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精美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21课 古诗三首 教学课件

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
令Hale Waihona Puke 使。指侵扰中原 的北方游牧 民族骑兵。
诗义:倘若龙城的飞将李 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 牧马度过阴山。
第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位于今内蒙 古中部及河 北北部。
思考:诗句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谁?诗句又 表达了什么愿望?
“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 怕他,称他为“飞将军”。在诗中泛指英勇善 战的将领。诗句写出了人民不堪战争,渴望和 平安定的愿望。
第五页,共三十八页。
作者简介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宋代
女词人,婉约派词人代表,语言 清丽典雅,著有《易安居士文集 》。代表作有《声声慢》《如梦 令》《一剪梅》等。
第六页,共三十八页。
我会认
sài
出塞
jiàng
将士
qín
秦国
jié
杰出
zhēng
征战
第七页,共三十八页。
多音字
j_iā_n_g_( 将军 )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2.结合注释,说说 下列诗句的意思。你从中体会 到了什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析: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
南下牧马度过阴山。这两句诗既有抒情,也有议论,抒 发了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 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从中我体会到作者对多一些
第三十页,共三十八页。
知识拓展
边塞诗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使至塞上》 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出塞》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唐 李白《关山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朗读指导:表现 出项羽宁死不屈的高 贵气节。
项羽活着的时候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决不 苟且偷生。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题临安邸》
金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人民生活困苦,而南宋君臣却不思进 取,苟且偷生,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她大声地 呼喊——
让我们将这种豪情融在记忆中, 融在血液里,试着背一背这首诗。
板书设计
凉州词
饮酒作乐 杀敌豪情
美酒 琵琶 醉卧 几人回
为国而战 视死如归
第3课时
板块一 猜测作者,激情入题
看资料,猜作者。
李 清
照
她,是一位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
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被誉为“千
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多写离愁别绪,婉约缠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再读诗句,思考:透过“秦时”“汉时”,你又想到了 什么?
从秦到汉,再到诗人生活的唐朝,边关遭受外族侵扰长 达九百多年!时光穿越近千年,不变的是什么? 战争
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朗读这一句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人为什么没有回来? 战死沙场,终老边关
诗词朗诵 朗读《凉州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cí
凉州词
[唐]王翰
pí pá
cuī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zu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词解读
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
(今甘肃武威)一带。
凉州词
[唐]王翰
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 能够发光。诗中指极精致
项羽活着的时候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决不 苟且偷生。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题临安邸》
金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人民生活困苦,而南宋君臣却不思进 取,苟且偷生,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她大声地 呼喊——
让我们将这种豪情融在记忆中, 融在血液里,试着背一背这首诗。
板书设计
凉州词
饮酒作乐 杀敌豪情
美酒 琵琶 醉卧 几人回
为国而战 视死如归
第3课时
板块一 猜测作者,激情入题
看资料,猜作者。
李 清
照
她,是一位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
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被誉为“千
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多写离愁别绪,婉约缠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再读诗句,思考:透过“秦时”“汉时”,你又想到了 什么?
从秦到汉,再到诗人生活的唐朝,边关遭受外族侵扰长 达九百多年!时光穿越近千年,不变的是什么? 战争
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朗读这一句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人为什么没有回来? 战死沙场,终老边关
诗词朗诵 朗读《凉州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cí
凉州词
[唐]王翰
pí pá
cuī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zu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词解读
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
(今甘肃武威)一带。
凉州词
[唐]王翰
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 能够发光。诗中指极精致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授课课件

西汉时,匈奴犯境,民不聊生。英勇善战的将领参军抗击匈奴,他 们舍生忘死,屡建奇功,终于赶跑了匈奴,消除了北方的边患。
①王昌龄认为将士们有家不能回,只能望月思乡的原因是( 边战不断)。 ②联系前两句诗,你觉得诗人想表达的是( 人民要求平息边患,享受
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让你 体会到了什么?
听老师朗诵诗歌,想一想,老师 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这首诗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悲愤、激昂
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边 读边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古诗大意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 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 生,退回江东。
葡萄美酒夜光杯
这就是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 用白玉精制而成,因“光明夜照”得名。凉州往西 就是新疆的吐鲁番,那里可是盛产葡萄美酒和夜光 杯的地方。
夜光杯
葡萄酒
此时,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盛大的酒宴上有很多夜光酒杯盛满了 醇香的葡萄酒,酒席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 众多将士在举杯欢庆,这豪华的盛宴,真 是令人神往啊!
