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集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dcd29a5be45c3b3567ec8bcb.png)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集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西、河南、陕西等地区) (2)200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林、内蒙、贵州、云南等地区) (10)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18)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25)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33)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40)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48)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 (55)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62)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67)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74)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81)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88)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95)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103)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108)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上海卷) (11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高三”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试”,都付笑谈中。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广西、河南、陕西等地区)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006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综合试题
![2006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综合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4678250722192e4536f651.png)
2006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综合试题 2006年06月09日 11:01 重庆商报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页2006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综合试题 2006年06月09日 11:01 重庆商报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页(图2)2006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综合试题 2006年06月09日 11:01 重庆商报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页2006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综合试题2006年06月09日11:01 重庆商报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页2006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综合试题 2006年06月09日 11:01 重庆商报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页2006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综合试题 2006年06月09日 11:01 重庆商报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页2006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综合试题 2006年06月09日 11:01 重庆商报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页2006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综合试题 2006年06月09日 11:01 重庆商报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页2006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综合试题 2006年06月09日 11:01 重庆商报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页(图9)2006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综合试题 2006年06月09日 11:01 重庆商报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页2006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综合试题 2006年06月09日 11:01 重庆商报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页(图7)(图6)(图5)(图4) (图3)。
2006年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36ee93852458fb760b56ba.png)
2006年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及答案语文试题卷共8页。
考式时间150分钟。
第1至11题为选择题,33分;第12至25题为非选择题,117分。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1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2至25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豁.免附和.蛊惑.人心祸.起萧墙B.遏.止扼.要鄂.伦春族厄.瓜多尔C.菁.华矜.持泾.渭分明惊.世骇俗D.撕裂.趔.趄烈.火金刚骂骂咧.咧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的一组是A.慰藉销毁矫揉造诈瞠目结舌B.焦躁坐标变本加厉缘木求鱼C.颠簸竣工关怀备至顶礼摩拜D.盘绕静谧哄堂大笑迫不及待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A.奶奶在城里呆了许多年,很少出门,从不逛街。
有一次乡下的亲戚来了,她竟然毛遂..自荐..,要带他们上街去玩。
B. B.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了几许诗意般的遐想。
C. C.李老汉是一知恩图报的人。
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毗必报....。
