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企业业务过程与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课件2
![《会计循环》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758395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7.png)
计量
计量是会计循环的第二个步骤,主要是对经济业务进行数 量和金额的确定,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费用等会计要素的计量。
报告
报告是会计循环的最后一个步骤,主要是根据记录的信息 和数据编制财务报告,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的财务 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会计循环的重要性
提供准确财务信息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资产负债表概述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根据日常的会计记录和交易数据,按照一定的分类和汇总方法,编 制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负债状况和所有 者权益状况,从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
2023-2026
ONE
KEEP VIEW
《会计循环》PPT课 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会计循环概述 • 会计凭证与账簿 • 会计循环流程 • 财务报表的编制 • 会计循环中的问题与对策 • 会计循环案例分析
PART 01
会计循环概述
会计循环的定义
会计循环定义
会计循环是指企业在一系列会计程序 和步骤中,按照规定的顺序,从处理 经济业务开始,到编制财务报告结束 的整个过程。
总结词
账簿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重要工具,也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
详细描述
账簿的登记需要按照规定的分类和账户设置进行,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 等。在登记账簿时,需要遵循平行登记原则,确保账簿记录与凭证内容一致, 并定期进行核对和调整。
对账与结账
总结词
对账与结账是会计循环中重要的环节,通过对账和结账,可以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第二章+会计循环
![第二章+会计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bdf138ffba0d4a7302763a23.png)
(四)账户对应关系 与会计分录
1。对应账户:一笔业务中,借、贷涉及的账户。 2。会计分录:某项业务表明其应借科目应贷科目 及其金额的记录。 会计分录格式: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简单分录与复合分录:一借一贷;多借一贷,或一 借多贷; 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就是记账凭证。
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权益类、收入类账户
借方
权益减少数
本期借方发生额
贷方 期初余额 权益增加数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期末余额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例9】公司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 000元,已存入存 款户。 【例10】从银行提取现金2 000元备用。 【例11】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水电费1 000元。 【例12】以银行存款96 000元预付公司1年房租。
(7)用银行存款归还应 付账款50 000元;
资产 负 债 +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520 000 银行存款+固定资产+ 原材料 应付账款 360 000 + 200 000+ 110 000 = 150 000 (50 000) (50 000)
310 000 + 200 000 +110 000=
编制会计分录的步骤
使用哪个账户? 涉及账户的性质(哪类会计要素)? 增加还是减少 ?金额是多少? 检查编制会计分录的正确性。 编制(1)—(12)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借贷记账法应用
(1) 500 000元出资额,已存入企业在银行开设的存款户; (2) 购买设备20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3) 购买相纸及其他辅料150 000元,尚未付款; (4) 洗相消耗材料40 000元; (5) 支付职工工资20 000元,以银行存款存入职工的银行卡(其
江苏自考会计本科30448会计信息系统复习全资料
![江苏自考会计本科30448会计信息系统复习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1542b1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4b.png)
江苏⾃考会计本科30448会计信息系统复习全资料30448 会计信息系统复习资料第⼀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识记:信息、数据、系统、信息系统及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软件分类、ERP。
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信息系统的类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财务会计数据处理的特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会计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
简单应⽤: C/S与B/S结构优缺点分析第⼀节数据、信息与信息技术⼀、数据与信息(⼀)数据(识记)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形态、结构等进⾏记录的符号,能对客观事物的属性进⾏描述。
