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系统2

合集下载

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端、地面端、用户端三部分组成。

卫星段在空中起中继站的作用,即把地面站发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面站,卫星星体又包括两大子系统:星载设备和卫星母体。

地面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也可以通过地面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链路,地面站还包括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及其跟踪、遥测和指令站。

用户段即是各种用户终端。

在微波频带,整个通信卫星的工作频带约有500MHz宽度,为了便于放大和发射及减少变调干扰,一般在星上设置若干个转发器。

每个转发器被分配一定的工作频带。

目前的卫星通信多采用频分多址技术,不同的地球站占用不同的频率,即采用不同的载波。

比较适用于点对点大容量的通信。

近年来,时分多址技术也在卫星通信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即多个地球站占用同一频带,但占用不同的时隙。

与频分多址方式相比,时分多址技术不会产生互调干扰、不需用上下变频把各地球站信号分开、适合数字通信、可根据业务量的变化按需分配传输带宽,使实际容量大幅度增加。

另一种多址技术是码分多址(CDMA),即不同的地球站占用同一频率和同一时间,但利用不同的随机码对信息进行编码来区分不同的地址。

CDMA采用了扩展频谱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有较好的保密通信能力、可2.1、按照工作轨道区分按照工作轨道区分,卫星通信系统一般分为以下3类:2.1.1、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LEO):距地面500—2000Km,传输时延和功耗都比较小,但每颗星的覆盖范围也比较小,典型系统有Motorola的铱星系统。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由于卫星轨道低,信号传播时延短,所以可支持多跳通信;其链路损耗小,可以降低对卫星和用户终端的要求,可以采用微型/小型卫星和手持用户终端。

但是低轨道卫星系统也为这些优势付出了较大的代价:由于轨道低,每颗卫星所能覆盖的范围比较小,要构成全球系统需要数十颗卫星,如铱星系统有66颗卫星、Globalstar有48颗卫星、Teledisc有288颗卫星。

《卫星通信系统》课件

《卫星通信系统》课件
导弹制导:卫星通信系统可用于导弹的制导和控制系统,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和作战 效能。
战略侦察:卫星通信系统能够传输大量的侦察数据和情报信息,为军事决策提供重要 支持。
战场指挥:卫星通信系统可实现战场各部队之间的实时通信和信息共享,提高指挥效 率和协同作战能力。
民用领域应用
移动通信:卫星 通信系统提供全 球范围内的移动 通信服务,包括 海上、空中和陆 地上的通信
广播和电视:卫 星通信系统用于 传输广播电视信 号,覆盖范围广, 不受地域限制
互联网接入:卫 星通信系统提供 互联网接入服务, 包括家庭和企业 用户的宽带接入
应急通信:在自 然灾害等紧急情 况下,卫星通信 系统可以提供可 靠的应急通信服 务,保障救援工 作的顺利进行
商业领域应用
商业通信:卫星通信系统为商业 领域提供高效、可靠的通信服务, 支持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通 信方式。
汇报人:PPT
Part Five
卫星通信系统 关键技术
信号传输技术
调制技术:将基 带信号转换为适 合传输的调制信 号
多路复用技术: 提高频谱利用率, 实现多路信号同 时传输
纠错编码技术: 降低误码率,保 证传输质量
天线技术:实现 信号的高效辐射 和接收
信道编码技术
信道编码的基本 概念
信道编码的原理
常见的信道编码 技术
工作原理简介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卫星通信系统组成
卫星通信系统工作原理
卫星通信系统特点
特点与优势
特点:覆盖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稳定 优势:适用于远程通信、应急通信、军事通信等领域,可提供话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
Part Three
卫星通信系统 分类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卫星通信系统是指利用卫星进行通信的一种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利用
地球上的通信站与卫星进行通信,再通过卫星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全球范
围内的通信。

它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高可靠性和持续连接的特点,是现
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星通信系统由地面控制站、卫星及通信设备组成。

地面控制站负责
管理整个系统,并通过射频系统与卫星进行通信。

卫星作为通信中继器,
负责接收、放大和转发信号。

通信设备包括地球站、航天器和卫星地面站,用于连接用户和卫星。

1.广域覆盖能力: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卫星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实现
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即使在边远地区也能进行通信。

2.高可靠性:由于卫星通信系统具有多点接入的特点,即使一些通信
节点故障,通信仍然可以通过其他节点进行。

3.持续连接:卫星通信系统可以提供持续的通信连接,不受地理位置
和时间的限制,方便用户进行长时间的通信。

4.大容量传输: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较大的带宽和传输速率,可以同时
传输多个通道和大量的数据。

5.灵活性:卫星通信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适用于不同
规模和需求的通信应用。

然而,卫星通信系统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1.高成本:卫星通信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包括卫星的制造和
发射、地面控制站的建设和维护等。

2.延迟问题:由于信号需要经过地面站、卫星和地面站的传输,卫星通信系统存在一定的信号传输延迟,不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

