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维护管理办法
通信设备管理办法

通信设备管理办法目的本办法旨在规范通信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通信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设备申领和归还1. 所有通信设备的申领和归还必须经过授权人员的批准。
2. 员工在借用通信设备时,必须填写借用申请表,并在归还时进行登记。
3. 借用通信设备的员工必须妥善保管设备,不能转借、出租或擅自私自调整设备设置。
设备使用1. 通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
2. 员工离开工作岗位时,应将通信设备关闭或设为静音状态。
3. 禁止使用通信设备进行非工作相关的活动,如玩游戏、浏览社交媒体等。
设备维护与保养1. 通信设备由专门负责人员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2. 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
3. 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行设备的拆卸、修理或改装。
设备报废1. 通信设备达到维修无效或无法正常使用的状态时,应及时报废。
2. 丢失、被盗或损坏的通信设备应及时上报,并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保密和安全1. 员工在使用通信设备时,应保护公司的机密信息和客户隐私。
2. 禁止使用通信设备进行泄露、窃取或篡改公司和客户数据的行为。
3. 员工离岗时,应将通信设备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防止遗失或被盗。
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追责和纪律处分。
附则1. 本办法由公司通信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通信设备管理办法》的内容,为确保文档的准确性,请妥善保存。
铁路隧道应急通信系统运用维护管理办法

铁路隧道应急通信系统运用维护管理办法铁路隧道应急通信系统是铁路运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设施,它能够在车辆发生故障、隧道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提供紧急报警、救援调度等功能,保障铁路运营的安全和顺畅。
为了确保应急通信系统的有效运作,需要制定一套维护管理办法。
一、应急通信系统的维护保养1.定期巡检:每月对应急通信系统进行一次全面巡检,检查系统各部件的运行状态、电缆的连接是否松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等,并记录巡检情况。
2.定期清洁:每季度对应急通信系统进行一次清洁,包括设备表面的灰尘、电缆端口的积尘等,确保设备的散热和运行畅通。
3.定期校准:每年对应急通信系统进行一次校准,包括设备的时钟、频率等参数的校准,以确保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备品备件的储备: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故障率,合理储备备品备件,包括电缆、开关、继电器等,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更换,并尽量减少停机时间。
5.定期维护记录:每次维护保养都需要记录下来,包括维护的内容、维护人员、维护时间等,以便于后期的查询和分析。
二、应急通信系统的运行监控1.实时监控:应急通信系统需要有实时的监控系统,能够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强度、设备故障等情况,并及时提醒相关人员处理。
2.故障报警:应急通信系统需要设立故障报警功能,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性能评估:定期对应急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信号传输质量、系统响应时间等,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故障记录与分析:对于系统故障需要进行记录和分析,包括故障的原因、持续时间等,以便于后期的故障排除和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三、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1.人员培训:对于负责应急通信系统维护的人员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包括系统的使用方法、维护技能、故障排查等,以提高其维护和管理的能力。
2.技术支持:对于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支持人员进行快速响应和解决,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减少系统的停机时间。
通信设备维护管理办法9-电源及环境监测

通信设备维护管理办法电源与环境检测目录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总则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是国家交通运输支柱。
近年来,我局跨越式大发展,随着电气化区段的开通,三四线的建设,对铁路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服务标准。
为了加强铁路通信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减少系统故障,缩短故障延时,延长通信系统的使用年限,提高全程全网的通信维护流程和设备质量,确保通信的安全畅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本管理办法涵盖的内容:本管理办法涵盖铁路通信网络的传输设备、通信线路、数调系统、接入网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电报电话、广播与站场通信、通信电源和环境监控、应急通信与视频监视系统、专线电路及接入设备、铁路数据网的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
二、本管理办法的基本任务:1、明确通信设备维护操作作业标准。
2、明确通信设备的技术标准。
3、明确通信设备维护过程中的作业流程。
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管理办法1.1 一般规定通信电源应保证对通信设备不间断、质量良好地供电。
通信电源的容量及各项指标应能满足通信设备对电源的要求。
1.1.2通信电源应接入两路交流电源,并能实现自动不间断切换。
相关维护单位应配备固定式或移动式发电机组作为备用应急交流电源。
1.1.3本规则中的通信电源设备包括交直流配电设备、高频开关电源、UPS 电源、逆变器、蓄电池组、备用发电机组、供电线路、接地装置、电源集中监控管理系统设备等。
1.1.4中间站通信电源设备必须纳入电源环境监控系统进行监控。
1.1.5电源环境监控系统必须完好可用,能够实时反映被监控机房的烟雾、湿度、温度、水浸、门禁、空调等的状况,实时反映被监控设备的电源供应情况,电源设备运行情况,故障报警等情况。
1.1.6电源环境监控系统网管设置在电务段网管中心,网管应具有声光报警功能。
1.1.7各种技术资料、设备的原始资料和检修记录准确、齐全。
1.1.8设备维护分界规定如下:1.电源机房至各通信机房的交、直流馈电线,以引入专业通信机房的进线第一端子(含进线第一端子)或主干汇流排末端分界。
通信维护安全作业管理规定范文

通信维护安全作业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为了确保通信维护安全作业的有序进行,有效遏制通信故障和事故发生,并保障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通信维护安全作业管理规定。
本规定为通信维护人员规范的行为准则,必须严格遵守。
