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之我见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之我见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之我见沁阳市外国语中学孔小利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怎样才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一直是大家致力研究的课题。
俗话说:情通则理通。
只有关系和谐,才能彼此理解,处事顺畅。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才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亲其师则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实验改革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任务就是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呢?下面是我的几点感悟。
首先,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形象。
教师要拥有厚实的专业知识,精心施教,赢得学生认可;教师要有健康的情绪,能自我控制好情绪,并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和激发学生;教师要拥有新时代特质,与时俱进,积极进取。
现代科技的产物如智能手机、游戏、QQ通信、微信、等不能一概拒绝,不让学生接触,要正确引导。
我想这样的老师学生没有理由讨厌。
其次,用心爱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皮尔逊说:“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任何教师喜欢的事,甚至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科目。
”足可见“爱”的力量。
人们还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既然师爱如此重要,那我们就来爱学生吧。
再者,关注和尊重每个学生。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里,让每个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比如,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学生会感觉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
允许学生说不,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对症下药。
最后,研究学生,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最大限度的去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心理变化等情况,因材施教。
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习是为自己学的,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学习也好,个人或集体卫生也好,班级管理也好,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的事,好与坏都由学生行为来决定的,教师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我采用多个班长轮流制,班级里的事,由几个班长和大家商量决定。
学科的问题由课代表结合学生、任课老师来解决。
学生都动起来了,教师自然就“轻松自如”,结果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之我见的论文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之我见的论文•相关推荐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之我见的论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地位问题,总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关系到培养人的质量,从而更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
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要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反之,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违背教育的初衷。
因此,我们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学生观,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一、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理念应该是:教师具有尊重、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并培养健全的人格;在积极参与教师主导的.活动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人格。
新型师生关系体现在:(1)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2)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等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因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确立“尊重主体、发展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要做到发挥主体性,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解放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营造出一种活泼、生动、和谐、融洽的良好教育氛围。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之我见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之我见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之我见最优秀的老师必定是布满爱心的人道主义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老师的真正幸福,而现代训练全面推行素养训练,提倡素养训练就是以人为本的训练的思想;同时现代训练也提倡老师角色多元化.因此,在此基础上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下面就我任教以来的点滴阅历谈谈我个人之见解.一、了解每一位同学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必不行少的一个重要工作,只有充分了解了每一位同学的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才能使以后其他环节的工作顺当有效的开展。
了解同学的方法许多,我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和同学相互沟通攀谈,多问,问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上的疑难困惑;走入他们的感情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与家长的相互沟通中要留意多询问,了解同学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性,家庭训练,以便进行协调;同时还应随时向班主任、其他学科老师了解同学的状况,为实施有效的训练作预备。
作为一名现代老师,还应学会观看琢磨同学:一方面要观看整个班级体的进展变化,另一方面更需要透过每一个同学的一些微小的动作和表现来发觉其思想本质,这样才能依据同学不同的心理特征、思想状态给以不同的引导,使教学工作有效的开展。
比如,我在一班级教学中就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一位男同学上课特殊爱动,要么自己玩东西,要么找别人说话,总之是不会宁静的。
