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文体艺术中心建设规划
工作方案: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74号)精神,推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现就推进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X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根本,强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相结合,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相结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得到全面加强和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X崛起X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导向,服务大局。
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X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人们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
2.以人为本,对接需求。
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群众需求反馈机制,促进供需有效对接,真正把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服务基层、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
3.统筹计划,共建共享。
从城乡基层实际出发,发挥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计划指导,科学合理布局,整合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促进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形成合力。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综合考虑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点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坚持试点先行,及时总结建设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建设发展模式。
5.改革创新,提升效能。
围绕建设、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鼓励社会参与和群众自我服务,提高综合服务效益。
农村残疾人康复中心规划

农村残疾人康复中心规划农村残疾人康复中心是为了满足农村残疾人群体的康复需求而设立的特殊机构。
在农村地区,残疾人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建设一座农村残疾人康复中心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空间规划、设施建设、人员配备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农村残疾人康复中心的规划提供一些建议。
空间规划农村残疾人康复中心的空间布局应该注重便利残疾人群体的活动。
建议在规划中增设坡道和扶手,方便轮椅使用者出入建筑物。
另外,康复中心应设置无障碍电梯和卫生间,以满足各种残疾人的需求。
设施建设在设施建设方面,农村残疾人康复中心需要配备先进的康复设备。
建议引进各类康复治疗仪器和器材,如平衡训练器、热疗设备等,以提供多样化的康复服务。
此外,中心还应设置专门的康复池,为残疾人提供水疗等康复项目。
人员配备农村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人员配备也至关重要。
除了专业的医师和护士外,中心还应招聘康复治疗师、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
他们可以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社会支持农村残疾人康复中心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
建议与当地政府、残疾人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
同时,中心还可以邀请社会志愿者参与康复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心理辅导农村残疾人康复中心应该配备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为残疾人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残疾人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或心理问题,及时的心理支持对他们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疗教育除了康复治疗外,农村残疾人康复中心还应开展医疗教育工作。
通过举办康复知识讲座、康复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残疾人和家属的康复意识,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康复治疗。
康复辅助设备农村残疾人康复中心应提供康复辅助设备的租借或销售服务。
残疾人在康复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助行器、轮椅等辅助设备,中心可以提供相应的设备,并为他们提供使用指导。
康复日间托养农村残疾人康复中心还可以提供康复日间托养服务。
针对家庭无法全天照料残疾人的情况,中心可以提供日间托养服务,为残疾人提供食宿照料、康复训练等服务。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2.05•【字号】青政办〔2016〕215号•【施行日期】2016.1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残疾人保障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的通知青政办〔2016〕215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2月5日青海省“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第一章“十三五”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和目标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民生改善,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各项惠残政策法规在“降槛、提标、扩面”中得到深入落实。
《青海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各项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康复经费投入、辅助器具验配、白内障医治率、“两项补贴”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提标等10项指标走在西部甚至全国前列。
———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全国率先建立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7.46万残疾人享受到生活补贴,月人均补贴标准达到100元,发放补贴资金17720.52万元。
由财政代缴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参保金额度达到每人每年350元,比国家标准高出220元。
投入“阳光家园计划”项目补助资金合计6064.29万元,累计为113777人(次)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完成目标任务5万人(次)的225%。
———康复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康复经费总投入11284万元,是“十一五”1298.55万元的87倍;为140986人(次)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完成目标任务12万人(次)的117%。
市(州)普遍成立了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县级成立残疾人辅助器具机构16个。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5~2030)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5~203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1.14•【字号】苏府〔2017〕6号•【施行日期】2017.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其他规定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5~2030)的通知苏府〔2017〕6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苏州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5~2030)》已经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苏州市人民政府2017年1月14日苏州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5~203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满足市民就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苏州的文化竞争力和城市形象,并配合新一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特编制《苏州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指的公共文化设施是由各级人民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
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体育场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职工)书屋、公共阅报栏(屏)、广播电视播放传输覆盖设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点等。
第三条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兼顾,优化配置,并符合国家、省、市关于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用地控制指标和功能配置的相关规定。
第四条本规划由苏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苏州市规划局依法按照本规划进行规划管理,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1.14•【文号】•【施行日期】2015.01.14•【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5年1月14日)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为重点,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娱乐设施建议