(⼆)信息(识记)信息是数据的主观解释,是经过加⼯的、具有⼀定含义、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因此,信息强调的是数据所反映的含义,信息是数据的灵魂。
信息的特征:1共享性;2可传递性3效益性与可增值性;4时效性(三)(理解)数据与信息的关系1、不是任何数据都是信息2、信息不随物理载体变化⽽变化,但数据会变化3、数据和信息是相对的4、信息⼀定要借助于数据才能表达。
⼆、信息系统(⼀)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的若⼲要素,为实现某⼀⽬标⽽组成的具有⼀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征系统的特征: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三)信息系统的定义(识记)信息系统是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基本运⾏环境,由⼈、信息技术设备、运⾏规程组成的,以信息为处理对象,进⾏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辅助组织进⾏各项决策的⼈机相结合的系统。
(四)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数据的收集和输⼊、存储、传输、加⼯、检索和分析、反馈和控制等。
(五)信息系统的类型(理解)信息系统的类型:(1)电⼦数据处理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3)决策⽀持系统三、管理信息系统构成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和计算机设备等多种要素组成的并⽤于满⾜组织中管理者在⽇常管理⾏为中对信息需求的系统。
(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1)⼈⼒资源信息系统HR(2)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SCM(3)制造管理信息系统MM(4)客户关系管理CRM(5)会计信息系统AIS第⼆节会计信息系统的产⽣和发展⼀、会计业务的⼀般容会计业务的⼀般容包括收集业务数据(原始凭证)、填制凭证、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分类和计算(如成本计算等)、编制报表、分析、考核和审计等。
第2章会计循环
![第2章会计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b0c54f73964bcf84b9d57bf1.png)
记账凭证的种类
转帐凭证:用来记录除现金、 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以外
的其他转账业务的记账凭证。
用来反映 现金和银行 存款收付业务
的凭证
付款凭证 收款凭证
56
①收款凭证 用来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
收款业务的凭证。
57
②付款凭证 用来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付
款业务的凭证。 注:现金和银行存款相互划转的业务,
31
成本费用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
借(+)账户名称 贷(-) 借(-) 账户名称 贷(+)
本期增加 本期减少 发生额 发生额
本期减少 本期增加 发生额 发生额
无余额
无余额
32
一般情况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期末
有余额――实账户 费 用 、 收 入 账 户 期 末 无 余 额 ―― 虚
1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内容、分 类、账户的基本结构及相互间关系;
掌握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了解记账方法及其种类、复式记账法的特点、账
户对应关系; 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记账规则以及试算平衡的基本原理。
2
2.1 会计循环概述
根据会计分期假设,企业的寿命期被 分割为若干会计期间,企业只需要在每一 会计期末向报表使用者提交财务会计报告。 出于填报会计报表的目的,会计部门需要 保持日常账薄记录,由此产生对企业业务 进行会计核算的需要。与提交财务会计报 告的频率相一致,企业会计核算也表现出 周而复始的循环状态,称为会计循环。
账户
33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 等
例1:以银行存款4000元,购买原材料
会计循环及会计业务流程讲解
![会计循环及会计业务流程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2ce9f7a4693daef5ef73de8.png)
❖ 2.编制会计分录的基本方法
② ④ ③
库存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账
⑤ 总账
⑤ 明细账
会计报表 ⑥
2.1.1会计科目和账户
❖ 一、账户
❖ (一)账户的含义
❖
是在将会计对象划分为会计要素基础上的再分类。
资金筹 集业务
资金投入
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
资金退出
▲ 供应过程 ▲ 生产过程 ▲ 销售过程 ▲
投入 资本
负债
货币 资金
储备 资金
❖
❖ 运用会计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记录下来,即复式记账。
❖ (二)基本原则
❖
1. 以反映资金运动内在规律的会计等式为记账基础。
❖ 三、复式记账的作用
❖ ▲能够全面、系统地在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提供有用的会 计信息。
❖ ▲能够清晰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便于对业务内容的 了解和监督。
❖ ▲能够运用平衡关系检验账户记录有无差错。
❖
2.对所有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需要全面、系统的反映。
❖
3.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在起码两个账户进行等额记录。
❖
4.可以对一定时期会计账户的记录进行综合试算,检查账
户记录的准确与否。
❖ 二、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 (一)理论依据
❖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各种业务的发生,起码会引起两 个会计要素(或同一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体现 了如下规律:
固定 资金
生产 资金
成品 资金
货币 资金
分配利润 、缴纳税 金等
❖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专门格式,用以分类、连续 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会计信息系统第02章
![会计信息系统第02章](https://img.taocdn.com/s3/m/f59c937ff705cc17552709c8.png)
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日记账
计 步骤2 目标:识别,评估,序时记录交易对公司产生的经济影响。
期
从日记账(或凭证)转录到分类账
步骤3 目标:将日记账中的信息转到分类账中。分类账中存储了各账户的
信息。
中
编制调整前试算平衡表
步骤4 目标:提供一个便捷的列表来检查借贷平衡。并以此作为编制调整
在
分录的起点。 编制期末调整
会
编制转回分录并过账
计 步骤10 目标:简化随后特定的日记账分录,并降低账户成本。
期
间
的
期
初
三、计算机处理环境下的会计业务循环
1.建立账套
5.期末处理
2.初始化设置 4.日常账务处理
6.报表处理
3.启用账套
8.结账 7.财务分析
四、两种环境下的会计循环比较
步骤 手工会计循环
1
分析经济业务
三、现行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子系统 与业务系统数据传递
业务系 统
四、手工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按一定次序依次进行的账务处理方法。
具体处理内容包括如下10个步骤,这10个步骤又可划分 为3个处理期间
在
步骤1 识别所需记录的交易或事件(分析经济业务) 目标:收集信息。通常以与交易或事件相关的原始凭证形式收集。
步骤5 目标:记录应计的、递延到期的、估计的,以及其他通常未由原始
凭证记录的事项。
会
编制调整后试算平衡表
步骤6 目标:检查借贷平衡。
计
步骤7
编制结账分录并过账 目标:结清临时性账户并将净收入额转入留存收益。
期
编制结账后试算平衡表 步骤8 目标:在结账后检查试算平衡。
末
编制财务报表 步骤9 目标:将汇总的财务信息提供给外部决策者。
第二章会计流程和会计循环
![第二章会计流程和会计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947cc9a7482fb4daa58d4baf.png)
试算平衡
所谓试算平衡,就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的平衡关系,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 规则,通过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正确性与完整性 的过程。
因为: 借方发生额 = 贷方发生额
所以:若干项经济业务
Σ借方发生额 = Σ贷方发生额
推论1:Σ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
=Σ所有账户贷方发生额
17
会计分录 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按复式记账要求,分别列
示出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也 叫记账公式,它能够明确规定一项经济业务应记入 的账户名称,记账方向(借或贷)及入账金额。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简单分录:借贷方都只记录一个科目的发生额 复合分录:借方或贷方记录一个以上科目的发生额。 复合分录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简单分录
借:原材料 8,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应付账款 4,000
20
任何复合分录都可分解成若干个简单分录,上例就 可以分解成两个简单分录:
借: 原材料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借:原材料 4,000
贷: 应付账款 4,000
复合分录 有利于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全貌,全面地 说明企业资金流动的来龙去脉。
推论2:Σ所有账户借方余额=Σ所有账户贷方余额 34
对试算表的认识
1.试算平衡表的作用:
1)通过检查借方余额合计和贷方余额总计是否相 等来检验过帐是否正确;
2)为正式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一个帐户余额,方便 检索;
3)粗略显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5
2.试算平衡表编制原理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0000
商品销售收入
18300
18300
会计循环及会计业务流程讲解
![会计循环及会计业务流程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373df4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6.png)
会计循环及会计业务流程讲解会计循环是指会计工作的循环性质,包括会计核算循环和财务报告循环。
会计业务流程则是指在会计循环中,涉及到的具体会计业务的流程和步骤。
下面将对会计循环和会计业务流程进行详细讲解。
一、会计循环会计循环是指会计工作按照一定的时序和逻辑进行的循环性质,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循环和财务报告循环。
1.会计核算循环会计核算循环是指会计从发生交易开始,到编制内部财务报表结束的全过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捕捉业务活动:会计核算循环的第一步是捕捉业务活动,即对企业内外部的交易和事件进行记录和登记。
这一步骤主要包括采集业务凭证和原始凭证的分析。
(2)分类和处理:捕捉业务活动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和处理。
即根据会计准则和规定,对业务活动进行分类,并进行账务处理,包括分录、核算、计算和归集等。
(3)编制财务报表:分类和处理之后,需要根据会计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编制内部财务报表。
