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生国学知识练习题

合集下载

小学国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诗经》中的“风、雅、颂”?A. 风B. 雅C. 颂D. 赋答案:D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B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易经》的哪一卦?A. 乾卦B. 坤卦C. 震卦D. 巽卦答案:A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学习态度?A. 谦虚B. 勤奋C. 好学D. 合作答案:A7. “温故而知新”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教学方法?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谦虚B. 诚实C. 勤奋D. 好学答案:B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古代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1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体现了哪种教育精神?A. 耐心B. 恒心C. 爱心D. 责任心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

答案:学而时习之2. “______,可以为师矣”是孔子对学习者的要求。

答案:温故而知新3. “______,小人喻于利”是《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

答案:君子喻于义4.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赞美。

答案:君子成人之美5. “______,不亦说乎”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态度。

答案:学而时习之6.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期望。

答案:君子慎独7.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赞许。

答案:君子不器8.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期许。

全新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

全新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

全新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题,满分125分。

1. 以下哪个是《三字经》的开头?A. 人之初,性本善B. 人之初,性本恶C. 人之初,性相近D. 人之初,性相远...2. 以下哪个是《弟子规》的作者?A. 孔子B. 孟子C. 颜之推D. 司马光...3. 以下哪个是《论语》中孔子的名言?A.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 三人行,必有我师...4. 以下哪个是唐代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辛弃疾D. 李清照...5. 以下哪个是《西游记》中的角色?A. 猪八戒B. 沙僧C. 白龙马D. 蜘蛛精...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题,满分100分。

6. 《孟子·告子下》中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以下哪个词可以填入空格?...7. 《静夜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

...8.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9. 以下哪个是《增广贤文》中的名言?...10. 以下哪个是《道德经》中的名言?...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题,满分100分。

11. 请简述《弟子规》的主要内容。

...12. 请简述《论语》的主要内容。

...13. 请简述《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14. 请简述《庄子》的主要内容。

...15. 请简述《增广贤文》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5题,满分100分。

16. 请论述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17. 请论述你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18. 请论述你对中国地理的了解。

...19. 请论述你对中国诗词的认识。

...20. 请论述你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了解。

...希望这份题库能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国学知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祝大家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国学试题

小学国学试题

小学国学试题一、题目:小学国学试题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小学生国学试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国学知识,增强文化自信。

1. 问:《诗经》是我国古代哪个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答:《诗经》是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

2. 问:《论语》是我国古代哪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作?答:《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流派的代表作。

3. 问:下列哪位是唐代著名的诗人?A. 杜牧B. 白居易C. 杜甫D. 李清照答:选项 A、B、C、D 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4. 问:《红楼梦》是我国哪个朝代的长篇小说?答:《红楼梦》是我国清代的长篇小说。

5. 问:以下哪本书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A. 《大学》B. 《论语》C. 《中庸》D. 《诗经》答:选项 A、B、C 都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

6. 问:下列哪位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历史学家?A. 司马迁B. 杜甫C. 曹操D. 卓文君答:选项 A 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历史学家。

7. 问:下列哪位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A. 鲁迅B. 李白C. 唐伯虎D. 范仲淹答:选项 A 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

8. 问:以下哪本书是我国古代的医学经典?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孙子兵法》答:选项 A、B、C 都是我国古代的医学经典。

9. 问:下列哪部古代戏曲是我国的国粹?A. 京剧B. 西洋音乐剧C. 欧洲歌剧D. 中国古代曲艺答:选项 A 是我国的国粹古代戏曲。

10. 问:我国的国歌是什么曲子?答: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以上是小学国学试题,希望同学们通过认真学习国学知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国学不仅是学术知识,更是培养品德和提升人格的重要工具。

让我们一起努力,爱国爱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国学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2. “温故而知新”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哪位教育家的教学方法?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答案:A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是谁说的?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下哪部经典中的内容?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易经》B.《诗经》C.《尚书》D.《礼记》答案:A7. “仁者爱人”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核心思想?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8. “君子慎独”是哪位教育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答案:A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1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以下哪部经典中的内容?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而不厌,______”出自《论语》。

