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与数据存储知识点整理

服务器与数据存储知识点整理
服务器与数据存储知识点整理

服务器与数据存储知识点整理

1、数据失效可分为两种:物理损坏和逻辑损坏。逻辑损坏比物理损坏更为严重,因为逻辑损坏不易被发现,潜伏期长,当发现数据有错误时可能已经无法挽回

数据备份的原则:可用性、稳定性、全面性、自动化、高性能、维持业务系统的有效性、操作简单、实时性3、从备份数据的内容上区分: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

完全备份:对备份对象进行完全备份。备份时间最长,恢复最快

增量备份:每次备份的数据只是相当于上一次备份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备份时间最短,但恢复最慢

差异备份:每次备份的数据是相当于上一次全备份之后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的恢复过程

增量备份的恢复——先恢复全备份,再恢复其余每天备份与次备份的差异部分;

差异备份的恢复——先恢复全备份,再恢复上次备份与全备份的差异部分;

4、从使用的角度来看

手工备份——功能最强,成本最高,最易出错

自动备份——使用方便、成功率高、降低成本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

离线备份——业务需要停顿

在线备份——业务不停顿

本地备份(手工备份)的问题:

手动,用户每次都要配置备份任务;无规律,没有策略;

缺乏对备份数据的管理;

网络备份的优点:

实现了大容量、自动化、集中式备份;备份过程有策略管理,无需管理员介入;

网络内所有需要备份的服务器可共享一台备份设备;

网络备份的问题:

这种基于LAN的备份解决方案将强制备份数据通过LAN进行传输,因此备份过程中网络就会超负荷;

这不仅会导致备份性能下降,还会使备份时间更长;6、SAN备份

数据备份流通过网络传输到备份设

备,实现数据备份的方式叫SAN备份,

这种方式解放了LAN上的流量,因此

也叫做LAN Free备份。

优点:

提高了备份速度,减少备份及恢复窗

口;

优化备份设备的使用;

降低备份服务器的负担;

消除对业务网络(LAN)的影响;

Server Less备份

Server Less备份是备份技术中最先近

的技术,它可以在LAN Free备份的基

础上节省有价值的服务器资源(CPU、

内存等)。一些Server Less备份设备放

在服务器和存储子系统之间,这些设

备负责备份数据的全部责任,它从存

储阵列向磁带设备直接发送数据。

优点:

实现不影响应用的备份;

极大的减少服务器的负担;

容灾

提供一个能防止用户业务系统遭受各

种灾难影响破坏的计算机系统。容灾

表现为一种未雨绸缪的主动性,而不

是在灾难发生后的“亡羊补牢”。

容灾与备份的区别:

备份是指用户为应用程序产生的重要

数据(或者原有的重要数据信息)制

作一份或者多份拷贝,以增强数据的

安全性。因此,容灾与备份所关注的

对象有所不同,备份关系数据的安全,

容灾关系业务系统应用的安全,我们

可以把备份称作是“数据保护”,而容

灾称作“业务应用保护”。

备份与容灾的联系:

备份和容灾是存储领域两个极其重要

的部分,二者有紧密的联系。首先,

在备份与容灾中都有数据保护工作。

其次,备份是存储领域的一个基础,

是在一个完整的容灾方案中必然包括

的部分;同时,备份还是容灾方案的

有效补充,因为容灾方案中的数据始

终在线,因此存储有完全被破坏的可

能,而备份提供了额外的一条防线,

即时在线数据丢失也可以从备份数据

中恢复。

容灾的7个层次

0层:无异地备份数据;

1层:有数据备份,无备用系统;

2层:有数据备份,有备用系统;

3层:电子链接;

4层:使用快照技术拷贝数据;

5层:交易的完整性;

6层:0数据丢失,自动系统故障切换

10、DAS:直接连接存储。将存储设备

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

SAN:存储区域网络。使用专用的

光纤通道网络。

NAS:网络连接存储。使用共享IP

网络。

IOPS:即I/O per second,即每秒

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多用于数据库

等场合。

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可提

供增强数据可靠性和I/O性能。

FC:光纤通道。SCSI封装在FC协

议中,通过光缆运行,管理简单。

iSCSI:Internet SCSI(iSCSI)是网

络协议标准,允许跨TCP/IP网络使用

SCSI协议。

IP存储:将IP协议用作传输协议

的存储。可以是IP SAN(iSCSI)、NAS

(文件共享)

NLB:网络负载平衡

HBA:主机总线适配器

11、集群技术的好处:

强扩展能力、实现方式容易、高可用

性、易管理型

微软系统的四种集群技术

MSCS、NLB、CLB、Application Center

12、在整个服务器集群结构中,可以

分为不对称集群和对称集群两大类。

不对称集群的常见类型是Failover

Cluster(故障转移集群),对称集群的

典型是Load-Balanced Cluster(负载均

衡集群)

故障转移集群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同一应用程序组只能

有一台服务器是活动的,其他服务器

处于备用状态,被称为“备用服务器”。

优点:

适应计划内的停机时间;

减少计划外停机时间;

会增加响应时间;

增加设备成本;

13、负载均衡分为基于软件的负载均

衡和基于硬件的负载均衡

14、负载均衡集群模式:

将服务或应用程序安装到多台服务器上,并将这些服务器配置为共享工作负荷。

优点:

改进的可伸缩性;

更高的可用性;

可能会降低成本

缺点:

开发过程复杂;

没有解决网络故障问题;

15、DAS的适用环境

小型网络、地理位置分散的网络、特殊应用服务器

16、NAS的优缺点

改进了DAS低效的存储方式,独立于服务器,使数据存储不再是服务器的附属,由网络用户共享。

优点:

真正的即插即用;存储系统部署简单;存储设备位置灵活;管理容易成本且低

缺点:

存储性能较低;投资成本较高而可靠度不高。

17、SAN的优缺点

与NAS不同,不是把所有的存储设备集中安装在一个专门的NAS服务器中,而是把这些存储设备单独通过光纤交换机连接,形成一个光纤通道的存储子网,然后再与企业现有局域网相连。优点:

网络部署容易;高速存储性能;良好的扩展能力;更好的容错性能;适合复杂网络应用

缺点:

部署成本太高;维护和管理成本高;标准未统一

18、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

体系结构的多样化;NAS和SAN 开始走向融合;存储虚拟化;IP SAN 存储大行其道

19、服务器的“四性”:可扩展性、易使用性、可用性、易管理性

20、服务器的三种结构类型:塔式、机架式、刀片式

21、服务器按应用层次分:入门级、工作组级、部门级、企业级

22、C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主要用在中低档服务器

23、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24、SMP——对称多处理。是相对非对

称多处理技术而言的,是目前在工作

组以上级别的服务器中应用广泛的并

行技术。

使用时需要注意:

并不是把几个处理器放进提供多

个处理器插座的主板上就可以实现

SMP服务器技术,只有特定的处理器、

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才支持这一技

术。

25、DP——双处理器技术

和SMP不同,DP主要用在中低档

服务器中。

26、处理器的分类

一类是以IBM、HP和Sun等服务

器巨头们的产品为代表的RISC指令架

构处理器,专门应用于高性能的UNIX

服务器中;另一类是以Intel和AMD

的产品为代表的非RISC指令架构处理

27、IBM——Power系列、PowerRPC

系列

SUN——SPARC系列

HP——PA/Alpha系列

Intel——Pentium系列、Xeon系

列、Nocona(至强)、Itanium(安腾)

AMD——Athlon MP、Opteron(皓

龙)

28、击败卡斯帕罗夫的深蓝计算机采

用的是POWER2处理器

29、计算机系统总线发展的三个阶段:

ISA总线——PCI总线——AGP总

线,即将发展到PCI-E总线时代。

30、3GIO总线和PCI-E的关系

3GIO最先由PCI-SIG首先开发,后

来由Intel继续开发,在2002年4月

Intel将3GIO 1.0版本的技术规范移交

给PCI-SIG审核,并且正式命名为PCI-E。

31、PCI-E总线的特点

数据传输速率快;易于布线、减

少串扰;点对点连接;多种连接方式;

兼容PCI和PCI-X

32、常见的服务器内存技术

ECC、FB-DIMM、DDR2-500、DDR3

以及IBM、HP各自的一些服务器内存

技术

33、IBM服务器内存技术

Chipkill内存技术——改进ECC内

存技术,主要用在中低端服务器中;

Active Memory内存技术——大内

存大容量、高速内存存取;

Memory Mirroring(内存镜像)技

术——防止因内存错误而导致服务器

不稳定

HP服务器内存技术

Advanced ECC——新的ECC技术,

类似IBM的Chipkill;

HP镜像内存技术;

热插拔内存技术;

34、目前常见的磁盘接口技术

SCSI、SATA、SAS

35、ATA是IDE设备的接口标准。串行

接口SATA(Serial ATA)、并行接口PATA。

SATA优点:数据更可靠;连线更

简单;速率更高。

SAS是下一代SCSI接口,串行点

对点方式。

36、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比一块大磁盘更有效率;

能提供更高的性能;

能提供容错;

能提供动态增加存储容量;

能提供简单存储管理;

37、RAID0——没有容错;需要两块或

更多磁盘;没有空间浪费;1块故障,

所有数据丢失

RAID1——磁盘镜像:需要1个控

制器;可用空间50%;两块磁盘内容

完全一样;

磁盘双工:需要2个控

制器;可用空间50%;需要操作系统

软件镜像

RAID5——至少需要3块硬盘;故

障磁盘能被重建;可以损坏任何一块,

数据不丢失

RAID6——至少需要4块硬盘;高

级容错;允许两块磁盘同时坏,数据

不丢失

38、智能存储:更加灵活、高效、可

靠地保护、管理和访问日益增长的关

键业务数据。

39、智能存储交换机的优点

模块化设计;

对多协议的支持;

内嵌虚拟化;

集成的负载平衡;

优化了核心的高速数据传输器;

实现高可用性的运营高级设计;

独立的磁盘阵列

40、虚拟存储

一种具有智能结构的系统,它允许用户以透明的方式在磁盘和磁带上存储数据,统一管理磁盘空间,使用户的存储系统可以容纳更多的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

存储虚拟化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基于服务器的虚拟存储;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存储;基于网络的虚拟存储

41、FC(光纤通道)技术体系结构分5层,各层功能:

FC-4:上层协议接口

FC-3:通用服务

FC-2:帧协议和流控制

FC-1:编码方式

FC-0:物理接口

42、FC的三种拓扑结构

点对点(FC-P2P)、仲裁环(FC-AL)、交换结构(FC-SW)

FC SAN通道设备:主机总线适配器(HBA)、光纤通道交换机、存储设备

43、FC端口类型

节点(主机或存储设备)上的端口:-N_Port、-NL_Port

交换或路由设备上的端口:-F_Port、-FL_Port、-E_Port

通用类型端口:-G_Port

44、FC SAN的优缺点

优点:数据传输速度快;性能好;安全性较好

缺点:部署难度大;费用高;维护不方便;互操作性不强;数据传输距离有限

45、IP SAN存储的优势

IP SAN就是在IP网络里实现SAN 存储,相对于FC SAN,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应用、维护、管理起来都比较容易。在中小企业、小规模的环境中适用。