这一步骤包括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2.财务报告循环财务报告循环是指财务报告的编制和发布的全过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财务报表编制:根据会计核算循环的结果,编制各类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3)财务报表发布:经过审核后,财务报表可以进行发布,向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财务信息。
这一步骤包括制定发布计划、编制报表摘要、发布报表等。
二、会计业务流程会计业务流程是指在会计循环中,涉及到的具体会计业务的流程和步骤。
1.业务活动记录流程业务活动记录流程是指对企业内外部的交易和事件进行记录和登记的流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采集业务凭证:根据实际业务活动,采集相关的业务凭证和原始凭证。
(2)原始凭证分析:对采集到的业务凭证和原始凭证进行分析,理清业务活动的基本情况。
(3)凭证录入:根据原始凭证和分析情况,将相关数据录入会计系统,形成凭证。
2.会计核算流程会计核算流程是指对业务活动进行分类和处理的流程。
第2章 会计循环
![第2章 会计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4212e4f5700abb68a982fb1f.png)
⑷适用范围:行政事业单位。 权责发生制:实例1 假设甲厂对各种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采用权 责发生制,乙企业采用收付实现制,试根据下 列经济业务分别填列下表。
5
1、一月份销货款800元于当月收到,二月 份销货款500元和三月份销货款600元均于 三月份收到。 2、一季度各负担借款利息分别为200元, 款项于三月份支付。
第二章
会计循环(P17)
一、会计循环的前提条件 ㈠会计主体假设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⑴ 拥有一定资金 ⑵ 独立经营 ⑶ 独立核算 ㈡ 持续经营假设 预计分期假设 人为的划分为月份、季度、中期、年度,我 国的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制。 ㈣货币计量假设 有两重含义: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假设币值不变
权责发生制实例2 根据某企业9月发生的下列经济业务确定本月 收入、费用: ①销售产品收到现款120元 ②销售产品120元,购买单位A交来现款50元, 余款暂欠 ③收到购买单位A前欠货款120元 ④收到购买单位B预交货款120元 ⑤收到C单位交来9—12月份仓库租金120元 ⑥本月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100元 ⑦本月应交所得税100元,未交
8
⑧本月交纳上月所欠办公电话费100元 ⑨本月财产保险费100元,已交50元,余款暂 欠 ⑩支付管理部门10--12月份报纸订阅费100元 二、会计循环中应执行的原则(P25) 八条原则 三、会计循环中的要求 ㈠配比要求(P30) 1、因果一致性 2、期间一致性
9
㈡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P31) 收益性支出——凡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而发 生的经营支出。 资本性支出——凡是为了取得受益期在1年以 上的财产而发生的支出
3
4、适用范围:企业 收付实现制 ⑴概念 收付实现制——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以实际 取得款项和实际支付款项的时间作为记录收入 和费用的依据。 ⑵划分收入费用归属期的标准: 实际收款和实际付款
会计循环过程的具体内容
![会计循环过程的具体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d819f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8.png)
会计循环过程的具体内容会计循环过程是指在会计系统中进行日常业务处理的一系列步骤。
这个过程涉及到了多个环节,包括账务记录、分类、总账和试算平衡等。
以下是会计循环过程的具体内容,供参考。
1.业务发生会计循环过程的第一步是业务的发生。
这些业务可以是购买商品或服务、销售产品、支付工资、收取租金等。
每个业务都会产生会计凭证,用于记录相关的会计信息。
2.原始凭证记录原始凭证是记录业务发生的最初记录,如发票、收据、支票等。
在会计循环过程中,需要将原始凭证进行逐笔记录和编号,确保凭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些原始凭证将成为后续会计处理的依据。
3.凭证录入在凭证录入阶段,会计人员将原始凭证中的信息转化为会计凭证,并将其输入到会计系统中。
每个会计凭证通常包含日期、摘要、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等核心信息。
会计人员需要仔细检查每个会计凭证的录入准确性和完整性。
4.账务分类在凭证录入后,会计人员需要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
会计科目是用于记录和汇总特定类型的交易和资金流动的账户。
根据事先设定的会计科目分类体系,会计人员将每个会计凭证中的借贷金额分别归类到相应的会计科目中。
5.总账总账是记录所有会计科目余额和交易明细的主要账簿。
在会计循环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将每个会计凭证的分类信息和借贷金额更新到总账中的相应科目下。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会计科目的余额准确反映其收支情况。
6.辅助账簿除了总账外,会计人员还可能使用一些辅助账簿来记录特定的业务或账务细节。
例如,现金日记账用于记录现金交易,销售日记账用于记录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等。
这些辅助账簿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管理和跟踪特定业务的相关信息。
7.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会计循环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这一阶段,会计人员对总账和辅助账簿进行核对和平衡。
他们会计算每个会计科目的借贷差额,确保总账和辅助账簿之间的余额一致,并与总账平衡。
8.财务报表编制最后,会计人员使用总账和辅助账簿中的信息编制财务报表。
这些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第2章 会计循环
![第2章 会计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ccd16c2ccfc789eb172dc8dd.png)