答案:诲人不倦2. “不以规矩,______”出自《孟子》。

答案:不能成方圆3. “君子坦荡荡,______”出自《论语》。

答案:小人长戚戚4. “知者乐水,______”出自《论语》。

答案:仁者乐山5.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______”出自《孟子》。

答案:必先苦其心志6. “君子之交淡如水,______”出自《论语》。

答案:小人之交甘若醴7. “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出自《论语》。

答案:患不知人也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出自《孟子》。

答案:幼吾幼以及人之幼9. “君子和而不同,______”出自《论语》。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1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
A.300首
B.305首
C.200首
D.315首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B)最早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出自谁的名言?(A)
A.管仲
B.孟子
C.陶行知
D.孔子
4.相传是谁造的汉字?(B)
A.伏羲
B.仓颉
C.黄帝
D.炎帝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
A.孔子B.屈原 C.孟子D.老子
6.古代“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是指(D)。

A.下棋
B.射箭
C.武术
D.驾车
7.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的是(C)。

A.《陌上桑》
B.《长歌行》
C.《木兰诗》
D.《子夜歌》
8.我国历最早的一部兵书是(B)。

A.《孙膑兵法》
B.《孙子兵法》
C.《老子》
D.《易经》
9.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最新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100题

最新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100题

东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 )。

A、《论语》B、《庄子》C、《孟子》D、《大学》2.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 )。

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 )。

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D、门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6.“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

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左手在上7.“豆蔻”是指女子()岁,“弱冠”是指男子( )岁。

A、十三岁、二十岁B、十三岁、十六岁C、十五岁、十二岁D、十六岁、十三岁8.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幺黑色一般表示( )。

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C、奸诈阴险D、卑鄙无耻9.中国传统习俗中,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10.“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11.近日,李先生收到陈先生的一份请帖,上写为了庆祝“弄璋之喜”,陈先生的喜事是( )。

A、新婚大喜B、乔迁新居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12.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

A、法律条文B、美德善行C、圆规曲尺D、道德准则1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14.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

小学生国学知识题练习附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题练习附答案

【导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是谁的名⾔?下⾯是分享的⼩学⽣国学知识考题练习附答案。

欢迎⼤家阅读参考! 篇⼀ 1.《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包括多少⾸诗?(B)A.300⾸B.305⾸C.200⾸D.315⾸ 2.“⽼吾⽼,以及⼈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B)最早提出的。

A.孔⼦B.孟⼦C.荀⼦ 3.“⼗年树⽊,百年树⼈”是出⾃谁的名⾔?(A)A.管仲B.孟⼦C.陶⾏知D.孔⼦ 4.相传是谁造的汉字?(B)A.伏羲B.仓颉C.黄帝D.炎帝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是谁的名⾔?(B) A.孔⼦B.屈原C.孟⼦D.⽼⼦ 6.古代“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是指(D)。

A.下棋B.射箭C.武术D.驾车 7.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的是(C)。

A.《陌上桑》B.《长歌⾏》C.《⽊兰诗》D.《⼦夜歌》 8.我国历最早的⼀部兵书是(B)。

A.《孙膑兵法》B.《孙⼦兵法》C.《⽼⼦》D.《易经》 9.下列选项中,与“亡⽺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0.下⾯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D) A.《⼤学》《中庸》《论语》《尔雅》 B.《⼤学》《孝经》《论语》《孟⼦》 C.《⼤学》《孝经》《论语》《尔雅》 D.《⼤学》《中庸》《论语》《孟⼦》 11.成语“退避三舍”是说军队退让了(D)。

A.三⾥地B.三⼗⾥地C.六⼗⾥地D.九⼗⾥地 12.《诗经》的传统分类是(B)。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 13.古⼈⽤“⽗母教,须敬听;⽗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们要尊敬⽗母,这句话出⾃(A)。

A.《弟⼦规》B.《三字经》C.《千字⽂》D.《论语》 14.“⾝体发肤,受之⽗母,不敢毁伤”,这句话出⾃(C)。

A.《弟⼦规》B.《三字经》C.《孝经》D.《道德经》 15.孔⼦为什么“三⽉不知⾁滋味”?(B) A.读到⼀本好书 B.听到⼀段好乐曲 C.看到⼀篇好书法 D.看⼀场好戏 16.“⽿顺”代指什么年纪?(C)A.四⼗岁B.五⼗岁C.六⼗岁D.七⼗岁 17.下⾯哪句话是孔⼦说的?(A) A.有朋⾃远⽅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8.《在⽔⼀⽅》的歌词来源于(A)。