D. D.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模式的阶段性转变,这些也同样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
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人的交往或交流发生接触和碰撞,也会引起某一方或双方人的衣食住行、语方符号、审美情趣的一些具体改变。
即使这样,也还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化转型。
应当看到,文化转型和文化危机密不可分。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https://img.taocdn.com/s3/m/27c5a2866529647d272852df.png)
(一)漫画类一、漫画的定义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 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 1.人物型漫画参考答案:讽刺了社会中那种真才实学反倒赶不上投机取巧的现象。
注意:(1)人物的穿着打扮——暗示人物身份(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2.事物型漫画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我这车牌拍了100万我这幅画拍了5万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3.情节型漫画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注意:(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注释“研究研究”——暗示人物的处事方式变化:人物穿着——逐渐减少,暗示时间的变化线团——越来越小,离主人公越来越远,暗示应该处理的事情越来越不受重视。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含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4c81d980eb6294dd886c6c.png)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数学试题卷(文史类)数学试题(文史类)共5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mm 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P A B P A P B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1)k kn k n n P k C p p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2,3,4,5,6,7}U =,{2,4,5,7}A =,{3,4,5}B =,则()()A B = U U痧(A ){1,6} (B ){4,5} (C ){2,3,4,5,7} (D ){1,2,3,6,7} (2)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0n a >且3764a a =,5a 的值为 (A )2 (B )4 (C )6 (D )8(3)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3450x y -+=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A )22(2)(1)3x y -++= (B )22(2)(1)3x y ++-= (C )22(2)(1)9x y -++= (D )22(2)(1)3x y ++-=(4)若P 是平面α外一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过P 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α相交 (B )过P 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α垂直 (C )过P 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α平行 (D )过P 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α平行 (5)()523x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A )-2160 (B )-1080 (C )1080 (D )2160 (6)设函数()y f x =的反函数为1()y fx -=,且(21)y f x =-的图像过点1(,1)2,则1()y f x -=的图像必过(A )1(,1)2 (B )1(1,)2(C )(1,0) (D )(0,1)(7)某地区有300家商店,其中大型商店有30家,中型商店有75家,小型商店有195家。
重庆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重庆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325797a96529647d2728527a.png)
重庆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凡同一题号下注有“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题目供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注有“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题目供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没有注明的题目供所有考生做。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我喜欢凝.望万里无云的晴空,每当与蓝天对视,双眸.像被攫住一般;遥远深邃的天空,肃.穆得让人仿佛一下子远离了尘世的暄嚣和浮燥。
面对瞬.息万变的天象,有的人倾.情于万籁.俱寂里坐看世间风云,有的人倾情于雷霆.万钧中细数纷纷落荚;有的人倾情于艳阳高照下品赏茁壮的万物,有的人倾情于久雨初晴后接受阳光的亲吻.。
人的经历由此化为思绪和景象连缀.绵延……憧憬是人生的慰藉.。
我愿意将视线永远停留在斑澜的天顶,停留在雨过放晴的苍穹,让心灵去感受震颤.,去体味甜蜜……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倾.情(qūn) 茁.壮(zhuō) 瞬.息万变(shùn)B.双眸.(mú) 凝.望(níng) 万籁.俱寂(lài)C. 慰藉.(jiè) 亲吻.(wěn) 连缀.绵延(zhuì)D.肃.穆(sù) 震颤.(zhàn) 雷霆.万钧(tíng)2、下面是从文段中选出的词语,其中三个有误,请找出并改正。
(3分)深邃暄嚣浮燥落英斑澜___改为___ ___改为___ ___改为___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每当与蓝天对视,双眸像被攫住..一般。
(攫住:抓住)B、憧憬..是人生的慰藉。
(憧憬:向往)C、停留在雨过放晴的苍穹..。
(苍穹:天空)D、让心灵去感受震颤,去体味..甜蜜……(体味:亲自体会)4、根据你对家乡重庆的了解,请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2分)重庆既是山城,又是江城。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和解析(全国卷II)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和解析(全国卷II)](https://img.taocdn.com/s3/m/65914a8dd0d233d4b14e690f.png)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Ⅱ卷语文(黑龙江、吉林、内蒙、贵州等)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
考试结束后,交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嘉奖誓死如归奏效越俎代疱B.慰籍弱不经风整饬历久弥新C.真谛既往不咎小憩举步为艰D.体恤提缩挈领端倪磬竹难书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须彪炳千古。