二、基本要求1.通信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在进行维护作业前必须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试,并通过相关考核。
2.通信维护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通信维护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严禁违规操作。
3.通信维护人员必须严守工作纪律,服从指挥,正确使用通信设备和工具,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4.通信维护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积极履行工作职责,保障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作业准备1.通信维护人员在进行维护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细致的勘察和了解,正确判断作业的难度和风险,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
2.通信维护人员在作业前必须查验和确认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并做好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3.通信维护人员在作业前必须与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沟通,明确作业的目标和要求。
四、作业操作1.通信维护人员在进行维护作业时,必须按照作业计划和作业要求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更改作业方法或跳过必要的步骤。
2.通信维护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注意保护个人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3.通信维护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电气安全规定,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4.通信维护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认真记录作业情况和问题,并及时报告上级,以便及时解决和处理。
五、事故处理1.通信维护人员在发生事故或突发情况时,必须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财产安全,并及时报告上级。
2.通信维护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操作,避免事态扩大和后续损失。
3.通信维护人员在事故处理结束后,必须进行事故分析和教训总结,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安全防护1.通信维护人员在进行维护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使用维修管理办法

附录6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使用、维修、管理办法第一章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概述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由五个分系统组成,分别是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系统、TDCS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和列车防护报警系统(LBJ)。
GSM-R系统能实现列车无线调度通信、无线车次号传送、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等功能,是对传统模拟制式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的数字化改造。
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是上述各功能的集成,安装于机车或动车组上,兼容模拟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和数字通信功能。
一、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系统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系统分模拟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系统和GSM-R数字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系统。
模拟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系统由无线列调总机、车站电台、车站语音记录仪、机车电台(或CIR)、助理值班员电台(便携电台)、运转车长(车辆乘务员)电台(便携电台)等组成。
GSM-R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系统由数调台(FAS台)、移动交换系统(MSC)、基站子系统(BSS)、分组数据无线系统(GPRS)、移动终端设备(CIR或GSM-R手机)等组成,可实现调度所调度员、机车司机、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运转车长(车辆乘务员)之间通信。
GSM-R系统通常情况下采用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使用者需注册本岗位的功能号,可使用功能号、短号码(12XX,13XX等)或直接用预分配的号码(11位电话号码)进行呼叫。
当遇紧急情况需向其他移动台或相关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发布紧急事项时,可采用“紧急呼叫”或“组呼”功能进行呼叫。
二、TDCS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TDCS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能实时显示列车运行位置。
该系统由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组成。
车载设备由无线列调机车电台(或CIR)、车次号编码器、TDCS接口适配器和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TAX箱)(由电务段维护)组成;地面设备有车次号无线接收机、车次号解码器、TDCS系统(由电务段维护)组成。
每当列车通过某一车站的进站信号机和出站信号机时,车载设备向地面接收设备发送车次号信息,地面设备收到信息后在车站、调度所TDCS系统的显示终端上显示该次列车的车次信息,并标注当前的列车位置。
铁路通信铁塔维护管理办法

铁路通信铁塔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铁路通信铁塔(以下简称“铁塔”)是铁路通信网重要的配套设备、基础性设施,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设备。
通信铁塔的安全,直接关系铁路无线通信业务的正常运用和行车安全,为加强通信铁塔的安全风险管理,防止铁塔倾斜、倾覆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侵入铁路限界危及行车安全,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通信维护规则》以及铁路安全风险有关管理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铁塔作为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无线网和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载体,其结构分为钢管塔、角钢塔、单管塔、拉线塔等类型。
一般由塔体、基础、防雷接地和平台、爬梯、防护网、天线支架等附属设施组成。