娱乐设施建议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娱乐设施的建设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提出关于娱乐设施建设的建议,旨在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一些可行性意见。
一、公园建设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之一,建设多样化的设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首先,我们建议在公园内设置室外运动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等,以满足爱好运动的市民的需求。
此外,为了配合现代人追求个性化的娱乐方式,可以增设户外健身器材,供年轻人和老年人锻炼身体。
同样需要考虑到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例如残疾人,可以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残疾人友好设施,为他们提供便利。
二、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文化活动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在城市中心或人口较多的地区建设大型文化活动中心,以举办各类展览、演出和文化活动。
一个完善的文化活动中心应该包括展览馆、剧院、音乐厅等设施,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文化需求。
此外,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可以定期举办艺术节、文化交流活动等,增加娱乐设施的利用率。
三、儿童游乐场建设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娱乐设施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我们建议在城市中的各个社区建设儿童游乐场,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而有趣的玩耍场所。
游乐场可以包括各种各样的设施,如秋千、滑梯、攀爬架等等,以满足孩子们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
此外,应该注意游乐场的安全性,设置相应的保护措施,保证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的安全。
四、娱乐设施多样性娱乐设施的建设应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应该建设针对青少年的娱乐设施,如青少年活动中心或青少年俱乐部,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此外,对于喜欢室内活动的人来说,可以建设电影院和游戏中心,以丰富他们的娱乐选择。
同时,对于喜欢自然和户外活动的人,可以建设公共花园和自行车道等设施,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残疾人艺术节系列活动策划方案

残疾人艺术节系列活动策划方案嘿,各位看官,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热腾腾的“残疾人艺术节系列活动策划方案”,我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分享我的十年策划经验了,让我们开始吧!一、活动背景与目的先来聊聊这个活动的背景和目的。
咱们国家一直提倡平等、尊重、关爱的社会氛围,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也应该享受到艺术的阳光。
这次活动旨在展示残疾人在艺术领域的才华,促进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和理解,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闪光点。
二、活动主题既然是艺术节,那肯定得有个高大上的主题,咱们这次活动的主题就是:“梦想之翼,艺术绽放”。
希望通过这个主题,让残疾人勇敢追梦,让艺术成为他们飞翔的翅膀。
三、活动内容1.开幕式活动开始当然要有个热闹的开幕式,咱们邀请政府领导、残疾人代表、艺术家、媒体等各界人士参加。
现场可以设置签名墙、合影留念区,营造喜庆的氛围。
2.艺术展览展览分为绘画、摄影、手工艺、雕塑等几个板块,展示残疾人的艺术作品。
每个板块都邀请知名艺术家担任评委,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3.艺术表演安排一系列精彩的文艺表演,包括舞蹈、声乐、戏剧、相声等。
演员都是残疾人,他们的表演将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4.艺术论坛邀请业内专家、残疾人艺术家、社会爱心人士等,共同探讨残疾人艺术的发展之路。
论坛可以设置主题演讲、圆桌讨论等形式,为残疾人艺术发展提供思路。
5.艺术体验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我们可以设置艺术体验区,让参观者亲自动手体验绘画、手工艺等艺术形式。
同时,邀请残疾人艺术家现场指导,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创作过程。
6.公益活动在活动期间,可以举办爱心捐赠、志愿者招募等公益活动,让更多人关注和支持残疾人艺术。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为期一个月(如: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活动地点:市区级文化艺术中心、展览馆、剧院等五、宣传推广1.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易拉宝等,放置在公共场所、学校、社区等地。
2.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电视、广播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
2024残协工作计划(五篇)

