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最优二叉树的应用
哈夫曼树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哈夫曼树的概念及其在数据结构中的应用。
2. 掌握哈夫曼树的构建方法。
3. 学习哈夫曼编码的原理及其在数据压缩中的应用。
4. 提高编程能力,实现哈夫曼树和哈夫曼编码的相关功能。
二、实验原理哈夫曼树(Huffman Tree)是一种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又称为最优二叉树。
其构建方法如下:1. 将所有待编码的字符按照其出现的频率排序,频率低的排在前面。
2. 选择两个频率最低的字符,构造一棵新的二叉树,这两个字符分别作为左右子节点。
3. 计算新二叉树的频率,将新二叉树插入到排序后的字符列表中。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只剩下一个节点,这个节点即为哈夫曼树的根节点。
哈夫曼编码是一种基于哈夫曼树的编码方法,其原理如下:1. 从哈夫曼树的根节点开始,向左子树走表示0,向右子树走表示1。
2. 每个叶子节点对应一个字符,记录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即为该字符的哈夫曼编码。
三、实验内容1. 实现哈夫曼树的构建。
2. 实现哈夫曼编码和译码功能。
3. 测试实验结果。
四、实验步骤1. 创建一个字符数组,包含待编码的字符。
2. 创建一个数组,用于存储每个字符的频率。
3. 对字符和频率进行排序。
4. 构建哈夫曼树,根据排序后的字符和频率,按照哈夫曼树的构建方法,将字符和频率插入到哈夫曼树中。
5. 实现哈夫曼编码功能,遍历哈夫曼树,记录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即为每个字符的哈夫曼编码。
6. 实现哈夫曼译码功能,根据哈夫曼编码,从根节点开始,按照0和1的路径,找到对应的叶子节点,即为解码后的字符。
7. 测试实验结果,验证哈夫曼编码和译码的正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构建哈夫曼树根据实验数据,构建的哈夫曼树如下:```A/ \B C/ \ / \D E F G```其中,A、B、C、D、E、F、G分别代表待编码的字符。
2. 哈夫曼编码根据哈夫曼树,得到以下字符的哈夫曼编码:- A: 00- B: 01- C: 10- D: 11- E: 100- F: 101- G: 1103. 哈夫曼译码根据哈夫曼编码,对以下编码进行译码:- 00101110111译码结果为:BACGACG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哈夫曼树和哈夫曼编码的正确性。
二叉树的算法应用
二叉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树形数据结构,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中。
以下是一些二叉树算法的应用:
1. 搜索二叉树:搜索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它的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值,并且每个节点的左子树中的所有节点的值都小于该节点的值,右子树中的所有节点的值都大于该节点的值。
搜索二叉树可以用于快速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
2. 平衡二叉树:平衡二叉树是一种自平衡的二叉搜索树,它通过在插入和删除节点时调整树的结构来保持平衡。
平衡二叉树可以保持树的深度较小,从而在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时具有更好的时间复杂度。
3. 二叉堆:二叉堆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它满足堆的性质,即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
二叉堆可以用于实现优先队列、堆排序等算法。
4. 哈夫曼编码:哈夫曼编码是一种用于无损数据压缩的算法,它使用二叉树来表示数据流中的频繁项。
哈夫曼编码可以有效地压缩数据,同时保持数据的可读性和可恢复性。
5. 决策树:决策树是一种基于二叉树的分类算法,它通过构建一棵二叉树来对数据进行分类。
决策树可以用于解决分类问题、预测问题等。
总之,二叉树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数据结构,它可以用于实现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
二叉树的好处(应用)
二叉树的好处(应用)
二叉排序树是一种比较有用的折衷方案。
数组的搜索比较方便,可以直接用下标,但删除或者插入某些元素就比较麻烦。
链表与之相反,删除和插入元素很快,但查找很慢。
二叉排序树就既有链表的好处,也有数组的好处。
在处理大批量的动态的数据是比较有用。
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一般都采用树(特别是B树)的数据结构数据,主要为排序和检索的效率。
二叉树是一种最基本最典型的排序树,用于教学和研究树的特性,本身很少在实际中进行应用,因为缺点太明显了(看看教科书怎么说的)。
就像冒泡排序一样,虽然因为效率问题并不实用,单不失一种教学例子的好手段。
平衡二叉树都有哪些应用场景
二叉树支持动态的插入和查找,保证操作在O(height)时间,这就是完成了哈希表不便完成的工作,动态性。
但是二叉树有可能出现worst-case,如果输入序列已经排序,则时间复杂度为O(N)
平衡二叉树/红黑树就是为了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保证在O(logN)范围内。
所以如果输入结合确定,所需要的就是查询,则可以考虑使用哈希表,如果输入集合不确定,则考虑使用平衡二叉树/红黑树,保证达到最大效率
平衡二叉树主要优点集中在快速查找。
如果你知道SGI/STL的set/map底层都是用红黑树(平衡二叉树的一种)实现的,相信你会对这些树大有兴趣。
LAB06二叉树的操作及应用
LAB06二叉树的操作及应用Lab06.二叉树的操作及应用【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二叉树顺序存储表示的实现及其基本操作;2.掌握线索二叉树类型的定义方法,会按对称序线索化二叉树和周游对称序线索二叉树;3.掌握优先队列的实现及其基本操作;4.掌握构造哈夫曼树的基本思想和哈夫曼树的数据结构设计,能编程实现哈夫曼树的构造;5.掌握哈夫曼树的基本应用——哈夫曼编码。
