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行业信息化规划方案

合集下载

电信行业 5G 网络建设与优化方案

电信行业 5G 网络建设与优化方案

电信行业 5G 网络建设与优化方案第一章 5G 网络建设概述 (2)1.1 5G 网络建设背景 (2)1.2 5G 网络建设目标 (2)第二章 5G 网络规划与设计 (3)2.1 5G 网络规划原则 (3)2.2 5G 网络设计方案 (3)2.3 5G 网络频率规划 (4)2.4 5G 网络覆盖优化 (4)第三章 5G 基站建设与部署 (4)3.1 5G 基站建设流程 (4)3.2 5G 基站选址与布局 (5)3.3 5G 基站建设技术要求 (5)3.4 5G 基站设备选型 (5)第四章 5G 网络传输与接入 (5)4.1 5G 传输网络架构 (5)4.1.1 接入层 (6)4.1.2 汇聚层 (6)4.1.3 核心层 (6)4.2 5G 传输网络技术 (6)4.2.1 毫米波技术 (6)4.2.2 有源天线技术 (6)4.2.3 软件定义网络(SDN) (6)4.3 5G 接入网技术 (6)4.3.1 无线接入技术 (6)4.3.2 有线接入技术 (7)4.4 5G 网络传输与接入优化 (7)4.4.1 网络切片技术 (7)4.4.2 频谱优化 (7)4.4.3 智能调度技术 (7)4.4.4 跨层优化 (7)第五章 5G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7)5.1 5G 网络安全需求 (7)5.2 5G 网络安全策略 (8)5.3 5G 网络隐私保护技术 (8)5.4 5G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实践 (8)第六章 5G 网络运维与维护 (9)6.1 5G 网络运维流程 (9)6.2 5G 网络监控与故障处理 (9)6.3 5G 网络维护策略 (10)6.4 5G 网络优化与升级 (10)第七章 5G 网络功能评估与优化 (10)7.1 5G 网络功能评估指标 (10)7.2 5G 网络功能评估方法 (10)7.3 5G 网络优化策略 (11)7.4 5G 网络功能提升措施 (11)第八章 5G 网络覆盖与质量保障 (11)8.1 5G 网络覆盖范围 (11)8.2 5G 网络覆盖优化策略 (11)8.3 5G 网络质量保障措施 (12)8.4 5G 网络质量提升方法 (12)第九章 5G 网络商业模式与市场分析 (12)9.1 5G 网络商业模式摸索 (12)9.2 5G 网络市场前景分析 (13)9.3 5G 网络产业链发展 (13)9.4 5G 网络政策与法规 (13)第十章 5G 网络建设与优化案例分析 (14)10.1 5G 网络建设案例分析 (14)10.1.1 项目背景 (14)10.1.2 建设方案 (14)10.1.3 案例成果 (14)10.2 5G 网络优化案例分析 (14)10.2.1 项目背景 (14)10.2.2 优化方案 (14)10.2.3 案例成果 (15)10.3 5G 网络建设与优化经验总结 (15)10.4 5G 网络建设与优化展望 (15)第一章 5G 网络建设概述1.1 5G 网络建设背景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通信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范例(三篇)

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范例(三篇)

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范例一、背景简述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撑力量,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司作为一个先进的企业,需要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为此,制定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以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总体目标1. 提高信息化水平:通过信息化工作的深入推进,全面提高公司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信息化运作的高效协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2. 优化业务流程:通过信息化工作,深入挖掘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优化改造,提高业务流程效率和管理水平。

3.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升系统和数据的保密性、可靠性和可用性,防范信息安全风险,确保公司信息资产的安全。

4. 建设高效智能的数字化平台:构建可扩展、易管理、高可靠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为业务创新和信息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三、具体计划1.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1)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升级企业网络设备,提升网络带宽和稳定性,支持大容量数据传输和高性能业务需求。

(2)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建设集中且高可靠的数据中心,采用虚拟化技术,提高服务器利用率和资源共享度。

(3)完善通信设备:更新办公电话、会议系统等设备,提高通信质量和效率。

2. 智能化办公环境(1)推广数字化办公:通过推广使用企业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改善办公效率,提高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能力。

(2)智能化办公设备:购置智能化设备,如智能白板、智能会议系统等,提升会议效果和沟通效率。

3. 优化业务流程(1)整合信息系统:对公司现有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和整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2)流程再造:通过信息系统支持,对核心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改善,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4. 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制定信息安全政策和规范:明确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和体系。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发布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发布

第33期·3·河南科技科技资讯《“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发布2021年11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全面提升。

数字“新基建”加快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和基石,也是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超过115万个,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7%的县城城区和40%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5G 终端用户达到4.5亿户。

“‘十四五’时期,力争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26个,实现城市和乡镇全面覆盖、行政村基本覆盖、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行政村5G通达率预计达到80%。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规划》部署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千兆光纤网络、IPv6、移动物联网、卫星通信网络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及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据和算力设施。

作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的核心,数据和算力是驱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力。