一开头我遇见这样的状况便大声训斥,可都无济于事,后来我经过渐渐观看,发觉当我在鼓舞表扬其他同学时,他眼里总是布满着艳羡的眼神,我便抓住了他这一微小的动作和心理特征,随时给他机会展现自己,并随时传达鼓舞赞扬的讯息,结果在随后的课堂上他总是用心致志,学习热忱高涨,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高了,成果也总保持优异。
二、敬重信任每一位同学素养训练就是以人为本的训练,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因此,在实施训练的过程中要首先敬重同学的人格,敬重同学的个体差异,敬重同学的看法想法;老师真正体会到同学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进展的意向,体会到同学作为进展中的主体的独特共性及自由、缔造和选择,从而敬重信任他们。
观《师德启思录》有感: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之我

观《师德启思录》有感: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之我观《师德启思录》让我深思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者以教育、指导为目的,学生则被动接受教育。
这种关系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制约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而在新型师生关系中,老师应该不仅仅是教育者,更要成为学生的导师和朋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需要老师具备更多的能力和素养。
首先,老师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同时,老师还应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
此外,老师还应具备关心学生、关注学生发展的意识,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能,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对于学生来说,也需要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应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学生也应该尊重老师的权威和尊严,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可以实现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
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而学生的进步和成就也会激励老师更加热情地从事教育工作,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育管理者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关注教师的发展和培训,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支持,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创造条件。
总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这种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只有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8 地球上的星星——新型师生关系之我见

地球上的星星——新型师生关系之我见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坠落地球的星星,他们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光芒。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得以提升的沃土,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特点学生的存在感学生的闪光点同在同学正文: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生本教育”应运而生。
“生本教育”始终站在学生中心的立场,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而又不失个性的发展。
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模式,“生本教育”中特别强调保持学生独立的灵魂,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努力构建学生独立的精神家园。
课堂,不仅仅是教师展示魅力和智慧的平台,而是学生表现能力和机敏的舞台。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坠落地球的星星,他们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光芒。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得以提升的沃土,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学生在教师眼里,教师在学生心里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这是一种真诚的沟通。
其实,学生们在师生交流和沟通之中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始终关注着他的,他才“敢”于老师进行交流,学生在老师眼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位置,有了自己独特的存在感,他在会把老师放在自己的心里,在乎老师,在意老师的言行举止,关注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一些道理,自然而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随之就产生了。
就像是我曾经亲身体验过得一个课堂,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有的同学可能是因为自己确实是对这堂语文课感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而有的同学是在老师的关注之下“逼进”课堂的,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了。
新型师生关系之我见

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师生都把双方看成是一个有机的共存整体,双方中若有一方打破这种共存关系,就会使教学秩序无法得以保持,正常的教学活动就不能进行,教师成为了无观众的个人独白,学生成了没有教师指导的纯自学活动。
共存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气氛融洽的关系,自己都以对方为自己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自己的活动又都制约和影响对方,使双方关系呈现出一种相互矛盾、相互斗争、对立统一的矛盾共同体,双方在矛盾不断斗争、变化的运动过程中得以不断提高。
狭义上讲,这种共存关系一直伴随此段学业的结束,而广义上而言会伴随师生的一生。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提高能力、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中,每一天都在成长和进步,可以说学生每天都站在一个新的增长点上。
然而,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知识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种类与程度都发生了量与质的变化,这就要求学生在完成教师规定的相应任务的前提下,还需寻找新的知识切入点、技能训练点、能力培养点和品德形成点,即找到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年龄特点和实际的新的生长点,这个生长点一旦找到,便可以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迅速提高其综合素质,当然这一点的寻找除了学生个人努力外,还离不开教师的点拔和指导。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同样在寻找自身的生长点,社会的进步和基础教育的课改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要求教师是一名文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教师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就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最佳生长点,促使自己快速提高综合素质,满足课改的需要。