国学经典练习题小学生

国学经典练习题小学生

国学经典练习题小学生一、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启蒙读物,其中“人之初,性本善”是其开篇的第一句话。

2. 《弟子规》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儿童应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等。

3.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是孔子提倡的学习态度。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是《四书》之一?A. 《诗经》B. 《尚书》C. 《大学》D. 《春秋》答案:C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以下哪位古人?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B三、判断题1.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儿童识字的教材,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

(对)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孟子》中的一句话。

(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含义。

答:这句话意味着在任何三个人的群体中,总会有人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应该虚心学习他人的优点。

2. 《弟子规》中提到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什么意思?答:这句话告诉我们,当父母呼唤我们时,我们应该迅速回应;当父母给我们指令时,我们应该立即行动,不拖延。

五、论述题1. 请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你对“教育从娃娃抓起”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三字经》作为一部启蒙读物,其内容涵盖了道德、历史、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知识,强调了从小培养儿童的品德和知识。

这正体现了“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即从小开始教育,可以更好地塑造儿童的品格和知识结构,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综合应用题1. 假设你是小学老师,你将如何利用《弟子规》来教育学生?答:作为小学老师,我会将《弟子规》中的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讲解和示范,教育学生学会尊重长辈、友爱同学、诚实守信等基本道德规范。

同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和学习《弟子规》的教诲。

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实践《弟子规》中的行为准则,以促进家庭和谐与个人品德的提升。

小学生国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主张“______”。

答案:仁爱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

答案:孟子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______”是其开篇之作。

答案:关雎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的名言,体现了他对于______的态度。

答案:学习5.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这句话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复习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中国古代的兵书?A.《论语》B.《孙子兵法》C.《诗经》D.《史记》答案:B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孟子B. 孔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B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成语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它们的花朵和果实吸引了人们前来。

C. 比喻品德高尚的人,即使不张扬,也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D. 比喻人的行为和成就,即使不自夸,也会被人们所认可。

答案:C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哪首诗?A.《静夜思》B.《将进酒》C.《庐山谣》D.《赠汪伦》答案:A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告诉我们:A.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

B. 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C. 纸上谈兵是无用的。

D. 学习要结合实际。

答案: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当父母呼唤子女时,子女应立即回应,不得拖延,体现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2. 请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一个人可以成为我的老师,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谦虚的态度。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哪一条教诲?请解释其含义。

小学生国学达人练习题

小学生国学达人练习题

小学生国学达人练习题一、填空题1.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倡的教育理念是“________”。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__》,是孔子的一句名言。

3. 杜甫是唐代的著名诗人,被誉为“________”,他的诗作以关注民生著称。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句,出自他的《_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句不是《论语》中的内容?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陶渊明三、判断题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孟子的名言。

()2.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作品。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诗句。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 请列举三位中国古代的著名女诗人,并简述她们的文学成就。

五、论述题1. 请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含义,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 请以“诚信”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阐述诚信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六、诗歌创作题1. 请以“春”为主题,创作一首五言绝句。

2. 请以“月夜”为题,创作一首七言律诗。

七、综合应用题1. 如果你是学校国学社的社长,你会如何组织一次以“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活动?2. 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将国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个人素养。

小学国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国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国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古文】《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于()。

A. 子罕言利\B. 予欲无言\C.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D.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答案:C解析:这句话是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说的。

这句话意味着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达到“得道”的境界。

2. 【古诗】下面哪首诗是白居易的作品()。

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送元二使安西》\D.《望月怀远》答案:C解析:《送元二使安西》是白居易的作品,该诗描写了送别好友远行的情景,表达了牵挂和祝福之情。

3. 【中国古代人物】下列哪位是唐朝著名诗人()。

A. 李白\B. 苏轼\C. 陆游\D. 纳兰性德答案:A解析:李白是唐朝时期的杰出诗人,以豪放的诗风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而著名,被誉为"诗仙"。

二、填空题1. 【词语解释】下列词语中,与孔子有关的是()。

A. 魏晋\B. 佛教\C. 孙中山\D. 春秋答案:D解析:春秋是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

2. 【成语翻译】成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燎原”是指()。

A. 开始燃烧\B. 蔓延\C. 燃烧完毕\D. 熄灭答案:B解析:成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比喻微小的力量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迅速扩大和蔓延。