思维导图
词语积累
描写战争惨烈的四字词语:
枪林弹雨 血流成河
马革裹尸 尸横遍野
体现爱国精神的四字词语:
精忠报国 舍身为国
救亡图存 匹夫有责
课内美句积累
描写爱国情怀的句子: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课外美句积累
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
王翰,字子羽,唐代诗人。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 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 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全唐诗》存其诗一 卷,共有十四首。其中以《凉州词二首》最负盛名。
①王昌龄认为将士们有家不能回,只能望月思乡的原因是( 边战不断)。 ②联系前两句诗,你觉得诗人想表达的是( 人民要求平息边患,享受
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让你 体会到了什么?
听老师朗诵诗歌,想一想,老师 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这首诗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悲愤、激昂
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边 读边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古诗大意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 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 生,退回江东。
葡萄美酒夜光杯
这就是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 用白玉精制而成,因“光明夜照”得名。凉州往西 就是新疆的吐鲁番,那里可是盛产葡萄美酒和夜光 杯的地方。
夜光杯
葡萄酒
此时,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盛大的酒宴上有很多夜光酒杯盛满了 醇香的葡萄酒,酒席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 众多将士在举杯欢庆,这豪华的盛宴,真 是令人神往啊!
思维导图
词语积累
描写战争惨烈的四字词语:
枪林弹雨 血流成河
马革裹尸 尸横遍野
体现爱国精神的四字词语:
精忠报国 舍身为国
救亡图存 匹夫有责
课内美句积累
描写爱国情怀的句子: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课外美句积累
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
王翰,字子羽,唐代诗人。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 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 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全唐诗》存其诗一 卷,共有十四首。其中以《凉州词二首》最负盛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公开课PPT课件

zuì
醉
组词:醉酒 陶醉
造句:听众陶醉在美妙的歌声中。
jié
杰
组词:豪杰 人杰地灵 造句:岳飞是宋代的一个英雄豪杰。
yì
亦
组词:亦然 人云亦云 造句:我们要做有主见的人,不要人云亦云。
xiónɡ
雄
组词:英雄 雄鸡 造句:这些白衣战士是我们心目中的大英雄。
xiànɡ
项
组词:项羽 注意事项 造句:楚汉之争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 你从这两句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 人杰 为国家建功立业,报效
朝廷的人。
死 鬼雄 为国捐躯的人。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诗人认为活着就要做人中豪杰,为国 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英 雄。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 关于项羽,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无论是王昌龄、王翰,还是李清照,透 过他们的诗歌,我们都不难感受到他们忧国 忧民的大善;无论在盛唐还是在弱宋,那种 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 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是我们的优 秀传统。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随堂练习
一、辨字组词。 秦( 秦国 ) 奏( 演奏 ) 催( 催促 ) 推( 推开 )
➢ 朗诵《凉州词》,诵出将士们的英勇豪迈。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是一首 边塞诗,描写了守边将 士们开怀畅饮、一醉方 休的场面,表现了将士 们英勇豪迈的气概。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夏日”说明这首诗 是夏天写的。
作者简介
寂寞 冷清
荒凉 孤独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提 起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其他描写明月的诗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9 古诗三首
课堂演练
一、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费( 费用 ) 拂( 吹拂 )
章( 文章 ) 障( 障碍 )
输( 输入 ) 愉( 愉快 )
降( 投降 ) 阵( 阵风 )
9 古诗三首
二、《雪梅》这首诗告诉我们在学习 和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呢?
9 古诗三首
拓展延伸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 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 不定始知圆。
9 古诗三首
课堂演练
一、将古诗补充完整。 一道( 残阳 )铺水中,
半江( 瑟瑟 )半江( 红 )。 ( 可怜 )九月初三夜,
露似( 真珠 )月似( 弓 )。
9 古诗三首
二、填空。 《暮江吟》的作者是( 白居易 ),诗中表现
9 古诗三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mù
日暮
sè
瑟瑟
9 古诗三首
我会写
mù
暮
yín
吟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9 古诗三首
整体感知
读完了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 夕阳映江 、 弯月初生、露珠晶莹 等几幅景象。
9 古诗三首
互动课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
正确、读流利。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横看成岭
பைடு நூலகம்侧看成峰
9 古诗三首
远近高低/各不同
游山所 见
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庐山,样子会有变化吗?