第三条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铁路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不断完善通信铁塔的建设标准,加强铁塔的专业化设计、施工、监理和技术检验检测,加大工程质量源头治理力度。
建立铁塔质量跟踪制度,健全铁塔安全和质量保障体系。
第四条各设备维护单位应结合实际,推进通信铁塔安全风险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安全风险控制,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增强对通信铁塔的安全管控能力。
— 1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管内所有的通信铁塔。
第二章通信铁塔维护项目及周期第六条通信铁塔实行日常检修、集中检修和重点整修的维护方式。
(一)日常检修1.铁塔日常检修是对铁塔基础、塔体结构、防雷地线、警示标牌的日常性定期巡视检查,预防和消除铁塔安全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和快速进行处理的日常性维护。
2.铁塔日常检修每月进行一次,日常巡视每半月进行一次。
由各设备维护管理单位负责,各设备维护管理单位要按车间、班组管辖区段,将通信铁塔维护包保到人。
3.日常检修项目。
(1)铁塔监测告警、倾斜度及基础沉降情况检查(利用铁塔监测系统进行此项检查)。
(2)铁塔倾斜度、基础沉降告警分析(利用铁塔监测系统监测分析)。
(3)铁塔外观结构、地锚、螺栓检查。
(4)铁塔平台、爬梯、防护网、天线支架等附属构件外观检查。
通信工程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通信工程设备检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通信工程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提高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通信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通信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通信设备技术人员、工程师和技术维护人员等。
第三条通信工程设备的检修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维修结合”的原则,加强对设备的日常巡检、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第四条通信工程设备检修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公司内部制度和工作流程,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五条通信工程设备检修管理应注重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加强内部和外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设备检修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第六条公司设备检修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设备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完善设备检修记录和数据分析,及时评估设备运行状况,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第七条公司设备检修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通信工程设备进行检修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合理安排人员和物资,确保设备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公司设备检修管理部门应对设备检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第二章设备巡检和维护第九条通信工程设备的巡检和维护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应按照公司规定的巡检标准和周期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十条工程设备巡检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外观检查、连接线路检查、设备温度检测、设备运行状态检查等,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记录检查结果。
第十一条工程设备维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清洁、设备散热、设备连接线路固定、设备电源检修等,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巡检和维护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给设备检修管理部门,及时处理故障,避免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确保设备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三章设备检修第十三条通信工程设备的检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设备技术人员进行,严格按照设备检修标准和流程进行。
车务段列车无线对讲通信设备使用、管理、维修办法

车务段列车无线对讲通信设备使用、管理、维修办法列车无线对讲通信设备(以下简称“无线列调对讲设备”)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提供列车调度通信功能的行车通信设备。
为规范我段对讲设备使用、管理和维护,依据《铁路通信维护规则》、《铁路局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无线对讲通信设备管理办法》、《铁路局GSM-R手持终端、SIM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涉及的无线列调对讲设备主要为分为无线列调对讲机(简称列调电台,下同)、GSM-R手持终端(含SIM卡)两种,其他附属设备由电池、充电器、天线、数据采集线等组成。
一、设备管理1.电务部是集团公司无线点频率归口管理部门,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部门不能私自修改对讲设备频点及相关功能。
2.无线列调对讲设备必须遵守统一办法、统一归口的原则,由技术信息科归口管理,车站负责日常管理和使用管理,车站无线列调对讲设备实行定置管理,作业完毕后及时归位,严禁随意放置。
3.车务段技术信息科根据本单位运用需求,向集团公司运输部提报无线列调对讲设备的采购或申领计划,按照无线列调对讲设备的产权性质做好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
4.职教科负责组织开展全段无线列调对讲设备使用人员操作培训工作。
5.车站负责做好作业人员无线列调对讲设备操作使用培训,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保管、使用制度,建立、建全本站无线列调对讲设备管理台帐。
每月对本站全部设备质量检查1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6.配置现场使用的无线列调对讲设备由所属岗位作业人员负责保管交接,车站备用设备由设备管理人员集中保管,并办理交接。
车站发生设备故障应及时送修,发生设备人为损坏或丢失须立即上报技术信息科设备主管人员,并落实责任人。
二、设备使用1.无线列调对讲设备使用范围按《行规》以及接发列车车机联控相关规定执行。
2.出务作业前,按规定提前进行试机。
确认无线列调对讲设备信道为自己所在线别的信道,确认能监听到当前的列调语音信息。
对讲设备通信信道选择固定后,作业人员不能随意调整。
