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doc 11页)

合集下载

关于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doc 11页)

关于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doc 11页)

关于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doc 11页)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理论创新有时也称知识创新。

它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理论、新知识的过程。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在与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中,他又进一步强调:“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

”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我们党80年的奋斗史,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可以说明,理论创新不仅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大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理论创新是理论的生命之所在。

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发展,不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就不会有生命力,就将成为历史的陈迹。

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这样。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

与进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成果。

没有创新,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既是对实践深刻、成熟的理论反映,又是随着新的实践不断发展的新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地研究前人的思想材料,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思想成果,形成超越前人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创建了科学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时就公开宣称:“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科学,才使它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及各国不同的情况,成为无产阶级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才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创新与重大意义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创新与重大意义
2011 年 1 月 第 1 期( 总第 181 期)
中州学刊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பைடு நூலகம்
Jan. , 2011 No. 1
【 当代政治】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创新与重大意义
张文化

要: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重要 内 容。 这一 理论, 科 学 总 结 了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 体系 的 形 成 》 ( 07AKS003 ) 阶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文化, 男,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博士( 郑州 450007 ) 。
6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创新与重大意义
了毛泽东提 出 的“长 期共 存、 互 相 监 督” 的思想, 确 “ 、 立了中国共 产党 同 各 民主 党 派 长 期共 存 互 相 监 督、 肝胆相照、 荣辱 与共 ” 的 基 本 方 针。 这 些 思想 为 推进我国的政治 体 制 改革、 民主 法 制建设 和基 本 政 治制度的完善指明了方向。 十 三 届 四 中全会 后, 以 江 泽 民 为 核心 的 党 的 第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 积极 加 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的实践中, 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创新: 其 一, 党的十五大把 依 法 治国 确 立 为 党领导 人民治理 国家的基本方略。 实 现 了 党 在 执 政理 念 上 从“以 法 “依 法 治国 ” 治国” 到 的重大 转 变, 找 到 了 把 人民当 家作主与党的领导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的 根本 形 式, 指明 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根本 方 向。 其 二, 党的 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战略任 务。把政治文明与 物质文明、 精神 文明 一起 作 为 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三 大 基 本 目标。 其 三, 提出了政 “ ” 。 “ 治体制改革的 五个有 利 于 标 准 推进 政治 体 制 改革要有利于增强 党和 国 家 的 活 力, 发 挥 社会主义 制度的特点和优 势, 充 分 调 动 人民 群 众 的 积极 性 创 造性, 维护国家统 一、 民 族团结 和 社会 稳 定, 促进经 ② ” 其 四, 济发展 和 社 会 全 面 进 步。 第一次提出了 “政治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具 这一 概 念 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 路 充满 信心, 将 坚 定不 移 ③ 这些 ” 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 进。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规律 的重 要 认识 成 果, 丰富和发展 了 邓 小 平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 论。 十六 大 以 后, 我 国民主政治建设 进 入 了 新的发 展阶段。以胡锦涛 为 总 书 记 的 党 中 央, 高 举 中国 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进 行 了 一 系 列 富 有 成 效 的创 造性的政治建设实践, 提 出 了 一 系 列 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新思想、 新 观 点: 其 一, 提 出 了“人民民 主是社会主义的 生 命 ” 这 一 重大 命题, 把 人民当 家 作主界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确立 了以民主推进政治发展, 在政治发展中 扩 大 和 保 证 人民当家作主, 从各个层次、 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 政治参与, 最广泛 地动 员 和 组 织 人民 依 法 管 理国 家 事务和社会事务、 管 理 经济 和 文 化 事 业 的中国政治 发展的基本主线。 其 二, 将“扩 大社会主义民主, 更 好保障人民权益和 社会公 平 正 义 ” 作 为 全 面 建设 小 康社会的新的更高 要求 之 一, 丰富了 全 面 建设 小 康