【实验内容】1.二叉树按顺序存储表示,编写一个C源程序,计算给定二叉树的叶结点数,并给出它的先根序列,或后根序列,或对称序列。
2.编写一个C源程序,对给定的二叉树,按对称序线索化该二叉树,并按对称序周游该对称序线索二叉树。
3. 编写一个C源程序,恰当定义优先队列,并对给定的优先队列,实现插入和删除最小结点的操作。
4.简述构造哈夫曼树的基本思想和哈夫曼树的数据结构设计,并编程实现哈夫曼树的构造。
5.简述哈夫曼编码的原理和方法,编程实现哈夫曼编码与解码。
【实验仪器与软件】1.CPU主频在1GHz以上,内存在512Mb以上的PC;2.VC6.0,Word 2003及以上版本。
实验讲评:实验成绩:评阅教师:2012 年月日Lab06.二叉树的操作及应用一、顺序存储表示二叉树及其基本运算其顺序表示为:首先要对它进行扩充,增加一些并不存在的空结点,使之成为一棵完全二叉树,然后再用一维数组顺序存储。
其存储表示为:s t r u c t S e q B i n T r e e{/*顺序二叉树类型定义*/i n t M A X N U M/*完全二叉树中允许结点的最大个数*/i n t n;/*改造成完全二叉树后,结点的实际个数*/D a t a T y p e*n o d e l i s t;/*存放结点的数组*/};t y p e d e f s t r u c t S e q B i n T r e e*P S e q B i n T r e e;二、对称序线索化该二叉树及其周游的实现要按对称序周游对称序线索二叉树,首先找到对称序列中的第一个结点,然后依次找到结点的后继结点,直至其后继结点为空即可。
二叉树算法应用
二叉树算法应用一、简介二叉树是一种常见的树形数据结构,它由节点组成,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
二叉树算法是指在二叉树上进行各种操作和解决问题的算法。
二叉树算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领域,如数据结构、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
本文将介绍二叉树算法的几个常见应用。
二、二叉搜索树二叉搜索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它的每个节点的左子树中的所有节点都小于该节点,右子树中的所有节点都大于该节点。
二叉搜索树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实现快速的查找和插入操作。
通过比较节点的值,可以快速定位目标节点,并在O(log n)的时间复杂度内完成操作。
三、二叉树的遍历二叉树的遍历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访问二叉树的所有节点。
常见的遍历方式有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前序遍历先访问根节点,然后递归地遍历左子树和右子树;中序遍历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节点,最后遍历右子树;后序遍历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
二叉树的遍历可以用来输出树的结构、搜索树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四、二叉树的深度和平衡二叉树的深度是指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的节点个数。
二叉树的平衡是指左右子树的深度差不超过1。
平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它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可以在O(log n)的时间复杂度内完成。
平衡二叉树的一个常见应用是实现高效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如AVL树和红黑树。
五、二叉树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二叉树的序列化是指将二叉树转化为字符串或数组的过程,可以用来存储和传输二叉树。
二叉树的反序列化是指将字符串或数组转化为二叉树的过程。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可以用来保存二叉树的状态、复制二叉树以及在分布式系统中传输二叉树等。
常见的序列化方式有前序遍历和层序遍历。
六、二叉树的重建和转换二叉树的重建是指根据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或后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的结果,重新构建出原始二叉树。
二叉树的转换是指将二叉树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二叉树,如将二叉搜索树转化为有序的双向链表。
重建和转换可以用来解决二叉树的复制、恢复和转换等问题。
二叉树用途
二叉树用途二叉树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由节点和连接节点的边组成,其中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被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二叉树具有以下特点:1. 有层次结构:节点按照层次排列,每层从左到右。
2. 可以拥有零个、一个或两个子节点。
3. 二叉树的子树也是二叉树。
4. 深度为d的二叉树最多含有2^d-1个节点,其中d为二叉树的深度。
二叉树的用途非常广泛,下面将详细讨论几个主要的应用场景。
1. 搜索、排序和查找:二叉树可以用于快速搜索、排序和查找数据。
二叉搜索树是一种常用的二叉树类型,其中每个节点的值大于左子树的所有节点的值,小于右子树的所有节点的值。
通过二分查找算法,在二叉搜索树中可以快速定位目标值。
2. 堆:二叉堆是一种用于实现优先队列的数据结构。
它具有以下特点:任意节点的关键字值都小于(或大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关键字值,根节点的关键字值最小(或最大);并且堆是一颗完全二叉树。
二叉堆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 n),适用于一些需要高效的优先级操作的场景,例如任务调度。
3. 表达式树:二叉树可以用于存储和计算数学表达式。
表达式树是一种二叉树,其叶节点是操作数,内部节点是操作符。