通信工程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通信工程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了加强通信工程设施设备的管理,保障通信工作的正常运行,维护通信工程设施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和寿命,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通信工程设施设备管理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通信公司、通信设备供应商、通信工程施工单位等。
第三条通信工程设备是指用于通信信号传输、处理和交换的各种设施和器材,包括但不限于通信基站设备、光缆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等。
第四条通信工程设施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管理、依法合规、安全第一、全面预防、全员参与。
第五条通信工程设施设备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及时维修和更新设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六条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设备档案,明确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更新计划等,做到信息完整、及时更新。
第二章设备采购管理第七条设备采购应按照单位的采购管理制度执行,采购程序应合法合规,审核程序应完备,采购过程应公开透明。
第八条采购部门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需求、性能要求、质量要求等因素制定采购计划并根据计划及时采购设备。
第九条采购部门要定期评估和分析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保证采购设备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第十条采购设备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存储,标识并建立档案,方便日后管理和使用。
第十一条采购设备的验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人员要认真核对设备的型号、数量和质量,并及时登记和报告。
第十二条已验收的设备应及时投入使用,未验收的设备应妥善保存并及时处理。
第三章设备维护管理第十三条设备维护是通信工程设施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设备维护包括预防性维护、日常维护和紧急维修。
第十四条设备维护部门要建立健全设备维护计划,制定维护方案,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设备维护部门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保证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维护人员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切勿擅自操作或维修设备,必要时应请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通信设备代维管理办法 铁塔分册(27页)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通信设备代维管理办法铁塔分册(27页)中国移动江苏公司通信设备代维管理办法铁塔分册(20xx年版)网络部二00八年十二月========目录========TOC \o “1-3” \h \z \u 第一章维护工作内容和要求 31.铁塔日常维护的工作内容主要包含: 32.铁塔日常维护的工作要求及合同签订原则: 42.1维护时间要求 42.2维护周期 42.3其它维护要求 5第二章日常维护项目的维护标准 5第三章仪器仪表配置要求及维护要点 51. 代维队伍必配仪表 52.仪器仪表和维护设施的使用要求 6第四章维护人员配置管理要求 61.基本配置要求 62.代维人员任职要求 73.其他要求 7第五章维护要点与步骤 71.防雷与接地系统的维护 7主控项目 7一般项目 122.铁塔抱杆的维护 12主控项目 12一般项目 183.天馈系统的维护 21主控项目 21一般项目 24附件一:维护细则 26附件二:日常维护记录本 26附件三:照片拍摄规范 26中国移动江苏公司通信设备代维管理办法铁塔分册(20xx年版)本分册用于规范铁塔及天馈系统维护的相关工作流程和要求,细化铁塔维护项目分类及管理要求,明确人员工作职责、设施配置要求等,是《中国移动江苏公司通信设备代维管理办法(20xx年版)》的分册,符合《中国移动江苏公司通信设备代维管理办法(20xx年版)》的总体要求。
第一章维护工作内容和要求1.铁塔日常维护的工作内容主要包含:铁塔以及天馈系统的代维内容包括了铁塔、天线部分、馈线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综合、故障抢修和按需维护等七方面工作。
详细描述如下:铁塔:包含角钢塔、单管塔、拉线塔、三管塔、抱杆等几种类型铁塔的维护,具体维护项目有“塔体与平台高度测量、垂直度测量、塔体镀锌检查、油漆状况检查、螺栓状况检查、塔体构件检查、走线架与爬梯检查”等内容。
天线部分:包含“检查并记录天线水平方位角、垂直俯仰角校准、天线避雷检查、天线支架、抱箍检查处理”等内容。
通讯维护日常管理制度

通讯维护日常管理制度一、总则通讯设备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之一,通讯维护的良好与否关系到企业正常运作以及信息传输的顺畅性。
为了科学有效地管理企业通讯设备,提高通讯维护工作的绩效,制定本制度。
二、通讯维护工作职责1、负责企业通讯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和维修工作,确保通讯设备安全可靠、状况良好。
2、负责通讯设备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通讯设备存在的问题,避免事故发生。
3、负责监督和管理通讯设备的使用情况,保障通讯设备的正常使用。
4、负责通讯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方案的制定,提出设备更新及维修计划。
5、负责与通讯设备相关的技术支持与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对通讯设备的使用技能和管理水平。
6、负责通讯设备维修记录的整理和分析,及时总结通讯设备维修经验,提高通讯维护工作的绩效。
三、通讯设备的管理1、建立通讯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类别、数量、型号、位置、购置时间等信息,做到即时更新、完善管理。
2、明确通讯设备的使用权限,根据工作需要设定通讯设备的使用规定和操作流程,建立明确的通讯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3、定期检查通讯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记录通讯设备的使用频率、使用时长、使用情况等信息,做好设备使用统计工作。
4、严格执行通讯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计划,定期对通讯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5、建立通讯设备维修记录,对通讯设备的维修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费用等信息,建立维修档案,为今后的维修工作提供参考。
6、对通讯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和通讯设备的使用情况,提出合理的设备更新和维修方案,保障通讯设备的正常使用。
四、通讯维护工作流程1、设备检查:定期对通讯设备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内部检查、运行状态检查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设备维护:定期对通讯设备进行清洁、调整、保养等工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设备维修:针对通讯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4、技术支持:提供通讯设备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员工对通讯设备的使用技能。
