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物理链路
• 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简称链路(link )。
• 链路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 网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链路(简称通路)往
往由多条链路串接而成。
6
物理层的概念
3. 物理层功能
• 通过制定物理设备和传输介质之间的接口技术规 范,实现物理设备之间的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 建立、维持和释放物理连接; • 在物理链路上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7
DTE与DCE
在物理层,实体间的物理数据单元的传输是在相邻的通信 设备上进行的。通信设备分为DTE 和DCE两类: • 数据终端设备DTE (Data Terminal Equipment)是具有一 定数据处理能力和具有发送、接收数据能力的设备。 • 数据电路端接设备DCE (Data Circuit terminating Equip ment)在DTE与传输介质之间提供信号变换和编码功能,并 负责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
,适用于Token Ring网络和10 Base T网络; • 5类线:含4对铜芯双绞线,可用于100 Mbps的高速以太
网。
19
EIA/TIA568布线标准
• 双绞线与RJ-45接口的连接顺序:
• 注意:1、2是一对,用于发送数据(DTE),3、6是一对 ,用于接收数据(DTE) 。
EIA/TIA-568A
• EIA/TIA为UTP 制定了包括5个类的布线标准:
• 1类线:用于电话传输; • 2类线:含4对双绞线,可用于电话传输和最高为4Mbps
的数据传输; • 3类线:含4对双绞线,可用于最高为10Mbps的数据传输
,适用于10 Base T网络; • 4类线:含4对双绞线,可用于最高为16Mbps的数据传输
第三章 网络体系结构
1
第3章 物理层
主要学习内容 : 3.1 物理层基本概念 3.2 物理传输介质 3.3 物理层协议举例
2
3.1 物理层基本概念
• 物理层是OSI模型中 的最低层。向下是物理 设备之间的接口,直接 与传输介质连接,使二 进制位流通过该接口, 从一台设备传送给相邻 的另一台设备;向上为 数据链路层提供位流传 输服务。
2. 电气特性: 3. 功能特性: 4. 规程特性:
•定义引线上传输信号的码型结构、电平 高低、阻抗大小、传输速率等。
•定义接口部件的各信号线的用途(数据 线、控制线、定时线等)。
•定义建立、维持、释放物理连接和传输 比特流等功能事件的实现顺序。
11
3.2 物理传输介质
3.2.1 传输介质的特性
• 传输介质又称为传输媒体,是物理信号的传输通路。传输介 质的特性对数据传输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3
3.1 物理层基本概念
3.1.1 基本概念
1.物理层定义
• 物理层为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实体之间二进制 比特传输的物理链路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 过程的特性。
• 物理链路的连接可以通过中继系统,允许进行全双工 或半双工的二进制比特流的传输。
• 物理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比特,它可以通过同步或异 步方式进行传输。
DTE
通信 控制器
计算机
信号 变换器
DCE 信道
Modem
信号 变换器
DCE
Mod8 em
通信 控制器
DTE
计算机
广域网的物理层
9
物理层的概念
物理层考虑下列问题:
• 定义物理设备和传输介质之间的接口特性,以及传输介 质的类型。
• 数据比特的物理表示:信号编码问题。 • 数据速率:每秒发送的比特数,即一个比特的持续时间
4
物理层的概念
• 物理层并不是指物理设备或物理传输介质,而 是有关物理设备通过物理传输介质进行互连的 描述与规定。
• 物理设备与传输介质的种类很多,而且在通信 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 物理层的作用就是要屏蔽这些差异,使上层协 议感觉不到这些差异,按照各层的功能协同完 成网络服务功能。
5
物理层的概念
12
传输介质的分类
• 传输介质可分为两大类:
1. 有线传输介质(导向传输介质): • 信号的电磁波沿着固定媒体(铜线或光纤)传播。 • 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2. 无线传输介质(非导向传输介质): • 信号的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 • 微波、红外线、激光、卫星线路。
13
3.2 物理传输介质
EIA/TIA-568B
20
双绞线的性能指标
• 近端串扰(NEXT,Near-End crossTalk): • 指一对导体的信号在另一对导体上发生的耦合现象。 • 近端串扰与线缆类别、连接方式、信号的频率等有关 。
• 衰减: • 信号沿着链路传播损失的能量(dB)。 • 衰减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
。 • 位同步:收发双方的时钟同步。 • 线路配置:点到点连接或多点连接。 • 物理拓扑:物理设备之间的连接形式。 • 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10
物理层的概念
3.1.2 物理层协议
• 物理层从四个方面对物理设备和传输之间的接口进行 定义。
1. 机械特性: •定义接口部件的形状、尺寸、引脚数目 和排列方式、接插件的锁紧方式等。
3.2.2 有线传输介质 1. 双绞线TP(Twisted-Pair)
• 双绞线电缆是最简单最经济的一种传输介质,由几对 扭绞在一起的“线对”组成,一个“线对”为一条通 信链路,既可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传输数字信号。
14
பைடு நூலகம்绞线电缆
• 双绞线进行绞合的目的是减少相邻导线之间的电磁干扰 ,绞合的密度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强。
• 双绞线分为有屏蔽双绞线(STP)和无屏蔽双绞线(UTP )两种。STP在数据传输时可减少外界的电磁干扰,相对 稳定性较高。
• EIA/TIA568标准中制定了有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 的技术规范
15
STP双绞线
16
UTP双绞线
17
UTP双绞线和RJ-45连接器
18
EIA/TIA的UTP布线标准
(1)物理特性:介质的物质构成、几何尺寸、机械特性、温度 性能、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质。
(2)传输特性:衰减特性、频率特性和适用范围。 (3)连通特性:允许点-点连接或多点连接。 (4)抗干扰特性及干扰性:对外界噪声的承受能力和影响。 (5)地理范围:保证信号不失真的最大传输距离。 (6)相对价格:传输介质的性能与制造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