2024残协工作计划____年,社区残联将继续在省、市残联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认真____,以____统领残疾人工作全局,积极____上级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部署,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为重点,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营造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良好环境,尽力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一、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医疗保障政策、完善扶贫机制我们将努力让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住院可享受大病医疗救助。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扶贫方式,把帮助和解决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生产需要作为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多渠道的残疾人扶贫资金投入方式,落实残疾人扶贫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贫措施,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1处以上。
积极开展贫困残疾人的技能、实用技术培训。
结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各项保障领域;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帮、包、带、扶活动,建立社会帮扶机制;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帮助落实“低保”“五保”等社会救济措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同时,对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大病医疗难、子女入学难等残疾人家庭实行临时救助。
使城乡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得以落实。
二、进一步落实康复救助项目,促使残疾人康复按照省、市残联康复任务的要求,围绕残疾人“康复一人,幸福全家,奉献社会”的目标,建立“泰祥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和“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委托康复中心对脑瘫、智残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开展争创白内障无障碍区活动,为社区所有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
大力推动社区康复工作,做好基层康复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推动“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抓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制度的契机,研究农村贫困残疾人医疗保障和康复救助问题的解决办法,积极促使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残疾人艺术节系列活动策划方案

残疾人艺术节系列活动策划方案活动名称:残疾人艺术节活动目标:展示残疾人艺术才华,促进残疾人艺术交流与包容,提高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与关注。
活动时间:活动可分为多天进行,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活动地点:选择一个适合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的场地,如剧院、会议中心、艺术展览馆等。
活动流程:1. 开幕式:精心筹备开幕仪式,邀请残疾人艺术家、政府官员、社会组织代表等参加,通过文艺表演、致辞等形式正式启动残疾人艺术节。
2. 艺术展览:设立艺术展览区域,展示残疾人艺术家的绘画、摄影、雕塑等作品。
同时,为现场观众提供参观与购买渠道,以支持残疾人艺术家的创作。
3. 表演节目:组织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节目,邀请残疾人艺术团体与普通艺术团体互动表演,展示残疾人的艺术才华与努力。
4. 创作交流活动:举办艺术讲座、座谈会、工作坊等活动,邀请残疾人艺术家与普通艺术家、爱好者进行交流与互动,分享创作经验与艺术观点。
5. 残疾人艺术电影展映:策划残疾人题材的优秀影片展映活动,通过电影的方式展示残疾人的生活与艺术追求,引发观众的思考与共鸣。
6. 残疾人艺术展销会:安排展销活动,邀请残疾人手工艺品、艺术品的制作、销售商参展,同时也是残疾人才艺展示的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残疾人的才华与能力。
7. 闭幕式:在活动的最后一天进行闭幕仪式,总结活动成果与收获,颁发残疾人艺术节的相关奖项,并承诺继续支持残疾人艺术事业的发展。
宣传推广:1. 媒体报道:与各大媒体合作,发布活动新闻稿、举办新闻发布会等方式进行宣传。
2. 社交媒体运营:开设社交媒体账号,通过发布活动信息、艺术家介绍、精彩瞬间等内容吸引粉丝关注与转发。
3. 海报横幅宣传:制作精美海报、横幅,并在重要节点、活动场地等地方进行宣传。
4. 合作伙伴宣传:与相关社会组织、机构、学校等合作伙伴进行宣传合作,共同推广活动。
5. 个人邀请函:邀请政府官员、媒体记者、社会名人等参加开幕式,通过个人邀请函的方式增加活动的关注度。
2024年文体服务中心建设方案范文

2024年文体服务中心建设方案范文____年文体服务中心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文体服务中心是指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等方面需求的场所和设施,通过提供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知识学习等多种功能,促进社会和谐、人民身心健康发展的公共服务机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体服务中心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市计划在____年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文体服务中心。
二、总体规划1. 项目定位该文体服务中心将定位为全市性的综合性文体场所,旨在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并为社区居民、中小学生、老年人、青年人等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提供服务。
以多功能、互动性、创新性为主要特点,打造一个集参与式演出、展览、培训、比赛、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体服务中心。
2. 建设规模本次建设文体服务中心的总占地面积为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包括地上建筑面积为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
3. 建设内容(1)多功能演出厅:建设大型的演出厅,可容纳2000人以上观众,适合举办各类大型演出、音乐会、戏剧等活动。
(2)展览馆:建设多个展览馆,提供展览和展示各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3)培训中心:建设专门的培训中心,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培训活动,为居民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场所。
(4)体育馆:建设体育馆,提供综合性体育场所,包括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
(5)休闲区:建设休闲区,提供咖啡厅、书吧等文化娱乐设施,为人们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
三、建设方案1. 建筑设计本次文体服务中心建设,将选取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进行设计竞标。
设计要求兼顾美观、实用、便利和可持续发展,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功能完备性。
2. 设施配套本文体服务中心将配置先进设施和设备,包括舞台灯光音响设备、大屏幕投影设备、电子显示屏等,以及体育设施、培训用具等。
2024年三星级文体中心建设方案范文