3.天气影响:卫星通信系统受天气条件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恶劣天气下,如暴风雨或大雪,信号传输可能会受到干扰或中断。

卫星通信系统教学课件

卫星通信系统教学课件
跳频扩频(FHSS)
使用伪随机序列在多个频率上跳变,实现扩频。
跳时扩频(THSS)
使用伪随机序列在多个时隙上跳变,实现扩频。
04
卫星通信系统的优势与挑战
卫星通信系统的优势
覆盖范围广
卫星通信系统能够覆盖地 球的各个角落,实现全球 通信。
通信容量大
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较大的 通信容量,能够满足大量 数据的传输需求。
01 无线传输
卫星通信系统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包括 微波、毫米波和激光等频段。
02 信号覆盖
卫星信号覆盖范围广泛,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和广 播服务。
03 信号传输距离
卫星信号传输距离远,可以克服地理障碍,实现 远距离通信。
卫星通信信号的处理过程
01 信号调制解调
在卫星通信中,信号需要进行调制解调,以适应 无线传输的需要。
电视机。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大范围覆盖,提高电视信号的覆盖率和质量

02
直播卫星电视
直播卫星电视是将卫星信号直接传输到用户的接收设备上,用户可以实
时收看卫星转播的电视节目。这种方式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视信号,
并且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直播。
03
数字卫星电视
数字卫星电视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技术,相比模拟信号传输具有更高的传
可靠性
卫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要 求高,需要保证在各种恶 劣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
适应性
卫星通信系统需要适应各 种复杂环境,包括不同地 区、不同气候条件等。
03
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调制解调技术
调频(FM)
01
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携带信息。
频同时存在的调制方式
卫星通信系统教学课 件
目录

INMARSAT卫星通信业务2

INMARSAT卫星通信业务2

说明: 正常情况下,发射后很快可收到地面站 的确认通知;在船舶要求确认的情况下, 5~10分钟内可收到用户确认通知。 发射参数中 “目的地址”一般包括用 户地址码和网络类型,不同的存储转发 报文业务,其“目的地址”的参数设置 不同。
电传:
电传国家码+用户电传码+应答码 网络类型: Telex 文本传真: 电话国家码+地区码+用户传真码 网络类型: Fax 低速数据 电话国家码+地区码+计算机终端号码 网络类型: PSTN
C系统的E-Mail业务支持多地址传送,
只要在各邮箱地址之间用“,”隔开 即可。例如,北京地面站E-Mail业务 多地址传送的地址前缀为:
To:user1@,user2@sina.co ,user3@
2.1.4 增值业务 由各海事卫星地面站自主研发。 1.北京地面站的Cmail业务 1)Cmail系统简介 北京地面站的Cmail业务覆盖4个洋区。 Cmail系统是一个双向信息收发系统。 可实现报文转发、EGC、询呼、数据报 告及电子邮件业务等。
国际数据通信直拨号码 网络类型: PSDN/X.25 船至船通信: 电传洋区码 + 船站IMN + 应答码 网络类型 :Mobile 文本传真业务可以是船至岸、船至船方向 (如,B、F船站)。 图片、图表和手写信息不能通过文本传真 业务传输。

2.E-Mail业务通信程序 ① 确认C船站已处于“入网”状态。 ② 进行发射参数设置,包括:目的地 址、转接的地面站、 确认选择 ③ 输入正文,在正文前加入地址前缀。 ④ 启动发射。 不同的地面站其E-Mail业务的网络类型、 专用接续号码及地址前缀有所不同
3)C手机短信及传真业务 通过手机以短信的方式发送信息到 Inmarsat-C终端,同时Inmarsat-C终 端也可以将信息发送到手机上。 另外,Inmarsat-C终端也可以将信息 发送到陆地的传真机上。

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

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

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卫星通信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递信息和数据。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针对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进行阐述。

一、按照卫星轨道分类1.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GEO)GEO卫星通信系统是采用地球同步轨道的卫星进行通信。

该系统的优点是网络稳定,因其卫星与地球运转的速度相同,可以保证卫星始终处于同一地点上方,所以信号传输稳定可靠。

该系统适用于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等通讯领域。

2. 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系统(LEO)LEO卫星通信系统是采用近地轨道的卫星进行通信。

该系统的优点是延迟小,速度快,可实现高速互联网传输,因此在卫星手机、通讯、导航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3. 中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系统(MEO)MEO卫星通信系统是介于GEO和LEO之间的一种卫星通信系统。

该系统的优点是覆盖范围较广,信号传输比LEO 卫星通信系统更稳定,且比GEO卫星通信系统延迟更小。

该系统适用于在远洋航行、应急救援、资源勘探等领域的通讯需求。

二、按照使用范围分类1. 军用卫星通信系统军用卫星通信系统是为满足军队通信需求而开发的卫星通信系统。

主要适用于指挥、控制、情报、侦查等方面的军事通信需求,包括卫星预警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等。