D.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B.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C.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呤人乐观。
D.节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资源,以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5297dbeff9aef8951e0647.png)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数学试题卷(文史类)数学试题(文史类)共5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mm 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P A B P A P B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1)k k n kn n P k C p p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2,3,4,5,6,7}U =,{2,4,5,7}A =,{3,4,5}B =,则()()A B =(A ){1,6} (B ){4,5} (C ){2,3,4,5,7} (D ){1,2,3,6,7} (2)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0n a >且3764a a =,5a 的值为 (A )2 (B )4 (C )6 (D )8(3)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3450x y -+=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A )22(2)(1)3x y -++= (B )22(2)(1)3x y ++-= (C )22(2)(1)9x y -++= (D )22(2)(1)3x y ++-=(4)若P 是平面α外一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过P 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α相交 (B )过P 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α垂直 (C )过P 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α平行 (D )过P 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α平行 (5)()523x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A )-2160 (B )-1080 (C )1080 (D )2160 (6)设函数()y f x =的反函数为1()y fx -=,且(21)y f x =-的图像过点1(,1)2,则1()y f x -=的图像必过(A )1(,1)2 (B )1(1,)2(C )(1,0) (D )(0,1)(7)某地区有300家商店,其中大型商店有30家,中型商店有75家,小型商店有195家。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I)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I)](https://img.taocdn.com/s3/m/8cd0ebd95022aaea998f0f60.png)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Ⅱ卷语文(黑龙江、吉林、内蒙、贵州等)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
考试结束后,交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嘉奖誓死如归奏效越俎代疱B.慰籍弱不经风整饬历久弥新C.真谛既往不咎小憩举步为艰D.体恤提缩挈领端倪磬竹难书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须彪炳千古。
D.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B.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C.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呤人乐观。
D.节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资源,以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重庆卷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重庆卷](https://img.taocdn.com/s3/m/4470aaa684868762caaed53d.png)
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重庆卷)语文试卷卷共8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11题为选择题,3 3分;第12至25题为非选择题,117分。
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豁免附和蛊惑人心祸起萧墙B、遏止扼要鄂伦春族厄瓜多尔C、菁华矜持泾渭分明惊世骇俗D、撕裂趔趄烈火金刚骂骂咧咧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慰藉销毁矫揉造作瞠目结舌B、焦躁坐标变本加厉缘木求鱼C、颠簸竣工关怀备至顶礼摩拜D、盘绕静谧哄堂大笑迫不及待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奶奶在城里呆了许多年,很少出门,从不逛街。
有一次乡下的亲戚下来了,她竟然毛遂自荐,要带他们上街去玩。
B、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了几许诗意般的遐想。
C、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D、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予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仪器来观察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由此也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B、新牌坊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缓解交通高峰期的堵车问题。
C、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
D、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
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
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机一样,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转型,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
2006年各地高考语文试卷