2024年三星级文体中心建设方案范文根据2024年三星级文体中心建设方案,以下是一个大致的范文:第一章引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体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元化。
为了满足人民对文体活动的需求,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三星市决定建设一个三星级文体中心。
目的本建设方案旨在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文体中心,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打造一个文体活动的繁荣场所,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章设计理念生态环保文体中心的建设将积极倡导生态环保理念,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建立能源管理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多功能性文体中心将提供多样化的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满足各种人群和不同活动需求。
同时,中心还将融入多个功能,包括商业、休闲、餐饮等,打造一个多元化的综合场所。
现代化文体中心建设将采用最新的建筑设计和设备,营造现代化的氛围和环境。
同时,中心还将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第三章设施规划主体设施文体中心主体设施包括文化展览馆、运动场馆、演艺中心和休闲区。
文化展览馆将提供艺术展览、文化学习和交流的场所;运动场馆将提供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的场地;演艺中心将提供各类演出和文艺活动的场所;休闲区将提供休闲娱乐设施和服务。
附属设施为了提供综合的服务,文体中心还将提供一系列的附属设施,包括餐饮区、商业区、停车场和服务中心。
餐饮区将提供各类餐饮服务和美食选择;商业区将提供购物和商务服务;停车场将提供充足的车位;服务中心将提供全面的服务和信息咨询。
第四章建设流程规划设计在建设前,将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场地选择、建筑设计和设备选型等工作。
同时,还将征求市民意见,进行公众参与,确保建设方案符合市民需求和利益。
资金筹备建设文体中心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建设资金和运营资金。
将通过政府拨款、合作伙伴投资和市场化运营等方式筹集资金,确保建设和运营的可持续性。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本配置要求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由政府主办的,以街道、乡镇为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体现和谐文化的要求,促进市区与郊区农村文化建设的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体育、教育、科普、信息等服务的公益性、多功能设施。
现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管理意见》(沪府发[2006]2号文件)和2006年新颁布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DG-55-2006),结合本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实际情况,对《配置要求》(2004年版)进行修改,制定新的《配置要求》。
一、功能定位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社区居民集中活动的场所。
应坚持以人为本,向社区居民提供书报阅读、展示展览、团队活动、党员服务、健身锻炼、科普教育、心理辅导、娱乐休闲、网络信息、慈善互助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尤其应注重设置适合社区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外来建设者等群体的服务项目。
2、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基层宣传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应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开展社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弘扬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3、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本市社区文化信息化综合服务建设的基础设施。
应将社区信息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社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整合在一起,提供“一站式”服务,成为以运用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为特征的社区文化新阵地,让先进、健康科学的文化服务进入社区,使社区居民真正享受到科学、文化、信息化成果,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4、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地。
应承担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
二、配置要求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配置原则。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差别配置的原则,按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社区人口规模5—10万人配置一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区人口超过10万的街道或乡镇,可增设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关于--市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组织建设等工作的调研报告-残疾人文化体育