从远处、近处、高 处、低处看庐山,庐山 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9 古诗三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9 古诗三首
课堂演练
一、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费( 费用 ) 拂( 吹拂 )
章( 文章 ) 障( 障碍 )
输( 输入 ) 愉( 愉快 )
降( 投降 ) 阵( 阵风 )
9 古诗三首
二、《雪梅》这首诗告诉我们在学习 和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呢?
9 古诗三首
拓展延伸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 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 不定始知圆。
9 古诗三首
课堂演练
一、将古诗补充完整。 一道( 残阳 )铺水中,
半江( 瑟瑟 )半江( 红 )。 ( 可怜 )九月初三夜,
露似( 真珠 )月似( 弓 )。
9 古诗三首
二、填空。 《暮江吟》的作者是( 白居易 ),诗中表现
9 古诗三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mù
日暮
sè
瑟瑟
9 古诗三首
我会写
mù
暮
yín
吟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9 古诗三首
整体感知
读完了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 夕阳映江 、 弯月初生、露珠晶莹 等几幅景象。
9 古诗三首
互动课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
正确、读流利。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横看成岭
பைடு நூலகம்侧看成峰
9 古诗三首
远近高低/各不同
游山所 见
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庐山,样子会有变化吗?
从远处、近处、高 处、低处看庐山,庐山 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9 古诗三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1 《古诗三首》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优质课名师公开课课件

秦时明月汉时关 对边关
戍边辛苦
将士的
出 塞
万里长征人未还 同情 但使龙城飞将在 对国家
心系祖国 情系人民
企盼良将
不教胡马度阴山
安宁的 企盼
《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 歌先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图景,并融情于景,表达 了对守卫边关将士的同情以及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 战乱的强烈企盼。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诗文大意: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 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 将士守卫的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 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 家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前两句写出了边塞征战的艰辛,反 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 归的同情。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文大意:要是有李广那 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 会让胡人的骑兵度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塞战争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作者感慨无论历史如何 变迁,战争始终没有停止。第二句写征人未还,多 少男儿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第三、四句写出 了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希望有“龙城飞将” 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 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 莫不叫绝。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关】关塞,在边境险要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人】指戍守边疆的士兵。 【还】回家。 【但使】只要。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 将领。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河北北部。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课件

21 古诗三首
凉州词
21 古诗三首
王翰(687-726),字子羽,晋阳(今 山西太原)人。唐代诗人。其诗题材大多 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 ,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 达情怀。《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有十 四首。其中以《凉州词二首》最负盛名。
21 古诗三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葡萄”和“琵琶”的 第二个字读轻声。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21 古诗三首
读读诗的第一句,展开想象, 你看到了什么?
21 古诗三首
葡萄美酒/夜光杯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 精美的夜光杯之中。
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 场景?你想到些什么?
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 ? 守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
21 古诗三首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既有对久戍士卒的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局面的愿望,又 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 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 ,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21 古诗三首
读古诗前两句思考、讨论:你的 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
21 古诗三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融情入景
21 古诗三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只是说秦朝的明月 和汉朝的边关吗?怎么理解这句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的写法,这句 诗的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 关。
21 古诗三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sài
边塞
qín
秦朝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课件(51张PPT)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了解王昌龄、王翰、李清照。 2.朗读古诗。 3.认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 古诗。了解诗句大意。了 解三位诗人。
作者名片
生平简介:王昌龄(约698—约757),字少伯,唐代 诗人,世称王江宁。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人称“诗家 夫子王江宁”。他的七绝与李白并称。晚年贬龙标尉, 世称王龙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议论
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后来 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长江在安徽芜湖、江苏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 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
江东。
借古讽今
西楚霸王——项羽
《夏日绝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古来征战几人回?
君:古代用于第二人称 的一种尊称。 莫:不要。
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 有几人能回?
《凉州词》中的前两句有什么特点?