![2006年各地高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c37b60f4a7302768e9939c7.png)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5.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 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 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 (6分) 分 (1)纤纤擢素手, )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 。(《迢迢牵牛星》 章, 。(《迢迢牵牛星》) 。(韩愈 (2)彼童子之师, )彼童子之师, , 。(韩愈 师说》 《师说》) (3)沧海月明珠有泪, )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 。(李商隐 锦瑟》 李商隐《 忆, 。(李商隐《锦瑟》) 。(苏 (4)料得年年肠断处, )料得年年肠断处, , 。(苏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朝秋月夜 (3)暴霜 ) ) ) 露,斩荆棘 (4)知我者谓我心忧 (5)桃源望断无寻处 ) )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两题任选一题 (5分) 分 早岁哪知世事艰, ⑴早岁哪知世事艰, 。楼船夜雪瓜洲 渡, 。 镜中衰鬓已先斑。 ,镜中衰鬓已先斑。 , 。 陆游《书愤》 (陆游《书愤》) 少长咸集。 王羲之《 ⑵① ,少长咸集。 (王羲之《兰亭集 序》) 潮打空城寂寞回。 ② ,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 。(刘禹锡 石头城》 刘禹锡《 月, 。(刘禹锡《石头城》)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 ,天上 人间。 李煜《浪淘沙》 人间。 (李煜《浪淘沙》)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重庆八中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重庆八中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06b67902768e9951e73813.png)
A .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 最富有朝气的社 会生活是
.
“ 侠” 任 精神 浓 厚 的 土 壤 。
教条 的思想 内容结合在 一起 的。诗人对游侠 形象的集中歌 唱, 以度 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掘 和赞美, 表现 了这 个时
代 特 有 的 精 神 面貌 。 它 显 然 并非 儒 、 、 这 些 意 识 形 态所 道 释
维普资讯
重庆八 【 2 0 l 0 6年高 考 】
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 卷分 第 1 ( 择题 ) 第 Ⅱ卷 ( 卷 选 和 非选择 题) 两部 分。 全卷共 10分 。 5 考试时间 10 5 分钟 。 春节我们仍然过得是那么热闹 、 隆重 。 A 寄予 . C 寄于 . 必须 必需 即使 尽管 B寄于 . D. 寄予 必须 必需 即使 尽管
B“ . 尚武”轻懦 ” “ 张扬了任侠理 想 。 后者更使唐诗呈 而
现 出一 种 “ 文 人 化 ” 面 貌 。 非 的
C. 盛唐诗歌 对“ 尚武 ” 的赞美正面张扬 了任侠理想 , 而
使 气, 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 。所有这 些, 曾被 司马迁概称为 “ 侠客之 叉” 它们在盛唐诗歌 中不仅得到 了全面的歌颂 , , 而 且 由于它们和时代 的进步理想相 结合相渗透 ,因而比以往 任何 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 生动 、 有力。
第 1 选择题 , 3 分) 卷( 共 9
~
4下 列 句子 标 点 符 号使 用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
A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到? 戒 也不知 道是什么 车次 ? 但我
、
l 大题共 1 本 5分 。 小 题 3分 ) 每
一
一
定会去接他 , 因为他和我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啊。 B 下 公司研制 的“ 凇 睡眠 屋” 于明年 7月正式 上市 , 将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含答案-推荐下载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含答案-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4c544a91f524ccbff1218486.png)
(1)已知集合U {1, 2,3, 4,5, 6, 7} , A {2, 4,5, 7} , B {3, 4,5} ,则 (ðU A) (ðU B)
(A){1, 6} (B){4,5} (C){2,3, 4,5, 7} (D){1, 2,3, 6, 7}
(A) 2 3 (B)3 (C)2 (D) 3
, sin(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已知 sin 2
5
,
52
(14)在数列{an}中,若 a1 1, an1 an 2(n 1) ,则该数列的通项 an
如果事件 A、B 互斥,那么 P( A B) P( A) P(B)
如果事件 A、B 相互独立,那么 P( A:B) P( A):P(B)
如果事件 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p ,那么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k 次的概率: Pn (k ) Cnk pk (1 p)nk
(15)设 a 0, a 1 ,函数 f (x) loga (x2 2x 3) 有最小值,则不等式
loga (x 1) 0 的解集为
,则 tan
。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各试时类卷,管调需路控要习试在题验最到;大位对限。设度在备内管进来路行确敷调保设整机过使组程其高1在中正资,常料要工试加况卷强下安看与全22过,22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含详解-推荐下载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含详解-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fda959756bd97f192379e90b.png)
则“ AF , BF , CF 成等差数列”是“ x1 x2 8 ”的
(A)充要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3
22 2
1
(C)
2
(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
(12)若 a,b, c 0 且 a2 2ab 2ac 4bc 12 ,则 a b c 的最小值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U {1, 2,3, 4,5, 6, 7} , A {2, 4,5, 7} , B {3, 4,5} ,则 (ðU A) (ðU B)
(A){1, 6} (B){4,5} (C){2,3, 4,5, 7} (D){1, 2,3, 6, 7}
AB 1, BB1 3 1 , E 为 BB1 上使 B1E 1的点。
平面 AEC1 交 DD1 于 F ,交 A1D1 的延长线于 G ,
求:
(Ⅰ)异面直线 AD 与 C1G 所成角的大小;
(Ⅱ)二面角 A C1G A1 的正切值;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定义域为
(2)在等差数列an中,若 an 0 且 a3a7 64 , a5 的值为
(A)2 (B)4 (C)6 (D)8
(3)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 3x 4 y 5 0 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A) (x 2)2 ( y 1)2 3 (B) (x 2)2 ( y 1)2 3
设函数 f (x) 3 cos2 x sin x cosx a (其中 0, a R )。且 f (x) 的图像在