关于**市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组织建设等工作的调研报告:残疾人文化体育关于**市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组织建设等工作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了解基层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及组织建设情况,查找分析制约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及组织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不利因素,8月初,市残联组宣科深入开展“走进农村基层,走进残疾人群众”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了解农村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及组织建设现状,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先后到各县市区实地了解情况,收回有效调查登记表54份,获取了一手资料,掌握了实际情况,商讨了对策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上半年,市县残联系统组宣部门围绕市残联2019年工作安排部署,认真执行《市残联2019年残疾人工作要点》,突出重点、创新突破、狠抓落实,全市残联系统组宣工作稳中有进,多数指标达到或好于预期,各地各项工作不乏特色和亮点。
残疾人二代证到期换发、专职专委配备、残疾人体育艺术人才储备、残疾人文化体育中心示范建设、2020年省第*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的筹备等多项工作推进有力。
(一)二代证换发工作推进情况我市开展残疾人残疾核查评定及换证工作以来,在各级残联和评定医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残疾人核查评定及证换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各县市区制定了通知文件,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通过会议、通知、公告等形式将二代残疾人证到期换发有关要求和规定宣传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进一步加大到期残疾人证换发的知晓率;同时通过中国残联办证系统对需参加换证的残疾人进行了全面的统计摸底。
将到期应换证的残疾人名单导出并下发到乡镇街道,再由乡镇街道通知到所在村社区,进一步明确了需换证对象。
2、为解决重度残疾群众出行不便,办证难的问题,各县市区残联定期组织专业评残医生前往残疾人家中,为他们提供上门办证服务。
2019年上半年我市开展上门办证服务达800余人次。
3、严把换证关口。
严格按照中、省、市“最多跑一次”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办证(换证)流程,对发放的残疾人证全部实行免费邮寄;对轻度残疾人换证严格要求残疾人本人前往更换,对换证中申请更换残疾类别与等级或残疾程度已明显减轻的情况均要求进行重新鉴定。
残疾人宣传工作方案

残疾人宣传工作方案残疾人宣传工作方案东营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为推进我市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工作发展,根据《东营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结合我市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一)充分发挥残疾人事业新闻促进会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
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宣传部门要积极做好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公共媒体在“全国助残日”等残疾人重大节日期间,无偿刊登、播出反映残疾人事业的公益广告或宣传片。
(二)2015年市和县区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室,积极开展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借阅服务;市电视台要配置手语转换设备,开办有固定播出时间的残疾人手语专栏节目;市广播电台开播残疾人专题节目;县区级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要开设有关栏目,为残疾人做好信息传播服务。
(三)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管理机构和组织,广泛开展基层群众性残疾人体育活动,残疾人体育人口达到30%以上,特奥、聋奥、残奥竞赛项目不少于50个,下一级辖区和专项性体育活动每年举办不少于20次;加强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建设,根据残疾人运动特点,提供必要的体育训练场所和指导,按照城市每5万残疾人至少拥有10个残疾人专用或挂牌体育场馆的标准设立或建设体育场馆,为其提供优惠或免费服务。
(四)加强残疾人文化体育阵地建设,依托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市体育运动学校建立残疾人特殊艺术训练基地和体育训练基地,提高残疾人艺术和竞技体育水平。
2015年举办第五届全市残疾人运动会,组织参加全省残疾人文艺汇演,广泛开展群众性残疾人文化和体育活动。
二、主要措施(一)健全“东营市残疾人事业新闻促进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新促会”的指导、协调作用。
进一步修订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工作奖励办法,各级财政设立专项经费用于鼓励和推动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工作的开展。
(二)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纳入每年全市宣传工作重要内容,举办好每年一届的好新闻评选活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和国家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
2024年残联工作计划十篇

残联工作计划十篇残联工作计划篇1全省残疾人宣传文体工作要以充分展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成就为重点,围绕全国助残日等重大活动,抓住节点、关注热点、呈现亮点,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保障残疾人基__化权益、努力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为目标,积极探索为残疾人提供文化服务的新方式和新渠道。
以组团参加第八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为契机,选拔优秀残疾人体育后备人才,推进基层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开展,促进残奥、聋奥、特奥运动均衡发展,促进残疾人体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宣传报道工作1、全市各级残联上下联动,在党报、党刊、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有关网络媒体上,广泛宣传全市“两个体系”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
2、引导、发动新闻媒体加大对农村残疾人新农保、新农合、康复服务、特殊教育、扶贫开发、危房改造等问题的关注力度,做好针对农村残疾人的宣传工作。
3、抓好残疾人事业纲要完成情况的宣传报道,展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成就。
结合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多角度、多层面反映残疾人心声,动员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4、组织新闻媒体集中报道我市备战省十三运会、第五届全国特奥会及国家轮椅竞速基地队员训练和参赛情况,宣传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精神。
继续营造残疾人全民健身的社会氛围。
5、组织开展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以“关爱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加大社会宣传和新闻媒体报道的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
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及时进行总结。
6、组织文字类、图片类、电视类、广播类等五大类新闻优秀作品参加全省、全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
组织报送广播节目作品参加第九届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专题节目展播活动。
二、文化艺术工作1、进一步推动盲人信息交流无障碍工作。
继续加强我市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的建设,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阅览室与盲人读者之间的志愿服务渠道。
2、继续争取全省“文化进社区项目。
采取社会化工作方式,多渠道组织书源,向社区赠送书刊和音像制品,在社区内设立“残疾人书架”。
文化事业单位的场馆规划与设计