三、问答题1. 【儒家思想】请简要解释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答: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

儒家强调人之为人,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和做人的道理。

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通过学习、教育和进修,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追求“仁”的境界,实现自己和社会共同发展进步。

四、解答题试题:下面列举了几位中国古代文化名人,请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写出对应的姓名和主要贡献。

1. 【姓名】他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______篇。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______篇。

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答案:1. 学而2.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向别人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3. 离娄4. 通过复习旧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这样的人可以成为老师。

二、选择题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A. 想要别人对自己好,就要先对别人好。

B. 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C. 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容。

D. 要懂得换位思考。

答案:1. A2. B三、判断题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天一样,不断努力,永远不停止。

()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出自《论语》。

()3. “礼之用,和为贵。

”这句话的意思是礼的运用,和谐最重要。

()答案:1. 正确2. 错误(出自《孟子》)3. 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

2.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仁”是什么?答案:1. 这句话意味着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迷茫,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两者缺一不可。

2.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包含了爱人、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等多重含义,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础。

五、论述题1. 请谈谈你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解。

答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了个人修养、家庭和谐、国家治理和世界和平的递进关系。

首先,个人要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然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庭和睦了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了才能实现世界的和平。

小学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D4. 下列哪个成语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A. 守株待兔B. 画饼充饥C. 掩耳盗铃D. 杯弓蛇影答案:A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D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中的“桃李”指的是什么?A. 桃树和李树B. 学生C. 老师D. 朋友答案:B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以下哪首诗?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将进酒》D. 《望岳》答案:A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思想?A. 仁爱B. 忠诚C. 孝顺D. 礼仪答案:A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A. 《易经》B. 《道德经》C. 《论语》D. 《大学》答案:A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中的一句话。

答案:《论语》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自《》。

答案:《荀子》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写的。

答案:王勃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

答案:《望岳》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写的。

答案:李商隐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

答案:《论语》7.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宋代词人写的。

答案:岳飞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写的。

国学四年级练习题

国学四年级练习题

国学四年级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面哪位圣贤是中华民族的创始人?A. 孔子B. 孟子C. 孙子D. 庄子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哪位圣贤的核心思想?A. 孔子B. 孟子C. 孙子D. 庄子3. 下列哪部经典是讲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A. 《论语》B. 《大学》C. 《孟子》D. 《中庸》4. 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如何对待长辈?A. 尊敬且听从B. 遵从但不必尊敬C. 不必遵从也不必尊敬D. 不必遵从但要尊敬5. 被尊为“兵圣”的古代军事家是谁?A. 孙武B. 鲁迅C. 庄子D. 贾谊二、判断题1. 孟子是孔子的学生。

( )2. 庄子强调身心的和谐与平衡。

( )3. 中庸是孔子的一本著作。

(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的一句名言。

( )5. 孙子是古代文学家,代表作是《红楼梦》。

( )三、填空题1.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作者是__________。

2. 孔子被称为“__________”。

3. 孔子的弟子中,最有名的是____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2. 简述庄子的哲学观点。

五、综合题1. 你认为国学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有什么意义?请谈谈你的想法。

作业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A4. A5. A二、判断题1. ✅正确2. ✅正确3. ❌错误4. ✅正确5. ❌错误三、填空题1. 庄子2. 大师3. 孟子四、简答题1. 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通过自我修养和正确的行为规范,可以达到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他主张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注重礼仪教育,强调忠孝、仁爱等美德的培养。

2. 庄子的哲学观点强调个人的内心自由和心灵的放松。

他认为人应该摒弃功利主义的追求,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追求心灵的自由,超越社会的压力和束缚,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

五、综合题国学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国学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感。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篇一」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其主要意思是指(B)。

A.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需要请教他人B.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C.自己不想做的事,可以指望其他人来做2.下列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D)A.玄端章甫B.羽扇纶巾C.拖鞋汗衫D.云鬟花黄3.古时,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B)A.面北为尊,面南为卑B.面南为尊,面北为卑4.成语“勾(钩)心斗角”原本形容(C)。

A.音乐动听B.人有谋略C.建筑精巧D.官场险恶5.下列古代称呼中,哪个是称呼自己的?(A)A.不才B.足下C.兄台6.战国思想家荀子是(A)学派的集大成者。

A.儒家B.法家C.墨家D.名家7.下列传统节日中,(D)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8.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通常指哪四种植物?(A)A.梅兰竹菊B.梅松竹兰C.梅荷兰菊D.梅荷竹菊9.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喝雄黄酒10.“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B)。