葡萄美酒夜光杯。
诗一开头就切入了宴会场面。 “夜光杯”显示了宴会的豪华,令 人想象那五光十色的宴饮情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琵琶”既是宴席上的欢快旋律, 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将士们不 惧怕战争的来临,却不免惋惜这场豪 饮的终止。第二句中一“欲”一催”, 刻画了错综矛盾的情景和心情。
学习内容
借助资料理解诗意,感 受人物情怀的方法。
借助资料理解诗意,感受人物情怀。
古诗词由于距离现在年代久远,不仅表达方法和用词与白话文不同, 而且内涵丰富,所以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典故等资料,来理解诗词含义,感 受人物情怀。
人教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了解王昌龄、王翰、李清照。 2.朗读古诗。 3.认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 古诗。了解诗句大意。了 解三位诗人。
作者名片
生平简介:王昌龄(约698—约757),字少伯,唐代 诗人,世称王江宁。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人称“诗家 夫子王江宁”。他的七绝与李白并称。晚年贬龙标尉, 世称王龙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议论
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后来 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长江在安徽芜湖、江苏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 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
江东。
借古讽今
西楚霸王——项羽
《夏日绝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古来征战几人回?
君:古代用于第二人称 的一种尊称。 莫:不要。
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 有几人能回?
《凉州词》中的前两句有什么特点?
葡萄美酒夜光杯。
诗一开头就切入了宴会场面。 “夜光杯”显示了宴会的豪华,令 人想象那五光十色的宴饮情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琵琶”既是宴席上的欢快旋律, 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将士们不 惧怕战争的来临,却不免惋惜这场豪 饮的终止。第二句中一“欲”一催”, 刻画了错综矛盾的情景和心情。
学习内容
借助资料理解诗意,感 受人物情怀的方法。
借助资料理解诗意,感受人物情怀。
古诗词由于距离现在年代久远,不仅表达方法和用词与白话文不同, 而且内涵丰富,所以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典故等资料,来理解诗词含义,感 受人物情怀。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38张PPT)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 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 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 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 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 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 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qín
秦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
zhēnɡ
huán
万 里 长 征征 人 未 还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pí pá
欲 饮 琵琵 琶 马 上 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日绝句
xiànɡ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 的写法,这句诗的意思是秦汉时 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这是什么样的边关?
寂寞 荒凉 冷清 孤独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提起 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其他描写明月的诗句,请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诗歌开头两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 人生态度?
诗的开头两句铿锵 有力,表明态度:不管 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 讲求气节,争做英雄。
3.诗歌后两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典故。借项羽自刎 乌江,不肯偷生的历史故事, 讽刺南宋王朝的逃跑主义, 暗含了要求抗金的主张。
4.能不能将颔联中的“不肯”换成 “不想”“不能”?
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你从中 体会到了什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句的意思是:只要镇守卢龙城的将军 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 山。我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平定边患的渴 望和保家卫国的壮志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250张PPT)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步:学字词
sài
边塞
qín
秦朝
zhēng
长征
jiàng
将领
jié
豪杰
射 靶 子
秦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边塞(sài shài) √ 秦朝(qíng qín)
√ 长征(zēng zhēng) √ 杰出(jié jiē)
从“古来征战几人回”中,你体会到什么?
我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战争使多少 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尸骨埋葬他乡。
从“醉卧沙场”中我听出了你们那份潇洒从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了躺在沙场上为什么不要笑我呢?
因为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在战场上能活着回来。
你体会到了什么?
将士们不仅有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
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这是课后第2题哦!
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 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边塞、前仆后继,这是 为什么?
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光荣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 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 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光荣的。
齐读后两句诗,读出将士们的豪迈气度和 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
朗读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读
sài
边塞
qín
秦朝
zhēng jiàng
长征 将领
易错音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 边塞(sài shài) 长征(zēng zhēng ) √ √ 秦朝(qíng qín) 飞将(jiàng jiāng)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步:学字词
sài
边塞
qín
秦朝
zhēng
长征
jiàng
将领
jié
豪杰
射 靶 子
秦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边塞(sài shài) √ 秦朝(qíng qín)
√ 长征(zēng zhēng) √ 杰出(jié jiē)
从“古来征战几人回”中,你体会到什么?
我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战争使多少 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尸骨埋葬他乡。
从“醉卧沙场”中我听出了你们那份潇洒从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了躺在沙场上为什么不要笑我呢?
因为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在战场上能活着回来。
你体会到了什么?
将士们不仅有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
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这是课后第2题哦!
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 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边塞、前仆后继,这是 为什么?
