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过故人庄 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  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过故人庄》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人杜甫及其作品《过故人庄》的背景和意义;2. 熟悉《过故人庄》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点;3.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过故人庄》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古代庄园的样子以及庄园中常见的事物,引起学生对庄园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读(10分钟)通过课前预习的形式,师生共同讨论《过故人庄》的诗歌形式与内容,概括诗歌的主题和主要意象。

3. 教学展示(20分钟)通过文学欣赏和诗歌朗读的形式,展示《过故人庄》的鲜明特色,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意义。

4. 诗歌赏析(30分钟)详细解读《过故人庄》的诗歌形式、意象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审美追求。

5. 配套练习(20分钟)提供相关文选和名句,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意象和意义,并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6. 总结(10分钟)回顾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诗歌欣赏的方法和技巧,提出学习的收获与感受。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古代庄园的景象;2. 诗歌朗诵:学生朗读《过故人庄》,展示诗歌的美感和节奏;3. 分组讨论:根据性别、爱好等因素,分组讨论诗歌的意象和意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积极性;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文学作品阅读和写作任务,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个别讨论: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个别辅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克服问题。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展示设备;2. 相关诗歌赏析和分析资料;3. 教学参考书籍。

七、教学延伸:1. 制作诗歌鉴赏小册子:将学生认为有意思的诗歌整理成小册子,鼓励学生撰写赏析文章,丰富学生的诗歌阅读经验;2. 探讨诗歌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展示诗歌的美感和社会启示;3. 文学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走进学校文学社团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过故人庄教案

过故人庄教案

过故人庄教案过故人庄教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按照五律的节奏,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通过朗读,感受到古诗中对仗句的结构美、音乐美。

3、通过复习、观察插图等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

4、在朗读、想象中感受到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和质朴真挚的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好朋友家作客吗?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唐朝的大诗人孟浩然不仅去了好朋友家,还为此写了一首诗。

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共同来学习的《过故人庄》。

(板书)二、释题:1、我刚才无意中已经把课题的意思告诉大家了。

谁听得仔细,告诉大家。

2、“故人”的确是好朋友的意思,有古诗为证呀——(指名说)故人西辞黄鹤楼。

对,这就是“温故而知新”。

“过”就是访问的意思。

3、整个说来,就是——(指名说)拜访老朋友的村庄(家)。

三、整体感知:1、诗人到底记录了些什么,打开书本,读读看。

2、谁来做做诗人在21世纪的代言人,说说看孟浩然都写了什么?(交流、教师板书)3、说得不错,可是孟夫子当年可不是像我们这样说的呀。

谁能够原汁原味地把孟诗人的话读给我们听听呀?4、这首诗可不好读,生字不少。

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读好它。

(自由读、教师巡视)5、谁来向所有的来宾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功力!四、解释词语:1、和孟浩然同时代的诗人王维追求“诗中有画”的境界,凭借这首诗,我们就可以做画。

课文中已经有一幅画了,想一想,这是哪几句诗的写照?2、理解诗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能不能用几个词概括图意?4、一幅画面有了,你觉得还应该画出那几幅画呢?都该画些什么呢?小组讨论。

5、交流:解释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你们的描述的画面美,诗句写得也美呀!不信,我们按照这样的方式读一读。

(对仗朗读)五、深化感知:1、在这四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读一读,告诉大家。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

了解作者孟浩生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运用文本分析方法,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人庄园的怀念之情,理解友情和故乡的价值。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培养对家乡和朋友的珍惜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本内容:《过故人庄》的诗句和意义。

作者孟浩生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2.2 教学资源:课文原文和相关注释。

作者的生平介绍和作品选集。

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材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以问题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故人和故乡的意义。

通过图片或故事,激发学生对故乡和朋友的怀念之情。

3.2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鼓励学生背诵课文,提高语言表达和记忆能力。

3.3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4 创意写作: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表达自己对故乡和朋友的情感和体验。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评价:通过录音或表演的方式,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关注学生的语调和情感的把握,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4.2 学生文本分析的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观点的合理性,给予鼓励和指导。

4.3 学生创意写作的评价:评估学生的写作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

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情感的真实性,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学生阅读孟浩生的其他诗歌作品,扩展对作者的了解。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诗人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珍惜友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人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和表达手法的分析。

2.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过故人庄》的课件和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过故人庄》的配乐朗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诗的意境。