通过遍历表达式树,我们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计算整个表达式的值。
4. 文件系统:二叉树可以用于组织和管理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
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文件或文件夹,左子节点代表文件夹下的子文件夹,右子节点代表同一层级下的其他文件或文件夹。
通过遍历二叉树,可以实现文件的查找、创建、删除等操作。
5. 数据压缩:哈夫曼树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通过构建二叉树来实现。
在哈夫曼树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符对应的节点位于树的较低层,而出现频率较低的字符对应的节点位于树的较高层。
通过对字符进行编码,并使用相对较短的编码表示高频字符,可以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压缩和解压缩。
6. 平衡树:平衡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二叉树,其左子树和右子树的高度差不超过1。
实验六二叉树实验报告
实验四二叉树的操作题目:对于给定的一二叉树,实现各种约定的遍历。
一、实验目的:(1)掌握二叉树的定义和存储表示,学会建立一棵特定二叉树的方法;(2)掌握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先序、中序、后序遍历算法)的思想,并学会遍历算法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
二、实验内容:构造二叉树,再实现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最后统计二叉树的深度。
三、实验步骤:(一) 需求分析1. 二叉树的建立首先要建立一个二叉链表的结构体,包含根节点和左右子树。
因为树的每一个左右子树又是一颗二叉树,所以用递归的方法来建立其左右子树。
二叉树的遍历是一种把二叉树的每一个节点访问并输出的过程,遍历时根结点与左右孩子的输出顺序构成了不同的遍历方法,这个过程需要按照不同的遍历的方法,先输出根结点还是先输出左右孩子,可以用选择语句来实现。
2.程序的执行命令为:1)构造结点类型,然后创建二叉树。
2)根据提示,从键盘输入各个结点。
3)通过选择一种方式(先序、中序或者后序)遍历。
4)输出结果,结束。
(二)概要设计1.二叉树的二叉链表结点存储类型定义typedef struct Node{DataType data;struct Node *LChild;struct Node *RChild;}BitNode,*BitTree;2.建立如下图所示二叉树:void CreatBiTree(BitTree *bt)用扩展先序遍历序列创建二叉树,如果是当前树根置为空,否则申请一个新节点。
3.本程序包含四个模块1) 主程序模块:2)先序遍历模块3)中序遍历模块4)后序遍历模块4.(三)详细设计1.建立二叉树存储类型//==========构造二叉树=======void CreatBiTree(BitTree *bt)//用扩展先序遍历序列创建二叉树,如果是当前树根置为空,否则申请一个新节点//{char ch;ch=getchar();if(ch=='.')*bt=NULL;else{*bt=(BitTree)malloc(sizeof(BitNode));//申请一段关于该节点类型的存储空间(*bt)->data=ch; //生成根结点CreatBiTree(&((*bt)->LChild)); //构造左子树CreatBiTree(&((*bt)->RChild)); //构造右子树}}2.编程实现以上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操作,输出遍历序列1)先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如下:void PreOrder(BitTree root){if (root!=NULL){Visit(root ->data);PreOrder(root ->LChild); //递归调用核心PreOrder(root ->RChild);}}2)中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如下:void InOrder(BitTree root){if (root!=NULL){InOrder(root ->LChild);Visit(root ->data);InOrder(root ->RChild);}}3)后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如下:void PostOrder(BitTree root){if(root!=NULL){PostOrder(root ->LChild);PostOrder(root ->RChild);Visit(root ->data);}}4)计算二叉树的深度算法如下:int PostTreeDepth(BitTree bt) //求二叉树的深度{int hl,hr,max;if(bt!=NULL){hl=PostTreeDepth(bt->LChild); //求左子树的深度hr=PostTreeDepth(bt->RChild); //求右子树的深度max=hl>hr?hl:hr; //得到左、右子树深度较大者return(max+1); //返回树的深度}else return(0); //如果是空树,则返回0}四、调试分析及测试结果1. 进入演示程序后的显示主界面:请输入二叉树中的元素;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分别输出结果。
二叉树的原理和应用
二叉树的原理和应用1. 什么是二叉树二叉树是一种常见的树状数据结构,它由节点组成,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
每个节点分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它们分别表示节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
2. 二叉树的基本特点•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
•左子节点比父节点小,右子节点比父节点大,这个条件称为二叉搜索树的性质。
3.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对于二叉树,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包括插入节点、删除节点、查找节点等。