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光荣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 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 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光荣的。
齐读后两句诗,读出将士们的豪迈气度和 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
朗读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读
sài
边塞
qín
秦朝
zhēng jiàng
长征 将领
易错音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 边塞(sài shài) 长征(zēng zhēng ) √ √ 秦朝(qíng qín) 飞将(jiàng jiā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学PPT课件

(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认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jié
豪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死亦为. 鬼雄。
wéi (以为) 为 wèi (为什么)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其实一他读在:哭这呢个,小也孩不的知嘴是微为微. (翘wè起i),什么我。以为. (wéi)他在笑呢,
诗意: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 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 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 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 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 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用凝重得口气读出 失望、悲伤。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1 古诗三首
第 三 课时
助读 资料
初读 感知
品读 释疑
结构 主旨
课堂 拓展
当堂 检测
作者诗中的项羽和我们知道的一样吗,让我 们一起去学习了解吧。
走近作者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 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 描手法,语言清丽。
举例:
比如读古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看到“明月”和“边 关”脑海中就出现这样的画面: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 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 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 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 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 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认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jié
豪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死亦为. 鬼雄。
wéi (以为) 为 wèi (为什么)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其实一他读在:哭这呢个,小也孩不的知嘴是微为微. (翘wè起i),什么我。以为. (wéi)他在笑呢,
诗意: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 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 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 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 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 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用凝重得口气读出 失望、悲伤。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1 古诗三首
第 三 课时
助读 资料
初读 感知
品读 释疑
结构 主旨
课堂 拓展
当堂 检测
作者诗中的项羽和我们知道的一样吗,让我 们一起去学习了解吧。
走近作者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 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 描手法,语言清丽。
举例:
比如读古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看到“明月”和“边 关”脑海中就出现这样的画面: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 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 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 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 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 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课件

3.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愿” “不想”“不能”?
不能,“ 不 肯 ” 一 词 , 写 出 了 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男儿之 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 “人杰鬼雄”之名。
4.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 “至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照为什么要去 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
凉州词
我会认
jiàng
xiàng
将项
结构分析
比一比
项 顶
结构分析
左右结构
催雄 词 醉项
独体字
鬼 “鬼”的第一笔是 亦
我会写
王翰,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 原市)人,著名诗人。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 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他的诗多 豪放壮丽之句,可惜很多已散失,传世之作中最负盛名 的是他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流露出作 者厌战的情绪,也表现了一种毫纵的意兴。
诗句解析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假如有李广将军来戍守边关, 一定不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南下入侵。
那作者,为什么要呼唤这样一位飞将军呢?
诗人多么希望朝廷能早日任用像李广这样的良将;多么渴 望早日平息战争,使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啊!君不见沙场征 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人们都有同感啊!
段落大意
琵琶:弹拨乐器,源于波拉伯,汉代经西 域传入我国,军中弹奏琵琶常在马上。
诗句意思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 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 怀畅饮,忽然,铮铮的琵 琶声马上传来。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有 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 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 活着回来的。
人教部编版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

诗
人
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介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
字子羽,唐代边塞诗
人。与王昌龄同时期。少
时就聪颖过人,举止豪放,
他的诗多豪放壮丽之句,
可惜很多已散失,传世之
作中最负盛名的是他的
《凉州词》。
学习任务三
边塞诗歌赏析