2. 学习诗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翻译诗文,解答学生的疑问。

(2)学生讨论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了解诗人(1)教师介绍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孟浩然的相关知识。

4. 分析诗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生合作探讨,分享自己的见解。

5. 欣赏与朗读(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文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朗读诗文,体会诗的美感。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学生背诵诗文。

(2)写一篇关于《过故人庄》的读后感。

8. 板书设计《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教师也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促进教学相长。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过故人庄》课文教案

《过故人庄》课文教案

《过故人庄》课文教案过故人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过故人庄》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作者背景;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3.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提高词汇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5.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材分析本次教案的教学内容为《过故人庄》这篇课文,该篇课文收录在中学语文教材第三册中。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亲情和情感的思考,以及对于历史的回顾和思考。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2.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2.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并回顾他们对于《过故人庄》这篇课文的印象。

2.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自我介绍和简要介绍作者、背景等方面,引导学生对于课文的整体了解。

3.课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注重重点句子的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4.词汇学习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通过活动形式,如填空、配对等,帮助学生巩固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阅读理解教师设计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课文中的细节和情感。

6.写作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写作训练,如写感悟、写背景分析等,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7.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重点和难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听写成绩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并针对性地给予反馈和指导。

七、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扩大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理解;2.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活动,分享对于课文的个人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于课文的理解;2.要求学生写一篇感悟文章,表达对于课文的个人思考和触动。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优秀2篇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优秀2篇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优秀2篇《过故人庄》教案设计1教材分析:《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人,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象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指名读。

(2)把你的体会说说。

(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

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家常事。

)(3)随机理解“桑麻”(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完成“说一说”——“想象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5)学生自己完成。

(6)交流(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

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几句询问农事中,就在这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

(7)齐读“话”句6、交流:点击“别”——“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指名读(2)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3)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写什么?和旁边的同学说说。

(4)交流。

7、是啊,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向往,那还有什么让诗人要相约重阳日在来赏菊花呢?(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

)(1)出示“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放眼望去绿树围绕着村边,青山在村外横卧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2)读好此句。

(3)讲述对仗句。

师范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这句诗读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永乐什么修辞手法吗?(对仗)师讲述什么是对仗句。

师生对对子:“绿树”对________;“村边”对_______;“合”对______“绿树村边合,”对____________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

七年级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七年级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七年级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过故人庄》这首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诗歌中的生字、生词,以及诗歌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真挚情谊。

(2)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的写景和抒情手法。

2、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感悟。

(2)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意境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产生共鸣。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意境。

2、讲授法讲解诗歌中的生字、生词,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田园风光和朋友情谊。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优美的田园风光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视频中的景色。

(2)提问学生:你们想象中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3)引出课题《过故人庄》,让学生猜猜这首诗可能会写些什么。

2、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出生字、生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理解诗意(1)教师讲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孟浩然的生平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2)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让学生理解诗歌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和朋友间的情谊。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

4、赏析诗歌(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如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等,体会诗歌所描绘的优美田园风光。

(2)让学生思考诗歌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3)探讨诗歌的语言特点,如简洁明快、质朴自然等。

5、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自己与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出来。

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优秀4篇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2、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培养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

3、在整体感悟全诗的基础上,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片断练习。

4、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学会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1、检查《古诗两首》之一《赠汪伦》的掌握、背诵情况。

2、板书课题:过故人庄指导学生写好“过”、“庄”两字。

齐读课题。

二、读一读1、出示古诗《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自由练习读。

读准“黍shǔ”、“圃pǔ”等字音。

3指名读,齐读。

(达到熟练为止)三、悟一悟(过渡:同学们,德国大思想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读一首好诗,就好像在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认真地读一读这首古诗,仔细地看一看这幅插图,用心地听一听,你会听到大诗人孟浩然正在对我们深情地诉说呢。

)1、学生自由进行整体感悟,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2、组织学生大组交流。

(预设:诗人在说:“老朋友真是热情好客!”这从“具鸡黍”、“邀我”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老朋友所住的地方太美了!”这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们相处得可真愉快!”这从“把酒”、“话桑麻”等词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很喜欢这里!”这从“待到”、“还来”等词可以体会出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如“具鸡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

四、背一背(过渡:同学们听得真用心,我想如果大诗人孟浩然听了你们的这番话,一定会视你们为知己。

那你们能将你们所感受到的,通过读表达出来吗?)1、学生齐读。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过故人庄》的诗句。

