.6亿元,增长30.16%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81.5%.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业务收入27.69亿元,比上年下降10.6%β实现^润总额0.99亿元,比上年下降74.8%o全年建筑业完成产值256.7亿元,增速为5.3%,增加值76.81亿元,增速为4.1%;区属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口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9.54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1.47亿元,签订合同额1.6亿元.2015年.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增速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1%β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7%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1.6%.2015年-20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全年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5%具中工业投资下降4.6%,民间投资增长5.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19.8%o全年区属房地产开发投资96.95亿元,比上年下降29.6%β其中:住宅投资75.11亿元,同比下降29.9%;办公楼投资0.69亿元,同比下降31.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0.3亿元,同比下降21.8%;房屋施工面积853.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商品房销售面积76.7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1%β表年房地产开发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7.5%。
统计研究常用指标和方法

统计分析(研究)报告常用指标和方法目录1 常用统计指标 (1)1.1 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1)1.1.1 国内生产总值 (1)1.1.2 人均GDP (1)1.1.3 第一产业增加值 (2)1.1.4 第二产业增加值 (2)1.1.5 第三产业增加值 (3)1.1.6 最终消费支出 (3)1.1.7 资本形成总额 (4)1.1.8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5)1.1.9 民营经济增加值 (6)1.2 人口统计指标 (7)1.2.1 年末总人口 (7)1.2.2 人口出生率 (7)1.2.3 人口死亡率 (8)1.2.4 人口自然增长率 (8)1.2.5 城镇人口 (8)1.2.6 城镇化率 (9)1.3 人口统计指标 (9)1.3.1 就业人员 (9)1.3.2 城镇登记失业率 (9)1.3.3 平均工资 (10)1.4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统计指标 (11)1.4.1 固定资产投资 (11)1.4.2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 (11)1.4.3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 (11)I1.4.4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12)1.4.5 房地产开发投资 (12)1.5 金融统计指标 (12)1.6 物价统计指标 (13)1.6.1 CPI (13)1.6.2 PPI (13)1.7 人民生活统计指标 (15)1.7.1 居民可支配收入 (15)1.7.2 居民消费支出 (15)1.8 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指标 (16)1.8.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6)1.8.2 粮食产量 (17)1.8.3 蔬菜产量 (17)1.8.4 农作物播种面积 (18)1.8.5 农业产业化经营率 (18)1.9 工业统计指标 (19)1.9.1 工业增加值 (19)1.9.2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20)1.9.3 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 (20)1.9.4 规模以下工业 (20)1.9.5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21)1.9.6 战略性新兴产业 (21)1.10 建筑业统计指标 (21)1.10.1 建筑业总产值 (21)1.10.2 建筑业企业 (22)1.11 交通统计指标 (22)1.11.1 公路货运量和公路货物周转量 (22)1.11.2 水路货运量和水路货物周转量 (22)1.11.3 港口货物吞吐量 (22)1.12 服务业统计指标 (23)II1.12.1 规模以上服务业 (23)1.12.2 规模以下服务业 (23)1.13 能源、资源和环境统计指标 (23)1.13.1 能源消费总量 (23)1.13.2 单位GDP能耗 (24)1.13.3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24)1.13.4 主要污染物 (24)1.13.5 森林覆盖率 (25)1.14 国内贸易统计指标 (25)1.14.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5)1.14.2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26)1.15 对外经济统计指标 (26)1.15.1 进出口总额 (26)1.15.2 实际利用外资 (27)1.16 科技文化统计指标 (27)1.16.1 科技活动人员 (27)1.16.2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28)1.16.3 R&D经费占GDP比重 (28)1.16.4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29)1.16.5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29)2 常用经济指标 (31)2.1 总体指标 (31)2.1.1 失业率 (31)2.1.2 价格指数 (31)2.1.3 景气指标 (35)2.2 主要供给指标 (37)2.2.1 农业增加值 (37)2.2.2 工业增加值 (37)2.2.3 建筑业增加值 (37)2.2.4 第三产业增加值 (38)III2.2.5 交通运输仓储业增加值 (38)2.2.6 邮电通信业增加值 (39)2.2.7 农产品产量 (39)2.2.8 工业品产量 (40)2.2.9 能源消费总量 (42)2.2.10 工业产品产销率 (43)2.2.11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44)2.3 主要需求指标 (46)2.3.