党的理论创新剖析

党的理论创新剖析

“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 • 刘少奇:是系统阐 述毛泽东思想的第 一人,也是毛泽东 思想最主要的宣传 者。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我说要用准确 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 作指导的意思是,要 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 完整的准确的认识, 要善于学习、掌握和 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 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 作。” ——邓小平
1、什么叫理论创新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个表 现中带着中国的特点,即是说,按照中国 的特点去应用它。”
——毛泽东:1938年10月《论新阶段》
•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在实践
中能够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 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的每一次历史性飞 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 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2.党的理论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重视党内思想 教育 延安时期党内思 想教育运动一个重要 方式,就是开展整风 运动。这是党的理论 创新一个十分重要的 方式。
毛泽东在作整风报告(1941年)
3.党的理论创新群体
• (1) 毛泽东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主要推动 者
• (2) 党的重要领导人是党的理论创新的 重要推动者 • (3) 党的理论工作者是党的理论创新群 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起)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休息厅交谈
“活的灵魂”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
• “实事求是”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论和辩证法,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思想路线;
• “群众路线”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的 领导工作中的运用,是马列主义关于人民 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在党的领导工作中 的运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 “独立自主”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际、 国际关系中的运用。
遵义会议旧址
3、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条件成熟 第六,延安时期,党十分重 视理论出版工作,翻译出版了大 量马列著作。

创新的具体内容

创新的具体内容

创新的具体内容一、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二、创新的关系: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

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三、创新的主体创新的主体:人类。

这里人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个人(如:自然人的发明创造,像爱迪生等);二是指团体或组织(如: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

四、创新的客体创新的客体:客观世界。

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类自身思维规律。

五、创新的过程1.信息搜集与整理创新的第一阶段就是进行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管理者要从管理目标与需要出发。

大量搜集与整理信息资料。

分析组织内部存在的不协调。

界定所要解决的问题与任务要求。

同时明确客观环境与主观条件。

在此基础上。

理清创新的大致方向。

2.创新方案的制定创新是有风险的。

为了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

企业必须根据本企业内外的实际情况。

结合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和业务特点。

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创新方案。

3.实施创新有了创新方案。

就要迅速付诸实施。

而不论这一方案是否绝对完善和十全十美。

如果想等到创新方案达到完美的时候再行动。

那将是看到别人成功的时候。

4.不断完善前已述及,创新是有风险的。

是可能失败的。

为了尽可能避免失败。

取得最终的成功。

创新者在开始行动以后。

要不断研讨。

集思广益。

对原有方案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5.再创新这一轮的创新成功。

则为下一轮的创新提供了动力。

创新不能停止。

必须要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实施再创新。

即使这一轮创新失败。

也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为持续创新提供借鉴。

六、创新的核心创新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

是指人类思维不断向有益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动态化的改变。

七、创新的关键创新的关键:就是改变。

向新的方向、有效的方面进行量和质的变化。

八、创新的结果创新的结果:有两种。

其一是物质的,如:蒸汽机、电脑;其二是非物质的,如:新思想、新理论、新经验等。

九、创新的特征创新的特征:价值取向性;明确目的性;综合新颖性;高风险、高回报性。

教育双新文件心得体会(3篇)

教育双新文件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其中“教育双新”(即新课程、新教材)文件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这一改革,并对“教育双新”文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以下是我对“教育双新”文件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双新”文件的核心是深化课程改革,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一方面的几点体会:1. 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新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涵盖了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的改革:新课程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评价方式的变革:新课程体系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优化教材编写,提升教育质量新教材的编写是“教育双新”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以下是我对这一方面的几点体会:1. 教材内容的科学性:新教材在内容上更加注重科学性,强调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

这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材的趣味性: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趣味性,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教材的实践性:新教材强调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育双新”文件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导读:本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关于社会和谐的有益成果:一是把和谐作为思维方式;二是把实现社会和谐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三是把和谐作为调整人际关系的规范。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度重视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高度重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能够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最重要内容。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探索和认识,开始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上个世纪50 年代中期,针对照搬苏联经验在实践中出现的弊端,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