3.1 插入节点在二叉树中插入新节点的方法如下: - 如果树为空,则新节点为根节点。
- 如果新节点的值小于当前节点的值,将新节点插入到当前节点的左子树。
- 如果新节点的值大于当前节点的值,将新节点插入到当前节点的右子树。
3.2 删除节点在二叉树中删除节点的方法如下: - 如果待删除的节点是叶子节点,直接删除即可。
- 如果待删除的节点只有一个子节点,将其子节点移到待删除节点的位置。
- 如果待删除的节点有两个子节点,找到右子树的最小节点(或左子树的最大节点),将其值复制到待删除节点,然后删除这个最小节点(或最大节点)。
3.3 查找节点在二叉树中查找节点的方法如下: - 从根节点开始,若待查找的节点等于当前节点的值,则返回当前节点。
- 若待查找的节点小于当前节点的值,则继续在当前节点的左子树中查找。
- 若待查找的节点大于当前节点的值,则继续在当前节点的右子树中查找。
4. 二叉树的应用二叉树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4.1 网络路由在计算机网络中,二叉树用于确定数据包的路由。
每个节点表示网络节点,每个子节点表示网络连接的下一个节点,通过不断判断数据包的目标地址来选择合适的子节点进行转发。
4.2 数据库索引在数据库中,二叉树被用于加速数据的检索。
通过将数据存储在二叉树中,可以快速地检索特定值。
4.3 二叉排序树二叉排序树也称为二叉搜索树,它具有以下特点: - 对于任意节点,左子树中的值都小于它的值,右子树中的值都大于它的值。
二叉树 实验报告
二叉树实验报告二叉树实验报告引言:二叉树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由节点和边组成,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分别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特性以及应用。
一、二叉树的定义与性质1.1 二叉树的定义二叉树是一种递归定义的数据结构,它可以为空,或者由一个根节点和两个二叉树组成,分别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
1.2 二叉树的性质(1)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分别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2)左子树和右子树也是二叉树。
(3)二叉树的子树之间没有关联性,它们是相互独立的。
二、二叉树的遍历方式2.1 前序遍历前序遍历是指先访问根节点,然后按照先左后右的顺序遍历左子树和右子树。
2.2 中序遍历中序遍历是指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节点,最后遍历右子树。
2.3 后序遍历后序遍历是指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
2.4 层次遍历层次遍历是指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遍历二叉树的每个节点。
三、二叉树的应用3.1 二叉搜索树二叉搜索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它的每个节点的值大于其左子树的所有节点的值,小于其右子树的所有节点的值。
这种特性使得二叉搜索树可以高效地进行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
3.2 哈夫曼树哈夫曼树是一种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它常用于数据压缩中。
哈夫曼树的构建过程是通过贪心算法,将权值较小的节点放在离根节点较远的位置,从而实现最优编码。
3.3 表达式树表达式树是一种用于表示数学表达式的二叉树,它的叶节点是操作数,而非叶节点是操作符。
通过对表达式树的遍历,可以实现对表达式的求值。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二叉树的定义、性质、遍历方式以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叉树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和算法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二叉树的高级应用,并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实验6 二叉树及其应用
实验6 二叉树及其应用1.实验目的1)了解二叉树的特点、掌握二叉树的主要存储结构。
2)掌握二叉树的基本操作,能针对二叉树的具体应用选择相应的存储结构。
3)掌握递归算法的设计方法。
2.实验内容(1)二叉链表表示二叉树,建立一棵二叉树,实现下列基本操作,通过数据测试每个操作的正确性,包括:1. CreateBinTree(&T):按扩展二叉树的先序遍历结果构造二叉树。
2. BinTreeEmpty(T): 判断一棵二叉树是否为空树。
3. PreOrderTraverse(T): 先序遍历二叉树T,并输出节点序列。
4. InOrderTraverse(T): 中序遍历二叉树T,并输出节点序列。
5. PostOrderTraverse(T):后序遍历二叉树T,并输出节点序列。
6. LevelOrderTraverse(T):层次遍历二叉树T,并输出节点序列。
7. Value(T,e):查找值为e的节点,并返回该节点的地址。
8. BinTreeDepth(T):返回二叉树的深度。
9. Parent(T,e):查找二叉树T中值为e的节点的双亲,若e为根节点,操作失败。
10. LeftChild(T,e):查找二叉树T中值为e的节点的左孩子,若e没有左孩子,则操作失败。
11.RightChild(T,e):查找二叉树T中值为e的节点的右孩子,若e没有右孩子,则操作失败。
12. CountNode(T):计算二叉树中节点的个数。
13. Leaf(T): 计算二叉树中叶子节点的个数。
14. OneChild(T): 计算二叉树中度为1的节点个数。
3.实验要求(1)上机前编写实验源程序(要求手写,不允许打印),上机前老师检查,没有预先编写实验程序的同学不允许上实验课,按旷课一次处理。
旷课次数超过2次的同学实验成绩不及格,且没有补考资格。
(2)用一切你能想到的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报告(于下次实验时交)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代码、实验输入输出结果以及实验体会供五部分。
