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五
《己亥杂诗·其五》赏析
《己亥杂诗·其五》赏析《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
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
全著共315首,总题《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5首及第125首最为著名。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己亥杂诗·其五》赏析,欢迎阅读。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参考翻译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就像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1.选自《龚自珍全集》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像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2.浩荡:无限。
3.吟鞭:人的马鞭。
4.东指:东方故里。
5.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6.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7.花:比喻国家。
8.即:到。
参考赏析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
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
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
参考解读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像云,往事像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已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赏析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浩荡,广阔无边的样子,这里形容愁思无穷无尽。
离愁,离别的愁思。
白日,指太阳。
吟鞭:诗人的马鞭。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古诗今译】带着满怀离愁别绪,趁着西下的斜阳,扬鞭催马,远走天涯。
纷纷飘零的落花绝不是无情之物,化作春泥还要培育出更美的鲜花。
【赏析】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zuò),字璱(sè)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清代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学者。
共有《己亥杂诗》315首,多咏怀和讽刺之作,写于已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
这首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句既有抒情,又有叙事,诗人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了豪放洒脱的气概,感慨的是离别之忧伤;洒脱的是终于逃脱了令人窒息的官场樊笼,可以轻松愉快地到外面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夕阳斜晖,又有广阔天涯。
这是诗人当时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的心境,用“落红”来比喻自己虽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仍要做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历来为人们传颂的经典名句,它一方面是诗人的抒怀言志,另一方面也是诗人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真实写照,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诗人以“白日斜”来烘托离愁,以“吟鞭东指即天涯”抒写退出官场事故纷争后的洒脱豪放,以“落红”暗示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进亦忧,退亦忧”的忧国忧民情怀,可见诗人辞官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也是极其痛苦的。
己亥杂诗其五简短诗意
己亥杂诗其五简短诗意《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
,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己亥杂诗·其五朝代:清代作者:龚自珍(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及注释)[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选自《龚自珍全集》第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第2、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第3、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第4、花:比喻国家。
即:到。
(赏析)看看那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居多。
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我们都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
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译文及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译文及赏析《己亥杂诗·其五》是由龚自珍所创作的,诗人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己亥杂诗·其五》,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己亥杂诗·其五》注释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即:到。
《己亥杂诗·其五》赏析二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诗人的代表作品。
是年,诗人辞官南归故里,后又北取眷属,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一部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
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诗人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时值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国的力作。
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己亥杂诗其五》赏析
《己亥杂诗其五》赏析《己亥杂诗其五》赏析《己亥杂诗》的第五首,描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接下来店铺搜集了《己亥杂诗其五》赏析,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1、选自《龚自珍全集》2、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3、吟鞭:作者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4、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5、花:比喻国家。
即:到。
赏析这首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作者的代表作品。
是年,作者辞官南归故里,后又北取眷属,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一部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
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作者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时值中英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国的力作。
这首诗则表现作者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他们一方面是作者言志抒怀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广泛意义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写照。
诗的开拓为表现自己离愁别绪的丰富感情,作者用了“浩荡”一词来形容“离愁”,既强化“愁”意。
又体现出作者狂放深沉的内心思绪和个性特点,这里典型的作者本色。
《己亥杂诗·其五》原文及注释
《己亥杂诗·其五》原文及注释《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一起来看看为大家整理的:《己亥杂诗·其五》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己亥杂诗·其五》原文及注释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选自《龚自珍全集》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即:到。
赏析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诗人的代表作品。
是年,诗人辞官南归故里,后又北取眷属,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一部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
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诗人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时值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国的力作。
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他们一方面是诗人言志抒怀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广泛意义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写照。
诗的开拓为表现自己离愁别绪的丰富感情,诗人用了“浩荡”一词来形容“离愁”,既强化“愁”意。
又体现出诗人狂放深沉的内心思绪和个性特点,这里典型的诗人本色。
《己亥杂诗·其五》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诗人的代表作品。
是年,诗人辞官南归故里,后又北取眷属,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一部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
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诗人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时值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国的力作。