《规划》提出,鼓励在一线城市周边地区建设热数据聚集区,在能源充足、气候适宜、自然灾害少的地区建设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吸引冷数据聚集,推动数据集聚区之间资源共享调度,提升数据中心利用水平;扩容骨干网互联节点,优化数据中心跨网、跨地域数据交互,提升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互联互通质量,提供高质量数据传输服务。

如何构建多层次的算力设施体系?《规划》明确,要推进多元异构的智能云计算平台建设,增强算力设施高速处理海量异构数据和数据深度加工能力;建设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设施,加强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部署。

同时,要深入推进云网协同,促进云间互联互通,实现计算资源与网络资源优化匹配,推动计算资源集约部署和异构云能力协同共享,提高计算资源利用率。

通信行业5G网络覆盖优化方案

通信行业5G网络覆盖优化方案

通信行业5G网络覆盖优化方案第一章 5G网络覆盖优化概述 (2)1.1 5G网络概述 (2)1.2 优化目标与原则 (2)1.2.1 优化目标 (2)1.2.2 优化原则 (3)第二章网络规划与设计优化 (3)2.1 网络规划策略 (3)2.2 站点布局优化 (4)2.3 频率规划与分配 (4)第三章基站建设与调整 (4)3.1 基站建设流程 (4)3.2 基站设备选型 (5)3.3 基站调整策略 (5)第四章信号传播与覆盖优化 (5)4.1 信号传播模型 (5)4.1.1 射线追踪模型 (6)4.1.2 波动方程模型 (6)4.1.3 经验模型 (6)4.2 覆盖优化策略 (6)4.2.1 天线布局优化 (6)4.2.2 功率控制 (6)4.2.3 网络切片 (7)4.3 阻碍因素分析与处理 (7)4.3.1 建筑物遮挡 (7)4.3.2 地形因素 (7)4.3.3 电磁干扰 (7)第五章室内覆盖优化 (7)5.1 室内覆盖需求分析 (7)5.2 室内覆盖方案设计 (8)5.3 室内覆盖效果评估 (8)第六章网络功能监测与评估 (9)6.1 网络功能指标 (9)6.1.1 覆盖率 (9)6.1.2 信号质量 (9)6.1.3 传输速率 (9)6.1.4 网络容量 (9)6.2 监测系统建设 (9)6.2.1 数据采集 (9)6.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9)6.2.3 监测平台搭建 (10)6.3 功能评估方法 (10)6.3.1 指标对比法 (10)6.3.2 实验法 (10)6.3.3 模型预测法 (10)6.3.4 用户满意度调查法 (10)6.3.5 综合评价法 (10)第七章 5G网络干扰管理 (10)7.1 干扰源分析 (10)7.2 干扰管理策略 (11)7.3 干扰处理流程 (11)第八章网络优化工程实施 (12)8.1 优化工程流程 (12)8.2 优化工程实施策略 (12)8.3 优化工程效果评估 (13)第九章 5G网络覆盖优化案例分析 (13)9.1 典型案例分析 (13)9.2 优化方案实施效果 (14)9.3 经验与启示 (14)第十章 5G网络覆盖优化发展趋势 (14)10.1 技术发展趋势 (14)10.2 政策与市场趋势 (14)10.3 行业合作与发展前景 (15)第一章 5G网络覆盖优化概述1.1 5G网络概述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作为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度、大容量、低延迟等显著特点,是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广泛应用,培育壮大新动能成为国家战略.当前,物联网正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制定信息通信业"十三五"规划物联网分册.本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与《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编制而成,是指导物联网产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一、发展回顾与面临形势〔一〕"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推广、产业协调发展和政策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加强顶层设计,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成立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协调和指导物联网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加强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示范等工作,积极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进示范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中央财政连续四年安排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被纳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支持范围.各地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多层次、全方位推进地方物联网发展.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十二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5%.公众网络机器到机器〔M2M〕连接数突破1亿,占全球总量31%,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物联网产业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以与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聚集发展的格局,无锡、重庆、杭州、福州等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具备较强实力的物联网领军企业,互联网龙头企业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新兴力量.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日渐完善,初步建成一批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投融资、标识解析、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芯片、传感器、智能终端、中间件、架构、标准制定等领域取得一大批研究成果.光纤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超高频智能卡、微波无源无线射频识别〔RFID〕、北斗芯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实现批量生产,物联网中间件平台、多功能便捷式智能终端研发取得突破.一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已经建成并发挥良好的支撑作用.物联网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已完成200多项物联网基础共性和重点应用国家标准立项.我国主导完成多项物联网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明显提升.应用示范持续深化.在工业、农业、能源、物流等行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中作用明显,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推动家居、健康、养老、娱乐等民生应用创新空前活跃,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设施管理、管网监测等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物联网应用规模与水平不断提升,在智能交通、车联网、物流追溯、安全生产、医疗健康、能源管理等领域已形成一批成熟的运营服务平台和商业模式,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实现全国联网,部分物联网应用达到了千万级用户规模.我国物联网产业已拥有一定规模,设备制造、网络和应用服务具备较高水平,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取得突破,物联网与行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但仍要看到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和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一是产业生态竞争力不强,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核心基础能力依然薄弱,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不强,原始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二是产业链协同性不强,缺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引领产业协调发展的龙头企业;三是标准体系仍不完善,一些重要标准研制进度较慢,跨行业应用标准制定难度较大;四是物联网与行业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成熟的商业模式仍然缺乏,部分行业存在管理分散、推动力度不够的问题,发展新技术新业态面临跨行业体制机制障碍;五是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设施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十三五"面临形势"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物联网加速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与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度交汇,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我国物联网发展又面临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核心产品全球化、应用需求本地化的趋势更加凸显,机遇与挑战并存.万物互联时代开启.物联网将进入万物互联发展新阶段,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数以万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形成海量数据,应用呈现爆发性增长,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进一步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智能、高效.