1956 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等关系上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

1962 年,毛泽东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

我对党的认识

我对党的认识

学习《党章》及入党基本程序心得如何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近几天通过学习《党章》及入党基本程序,对新时期的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新时期要达到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标准,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用先进的理论加强思想武装,是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先进性,并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先决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必须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最新理论成果实现思想武装。

(二)新时期要达到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标准,必须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地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

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共产党员必须带头贯彻执行。

在实际工作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带动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战胜困难,为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三)新时期要达到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标准,必须强化宗旨意识,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本色。

共产党员要自觉把国家、集体、他人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既要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又要有无私奉献精神;既要带头合法致富,又要关心和帮助其他群众或其他地区共同致富;既要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发展本地经济,又要时刻注意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四)新时期要达到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标准,必须坚持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实践“三个代表”,核心是“先进”,关键在素质。

要作为一名党员,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各种矛盾和现象,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党的理论创新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党的理论创新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胜利 , 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 了初步探索 , 毛泽
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我 国的第一次 飞跃 , 在这个
飞跃过程中 , 毛泽东 同志发挥 了重要作用 。毛泽东
收稿 日期 : 1 — 2 2 2 2 0 —2 0
首先 , 从理论上看 , 毛泽东思想开拓 了马克思主
义 理论 发展 的新 领 域 , 国 革命 和 建 设 有 了科 学 的 中
促 进 了毛泽 东思 想 的正式 形 成 。 毛泽 东 思 想 成 熟 于

党的 理论 创新 的历 史考 察
抗 日战争 时期 , 遵义会 议 以后 , 泽东 思想 向多 方 面 毛 展开 , 以毛 泽东 为代 表 的 中 国共 产 党 人 , 辟 地 论 述 精 了党在 民主革 命 时 期 的政 策 和 策 略 , 结 了我 国 革 总 命 和抗 日战争 的经 验 , 我 国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的 基 对 本 理论 、 基本 路 线和基 本 纲 领进 行 了系 统 阐述 , 的 党
提 供 现成 的 解 决 各 自国 家 和 民族 命 运 的 现存 答 案 ,
各 个 国家 和 民 族 只 有运 用 其基 本 观 点 和 方 法 , 能 才
寻找 解决 自己命运 的答案 。马克 思 主 义 只有 同各 民 族 国家 和地 区实 际相 结合 才 具 有强 大 生命 力 。立 足 我 国 国情 , 马克 思 主义 中国化 , 力 解决 我 们 革命 把 着 与 建设 的实 际 问题 , 索 解 决 我 国命 运 的重 大现 实 摸 问题 , 就是 毛 泽东 思想 的贡献 所在 、 这 力量 所在 。
主义建 设奠 定 了初步 基 础 。 毛泽 东 思 想在 继 续 探 索 中不 断发 展 。毛泽 东思想 这 一 理 论创 新 成果 对 我 国 革命 和 建设 有 巨大 的指导 意义 。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认识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认识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认识1. 引言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是在中国特殊国情下的理论成果,具有自身独特的战略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为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撑,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更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宝贵精神财产。

2. 正文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这一思想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历史地位和核心要义,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形势、任务和要求的科学分析和判断。

这一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进行中,起到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2.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味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福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关于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几点思考党委中心组学习是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一个创新,在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发挥了重大工作。

当前,党委中心组学习发展态势很好,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统一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在增强,紧密联系实际的意识在增强,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增强。

当然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党委中心组学习要进一步提高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有必要思考一下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党委中心组学习什么是党委中心组学习?回答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认识党委中心学习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说明这一点,首先要认识党委中心组学习同其他学习和工作形式的区别。

党委中心组学习不同于党校的干部脱产学习。

党校的学习,是领导干部脱产到党校组成新的学习集体的学习。

脱产学习是按照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根据教材一章一节地进行。

党委中心组的学习,是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集体在职学习。

在职学习往往是在自学基础上的专题学习,学习内容是根据中央要求,结合本地区部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确定的。