46、常见的IP存储技术:FCIP、iSCSI、iFCP

47、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s Interface

一种基于TCP/IP的协议,用它来建立和管理基于IP的存储设备、主机和客户端的连接。

iSCSI 目标的标准端口是3260。48、实现iSCSI技术的方式

纯软件方式;智能iSCSI网卡实现方式;iSCSI HBA卡实现方式;

49、iSCSI的优缺点

优点:连接距离远;带宽高;可用性强;投资成本低;功能强

缺点:兼容问题;广域网速度不理想;用户可选择余地小

鲁周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2、体会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并介绍文题、背景。 1、鲁,始建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 2、周公,姬旦,亦称叔旦。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故称周公。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3、世家,《史记》体例之一,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 4、《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 二、范读课文。 1、注意字词读音、断句,扫除字词障碍。 2、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三、给加横线的词正音并释词。 笃(dǔ)仁钺(yuè)召(shào)公名奭(shì)缪(bù)卜归(kuì) 开籥(yuè) 金縢(téng)匮(guì) 有瘳(chōu) 箕(jī)子践阼(zuò) 弗辟(bì) 蚤(zǎo)终祉(zhǐ)福鸱(chī)鸮(xiāo) 倍依(yǐ) 竆\竆\(qióng) 揃(jiǎn)其蚤(zhǎo) 谮(zèn) 严(yǎn) 奸(gān)神命飨(xiǎng)国鳏(guān)寡诞淫厥佚(yì) 昃(zè)不暇食百姓说(yuè) 将没(mò) 肸(bì) 伤牯(g)ù寇攘(rǎng) 歭(zhì)尔刍茭糗(xiǔ)粮濞(bì)立 四、对照注释、译文,自由朗读课文。 五、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12段)详细记述鲁国公的主要事迹。分六层。 第一层(1段)辅助武王,伐纣灭殷。(笃仁纯孝) 第二层(2段)牺牲个人,质代王死。(义无反顾) 第三层(3段)临危受命,代理国政。(忍辱负重) 第四层(4-6段)平定叛乱,营建洛邑(坚决果断) 第五层(7-10段)还政代王,制礼作乐。(胸怀博大) 第六层(11-12段)周公作为,感动成王。 第二部分(13-15段)交代鲁国公后世君臣无道,与周公的品德形成强烈对比。六、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部分第一层(1段)。 1、对照注释、译文,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 ……者(助词,表停顿),……也(表判断)笃仁(忠厚仁爱)于(介词,表比较)及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

七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 一、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 (2)优点: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1)观察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可以发现,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 伍统计图 (2)观察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可以发现,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通过折线的起伏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 伍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适合用来表示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是同一项目的数据对比。 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数量,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1)根据统计的数据,画出互相垂直的纵轴和横轴。①在横轴上等间隔地标注项目,并在横轴尾端标注项目名称。②在纵轴上标注数据刻度,使得最大刻度能表示最大数据,并在纵轴顶端标注单位。 (2)根据数量的多少找到对应的横轴和纵轴的交点,并标上数据,按照同样的方法根据数据大小描出其他各点。 (3)在各点旁注明数据,顺次连接相邻的两个点。 (4)写出折线统计图的名称、日期。 如小丁上学期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表的绘制:

4.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区别。 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高低长短表示数据的大小,折线统计图是在每一项目的竖线上描点表示数据的大小,描完点后用线段把这些点顺次连接起来。 5.折线统计图的分析。 分析折线统计图时,要重点注意分析数据在什么时间达到最多或最少;数据上升和下降的时间段及变化快慢情况;哪两个时间段的数据相比变化的趋势明显一些。 根据折线走势看数据变化趋势的方法: ①折线图起始数据低,而终端数据较高,则数量呈上升趋势; ②如果起始数据、中间数据、终端数据变化不大,则数量平稳; ③起始数据高,终端数据较低,数量呈下降趋势。 二、折线统计图的选择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且方便两种数据的对比。如果数据之间相

高中文言文阅读: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

高中文言文阅读 2019.11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夷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歔歔如畏然。及成王用事,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

天者。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其民皆可诛。”作此以戒成王。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史记·鲁周公世家》)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B.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C.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D.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古代的爵位名称,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沿。 B.崩,指帝王的离世。古代“天子死日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日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古代社会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C.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践阼”就是走上阼阶主位。后来引申为天子登基,即位。 D.世家,即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古代指门第高贵、世代为

2019年初中统计知识点总结

2019年初中统计知识点总结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统计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前来查阅! 一、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与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2.频数分布表:运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先列出它的分布表,其中有几个常用的公式: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数据总数×各组的频率=相应组的频数。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将频数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 3.频数分布直方图: (1)当收集的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先将数据适当分组,然后再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②决定组数和组距,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应当越多;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⑤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二、常见的统计图: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体选择用哪种统计图,要依据统计图的特点和问题的要求而定。 1.条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条形统计图又分为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2)特点: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如果要表示的数据各自独立,一般要选用条形统计图。 (3)绘制方法:①为了使图形大小适当,先要确定横轴和纵轴的长度,画出横轴和纵轴;

②确定单位长度,根据要表示的数据的大小和数据的种类,分 别确定两个轴的单位长度,在横纵、纵轴上从零开始等距离分段;③用长短(或高低)不同的直条来表示具体的数量,直条的宽度要适当,每个直条的宽度要相等,直条之间的距离也要相等;④要注明各直条所表示的统计对象、单位和数量,写上统计图的名称、制图日期,复式条形图还要有图例。 2.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 (2)特点: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增减变化。如果表示的数据是想了解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就采用折线统计图。 (3)绘制方法:①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②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画出纵、横轴;③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④把各点用线段按顺序依次连接起来; ⑤统计图中的数据是不是统计资料整理的数据。