第三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真实性又称客观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 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 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 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即是有用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 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 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一)、我们把会计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的企业或单位称为会 计主体。进行会计工作,首先要明确为谁核算、核算谁的经 济业务。以企业为例,首先要区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所 有者的经济活动,会计只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 而不核算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二者不能混淆;其次要区分企 业自身的经济活动和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二者也不能混淆。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 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 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专门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 责任和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四、登记账簿
登记账簿就是在账簿上连续、完整、科 学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 五、成本计算
第二节
会计循环的基本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
七 、 编 制 会 计 报 表 六 、 财 产 清 查 五 、 成 本 计 算 四 、 登 记 账 簿
三 、 填 制 和 审 核 凭 证
二 、 复 式 记 账
一 、 设 置 账 户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和 监督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 记录不同会计信息资料的一种 专门方法。
第二章 会计循环
• 第一节 会计循环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 • 第二节 会计循环的基本方法 • 第三节 会计循环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学》】第2章 会计循环(培训课件)
![【《会计学》】第2章 会计循环(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3ee7c828ea81c758f578d2.png)
2
2.1.1 会计科目和账户
1、会计科目 按照会计处理流程,当日常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部门将收到 一系列原始的单据,并根据这些单据,分析经济业务的性质, 同时按照一定的会计规则进行分类和记录,即编制会计分录。 会计科目即是将各种经济数据进行分析的工具。会计报表是会 计科目分类的基础。 我国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为企业设计了主要的会计科目,涵盖 了各类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在会计核算实践过程中,在 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 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 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 表2-1摘要列示了其中一些最常用的会计科目。
10
2.1.1 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debit-credit bookkeeping method)是目前世 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double entry bookkeeping)要求,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 的金额、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 行连续、分类的登记。复式记账使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便于相 互核对,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内部 控制。它是记账法中最科学的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在记录经济业务时,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 记录经济业务。借贷记帐法最早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 借贷记帐法“借”、“贷”两字,最初是反映的确实是“债权” 和“债务”的关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 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 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终于逐渐演变成 了纯粹的记帐符号,不再有特殊的意义。
第2章 会计循环
Accountin循环概述
第2章(4) 会计循环(练习
![第2章(4) 会计循环(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c016c6158f5f61fb6366697.png)
三、要求: (1)根据所给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根据给出余额资料的账户开设并登记有关总分类