通信维护安全作业管理规定

通信维护安全作业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通信维护工作,确保通信维护安全,维护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通信维护技术水平和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单位通信维护部门的各级负责人和维护人员,以及与通信维护工作相关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通信维护安全的基本要求通信维护单位应当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完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通信维护作业过程中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四条维护人员的培训管理通信维护单位应当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通信维护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维护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培训,了解最新的通信维护技术和操作规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第五条作业责任制通信维护单位应当建立作业责任制,明确维护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个维护人员对自己所负责的通信设备和系统负责,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作业。
第六条值班管理通信维护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值班管理制度,确保通信维护工作在24小时内得到有效响应和处理。
值班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能够及时判断故障的紧急程度,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第三章安全作业规范第七条通信维护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维护人员在进行通信维护作业之前,应当对作业区域进行调查和勘察,并进行详细的现场检查,了解设备的工作情况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同时,应当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八条作业时的安全措施维护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并做好个人防护,防止事故的发生。
同时,应当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作业,不得擅自调整设备、拆卸零件等,以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第九条作业后的安全处理维护人员在作业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理现场,确保设备和周围环境的整洁。
对于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事故应急管理第十条通信维护事故的分类与分级通信维护单位应当对通信维护事故进行分类和分级管理,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相应的处理。
地铁民用通信设备管理维护措施

地铁民用通信设备管理维护措施摘要: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地面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常态,地铁工程建设为人们开辟了一条不会堵车的地下交通路径,从而快速发展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必选交通工具,与此同时广大乘客也对地铁服务提出较高要求。
由于各种地铁设备平稳运行,是开展优质地铁服务的重要依托,因此很有必要通过科学高效的设备管理维护,为地铁设备持续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基于此本文以地铁民用通信设备为研究对象,重点梳理地铁民用通信设备管理维护措施。
关键词:地铁;民用通信设备;管理维护措施引言地铁工程可以说是道路交通体系的后起之秀,因为具备载客量大、方便快捷等优势,迅速发展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热点建设项目,地铁属于现代化交通工具,民用通信系统在地铁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通信设备作为地铁民用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必须切实加强设备保养维护与管理,以便保证设备长期、可靠稳定运行,以便为完善地铁服务提供支撑。
由于地铁民用通信系统与地铁运营专用通信系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很有必要梳理地铁民用通信系统具体特点及其各种管理维护模式与管理维护措施。
1地铁民用通信系统的特点地铁民用通信系统与专用系统之间存在着几个不同之处:民用系统与专用系统相对独立,民用系统的运行状况不会对地铁运营造成直接影响。
这是因为民用系统主要面向广大用户,而地铁的运营则需要专门的通信系统来支持其安全和有效的运行。
民用系统的集成设备相对复杂,这增加了设备匹配和系统优化的难度。
由于民用系统需要考虑各种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所以集成的设备种类较多,这就需要在设计和维护过程中进行系统优化,以确保各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性能协调。
民用系统面对大量客户,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客户体验,因此需要保证处理效果。
由于地铁作为大众交通工具,每天都会有大量乘客使用通信服务,因此民用系统需要具备处理大规模用户请求的能力,并且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避免出现通话中断、数据丢失等问题。
通讯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通讯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公司的通讯设备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公司的信息安全。
适用范围包括公司内部所有通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手机、传真机等。
二、设备购买与配备1. 所有通讯设备的购买需要提前向设备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并获得批准。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公司的需求和预算,购买合适的通讯设备。
3. 配备通讯设备的数量需要根据员工数量和工作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每个员工有必要的通讯设备。
4. 购买的通讯设备必须具备保修期限,并及时进行保修和维护。
三、设备使用和保管1. 员工在使用通讯设备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指南。
2. 每位员工必须对自己使用的通讯设备负责,并妥善保管,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遗失或被盗。