党委中心组学习不同于机关组织的干部学习。

在机关组织的干部学习中,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或者是作为领导到分管单位指导学习,或者是作为普通党员参加所在党支部的学习,与党委中心组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集体学习是不同的。

党委中心组学习不是民主生活会。

民主生活会,是领导班子加强党内民主生活的重要形式,基本要求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且是在上级党委派人参加的情况下进行的。

顾名思义,党委中心组学习是集体的学习、研讨、交流。

党委中心组学习更不是党委的常委会。

党委的常委会,作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领导核心,召开会议的基本要求是商议重大问题并作出决策。

党委中心组学习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认识,为决策服务。

党委中心组学习不能代替常委会作出决策。

什么是党委中心组学习?我理解,党委中心组学习是党委组织本级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以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活动。

也就是说,是统一思想、提高素质的学习活动,是提高各级党委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党委的中心工作和科学决策服务的学习活动;是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学习活动。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朱如放引言:把党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大贡献,也是胡锦涛的聪明之举。

当然,这是党的集体指挥的结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1、十七大报告的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但它还不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十七大修改过的党章没有这样规定,因为它还要进一步地发展,胡锦涛同志还有五年的任期,这五年,还要对科学发展观理论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

十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3、“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主要有:⑴科学发展观;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⑸走和平发展之路,建设和谐世界;⑹建设创新型国家;⑺社会主义荣辱观;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南、立足中国国情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

这个创造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基本方面。

1、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

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用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

用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

用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根据我们学习小组的安排,我汇报一下参加这次集训的亲身感受和切身体会。

这次参加领导干部集训班,可以说是我参加的所有理论集训班准备最充分、学习内容最充实、学习纪律最严格、学习积极性最高涨的一次集训,这次集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时机选得准。

根据决策部署,大联勤体制今年月日开始运行,从近两个月的运行情况看,可以说启动平衡、运转顺畅、开局良好。

但是随着大联勤工作的深入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必将显现出来,同时,联勤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正处于攻坚收尾阶段,另外,从现在开始到年底,也正是各项工作抓落实、见成效、出成果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候,联勤部党委首长下决心举办此次集训,利用近天的时间,静下心来,全面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把握党建理论,系统传授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思考问题,对于进一步坚定政治信念,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工作能力,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谋划和组织能力,圆满完成大联勤改革试点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时意义,因此我感到这次集训很及时,很有必要。

二是内容丰富。

对这次集训内容,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七个专题的阅读书目大致篇,参考材料份,读书资料册,辅导报告次,思考讨论题个。

说实话,看到这么多读书材料,心里直打怵,这么多内容能学得了吗?但是,听了魏政委作的集训动员和辅导报告后,从中真切感受到了联勤部党委首长注重加强联勤部队和机关党委班子、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良苦用心和殷切希望。

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辅导报告都经过精心思考和准备,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即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和军队建设、领导方法等内容,更有结合实际的新军事变革、大联勤和两化建设等内容,即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原著,又有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讲话,即有政治理论素养内容,又有改进领导作风,提高领导能力的内容,特别是辅导报告,联勤部党委常委亲自授课,准备充分,知识量大,站立点高,角度选得准,贴近部队实际,说理透彻,语重心长,即是辅导,又是集体谈心,更是面授工作技艺,对我们来讲,即是一次理论学习,更是一场思想改造,我们将受益终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总结(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总结(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总结(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总结篇3在全区第一期优秀科级干部培训班学习过程中,我们听了周炜老师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把我们党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进行了科学阐释。

这是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其内容十分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独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高度,进一步提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组织党员,干部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通过学习,我们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要完整、准确地理解,作为我们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学习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重点,增强针对性,深入学习马克思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几点认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几点认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几点认识作者:卜舒慧来源:《好日子(下旬)》2018年第02期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提出依据、本质内涵、重大意义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认识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这一重大政治判断赋予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提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是有深刻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思想依据的。