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显示相思之烈或别离之苦。
“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
“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
马鞭举处,前面便是离京师越来越远的海角天涯。
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龚自珍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龚自珍的“吟鞭东指即天涯”没有直接说自己是“断肠人”而已。
按理说,龚自珍不满于死气沉沉的礼部衙门生活,毅然辞去礼部主事之职,准备回家乡杭州干一番事业,只身出都,有的只是对旧势力的决裂之感和憎恶之情,不应产生浩荡的离愁。
《己亥杂诗(其五)》译文
《己亥杂诗(其五)》译文【原文】标题:己亥杂诗(其五)或出处: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或解释】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今浪迹天际。
凋落的花朵仍旧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解释】[1]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 年。
[2]浩荡:这里形容愁绪无边无际的样子。
[3]吟鞭:诗人自己的马鞭,这里吟鞭指向,指诗人所去的方向。
[5]天际:天涯,形容很远的地方。
[6]落红:落花。
[7]化作春泥:变成春天的泥土。
【赏析】《己亥杂诗》是诗人晚年写的一首组诗,这首诗选自其中第五首。
首句:浩荡离愁是说诗人的愁绪无边无际,白日斜是写景。
此句可译为,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我带着无边无际的愁绪离开京都。
其次句:吟鞭即马鞭,东指即向东。
天际即指自己的家乡,诗人当时住在广东,相对于京城来说,距离遥远,即有天际之意。
此句可译为,我挥舞着马鞭远离京城,向东奔向远在天际的家乡。
最终两句:这两句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落红喻指诗人自己,花喻指国家、人民。
诗人虽辞官回家,但仍心系国家人民,即使是辞官离京,也要像落红一样,化作春泥,护花(报效国家,报效人民)。
龚自珍生活在清政府的衰落时期,辞官时间在道光时期,大约是鸦片战斗前两年,诗人一生爱国爱民,心忧国家人民。
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广阔无边。
白日斜,夕阳西斜。
龚自珍报国无门,最终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是非常苦闷。
诗中用浩荡来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
这个愁不是个人私怨,而是对国事的忧虑,爱国之心显而易见。
浩荡离愁又用夕阳西斜来烘托,更为愁绪抹上一重浓浓的颜色。
吟鞭东指即天际。
这句是说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地方。
才离京城何来天际呢?这是的心态所致。
由于这次离京意味着告辞朝廷,远离仕途,不再回来了,所以产生了有如天际漂泊的心绪。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红,比方抱负与信念。
落红,是自比脱离官场。
这两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写落花,花虽落但仍旧依恋故枝,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养故枝,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
己亥杂诗其五的诗意
己亥杂诗其五的诗意己亥杂诗其五的诗意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应该怎么去赏析,有着哪些诗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己亥杂诗其五的诗意,欢迎参考阅读!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居多。
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 龚自珍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龚自珍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龚自珍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隐喻了龚自珍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
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龚自珍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诗意赏析龚自珍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
“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
别离愁绪已经充塞天地、浩浩难禁,何况正值夕阳西坠,日暮摇落之际,龚自珍此时的心绪,便可想而知。
如果借用词组结构方式分析其中的意蕴,以“离愁”为中心词的话,那么,“浩荡”是“离愁”的定语,而“白日斜”则是“离愁”的补语。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赏析《己亥杂诗(其五)》是清诗人龚自珍的诗作。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洵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
这首诗的前两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通过描述诗人离京南行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京城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诗人在描述离愁时使用了“浩荡”一词,形象地表现了离愁的深重和宽广,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承受的悲伤和痛苦。
同时,诗人把离愁比作白日,生动地描绘了离愁的强烈和无情,突出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吟鞭东指即天涯”,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情,让人感受到他的决绝和坚定。
同时,诗人通过使用“吟鞭”这一形象,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离别之情。
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则通过描述落花和春泥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落红不是无情物”,诗人用“落红”来比喻自己离开京城的心情,表现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信心。
同时,诗人通过使用“不是无情物”这一表述,强调了落红并不是毫无感情的物体,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和价值。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感激。
同时,诗人通过使用“春泥”这一形象,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恩。
最后一句“化作春泥更护花”更是寓意深刻,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豁达和胸怀。
整首诗通过描述离愁和生命的价值,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手法,展现了其博大的思想和感情容量,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歌作品。
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
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选自《龚自珍全集》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这里的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即:到。
鉴赏这首诗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
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已亥杂诗的注释和译文原文
已亥杂诗的注释和译文原文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吟鞭: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翻译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者资料: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
翻译:浩荡的风吹动着新的季节,吹动着我无边的离愁——因为属于我的时间,已即将夕阳西下。我吟着诗句,驰向东方,终于见到了不可逾越的天涯。唉!我的生命将象这一片片落红凋零而去——但它们并非无情地离弃这个世界,而是为了溶入泥土,催生另一轮的绽放。
己亥杂诗原文翻译赏析
己亥杂诗原文翻译赏析1、原文:《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翻译: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伤。
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
3、《己亥杂诗·其五》鉴赏全诗可分为两部分。
前两句以日暮、天涯渲染出一派充溢画面的浓重离愁;后两句以落花自况,自己的身世飘零之感赋予落花,联想到花落成泥而依然默默奉献着,从而将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能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
诗中的哀怨离愁已变成崇高的献身精神,将色调灰暗的代表过太的日暮、天涯、落花,与春泥孕育的充满希望的未来融为一体,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春天的憧憬,奇丽激越,境界尚远。
首句诗语出惊人,劈头即以“浩荡”两字弁首,既写出离愁之深广,充塞天地,又深蕴诗人的愤激不甘之情。
“白日斜”则勾画出夕阳西下、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五味杂陈,眷恋、怅惘、失落、孤独、孤愤、不平等等交织的复杂情怀。
诗人南下回乡,却感慨地将秀丽江南称为“天涯”,可见其感慨郁积。
因为离京就标志着离开政治中心,标志着政治生涯的终结,更何况此次他根本就没有任何重返的希望呢。
再想到自己仕途蹭蹬,一事无成,不禁更加增添了离愁之浩荡。
全诗意象单纯却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襟怀和极为可贵的生命价值观。
诗中将议论、抒情和艺术形象融为一体,既是抒情,又是议论,但不涉事实,议论亦不具体,但却将具体的表象提升到社会历史的高度,予以深刻揭示。
诗中想象奇异,将落花这一易引起伤感的衰败景物化为深沉奉献之物,更高出寻常的想象之外。
专题11《己亥杂诗》(其五)(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3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