信号与系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什么是信号? 是信息的载体,即信息的表现形式。通过信号传递和处理信息,传达某种物理现象(事件)特性的一个函数。 2.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事物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3.信号作用于系统产生什么反应? 系统依赖于信号来表现,而系统对信号有选择做出的反应。 4.通常把信号分为五种: ?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偶信号和奇信号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确定信号与随机信号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5.连续信号:在所有的时刻或位置都有定义的信号。 6.离散信号:只在某些离散的时刻或位置才有定义的信号。 通常考虑自变量取等间隔的离散值的情况。 7.确定信号:任何时候都有确定值的信号 。 8.随机信号:出现之前具有不确定性的信号。 可以看作若干信号的集合,信号集中每一个信号 出现的可能性(概率)是相对确定的,但何时出 现及出现的状态是不确定的。 9.能量信号的平均功率为零,功率信号的能量为无穷大。 因此信号只能在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间取其一。 10.自变量线性变换的顺序:先时间平移,后时间变换做缩放. 注意:对离散信号做自变量线性变换会产生信息的丢失! 11.系统对阶跃输入信号的响应反映了系统对突然变化的输入信号的快速响应能 力。(开关效应) 12.单位冲激信号的物理图景: 持续时间极短、幅度极大的实际信号的数学近似。 对于储能状态为零的系统,系统在单位冲激信号作 用下产生的零状态响应,可揭示系统的有关特性。

例:测试电路的瞬态响应。 13.冲激偶:即单位冲激信号的一阶导数,包含一对冲激信号, 一个位于t=0-处,强度正无穷大; 另一个位于t=0+处,强度负无穷大。 要求:冲激偶作为对时间积分的被积函数中一个因子, 其他因子在冲激偶出现处存在时间的连续导数. 14.斜升信号: 单位阶跃信号对时间的积分即为单位斜率的斜升信号。 15.系统具有六个方面的特性: 1、稳定性 2、记忆性 3、因果性 4、可逆性 5、时变性与非时变性 6、线性性 16.对于任意有界的输入都只产生有界的输出的系统,称为有界输入有界输出(BIBO )意义下的稳定系统。 17.记忆系统:系统的输出取决于过去或将来的输入。 18.非记忆系统:系统的输出只取决于现在的输入有关,而与现时刻以外的输入无关。 19.因果系统:输出只取决于现在或过去的输入信号,而与未来的输入无关。 20.非因果系统:输出与未来的输入信号相关联。 21.系统的因果性决定了系统的实时性:因果系统可以实时方式工作,而非因果系统不能以实时方式工作. 22.可逆系统:可以从输出信号复原输入信号的系统。 23.不可逆系统: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输入信号能产生相同的输出的系统。 24.系统的时变性: 如果一个系统当输入信号仅发生时移时,输出信号也只产生同样的时移,除此之外,输出响应无任何其他变化,则称该系统为非时变系统;即非时变系统的特性不随时间而改变,否则称其为时变系统。 25.检验一个系统时不变性的步骤: 1. 令输入为 ,根据系统的描述,确定此时的输出 。 1()x t 1()y t

《史记·鲁周公世家》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住,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工。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夷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沭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限国.骄人。”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歔歔如畏然。及成王用事,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其民皆可诛。”作此以戒成王。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史记·鲁周公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 B.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 C.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 D.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成服宗周/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古代爵位名称。周代有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春秋时,也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如晋文公。 B.崩,帝王或王后的死。“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 C.践阼,“践”,登;“阼”,东阶,是为主人之位。践阼,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后来就引申为帝王即位、登基。 D.国,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等于现在说的“全国”。此处“国”指武王被封赏之地,与“时国王骄奢”中的“国”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公忠诚无私,心系周朝。周灭殷商后武王大封功臣,把辅政有功的弟弟旦封到曲阜,但是旦没有到封地去,而是留下辅佐武王。

小学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点

小学统计图的知识点 一、统计图的各类: (1)条图:又称直条图,表示独立指标在不同阶段的情况,有两维或多维,图例位于右上方。 (2)百分条图和圆图:描述百分比(构成比)的大小,用颜色或各种图形将不同比例表达出来。 (3)线图:用线条的升降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用于计量资料,描述两个变量间关系。 (4)半对数线图:纵轴用对数尺度,描述一组连续性资料的变化速度及趋势。(5)直方图:描述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6)散点图:描述两种现象的相关关系。 (7)统计地图:描述某种现象的地域分布。 小学数学中三种常见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一组数据信息的特点与规律,三种统计图有着各自特点,因此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二、统计图的意义 *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 1 条形统计图 -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最新六年级上册-统计图-知识点总结

知识概括 知识点一: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我们可以从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先与整体比较,看看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是多少,再看一下各部分之间谁占的百分比大,在此基础上仔细分析,得出结论。 【例题1】观察下面某班参加课外运动的统计情况,回答问题. 某班最喜欢运动项目统计图 哪项运动占比最大?________________ (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2)如果全班人数有100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是( )人。 知识点二:在格子图中绘制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制图过程: (1)在格子图上方居中位置写上统计图的标题,在上方的右侧标明制图日期。 (2)确定横轴和纵轴。 (3)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4)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 【例题2】(1)某小学五年级各班人数统计表,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数据.