账户(开设T形账户即可); (3)根据账户的登记结果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
余额试算平衡表”。 注意:通过本次习题课,我们主要练习记账方法的有关内 容,大家应在对有关借贷记账法各个要点全面掌握的基础上, 完成本次练习的内容。
300 000
(6)借:应付账款
35 000
贷:银行存款
35 000
(7)借:生产成本
12 000
贷:原材料
12 000
(8)借:短期借款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参考答案
1.根据所给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借:银行存款 400 000
贷:实收资本
400 000
(2)借:固定资产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3)借:原材料
15 000
贷:应付账款
15 000
(4)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存现金
3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5)借:银行存款
300 000
贷:短期借款
课堂练习
一、目的: 练习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会计分录编制方法、账户登记方 法和试算平衡方法。(不考虑增值税) 二、资料: 1.某 (1)库存现金 1 300 (2)银行存款 216 000 (3)原 材 料 24 700 (4)固定资产 460 000 (5)生产成本 35 000 (6)短期借款 100 000 (7)应付账款 50 000 (8)实收资本 587 000
2. 该企业三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投资400 000元,已存入
第二章 企业业务过程与会计循环1
![第二章 企业业务过程与会计循环1](https://img.taocdn.com/s3/m/63555487bceb19e8b8f6ba80.png)
第三节 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循环
20
一、 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处理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AIS)主要处理企业中的资金运动 ) 数据,而业务系统主要管理实物资产运动。但是, 数据,而业务系统主要管理实物资产运动。但是,会 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业务系统又是相对应的,它必须 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业务系统又是相对应的, 依赖业务系统提供的业务数据作为系统的原始数据来 源,二者关系见下图。 二者关系见下图。
7
1、生产与运作 、
运作的实质: 运作的实质:在转换过程中发生价值增值。 增值 转换 过程 反馈 反馈 控 制 反馈
投入
产出
土地 劳动 资本 信息
产品 服务
图2-2 投入至产出的转换过程
8
2、 财务 、
(1)预算。 )预算。 (2)投资方案经济分析。 )投资方案经济分析。 (3)资金供应。 )资金供应。
生产 运作
财务 人力 资源
公共 关系
图3 企业运作与辅助职能相互配合
11
现代企业 的组织架 构
第二节 企业基本业务过程与典型业务循环
理解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 理解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是理解企业会计业 务流程和工作的基础, 务流程和工作的基础,也是我们理解会计信息 系统业务处理流程的基础。 系统业务处理流程的基础。
9
3、营销 、
营销是指销售或推销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营销 营销部门: 营销部门:要进行广告宣传和定价决策。该部门还要
对顾客需求作出估计,并将这一信息传递给运作部门和 设计部门。
10
4、其它职能 、
辅助职能还可能包括人事或人力资源、产品设计与开发、 工业工程以及维修等。
工业 工程 营销 维修
会计循环及会计业务流程讲解
![会计循环及会计业务流程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a305d6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2.png)
会计循环及会计业务流程讲解会计循环是指会计业务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不断循环发生的过程,从凭证的登记到账户的结转和报表的编制,然后再从报表的分析和决策到会计业务的调整,形成一个闭环。
下面我将详细讲解会计循环的各个环节及会计业务流程。
会计循环的第一环节是凭证的登记。
凭证是会计记录会计业务发生经济性交易的依据,包括原始凭证和复式凭证两种。
原始凭证是指会计业务发生时产生的各类单据和凭证,如发票、收据等。
复式凭证是将原始凭证上的会计业务进行记录和分类,按照借贷记账法则进行登记。
凭证登记的目的是将会计业务的全部经济业务发生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在会计账簿上做出明确的记录。
接下来是账户的结转。
会计账簿是对会计业务发生经济事项进行分类记录和总账管理的一种工具。
常见的会计账簿有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日记账等。
账簿的结转是指将凭证上经过登记的会计业务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总账管理,将借贷方的金额汇总入相应的科目账户中。
这样可以实现对业务流程的有效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第三个环节是报表的编制。
报表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输出方式,常见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上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额等;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报表的编制需要依据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合法。
第四个环节是报表的分析和决策。
会计报表不仅是对企业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也是管理层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报表的分析,可以帮助管理层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并进行适时的决策调整。