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6)2.3.2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50)2.3.3 存货 (52)2.3.4 进出口额 (53)2.3.5 利用外资 (54)2.4 财政政策指标 (55)2.4.1 财政政策 (55)2.4.2 财政收入 (56)2.4.3 财政支出 (56)2.4.4 财政赤字 (57)2.4.5 债务收入与支出 (58)2.4.6 债务余额 (59)2.5 货币政策指标 (59)2.5.1 货币政策 (59)2.5.2货币供应量 (61)2.5.3 利率 (62)2.5.4 各项存贷款 (63)2.5.5 居民储蓄存款 (65)2.6 国际收支指标 (65)2.6.1 国际收支平衡表 (65)2.6.2 外债 (67)2.6.3 国际储备 (70)IV2.7 金融市场指标 (73)2.7.1 股票价格指数 (73)2.7.2 债券 (75)2.7.3 期货 (76)2.7.4 保险 (77)2.8 财务指标 (78)2.8.1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78)2.8.2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79)2.8.3 营运能力指标 (80)2.8.4 盈利能力指标 (80)2.8.5.发展能力指标 (81)2.9 其他经济指数 (81)2.9.1 企业家信心指数 (81)2.9.2 行业景气指数 (82)2.9.3 企业景气指数 (83)2.9.4 行业集中度 (84)2.9.5 就业弹性系数 (85)2.9.6 资本系数 (86)2.9.7 全球贸易景气指数 (87)2.9.8 区位商 (87)2.9.9 工业生产指数 (88)3 常用模型及方法 (89)3.1 SWOT分析模型 (89)3.1.1 含义 (89)3.1.2 类型组合 (89)3.2 PEST分析模型 (90)3.2.1 含义 (90)3.2.2 分析内容 (91)3.3 波特钻石模型 (92)V2.3.2 分析内容 (93)3.4 因子分析法 (94)3.4.1 含义 (94)3.4.2 分析步骤 (94)3.5 5W2H模型 (95)3.6 逻辑树分析法 (95)3.6.1 含义 (95)3.6.2 逻辑树分析法三原则 (96)3.7 4P营销理论模型 (96)3.8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矩阵) (97)3.8.1 含义 (97)3.8.2 评价步骤 (97)3.9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矩阵) (99)3.9.1 含义 (99)3.9.2 评价步骤 (99)3.10 SCP分析模型 (100)3.11 雷达图分析法 (101)3.11.1 含义 (101)3.11.2 指标类型 (101)3.12 鱼骨图分析法 (105)3.12.1 含义 (105)3.12.2 鱼骨图使用步骤 (105)3.12.3 案例分析 (106)3.13 麦肯锡七步分析法 (107)VI1 常用统计指标1.1 国民经济核算指标1.1.1 国内生产总值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反映经济运行总体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三次产业增加值之和。
财务管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统计与分析

(1)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各 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和由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2)生产税净额。指各种生产单位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政府对企业 的生产补贴以后的净值。生产税是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 经营活动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具体包括销售税及附加、 增值税、应缴纳的养路费、排污费和水费附加、烟酒专卖上缴政府的 专项收入等。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政府对生产单位政策性的单 方面收入转移,具体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等。
• 反映GDP价格变动的指数称为“GDP紧缩价格指数”(又称“GDP 平减指数”或“国内生产总值的综合价格指数”)。
• GDP紧缩价格指数一般是在先取得各分类支出的价格指数的基础上,
。 利用以下公式编制(参见书中89页例) 。
Pp
p1q1 p0q1 (
p1q1 p1q1 p1 / p0 )
2
生产单位
农场 纺纱厂 织布厂 印染厂 服装厂
合计
产品
棉花 棉纱 坯布 色布 成衣
中间消耗 C2
增加值 C1+V+M
0
A
A
B
A+B
C
A+B+C
D
A+B+C+D
E
A+B+C+D+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产值 C2+C1+V+M
A A+B A+B+C A+B+C+D
A+B+C+D+E
3
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原理和方法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问答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问答1 问: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如何进行核算的?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最终成果。
①生产法是从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增价值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即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
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②收入法是从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收入角度来反映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收入法核算公式: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③支出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
支出法核算公式: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理论上,通过三种不同方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果应当一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不同计算方法所得出的结果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统计误差,统计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允许存在。