3. 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员工需要将通讯设备锁定或关闭,并妥善保管,防止他人使用或触碰。
4. 不得将通讯设备外借给他人使用,包括员工之间的借用。
四、设备维修与报废1. 员工在发现通讯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并配合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维修或更换。
2. 通讯设备达到报废标准的,需要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公司的规定进行处理。
3. 不得私自拆卸、更换、修理通讯设备,遇到问题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
五、通信安全与保密1. 员工在使用通讯设备进行工作时,应遵循公司的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客户资料、业务数据等。
2. 不得使用通讯设备进行非法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传播色情、暴力、违法信息等。
3. 使用公司的通讯设备进行外联工作时,必须经过授权,并严格遵守公司的外联流程和规定。
4. 员工在通讯设备上存储或传输重要数据时,应加密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六、违规处理1. 违反本制度的规定,经核实属实的,设备管理部门将给予相关人员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停职、开除等。
2. 对于故意破坏通讯设备、泄露公司机密信息等严重违规行为,设备管理部门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通信工程设备管理制度

通信工程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通信工程设备的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营和长期稳定性,提高通信设备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通信工程设备管理的工作人员,包括设备管理员、技术支持人员等。
第三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保证通信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五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当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设备管理的水平,以提高设备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二章设备管理流程第一节设备登记第六条在投入使用的通信工程设备,应当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购买日期等信息。
第七条设备管理员应当对设备登记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八条新购设备应当在购买日起7天内完成登记手续。
第二节设备维护第九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当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并及时消除设备故障。
第十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当设立维护保养档案,记录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包括维护人员、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等信息。
第十一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第三节设备更新第十二条通信工程设备应当定期更新,更新周期为3-5年。
第十三条设备更新应当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技术更新情况确定,经过管理部门审核后方可实施。
第十四条更新过程中需对设备进行严格测试和检验,确保更新后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节设备报废第十五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对报废设备进行规范处理,严禁擅自处理或出售报废设备。
第十六条报废设备应当及时报废,不得继续使用。
第十七条报废设备的处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报废手续和报废记录。
第五节设备备件管理第十八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建立设备备件库,配备常用备件和关键备件。
第十九条设备备件应当定期维护和更新,保证备件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第二十条设备备件使用应当规范,并及时补充备件。
光缆通信线路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光缆通信线路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光缆通信线路维护管理是保障通信网络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来提升维护管理的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光缆损耗、光缆破损、光缆节点管理和光缆故障定位。
一、光缆损耗问题及解决办法(500字)光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损耗,主要有线缆损耗和连接器损耗两方面。
线缆损耗是指光信号由于经过光纤线缆本身而导致的信号衰减;连接器损耗是指光缆与连接器之间的接触不良、清洁不彻底等原因导致的信号损耗。
解决办法:1. 定期检测光缆衰减:通过光缆插损测试仪器对光缆进行定期检测,对损耗较大的光缆进行修复或更换,以保证其传输性能。
2. 定期清洁连接器:对连接器进行定期清洁,减少因污染导致的光损耗。
3. 使用优质的光缆和连接器:选择质量好、损耗小、可靠性高的光缆和连接器,提高线缆传输效率和连接质量。
光缆破损是指光缆遭受外力破坏导致的断裂或切割,破损部分会影响光信号的传输,甚至使整条光缆通信中断。
解决办法:1. 周期性巡检:对光缆进行定期巡检,查找潜在的破损点,并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的光缆。
2. 加强保护措施:对光缆易受外力破坏的区域进行加固,如用警示标识、围栏等措施,防止人为破坏。
3. 提高敷设质量:对光缆进行敷设时,要确保充分考虑路线、环境等因素,减少光缆受外力破坏的可能性。
光缆节点管理是指对光缆的起、中、终点等重要节点进行管理,包括节点设备的维护、故障处理和安全防护等。
解决办法:1. 定期维护:对光缆节点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节点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修复故障。
2. 加强安全防护:设置节点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等,防止非法入侵和破坏。
3. 健全故障处理机制:建立健全的故障处理机制,明确责任人和处理流程,确保故障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处理。
光缆故障定位是指对光缆故障进行准确、快速的定位,以便及时修复,恢复通信服务。
通信工程保修及维修管理措施

通信工程保修及维修管理措施我们公司非常注重服务质量,深刻理解服务的重要性,以及对公司、用户和市场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探索,我们的服务体系已经日臻完善,我们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提供专业化服务。