2. 商用卫星通信系统商用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指用于商业性质的卫星通信系统,如通讯、电视、互联网等。

它们可以为航空、海洋、铁路、电信、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按照卫星用途分类1. 通讯卫星通信系统通讯卫星通信系统是最常见的卫星通信系统之一。

通讯卫星可以提供从语音、数据传输、移动通信、宽带互联网等多种通信服务,并且可以实现跨越国界的通信。

2. 气象卫星通信系统气象卫星通信系统用于在气象领域进行气象信息采集并提供实时气象预报。

气象卫星通信系统包括对地气象观测、大气组成监测、天气预报以及卫星遥感在内的多种技术。

3. 导航卫星通信系统导航卫星通信系统是通过卫星实现全球定位和导航服务的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分解课件

卫星通信系统分解课件

THANK YOU
卫星通信系统分解课件
目录
•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 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 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 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 卫星通信系统的优势与挑战 • 卫星通信系统应用案例
01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卫星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人造地 球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地球站 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进行 无线通信的通信系统。
通信容量
通信容量
指卫星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通常以每秒传输的比特数(bps)或兆比特 (Mbps)来表示。通信容量的提高可以增加系统的吞吐量,满足更多的通信 需求。
频谱效率
频谱效率是指单位频谱资源上所能传输的信息量,是衡量通信容量和频谱资源 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提高频谱效率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
设备成本高
卫星通信系统的设备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不易普及。
信号衰减
卫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大气层和距离 的影响,导致信号衰减。
对地球静止轨道的依赖
卫星通信系统需要依赖地球静止轨道资源, 面临轨道资源紧缺的挑战。
技术发展趋势
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系统的数 据传输速率将进一步提高。
调制方式
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无线传输 的信号形式,包括QPSK、QAM和 OFDM等。
多址接入技术
FDMA
频分多址接入,每个用户使用一个特定的频段进行通信。
TDMA
时分多址接入,每个用户使用一个特定的时间片进行通信。
CDMA
码分多址接入,每个用户使用一个特定的码序列进行扩频通信。
04
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信号传输频段
卫星通信系统使用的频段包括微波频段、C波段、Ku波段和Ka波段 等。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卫星通信系统是指通过卫星进行信息传输和通信的一种技术系统,它由卫星、地面站和用户终端组成。

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速度快、通信质量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语音通信、数据传输和互联网接入等领域。

卫星通信系统的核心是卫星,卫星通过搭载在地球轨道上的人造卫星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卫星分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低轨道卫星两种类型。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位于地球上空3.6万公里左右的高度,因其轨道与地球自转速度同步,所以卫星看起来就像是一直悬停在地球上其中一点上,覆盖范围较广;低轨道卫星则位于地球上空500-2000公里之间的低轨道,覆盖范围较小,但传输速度更快,时延更低。

地面站是卫星通信系统中与卫星进行数据交互的节点,主要负责卫星信号的接收、放大、解调和编码等一系列工作。

地面站和卫星之间通过微波或光纤等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地面站还可以与其他地面站互联,构成全球范围的通信网络,进而实现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信。

1.覆盖范围广:卫星通信系统可以覆盖整个地球,不受地理限制,能够实现全球通信。

2.传输速度快:卫星通信系统具有很高的传输速度,可以满足大容量数据的传输需求。

3.通信质量好: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实现高质量的音视频通信,图像清晰,声音稳定。

4.抗干扰性强:卫星通信系统使用无线传输方式,对干扰和故障具有较高的抵抗能力。

但是,卫星通信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高昂的成本、传输时延较大等。

此外,由于天气干扰和信号衰减等原因,卫星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总之,卫星通信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全球通信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将会进一步完善,为人类的通信需求提供更加高效、方便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2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全)详解

2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全)详解

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目录1需求分析 (2)1.1技术需求 (2)1.2设计思路 (2)1.3设计依据 (3)2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4)2.1网络拓扑 (4)2.2系统组成 (4)2.3系统功能描述 (5)2.4系统设计方案 (6)2.5设备配置表 (18)2.6空间卫星资源 (19)i1需求分析根据应急通信及现场新闻采访的需求,建设1套卫星机动通信系统以满足应急通信及现场新闻采访的需求,包括1套通信固定站和1套卫星通信便携站及现场图像采集传输系统,固定站和卫星通信便携站之间的通信采用现有卫星通信ku资源实现。

卫星通信便携站将通过现场图像采集传输系统采集到的话音、数据及视频传送到卫星通信便携站,再经卫星通信便携站通过卫星传输到固定站和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