从图上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3个班中()个班人数最多 (2)一班人数占3个班总人数的()%. (3)二班和三班的人数占3个班总人数的( )%. (2) 从图上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3个班共有多少人?() (2)()个班男生人数最多,该班男生人数占3个班男生人数的()%. (3)一班人数占3个班总人数的()%. (4)3个班中()个班女生占的比例最大 练习:下图是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如下表,用条形统计图画出喜欢每个项目的人数;

【例题4】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绘制方法: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问题导入:2005年甲、乙两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月份1 月 2 月 3 月 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 月 11 月 12 月 甲 市 51020256014018021070301510 乙 市 205080160290280210240190653015你能分别用折线统计图表示2005年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吗? 问题(1)甲市几月份降水量最高?几月份降水量最低? (2)乙市几月份降水量最高?几月份降水量最低? (3)两城市()月份的平均降水量相差最多,相差()毫米。 (4)甲乙两城市几月份平均降水量最接近? 课后演练 1、甲、乙两个村1998-2006年家庭汽车拥有量如下图:

信号与系统期末考试知识点梳理

信号与系统知识点综合CT:连续信号 DT:离散信号 第一章信号与系统 1、功率信号与能量信号 性质:(1)能量有限信号的平均功率必为0; (2)非0功率信号的能量无限; (3)存在信号既不是能量信号也不是功率信号。 2、自变量变换 (1)时移变换 x(t)→x(t-t0),x[n]→x[n-n0] (2)时间反转变换 x(t)→x(-t),x[n]→x[-n] (3)尺度变换 x(t)→x(kt) 3、CT、DT复指数信号

周期频率CT 所有的w对应唯 一T DT 为有理数 4、单位脉冲、单位冲激、单位阶跃 (1)DT信号 关系 (2)CT信号 t=0时无定义 关系 (3)筛选性质 (a)CT信号

(b)DT信号 5、系统性质 (1)记忆系统 y[n]=y[n-1]+x[n] 无记忆系统 y(t)=2x(t) (2)可逆系统 y(t)=2x(t) 不可逆系统 y(t)=x2(t) (3)因果系统 y(t)=2x(t) 非因果系统 y(t)=x(-t) (4)稳定系统 y[n]=x[n]+x[n-1] 不稳定系统 (5)线性系统(零输入必定零输出)齐次性 ax(t)→ay(t) 可加性 x1(t)+x2(t)→y1(t)+y2(t)(6)时不变系统 x(t-t o)→y(t-t0) 第二章 1、DT卷积和,CT卷积积分

2、图解法 (1)换元;(2)反转平移;(3)相乘;(4)求和 第三章CFS DFS 1、 CFS 收敛条件:x(t)平方可积;Dirichlet条件。 存在“吉伯斯现象”。 DFS 无收敛条件 无吉伯斯现象 2、三角函数表示

史记·鲁周公世家全文

史记·鲁周公世家全文 赵季译注 【说明】本篇内容主要是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司马迁对周公不但有一种深厚的景仰之情,而且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要为中国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在《太史公自序》中,他激动地回忆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可见,周公的榜样力量是激励司马迁完成《》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地来看,周、孔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泯灭个性,过于保守,强调等级,以及由此带来的繁缛的礼仪凡此种种,要批判地对待。另外,司马迁对周公的极度褒扬之中,也表现出司马迁思想的局限,古人今人多有指出,兹不赘述。

下面谈谈本篇在艺术上的特点。 在本篇中,作者正是饱含着激情来塑造周公形象的。作者用四分之一的篇幅,详尽赅赡地叙述了周公的一生: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平定管蔡分裂叛乱时的坚定果断,牺牲个人时的义无反顾,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作者用与主人公性格相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感人至深。 另外,在本篇中作者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在客观提供的史料基础上,通过对鲁国历史盛衰的考察和记述,生动地再现了隐桓之事、庆父之乱、襄仲杀嫡立庶、三桓攻伐公室的真实历史画面,反映出统治阶级内部复杂激烈的矛盾斗争,也揭示了鲁国由盛而衰的必然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特地采用对比的手法,来揭露那些腐朽没落的统治者的丑恶本质。一是用周公的品德与鲁国后世无道君臣进行强烈对比,二是用鲁国的所谓洙泗礼义之邦的高雅招牌与鲁国后期统治者的y n乱、凶残、猥琐进行对比:从而尖锐深刻地揭露了某些统治者斤斤于揖让之节的表面形式、而行事则极尽其荒淫之欲诛杀之能的极度虚伪行径,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和高度现实主义精神。 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从文王还在世时,旦作为儿子非常孝顺,忠厚仁爱,胜过其他兄弟。到武王即位,旦经常佐助辅弼武王,处理很多政务。武王九年,亲自东征至盟津,周公随军辅助。十一年,

信号与系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什么就是信号? 就是信息得载体,即信息得表现形式。通过信号传递与处理信息,传达某种物理现象(事件)特性得一个函数。 2、什么就是系统? 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得事物组合而成得具有特定功能得整体。 3、信号作用于系统产生什么反应? 系统依赖于信号来表现,而系统对信号有选择做出得反应。 4、通常把信号分为五种: ?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偶信号与奇信号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确定信号与随机信号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5、连续信号:在所有得时刻或位置都有定义得信号。 6、离散信号:只在某些离散得时刻或位置才有定义得信号。 通常考虑自变量取等间隔得离散值得情况。 7、确定信号:任何时候都有确定值得信号 。 8、随机信号:出现之前具有不确定性得信号。 可以瞧作若干信号得集合,信号集中每一个信号 出现得可能性(概率)就是相对确定得,但何时出 现及出现得状态就是不确定得。 9、能量信号得平均功率为零,功率信号得能量为无穷大。 因此信号只能在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间取其一。 10、自变量线性变换得顺序:先时间平移,后时间变换做缩放、 注意:对离散信号做自变量线性变换会产生信息得丢失! 11、系统对阶跃输入信号得响应反映了系统对突然变化得输入信号得快速响应能 力。(开关效应) 12、单位冲激信号得物理图景: 持续时间极短、幅度极大得实际信号得数学近似。 对于储能状态为零得系统,系统在单位冲激信号作 用下产生得零状态响应,可揭示系统得有关特性。 例:测试电路得瞬态响应。 13、冲激偶:即单位冲激信号得一阶导数,包含一对冲激信号, 一个位于t=0-处,强度正无穷大; 另一个位于t=0+处,强度负无穷大。 要求:冲激偶作为对时间积分得被积函数中一个因子, 其她因子在冲激偶出现处存在时间得连续导数、 14、斜升信号: 单位阶跃信号对时间得积分即为单位斜率得斜升信号。 15、系统具有六个方面得特性: 1、稳定性 2、记忆性

