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应该想办法混在富人堆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穷人,应该想办法混在富人堆里
承认贫富之间存在差异
钱当然越多越好。但是,要是大家都有钱了,那钱也就不值钱了。正是有了贫富不均,钱才发挥着作用。想成为富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无可奈何的穷人。
要想成为富人,我们应该牢记这样一个事实,即“富人永远不会变穷”。所以富人都是在贫富不均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富人永远属于富人的群体,穷人则永远脱离不了穷人的圈子。
某些人有时却能够越过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巨大障碍。他们或许从外表上看去更象穷人,但却一副富人作派,即使排在富人之尾也在所不辞。
有时候,位列富人之尾比起作穷人之首可能更不象富人,但他们仍宁愿进富人之列,因为这样,他们就能够以富人的方式思考问题,而排在穷人之首,则永远无法摆脱穷人的思维方式。
犹太人中富人众多,实际上,就是由于他们都有富人的思维方式。这不是什么实用技术,而是一种处世哲学。
要想成为富人,首先要布施
要乐于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帮助他人,自己的胸怀也会极大的丰富、开阔。只有心胸开阔的人,大家才会喜欢他,愿意接近他,他也就有了好的人缘。有了人缘,自己就会赢得许多商机。要想成为别人的“富神”,自己的心胸一定要开阔。只有贪欲的人,是不可能做成大事的。
施惠与他人,并不一定都要给钱。即使粗茶淡饭,只要能给他人带来帮助也是可行的。犹太人有这样一句格言:“向陌生人施惠即是向天使施惠。”因此犹太人只要看到比自己困难的人,就会把他们请到家里让他饱饱地吃上一顿。因为他们熟知这有可能成为照亮未来的希望之光。
富人总是在研究穷人
经济越是不景气,人们想一朝致富的欲望也就越强烈。但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赚钱,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境况会越来越糟糕。这时候就应该学习犹太人,变换一下考虑问题的角度。
这世界上有钱的毕竟只占少数,穷人才是绝大多数。有钱人是依靠从绝大多数穷人(而不是富人)那里获得利益而积敛财富的。
要想致富,首先要搞清楚一点:穷人才是财富的源泉。这里所说的穷人,一种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另一种是指有钱人在内的顾客。为什么把有钱人也包含在穷人之列呢?买主之所以付钱购买,是因为他手头没有这种东西,没有想要的东西便是“穷人”。
但是,如果一次就使穷人不得不支付巨额的费用,那他们手上的钱很快就会用光。因此,要尽量使穷人手头维持有钱,总能购物,既让他们手中的小额钱财周转起来,并只赚取占这些钱的百分之几的微薄利润。
这便是迈向商业的第一步。由于顾客只需要支付很少的钱,资本的周转因而得以顺畅,而庞大的顾客数量则使获得的利润呈几何急速增长。如果不知道这种道理,就根本不可能期待经营上有什么真正的发展,
有钱人也是来采购他们手头上没有的东西,所以可视其为“穷人”。富人顾客和穷人顾客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追求的是高级物品、高质量的享受,而后者只要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即可,由此,产生了购买价格上的差异。但是,无论是有钱的顾客还是贫穷的顾客,都有一点需求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想轻松的付款。
欧洲著名的银行家罗斯柴尔德由开旧工具店起步;英国最大的百货公司是马克斯•斯宾塞,最早只是一家寒碜的西装店;美国石油大亨哈默靠在酒精中添加药用生姜液制造姜汁啤酒发家,此后啤酒步入国际市场;日本浅野建筑的创始人浅野总一郎靠在神田卖水起家,他现在就任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董事长。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熟悉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并由此发展起来自己的事业。他们掌握了那种出售好象没什么大利的物品却能从中获取利润的智慧。他们十分明白这个道理:只要能马上回收资本,即使看似垃圾的废品都有可能成为巨大财富的源泉。比起只是寻找看似精美的成品,还不如重新审视、发掘旧物的潜力。基于这样的观点去重新审视商业活动,就有机会改变思维方式,创造出新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