佳作赏析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 时明月汉 时关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学习任务一
激趣导入
边塞诗歌
王王 翰昌
龄
目 录
1.认识边塞诗,有感情朗读《出塞》《凉州词》两首诗歌。 2.品悟字词,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抒发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边
塞
诗 歌
以描写边塞军民生活和塞外自然风光为主。
盛 唐 气 象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今/昨 唐/唐 夏/商 周/秦 秦/汉
互
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
文
万里长征人未还
战争延续万里,持续长久,有多少士兵 仍然戍守边疆,不能归来。
但使龙城飞将在
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过阴山,侵犯我中原。
·
汉 朝
飞 将 军 李 广
思 考
(1)阅读唐代疆域图,说说,唐朝的 “边塞”在哪里? (2)《出塞》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 哪些边塞风景? (3)诗歌中哪句话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 精美课件

将要。
诗意: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 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 从马上传来,那急促凝重的旋律仿佛催促将士 们前去杀敌。
战场。 不要。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自古以来。
诗意:我若醉卧在沙场 上,请你不要见笑,因 为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 几个能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生当作人杰,_死__亦__为__鬼__雄__。 (2)醉卧沙场君莫笑,_古__来__征__战__几__人__回__? (3)葡__萄__美__酒__夜__光__杯__,欲饮琵琶马上催。 (4)但使龙城飞将在,_不__教__胡__马__度__阴__山__。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的意思。
句诗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 塞》《夏日绝句》。
朗读指导:《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 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前两句诗边读边想 象边塞雄浑、苍茫的景象,读出戍边将士厌 战的哀叹;后两句诗声调高昂,洋溢爱国激 情,读出昂扬的姿态。
读《凉州词》语调要富于变化,体会战士 们对战争的厌恶,以及杀敌报国的豪情。
不能。“不肯”一词表明了项羽以死 相报的决心,说明他无愧于八尺男儿之身, 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鬼 雄”之名。换成其他的词语则没有这种表 达效果。
5.“思项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思”字赞扬了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败 而不屈的气概,这与南宋王朝的渡江南迁形成 了鲜明的对照。诗人借“思项羽”来批判南宋 统治者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行径,寄寓了渴 盼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夏日绝句》的前两句力透人胸臆,直指 人脊骨,读时语气凝重庄严,读出崇高的境界 和非凡的气势,表现出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 的气魄;诗的后两句正气凛然,读出对项羽的 盛赞之情。
诗意: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 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 从马上传来,那急促凝重的旋律仿佛催促将士 们前去杀敌。
战场。 不要。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自古以来。
诗意:我若醉卧在沙场 上,请你不要见笑,因 为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 几个能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生当作人杰,_死__亦__为__鬼__雄__。 (2)醉卧沙场君莫笑,_古__来__征__战__几__人__回__? (3)葡__萄__美__酒__夜__光__杯__,欲饮琵琶马上催。 (4)但使龙城飞将在,_不__教__胡__马__度__阴__山__。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的意思。
句诗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 塞》《夏日绝句》。
朗读指导:《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 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前两句诗边读边想 象边塞雄浑、苍茫的景象,读出戍边将士厌 战的哀叹;后两句诗声调高昂,洋溢爱国激 情,读出昂扬的姿态。
读《凉州词》语调要富于变化,体会战士 们对战争的厌恶,以及杀敌报国的豪情。
不能。“不肯”一词表明了项羽以死 相报的决心,说明他无愧于八尺男儿之身, 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鬼 雄”之名。换成其他的词语则没有这种表 达效果。
5.“思项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思”字赞扬了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败 而不屈的气概,这与南宋王朝的渡江南迁形成 了鲜明的对照。诗人借“思项羽”来批判南宋 统治者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行径,寄寓了渴 盼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夏日绝句》的前两句力透人胸臆,直指 人脊骨,读时语气凝重庄严,读出崇高的境界 和非凡的气势,表现出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 的气魄;诗的后两句正气凛然,读出对项羽的 盛赞之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精品课件

战马的嘶鸣。
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诗意:精致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 将士们正准备举杯痛饮,却听到了战马上 弹起琵琶,在催人出发了。
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
战场。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三、四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诗意:将士们喝醉了躺在战场上。也 请你不要笑话,自古以来当兵打仗,有几 个能从战场上平平安安地返回家乡?
21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出塞
王昌龄
唐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 葩。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 少的古诗,现在看看这几句古诗,试 着填一填,把这几句补充完整。
1.黄沙百战穿金甲,_不__破__楼__兰__终__不__还__。 2.林暗草惊风,____将__军__夜__引__弓____。 3.__大__漠__孤__烟__直___,长河落日圆。
诗 词 讲
解 (1)从哪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
怀念项羽?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从哪一个字可以看出诗人对 项羽深深的怀念? 思
(3)诗人为什么如此怀念项羽?
项羽(前232—前202),秦朝末 年的起义军领袖,曾领导起义军消灭 秦军主力,自称“西楚霸王”,后被 刘邦打败,不愿屈服投降、苟且偷生, 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龄是不是这些边塞将士中的一员呢? 2.“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什么意思? 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3.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边关。 荒凉、冷清、孤独、寂寞。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 凉的边关,提起这明月,我们就会想 起中国古诗中描写明月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诗歌开头两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 人生态度?