教育最新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教育最新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https://img.taocdn.com/s3/m/27bd831ded630b1c59eeb582.png)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D)A.啜泣层峦叠嶂嗑碰义愤填膺B.辑拿额手称庆坍塌班师回朝C.秸秆大有稗益赘述披肝沥胆D.摩娑厝火积薪巨擘见风驶舵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2006年高考重庆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高考重庆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333bc15fbfc77da269b1e1.png)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6页,第二部分(综合题)7至9页,共9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当地时间2006年4月18日10时50分左右(以10时50分计)到达西雅图(西八区。
当地采用夏令时,即比区时提早1小时的时间),开始了为期12天的对美国等国的国事访问。
据此回答1-3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A、4月18日1时50分B、4月18日18时50分C、4月19日1时50分D、4月19日2时50分2、此时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并与西雅图在同一日期的白昼范围是A、20°W向东到2°30′EB、20°W向东到92°30′EC、2°30′E向东到92°30′ED、92°30′E向东到160°E3、访问期间A、曾母暗沙正午日影为长-短-长变化B、高雄正午日影由长变短C、夏威夷正午日影为长-短-长变化D、西雅图正午日影由短变长图1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4-6题。
4、甲图中能反映气温受地势影响较大的曲线是A、1B、2C、3D、45、乙图中代表重庆、拉萨日照年变化的曲线是A、Ⅱ、ⅠB、Ⅱ、ⅢC、Ⅳ、ⅠD、Ⅳ、Ⅲ6、四城市中气温曲线与日照曲线组合正确的是A、1-ⅢB、2-ⅡC、3-ⅣD、4-Ⅳ图2中数码1-7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
读图回答7-9题。
7、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8、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A、1与5B、1与6C、3与5D、3与69、与1所处纬度相当的表层海域相对于7东侧表层海域A、温度高、盐度低B、温度高、盐度高C、温度低、盐度高D、温度低、盐度低图3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文言文翻译和断句的备考方略
![文言文翻译和断句的备考方略](https://img.taocdn.com/s3/m/e473a8224b35eefdc8d333ac.png)
文言文翻译和断句的备考方略湖南周红刚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对文言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高考对文言文翻译能力的考查要求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命题人总是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来让学生翻译,并将其设定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这些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积累性的,如实词方面的重要实词、古今异义,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等;另一类是规律性的,如活用现象、特殊句式等。
文言文断句,考查对所选语段的理解,考查对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语法和句法的理解,同时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历史和文学常识。
◆解题方略◆一、翻译文言文句子1. 译文对应原文,字字落实。
要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字字落实,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与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等,并做出准确解释。
【对话高考】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试题分析】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与另一个字组合来替换该词,可以在原来单音节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使之凑成一个双音节词,原来的文言词作为现代汉语词语的一个语素。
也可以用一个意思相同的双音节词代替。
【参考答案】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2. 力求体现原文的用词特点。
【对话高考】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200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遇到词类活用的现象,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内容,以体现该词活用的特点。
如使动用法应补上“使(让)……”,意动用法应补上“觉得(认为)……”等。
句中的“难”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翻译时要补出表意动的标志性词语“觉得(认为)”。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没有实在意义,只起语法作用,或表达语气、或凑足音节、或只起结构作用等,在翻译时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卷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a4ad2d59eef8c75fbfb3fc.png)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B 2.C 3.C 4.A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5.D 6.A 7.D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8.C 9.B 10.D 11.B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12.(8分)(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13.(6分)(1)“觉春生”、“安排著”、“只待”。
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紫”。
(2)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14.(4分)(1)俯察品类之盛(2)清清沙白鸟飞回(3)过秦论(4)建安风骨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15.(2分)村落的真正意义在今天被许多人淡忘了,似乎仅仅只是农民居住的地方。
16.(4分)(1)由村落的符号化和含义的模糊引出话题。
(2)再以事例形象地说明村落的含义。
(3)由村落的居住说到村落的精神。
(4)联系自己和当下社会,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
或:引题——事例——拓展——反思17.(4分)(1)农民的居住地。
(2)诗意与温馨。
(3)愁苦与艰辛。
(4)对自己的麻木与忍耐。
18.(6分)(1)表现手法:①对比。