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窄带物联网〔NB-IoT〕等新技术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万物互联的泛在接入、高效传输、海量异构信息处理和设备智能控制,以与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等,都对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用需求全面升级.物联网万亿级的垂直行业市场正在不断兴起.制造业成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相关国家纷纷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我国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信息物理系统〔CPS〕为代表的物联网智能信息技术将在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等转型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车联网、健康、家居、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等消费市场需求更加活跃,驱动物联网和其它前沿技术不断融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全球热点,物联网是智慧城市构架中的基本要素和模块单元,已成为实现智慧城市"自动感知、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支撑.产业生态竞争日趋激烈.物联网成为互联网之后又一个产业竞争制高点,生态构建和产业布局正在全球加速展开.国际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加快互联网服务、整机设备、核心芯片、操作系统、传感器件等产业链布局,操作系统与云平台一体化成为掌控生态主导权的重要手段,工业制造、车联网和智能家居成为产业竞争的重点领域.我国电信、互联网和制造企业也加大力度整合平台服务和产品制造等资源,积极构建产业生态体系.二、发展思路和目标"十三五"时期是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形成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把握物联网新一轮生态布局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深化物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一〕发展思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促进物联网规模化应用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链开放协作为重点,以保障安全为前提,加快建设物联网泛在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健全标准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生态,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以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面向智能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加快打造智慧产业和智能化信息服务.坚持应用牵引.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重大应用示范为先导,统筹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推进物联网规模应用,带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规模化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管理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政策措施的协同,促进物联网与相关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加强资源整合,突出区域特色,完善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坚持安全可控.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推进关键安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增强物联网基础设施、重大系统、重要信息的安全保障能力,强化个人信息安全,构建泛在安全的物联网.〔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包含感知制造、网络传输、智能信息服务在内的总体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元,智能信息服务的比重大幅提升.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公众网络M2M连接数突破17亿.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适应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物联网规模应用不断拓展,泛在安全的物联网体系基本成型.——技术创新.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物联网架构、感知技术、操作系统和安全技术取得明显突破,网络通信领域与信息处理领域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专利授权数量明显增加.——标准完善.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满足物联网规模应用和产业化需求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物联网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重点应用标准基本确立,我国在物联网国际标准领域话语权逐步提升.——应用推广.在工业制造和现代农业等行业领域、智能家居和健康服务等消费领域推广一批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形成一批规模化特色应用.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形成跨领域的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发展物联网开环应用.——产业升级.打造10个具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培育和发展200家左右产值超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以与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和创新载体,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安全保障.在物联网核心安全技术、专用安全产品研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制定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物联网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安全防范、应急响应等机制基本建立,物联网基础设施、重大系统、重要信息的安保能力大大增强.三、主要任务〔一〕强化产业生态布局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集中力量,构建基础设施泛在安全、关键核心技术可控、产品服务先进、企业梯次协同发展、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业态融合创新的生态体系,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加快升级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低功耗广域网技术的商用部署,支持5G技术研发和商用实验,促进5G与物联网垂直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建立安全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构建泛在安全的物联网.突破操作系统、核心芯片、智能传感器、低功耗广域网、大数据等关键核心技术.在感知识别和网络通信设备制造、运营服务和信息处理等重要领域,发展先进产品和服务,打造一批优势品牌.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探索,推广成熟的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业态融合创新.支持互联网、电信运营、芯片制造、设备制造等领域龙头企业以互联网平台化服务模式整合感知制造、应用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完整解决方案并开展服务运营,推动相关技术、标准和产品加速迭代、解决方案不断成熟,成本不断下降,促进应用实现规模化发展.培育200家左右技术研发能力较强、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企业,大力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筑企业协同发展产业生态体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加快物联网产业集聚.继续支持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发展,提升示范区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发展水平和应用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无锡作为国家示范区先行先试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联网示范区.加快推动重庆、杭州、福州等物联网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提升和规范发展,增强产业实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加强统筹规划,支持各地区立足自身优势,推进差异化发展,加强物联网特色园区建设,加快形成物联网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物联网产业集聚区.优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环境,完善对产业集聚区的科学、规范管理,推动产业集聚区向规模化、专业化、协作化方向发展,促进集聚区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物联网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推动物联网创业创新.