教师能及时准确地找到自身的生长点,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反思的结果,教师总结自己教学实践的得与失、优与劣,从中找寻到自己的生长点。
它也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和未来成长思考的产物,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提炼,使之上升到理性,教师还要根据自己人生成长的走向和教育学生的需要,确定新的生长点。
只有师生共生才能使其教育教学充满生机,始终处于一种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才能萌生出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
新课改下师生关系构建之我见

新课改下师生关系构建之我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已经逐渐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也应该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转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更多的是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动地位,培养其主动的求知欲、自学能力、自我探究的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探究的主体,达到全面的素质教育目的。
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师生关系也必须进行重新构建。
更加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和共同成长,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利和任务,让教育真正成为一种双向交流、互动式的关系。
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构建。
一、平等互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以平等互动为基础,不以权威作威作福,而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让教学变得更加活跃,鼓励学生不断提问、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
二、师生合作在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意义重大,通过合作可以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分享反思体验,互相了解,思想碰撞,构建深层次的师生关系。
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愉悦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自主学习在新课改下,学生应当成为课堂中主体,教师更要充当的是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独立思考并独立完成任务。
同时,教师要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学中更多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
四、互相信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关系是成功建立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应该以开明、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信感情,建立平等、共赢的合作关系,从而达到更好的学术成果。
总之,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构建是一个长期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双方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全新的思考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师生关系之我见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师生关系之我见在当今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是现代教育中两个基本的群体,良好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跃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关系着教育教学的成败。
教师工作为营造教育氛围的主体,创建和谐融洽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要想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亲近学生人是有感情的,作为教师,仅凭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和学生接触,以达到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感情的目的是很难的。
因而,教师应转变教风,由单纯的课堂接触转变为多方面接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与学生聊天、谈心、拉家常等,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缩短师生之间在时空上的距离,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家庭状况、思想动态有无困惑难题、有何想法要求等,以便更好的走进学生的生活乃至心灵,亲近学生是创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二、民主平等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二者是施受关系。
教师学生既是教学关系中的个体,在人格上是绝对平等的。
如果没有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也就没有民主的教育可言。
法律保护每个人的人格尊严,任何侮辱对方人格的行为,也必定会破坏师生关系。
因而教师眼中要有学生,心里装着学生,常为学生着想,树立平等意识,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施教,而非面向少数尖子生,少数关系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决不能掺杂任何偏见。
教师不仅要有平等意识,还要有民主意识,以平等的态度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尊重理解学生的不足,促使其个性意识的复苏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民主平等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三、尊重信任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最深刻的冲动”学生作为独立的人,需要得到尊重。
实际上,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没有尊重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作为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去要求每个学生,限制每个学生,而要维护学生尊严,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相信学生有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个性和才能。
建立师生关系之我见