专题11《己亥杂诗》(其五)(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3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11.中考必背古诗词之《己亥杂诗》原文诗意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离愁无限,白日西斜,一边吟诗,一边扬鞭东指,眼前是天涯路漫漫。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更护新花。
一、助读资料1.课本注释①选自《龚自珍全集》第十辑。
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这一年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
这是第五首。
②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③〔吟鞭〕诗人的马鞭。
吟,指吟诗。
④〔落红〕落花。
后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2.文题解读《己亥杂诗(其五)》“己亥”,指己亥年,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
“杂诗”指即兴随感而作的无题诗,可以作为单首诗名,也可以作为组诗名。
《己亥杂诗》是诗人于己亥年创作的组诗,一共315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3.写作背景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即己亥年,时年48岁的作者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写成了七绝315首,题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等。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是作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
二、主题思想《己亥杂诗》(其五) 抒发了作者辞官离京时复杂的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三、写作特色构思巧妙,立意深远。
这首诗构思新颖独特,一反历代文人对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调,歌颂了落花的积极作用,从而表明自己虽然离开了以前的职位,但是为国家、社会、民众献身的决心始终不变。
此诗格调激昂向上,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四、考点梳理1.首句“浩荡离愁白日斜”是如何将“离愁”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的?答:“浩荡”指水势汹涌壮阔。
己亥杂诗其五的意思
己亥杂诗其五的意思己亥杂诗其五的意思导语:己亥杂诗其五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一首,写的是诗人离京的感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己亥杂诗其五的意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选自《龚自珍全集》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作者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即:到。
赏析这一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一首,写作者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作者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
可惜作者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初中古诗词:《己亥杂诗·其五》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古诗词:《己亥杂诗·其五》原文译文赏析《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注释】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即:到。
【赏析】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
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己亥杂诗其五翻译简短
己亥杂诗其五翻译简短1.已亥杂诗(其五)翻译已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
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说]“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
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2.已亥杂诗(其五)全文的译文白话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原文如下: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3.古诗《己亥杂诗》(其五)的大概意思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指落花。
语文大师己亥杂诗其五
语文大师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即:到。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道光十九年(1839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
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
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
已亥杂诗 译文
已亥杂诗译文
一、原文
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朝代】清拼音译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三、注释
1.选自《龚自珍全集》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2.浩荡:无限。
3.吟鞭:人的马鞭。
4.东指:东方故里。
5.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6.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7.花:比喻国家。
8.即: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 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 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那离开枝头而飘零的花朵并非是无情 之物,化作春天的泥土更能滋养新的鲜花。
你最欣赏这首诗中的哪一句呢?讲讲你喜 欢的原因。
• 提示:我喜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可以这样读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背景
《己亥杂诗》是诗人被迫辞官后的诗集,作 于道光十九年(1839),按干支纪年这年 为己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于农 历四月二十三离京,七月初九回杭州,九月 十五日北上接家眷,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江 苏昆山。期间往返九千里,诗人共写了绝句 315首。叙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 师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 议等。
升华提高
• 同学们请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在 当今社会,有没有具有“落红不是无 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精神 的人呢?简单的举个例子说一说。
比较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 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 沙》);“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 知是谁?”(林黛玉《葬花词》);杜牧《金谷园》甚 至把落花比作堕楼美人:“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 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 写,其中不乏昂扬向上的精神。孟 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 落知多少”也只见童子的浑朴天真 和烂漫之趣,而无伤春惜花之情。
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简介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 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 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力 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 “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 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 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 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 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一、读诗韵 jǐ hài 己 亥 杂诗
gōng
xiá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读诗意
浩荡:广大无边。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 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形容愁思 无穷无尽。
吟鞭:指诗人马鞭。
吟鞭东指即天涯: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 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可以从情感、修辞手法入手 )
浩荡离愁白日斜,
(忧伤失落)
吟鞭东指即天涯。
(悲壮洒脱)
落
红
(不
向 上 积
是 无
极 )
情 物
化
作(
春 泥
豁 达 乐
更
观
)
护
花
。
三、读诗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离开枝头,飘零的花朵并非是无情之物,化作 春天的泥土滋养出新的鲜花。 2、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 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3、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这两句 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