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

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写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故人、故土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的思乡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孟浩然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解释诗题《过故人庄》的含义和背景。

2.2 诗句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景象,如“故人庄”、“绿树”、“青山”等。

解释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诗题《过故人庄》,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诗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解释生词和短语。

3.3 分析与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景象,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解读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背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背诵《过故人庄》。

4.2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过故人庄》为灵感,创作一首小诗或短文。

4.3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提问等。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过故人庄》的原文和注释。

5.2 教学图片:与诗中景象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5.3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诗人孟浩然的生平介绍和创作背景。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互动游戏:设计一个诗歌接龙游戏,让学生通过接龙的方式,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6.2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共同创作一幅以《过故人庄》为灵感的画或海报,展示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背诵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背诵《过故人庄》,并能够正确默写。

7.2 研究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位中国古代诗人,了解其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过故人庄》优秀教案

《过故人庄》优秀教案

《过故人庄》优秀教案《过故人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学习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

二、重点难点:1、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步骤:(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很多表现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你能不能背诵一句这样的诗句?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板书)3、说说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补充。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齐名,著有《孟浩然集》,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

诗人一生没有作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

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

4、“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明确:过:拜访,故人:老朋友。

到村庄拜访老朋友。

这首诗是他隐居在鹿门山时,被一位朋友邀请到家中作客时,写了这首诗。

(二)朗读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习读诗,要求读准字音,通通诗句,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教师指导朗读: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

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

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4、听录音。

5、学生大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6、齐吟全诗。

教师随机点拨读法,如:后一句是相邀,要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

(三)译读全诗。

师导:读得好,朗读就进行到这里。

下面进行译读。

(板书:译读)大家不要以为“译”很容易,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

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预备动作”,将这首诗的注释好好读一下,然后根据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过故人庄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学习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

二、重点难点:1、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步骤:(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很多表现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你能不能背诵一句这样的诗句?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板书)3、说说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补充。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齐名,著有《孟浩然集》,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

诗人一生没有作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

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

4、“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明确:过:拜访,故人:老朋友。

到村庄拜访老朋友。

这首诗是他隐居在鹿门山时,被一位朋友邀请到家中作客时,写了这首诗。

(二)朗读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习读诗,要求读准字音,通通诗句,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教师指导朗读: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

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

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4、听录音。

5、学生大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6、齐吟全诗。

教师随机点拨读法,如:后一句是相邀,要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

(三)译读全诗。

师导:读得好,朗读就进行到这里。

下面进行译读。

(板书:译读)大家不要以为“译”很容易,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

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预备动作”,将这首诗的注释好好读一下,然后根据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作者:诺丁山课文解读:本篇以叙事为主,结合景物描绘,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丽画卷。

在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朋友间的真挚友情;青山绿水,洋溢着的恬静气氛;谷场菜地蕴含着的朴实农家风味;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田园生活的激情……教学设想及依据:《诗五首》是初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古代诗歌学习的伊始阶段。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课改中对古代诗词学习的要求,结合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学习基础状况,重点应放在诵读,背默的积累上,难点应放在初步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上,鉴于此,设计了本篇微型教案。

目的:1、情感目标:体验古人的思想情怀,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

2、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全诗大意,领悟全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阅读本课,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一般方法,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重点:《过故人庄》的阅读。

难点:指导古诗的一般阅读方法。

课型:教读课。

教具:投影仪、录音机课时:一教时步骤:第一个板块:选点突破一、快乐起跑:导言: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学习古诗词就是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提高文化素质,陶冶情操。

由于年代久远,继承古代灿烂文化,重点应是诵读、背默、积累。

难点是阅读及鉴赏古诗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寻找打开这扇古代文化宝库大门的钥匙,欣赏颗颗璀璨明珠的风采。

二、预习考查:点拨1强调:荒秽 huì草木长zháng 鸡黍shǔ郭外斜xiá开轩xuān 场圃pǔ重chïng阳迷mí人眼啄zhuï春泥没mî马蹄白沙堤dī花木成畦qí排闼tà鸡豚tún 山重chïng水复乘chéng月拄zhǔ仗叩kîu门点拨2:选点《过》诗,整体感知。