根据通信系统实际情况,卫星通信系统建设规模如下:(1)指挥中心建固定卫星通信地球站;(2)建设1套机动通信机动平台。

本建议书对用户需求分析要点如下:1.1技术需求根据通信系统需求,工程系统配置包括固定和机动两大系统:1、位于指挥中心的固定站通信系统:包括●天线系统:Ku频段天线系统一套;●主站室外单元设备:包括低噪声放大器系统一套,SSPA系统(内置BUC)一套,安装在天线基座架上;●室内单元设备:包括调制解调器系统一套;视频编码器和解码器一套;语音网关一套;网管、监控设备一套;2、应急通信机动平台:包括●卫星通信便携站一套;自动卫星便携天伺馈系统、一体化卫星信道设备、BUC●单兵图传设备一套;1.2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原则是建立在满足用户当前需求和今后的扩展要求之上,采用以下设计思路:●系统设计采用成熟技术,尽量减少技术风险,采用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原则。

设备故障部件或单元的替换、检查和修理应该很容易进行。

硬件和软件预留扩容能力,可方便的实现系统扩容。

●设备布局充分考虑电磁干扰、散热及便于维护。

●天线分系统技术指标满足IESS-207所规定的E标准地球站的性能要求,安装设备满足IESS-308/310中有关的性能要求。

卫星通信第2章调制技术

卫星通信第2章调制技术

第2章 调制技术
3.频率调制信号系统的传输特性
(1)调频信号的带宽
只要系统所提供的传输带宽(B)足 以容纳调频波频谱能量的98%以上时,就 可忽略信号失真的影响。我们把此时的 带宽称为射频传输带宽。此时可认为传 输带宽为
B 2(m f 1)Fm
第2章 调制技术
(2)调频解调器输出信噪比
码变换
B
D
cosωct
-π4
π
-π4cos(ωct-π4 )

cos(ωct+ 4 )

π 4
10
e(t) 11
00
01 0π
单/双极性变换
D4
gd
1
-34π (a)
二进制序列 0 0 1 0 0 1 1 1 1 0
直接调相—码变换法产 生4DPSK信号方框图及 码变换波形
0
1
0
A
绝对码
0
0
1
B
0
1
第2章 调制技术
图2-3 压扩器的功能和压扩范围
第2章 调制技术
类似自动增益控制。信号经整流并反馈到输入(或 输出)端,控制输入(或输出)信号电平
图2-4 压扩器的原理框图
第2章 调制技术
2.3 时分复用与数字信号的调制 与解调
2.3.1 时分复用与数字调制
1.时分复用
TDM是从时域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第2章 调制技术
① 四相相对调相信号的产生
四相相对调相可采用类似两相调相 系统码变换的方法。
② 在存在多普勒频移情况下的差分相干解调
图2-12(a)给出了4PSK信号的产生 原理图。如在此图的串/并变换之前加 入一个码变换器,即把输入数据序列变 换为差分码序列,则即为4DPSK信号产 生的原理图。

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
⼀、什么是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是利⽤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者反射⽆线电波以此实现俩个或者多个地球站(移动远程终端站)之间通信的⽅式
⼆、卫星系统的拓扑分类:星型拓扑、⽹状拓扑、环形拓扑
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1、 3按照应⽤分类:海事卫星移动系统(MMSS)、航空卫星移动系统(AMSS)、陆地卫星移动系统(LMSS)
2、按照轨道分类:低轨道卫星LEO 中⾼轨道卫星MEO、椭圆轨道卫星(⾼轨道卫星HEO),静⽌卫星
3、按频率分类:L波段卫星、Ka波段卫星
4、按照服务区域划分:全球、区域、国内卫星
5、按照业务划分:公共卫星、专⽤卫星
6、按照⽤途分类:综合业务通信卫星、军事卫星、海事卫星、电视直播卫星等
四、卫星⽹络的特点:
1、覆盖⾯积⼴、通信距离远、
2、便于实现多址技术
3、通信频带宽、数据传输容量⼤
4、⽹络便捷、灵活
5、通信线路稳定、传输质量⾼
6、成本与通信距离⽆关
五、卫星⽹络的劣势:
1、⾼可靠性和寿命时间问题需要提⾼
2、发射控制技术复杂、希望⽹络技术进⾏优化
3、传输延时较⼤、有回声⼲扰问题有待提⾼
4、存在星灼和⽇凌现象
除此之外,静⽌卫星通信系统在地球的⾼纬度的通信效果不好,俩级地区存在通信盲区,地⾯微波系统与卫星通信系统存在同频⼲扰六、卫星⽹络的应⽤
应⽤于地⾯通信系统不易覆盖的领域、导航定位的发展、利⽤卫星进⾏预警、防御、适当减轻⾃然灾害等应⽤。

2GMDSS (系统)

2GMDSS (系统)

Inmarsat 系统的组成

每颗卫星可覆盖地球表面约1/3面积,覆盖区内地球上的卫星终端的天 线与所覆盖的卫星处于视距范围内。四个卫星覆盖区分别是大西洋东区、 大西洋西区、太平洋区和印度洋区。目前使用的是Inmarsat第三代卫星, 它们比第二代卫星高出8倍,同时第三代卫星有一个全球波束转发器和
(6)采用四轴陀螺稳定系统来确保天线跟踪卫星。
Inmarsat 卫星系统的组成