二叉树实现及应用实验报告
二叉树实现及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二叉树实现及应用实验目的:1. 实现二叉树的创建、插入和删除操作。
2. 学习二叉树的遍历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3. 掌握二叉树在数据结构和算法中的一些常用应用。
实验内容:1. 实现二叉树的创建、插入和删除操作,包括二叉树的构造函数、插入函数和删除函数。
2. 学习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法: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3. 掌握二叉树的一些常用应用,如二叉搜索树、平衡二叉树和哈夫曼树等。
实验步骤:1. 创建二叉树的结构体,包括树节点和树的根节点。
2. 实现二叉树的构造函数,用于创建二叉树的根节点。
3. 实现二叉树的插入函数,用于将元素插入到二叉树中的合适位置。
4. 实现二叉树的删除函数,用于删除二叉树中的指定元素。
5. 学习并实现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函数。
6. 运用二叉树的遍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查找二叉树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7. 学习并应用二叉搜索树、平衡二叉树和哈夫曼树等常用二叉树结构。
实验结果:1. 成功创建、插入和删除二叉树中的元素,实现了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2. 正确实现了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并能够正确输出遍历结果。
3. 通过二叉树的遍历方法成功解决了实际问题,如查找二叉树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 学习并熟练应用了二叉搜索树、平衡二叉树和哈夫曼树等常用二叉树结构,丰富了对二叉树的理解。
实验分析:1. 二叉树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具有较好的数据存储和查找性能,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算法领域。
2.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二叉树的创建、插入和删除操作,以及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的原理和应用。
3. 实际问题往往可以转化为二叉树的遍历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应用了二叉树的遍历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
4. 熟练掌握二叉搜索树、平衡二叉树和哈夫曼树的原理和应用,对于提高我们在数据结构和算法方面的设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赫夫曼树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赫夫曼树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赫夫曼树的构建方法;3. 学会使用赫夫曼树进行数据压缩和解压缩;4. 了解赫夫曼树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二、实验原理赫夫曼树是一种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也称为最优二叉树。
在构建赫夫曼树的过程中,每次选择两个权值最小的节点作为左右子节点,然后合并成一个新的节点,权值为两个子节点权值之和。
重复此过程,直到只剩下一个节点,即为赫夫曼树的根节点。
赫夫曼树在数据压缩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
通过对字符进行赫夫曼编码,可以将字符序列转换成二进制序列,从而减少数据存储空间。
在解码过程中,根据赫夫曼树的结构,可以将二进制序列还原成原始字符序列。
三、实验内容1. 构建赫夫曼树(1)输入字符及其权值,例如:A=5, B=9, C=12, D=13, E=16, F=45。
(2)将输入的字符和权值放入最小堆中,每次取出两个最小权值的节点,合并成一个新的节点,权值为两个子节点权值之和。
(3)重复步骤(2),直到只剩下一个节点,即为赫夫曼树的根节点。
2. 使用赫夫曼树进行数据压缩和解压缩(1)根据赫夫曼树生成字符的编码,例如:A=01, B=100, C=101, D=110, E=1110, F=1111。
(2)对输入的字符序列进行编码,例如:输入字符串"ABCDEF",编码后为"01010010101111111111"。
(3)将编码后的二进制序列存储或传输。
(4)接收方根据赫夫曼树的结构,对二进制序列进行解码,还原成原始字符序列。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构建赫夫曼树```F/ \B D/ \ / \A C E G```(2)字符编码```A=01, B=100, C=101, D=110, E=1110, F=1111```(3)输入字符串"ABCDEF"的编码结果为"01010010101111111111"。
实验六 二叉树及应用的实验
实验六二叉树及应用的实验【实验目的】掌握二叉树的左右链存储实现,二叉树的建立方法,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哈夫曼树的程序实现。