例如,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判断企业的主营业务和经营费用情况,进而决策是否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或控制成本。
最后一个环节是会计业务的调整。
会计业务的调整是指在会计循环中,对账簿记录的会计数据进行修正和补充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电子工业出版社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2.1.5 其它职能
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辅助职能还可能包括人事或人力资源、产 品设计与开发、工业工程以及维修,见图2-3。
工
业
运 销
工 程
维 修
运作
采 购
公 共 关
系
会
人
计
力
资
源
图2-3 企业运作与许多辅助职能的相互配合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企业的业务或经营活动又是相互关联的,组成了企 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业务流程,因此,理解企业 业务流程尤其是主要业务流程,是我们理解企业会 计业务流程和工作的基础,也是我们理解会计信息 系统业务处理流程的基础。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12
电子工业出版社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会计循环
会计信息系统在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等过程中, 要运用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这种按一定次 序依次继起的账务处理方法,习惯上称为会计循环。 一个完整的会计循环应当包括以下基本步骤,见图28。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20
电子工业出版社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2.3.3 手工会计循环
理解企业的主要业务过程和细分的业务循环,以及业 务过程与业务循环之间的关系
掌握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及与业务系统之间的 关系
熟练掌握手工会计循环及以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软件 为平台的会计循环过程,掌握两种会计循环的实质
掌握计算机会计信系统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23
电子工业出版社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2.3.4 以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为处理平台的会计循环
1.建立账 套
5.期末 处理
2.初始 化
设置
4.日常账 务处理
6.报表 处理
3.启用 账套
8.结账
7.财务 分析
图2-9 以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为处理平台的会计业务处理循环
财务活动所依据的主要是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 因此,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基 础地位。
杨9
电子工业出版社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2.1.4 营销
营销是指销售或推销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营销部门:要进行广告宣传和定价决策。该部门还 要对顾客需求作出估计,并将这一信息传递给运作 部门(短期)和设计部门(长期)。
编制记账凭证
(手工编制凭证、机制凭证)
登记日记账
登记明细账
过账一次同时完成
登记总分类账
处理其它子系统业务(工资、固定资产等)
7
编制调整后试算平衡表
8
编制结账分录
9
编制结账后的试算平衡表
10
编制正式的会计报表
非实时传递到AIS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19
电子工业出版社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2.3.3 手工会计循环
对手工会计循环的回顾有利于我们理解以部门级计算 机会计信息系统为平台的会计业务流程。
手工会计系统
是由会计人员通过运用复式簿记等方法对经济业务进 行处理,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告来完成的。
3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主要内容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2.1 企业运营过程简介 2.2 企业基本业务过程与典型业务循环 2.3 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循环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4
电子工业出版社
2.1 企业运营过程简介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运营过程的组成: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其运营过程一般 由生产与运作管理和其它管理活动组成。
步骤6:编制调整后试算平衡表 目标:检查借贷平衡,并简化财务报表的编制。
步骤7:编制结账分录并过账 目标:结清临时性账户并将净收入额转入留存收益。
步骤8:编制结账后试算平衡表 目标:在结账后检查试算平衡。
步骤9:编制财务报表 目标:将汇总的财务信息提供给外部决策者。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电子工业出版社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会计信息系统
(第一册)
面向财务部门应用的 会计信息系统
总编 杨周南
主编 吴沁红 史振生 常丹
1
电子工业出版社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第2章 企业业务过程与会计循环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2
电子工业出版社