完善物联网创业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策协同与模式创新结合,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总结复制推广优秀的物联网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各类孵化器、创业创新基地、科技园区等建设物联网创客空间,提升物联网创业创新孵化、支撑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发展第三方创业创新平台,建立基于开源软硬件的开发社区,设立产业创投基金,通过开放平台、共享资源和投融资等方式,推动各类线上、线下资源的聚集、开放和共享,提供创业指导、团队建设、技术交流、项目融资等服务,带动产业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创业创新,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与物联网企业进行对接和合作,搭建产业新型融资平台,不断加大对创业创新企业的融资支持,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开展物联网创客大赛,激发创新活力,拓宽创业渠道.引导各创业主体在设计、制造、检测、集成、服务等环节开展创意和创新实践,促进形成创新成果并加强推广,培养一批创新活力型企业快速发展.〔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统筹衔接物联网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制造、应用部署等环节工作,充分调动各类创新资源,打造一批面向行业的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融合创新载体,加强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继续支持各类物联网产业和技术联盟发展,引导联盟加强合作和资源共享,加强以技术转移和扩散为目的的知识产权管理处置,推进产需对接,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支持企业建设一批物联网研发机构和实验室,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鼓励企业与高校、科技机构对接合作,畅通科研成果转化渠道.整合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跨国兼并重组,与国外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进行联合开发,引进高端人才,实现高水平高起点上的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低功耗处理器技术和面向物联网应用的集成电路设计工艺,开展面向重点领域的高性能、低成本、集成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传感器技术和产品研发,提升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封装与集成、多传感器集成与数据融合与可靠性领域技术水平.研究面向服务的物联网网络体系架构、通信技术与组网等智能传输技术,加快发展NB-IoT等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和网络虚拟化技术.研究物联网感知数据与知识表达、智能决策、跨平台和能力开放处理、开放式公共数据服务等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支持物联网操作系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完善基础功能组件、应用开发环境和外围模块.发展支持多应用、安全可控的标识管理体系.加强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集成创新,重点研发满足物联网服务需求的智能信息服务系统与其关键技术.强化各类知识产权的积累和布〔三〕构建完善标准体系完善标准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物联网标准体系,发布物联网标准化建设指南.进一步促进物联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协调发展,以企业为主体开展标准制定,积极将创新成果纳入国际标准,加快建设技术标准试验验证环境,完善标准化信息服务.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标准制定.加快制定传感器、仪器仪表、射频识别、多媒体采集、地理坐标定位等感知技术和设备标准.组织制定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广域网、网络虚拟化和异构网络融合等网络技术标准.制定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管理与交换、数据分析与挖掘、服务支撑等信息处理标准.制定物联网标识与解析、网络与信息安全、参考模型与评估测试等基础共性标准.推动行业应用标准研制.大力开展车联网、健康服务、智能家居等产业急需应用标准的制定,持续推进工业、农业、公共安全、交通、环保等应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建立标准制定、实验验证和应用推广联合工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推动标准化组织联合制定跨行业标准,鼓励发展团体标准.支持联盟和龙头企业牵头制定行业应用标准. 〔四〕推动物联网规模应用大力发展物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应用.围绕重点行业制造单元、生产线、车间、工厂建设等关键环节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深度感知、动态监控、数据汇聚和智能决策.通过对现场级工业数据的实时感知与高级建模分析,形成智能决策与控制.完善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提升工业大数据开发利用水平,实现工业体系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化转型,加快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开展信息物理系统、工业互联网在离散与流程制造行业的广泛部署应用,初步形成跨界融合的制造业新生态.加快物联网与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面向农业、物流、能源、环保、医疗等重要领域,组织实施行业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进物联网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应用,支持物联网与行业深度融合.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深化物联网在仓储、运输、配送、港口等物流领域的规模应用,支撑多式联运,构建智能高效的物流体系.加大物联网在污染源监控和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推广应用,提高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水平.深化物联网在电力、油气、公共建筑节能等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等环节应用,提升能源管理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物联网技术在药品流通和使用、病患看护、电子病历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积极推动远程医疗、临床数据应用示范等医疗应用.推进物联网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创新.鼓励物联网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促进车联网、智能家居、健康服务等消费领域应用快速增长.加强车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发展车联网自动驾驶、安全节能、地理位置服务等应用.推动家庭安防、家电智能控制、家居环境管理等智能家居应用的规模化发展,打造繁荣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发展社区健康服务物联网应用,开展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健康管理、老人看护等健康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创新应用和服务发展.深化物联网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结合市政设施、通信网络设施以与行业设施建设,同步部署视频采集终端、RFID标签、多类条码、复合传感器节点等多种物联网感知设施,深化物联网在地下管网监测、消防设施管理、城市用电平衡管理、水资源管理、城市交通管理、电子政务、危化品管理和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建立城市级物联网接入管理与数据汇聚平台,推动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利用.建立数据开放机制,制定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目录,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等开放和交易数据资源,深化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利用.支持建立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提供面向公众、行业和城市管理的智能信息服务.〔五〕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物联网综合公共服务平台.针对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充分利用和整合各区域、各行业已有的物联网相关产业公共服务资源,引导多种投资参与物联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依托现有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创新载体,整合创新资源,加强开源社区建设,促进资源流动与开放共享,提供物联网技术研发、标识解析、标准测试、检验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充分发挥物联网各类联盟的作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促进产需对接和成果转化.鼓励龙头企业强化产业生态布局,提供第三方开发能力和解决方案,带动物联网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继续推进科技金融、投融资担保、政策咨询、知识产权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认定一批物联网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探索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实现平台自我造血,促进公共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物联网统计监测和发展评估.建立物联网统计监测平台,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产业运行分析,把握产业发展规律,优化产业相关政策,指导和统筹全国物联网发展.建立物联。