历史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自从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每次大会主题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等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已经取得许多重要成就,特别是近五年以来,在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强军兴军、港澳台工作、全方位外交布局、全面从严治党十个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和根本性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要的历史基础。

这个基础如果放到一个大的历史视野审视的话,就是我们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壮阔历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40年发展历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近70年发展历程、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近100年发展历程、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程乃至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深刻洞察和认识。

这是一个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的大跨度的认识过程。

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依据,集中表现在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把握和深刻认识上。

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关于高校学生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几点思考 2

关于高校学生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几点思考 2

关于高校学生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几点思考湖北文理学院郑国山 44305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出“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党领导下的大学生群众组织,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组织者。

学生会、研究生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共青团指导下,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一支特殊队伍,既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又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重要主体力量。

因此,学生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是完成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

如何加强学生干部的理论学习是当前学生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创建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学生组织的关键。

一、高校学生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一)、加强学生干部的理论学习,有利于组织工作服务水平的提高。

随着大学的扩招,学生数量增多,生源结构不一,使得学生事务工作量增大,难度也随之增大,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具有—1—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能力。

同时,高校学生组织正由活动型组织向服务型组织转变,对学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要求学生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融入组织建设。

只有加强学生干部的理论水平,才能抓住工作重点,抓住工作方向,才能学会思考,努力提高工作服务水平。

(二)、加强学生干部理论学习,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伴随着经济发展面对着资源的稀缺性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

大学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就显的尤为要而大学学生会又是优秀学生比较集中的组织。

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提高校园文化增强社会的竞争力要求我们创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大意义

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大意义

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濒于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我们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通过改革开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

但不容讳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增长数量,出现了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忽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既要有重大战略部署、重大战略决策、重大战略举措的实施,更呼唤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

科学发展观正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改革发展实践经验,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提出来的。

也可以说,有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没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

1978年和1992年两次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两次大跨越。

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从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全党共识,都使我们党在冲破“左”的樊篱、摆脱“两个凡是”束缚和姓“社”姓“资”的争论中,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扫清了思想障碍。

在创立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既没丢“老祖宗”,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深入研究和探讨“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实践中,坚决破除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冲破发展不计成本、不惜资源和环境代价的思维定势,坚决消除“重物轻人”的思想理念,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展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开辟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发展应该是辩证的发展,辩证的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也就是说,任何健康的发展,都应当是全面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单一突进的发展。

创新理念

创新理念

创新理念,以学促教——创新主题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党章。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学习完这篇重要的讲话后,认识到在教学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领会、认真总结,主要心得如下: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包含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全面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充分认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

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全局,着眼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创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局面,同时也标志着用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实践检验与证明、日益显示出强大真理力量的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更是科学、有效地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三、结合工作实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学习的目的。

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你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体现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你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体现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你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你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体现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后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几代领导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大学里面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我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我们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以下几点指导意义:第一、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一个人的世界观制约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行.而纵观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各种消极、糟粕的世界观肆意横流。

若没有良好的引导语与指导,科学的世界观将会被打压得不得翻身。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名良师益友,它能帮助我学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我在学习、生活中受益.也指导我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教我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会我怎样积极做人,教我明确人生的价值,不自暴自弃,要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

第二、帮助认清客观规律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相反的,人的意识活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规律的支配。

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跟消灭。

规律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它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创造性,更具有指导实践跟改造客观世界、指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而想要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就必须尊重规律。

现在处于学生阶段的我们,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第三、监督做好实践工作,做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中表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doc 11页)称:“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科学,才使它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及各国不同的情况,成为无产阶级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才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列宁是理论创新的典范。

列宁在斗争实践中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成功,并且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他深刻地指出: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某种一成不变及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他主张应在多方面把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向前推进。

所以他在领导俄国革命和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及本国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创新,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也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政党。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同志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对理论创新的发展,都有许多重要论述。