学习目标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了解企业运营过程尤其是企业生产运作过程以及企业 组织的内部职能
11
电子工业出版社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2.2 企业基本业务过程与典型业务循环
通过上述对企业运作过程的简单描述,我们看到,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其 主要业务活动或核心工作会有不同,但是,财务及 会计活动在任何企业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职能, 任何经营活动都会以资金运动的形式反映到会计及 财务活动中。
步骤4:编制调整前试算平衡表 目标:提供一个便捷的列表来检查借贷平衡。并以此作为编制日 记账调整分录的起点。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21
电子工业出版社
2.3.3 手工会计循环
在会计期末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步骤5:编制期末调整分录并过账 目标:记录应计的、递延到期的、估计的,以及其他通常未由原 始凭证记录的事项。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5
电子工业出版社
2.1.1 企业内部职能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典型的企业有三个基本职能:财务、营销和生产运作。 企业
财务
生产与运作
营销
图2-1 企业的三个基本职能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6
电子工业出版社
2.1.2 生产与运作
财务职能包括为确保以有利的价格获取资源并将这些资 源在组织内分配而进行的活动。主要有:
(1)预算。定期编制预算,对资金需求作出安排,对预 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2)投资方案经济分析。对各类投资方案进行评估和分 析,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保证投资效益。
(3)资金供应。保证企业的资金供给,关系到企业的生 存。企业主要是通过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收入来获得资金 的。
生产与运作管理:包括对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各 种活动的计划、协调和实施,而不论企业经营什么,运 作管理活动在所有的企业中居核心地位。
其它管理活动:如顾客服务、质量保证、生产计划与控 制、进度安排、工作设计、库存管理等;如财务、会计、 人力资源、后勤供应、营销、采购等也是企业的主要业 务与管理活动等
运作部门:需要有关中短期顾客需求的信息,以便 据此作出计划(采购原料或工作进度安排)。
设计部门:需要营销方面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对目 前产品与服务作出改进和设计出新的产品。
营销、设计和生产三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顺 利完成对设计的改进并生产出新产品。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下面,我们将说明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的 关系,并深入分析会计循环,包括手工会计循 环和以部门级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为平台的会 计循环,并简单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16
电子工业出版社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2.3.1 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处理系统
企业分工及会计职能的分离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2.3.2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子系统
图示:
应收账款
生产过程 (成本结转)
应付账款
客户管理/对 账/信用控制 等...
账务及报表
供应商管理/ 付款管理 等...
固定资产
凭证/账簿/报 表处理
.....
工资处理
增加/减少/变 动/计提折旧 等....
工资项目/计算 公式/工资表格 式管理
3.销售及收款循环;
4.固定资产循环;
5.人力资源循环;
6.会计循环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14
电子工业出版社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2.2.3 企业基本业务过程与业务循环间的关系
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
企业内部
采购付款 循环
会计
循环
会
会计事项
计
事 项
会计事项
供
固定资产
客
应
循环
生产
销售收入
商
循环
循环
户
人力资源 循环
输入资 源
输出产 品
获取/支付过程
转换过程
销售/收款过程
图2-5 企业基本业务过程与典型业务循环
杨周南 总编 (第一册主编:吴沁红、史振生、常丹)
15
电子工业出版社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2.3 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循环
以上两节,我们从企业运营过程的宏观层面开 始,再到企业内部业务过程微观层面,通过逐 步细化分析,了解了企业的基本业务过程及具 体的主要业务循环。
22
电子工业出版社
2.3.3 手工会计循环
在下一个会计期间的期初
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
步骤10:编制转回分录并过账 目标:简化随后特定的日记账分录,并降低账户成本。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会计循环和会计恒等式的基础上的, 其本质是一个以会计科目表为分类标准分类汇总系统。人们使 用会计科目表把组织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度量结 果分类汇总,使用财务报表将组织汇总的数据提交给用户。主 要的财务报表包括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描述组织在特定期间 的经营成果的数据汇总在损益表中;而描述组织在特定时点的 财务状况的数据汇总在资产负债表中。因此,会计科目表是手 工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