山东省通信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通信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通信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通信业是构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和信息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对提升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作用。

为加快通信业转型升级发展,支撑“宽带山东”“智慧山东”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机遇,以深入推进通信业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为主线,积极构建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不断提升通信业技术和服务水平及安全保障能力,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和网络民生服务新模式,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经济文化强省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大局。

(二)主要目标。

1.行业规模目标。

通信业保持稳步发展态势,收入规模平稳增长。

到2017年,全省电信业务总量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5.0%;各电信运营企业完成电信业务收入68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4.5%;到2020年,全省电信业务总量达到34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2.0%;各电信运营企业完成业务收入突破8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4%。

“十三五”期间,全省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00亿元,通信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2.网络升级目标。

网络结构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到2017年,全省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3500万个,3G/4G(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基站规模达到25万个,基本完成4G网络的纵深覆盖;全省城乡家庭基本具备100M光纤接入能力。

到2020年,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全省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4200万个,3G/4G基站规模达到30万个,完成4G网络的纵深覆盖;城市家庭普遍具备1000M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农村家庭普遍具备100M接入能力。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解读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解读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解读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包括4大部分、26条发展重点、近3万字,描绘了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蓝图,是未来五年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推进信息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指导性文件。

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本次《规划》一方面进一步凸显了信息通信行业的功能和定位:是构建国家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和信息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

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方面的有关要求:一是《规划》全面对接国家关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和相关规划体系,提出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设定6大类20个量化发展目标;二是《规划》确定了五个方面26项发展重点和21项重点工程,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强跨地域跨行业统筹协调的重点任务,并通过增加工程数量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落地实施的重点和抓手。

《规划》适应信息通信行业内涵扩大和结构变迁的新情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内容上呈现以下亮点:一是《规划》内涵范围与“十三五”相比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基础设施已从以信息传输为核心的传统电信网络设施,拓展为融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包括“双千兆”网络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等数据和算力设施、以及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在内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网络和信息服务也从电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物联网服务、卫星通信服务、云计算及大数据等面向政企和公众用户开展的各类服务,向工业云服务、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治理服务新业态扩展。

二是《规划》系统总结了行业发展取得的瞩目成绩,同时也梳理了现阶段仍存在的几点不足。

“十三五”期间,我国信息通信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行业综合实力再上台阶、网络供给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管理和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为下一个五年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政府机关行业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政府机关行业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政府机关行业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集团V网:建立统一的 VP(M)N集团通信内部网,可实现集团内更为便捷的专用通讯,综合VPMN还可实现办公固话与移动手机的统一和内部短号互拨,享受优惠通话资费,并利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语音专线,实现长途通话更经济。

集团语音专线:利用专线形式实现安全、通畅的语音通信,拨打长途电话优惠及手机与固话互拨优惠的功能。

移动办公助理:可实现集团内的短信群发,各类通知发布以及个性化短信应用,还可通过程序开发使移动办公助理与企业网站、 OA系统、ERP系统、CRM系统达到完美结合。

语音信息通知:实现用语音、短信的方式对指定的被通知对象(客户、员工)发起通知,并可以及时查询通知结果。

会议通:可实现随时随地召开内部会议。

OA文件到达通知:实现集团内部办公文件到达即时短信通知。

集团彩铃:根据集团客户需求而量身定制的,为集团内部手机用户提供统一个性回铃声 ,可充分体现与提升保险公司对外统一形象。

小区广播:提供在指定范围内的向所有移动手机广播发布信息(如广告信息、问候语、通告等)。

可起到类似于广告招牌效应。

集团无线专网:可以通过无线终端随时远程访问内部办公网络,并可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与采集。

各级机构互联:利用中国移动通信的城域网、 GSM传输网络,采用光纤、微波、LMDS等方式,建立属于自己的专用数据通信网络连接,可以进行数据、语音、视频的传输,同时还可实现高速快捷的互联网接入。