周公的教育思想

2.周公的教育思想 (1)制礼作乐,敬德保民 周公制礼作乐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不限于“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一类的礼节。从《左传》文公十八年,季文子使太史克对鲁宣公说:“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周公制订周礼说,礼仪用来观察德行,德行用来处置事情,事情用来衡量功劳,功劳用来取食于民。可见“周礼”包括“观德”、“处事”、“度功”、“食民”等方面的内容。《左传》昭公二年记载韩宣子至鲁,在太史那里观看册书,看到易、象和鲁春秋,说:“周礼都在鲁国了,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德行和西周之礼所以能成就王业的缘故了。”这说明周公制礼作乐的内容十分广泛。简单地说,周公所作之礼,是西周时期的一系列典章制度,其中以政治制度、宗教礼仪以及道德伦理规范为主,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等。而周公作乐,则不仅包括乐曲,而且还包括诗歌、舞蹈等项内容。 周公制礼作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维护“亲亲”与“尊尊”的宗法制及等级制。同时,周公制礼作乐也是对夏商两代礼乐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他是承上启下的人物,既是集大成者,又是创新者。“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思是周族虽是一古老的邦国,但承受了天命就换上了一番新气象。周公开创的灿烂大备的西周一代文化教育,同时也为后世文化教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敬天保民是商代统治者的神道设教思想,周公改为敬德保民,强调“明德”这一点,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周公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他看到商代统治者,如纣王,口口声声说“我生不有命在天”①,但仍挽救不了他的灭亡。于是提出必须重视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永保天命,维护其统治。所以他说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祇祇,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 ②意思是说,文王能够修明自己的德行,对于刑罚做到小心谨慎,他不敢轻看和虐待那些鳏夫寡妇,他任用该任用的人,尊敬该尊敬的人,惩罚该惩罚的人,他的德行在人民中间非常显著,这样,他就开始把我们的国家和我们几个友邦建立在中夏地区,把我们的西方治理得很好。他的德行叫上帝知道了,上帝很喜欢他,就命令他把殷灭掉,他从此就承受了殷人原先所受的天命和殷人的疆土和人民。周公向统治集团提出了“小民难保”的警告,认为小民是最难安抚的,你们要事事留心,要加强自身的德行修养。“丕则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③要效法古人修明德行的作风,来安定自己的意志,检查自己的德行,放远自己的规划,只有这样做,才能把这里的人民安定下来,我也不至于加罪于你,教你的国家灭绝。认为只有言行符合明德,才能保住小民,即“乃以民宁”,不会灭亡。周公在“敬天保民”的思想中掺入了“明德”这一内容,是对商代奴隶主一切听命于天的思想的修正和补充,为后来孔子与儒家的德治主义开了先河。 ①《尚书?西伯戡黎》。 ②《尚书?康诰》。 ③同上。 周公的“敬德”思想包括了丰富的内容,其一是要求统治者明察情况,用贤去奸,不可

信号与系统知识点总结

ε(k )*ε(k ) = (k+1)ε(k ) f (k)*δ(k) = f (k) , f (k)*δ(k – k0) = f (k – k0) f (k)*ε(k) = f 1(k – k1)* f 2(k – k2) = f (k – k1 – k2) ?[f 1(k)* f 2(k)] = ?f 1(k)* f 2(k) = f 1(k)* ?f 2(k) f1(t)*f2(t) = f(t) 时域分析: 以冲激函数为基本信号,任意输入信号可分解为一系列冲激函数之和,即 而任意信号作用下的零状态响应yzs(t) yzs (t) = h (t)*f (t) 用于系统分析的独立变量是频率,故称为频域分析。 学习3种变换域:频域、复频域、z 变换 ⑴ 频域:傅里叶表变换,t →ω;对象连续信号 ⑵ 复频域:拉普拉斯变换,t →s ;对象连续信号 ⑶ z 域:z 变换,k →z ;对象离散序列 设f (t)=f(t+mT)----周期信号、m 、T 、 Ω=2π/T 满足狄里赫利Dirichlet 条件,可分解为如下三角级数—— 称为f (t)的傅里叶级数 注意: an 是n 的偶函数, bn 是n 的奇函数 式中,A 0 = a 0 可见:A n 是n 的偶函数, ?n 是n 的奇函数。a n = A ncos ?n , b n = –A nsin ?n ,n =1,2,… 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 虚指数函数集{ej n Ωt ,n =0,±1,±2,…} 系数F n 称为复傅里叶系数 欧拉公式 cos x =(ej x + e –j x )/2 sin x =(ej x - e –j x )/2j 傅里叶系数之间关系 n 的偶函数:a n , A n , |F n | n 的奇函数: b n ,?n 常用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1.矩形脉冲 (门函数) 记为g τ(t) ? ∞ ∞--=ττδτd )()()(t f t f ∑ ∑∞=∞ =Ω+Ω+=1 10)sin()cos(2)(n n n n t n b t n a a t f ∑∞=+Ω+=10)cos(2)(n n n t n A A t f ?2 2n n n b a A +=n n n a b arctan -=? e )(j t n n n F t f Ω∞-∞ =∑= d e )(122 j ?-Ω-=T T t n n t t f T F )j (21e 21e j n n n j n n b a A F F n n -===??n n n n A b a F 212122=+=??? ??-=n n n a b arctan ?n n n A a ?cos =n n n A b ?sin -=