①《过故人庄》作者是谁,哪朝人,选自哪本书?明确:孟浩然,唐代人,《孟襄阳集》②《过故人庄》一诗从诗题看的大意是什么?明确:诗人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请到家里做客时对田园情趣的感受。

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优良课《过故人庄》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诗歌2、借助朗诵,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盛情境,使学生从中遇到美的熏陶。

3、经过朗读这首诗,感觉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友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感情。

4、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一般方法,培育鉴赏古诗的能力。

要点难点:1、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境界。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课方法:朗诵法合作研究法教课课时:1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

请学生说一说,有哪些诗歌表现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深沉的。

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导入课题。

再背相关朋友谊深的诗歌。

二、初读。

1、请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学古诗。

出示自学要求,请学生朗诵,明确要求。

2、学生自学,师巡视。

三、看看画面。

[ 轻音乐作为背景,出示画面:茂盛的树林把整个农村环绕,给人以静谧的感觉,朦朦胧胧的斜山在远处曲折起伏]1、赏识图片2、谈谈图上画了什么,再谈谈自己的感觉。

要点让学生描述出农家生活环境的安谧安闲。

四、朗诵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诵,本诗歌平庸似水,如一幅淡雅的中国画,浅易易懂,可是此中蕴涵着丰富的感情,所以教课以前第一要读通诗歌,读熟诗歌。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自读状况。

教师指导朗诵: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

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依据自己的领会来读。

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4、听录音。

5、学生高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6、齐吟全诗。

五、学诗。

1、沟通 (回到老师的界面)(1)读了此诗,你知道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到达农村做客的事。

)(2)从这首诗中你领会到了诗人如何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诚挚的友谊。

(3)你从哪里领会到的?2、沟通:点击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一句(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故人老朋友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2)遇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如何 ?(高兴、快乐 )(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

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2、借助朗读,联系课文内容明白得诗句的意思,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友谊,激发学生珍爱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4、初步把握阅读古诗的一样方法,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重点难点:1、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请学生说一说,有哪些诗歌表现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深厚的。

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导入课题。

再背有关朋友情深的诗歌。

二、初读。

1、请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学古诗。

出示自学要求,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2、学生自学,师巡视。

三、看看画面。

[轻音乐作为背景,出示画面:茂盛的树林把整个村庄围绕,给人以宁静的感受,模模糊糊的斜山在远处曲折起伏]1、观赏图片2、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重点让学生描述出农家生活环境的静谧悠闲。

四、朗读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本诗歌平淡似水,如一幅淡雅的中国画,浅显易明白,然而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学之前第一要读通诗歌,读熟诗歌。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自读情形。

教师指导朗读: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

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

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4、听录音。

5、学生大声自由吟读《过故交庄》。

6、齐吟全诗。

五、学诗。

1、交流(回到老师的界面)(1)读了此诗,你明白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同意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

)(2)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如何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3)你从哪里体会到的?2、交流:点击邀故交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一句(1)指名读诗句,明白得字词故交老朋友具鸡黍预备丰盛的饭菜(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如何样?(快乐、快乐)(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课设计设计教课目的: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频频朗读中熟习诗文,认识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联系诗人出身处境,推测诗歌语言,联合诗意去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课要点:进行朗诵训练,品尝诗人包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课难点:进行朗诵训练,品尝诗人包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课方法:朗诵、议论、合作研究课时安排:四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茅舍为秋风所破歌》一、导入唐朝由盛转衰,一场闻名的战乱是分水岭,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害,当时各地是田园荒凉,民生凋零,时期,有一位老人漂泊到了四川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草屋,临时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但是,有一天,一阵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场暴雨湿透了屋内的衣被,面对漫天狂飞的茅草和破败不堪的草屋,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一部不朽的诗篇就这样出生了,这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茅舍为秋风所破歌》。

二、:杜甫 (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医生之家,他自幼学习勤苦,七岁时便学会做诗,到了十四五岁,其诗已备受长辈诗人的夸赞。

他曾在洛阳住过三年,与李白成为挚友。

杜甫三十五岁到达长安,本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但是到处遇到排斥、打击,就连小儿子也活活地饿死了,这磨难凄惨的遭受,使他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逐渐察看到各样社会矛盾,获取丰富的创作题材。

于是开始用诗歌反应人民的难过,责备封建统治者。

任左拾遗,因故被贬。

759 年,安史之乱不决,关内又大饥,乃弃官率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老迈别》《无家别》 )之类富裕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