政府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政务信息短信发布服务、政务信息移动手机查询服务、政务信息交互处理服务:申请、计划、审批、办理通知。

移动应急办公车:可以满足政府部门主要领导随时、随地办公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突发事件的反应、处理速度。

此方案涵盖了短信息、GPRS、WLAN等各种移动通信最新技术的应用,为移动办公提供了最强大的支持。

会议中心无线局域网:在各级政府召开会议的礼堂、会议中心等地区,安装 WLAN宽带无线局域网,结合GPRS网络,满足政府部门移动办公的需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的长期战略。

通信行业5G网络建设与运营方案

通信行业5G网络建设与运营方案

通信行业5G网络建设与运营方案第一章 5G网络建设概述 (2)1.1 5G网络发展背景 (2)1.2 5G网络建设目标与意义 (2)第二章 5G网络规划与设计 (3)2.1 5G网络规划原则 (3)2.2 5G网络覆盖设计 (3)2.3 5G网络频率规划 (3)2.4 5G网络站点布局 (4)第三章 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4)3.1 5G基站建设 (4)3.2 传输网络建设 (4)3.3 能源与配套设施建设 (5)3.4 5G网络安全防护 (5)第四章 5G网络设备选型与采购 (6)4.1 5G网络设备选型标准 (6)4.2 5G网络设备采购流程 (6)4.3 5G网络设备供应商评估 (6)4.4 5G网络设备维护与管理 (7)第五章 5G网络建设投资与成本控制 (7)5.1 5G网络建设投资预算 (7)5.2 5G网络建设成本控制策略 (7)5.3 5G网络建设投资回报分析 (8)5.4 5G网络建设风险管理 (8)第六章 5G网络运营与管理 (8)6.1 5G网络运营模式 (8)6.2 5G网络服务质量保障 (9)6.3 5G网络运维管理 (9)6.4 5G网络优化与升级 (10)第七章 5G网络商业模式创新 (10)7.1 5G网络商业模式摸索 (10)7.2 5G网络产业链分析 (10)7.3 5G网络行业应用案例 (11)7.4 5G网络商业模式评估与优化 (11)第八章 5G网络政策法规与监管 (11)8.1 5G网络政策法规概述 (12)8.2 5G网络监管体制 (12)8.3 5G网络法律法规风险防控 (13)8.4 5G网络合规管理 (13)第九章 5G网络国际合作与竞争 (13)9.1 5G网络国际标准制定 (13)9.2 5G网络国际合作战略 (14)9.3 5G网络国际竞争格局 (14)9.4 5G网络国际市场分析 (14)第十章 5G网络发展前景与挑战 (15)10.1 5G网络发展趋势 (15)10.2 5G网络应用前景 (15)10.3 5G网络挑战与应对策略 (15)10.4 5G网络产业创新与发展 (16)第一章 5G网络建设概述1.1 5G网络发展背景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通信技术作为支撑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智慧广电信息化方案

智慧广电信息化方案

智慧广电信息化方案一、智能化调度系统针对广电行业的工作流程和任务需求,设计和建立一个智能化调度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对广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包括节目播放、信号传输、设备运维等。

该系统可以实现任务的自动分配和优化调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二、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对广电行业的各类媒体资源进行管理和调度。

该系统可以对广电内容进行分类、存储、检索和传输,包括音视频资源、文本、图片等多种格式。

通过该系统,广电行业可以实现媒体内容的快速获取和传播,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和覆盖面。

三、数字化播控平台四、广播电视内容交互系统建立一个广播电视内容交互系统,用于广电行业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该系统,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等终端设备参与节目互动,包括发表评论、投票、点赞等。

同时,广电行业可以通过该系统获取观众的反馈和意见,为节目制作和改进提供参考。

五、技术支持与保障体系为了保证广电信息化方案的稳定运行和长期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技术支持与保障体系。

该体系包括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支持、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安全和保密措施等。

通过该体系可以保证广电信息化方案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保密。

六、智能化设备和网络建设为了实现广电行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目标,需要建设智能化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

包括广播电视设备、通信设备、传输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建设一个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广电专网、互联网、无线网络等。

通过这些设备和网络可以实现广电行业各类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综上所述,智慧广电信息化方案是基于广电行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广电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一种解决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智能化调度系统、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化播控平台、广播电视内容交互系统、技术支持与保障体系和智能化设备和网络建设等内容。

通过实施该方案,可以提高广电行业的工作效率、信息传输效率和用户满意度,推动广电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通信行业5G网络规划与建设方案