②反讽。
(2)好处:深化主题。
19.(6分)(1)作者的情感态度:①对当今村落的处境表示同情与遗憾;对“村落以外的人”的态度感到迷惑与无奈。
②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2)略六、(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20.(4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21.(4分)略22.(5分)略23.(4分)略七、(本大题共60分)24.(10分)略25.(50分)略。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试题答案(重庆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试题答案(重庆卷)](https://img.taocdn.com/s3/m/f307478f84868762caaed583.png)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数学试题(文史类)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D 2.D 3.C 4.D 5.B 6.C 7.C 8.D 9.B 10.B 11.A 12.A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2-14.21-n15.(2)+,∞16.12a >三、解答题:满分74分. 17.(本小题13分) 解:(Ⅰ)由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公式和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公式,所求概率为33311116326p ⎛⎫⎛⎫⎛⎫=++= ⎪ ⎪ ⎪⎝⎭⎝⎭⎝⎭.(Ⅱ)这是136n p ==,的独立重复试验,故所求概率为2233155(2)C 6672P ⎛⎫⎛⎫== ⎪ ⎪⎝⎭⎝⎭. 18.(本小题13分)解:(Ⅰ)1()cos 2sin 2222f x x x a ωω=+++πsin 232x a ω⎛⎫=+++ ⎪⎝⎭. 依题意得πππ2632ω+=·. 解得12ω=.(Ⅱ)由(Ⅰ)知,π()sin 32f x x a ⎛⎫=+++ ⎪⎝⎭. 又当π5π36x ⎡⎤∈-⎢⎥⎣⎦,时,π7π036x ⎡⎤+∈⎢⎥⎣⎦,,故1πsin 123x ⎛⎫-+ ⎪⎝⎭≤≤,从而()f x 在π5π36⎡⎤-⎢⎥⎣⎦,上取得最小值12a -+.因此,由题设知122a -++= 故12a =.19.(本小题12分)解:(Ⅰ)求导得2()3f x x '=-63ax b +.由于()f x 的图象与直线1210x y +-=相切于点(111)-,,所以(1)11f =-,(1)12f '=-,即1331136312.a b a b -+=-⎧⎨-+=-⎩,解得13a b ==-,. (Ⅱ)由13a b ==-,得22()3633(23)3(1)(3)f x x ax b x x x x '=-+=--=+-. 令()0f x '>,解得1x <-或3x >;又令()0f x '<,解得13x -<<.所以当(1)x ∈--,∞时,()f x 是增函数;当(3)x ∈+,∞时,()f x 也是增函数,但(13)x ∈-,时,()f x 是减函数.20.(本小题12分)解法一:(Ⅰ)由1AD D G ∥知11C GD ∠为异面直线AD 与1C G 所成的角.连接1C F .因为AE 和1C F 分别是平行平面11ABB A 和11CC D D 与平面1AEC G 的交线,所以1AE C F ∥,由此可得1D F BE == 再由1FDG FDA △∽△得1DG = 在11Rt C DG △中,由1111C D DG =,得11π6C GD ∠=. (Ⅱ)作11D H C G ⊥于H ,连接FH .由三垂线定理知1FH C G ⊥,故1DH F ∠为二面角11F C G D --即二面角11A C G A --的平面角. 在1Rt GHD △中,由1DG =1π6D GH ∠=得1D H = EBA CDF1B1A 1D1CHG答(20)图1从而111tan 2D FD HF D H===. 解法二:(Ⅰ)由1AD D G ∥知11C GD ∠为异面直线AD 与1C G 所成的角. 因为1EC 和AF 是平行平面11BB C C 与11AA D D 与 平面1AEC C 的交线, 所以1EC AF ∥.由此可得111π4AGA EC B ∠=∠=,从而111AG AA =,于是1DG = 在11Rt C DG △中,由111C D =,1DG =11π6C GD ∠=. (Ⅱ)在11AC G △中,由11π4C A G ∠=,11π6A GC ∠=知11AC G ∠为钝角.作11A H GC ⊥交1GC 的延长线于H ,连接AH .由三垂线定理知GH AH ⊥,故1AHA ∠为二面角11A C G A --的平面角.在1Rt A HG △中,由11AG =,1π6A GH ∠=得112A H =.从而111tan 2AA AHA A H===. 解法三:(Ⅰ)以1A 为原点,11111A B A D A 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和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于是,1(01)(110)1)A C D ,,,,,(101)(010)E AD = ,,,,,,1(011)EC =- ,,.因为1EC 和AF 分别是平行平面11BB C C 和11AA D D 与平面1AEC G 的交线,所以1EC AF ∥,答(20)图3BA CDF1B 1A1D1C GH 答(20)图2 E设(00)G y ,,,则(01)AG y =-,,.由1EC AG ∥得1y =1y =.故(010)G ,,1(C G =-. 设异面直线AD 与1C G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θ,则11cos AD C G AD C Gθ==·· 从而π6θ=. (Ⅱ)作11A H C G ⊥于H ,由三垂线定理知A H G H ⊥,故1AHA ∠为二面角11A C G A --的平面角.设(0)H a b ,,,则1(0)A H a b = ,,,1(110)C H a b =--,,. 由11A H C G ⊥得110A H C G =·,由此得0a =. ① 又由1H C G ,,共线得11C H C G ∥,从而11a -=-1)0b +-=. ②联立①和②得3144a b ==,.故H ⎝⎭.由1A H ==11A A =得111tan 2A A AHA A H=== . 21.(本小题12分)解:(Ⅰ)因为()f x 是奇函数,所以(0)0f =,即102ba-+=+,解得1b =. 从而有121()2x x f x a+-+=+.又由(1)(1)f f =--知1121241a a-+-+=-++,解得2a =.(Ⅱ)解法一:由(Ⅰ)知12111()22221x x x f x +-+==-+++.由上式易知()f x 在()-+,∞∞上为减函数,又因()f x 是奇函数,从而不等式22(2)(2)0f t t f t k -+-<等价于222(2)(2)(2)f t t f t k f t k -<--=-+.因()f x 是减函数,由上式推得2222t t t k ->-+. 即对一切t ∈R 有2320t t k -->.从而判别式4120k ∆=+<,解得13k <-. 解法二:由(Ⅰ)知121()22x x f x +-+=+.又由题设条件得2222222121212102222t tt kt t t k ---+-+-+-++<++.即2222212212(22)(21)(22)(21)0tk tttt tk-+--+-+-+++-+<,故2320t t k -->.上式对一切t ∈R 均成立,从而判别式4120k ∆=+<,解得13k <-. 22.(本小题12分)证明:(Ⅰ)对任意固定的1n ≥,因为焦点(01)F ,,所以可设直线n n A B 的方程为1n y k x -=,将它与抛物线方程24x y =联立得2440n x k x --=,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4n n x s =-.(Ⅱ)对任意固定的1n ≥,利用导数知识易得抛物线24x y =在n A 处的切线的斜率2n n A x =.故24x y =在n A 处的切线方程为()2n n n x y y x x -=-. ① 类似地,可求得24x y =在n B 处的切线方程为()2n n n s y t x s -=- ②由②减去①得2222n n n n n n x s x s y t x ---=-+,从而22224422n n n n n nx s x s x s x ---=-+, 2224n n n nx s x s x --=-,2n n x s x +=. ③将③代入①并注意4n n x s =-得交点n C 的坐标为12n n x s +⎛⎫-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22222224242224442n n n n n n nn n x s x s x x FC x x ⎛⎫+⎛⎫=+=++=++=+ ⎪ ⎪⎝⎭⎝⎭. 从而22n n nx FC x =+. 现在2n n x =.利用上述已证结论并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12n FC FC FC +++…12121111()22n n x x x x x x ⎛⎫=+++++++ ⎪ ⎪⎝⎭ (22111)1(222)22222n n ⎛⎫=+++++++ ⎪⎝⎭…… 11(21)(22)221n n n n -+-+=-+-=-+.。