2 问:我国如何核算季度GDP?答:我国季度GDP核算是采取分行业核算的方式,即先核算《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各行业的季度现价增加值和不变价增加值,再分别加总得到季度现价GDP和不变价GDP。
季度现价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增加率法、相关价值量指标推算法以及利用不变价推算现价等方法。
季度不变价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相关物量指数外推法。
具体核算方法可以参考每季度发布的季度核算说明。
3 问:季度和年度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如何查找?答:季度GDP初步核算数一般于季后15日左右在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上发布,具体日期参考当年《国家统计局主要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概念及计算方法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概念及计算方法地区生产总值(Region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RGDP)是指一个地区(如国家、城市、省级行政区等)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物质和服务产品的总值。
它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的重要指标。
1.产出法产出法主要是从产业角度来计算地区生产总值,将整个经济划分为不同的产业部门,根据各个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各个中间投入产品的价值,来计算整个地区的生产总值。
产出法计算地区生产总值的公式为:RGDP=C+I+G+(X-M)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M)表示净出口。
2.收入法收入法是从收入角度来计算地区生产总值,根据居民部门(包括家庭、企业、政府等)所获得的各种收入来计算地区生产总值。
收入法计算地区生产总值的公式为:RGDP=员工工资+利润+租金+利息+间接税-间接补贴+净国外收入。
员工工资是指居民部门从生产中所获得的报酬;利润是指企业从生产中所获得的利润;租金是指居民将不动产租赁给其他部门所获得的报酬;利息是指居民将金融资本租赁给其他部门所获得的报酬;间接税是指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征收的税金;间接补贴是指政府为促进生产和销售提供的补贴;净国外收入是指地区居民从国外所获得的净收入。
3.支出法支出法是从最终需求角度来计算地区生产总值,将整个经济划分为个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来计算地区生产总值。
支出法计算地区生产总值的公式为:RGDP=C+I+G+(X-M)其中C表示个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M)表示净出口。
根据中国经济数据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中国储蓄率变化

根据中国经济数据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中国储蓄率变化摘要: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但人们消费水平仍然不高,通过分析中国经济数据考量中国储蓄率的变化,以达到人均消费黄金率水平。
关键词:GDP,资本存量,折旧率,资本收入,MPK通过学习内生增长理论,我们得知储蓄率会印象稳定状态的资本和产出水平。
一个特定的储蓄率会产生黄金律稳定状态,该状态可以使人均消费最大化,从而使经济福利最大化。
因此通过确定中国经济处于高于还是低于黄金律稳定状态,我们可以判定中国储蓄率应当的变化。
1、首先确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量及其增长率。
根据收集的数据,2013年中国GDP总量为568845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7.7%,再根据收集到的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中得知2001年至2012年GDP平均增长率为10.1%,通过计算:[10.1%×11+7.7%]÷12=9.9%,则在这十几年中,中国平均增长率为9.9%,说明总产出增长率(n+g)=9.9%2、再确定资本存量的数量以及资本存量与GDP的比值。
其中资本存量中主要是固定资本投资。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较快,极差较大,故取近三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更能接近现在的现实情况)根据数据,可得知2011年、2012年、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311485.1亿元、374694.7亿元、436528亿元,相对应的三年GDP总额为468562.4亿元、518942.1亿元、568845亿元,两者相比可得三年的比例分别为66.5%、72%、76.7%,在平均一下三年的比例,则得到近年来资本存量与GDP的大致比率为71.8%3、再考察资本折旧与GDP的比率,采用的是资本折旧率近似测算。
根据统计年鉴中地区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表,“地区生产总值”部分总和为576551.845亿元,“固定资产折旧”部分总和74132.8706亿元,两者相比可知资本折旧约占GDP的12.8%。
4、最后收集资本收入的资料,其中资本收入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国家税收。
2020年陕西各县市区GDP及人均GDP

17
宝塔区 368.54
64.10
57495 延安
18
靖边县 363.33
38.90
93401 榆林
19
金台区 362.55
46.10
78644 宝鸡
20
秦都区 361.94
49.16
73625 咸阳
21
韩城市 338.44
38.31
88342 渭南
22
渭城区 274.57
30.35
90468 咸阳
94
清涧县 63.08
95
米脂县 62.87
96
延长县 54.06
97
岚皋县 48.69
98
潼关县 44.09
99
宜川县 42.40
100 太白县 37.47
101 宜君县 36.08
102 甘泉县 28.84
103 吴堡县 28.61
104 镇坪县 23.77
105 宁陕县 23.16
106 留坝县 19.90
23
定边县 263.15
33.90
77625 榆林
24
临潼区 252.53
67.60
37357 西安
25
城固县 251.41
44.20
56880 汉中
26
阎良区 249.10
30.30
82211 西安
27
兴平市 242.11
46.33
52258 咸阳
28
洛川县 241.64
20.17 119802 延安
53
蓝田县 142.