通信行业5G网络规划与建设方案

通信行业5G网络规划与建设方案第一章 5G网络规划概述 (2)1.1 5G网络发展背景 (2)1.2 5G网络规划目标 (2)1.3 5G网络规划原则 (3)第二章 5G网络需求分析 (3)2.1 业务需求分析 (3)2.2 用户需求分析 (4)2.3 覆盖需求分析 (4)第三章 5G网络技术标准与参数 (5)3.1 5G网络技术标准 (5)3.2 5G网络关键参数 (5)3.3 5G网络频率规划 (6)第四章 5G网络规划流程 (6)4.1 网络规划前期准备 (6)4.2 网络规划实施步骤 (6)4.3 网络规划成果评估 (7)第五章 5G基站选址与布局 (7)5.1 基站选址原则 (7)5.2 基站布局方法 (7)5.3 基站建设方案 (8)第六章 5G无线网络规划 (8)6.1 无线网络规划原则 (8)6.2 无线网络规划方法 (9)6.3 无线网络优化策略 (9)第七章 5G传输网络规划 (10)7.1 传输网络规划原则 (10)7.2 传输网络规划方法 (10)7.3 传输网络优化策略 (10)第八章 5G网络安全与防护 (11)8.1 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11)8.2 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11)8.3 网络安全监测与评估 (12)第九章 5G网络建设与管理 (12)9.1 网络建设流程 (12)9.1.1 前期准备 (12)9.1.2 设计规划 (12)9.1.3 设备采购 (13)9.1.4 施工建设 (13)9.1.5 调试优化 (13)9.1.6 运行维护 (13)9.2 网络建设管理方法 (13)9.2.1 项目管理 (13)9.2.2 质量管理 (13)9.2.3 成本管理 (13)9.2.4 进度管理 (13)9.2.5 合同管理 (13)9.3 网络建设质量控制 (14)9.3.1 设计质量控制 (14)9.3.2 施工质量控制 (14)9.3.3 设备质量控制 (14)9.3.4 调试优化质量控制 (14)9.3.5 运行维护质量控制 (14)第十章 5G网络规划与建设案例分析 (14)10.1 典型案例分析 (14)10.1.1 某大城市5G网络规划与建设 (14)10.1.2 某沿海城市5G网络规划与建设 (15)10.2 成功经验总结 (15)10.2.1 高度重视网络规划 (15)10.2.2 优化基站布局 (15)10.2.3 强化传输网络建设 (16)10.2.4 加强网络优化 (16)10.3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6)10.3.1 存在问题 (16)10.3.2 改进措施 (16)第一章 5G网络规划概述1.1 5G网络发展背景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通信行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升级阶段。

通讯行业5G网络与业务发展策略方案

通讯行业5G网络与业务发展策略方案

通讯行业5G网络与业务发展策略方案第一章 5G网络概述 (2)1.1 5G网络发展背景 (2)1.2 5G网络技术特点 (2)第二章 5G网络规划与建设 (3)2.1 5G网络规划策略 (3)2.2 5G基站建设与优化 (3)2.3 5G网络覆盖与容量规划 (4)第三章 5G行业应用摸索 (4)3.1 5G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4)3.2 5G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5)3.3 5G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 (5)第四章 5G业务发展策略 (5)4.1 5G业务市场调研 (5)4.2 5G业务产品体系构建 (6)4.3 5G业务营销推广 (6)第五章 5G网络运营管理 (7)5.1 5G网络运维体系构建 (7)5.2 5G网络服务质量保障 (7)5.3 5G网络安全防护 (7)第六章 5G产业链协同发展 (8)6.1 5G产业链现状分析 (8)6.2 5G产业链协同策略 (8)6.3 5G产业链政策建议 (9)第七章 5G国际合作与竞争 (9)7.1 5G国际标准制定 (9)7.2 5G国际合作战略 (10)7.3 5G国际竞争格局 (10)第八章 5G政策法规与监管 (10)8.1 5G政策法规体系构建 (10)8.1.1 政策法规背景分析 (10)8.1.2 政策法规体系框架 (10)8.1.3 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 (11)8.2 5G行业监管策略 (11)8.2.1 监管目标与原则 (11)8.2.2 监管体系构建 (11)8.2.3 监管政策制定与实施 (11)8.3 5G网络安全法规 (11)8.3.1 网络安全法规背景 (11)8.3.2 网络安全法规体系 (12)8.3.3 网络安全法规实施 (12)第九章 5G网络与业务创新 (12)9.1 5G网络技术创新 (12)9.1.1 高速率传输技术 (12)9.1.2 低时延技术 (12)9.1.3 大连接技术 (12)9.2 5G业务模式创新 (13)9.2.1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 (13)9.2.2 物联网(IoT) (13)9.2.3 边缘计算 (13)9.3 5G跨界融合创新 (13)9.3.1 5G工业互联网 (13)9.3.2 5G医疗健康 (13)9.3.3 5G智慧城市 (13)第十章 5G未来发展展望 (14)10.1 5G网络发展趋势 (14)10.2 5G业务发展前景 (14)10.3 5G行业应用展望 (14)第一章 5G网络概述1.1 5G网络发展背景全球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通信技术不断更新迭代,5G网络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