SES根据Inmarsat业务的发展被分为A型站、B型站、M型站
和C型站标准,1992~l993年投入应用的B、M型站,采用
了数字技术,它们最终将取代A型站和C型站。

每个SES都有自己专用的号码,通常SES由甲板上设备
(ADE)和甲板下设备(BDE)两大部分组成。ADE包含天
线、双工器和天线罩;BDE包含低噪声放大器、固体高功 放等射频设备,以及天线控制设备和其它电子设备。射频
部分也可装在ADE天线罩内。
二、卫星通信地面网络
INMARSAT
通信地面网络有:
网络操作中心、卫星操作中心、卫星测控站、网络协调
站和卫星地面站。
M站和F站等,提供不同的业务。
5. 地面站 (LES 一 Land Earth Station) 地面站也称陆地地球站,是陆地网络和移动终端的网 关(接口)。目前每个卫星覆盖区可建立若干个地面站,
其中一个地面站兼做网络协调站。在4颗卫星的情况
下,全球最多可建60个地面站。地面站的基本作用是 经卫星和移动站进行通信,并为移动站提供国内或国 际网络通信的一个接口。地面站通过 ISL(Interstation singmlling link) 信道与NCS建
(6)卫星转发器频率偏差的补偿 (7)通过卫星的自环测试 (8)在多岸站运行时的网络控制功能 (9)对船舶终端进行基本测试。

卫星通信系统、地球站设备制造及建设方案(二)

卫星通信系统、地球站设备制造及建设方案(二)

卫星通信系统、地球站设备制造及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在国家安全、社会生产及人民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卫星通信系统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设备性能、产业规模等方面。

因此,进行产业结构改革,提升卫星通信系统与地球站设备制造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二、工作原理卫星通信系统主要通过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球站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容量大、通信质量高等优点。

而地球站设备则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天线、馈线、低噪声放大器、变频器等。

具体来说,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信号发送到卫星,由卫星对信号进行放大和变频,再发送到目的地球站。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如QPSK、QAM 等,以提高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地球站设备制造则主要是根据通信系统的需求,设计和制造各种类型的地球站设备。

这些设备需要满足高可靠性、高稳定性、低功耗等要求。

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如气候、地形等,对设备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实施计划步骤1.市场调研与分析:首先需要对中国卫星通信系统与地球站设备制造产业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2.制定改革策略: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制定具体的产业结构改革策略,包括政策调整、资金投入、技术创新等方面。

3.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加大对卫星通信系统与地球站设备制造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4.技术创新与研发: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5.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业生态圈。

6.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7.质量提升与标准化: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推动中国卫星通信系统与地球站设备制造产业走向国际标准化前列。

卫星通信系统2fjx.pdf

卫星通信系统2fjx.pdf

INTELSAT-6代卫星有效载荷原理框图
通信分系统 – 再生型转发器
再生型转发器的基本部件,除对信号进 行放大和频率变换外,还提供解调、基 带信号处理与交换、和重新调制的功 能。
再生型转发器的原理框图
姿态和轨道控制分系统
姿态和轨道控制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保持准确的卫星位置和通信天线指向; 在转移轨道和静止轨道运行时,控制卫 星的飞行动作,保持轨道运动的稳定 性。
目N为:N = [Ae Ah ] = [π (3β − π )]
利用球冠的表面积 A = 2πRe 2 (1 − cosθ max ),并 考虑21%面积的重叠,可以导出另一个 近似结果N为:
N ≈ 2.42 (1 − cosθ max )
不同轨道高度和最小仰角情况下, 一次到二次全球覆盖时要求的卫星数目
2.1.2 开普勒定律--轨道周期定律
2.1.3 卫星的定位
中心异常角和平均异常角
卫星定位具体步骤
地心赤道系统中的定位ຫໍສະໝຸດ 地心赤道系统中的定位确定t时刻卫星的绝对坐标需要6个已知参量: 偏心率、半长轴、近地时刻、上升极点的右上升角、倾角、近地点变量
例-低地球轨道
例-椭圆轨道
例-椭圆轨道
圆形、接近同步轨道的轨道; 静止轨道/同步:卫星与地表相对 位置同步的轨道;
2.2.3轨道摄动
轨道摄动-经度变化
平面内变化
轨道摄动-倾角变化
平面间变化
2.2.4 轨道对通信系统的影响—开普勒频移
2.2.4 轨道对通信系统的影响--星蚀
一年中星蚀时间分布图
2.2.4 轨道对通信系统的影响--日凌中断
2.3 卫星星座和系统概念
一颗卫星只能够提供有限面积的业务。 为了扩展覆盖,一个卫星系统可能要使 用多颗卫星。在这样的系统中,所有卫 星的组合称之为星座。在一个星座中, 通常卫星具有相同的轨道类型,但是也 有某些系统,它是由不同轨道类型的混 合组成的。