鲁周公世家 教案

鲁周公世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2、体会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并介绍文题、背景。 1、鲁,始建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 2、周公,姬旦,亦称叔旦。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故称周公。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3、世家,《史记》体例之一,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 4、《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 二、范读课文。

1、注意字词读音、断句,扫除字词障碍。 2、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三、给加横线的词正音并释词。 笃(dǔ)仁钺(yuè)召(shào)公名奭(shì)缪(bù)卜归(ku ì) 开籥(yuè) 金縢(téng)匮(guì) 有瘳(chōu) 箕(jī)子践阼(zuò) 弗辟(bì) 蚤(zǎo)终祉(zhǐ)福鸱(chī)鸮(xiāo) 倍依(yǐ) 竆\竆 \(qióng) 揃(jiǎn)其蚤(zhǎo) 谮(zèn) 严(yǎn) 奸(gān)神命飨(xiǎng)国鳏(guān)寡诞淫厥佚(yì) 昃(zè)不暇食百姓说(yuè) 将没(mò) 肸(bì) 伤牯(g)ù寇攘(rǎng) 歭(zhì)尔刍茭糗(xiǔ)粮 濞(bì)立 四、对照注释、译文,自由朗读课文。 五、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12段)详细记述鲁国公的主要事迹。分六层。 第一层(1段)辅助武王,伐纣灭殷。(笃仁纯孝) 第二层(2段)牺牲个人,质代王死。(义无反顾) 第三层(3段)临危受命,代理国政。(忍辱负重) 第四层(4-6段)平定叛乱,营建洛邑(坚决果断) 第五层(7-10段)还政代王,制礼作乐。(胸怀博大) 第六层(11-12段)周公作为,感动成王。 第二部分(13-15段)交代鲁国公后世君臣无道,与周公的品德形成强烈对比。 六、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部分第一层(1段)。

统计图知识点总结

统计图知识点总结 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的一部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这样的统计图称“扇形统计图”.又称“百分比较图”或“圆形图”.该图可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同总数间的关系. 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并根据各个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而宽度相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构成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一般简称“条形图”,也叫“长条图”、“直条图”.条形图可画成竖条,也可画成横条.从条形统计图可直观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所统计的数量的多少,依一定的次序,描出相应的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成一条折线,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纵、横向的单位长度可相等,也可不等.从图中折线的每条线段的上升或下降以及它的倾斜度,可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幅度或发展趋势. 制图步骤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是: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 2.作图定标尺.先画纵轴,确定一定的比例(即标尺),作为长度单位;再画横轴,纵、横轴的长短要适中. 3.画直条.条形的宽度、间隔要一致. 4.写上条形统计图的总标题、制图日期及数量单位.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是: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 2.先画纵轴,后画横轴,纵、横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3.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 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是: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或计算出必要的数据(包括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数). 2.根据数据,算出各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需要,取适当的半径画圆,用量角器依次按圆心角把圆分成几个扇形. 4.标上每部分的内容及占总体的百分数.用虚线、实线或不同颜色将各部分区分开来.

信号与系统知识点

第1章 信号与系统分析导论 北京交通大学 1、 信号的描述及分类 周期信号: ()000002sin ,sin ,2t T m k N π ωωπ=ΩΩ=当为不可约的有理数时,为周期信号 能量信号:直流信号和周期信号都是功率信号。 一个信号不可能既是能量信号又是功率信号,但有少数信号既不是能量信号 也不是功率信号。 2、 系统的描述及分类 线性: 叠加性、均匀性 时不变:输出和输入产生相同的延时 因果性:输出不超前输入 稳定性:有界输入有界输出 3、 信号与系统分析概述 ※ 第2章 信号的时域分析 信号的分析就是信号的表达。 1、 基本连续信号的定义、性质、相互关系及应用 ()t δ的性质:筛选特性:000()()()()x t t t x t t t δδ-=- 取样特性:00()()d ()x t t t t x t δ∞ -∞-=? 展缩特性:1 ()() (0)t t δαδαα=≠ ()'t δ的性质:筛选特性:00000()'()()'()'()()x t t t x t t t x t t t δδδ-=--- 取样特性:00()'()d '()x t t t t x t δ∞ -∞-=-? 展缩特性:1'()'() (0)t t δαδααα= ≠ 2、连续信号的基本运算 翻转、平移、展缩、相加、相乘、微分、积分、卷积