商州区 141.59
56
周至县 139.44
57
2020中国统计年鉴

2020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是中国统计年鉴的重要一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统计年鉴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参考资料,全面记录了这一年度中国各个领域的数据和统计情况,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经济增长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了105.9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2.3%。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抗压能力。
这一成绩得益于中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积极的宏观调控举措,包括稳定就业、扩大内需、提高国际市场份额等。
二、就业形势2020年中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6%,低于政府设定的6%的目标线。
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了814万人。
三、居民收入2020年,中国居民收入较为平稳增长。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72元,同比增长4.7%。
同时,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所提升,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9336元,同比增长 4.6%。
四、工业生产2020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达到37.22万亿元,同比增长1.3%。
虽然受到疫情和全球供应链中断等因素的影响,工业生产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但中国工业生产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
五、农业生产2020年,中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增产稳产。
粮食产量达到了66916亿斤,增长了0.9%。
此外,畜禽肉产量也得到了提高,达到了86.31亿斤,增长了1.2%。
六、贸易外汇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32.16万亿元,承受了世界经济低迷和疫情等多重压力,但贸易总额仍然实现了较稳定的增长。
其中,出口总额为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4.1%;进口总额为1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0%。
从国际角度来看,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七、科技创新2020年,中国科技创新持续推进。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1.什么是GDP?如何全面看待GDP?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省及省以下称地区生产总值或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规模,在诸多经济指标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情况的晴雨表。
GDP核算的对象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经济单位。
如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中国的GDP,而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美国的GDP。
GDP核算的范围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
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三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如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娱乐服务企业提供的娱乐服务;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如城乡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GDP是世界组织和各国官方普遍认可、广泛采用的重要经济指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感叹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GDP自身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决定的: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行各业,计算简便,可操作性较强。
它采用“增加值”的概念,剔除了传统总量指标——社会总产值的重复计算,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别统计的新增投入及附加价值,理论上说不重复、不遗漏,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量,是政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经济实力比较的重要指标。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

63.9
98.4
98.8
45.4
96.7
97.3
3.7
14.1
14.4
33.2
31.9
4753
6120
6272
445
1093
1819
1764
60.81 1.62 5.56
56.50 1.98 6.84
56.48 1.81 6.66
53.9 927.3
83.0 3885.6
137.1 5048.5
145.8 5221.3
0.4
19.1
126.0
128.0
0.0
6.7
112.2
农村贫困发生率(2010年标准) (%)
财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
外债
偿债率
(%)
负债率
(%)
债务率
(%)
能源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电力生产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
18.25 6.25
12.00
5.3
385 385 2.57 97.5 30.8 30.5
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 (%)
城市市政建设
用水普及率
(%)
燃气普及率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
注:计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的 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按2000年可比价计
2018年、2019年按2015年可比价计算 。
10.8
16.8
25.9
16.8
60.3
63.0
60.8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地区生产总值(Gross Regional Product,简称GRP)是一国或一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产出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核算地区生产总值时,有三种方法可以使用:产值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产值法是最常用的核算方法之一,它通过测量一个地区各部门和行业的产出价值,计算总产出的价值。
在产值法中,通过加总每个行业的产出值,可以得到一个地区的总产出。
支出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核算方法,它通过测量一个地区在不同用途上的最终支出,来计算总产出的价值。
这些用途可以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收入法是第三种常用的核算方法,它通过测量一个地区各类收入的总和,来计算总产出的价值。
这些收入可以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
在具体核算时,上述三种方法通常是互相关联的。
产值法将基于支出法和收入法的数据进行计算,而支出法和收入法则需要通过产值法的数据来补充和确认。
在进行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时,常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平衡,以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平衡是指核算结果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内部一致性。
例如,在产值法中,需要保证各个行业的产出值之和等于总产出的价值;在收入法中,需要保证各个收入项目的总和等于总产出的价值。
通过平衡核算数据,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整体状况。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数据可获得性进行权衡。
产值法主要适用于有完整行业统计数据的情况,支出法主要适用于有完整最终支出数据的情况,而收入法则主要适用于有完整经济收入数据的情况。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稳定性,也可以采用多种核算方法综合分析得出一个更准确的地区生产总值。
总之,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为评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重要的计量工具。
产值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是三种常用的核算方法,通过测量产出价值、最终支出和收入总和来计算地区生产总值。
这些方法通常是互相关联的,需要进行平衡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