【实验说明】1、存储结构定义及库文件#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define Stack_Size 50typedef char DataType;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struct node *lchild,*rchild;}BiTNode,*BiTree;2、建立二叉树void CreateBiTree(BiTree *bt ){ char ch;ch=getchar();if(ch=='.') *bt=NULL;else{*bt=(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bt)->data=ch;CreateBiTree(&((*bt)->lchild));CreateBiTree(&((*bt)->rchild));}}3、先序递归遍历二叉树void PreOrder(BiTree root)//root指向二叉树根结点{ if(root!=NULL){printf("%c",root->data);PreOrder(root->lchild);PreOrder(root->rchild);}}4、中序非递归遍历二叉树void inorder(BiTree root){BiTNode *p;int top;BiTree S[Stack_Size];top=0;p=root;//printf("ZYZ\n");do{while(p!=NULL){if(top>Stack_Size-1) {printf("栈满\n");return;}else {top=top+1;S[top]=p;p=p->lchild;};}if (top!=0){p=S[top];top=top-1;printf("%c",p->data);p=p->rchild;}}while(p!=NULL||top!=0);}4、主控菜单处理调试程序void main( ){BiTree T=NULL;int xz=1;char ch;while(xz) {printf(" 二叉树的建立及遍历\n");printf("==========================\n");printf(" 1、建立二叉树存储结构\n");printf(" 2、二叉树的前序遍历(递归)\n");printf(" 3、二叉树的中序遍历(非递归)\n");printf(" 0、退出系统\n");printf("===========================\n");printf(" 请选择:0--3 ");scanf("%d",&xz);switch(xz){ case 0: printf("再见!\n");return;case 1: ch=getchar();printf("按扩展先序遍历序列输入二叉树各结点值:");CreateBiTree(&T);printf("\n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建立完成!\n");printf("\n");break;case 2: printf("二叉树先序遍历序列为:");if(T) PreOrder(T);else printf("\n空树");printf("\n");printf("\n");break;case 3: printf("二叉树中序遍历序列为:");inorder(T);printf("\n");break;}}return;}//main【实验内容】⑴二叉树的遍历算法(非递归实现先序遍历,用递归实现中序遍历,用非递归实现后序遍历,层次遍历)⑵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方式存储,找到二叉树中度为0的结点个数。
二叉树的各种应用
一、实验综述1、实验目的及要求目的:1)掌握树与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与遍历运算;2)掌握二叉树先序、中序、后序与层序遍历的程序实现;3)了解二叉树的应用。
要求:1)编程:二叉链表类的实现;2)编程:二叉链表先序、中序、后序与层序遍历(应用队列方法)的程序实现。
2、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设备:PC软件:VC6二、实验过程(编程,调试,运行;请写上源码,要求要有注释)1.编程:二叉链表类的实现代码:#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char elemtype;struct bitree{elemtype data;bitree *lchild,*rchild;};bitree *create(){bitree *q[100];bitree *s;bitree *root;int front=1,rear=0;char ch;root=NULL;cout<<"请输入结点值(不存在的结点用','表示,'#'表示结束)"<<endl; cin>>ch;while(ch!='#'){s=NULL;if(ch!=','){s=new bitree;s->data=ch;s->lchild=NULL;s->rchild=NULL;}rear++;q[rear]=s;if(rear==1)root=s;else{if((s!=NULL)&&(q[front]!=NULL)){if(rear%2==0)q[front]->lchild=s;elseq[front]->rchild=s;}if(rear%2==1)front++; }cin>>ch;}return root;}void lorder(bitree *t){bitree *q[100],*p;int f,r;q[1]=t;f=r=1;cout<<"按层次遍历二叉树的结果为:";while (f<=r){p=q[f];f++;cout<<p->data<<" ";if(p->lchild!=NULL) {r++;q[r]=p->lchild;}if(p->rchild!=NULL){r++; q[r]=p->rchild;}}cout<<endl;}void main(){bitree *t;t=create();lorder(t);}运行截图:2.编程:二叉链表先序、中序、后序与层序遍历(应用队列方法)的程序实现代码:#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queuesize 100#define ERROR 0#define OK 1typedef struct BiTNode{char data;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BinNode;typedef BinNode *BiTree;typedef struct{int front,rear;BiTree data[queuesize];int count;}cirqueue;void leverorder(BiTree t){cirqueue *q;BiTree p;q=new cirqueue;q->rear=q->front=q->count=0;q->data[q->rear]=t;q->count++;q->rear=(q->rear+1)%queuesize;while (q->count)if (q->data[q->front]){p=q->data[q->front];cout<<p->data;q->front=(q->front+1)%queuesize;q->count--;if (q->count==queuesize)cout<<"error,队列满了!";else{q->count++;q->data[q->rear]=p->lchild;q->rear=(q->rear+1)%queuesize;}if (q->count==queuesize)cout<<"error";else{q->count++;q->data[q->rear]=p->rchild;q->rear=(q->rear+1)%queuesize;}}else{q->front=(q->front+1)%queuesize;q->count--;}}int CreatBiTree(BiTree& root){char ch;BiTree p;BiTree q[100];int front=1,rear=0;int jj=0;ch=getchar();while(ch!