3、基本离散信号 4、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 翻转、位移、抽取和内插、相加、相乘、差分、求和、卷积 5、确定信号的时域分解 直流分量+交流分量、奇分量+偶分量、实部分量+虚部分量、()[],t k δδ的线性组合。 第3章 系统的时域分析 1、系统的时域描述 连续LTI 系统: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y t x t 与之间的约束关系 离散LTI 系统: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y k x k 与之间的约束关系 2、 系统响应的经典求解(一般了解) 衬托后面方法的优越 纯数学方法 全解=通解+特解 3、 系统响应的卷积方法求解 ()zi y t :零输入响应,形式取决于微分方程的特征根。 ()zs y t :零状态响应,形式取决于微分方程的特征根及外部输入()x t 。 ()h t :冲激平衡法(微分方程右边阶次低于左边阶次,则()h t 中不含有()t δ及其导数项) (一般了解) []h k :等效初始条件法(一般了解) 4、 ※卷积计算及其性质 ※图形法 ※解析法 等宽/不等宽矩形信号卷积 卷积的基本公式及其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第4章 信号的频域分析 1、连续周期信号表达为虚指数信号()0jn t e t ω-∞<<∞的线性组合 0=()jn t n n x t C e ω∞-∞= ∑% 完备性、唯一性 ()n x t C ?%(周期信号的频谱)000001 ()T t jn t n t C x t e dt T ω+-=?%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梳理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梳理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太公、召公乃缪卜 2、无坠天之降葆命 3、我以其璧与圭归 4、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 5、成王少,在强葆之中 6、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 7、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8、武王蚤终 9、异母同颖 10、东土以集 11、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12、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 13、反周公 14、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 15、诞淫厥佚 16、百姓说 17、病,将没 18、自今后其无缪卜乎 19、岁则大孰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 2、以续殷祀 3、未可以戚我先王 4、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 5、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 6、兴师东伐 7、宁淮夷东土 8、诸侯咸服宗周 9、遂国之 10、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11、反周公 12、密靖殷国 13、至于小大无怨 14、不义惟王 15、文王日中昃不暇食

16、周之官政未次序 17、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18、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19、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 20、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 21、昔周公勤劳王家 22、我甲戌筑而征徐戎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 1、周公于是乃自以为 2、明日,武王有瘳 3、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 4、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 5、知小人之依 6、臣妾逋逃 四、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特殊句式 1、维长终是图 2、不顾天及民之从也 3、大木尽拔 4、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2、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3、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4、岁则大孰。 六、问题探讨 1、周公为建立和巩固周朝呕心沥血,课文所述周公的功绩有哪些? 2、周公是一个什么形象?作者是如何来塑造这个形象的?

周公姬旦和鲁国

周公姬旦和鲁国 鲁国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的封国。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文王在时,旦为子孝,并且富于仁心,和一般兄弟不一样。武王即位后,旦辅助武王,卓有功勋。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同行。十一年伐纣,在牧野,大败殷商军队。纣知大势已去,便自焚而死。周公拿着大钺,召公拿着小钺,一左一右,夹辅周王,衅社祭天,告纣之罪。这时,在黄河下游和东方沿海,还有殷商和东夷的势力。因此,武王封纣子武庚禄父,继续统治殷商王畿以内的一小块地方,并使管叔、蔡叔监视他的行动。 武王已克商,但沿海东夷尚未安静。武王有病,群臣都很担忧。太公召为之卜。周公说:“不可使我先王担忧!”愿以自己的生命作保证,替武王祈福。于是设三坛,向北站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和文王。史册作祝辞说:“您们的元孙武王发,勤劳过度而生了病。三王在天之灵应该保护子孙。旦愿意代替发。旦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发不如旦,所以不如让我代他到上天去服务,而使发治理四方,安定子孙于下地;不要使四方人民胡作非为,无所敬畏,以致失掉天命。我现在用元龟占卜。您们三王如果应许我的要求,我以璧圭奉献,等待您们的命令。您们如果不应许,我便撤走璧圭。”周公对天和祖先表示忠诚,甚至带着威胁的语气。史册祝辞毕后,再行占卜。卜人说:“吉”。卜与史册的祝辞完全一致,都是“吉”。周公心里感到高兴,把史册的祝辞放置在金线编制成的柜子里(叫做“金縢”),并命令保管的人不对外言。后来武王还是死了。 那时武王的儿子成王诵,年龄还小,当时国家行政命令,都出自周公。因此引起他的兄弟管叔、蔡叔的猜疑,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指成王)”。周公于是对太公望、召公奭解释:“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早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但是管叔、蔡叔仍不谅解,居然参加了武庚和东夷的叛乱。周公和召公、太公毅然举行东征。三年,东征胜利,实行封建,封召公奭于燕(包括今河北北部到辽河一带);封太公望于齐(包括今山东潍水到山东半岛);封周公于鲁(包括山东的东南部),与齐以泰山为界。这是周东方诸侯中最重要的三个国家。 周公、召公和太公都未亲自就国。东征胜利后,他们三人都回到了周,而由他们的儿子去分别统治鲁、燕和齐。当时周公、召公、太公同心协力辅政,而周公的地位要比召公和太公更高,他作为冢宰,百官都听命于他。据说,周公摄政只七年。成王长大了,他就还政于成王。周公摄政期间,他“制礼作乐”,奠定了周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这在今《尚书》里,诸如《康诰》、《洛诰》、《酒诰》、《顾命》等篇中,还可以看出一二。孔子说得好:“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虽然很羡慕周文化,但他也认为,周文化也还有夏商文化的因素。 周公对于周王室有很大的功劳,所以鲁在诸侯国家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史记·鲁周公世家》说:“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至春秋礼崩乐坏时,当时人还说鲁“犹秉周礼”。 鲁的建国及国野制度 周公初封原在今河南鲁山。周公东征胜利后,占领了徐奄,才把鲁由鲁山迁徙于今山东曲阜,仍称其国为鲁。 曲阜原是徐奄的地方。周公东征胜利以后,徐奄人民被迫向江淮流域迁徙,留下来的就成为鲁国的附庸。《左传》定公四年,“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商奄也就是少皞的后人。《史记·鲁周公世家》说“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淮夷、徐奄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按《史记》这一记载,可能有误。因为周公东征,伯禽随行,则伯禽即位应在管蔡之乱以后。《肸誓》即今《尚书》的《费誓》,费亦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