针对通信网络工程施工的服务,我们提供以下方案:1.7*24小时响应模式我们提供7*24小时响应模式,以保证客户的网络系统正常运作。
我们的项目管理人员、资深施工负责人和技能熟练的施工人员将24小时值班,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帮助。
客户可以随时联系我们的项目管理人员,告知他们需求,我们将立即为客户安排解决方案。
如果需要,我们会立即安排施工队和网络设备技术工程师赶赴现场。
我们的服务特点是及时、有效,无论是双休日、节假日还是凌晨时分,客户的来电都是命令,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在第一时间作出响应,以最快的速度采取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恢复正常,最大限度减少网络系统故障可能给客户造成的损失。
2.通信网络施工工程维护服务计划完善的网络线路、管道工程及网络设备安装维护服务计划是通信网络系统得以建设成功并长期稳定使用的重要保障。
我们的宗旨是“我们的工程就是服务”,而支持和维护则是我们优质服务的重要体现。
我们的网络线路工程及网络设备维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将专门成立“网络施工工程项目售后服务部”,任命组长及一批维护技术成员共10名,并配备相关维护工具及车辆。
3.工程技术咨询在合同签订后,我们将提供给用户一份详细的技术咨询联系办法。
在整个维护期内,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电话、传真、书函以及电子邮件等各种灵活的通讯手段向我们进行技术咨询。
4.工程服务响应时间我们为网络施工工程项目提供7×24小时响应服务。
上班时间通过技术响应中心响应用户的服务需求,非工作时间通过7×24小时热线手机响应用户的服务需求。
这种方式可以非常及时的响应第一线用户的问题。
并保证于0.5小时内到达现场排除故障,及时修复。
通信工程保修及维修管理措施

通信工程保修及维修管理措施本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由甲方(以下简称“甲方”)和乙方(以下简称“乙方”)订立,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就通信工程保修及维修管理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保修期限1.1 通信工程的保修期限为自完工验收之日起,计算至保修期满之日止。
1.2 保修期为一年,双方同意以书面形式延长或缩短保修期限。
第二条保修范围2.1 甲方保证通信工程在保修期内正常使用情况下,免费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
2.2 通信工程的保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连接等。
第三条保修义务3.1 乙方保证通信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设备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通信工程的质量。
3.2 乙方承诺在收到甲方通知书后的24小时内派遣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维修,并在保修期内解决通信工程存在的问题。
第四条维修费用4.1 在保修期内,甲方享受免费维修和更换服务,不承担任何费用。
4.2 若通信工程出现非保修期内的故障或损坏,甲方需支付乙方额外的维修费用。
第五条违约责任5.1 甲方在保修期内未能按时支付维修费用,应向乙方支付延迟付款的违约金。
5.2 乙方在保修期内未能履行维修义务,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并负责维修所需的额外费用。
第六条争议解决6.1 双方如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相关仲裁机构提出申请。
第七条附则7.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保修期满之日止。
7.2 本合同正本一式两份,甲方和乙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以上为《通信工程保修及维修管理措施》合同主体文档示例,双方如无异议,请在下方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附件列表:1.通信工程完工验收证明2.通信工程设计图纸及技术规范书3.通信工程硬件设备清单4.通信工程软件系统文件及证书5.通信工程网络连接测试与检测报告法律名词解释:1.保修期限:指通信工程在施工完成验收后,由乙方对设备的维修和更换承担责任的时间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设备维护管理办法电源与环境检测目录总则 (3)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测维护管理办法 (4)1.1 一般规定 (4)1.2 设备管理 (5)1.3 设备维护 (11)1.4 质量标准 (27)总贝y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是国家交通运输支柱。
近年来,我局跨越式大发展,随着电气化区段的开通,三四线的建设,对铁路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服务标准。
为了加强铁路通信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减少系统故障,缩短故障延时,延长通信系统的使用年限,提高全程全网的通信维护流程和设备质量,确保通信的安全畅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本管理办法涵盖的内容:本管理办法涵盖铁路通信网络的传输设备、通信线路、数调系统、接入网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电报电话、广播与站场通信、通信电源和环境监控、应急通信与视频监视系统、专线电路及接入设备、铁路数据网的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
二、本管理办法的基本任务:1、明确通信设备维护操作作业标准。
2、明确通信设备的技术标准。
3、明确通信设备维护过程中的作业流程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管理办法1.1 一般规定通信电源应保证对通信设备不间断、质量良好地供电。
通信电源的容量及各项指标应能满足通信设备对电源的要求。
1.1.2 通信电源应接入两路交流电源,并能实现自动不间断切换。
相关维护单位应配备固定式或移动式发电机组作为备用应急交流电源。
1.1.3 本规则中的通信电源设备包括交直流配电设备、高频开关电源、UPS 电源、逆变器、蓄电池组、备用发电机组、供电线路、接地装置、电源集中监控管理系统设备等。
1.1.4 中间站通信电源设备必须纳入电源环境监控系统进行监控1.1.5 电源环境监控系统必须完好可用,能够实时反映被监控机房的烟雾、湿度、温度、水浸、门禁、空调等的状况,实时反映被监控设备的电源供应情况,电源设备运行情况,故障报警等情况。
1.1.6 电源环境监控系统网管设置在电务段网管中心,网管应具有声光报警功能。
1.1.7 各种技术资料、设备的原始资料和检修记录准确、齐全。
1.1.8 设备维护分界规定如下:1. 电源机房至各通信机房的交、直流馈电线,以引入专业通信机房的进线第一端子(含进线第一端子)或主干汇流排末端分界。
2. 馈电线进入(或通过)各通信机房,其清扫、整理工作由相关通信机房负责。
1.1.9 交流供电引入线路的维护分界规定如下:1. 低压引入:(1)当采用明线引入时,以终端线担分界。
线担以外由供电单位负责维护;线担至室内引入部分:当建筑物产权单位设有专用的交流配电屏时,以配电屏出线端子分界,出线端子以上由产权单位负责维护;当建筑物产权单位未设专用配电屏时,分界点移至电源机房交流配电屏的进线第一端子。
(2 )当采用电缆引入时,以室内电缆终端盒分界,电缆终端盒以外由供电单位负责。
(3)高压引入应符合当地供电单位有关规定。
1.2 设备管理1.2.1 通信电源设备1.2.1.1 中间站通信机房交流引入电源需装设空气开关,并安装避雷装置。
空调、照明等设备交流用电需分路控制。
1.2.1.2 电源设备的进出配线应整齐、牢固,必须绝缘良好。
应采用具有阻燃绝缘层的铜芯软电缆。