建立师生关系之我见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一生为师,三生为父”“师徒如父子”的古训,把老师的地位看的高高在上,而老师也就堂而皇之心安理得地安享着人们的尊重,尤其是学生的顶礼膜拜,容不得学生任何的不尊和挑衅。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的这种观念越来越受到挑战,老师的困惑越来越多:现在是怎么了?怎么学生都变成这样了,怎么教了几十年越来越不会当老师了,我想这样的问题在很多老师的脑海萦绕过,深思之余,我们是否有了答案呢?我们该如何处好新时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呢?我想:面对当前形势,面对现代学生,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更应该进入反思时期,新的要求,新的理念也已渐渐的深入人心,作为教师的我们,传统的观念是否落后了,是否有距离,是否还在一成不变的墨守成规?是否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有被学生“下课”的可能?“我变,故我在”,这是时代的要求。
现在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独生子女已茁壮成长起来,家庭的溺爱,社会的包容,媒体的引导,使他们成为一批注重自我,张扬个性的群体,也不乏娇生惯养自私狭隘的一面。
他们柔弱,敏感,易受伤害。
他们是温室里的花草,没有经受过风吹雨打,别说百炼成钢,连坚强的躯体都没有。
面对如此学生,你还是急风暴雨直言呵斥,他能受的了么?受不了,当然要顶撞。
顶撞了,就会造成更大的冲突。
如此这般,师生关系的紧张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一名现代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放下架子,以平等心待学生。
其实,现在的学生很不易,时代的要求,将来生存的压力,家长的期望,老师的要求,已经剥夺了很多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诸如爱好,个性,玩耍等等,他们柔嫩的双肩撑起很多本不该属于他们的重担。
他们焦躁,苦闷,心力交瘁,少年老成看破红尘,甚至离家出走,有的还走上轻生的极端……当然,这并不都是老师的错。
但老师如果以自己的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主动的充当他们的发泄对象,倾吐对象,充当压力与摩擦的润滑油,教育的效果是不是会大大的改观?所以,老师要爱学生。
特别是初中学生,十四五的年龄,正处于一个叛逆期,青春的萌动,使他们处于焦躁不安,稍触即发的阶段,如果他们遇到一个视他们为朋友,对他们平等相待,想他们所想,思他们所思,和他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疾苦的老师,他们是否会少出许多问题,少走许多弯路,在求学路途中,心情是否会更舒畅,效果是否会更佳,成材率是否会更高?“润物细无声”的感觉,难道他们会不铭记心间?所以学生在校即使有万般压力,老师都应该成为减压阀,而不应成为压力器。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一、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职业素养,也是去构建日常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措施。
因为只有向学生去展现出关系爱护才能够保证学生与教师形成良好的沟通。
对于高等教师而言,要去承担很多的外院系课程,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自然无法达到像班主任那样的长度,这就要求教师主动的去寻找机会与学生进行日常的交流,可以用课间时间与课前时间去对学生的课堂掌握内容进行交流,并根据现有的教学节奏来对教学进行调整。
而另一方面也要从生活中去关心,去爱护他们,大多数的大学生虽然年龄达到了成人的标准但是却是刚刚离开父母生活,自然也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教师可以去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有利于日常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由于高数的严谨性,如果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能够保证严谨的教学态度,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对于例题的解释过程的整理,加强学生严谨性的训练,同时要及时的根据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加强在做题过程中的严谨。
在日常的高等数学授课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这是学生进行日常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在潜意识中提高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储备,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根据调查显示,当教师有足够的教学知识储备时,就可以给学生以很大的学习动力,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课程改革后对于教师也有了更大的要求,如果学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物理,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合理的整合,引导学生可以将高等数学以及自己所学专业联系起来,通过自我认识高等数学对所学专业的重要性认识来提高学习的热情。
学习的兴趣需要多方面的构建,我们不否认高数学习的枯燥与复杂,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学习的积极性,配合教师实现日常的教授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弱化高数的困难程度。
比如在学习极限的过程中,单学习极限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但是如果可以根据极限的具体应用就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能够实现教材的应用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学习。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我见 老年大学教学理论研讨材料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我见在老年大学的诸多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老年学员到老年大学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都希望遇到一位好老师,都希望在老师的教授下学有所成,都希望有一个快快乐乐、舒舒坦坦的学习氛围。
这是学员的诉求,更是老年大学教师必须清醒认识的现实。
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老年大学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潜心探究、努力实践的重要工作。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我认识一位交响乐团的指挥,同时也是我所在合唱团的创始人和首任指挥,是一个很有事业心,非常勤奋敬业同时又有很高业务能力的人。
在他担任指挥前的几十年里,乐团总共只演奏了几十部作品。
而在他担任指挥后的六年里,演奏了几百部作品,开了多场音乐会,还做了大量交响乐的普及工作。
把以往的那个“垃圾乐团”带成了一个被众多专业人士首肯的乐团。
应该说,他是一位优秀的指挥。
但他最后却因各方原因辞职了。
用他的话说:“那些从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小的22岁,大的24岁,他们挤破了脑袋进到乐团,除了一份工作外,他们还想什么呢?就是多演奏作品,在艺术上有更大更快的进步和成长。
我如果不对他们严格要求,我就对不起他们!”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他那么美好的愿望为什么没有被乐员们所理解所接受呢?就是因为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乐员与他强烈对立。
我曾亲眼见过他毫不留情地责骂乐员的事。
这位正值艺术成熟期的指挥家的离去提示我们,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会得到学生的拥戴,就难以胜任教师工作,搞好教学工作就是一句空话。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检验教师素质的标志。
几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涯也让我看到了不少老师因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学生逃学失学甚至走向极端的案例。