重庆高考语文卷子
![重庆高考语文卷子](https://img.taocdn.com/s3/m/49bdc01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d.png)
选择题下列哪个词语在古汉语中常用来表示“书信”?A. 尺牍(正确答案)B. 鸿雁C. 青鸟D. 锦鲤下列哪部作品是巴金所著的“激流三部曲”之一?A. 《家》(正确答案)B. 《春蚕》C. 《秋收》D. 《寒夜》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多此一举(正确答案)B. 锦上添花C. 雪中送炭D. 亡羊补牢下列哪句诗出自杜甫的《登高》?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正确答案)C.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表示时间短暂的?A. 瞬息B. 弹指C. 永恒(正确答案)D. 刹那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A. 他的笑容像春天一样温暖。
B.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正确答案)C. 他的话像蜜一样甜。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下列哪个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A. 脍炙人口B. 竭泽而渔C. 金榜提名(正确答案)D. 迫不急待下列哪个句子中的“之”字用作代词?A.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 吾欲之南海。
(正确答案)C.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下列哪个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A. 他的心灵像一张白纸,纯洁无瑕。
B. 春天的脚步悄悄地来了。
C. 他的话像一把利剑,刺穿了我的心。
D. 他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
(正确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及答案来源:考试大语文试题卷共8页。
考式时间150分钟。
第1至11题为选择题,33分;第12至25题为非选择题,117分。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1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2至25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豁免附和蛊惑人心祸起萧墙B.遏止扼要鄂伦春族厄瓜多尔C.菁华矜持泾渭分明惊世骇俗D.撕裂趔趄烈火金刚骂骂咧咧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的一组是A.慰藉销毁矫揉造诈瞠目结舌B.焦躁坐标变本加厉缘木求鱼C.颠簸竣工关怀备至顶礼摩拜D.盘绕静谧哄堂大笑迫不及待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A.奶奶在城里呆了许多年,很少出门,从不逛街。
有一次乡下的亲戚来了, 她竟然毛逐自荐,要带他们上街去玩。
B.B.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了几许诗意般的遐想。
C.C.李老汉是一知恩图报的人。
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毗必报.。
D.D.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予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仪器来观察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由此也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B.新牌坊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缓解交通高峰期的堵车问题。
C.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 DDD.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 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
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转定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
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机一样,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转型,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
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令所经历的最深刻的文化转型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即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自在自发的经验型的文化模式被工业文明条件下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
这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的现代化或人自身的现代化。
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例如,我们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即使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也会或快或慢地变化,一些习惯、惯例、文艺形式、仪式等甚至在总体文化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也会自己经历生灭的变化。
但这种变化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模式在总体上所经历的裂变与危机。
再如,当一种文化中的个体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时,他也必须经历痛苦的文化模式转换问题;同样,当一个个体经历生命中的不同的生理时期,必须经过个体文化模式的阶段性转变,这些也同样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
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人的交往或交流发生接触和碰撞,也会引起某一方或双方人的衣食住行、语方符号、审美情趣的一些具体改变。
即使这样,也还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化转型。
应当看到,文化转型和文化危机密不可分。
一方面,同文化模式的常规期和稳定期相比,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共同构成了文化模式的剧变期和革命期。