馈电线应按以下规定颜色配置:交流电缆(线):A相:黄色,E相:绿色,C相:红色,零线:天蓝色或黑色,保护地线:黄绿双色。
直流电缆(线):正极:红色;负极:蓝色。
1.2.1.3 在同一路径内,交流与直流电源线间隔100mm 以上,若因条件限制而不能达到要求时,交流电源线必须采用阻燃PVC 管进行隔离防护。
1.2.1.4 直流电源仅允许供给通信设备及事故照明使用。
1.2.1.5 直流电源总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应为各分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之和的2倍;分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应为负荷电流的1.5 倍。
1.2.1.6 通信工区(或专门维护工区)应根据维护需要配备必要的仪器、仪表,如数字万用表、容量测试仪、数字钳形电流表、接地电阻测试仪、兆欧表、杂音计等。
1.2.1.7 所有通信电源设备必须保持完好。
其标准是:1. 机械性能良好。
2. 电气特性良好。
3. 运行稳定、可靠。
4. 技术资料、原始记录及测试记录齐全。
1.2.2 电源与环境监控系统1.2.2.1 电源环境监控系统包括:网管、监控模块及前端采集设备。
1.2.2.2 电源环境监控系统的前端采集设备应从高频开关电源单路供电,网管及配套设备应由不间断电源供电。
122.3电源环境监控系统必选的监控点:①开关电源供电系统智能接口能送出的所有信息;②无人值守通信机房的温、湿度(对于不具有加湿设备的机房,湿度可作为选项);③无人值守通信机房空调、门禁、水浸;④无人值守机房消防温感、消防烟感;⑤无人值守交流电源的供电情况。
⑥无人值守通信机房蓄电池电压、电流情况。
1.2.2.4 电源环境监控设备应良好接地,并有防雷措施,防雷应符ITU -TK.20 《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中对防雷与过压保护能力的要求。
1.2.2.5 电源环境监控系统的维护部门应备有完整、正确的技术资料、软件备份资料,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每年核对一次,遇有变动时应及时修改。
应具备的主要技术资料如下:1. 系统结构总图以及各级监控中心的结构图及配线图;2.IP 地址分配表;3. 与各级监控中心及区域监控站相配套的安装手册、用户手册与技术手册;4. 操作系统软件光盘、配套(杀毒)软件光盘、环境监控系统安装光盘以及系统恢复镜像光盘等软件;1.2.2.6 对于通过拨号进入电源环境监控系统的接入号码不得对外公开,确保监控使用。
1.2.2.7 电源环境监控系统的使用、维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则,遵守人机命令管理规定,未经批准不做超越职责范围的操作。
1.2.3 设备接地与防雷1.2.3.1 接地系统有两种设置方式,即分设方式(每种地线单独具有一套接地装置)与合设方式(各种地线共用一组接地装置),但每处只允许一种设置方式。
高层综合通信楼应采用合设接地方式,一般中小通信站根据条件宜采用合设接地方式,亦可采用分设接地方式。
1.2.3.2 接地系统采用分设方式时要求如下:1. 各接地装置的地下接地体、地下裸引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m ,接地装置埋设地点应设地线桩2. 在电源机房内应分别设置工作地线排,保护地线排和零线排3. 接地系统的室外引接线与房屋避雷泄流线的空间距离一般应大于2m 。
1.2.3.3 接地系统采用合设方式(联合接地)时要求如下:1. 联合接地体、保护接地体、房屋防雷接地体、地线电缆金属外护套、混凝土电极、房屋钢筋骨架以及金属水管等,应接成一个接地系统,并采取熔焊和防腐措施。
2. 严禁利用室内通信设备的金属部分构成雷电流的泄流通路。
1.2.3.4 接地体(包括防雷、交流零线的重复接地,保护接地,联合接地、电缆金属外护套,以及各站自然接地体等),地下引接线及地上裸导体的连接,应采用以下减少电化学腐蚀的措施:1. 接地体(包括地线的引接线)应采用镀锌钢材、铸钢材、铜材或石墨电极;2. 减少联合接地系统的直流工作电流;3. 保护接地系统应没有直流或交流电流;4. 引入电缆应采用有绝缘外护套的电缆或将电缆金属外护套与室内接地系统加绝缘措施;5. 两种不同金属线连接时,应尽量采用熔接,保证无假焊虚焊。
当采用紧固件连接时,其连接处应进行防腐处理。
1.2.3.6 接地导线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铜芯绝缘导线,接地体的引线应采取绝缘措施,并严禁采用钢管保护。
1.2.3.7 以下设备的连接处应分别接入工作地接地排:1. 各种直流电源母线(正极);2. 引入架(电气化区段的引入架机架必须对地绝缘),试验架,测量台的测试用地,以及试验仪表的接地;3. 凡不接入交流电源的金属机架;4. 通信设备的工作地;5. 引入电缆的绝缘金属护套,配线电缆的金属屏蔽层;6. 容易产生噪声干扰的盘架单独接地。
1.2.3.8 以下设备连接处应分别接入保护接地排:1. 交流配电盘、整流器、其它交流电源设备以及接入交流电源的机架、机壳;2. 交流电源线的金属外皮;3. 交流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的中性线重复接地。
不准用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线代替保护接地。
1.2.3.9 接地系统采用分设方式时,工作地线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或等于4欧姆,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或等于10欧姆,防雷地线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或等于10 欧姆。
接地系统采用合设方式时,其接地电阻按最小值确定。
1.2.3.10 直流工作地线和保护地线严禁使用铝导线或铝排,其导线的截面积不应小于4 mm2,当线芯截面在6 mm 2以下时,应采用多芯软铜导线。
1.2.3.11 高层综合通信楼的电源机房,由于接地馈电线数量多,不宜采用接地排,应装设专用接地引出柜。
1.2.3.12 交流供电系统的高压架空引入线、高压配电柜、低压架空引入线、低压配电柜、交流稳压器、UPS、油机控制屏等设备均应安装避雷器。
在一个交流供电系统中至少应不少于三级防雷。
1.2.3.13 各通信电源机房每年最少应进行一次接地电阻测量,并作记录。
接地电阻测量应选择在当地最干燥的季节进行。
1.3 设备维护1.3.1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1.3.1.1 在维修工作中,应经常检查密封阀控式蓄电池的外观、极柱,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及时更换:a) 电池槽、盖发生破裂;b) 电池槽、盖的结合部渗漏电解液;c)极柱周围出现爬酸现象或渗漏电解液。
1.3.1.2 蓄电池在使用中应进行端电压、充电电流、电池温度的测量,防止各个电池端电压偏差过大(超过± 50mV/ 只)而产生过充电和充电不足。
1.3.1.3 蓄电池的端子应连接紧固,保持清洁,且不应对端子产生扭曲应力。
1.3.1.4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投入使用前无需进行初充电,但应进行补充充电,并进行一次容量试验。
补充充电电压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补充充电电压为2.30V〜2.35V/只,当环境温度为21〜32 C时充电12小时,如环境温度为10〜15 C时,充电时间应延长至24 小时。
1.3.1.5 密封阀控式蓄电池在深度放电后,应采取低电压衡压充电法进行恢复性充电,其充电电流严禁超过0.25C 10A(C10 为蓄电池10 小时率容量),一般应采用0.1 C 10A。
1.3.1.6 蓄电池组的均衡充电均衡充电应定期进行,一般应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均衡充电:1. 全组中单体电池的浮充电压有两只以上低于2.18V (2V/ 只);2. 浮充电时蓄电池端电压不均衡达到0.25V (12V/ 只)或0.05V(2V/只)及以上;3. 过量放电或强放电(放电电流大于3 小时率);4. 小电流深度放电超过48 小时;5. 放电容量达到额定容量的20% 以上;6. 蓄电池经常充电(或浮充)不足;7. 搁置或停用时间超过3 个月;8. 设备或蓄电池经重点整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