早在1932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又向各党提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理论必须遵守,但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必须创造新的理论。

邓小平同志也多次指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且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阶段,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理论形态,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通过新的实践,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这一伟大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特别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意境辽阔高远,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理论创新的典范、胜利前进的指南,对我们党和国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理论创新是“七一”重要讲话的主要标志注重理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党的事业前进的根本保证。

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回顾党的80年奋斗历程,面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深刻变化,针对我们党和国家建设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进行理论创新,就无法应对时代的新挑战,也就不可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

江泽民同志正是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发表了鼓舞人心的“七一”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正确回答了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符合时代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那么,《讲话》中新的理论观点究竟在哪里呢?新就新在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洞察并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新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并回答了新世纪建党治国强军中一系列带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新就新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升华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新就新在以开拓创新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整体结构,对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对党的先进性的内在本质和衡量标准,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等敏感性问题,理直气壮地作出了新的阐释和概括;新就新在以大无畏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为我们党完成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从思想、政治、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七一”重要讲话,通篇贯穿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这些创新成果,既坚持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又从新的实际出发说出了具有科学根据和时代精神的新话,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表明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理论上更加成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七一”讲话的核心内容,是贯穿整个讲话的主线和灵魂。

“三个代表”作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系列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对我们党80年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社会进步标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科学地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从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要求的高度,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精辟的论述,为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提供了根本指导,也为我们观察形势,判断是非,开展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三、理论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这里,江泽民同志从民族、国家兴旺发达和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高度论述了创新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发展,随着各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共产党人只能站在世界高度,时代潮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否则党不仅难以发展,而且难以生存。

这不仅可以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失败中明显看出来,而且从资本主义国家兴衰成败中也能看出来。

比如法国共产党从二十世纪20年代初到二战结束,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大力开展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二战期间不失时机地举起捍卫法兰西民族独立的旗帜,赢得了人民群众支持。

二战结束,法共如日中天,可谓是“兵强马壮”,1946年达到发展的顶峰,而同期法国的社会党由于主要热衷于议会斗争,当时影响并不大,然而50年代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两党的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法共一路下滑,到1988年党员人数比1946年下降了近70% ,传统阵营大部分丢失。

而社会党虽然也遭受过挫折,但很快走上了复兴之路。

法共为什么由盛而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理论实践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结果只能是基础越来越薄、威信越来越低、路子越来越窄。

事实证明,一个党要长盛不衰,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我们党80年的奋斗历史,就是一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怎样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时代课题,正是在这些理论指导下,我们不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而且较好摆脱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不断巩固了执政地位。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李立三、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照搬照抄,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在井冈山时期,王明号称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满口马列主义词句,把毛泽东称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在党内居高临下,不可一世,坚持把俄国革命的道路和革命战争的模式生硬地搬到中国,其结果却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苏区丧失,党和红军的力量受到严重打击,迫使红军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

遵义会议上,我们党彻底清算了王明的教条主义,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建国初期,我们党并没有照搬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的那一套做法,而是从我国的国情和客观实际出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但在后来,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又犯了僵化的错误,不顾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客观实际,提出了“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错误指导思想,导致“大跃进”的灾难性后果。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发展,也是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脱离国情,对国内阶级和阶级斗争状况的错误判断。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再次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

面对“文革”的灾难性后果、极左思潮的泛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全面分析国际形势,正确判断国情,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适时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基本政策,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纵观党80年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什么时候党的指导思想僵化、脱离实际,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什么时候善于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取得成功,党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抚今思昔,兴衰成败,的确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供吸取。

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应追求什么样的理论创新呢?江泽民同志在《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一文中针对我国理论创新的实际情况,指出:“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

”在论述理论创新有何功能、应当发挥什么作用时,江泽民同志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得出一个科学的论断:“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他认为,我们所取得的一切创新,都是理论创新指导下进行的,具体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说,一切创新的成果都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最伟大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