Globalstar Sat-Fi2 卫星通信设备说明书

Globalstar Sat-Fi2 卫星通信设备说明书

•Send & Receive Email •2-Way Text Messaging •Talk Conveniently •Check The Weather • S end An S.O.S. To GEOS•See Current GPS Location•Post To Social • A ccess The Web•Simple 10-Digit Dialing•Canada-Based Phone NumberRun your business and your life, manage emergencies and stay productive all with the convenience of connecting up to 8 personal smart devices to your own private satellite Wi-Fi network.With the easy to use Sat-Fi2 app, continue managing yourbusiness even when cellular service is unavailable or unreliable with the ability to email, text, talk, access the web, check the weather, post to social, and share photos and files. With S.O.S. capabilities, you can communicate directly with GEOS, the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Response Coordination Center.Sat-Fi2™KEY FEATURESSPECIFICATIONSWIDTH 7.48 cm (2.9 in)HEIGHT 3.69 cm (1.5 in) LENGTH 14.84 cm (5.8 in) WEIGHT357.2 g (12.6 oz)BATTERY TYPE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TALK TIME Up to 2 hrs STAND BY TIMEUp to 28 hrsWARRANTY One year for defects in workmanship DATA SPEEDSUp to 72 kbpsOPERATING ENVIRONMENT -20°C to 35°C (-4°F to 95°F)In direct sunlight POWER SUPPLY 5VDC WI-FI RANGE100 ft•Globalstar Sat-Fi2 Unit •Wall Adapter•Micro USB Cable •Quick Start GuideINCLUDED IN PACKAGING*Data speeds are subject to change. All features, specifications and accessories are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Please see complete details of Globalstar Service in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n our website, .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To learn more about Globalstar Sat-Fi2, visit /Sat-Fi2Satellite Wi-Fi HotspotRevision Date: 4/18/18。

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1.【卫星通信系统概念】卫星通信是地球上多个地球站(包括陆地、水面和大气层)利用空中人造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而进行的无线电通信。

卫星通信系统是由通信卫星、地球站和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和监控管理分系统。

通信卫星由若干个转发器、数副天线与位置和姿态控制、遥测和指令、电源分系统组成,其主要作用是转发各地球站信号。

地球站由天线、发射、接受、终端分系统及电源、监控和地面设备组成,主要作用是发射和接受用户信号。

跟踪遥测指令站是用来接收卫星发来的信标和各种数据,然后经过分析处理,再向卫星发出指令去控制卫星的位置、姿态及各部分工作状态。

监控管理分系统对在轨卫星的通信性能及参数进行业务开道前的监测和业务开通后的例行监测与控制,以便保证通信卫星的正常运行和工作2.卫星通信体制所谓通信体制,是指通信系统采用的信号传输方式和信号交换方式。

卫星通信系统的体制主要包括基带信号的类型及复用方式、中频(或射频)信号的调制方式、多址联接方式、信道分配方式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复用方式和调制方式是无线通信中都要涉及到的,而多址联接和多址分配是卫星通信所特有的.3. 卫星通信地球站卫星通信系统中设置在地球上(包括大气层中)的通信终端站。

用户通过卫星通信地球站接入卫星通信线,进行相互间的通信。

主要业务为电话、电报、传真、电传、电视和数据传输。

卫星通信地球站按使用方式分为固定站、可搬运站和移动站(船载、车载、飞机载);按通信性能分为标准站和非标准站。

在标准站中又分为A、B、C、D 4种类型。

典型的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基本组成包括:天线系统、高功率发射系统、低噪声接收系统、信道终端系统、电源系统、监控系统。

为实现用户间通信,还需有地面接口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和信息交换中心。

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发展便于移动、便于安装的小型卫星通信地球站,发展了一种非常小口径通信终端(VSAT)地球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卫星通信的线路 (sorry 设计与测试未找到资料)在一个卫星通信系统中,各地球站经过通信卫星转发器可以组成多条单跳单工或双跳单工卫星通信线路。