='#'){p=NULL;if(ch!=','){p=(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if(NULL==p)return ERROR;jj++;p->data=ch;p->lchild=p->rchild=NULL;}rear++;q[rear]=p;if(1==rear)root=p;else{if(p&&q[front]){if(0==(rear%2))q[front]->lchild=p;elseq[front]->rchild=p;}if(p&&(NULL==q[front])){free(p);return ERROR;}if(1==rear%2)front++;}ch=getchar();}return OK;}void PreOrder(BiTree root){if(root!=NULL){cout<<root->data;PreOrder(root->lchild);PreOrder(root->rchild);}}void InOrder(BiTree root){if(root!=NULL){InOrder(root->lchild);cout<<root->data;InOrder(root->rchild);}}void PostOrder(BiTree root){if(root!=NULL){PostOrder(root->lchild);PostOrder(root->rchild);cout<<root->data;}}int shuru(){cout<<"输入二叉树(,表示空)安#结束输入:"<<endl; return 0;}int main(){shuru();BiTree ss;int i=CreatBiTree(ss);cout<<endl<<"先序遍历二叉树:";PreOrder(ss);cout<<endl<<"中序遍历二叉树:";InOrder(ss);cout<<endl<<"后序遍历二叉树:";PostOrder(ss);cout<<endl<<"层序遍历二叉树:";leverorder(ss);cout<<endl;return 0;}运行截图:。
数据结构哈夫曼树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哈夫曼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哈夫曼树的数据结构及其相关算法,并通过实际编程实现来提高对数据结构的应用能力和编程技能。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环境为具体编程语言名称,操作系统为具体操作系统名称。
三、实验原理哈夫曼树,又称最优二叉树,是一种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构建一棵二叉树,使得权值较大的节点距离根节点较近,权值较小的节点距离根节点较远,从而达到带权路径长度最小的目的。
在构建哈夫曼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所有的节点按照权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然后,选取权值最小的两个节点作为左右子树,构建一个新的父节点,该父节点的权值为左右子节点权值之和。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的节点都被构建到哈夫曼树中。
哈夫曼编码是基于哈夫曼树的一种编码方式。
对于每个叶子节点,从根节点到该叶子节点的路径上,向左的分支编码为 0,向右的分支编码为 1,这样就可以得到每个叶子节点的哈夫曼编码。
四、实验步骤1、定义节点结构体```ctypedef struct HuffmanNode {char data;int weight;struct HuffmanNode left;struct HuffmanNode right;} HuffmanNode;```2、实现节点排序函数```cvoid sortNodes(HuffmanNode nodes, int n) {for (int i = 0; i < n 1; i++){for (int j = 0; j < n i 1; j++){if (nodesj>weight > nodesj + 1>weight) {HuffmanNode temp = nodesj;nodesj = nodesj + 1;nodesj + 1 = temp;}}}}```3、构建哈夫曼树```cHuffmanNode buildHuffmanTree(HuffmanNode nodes, int n) {while (n > 1) {sortNodes(nodes, n);HuffmanNode left = nodes0;HuffmanNode right = nodes1;HuffmanNode parent =(HuffmanNode )malloc(sizeof(HuffmanNode));parent>data ='\0';parent>weight = left>weight + right>weight;parent>left = left;parent>right = right;nodes0 = parent;nodes1 = nodesn 1;n;}return nodes0;}```4、生成哈夫曼编码```cvoid generateHuffmanCodes(HuffmanNode root, int codes, int index) {if (root>left) {codesindex = 0;generateHuffmanCodes(root>left, codes, index + 1);}if (root>right) {codesindex = 1;generateHuffmanCodes(root>right, codes, index + 1);}if (!root>left &&!root>right) {printf("%c: ", root>data);for (int i = 0; i < index; i++){printf("%d", codesi);}printf("\n");}}```5、主函数```cint main(){HuffmanNode nodes5 ={(HuffmanNode )malloc(sizeof(HuffmanNode)),(HuffmanNode )malloc(sizeof(HuffmanNode)),(HuffmanNode )malloc(sizeof(HuffmanNode)),(HuffmanNode )malloc(sizeof(HuffmanNode)),(HuffmanNode )malloc(sizeof(HuffmanNode))};nodes0>data ='A';nodes0>weight = 5;nodes1>data ='B';nodes1>weight = 9;nodes2>data ='C';nodes2>weight = 12;nodes3>data ='D';nodes3>weight = 13;nodes4>data ='E';nodes4>weight = 16;HuffmanNode root = buildHuffmanTree(nodes, 5);int codes100;generateHuffmanCodes(root, codes, 0);return 0;}```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运行上述程序,得到了每个字符的哈夫曼编码:A: 00B: 01C: 10D: 110E: 111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权值较小的字符A 和B 对应的编码较短,而权值较大的字符D 和E 对应的编码较长。
最优二叉树(哈夫曼树)
实验4.2 最优二叉树(哈夫曼树)一、实验的目的要求1、了解树和哈夫曼树的特性,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掌握树和哈夫曼树的实现方法以及它们的基本操作,学会运用树和二叉树来解决问题。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1、请设计一个算法,对于给定的n个结点的权值,建立一棵哈夫曼树。
具体要求如下:①算法输入:n个结点的权值。
②算法输出:哈夫曼树,打印出哈夫曼树的所有的结点序号、双亲结点、左孩子、右孩子和权值。
③测试数据:⑴设结点数n=7,权值分别为7、5、2、3、8、10、20;⑵设结点数n=8,权值分别为7、19、2、6、32、3、21、10。
三、解题思路1、哈夫曼树的存储结构:用哈夫曼算法求得的哈夫曼树中共有2n-l个结点,其中n个叶结点是初始森林中的n个孤立结点,其余n-1个结点是构造过程中生成的度为2的结点。
因此,有2n-l个结点的哈天曼树可用大小为2n-l的向量来存储。
每个结点包括4个域:权值域、左/右孩子域和双亲域,双亲域不但可用来存放双亲在向量中的下标,而且可区分该结点是否为根结点。
因为在当前森林中合并两棵二叉树时,必须在森林的所有结点中先取两个权值最小的根结点,所以有必要为每个结点设置一个标记以区分根和非根结点。
2、解题步骤如下:①将哈天曼树向量tree中的2n-l个结点初始化:即将各结点中的三个指针和权值均置为0。
②读入n个权值放入向量tree的前n个分量中,它们是初始森林中的n个孤立的根结点上的权值。
③对森林中的树进行n一l次合并,共产生n一l个新结点,依次放入向量tree的第t 个分量中(n+l≤t≤m)(第t个分量的下标值为t一l)。
每次合并的方法如下:⑴在当前森林的所有结点tree[j](0≤j≤i一l,i=t-l)中,选取具有最小权值和次小权值的两个根结点,分别用pl和p2记住这两个根结点在向量tree中的下标。
⑵将根为tree[pl]和tree[p2]的两棵树合并,使其成为新结点tree[i]的左右孩子,得到一棵以新结点tree[i]为根的二叉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最优二叉树的应用
【实验目的】
掌握求最优二叉树的方法。
【实验内容】
最优二叉树在通信编码中的应用。
要求输入一组通信符号的使用频率
{2,3,5,7,11,13,17,19,23,29,31,37,41},求各通信符号对应的前缀码。
【实验原理和方法】
(1)用一维数组f[N]存贮通信符号的使用频率,用求最优二叉树的方法求得每个通信符号的前缀码。
(2)用链表保存最优二叉树,输出前缀码时可用树的遍历方法。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N 13
struct tree {
float num;
struct tree *Lnode;
struct tree *Rnode;
}* fp[N];//保存结点
char s[2*N];//放前缀码
void inite_node(float f[],int n)//生成叶子结点
{
int i;
struct tree *pt;
for(i=0;i<n;i++)
{
pt=(struct tree *)malloc(sizeof(struct tree));//生成叶子结点
pt->num=f[i];
pt->Lnode=NULL;pt->Rnode=NULL;
fp[i]=pt;
}
}
void sort(struct tree * array[],int n)//将第N-n个点插入到已排好序的序列中。
{
int i;
struct tree *temp;
for(i=N-n;i<N-1;i++)
if(array[i]->num>array[i+1]->num)
{
temp=array[i+1];
array[i+1]=array[i];
array[i]=temp;
}
}
struct tree * construct_tree(float f[],int n)//建立树
{
int i;
struct tree *pt;
for(i=1;i<N;i++)
{
pt=(struct tree *)malloc(sizeof(struct tree));//生成非叶子结点
//第一句
pt->Lnode=fp[i-1];
//第二句
fp[i]=pt;//w1+w2
sort(fp,N-i);
}
return fp[N-1];
}
void preorder(struct tree *p,int k,char c)
{
int j;
if(p!=NULL)
{
if(c=='l') s[k]='0';
else s[k]='1';
if(p->Lnode==NULL) {//P指向叶子
printf("%.2f: ",p->num);
for(j=0;j<=k;j++)
printf("%c",s[j]);
putchar('\n');
}
//第三句
//第四句
}
}
void main(){
float f[N]={2,3,5,7,11,13,17,19,23,29,31,37,41};
struct tree *head;
//第五句-初始化结点
head=construct_tree(f,N);//生成最优树
s[0]=0;
preorder(head,0,'l');//遍历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