文化事业单位的场馆规划与设计1.引言文化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承载者,其场馆规划与设计对于提升文化艺术水平、满足公众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文化事业单位场馆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规划和设计。
2.场馆规划的重要性(1)满足多元化需求:文化事业单位的场馆规划应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如展览厅、剧场、音乐演出厅等,以满足公众对多样化文化活动的需求。
(2)提升文化艺术水平:科学合理的场馆规划能够提供良好的创作、表演和展示环境,有助于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提升文化艺术水平。
(3)促进社会交流:合理规划的场馆能够吸引更多的文化活动,为公众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艺术和文化的传播。
(4)体验和参与度:通过场馆规划,可以设计出更加互动的场馆空间,使观众参与感更强,增强其对文化事业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场馆设计的原则(1)功能性和灵活性:场馆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合理划分空间,并在设计时考虑到未来的灵活调整和功能扩展的可能性。
(2)艺术性和创新性:场馆作为文化展示的载体,设计应体现艺术性和创新性,通过建筑造型、空间布局等方面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3)可持续性:在场馆设计中应考虑环保因素,采用可持续材料和能耗低的设备,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安全性和无障碍性:场馆设计应充分考虑观众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应提供无障碍设施和服务,方便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使用。
4.场馆规划与设计的案例分析以某市文化艺术中心的规划与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该中心包括剧场、音乐厅、展览馆等功能区域。
(1)功能规划:剧场分为大剧场和小剧场两个功能区域,分别满足大型演出和小型剧目的需求;音乐厅拥有良好的音效和观演视野;展览馆则分为临时展览和常设展览区域。
(2)空间布局: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剧场与音乐厅等功能区域在交通流线上形成独立,互不干扰,同时考虑到舞台装置和观众席的合理布置,以确保观众视野和舞台表演的呈现效果。
2024年残联年度工作计划

2024年残联年度工作计划一、引领全社会关注残疾人权益保障1. 深入开展全社会残疾人权益保障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残疾人权益知识培训,提高各界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认知和理解。
2.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互联网平台、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残疾人的辉煌事迹,倡导关爱、尊重、包容的社会氛围。
3. 组织开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宣传活动,普及残疾人权益保障法规和政策,并加强与相关法律机构的合作,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务。
4. 加强与残疾人组织、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1. 推动残疾人服务设施普及和提升,持续提升残疾人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校、就业培训机构等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和质量。
2. 完善残疾人服务网络,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便捷的残疾人服务平台,方便残疾人和家属获取相关服务信息和资源。
3. 组织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康复服务,促进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4. 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机会和条件。
三、促进残疾人教育发展1. 加强特殊教育资源的统筹与配置,提高特殊教育资源覆盖率和质量。
推进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提供包容性教育环境,促进残疾儿童的全面发展。
2. 深化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确保特殊教育质量的提升。
3. 加大对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确保残疾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四、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1. 深化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创业扶持等支持措施,帮助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
2. 推动残疾人就业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就业歧视的监督和打击,确保残疾人就业权益的保障。
3. 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和支持。
五、加强残疾人福利和保障工作1. 完善残疾人福利和保障政策,提高残疾人福利和保障水平,确保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02.01.30•【文号】国办发[2002]7号•【施行日期】2002.01.3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2002年1月30日国办发〔2002〕7号)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党的十五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工作,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但也要看到,目前基层文化建设仍比较薄弱。
在部分农村,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一些地方愚昧迷信活动抬头,腐朽思想蔓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滓泛起;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猖獗,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基层政权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阵地,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一)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
搞好基层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
(二)基层文化建设总体要求是: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摒弃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方案