第二章 卫星通信系统

第二章 卫星通信系统

2.1.3卫星通信数字话音编码方式
1、编码方式选择的原则: 保证话音质量 数码率越高越好
有较高的信道利用率
2、两类编码技术: 波形编码
数码率越低越好
将时域信号直接编为数字代码如PCM、 ADPCM等。
二、我国卫星通信现状
l 1984年4月,我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并投入 使用,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从研制转入实用阶段。 l 在80年代中期,4颗东二甲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成功与 交付使用,建立了公用卫星通信网和专用网 。 上个世纪末,我国卫星通信所取得的成绩:
1、地球站、通信网与双向话路等方面: l 37座大中型卫星通信地球站,开通7万条双向电话 线路 。 l 建立了约80个低成本VSAT专用卫星通信网,终端约 1万多个。涉及人民银行、煤炭、电力、石油、人民日 报、海关、民航、新华社、证券交易公司及以三金工程 为代表的金字号工程等许多部门和专用公司。
PT 为天线发射功率; A R为接收天线开口面积;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为:
G G
T
R
为发射天线增益; 为接收天线增益。
以分贝为单位表示为:
式中d为地球站到静止卫星的距离,可以取d=40000km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除了与距离的平方呈反比衰减 外,还要受大气因数(如水分、电离层等)的影响,而 衰减。 各种因数的影响见下图:
第二章 卫星通信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 卫星通信历史回顾
l 1945年10月,英国人A.C.克拉克提出静止卫星通信的设想。
l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l 1960年10月,美利用“信使1B”卫星进行延迟中继通信。
l 1963年11月,美日利用“中继1号”卫星成功地进行了横跨 太平洋的有源中继通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3-12
36
典型卫星通信系统 (2)
Globalstar(全球星)系统
全球星系统是以支持话音业务为主的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 系统。该系统用户通过卫星链路接入地面公用网,在地面网的支 持下实现全球卫星通信。它只是地面网的补充和延伸。系统较简 单、风险低、运营费低。它由美国劳拉、高通等公司倡导发展的 系统。 采用倾斜轨道星座,共48颗星,分布在8个轨道平面上(每 轨道6颗卫星)。高度1414km,轨道平面倾角为520。卫星质量 为450kg,设计寿命为7.5年,每颗卫星可提供2800条话音信道。
2011-3-12
13
卫星的应用
基本应用环境
陆地设备无法到达的远程通信 点对多点通信
典型系统
铱星系统(Iridium) 国际海事卫星系统(Inmarsat) 全球星系统(Globalstar)
2011-3-12 14
主要内容
卫星通信概述 卫星的轨道与频带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典型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互联网技术
2011-3-12
41
我国第一颗卫星
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同时进行 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 星上采用银锌蓄电池作电源,电池寿命有限,卫星运行20 天后,电池耗尽,“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卫星结束了 它的工作寿命。
22
选择卫星通信频段需要考虑的因素
工作频段内的噪声与干扰小; 电波传播过程的损耗小; 尽可能有较宽的带宽,以满足通信业务要求; 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技术与现有的通信设备; 与其他通信或雷达等微波设备之间的干扰尽 可能小
2011-3-12
23
卫星的频带
卫星使用两个频带: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卫星通信使用的频谱资源
2011-3-12 31
电视节目的转播
与电话传输相似 由于各国的电视制式标准不一样,在接 收设备中还要有相应的制式转换设备, 将电视信号转换为本国标准。
2011-3-12
32
其他业务
电报、传真、广播、数据传输等业务与 电话传输过程相似, 不同的是需要在地面站中采用相应的终 端设备。
2011-3-12
2011-3-12
7
低轨道卫星
1962年11月美国发射了“中继1号” (RELAY-1)低轨道卫星,完成了横跨太平洋 的美、日之间的电视传播;
2011-3-12
8
同步卫星
1963年7月美国发射“辛康2号”(SYNCOM-Ⅱ)卫 星,其轨道高度升高后,可使卫星在赤道上空绕地球 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 1964年10月该卫星向全世界转播了东京奥运会的实况。 1965年前苏联发射了“闪电”(MOLNIYA)同步卫星, 完成了苏联和东欧之间的区域性通信和电视广播。
2011-3-12 17
不同轨道系统的性能比较
项目 轨道高度 波束数 天线直径 卫星信道数 射频功率 卫星成本合计 卫星寿命 地面站投资 高仰视角时间率 使用 卫星切换 地面网连接 轨道展开时间
2011-3-12
低轨道 700~1200km 6~48 约1米 500~1500 50~200W 高 3~7 年 高 低 复杂 频繁 差 慢
存在的问题
信号衰减大 高纬度地区服务质量差 传输延迟大
2011-3-12 21
卫星的频带
卫星通信涉及两个频带
上行链路:地面到卫星 下行链路:卫星到地面
上行链路波段总是高频率
原因:高频率相对低频而言有更快的传播和真空 原因 高频率相对低频而言有更快的传播和真空 损耗, 损耗,地面站可提供较高功率
2011-3-12
GEO
LEO/MEO
Internet 地面控制 中心
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 Internet 地面控制 中心 地面用户站 地面用户站
2011-3-12
4
卫星通信的特点
与其他通信方式比较,特点如下:
通信距离远,且通信成本与距离无关 下行广播,覆盖范围广 通信链路相对稳定(与地面无线通信链路比较) 通信容量大,可提供较大的带宽和数据速率 信号传输时延长、衰减大 卫星设备管理和控制复杂
2011-3-12
39
广播卫星
广播卫星目前都为静止 卫星。静止卫星是实现 卫星电视的基础,它为 波束覆盖区内所有卫星 广播站(或卫星单收站) 提供信道转发信号,形 成卫星电视网。
2011-3-12
40
卫星直播电视
指由卫星播送或转发电视信号,供一般用户直接收看 的电视系统。 利用这种方式转播电视信号时,有全国电视中心控制 和调度的几十套以上的电视节目,以致国际转播的电 视节目,都可经过电视直播卫星向全国各地播送。 由于卫星传输系统具有多址通信的特点,因此包括那 些不便设置电视台的地方(如海洋、沙漠和高山地带) 都可直接收看卫星广播的电视节目,而不必经电视台 转播。同时,还可将其中一部分频道用作电视教学和 科学实验等等。
2011-3-12
37
典型卫星通信系统 (3)
“轨道通信”系统----Orbcomm
是全球第一个低轨道商用数据通信系统,通常称为 小LEO系 统。有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和加拿大Teleglobe公司开发、经营。 该系统设计将发射的卫星数为48颗。在实施中有所调整,到 目前为止,由35颗卫星组成。分为A、B、C、D、E、F、G七个 轨道面。卫星为微卫星,每颗质量为43kg。
2011-3-12
30
一个简单的例子
北京市某用户要通过卫星与大洋彼岸的 另一用户打电话:
STEP1: 通过长途电话局,由它把用户电话 线路与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北京地面站连通; STEP2: 地面站把电话信号发射到卫星, STEP3: 卫星接到这个信号后通过功率放大 器,将信号放大再转发到大西洋彼岸的地面 站, STEP4: 地面站把电话信号取出来,送到受 话人所在的城市长途电话局转接用户。
2011-3-12
35
铱星系统星座原设计由77颗LEO卫星组成,它与铱元素有77个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行类似,因此系统命名为“铱”。后来改为66颗 卫星,分布在6个圆形极轨道平面上(轨道平面倾角为86.40),轨 道高度为785km,每个轨道平面上均匀分布11颗卫星,每颗卫星的质 量为688kg ,卫星设计寿命5—8年。
2011-3-12
24
主要内容
卫星通信概述 卫星的轨道与频带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典型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互联网技术
2011-3-12
25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星上系统 测控系统 控制与管理系统 地球站
通信卫星
测控系统
地面部
管理系统
2011-3-12
26
卫星通信系统各部功能
星上系统负责进行无线电中继,包括转 发器和天线 测控系统由指挥控制中心、数据交换中 心、各地监控站组成 控制与管理系统用来保证卫星通信系统 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站是卫星通信的地面部分,用户通 过它接入卫星进行通信
33
主要内容
卫星通信概述 卫星的轨道与频带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典型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互联网技术
2011-3-12
34
典型卫星通信系统 (1)
Iridium (铱)星系统
它是一个全球LEO卫星蜂窝系统,支持话音、数据和定位业 务。由于采用了星际链路,系统在不依赖地面网的情况下可支持 地球上任何位置用户之间的通信。 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有 Motorola推出,90年代初开始开 发,耗资57亿美元,于1998年11月开始商业运行。由于昂贵的通 话费和平平的服务质量,系统的用户数比预计的少得多(至1999 年8月,用户数尚不足3万,而系统不亏的最少用户数为65万), 庞大的系统运行、维护开支和巨额的亏损与债务,迫使 Iridium 公司于2000年3月宣告破产,停止提供“铱星”服务(该系统于 2001年3月又起死回生)。
现代通信网络
张 冬 梅 (zhangdm@)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与网络
2011-3-12
2
主要内容
卫星通信概述 卫星的轨道与频带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典型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互联网技术
2011-3-12
3
卫星通信的概念
卫星通信是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微 波信号,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间的通信
中轨道 8000~13000km 19~150 约2米 1000~4000 200~600W 低 12~15 年 低 高 普通 频度小 好 普通
高轨道 35800km 58~200 8 米以上 3000~8000 600~900W 中 12~15 年 中 中 长 容易 无 容易 快
18
卫星可视域通过时间 短(10~12min) 中(约 90min)
2011-3-12
11
卫星通信的优、缺点
卫星的优点
通信距离远,通信成本和距离关系小 覆盖范围广,可以进行多址通信 对地球拓扑不敏感 通信频带宽、容量大 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
2011-3-12
12
卫星的缺点
初装成本高 GEO系统传输时延较大 环境干扰问题 需要许可证 某些区域内分配受限制 自然现象造成影响
2011-3-12
15
卫星的轨道
按轨道形状划分
圆轨道 椭圆轨道
按环绕平面划分
赤道轨道 极地轨道 倾斜轨道
2011-3-12
16
卫星的轨道(续)
按卫星运行高度划分
地球同步轨道(GEO)
Inmarsat系统
中地轨道(MEO)
奥迪塞系统(Odyssey) InmarsatP-21
低地轨道(LEO)
铱星系统(Iridium) 全球星系统(Globalstar)
2011-3-12
5
卫星通信的发展历史
提出:1945年,英国科学家发表论文“地 球外的中继” 实验阶段:1954-1964 实用阶段:1964国际海事卫星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