电信行业5G网络建设与维护方案

电信行业5G网络建设与维护方案

电信行业5G网络建设与维护方案第一章 5G网络建设概述 (2)1.1 5G网络建设背景 (2)1.2 5G网络建设目标 (2)1.3 5G网络建设原则 (2)第二章 5G网络规划与设计 (3)2.1 5G网络规划流程 (3)2.2 5G网络设计要点 (3)2.3 5G网络规划与设计工具 (4)第三章 5G基站建设 (4)3.1 5G基站选址与建设标准 (4)3.1.1 选址原则 (4)3.1.2 建设标准 (5)3.2 5G基站建设流程 (5)5.2.1 前期准备 (5)5.2.2 施工阶段 (5)5.2.3 运营维护 (5)3.3 5G基站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5)3.3.1 基站天线技术 (5)3.3.2 基站通信技术 (5)3.3.3 基站供电技术 (6)3.3.4 基站安全防护技术 (6)第四章 5G传输网络建设 (6)4.1 5G传输网络架构 (6)4.2 5G传输网络建设流程 (6)4.3 5G传输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7)第五章 5G网络安全保障 (7)5.1 5G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7)5.2 5G网络安全体系架构 (8)5.3 5G网络安全关键技术 (8)第六章 5G网络优化与调整 (9)6.1 5G网络优化策略 (9)6.2 5G网络调整方法 (9)6.3 5G网络优化与调整工具 (10)第七章 5G网络运维管理 (10)7.1 5G网络运维管理体系 (10)7.2 5G网络运维管理流程 (11)7.3 5G网络运维管理工具 (11)第八章 5G网络维护与故障处理 (11)8.1 5G网络维护策略 (11)8.2 5G网络故障分类与处理方法 (12)8.3 5G网络故障处理工具 (12)第九章 5G网络节能与环保 (13)9.1 5G网络节能策略 (13)9.2 5G网络节能技术 (13)9.3 5G网络环保措施 (13)第十章 5G网络建设与维护案例分析 (14)10.1 5G网络建设案例 (14)10.1.1 项目背景 (14)10.1.2 建设内容 (14)10.1.3 实施过程 (14)10.2 5G网络维护案例 (15)10.2.1 项目背景 (15)10.2.2 维护内容 (15)10.2.3 实施过程 (15)10.3 5G网络建设与维护经验总结 (15)第一章 5G网络建设概述1.1 5G网络建设背景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对通信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

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亮点

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亮点

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亮点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三个子规划,规划内容十分丰富详尽。

1 信息基础设施亟须国家战略支持国际方面:世界发展格局正面临深刻变革,部分国家和地区纷纷颁布宽带发展战略或计划。

一方面,通过政府战略指引、政策激励甚至直接资金投入等超常规举措,不断加强国家部署,以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契机,带动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抢占新时期经济、科技制高点。

另一方面,全球信息化持续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新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影响到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稳定和军事安全。

国内方面:第一,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亟须国家战略重点支持,加快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国家长期综合竞争力。

第二,通信业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载体。

我国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通信业将全面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第三,通信业发展面临重构、开放、竞争、协作的新环境,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孕育着集成性、综合性、群体性突破,通信业要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加强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促进形成产业间融合发展与互动发展新格局。

第四,“十二五”期间,通信业将加快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助力构建综合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提升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

同时,加快改善农村地区的通信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度开发和应用各类涉农信息资源,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

第五,“十二五”时期,通信业将加强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保障水平,增强网络安全防护和抗风险能力,维护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升国家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提高应急通信的管理和保障水平,维护社会稳定。

2 电话用户总数超14亿,网民超8亿《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期末,通过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初步建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信息服务普惠全民”。

通信行业2024年5G网络建设计划

通信行业2024年5G网络建设计划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重点建设区域包括京津冀、 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 地区
2024年5G网络将覆盖全国 主要城市和地区
预计到2024年底,5G网络 将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人 口
5G网络将提供高速、低延 时、高连接密度的网络服务,
0 4
提高网络速度, 改善用户体验
推动物联网、 云计算等新兴 产业发展
促进数字经济 发展,提升经 济效率
增强社会信息 化水平,提高 社会治理能力
0
0
0
0
1
2
3
4
提高网络速度,降低延迟, 提升用户体验
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 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
促进传统行业向数字化转 型,提高生产效率
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 方式,推动行业创新和发
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5G网络速度:比4G网络快100倍 网络延迟:降低到1毫秒 网络容量:提高1000倍 网络覆盖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 网络稳定性:提高99.999% 应用场景:包括高清视频、VR、AR、物联网、自动驾驶等
提高网络速度:5G网络 将提供更快的网络速度,
对和处理
5G网络建设将 带动相关产业 链的发展,包 括设备制造、 网络运营、应 用服务等
0 1
5G网络将促进 数字经济的发 展,提高生产 效率,推动产 业升级
0 2
5G网络将推动 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增加就 业机会,促进 经济增长
0 3
5G网络将促进 消费升级,提 高人民生活水 平,推动内需 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
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布日期】2021.11.01
•【文号】工信部规〔2021〕164号
•【施行日期】2021.11.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通信业
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的通知
工信部规〔2021〕1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部直属单位,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企业:现将《“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1年11月1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