他的诗真切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诗史”的美称,杜甫自己也被尊称为“诗圣”。

他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晚年他漂泊在潭州、衡洲、耒阳一带,船成了他的家,长久在水上生活,使杜甫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过故人庄》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导入。

我们又遇到一位“话桑麻”的诗人了,他被别人用“只鸡”招去喝酒,这就是孟浩然,他比陶渊明晚了二百多年,只能算半个田园诗人。

他早年隐居湖北襄阳的鹿门山,中年曾去京城应考,又去各地漫游,最后做了三年小官,死在任上,年51。

他写了一些田园诗,但更多的诗与田园无关。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算得田园诗吗?有什么理由?(算得。

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

)问:开头两句是叙事,这番叙述跟诗题有什么关系?(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

)你们看,主人待客仅用“鸡黍”,客人一请就到,这说明了什么?(主宾之间感情融洽,不拘常礼,可见友谊极深。

)问:这是一首律诗,开头两句叫“起”,下面两句(即第三、四句)叫“承”,承接之义。

这两句承上文哪两个字?(“田家”,写田家四周的风景。

)好,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大意是,村庄四周有绿树环绕,远处可以望见城郭,郭外有青山横斜。

)你对这样的风景有什么感受?(清新,淡远,幽静,色调丰富)这是写诗人初到时的观感。

问:第五、六句叫“转”,这里是从写景转而写人事,就是写朋友相聚饮酒的情形。

说说饮酒中的气氛怎么样。

(酒桌摆在廊子里,打开窗子,眼前是农家的晒谷场和菜园子,显得安静、平和;双方一边喝酒一边说农事,又是多么愉悦,简直是“世外桃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把世间的忧愁都忘得一干二净。

)问:第七、八句叫做“合”,也就是收拢全诗。

同学们读过诗人的《春晓》,它最后一句是——(“花落知多少”)这是用感叹方式收尾。

这首诗的收尾方式跟《春晓》不同,用的是普通的道别语。

“重阳日”是哪一天?(农历9月9日)现在是什么时候?(从“绿水”“青山”“桑麻”等语可以判定是农历三四月间)“就菊花”的“就”是到跟前来的意思,暗含欣赏之意。

过半年再来欣赏故人家里的菊花,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再来做客)这个道别语好在什么地方?请大家各抒己见。

(主人家很可爱,值得再来;主人待客热情,愿意再来;诗人率真,主动提出再来;主宾之间极其融洽;等等。

)三、总结。

这首诗看起来也很平淡,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从接受邀请、赴宴、喝酒一直写到辞别,毫无夸张铺排之意,用的都是口语。

我们平时说话用的,“淡而无味”“淡乎寡味”,都是把“淡”和“无味”看作一回事,既如此,这首诗是否无味呢?(不是)它的味在哪里呢?(写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情,也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

)这当然不是一眼能看出来的。

这告诉我们,读诗一定要反复地细心品味。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迢迢牵牛星》精品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相关知识2、了解五言诗古诗知识3、掌握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点;4、品味叠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1、掌握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点;2、品味叠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读法、研究性学习法上课人:谢军教学过程:一、导入:1、古代秀才偷牛故事导入,引出诗歌:本想功成耀祖宗,不料今朝满面羞。

自怜妾身非织女,夫婿何得夜牵牛。

2、请学生讲“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3、关于“牛郎织女”的文学现象:《迢迢牵牛星》、“卧看”、《鹊桥仙》4、板书课题:迢迢牵牛星二、释题、介绍相关知识1、《古诗十九首》:重在产生、内容、得名原因、诗题名字产生方法《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究竟产生于何时,由何人所作,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说诗□语》)近代梁启超根据《古诗十九首》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点,指出它们“虽不是一个人所作,却是一个时代──先后不过数十年间所作”,并论证它们应是东汉后期安、顺、桓、灵帝年间,约公元2世纪的作品(《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取得了比较合乎实际的结论。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标榜,文人士子备受压抑。

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

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

《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仕途碰壁后产生的人生苦闷和厌世情绪和离别相思之情,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的咏叹中,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生命短促、人生坎坷、欢乐少有、悲伤长多的感喟。