相反,学生因喜欢某学科的老师而喜欢该学科,并且成绩优异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听老年大学的同学说,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拿着一份歌单请授课老师帮忙弹弹琴,自己想唱一下。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之我见

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一致,将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我们觉得应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从以下三方面努力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了解学生是平等对待学生的前提。
教师对学生的平等,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家庭和学习等情况,这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认识基础,也是正确评价学生的前提。
但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是不够的,教师只是对少数学生的了解,影响了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平等对待。
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在日常工作中就会出偏爱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尤其是了解在学业和品德方面存在缺点的学生,树立“生生平等”的观念。
平等对待学生。
在教育教学管理和交往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地位、人格、尊严、权利是平等的。
尽管中学生与教师在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差距,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中学生之间存在着鲜明的个性差异。
教师应当平等相待每一位学生,对他们一视同仁,不能歧视和忽视任何中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和贫困生。
这是师生关系平等化的基本要求。
平等才能够使学生亲近教师,使学生乐学、好学。
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心灵,包括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差异、不同的需要、自己的选择和个人意愿等方面。
由于学生具有差异性,使得学生的心灵世界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易情绪化。
比如学生各自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当学生的兴趣表现出来时,我们是鼓励还是压制呢?正确的作法是鼓励,当学生的兴趣得到教师的尊重,并受到及时的鼓励,学生就会产生出内在的动机和自发的学习行为,从而使自身的心灵得到健康愉快地发展。
而信任更是尊重的前提和基础。
学生在很多方面是不成熟的,会做出一些违背教师意愿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和信任学生,找准机会进行教育。
相信他们:是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思想、丰富感情的主体;是具有巨大创造潜能并愿意开发自己创造潜能的主体;是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潜能的主体;是具有与老师与同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爱护的愿望的主体;是具有自尊心、自信心、好奇心、自强心、求知欲、表现欲和集体荣誉感的主体。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之我见——观《师德启思录》有感

一
个性发展 的紧密联 系 ,必须 与其 他学科 相整 合。社会学科学 习的开放性 , 一方 面是指课 堂 教学要为学 生创设一个 有利 于群 体交流 的开 放的活动环境 , 引发学生进入积极研究 和 自由
探 索的状态 ; 另一方 面 , 开放性表 现在课程学
3善于给学 生 “ 子” . 面 。在课 堂上处理
一
。
社会学科本 身具有 的情感性 、开放性 , 这
就决定 了学科教学 必须 凸显 德育教育 与学生
建立这种关系最基本最有效 不想在这 里 回顾 自己以前在从教 中有多少 人之 间的关系 , 就是要经常与 失误 , 多少 “ 违法 ” 的错误 , 了下一代 的健 的途径便是交流。具体来讲 , 为 康成长 , 更为 了适 应素质教育 的需 要 , 一名 学 生个别联系 、 谈话 , 了解其兴趣爱好 , 、 喜 哀 乐 帮助学生解决学 习中遇到的具体 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静下心来 , 思考一下传统 怒 、 、 , 的教育 与现在学生需要的教育究竟有 多远 ! 困难 ,在课堂 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 , 甚 至是与教师相反 的意见 , 在师生交流中寻找 今后教师该怎么做? 最 重要的就是要 冲破“ 师道尊严 ” 这个 正确的共 同的意见。 传统教师观念的桎梏 , 摒弃“ 师道尊严 ” 。我
: 关心家庭 困难 的学生 , 心有生理 缺陷 关 近 日, 学校为提 高教师敬业从教的职业 讲 : : 关心道德偏差的学生。 总之 , 给学生 道德 意识 , 使全体教 职员工 以法治 教 、 以德 的学生 ,
了解达成 对历史 、 政治 的探索 和学 习 , 使社会 学科的学习真正融人到实践 中。
界上最高 的弥勒露天大佛 , 有着 深厚 的历 史底 蕴。 这里可 以把优秀 的佛教文化和弥勒文化结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之我见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之我见摘要师生关系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师生关系通常是一种权威、单向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
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探讨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师生关系、新型、构建、互动、教育理念引言传统的师生关系在过去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维持班级秩序和教学效果,老师通常被视为学生的权威人物,并且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
然而,如今的教育理念逐渐演变,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这就要求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尊重和互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
主体1. 平等和尊重传统的师生关系中,老师被视为权威的代表,学生往往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然而,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平等和尊重是关键要素。
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思考,并给予学生平等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平等和尊重,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在互信和理解的基础上。
2.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为了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是至关重要的。
老师应该倾听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并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同时,老师也应该及时向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习进展和表现。
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师生之间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 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兴趣。