A.伍子胥B.勾践C.夫差11.佛经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浮屠”指的是(B)。

A.酒的代称B.佛塔C.屠夫D.屠苏1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A.十面埋伏B.高山流水C.渔舟唱晚13.《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B)岁。

A.20B.30C.40D.5014.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A.孟母教子B.举案齐眉C.岳母刺字15.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A.草书B.行书C.楷书D.隶书16.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A.伍子胥B.范蠡C.屈原17.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A)A.一字千金B.一诺千金C.一饭千金D.一掷千金18.《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

小学国学练习题

小学国学练习题

小学国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 《论语》的作者是_______。

2. 《孟子》的作者是_______。

3. 孔子的弟子中最有名的是_______。

4. 孔子的教学方法以_______为主。

5. 《大学》是_______的重要篇章之一。

6. 孟子的教育思想主张_______。

7. 孟子认为人性本_______。

8. 墨子的教育理念强调_______。

9. 墨子提倡的是_______爱。

10. 孟母三迁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的教育。

二、选择题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哪本书中?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2. 以下哪位是孔子的弟子?A. 墨子B. 孟子C. 孙子D. 孔子3.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后来哪位思想家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A. 墨子B. 孔子C. 荀子D. 孙子4. 下面哪本书是墨子的代表作?A. 《墨子》B. 《论语》C. 《大学》D. 《中庸》5. 孟母三迁的目的是为了什么?A. 孟子的教育B. 孟子的安全C. 孟子的成功D. 孟子的名声三、简答题1. 简要介绍一下《论语》的内容和思想。

《论语》是一本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

全书共20篇,包括论语、子罕、从而、述而等。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修己治人”和“以礼治国”。

孔子强调了人的修养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同时也提出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经济思想。

2. 孟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有何不同?孟子的教育思想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可以通过培养和修养来实现自己的道德进步,同时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庭的作用。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和“格物致知”的教育方法。

墨子的教育思想强调利益和实用性,认为爱是教育的核心。

墨子认为爱应该具有普适性和无私性,反对战争和攻伐,主张爱的平等和和平利益。

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和“非命非离”的思想。

四、论述题请写一段关于孔子和孟子的对比分析。

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1. 请填空:《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A. 学习并经常复习,不也是快乐的吗?B. 学习并经常练习,不也是快乐的吗?C. 学习并经常实践,不也是快乐的吗?D. 学习并经常思考,不也是快乐的吗?答案:A2. 以下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3.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

B. 母亲应该经常搬家。

C. 孟子的母亲非常勤劳。

D. 孟子小时候很顽皮。

答案:A4. 以下哪部作品是《三国演义》中描述的?A. 《水浒传》B. 《西游记》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答案:D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C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没有规矩,就无法画出完美的图形。

B. 没有规则,就无法建立良好的秩序。

C. 没有标准,就无法衡量事物的好坏。

D. 没有规律,就无法预测事物的发展。

答案:B7.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8.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卧龙”?A. 诸葛亮B. 曹操C. 刘备D. 孙权答案:A9. “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C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出自哪位诗人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孟浩然答案:C。

小学生国学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书五经》之一?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答案:D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道德经》答案:C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4.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杜甫D. 李白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_________教育的经典读物。

答案:启蒙2.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它强调了人的本性是_________。

答案:善良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这句话告诉我们要_________。

答案:虚心学习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出自他的诗作《_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5.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中的诗句,表达了对农民_________的同情。

答案:辛勤劳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父母呼唤我们时,我们应该立即回应,不要拖延。

它教导我们要尊敬父母,及时回应父母的召唤,体现了孝顺和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天道运行不息,君子应当效仿天道,不断自我努力,追求进步,永不懈怠。

它鼓励人们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不断自我完善和提升。

四、阅读理解题(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分)答案:李白2. 诗中“床前明月光”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时,所产生的思乡之情。

小学生应知国学知识百题(附答案)

小学生应知国学知识百题(附答案)

小学生应知国学知识百题(附答案)国学知识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小朋友们来做一做这些题,看看古人的文化你们到底了解多少?本次测试试等级设定:答对60~90道为“基本合格”;答对70~79道为“合格”;答对80~89道为“良好”;答对90~100道为“优秀”。