这些诗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反映了东汉末年儒家思想崩溃,身逢乱世的中下层文人在仕途碰壁后对短促而苦难的人生的深刻思索,在对现世人生的怀疑和否定的同时,也标示着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蕴含着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不满。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大抵属于中下层文士,熟悉本阶层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绪,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诗歌艺术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吸取了乐府民歌的营养。

《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在“古诗”中得到广泛运用。

有的作品还在题材、语言、意境等方面,表现出《诗经》的影响。

如“迢迢牵牛星”,写织女星“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发展了《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的想象;“明月皎夜光”中“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的比兴,提炼《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等语而成;“东城高且长”中“《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的感慨,更直接引用《诗经》作品。

而“涉江采芙蓉”则显然受到《楚辞·九歌》的影响和启发。

但“古诗”与乐府民歌的关系最为密切,其间并无鸿沟。

“古诗”形式原是学习、模仿乐府民歌的,许多作品留有乐府四句一解的痕迹。

有的“古诗”作品本属乐府歌辞,如“生年不满百”来自乐府《西门行》古辞。

不少“古诗”作品有浓厚的民歌风味,如“行行重行行”回环复沓,排比重叠;“青青陵上柏”晓喻通俗;“迢迢牵牛星”以民间传说为题材;“客从远方来”用双关隐语表相思;“冉冉孤生竹”、“凛凛岁云暮”等抒情诗都采取叙事方式倾诉衷情,运用比兴手法渲染烘托,使作品增强了民歌情趣。

但“古诗”的形式、技巧较之乐府民歌更为细致工整。

刘勰概括“古诗”的艺术特色是,“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以《古诗十九首》而言,它把深入浅出的精心构思,富于形象的比兴手法,情景交融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淡语言,融合一炉,形成曲尽衷情而委婉动人的独特风格。

其中的游子诗多属感兴之作,寓有哲理,意蕴深长,耐人寻味;而思妇诗意在动人,所以形象鲜明,感情含蓄。

前一类如“青青陵上柏”,它以“陵上柏”、“涧中石”起兴,而后如同闲话,却有层次,有对比,在描写小民适意娱乐和王侯穷奢极侈的情景中自然流露褒贬,结语“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稍加点破,引人思索。

“明月皎夜光”则以悲秋起兴,铺排秋夜明月繁星及时节物候变化,渲染炎凉气氛,然后直截指责朋友不相提携,结语点破不讲交情,“虚名复何益”,借以警世。

后一类如“行行重行行”通篇倾诉别离相思之苦,似乎脱口而出,信口絮叨,实则从追叙远别到强作自慰,随感情发展,波澜起伏,结构精致,衔接自然,而以直白为主,穿插比兴,语言精练,形象明快,确是“古诗”独特艺术风格的代表作。

他如“冉冉孤生竹”、“凛凛岁云暮”等篇也都具有同样的艺术特点。

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所代表的东汉后期无名氏五言诗,标志着五言诗歌从以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同时也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高度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他们的作品在梁代已获高度评价,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学习、摹拟、继承发展“古诗”手法、风格的诗歌创作,始终不绝如缕,可见其影响甚为深远。

2、五言诗400年间的诗歌创作,包括文人创作和民间歌谣。

汉代诗歌是在《诗经》、《楚辞》和秦、汉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徒诗即“古诗”、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

其中以两汉乐府民歌和东汉后期无名氏文人五言古诗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

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

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

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所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的《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

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

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

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

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

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

并且发展为泛指后来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3、释题三、新课赏析:①诵读诗作,理清结构这首诗是秋夜即景之作,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实际上是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起首两句描写环境,中间四句描写织女,最后四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诗中充满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

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

结构图:两星现状----织女的相思----分离的痛苦②诗句的品味揣摩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写出了遥远;“牵牛星”,俗称扁担星,在银河南岸;这是从织女星的角度看的。

“河汉”,银河;“河汉女”,织女星,在银河的北岸,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由两颗星隔银河相对的天相,先用“迢迢”二字将牵牛星推远,以下就织女星写出许多情致。

这是从远景写起的。

开头两句是环境描写。

秋夜星空寥阔明净,对幽闺思妇来说,最容易触动她们的别绪离愁,把她们引入碧海青天的梦幻世界;而银河两旁的牛女双星的方位和有关双星的故事传说,更使得眼前景物和离人的现实心情很自然的结合起来,丰富了这一梦幻世界的内容,也给诗作渲染上了一层凄丽的悲剧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