⽂化活动中⼼建设⽅案⼆、建设要求(⼀)选址要求。
⽂化活动中⼼是公益性⽂化设施,选址综合考虑⽅便群众就近、经常性参与以及交通便利等因素,⽂化活动中⼼设在五个街道或社区。
(⼆)⾯积标准。
根据各街道(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确定⾯积,本⽅案所确定的⽂化活动中⼼建设规模应不低于200平⽅⽶。
经济状况⽐较好、⼈⼝较多的街道(社区)可根据有资⾦的情况适当扩⼤⾯积。
(三)功能布局。
⽂化活动中⼼基本功能空间要求做到室内与室外相结合。
室内基本功能空间应当包括:1.多功能活动厅:主要⽤于开展⼩型演出、⽂艺排练、游艺等活动。
2.书刊阅览室:主要⽤于图书、报刊的借阅。
3.培训教室:主要⽤于举办各类⽂化艺术培训和农村实⽤科技知识培训。
4.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可以作为⽂化信息资源共享⼯程的微机室。
5.管理⽤房:⽂化活动中⼼⼯作⼈员⽤房。
室外基本功能空间(⽂化活动⼴场)应当包括:篮球场、健⾝场地、露天舞台等配套设施,占地⾯积1500~2000平⽅⽶。
⽂化活动中⼼室外部分属指导性和规划性标准,可利⽤辖区内原有的活动场地。
(四)基本设备配置标准。
影视灯光⾳响设备、书刊资料、⽂化信息资源共享⼯程设备、乐器、体育活动健⾝器材等。
三、管理模式在⽂化活动中⼼的管理体制上要从有利于中⼼发展出发,由各街道⾃⾏出具管理⽅案,积极探索各活动中⼼⾼效顺畅的管理体制和运⾏机制,增强⽂化活动中⼼的⽣机和活⼒。
⽂化活动中⼼建设⽅案 [篇3]根据县委、政府拟在休闲⼴场周围改造建设⼀个社区⽂化活动中⼼的规划意见,结合⽂⼭县社区⽂化建设实际,我局提出如下:⼀、功能定位1、社区⽂化活动中⼼是由政府主办,以社区为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撑,以不断满⾜⼈民群众基本的精神⽂化需求为⽬标,为社区居民提供⽂化、体育、教育、科普、信息等服务的公益性⽂化机构。
2、社区⽂化活动中⼼是社区居民集中活动的场所,应坚持政府主导、以⼈为本、因地制宜、运⾏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向社区居民提供书报阅读、展⽰展览、团队活动、党员服务、健⾝锻炼、科普教育、⼼理辅导、娱乐休闲、⽹络信息、慈善互助等各类公共⽂化服务,尤其应注重设置适合社区⽼年⼈、青少年、残疾⼈、妇⼥⼉童和外来建设者等群体的服务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密市新城区“残疾人文体艺术中心”
建设规划
一、建设规划项目内容
新密市残疾人文体艺术中心包括:
残疾人文学艺术中心主要有适合残疾人的艺术训练场馆、开放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场馆、艺术作品展览馆、阅览室。
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主要有适合残疾人开展体育训练室内训练馆、室外训练馆、游泳馆、动力中心、田径场、篮球场及看台。
综合服务中心主要包括行政办公、教练(老师)办公、训练(比赛)住宿、训练(比赛)就餐
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三条规定:政府有计划地兴办残疾人活动场所。
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残联发〔2012〕7号)文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在规划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要切实将残疾人文化建设纳入其中,给予特别指导和支持,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国家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文化信息
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项目,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在项目设计、组织落实过程中,针对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和特殊需求,提供必要的服务内容和参与条件。
三、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很重视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2011年投入使用的新密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已建设残疾人篮球场、网球场、书画室。
我市先后组织残疾人体育活动2次,残疾人书画比赛(展览)4次,向省、郑州市输送残疾人文体艺术人才55人次,其中新华路肢体三级残疾人赵元赫在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获得第五名、第五届河南省残疾人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为郑州市及我市争得了荣誉。
但我市残疾人的文化体育设施远远无法满足全市5万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难度比较大,内容与质量需进一步充实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