为了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学生也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4. 鼓励合作与互动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合作与互动。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同时,老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互动,给予学生指导和支持。
通过合作与互动,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学生也能够从中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之我见

每位教师都应 相信 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 的发展 能量 , 坚信
每位学生都是可 以获得成功 的。
在 我 的学 生 中 , 一个班 干部 , 方面素 质都不 错 , 对 有 各 我 他 的期 望也非常高 ,一直把他视 为学生 的榜样 。一次音乐 课 后, 任课教 师告诉我那堂课 纪律非常不好 , 还指 出几个人 的名 字 , 中就有 这位班 干部 , 其 听了之后 我 当时就气过 了头 , 气 怒 冲冲走 出教室 , 大声责 问全体 同学是怎么 回事 , 当面训斥 了 并 这位班 干部。 事后我 对 自己发那 么大的脾气很懊悔 , 更想不 到 的是我 的小题大做 给这个 学生带来 了很 大的影 响 ,本来话 就
四、 建立 “ 容 型 ” 生 关 系 宽 师
、
构 筑 “ 本 型 ” 生关 系 人 师
教 师 应 用 积极 的 乐 观 的 眼 光 和 态 度 来 估 计 学 生 的 天 性 , 多
关 注学生身上 所具有 的那 种 自我提 高和 自我完 善 的内在需要
和倾 向 , 信每个学 生都是可 以健康成长 的和造就 的 , 追求 坚 是 进步和完善 的 , 因而对教育好每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性 , 师 生 关 系变 紧张 。 使 二 、 成 “ 识 型 ” 生关 系 形 赏 师
十全十美则是 不符合实 际的。把学生作为一 个发展 的人来对
待, 就要 理解学生身上存 在的不足 , 就要允许 学生 的进 步和发 展。 如果为人师者爱斤斤计较 , 喜欢小题大做 , 的学生又怎么 你 会是一个宽容 的人 呢?
有一个非 常熟悉 的例子 。有一位教 育家到学校做实验 , 随
意 选 一 个 班 从 中抽 出一 部 分 学 生 进 行 谈 话 , 诉 这 些 学 生 他 们 告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论文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论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论文常常听到同行抱怨:学生难教,教师难做。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始终是困扰教师们的一个难题。
师生关系僵化会直接导致教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人们常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用勤劳的汗水浇灌出智慧的花朵,培育出参天的栋梁之才。
只要以“园丁”的态度去教书育人,教师和学生就可以融洽相处。
本人认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是天方夜谭,其关键在于教师的态度。
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和风细雨润心田假设说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教师的责任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
由于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可能会因为喜欢这个教师而喜欢这门课,也可能因为讨厌这个教师而厌恶这门课。
因此,像和风细雨一样的关心和沟通至关重要。
1.真诚地交流和关心,建立信任平台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所感所想进展理解是必需的。
交流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可以采取聊天、谈心的方式进展,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习惯和行为进展理解。
由于是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我自认为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的把握可能达不到足够准确的程度,于是我在班里开展了交换日记的活动,即犯错的学生要将一周的日记与我的交换。
通过交换日记可以使我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对教师的一些看法。
这种活动需要建立在双方信任的根底上,刚开始学生的抵触情绪较大,在上交的日记中记录的也大多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有明显的敷衍情绪。
后来学生观察到,我总是可以耐心地批阅他们写的东西,无论是写得多么糟糕我都给予肯定的回复,给予足够的关注。
渐渐地,他们开始对我信任起来,我也借这个时机把个人一些对学习、管理、生活的看法交流给他们,让他们明白我这样做的目的,想要如何做。
这样,我和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顺利地完成了谈心和交流。
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以外,还应该关心学生、保护学生。
换言之,班主任在这方面负有和父母一样的责任,适时地对学生嘘寒问暖可以让学生知道你在保护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并不是整天板着脸孔刁难他们的人,而是为了他们的成长而严格要求他们的人。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学校是学生每天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学生在这里像海绵一样吸取着知识的养分;老师像园丁一样辛勤地耕耘着。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希望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内学习和教授知识,因此,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同学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同学,这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以育人为核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相互作用的新型关系,逐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更具有广度和深度。
(一)把微笑送给学生很多人提到教师时,总会与“严肃”、“不苟言笑”联系在一起。
其实,“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
我去年任教的班有个学生叫杨光林,既是个苗族学生,又是个留守儿童。
作业总拖着不做,上课不专心。
我采用的是寻找他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还有不少优点,比如爱劳动,每天早晨他都去给同学们领牛奶,看见桶装水吃完了,他立即就去换;另外他非常礼貌,每次见了老师总会笑咪咪地招呼。
于是我只要一发现他做好事,就在晨会上表扬他,然后在课后微笑着悄悄地问他:“作业做好了吗?要抓紧一点哟!”杨光林总是边红着脸边搔着头对说:“还有一点点了”,我总是笑着对他说:“等一下我可要检查的。
”我经常与杨光林坐在一起,耐心细致地批改他的作业,发现有错,要求及时更正,经常与杨光林等留守儿童一起玩,问寒问暖。
同时还要求同学们帮助他、鼓励他,久而久之,杨光林看到自己的不足,后来上课很认真,课堂作业能够认真完成,每次测试都有进步,毕业抽测时杨光林达到了“良好”。
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会用微笑去欣赏。
在学生感到失落失时,我会用微笑送去鼓励。