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 B )A、文章B、乐曲C、画作2、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 C )A、戌B、戍C、戊3、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 A )A、傍晚B、中午C、早上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 ( C )A、长江流域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 A )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的时候( C )?A、妻子把头发束起来B、丈夫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7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 B )A、八个B、十个C、十二个8、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哪个园林? ( C )A、颐和园B、拙政园C、圆明园9、“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 C )A、形声字B、表意字C、象形字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 C )A、中秋节B、端午节C、元宵节D、七夕节11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12、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 C )A、大都B、中都C、帝都D、燕都13、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 C )A、人口数量B、拼音排序C、政治地位1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下列哪组人物?( B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15、拍电影时常用“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 ( B )A、宰杀牲畜来纪念B、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C、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1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 ( B )A、法家B、儒家C、道家D、名家17、“美”字最初的含义是什么? ( A )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18、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什么? ( B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 、文、行、忠、信C、忠、孝、仁、义19、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 A )A、干B、戈20、《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什么? ( B )A、花旦B、刀马旦C、花脸D、青衣21、《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 A )A、上古B、崇尚C、官名22、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 和84 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C )?A、荀子和韩非子B、老子和庄子C、孔子和孟子D、周武王和周文王23、“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 B )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孔子、孟子、老子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24、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哪种? ( A )A、阴文印B、阳文印2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 C )A、家弟家妹B、息弟息妹C、舍弟舍妹26、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哪种乐器? ( C )A、鼓B、旗杆C、锣D、编钟2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哪里? ( D )A、《百家姓》B、《三字经》C、《千字文》D、《弟子规》2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 C )A、挂香包B、插艾蒿C、爬山登高D、喝雄黄酒29、“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 C )A、十五岁B、十八岁C、二十岁D、二十二岁30、河姆渡遗址位于哪个流域? ( B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尼罗河流域31、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 ( A )A、能B、不能32、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 C )A、面部表情B、器械表演C、舞蹈动作33、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 B )A、晚春B、仲夏C、初冬3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小学四年级国学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国学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国学练习题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帮助四年级的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国学知识,以下是一些国学练习题供同学们参考。

一、填空题1. 《论语》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言行录?答:孔子。

2. 《诗经》是我国古代哪位文学家的作品集?答:毛泽东。

3. 《山海经》记载了我国古代的哪些地理知识?答:山川、河流、动植物等地理知识。

4. 《百家姓》是我国古代的一部什么样的书?答:讲述了我国古代的姓氏文化和家族渊源的书籍。

二、选择题1. 中国四大古文明是指()A. 伊朗文明、印度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B. 红河文明、印度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C. 希腊文明、印度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D. 尼罗河文明、印度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答:B. 红河文明、印度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2. 下列哪一部作品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水浒传》B. 《红楼梦》C. 《西游记》D. 《封神演义》答:B. 《红楼梦》三、简答题1. 你知道《唐诗三百首》吗?答:《唐诗三百首》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包含了唐代各个时期众多优秀的诗人创作的诗歌。

这些诗歌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了丰富的感情和对生活的感悟,对后世影响深远。

2. 你了解《论语》中的“为人师表”吗?答:《论语》中的“为人师表”是指孔子提出的为人处世的标准和道德要求。

他认为,一个为人师表的人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广博的知识,并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通过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教育他人,从而起到师范和表率的作用。

四、判断题1. 孔子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倡“仁爱”、“孝道”等思想。

()答:正确。

2. 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答:正确。

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和体验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A、月亮
B、姻缘
3、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4、《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6、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7、“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A、男角
B、女角
8、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9、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A、戊
B、戍
C、戌
10、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
A、《孟子》
B、《庄子》
12、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
A、李贺
B、李商隐
13、“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14、“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15、《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
A、玄奘
B、鉴真
16、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A、十个
B、十二个
17、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A、颐和园
B、圆明园
18、“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
A、象形字
B、表意字
19、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20、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无盛世
2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
A、杜甫
B、李白
22、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
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
2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24、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
A、阴阳五行
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
25、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
A、画饼充饥
B、望梅止渴
26、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
A、速度飞快
B、时光飞逝
27、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
A、鹤
B、鹅
C、鸡
D、鱼
28、“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
A、羊大即为美
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
D、远方茂盛的森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