诗的开头两句铿锵 有力,表明态度:不管 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 讲求气节,争做英雄。
3.诗歌后两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典故。借项羽自刎 乌江,不肯偷生的历史故事, 讽刺南宋王朝的逃跑主义, 暗含了要求抗金的主张。
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 当 作 人 j杰杰ié ,
死亦为鬼雄。
xiànɡ
至 今 思 项项 羽 ,
不肯过江东。
捉蝴蝶
塞征秦还
杰项琶琵
给下列各字按结构分类。
塞秦征词催 醉杰亦雄项
上下结构: 秦 杰 上中下结构: 塞 左右结构: 征 词 催 醉 雄 项 独体字: 亦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没 回家有。
诗意:秦汉以来,明月 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 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
互文见义
这句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静静的月夜,守卫边关的战士们面对 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 与共的明月,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凉州词
[唐]王 翰
葡 萄 美 酒/夜 光 杯 , 欲 饮 琵 琶/马 上 催 。 醉 卧 沙 场/君 莫 笑 , 古 来 征 战/几 人 回 ?
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 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一读,解句意,知诗意
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指极精致的酒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战士们面对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对战争的怨恨,对故 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和平 的期待。
这两句反映了旷日持久的征战让守 边战士不堪其苦,内心充满厌倦与怨叹 的社会现实。
只要。 李广。 令,使。 位于今内蒙古地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卢龙城。
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诗意:只要镇守卢龙城的飞将军 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 越过阴山。
厌倦战争、 渴望平定边患、 向往和平生活
《出塞》描述了烽火持续,边患不断, 边关战士不堪其苦,家不得归的现实,表 达了守卫关塞的将士们对边地征战的厌倦 与怨叹,对平定边患的渴望,以及劳动人 民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凉州词
[唐]王 翰
王翰 (687—726)字子羽,
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 代边塞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喜 游乐饮酒。他的诗感情奔放,多 豪放壮丽之句。代表作有《凉州 词》二首等。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人为什么要提到名将李广?这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提到李广是希望唐王朝任用像李广那 样英勇善战的将领来抵御侵扰,保障边关 的和平与安宁。言外之意是讽刺如今的唐 将骄纵无能,更表达了诗人对平定边患的 渴望。
出塞
秦汉的明月、边关 征人久未还
但使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1 古诗三首
塞外风光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sài
出 塞 [唐]王昌龄
qín
秦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
zhēnɡ
huán
万 里 长 征征 人 未 还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pí pá
欲 饮 琵琵 琶 马 上 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 作 人 杰 , 死/亦 为 鬼 雄 。 至 今/思 项 羽 , 不 肯/过 江 东 。
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 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夏日绝句
人中的豪杰,英雄人物。
生当作人杰,
鬼中的英雄,指壮烈死去的人。
死亦为鬼雄。
怀念。
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
至今思项羽,袖,后来与刘邦争夺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绝,有 “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又被后人 誉为“七绝圣手”。他写的边塞诗气 势雄浑,格调高昂,极耐吟咏与思索。 其中《出塞》一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珍 品,被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边塞诗 又称出塞诗,以边疆地区汉族
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
代表作有《燕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出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汉 时 关 , 万 里 长 征/人 未 还 。 但 使/龙 城/飞 将 在 , 不 教/胡 马/度 阴 山 。
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 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秦朝。 汉朝。 边关。
凉州词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催 醉卧沙场—莫—笑 沙场难归
战争频繁、 视死如归
《凉州词》写的是边塞将 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的情景,表现出当时战争的残 酷、无常和频繁,反映了将士 们生活的悲惨、痛苦。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李清照 (1084—1155)号易
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宋 代女词人。其词清新俊逸,擅长白描, 善用口语,风格独特。代表作有《声 声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 绝句》等,有《易安居士文集》等著 作传世。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两句诗写边防将士们出征前借酒 壮行,体现了战争的无常、频繁、残酷 和战士们生活环境之苦。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思考:诗歌以问句作结,有什么好处?
“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诗概括了古 往今来战争的残酷。寥寥数语,却道出了战 争鲜有生还者这一普遍性现象,深化了诗歌 的主题,将作者心中反战的哀怨化作视死如 归的悲壮情绪,呈现在读者面前,发人深省, 震撼人心。
天下,失败自杀。
不肯过江东。
翻译:
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的豪 杰,就是死了,也要做个鬼中的 英雄。到现在我仍在怀念项羽, 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 不愿逃回江东老家。
自由朗赞扬 项羽的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人杰、鬼雄”,诗人认为项羽活 着的时候是人中的豪杰,死了是鬼中的 英雄。
将要。
诗意: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 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 从马上传来,那急促凝重的旋律仿佛催促将士 们前去杀敌。
战场。 不要。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自古以来。
诗意:我若醉卧在沙场 上,请你不要见笑,因 为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 几个能平安回来?
二读,品诗味,体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