在学生犯错时,我会用微笑细心呵护,微笑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开启教育成功之门,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二)把真情送给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求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位同学,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习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所,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1-04-28T16:17:11.387Z 来源:《中国校园导刊》2011年第4期作者:毛百川[导读] 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
毛百川
【摘要】: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何更好的进行创造教育;对我们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构建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地位问题,总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关系到培养人的质量,从而更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
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要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反之,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违背教育的初衷。
因此,我们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学生观,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一、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
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理念应该是:教师具有尊重、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并培养健全的人格;在积极参与教师主导的活动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人格。
新型师生关系体现在:(1)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2)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等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因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确立“尊重主体、发展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要做到发挥主体性,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解放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营造出一种活泼、生动、和谐、融洽的良好教育氛围。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
师生关系必然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
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否认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
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
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
因此,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
三、怎样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的人格。
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的权利。
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家长、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这主要受长久以来的封建家长制的毒害。
现在该是摆脱这种错误观念的时候了。
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才能培养出有自尊心、有民族自豪感的人。
教师不应该看不起学生,对学生应态度温和、谦逊、平等、友好,让学生有表达自我的机会,有保留意见的空间,有发挥特点的余地。
抱着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平等互助的态度,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才会有主人翁的精神,而不致消极、被动。
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和老师是同样平等的人,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二)学会欣赏学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了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这个观点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细细品味的。
过去,作为教师,总以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为荣,总是摆着高高的架子,让学生敬而远之。
其实,这种刻意,是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的。
试想,让学生敬畏,让学生仰视,学生又怎会向你倾吐内心,又怎会使你真正地了解他们。
没有了解,谈何教育?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富有个性特点的个体,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闪光的地方。
而这些闪光点,不是教师所恩赐的,教师仅仅是起到挖掘、培养、塑造的作用。
应该说,每一名未成年的孩子,都潜藏着这种可能性。
(三)允许学生犯错。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犯错的时候。
而大人与孩子相比,犯大错的往往是大人。
其实,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犯错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学得更聪明些;而整个人类,也是在不断地犯错、不断地碰壁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从而获得进步。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孩子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只有被蜜蜂蜇过才深切知道以后不能再捅蜂窝。
教师应该明白,教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犯错后明白一定的道理,并懂得自己总结出避免今后犯同样错误的经验。
因为,学生的每一次的错误、失败都有可能成为他今后某一个成功的铺垫。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的要求和难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先进行教育改革,积极提高思想素质;提高个人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不走形式主义,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象一个契机、一个纽带,把教师和学生紧紧的联在了一起,一位教师能否与学生建立一种心理相容,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关系到一个班级的好坏,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为此,我们必须树立现代学生观,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孟宪平《角色的转变》《学与思》2002.7 (济南职业学院山东省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