在文化模式的剧变期中,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是同一个历史进程彼此密切相连的两个阶段,如果说,在总的文化冲突与剧变时期中,文化危机代表着量变的过程,文化转型则是这一量变过程达到一个转折的关节点而引起的质变。
另一方面,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本身就是交织在一起的,文化危机是文化转型的过程,文化转型是文化危机的结果。
即是说,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本身就表现为一个过程,无论是现实社会运动或人的生活层面上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还是社会精英面对于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都是文化转型过程的重要内涵。
5.下列对于“文化转型”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特定的时代、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发生的根本性的改变B.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总体性的转变C.文化冲突与文化变革在量变过程中发生的具有转折意义的质变D.社会和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社会精英对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6.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文化转型”的一项是A.传统的自在自发的经验型文化模式转变为现代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B.特定群体或个体文化习惯的改变和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C.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的变化D.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的文化个体所经历的文化模式转变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的现代化或人的现代化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B.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交往或交流的接触过程中也会发生文化的碰撞和转变C.文化模式的革命意味着由文化危机而达到文化转型D.文化危机与文化转型密不可分,文化危机一旦出现,就标志着文化转型的到来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 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 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
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
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 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国。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万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又率富民出粜,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诸,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B. 拜住袖其疏人谏C. 特拜陕西行台中丞D. 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T 其人已去,追而还之I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B_/昼则默诵,夜则闭户I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C T 不得已而为盗耳■< ・L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Df 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L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A T 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I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Bf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Cf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1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I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 的一项是 A.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 百姓景仰和称颂。
B.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 张养浩直接结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
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 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 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
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 同失去父母。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12.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4分) (2) 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4分) 13•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新雷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堪:忍受 袖:藏在袖里 拜:拜访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已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2分)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4分)(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3)“振长策面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此二句出自《______________ 》。
(4)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诗歌创作,体现了“慷慨以任气”的时代风格,开创了被后世誉为“ ______________ ”的优良传统。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
说村落阎连科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
但若仔细辨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城市。
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