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 洪涝灾害 课件-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4.1.2洪涝灾害防治(教学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6张PPT)

4.1.2洪涝灾害防治(教学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6张PPT)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3.涿州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河北涿州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 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毫米,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降水量超过350mm ,说明短时降水量大,河流补给多,河流短时流量大,属于河流水文 方面,②正确;如图示涿州有众多支流汇入,短时间内集水速度快, 属于水系方面,④正确;降水强度和排水设施不属于水文水系方面, ①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故选D。
2023年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河北涿州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 毫米,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图为白洋淀流域水系及部分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小题。
3.有关涿州此次严重洪涝的自然原因, 从水文水系角度表述正确的是( )
①短时降水强度大 ②短时流量大 ③市政排水设施落后 ④集水速度快
②抢救溺水人员要注意科学地控水和进 行人工呼吸。
课后练习
读我国洪涝多发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我国洪涝多发区的共同特点是( )
A.雨季漫长 B.地势低平 C.河网密布 D.植被稀疏
1.读图可知,我国多洪涝分布区主要有渤海西岸沿海地区、淮河流域、 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渤海西岸沿海地位于北方地区,雨 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因此雨季漫长不是我国多洪涝分布区的 共同特点 , A错误 ; 我国多洪涝分布区一般位于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 一般只有地势低平地区才可能被洪水淹没或地表水积水成涝,因此地 势低平是我国多洪涝分布区的共同特点 , B正确 ; 渤海西岸沿海地区 位于半湿润地区 , 河网并不密布,因此河网密布不是我国多洪涝分布 区的共同特点 , C错误 ;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般植被比较密集 , 因此 植被稀疏不是我国多洪涝分布区的共同特点,D错误。故选B。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复习课(共58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复习课(共58张ppt)
个庞大的系统。
2 . 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 动态 平衡,
影响着全球的 气候 变化。
3 . 水循环是 海陆 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在其驱动下形成了多姿多彩的 地表形。态
四、洪涝灾害防治
1 . 洪涝灾害包括 洪水 灾害和 雨涝 灾害。 利用 气象 卫星对强降雨天气、 水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防 洪涝
灾害。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 确性,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水位升高
02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一、海水的温度 1.含义 海水的 冷热 程度。 2.影响因素 主要受 太阳辐射 的影响。 (1)纬度: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较高,高纬度较 低 。 (2)寒暖流:暖流水温 高 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 低 于 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3)季节:同一海区,夏季水温 高 于冬季水温。
向高纬度 递减 。
不均匀递减
(2)垂直分布规律:水温自表层向深层大体上呈
的趋势。 ①在表层区,水温基本上趋向于 均匀 分布。
②在温跃层(水温在垂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的水层
),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 降低 。 ③ 在 深 水 区 , 水 温 受 外 界 的 影 响 较 小 ,缓变慢化
,温度偏低。
4.影响
2 . 防御洪涝灾害,需要 工程 措施
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有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
建 水库 和分洪区(或滞洪区、蓄洪
区),完善排涝设施等。
非工程措施:主要是加强洪泛区的建
设管制、建立洪水 预警 机制、落实
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随堂检测
判断题 (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冰川水储量最大。( × ) (2)水圈的水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 密切。( √ ) (3)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 (4)引水工程、跨流域调水体现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 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 √ )

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4-4-2

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4-4-2

[答案] (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 缘的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 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 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 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2)蓄洪区 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 (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 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 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 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除涝、 灌溉、航运等。
2.治理淮河的措施,应针对淮河洪 灾的原因,上游植树造林、利用中下游 洼地修建蓄洪工程,都是比较合理的措 施。


下列问题。
读我国洪涝频度分布图,完成
(1)图中A地是我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地 区之一,试分析其洪涝灾害产生的气候 原因。 (2)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于哪些季节? 其中以哪个季节最集中? (3)洪水多由暴雨引起,直接引发我国 暴雨的天气因素有哪些? [ 解析 ] 东北松嫩平原多洪涝灾害的 气候原因可从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 降水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我国洪涝灾 害多发季节可根据我国的降水特点来推 测。

(09·广东地理)台风是广东 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 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 的岸段位于 ( ) A .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 部 B .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 部 C .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 部 D .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 部 (2)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

(教材P110) 1998年长江洪水造成的损失参考教材 内容,成灾原因如下表所示:

长江洪灾成因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 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 洪水来 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特别是雨期 自量 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 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 然 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 因 素 滞洪能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 力 所 泄洪能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不足 力 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森林植

4.1.2 水循环(第二课时)(课件)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2 水循环(第二课时)(课件)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自然界的水循环 洪涝灾害防治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联系了大气圈、水圈、岩石
1 圈和生物圈,使地球上的各
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大气中的水汽,平均每8天 多轮换一次,全球的河水, 平均每16天多轮换一次。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水体类型
深层地下水 湖泊 沼泽 土壤水
平均更新周期
1400年 17年 5年 1年
水体类型
高山冰川 河流水 大气水
生物水
平均更新周期
1600年 16天 8天
几小时
不同水体更新周期不同,大气水、河流水、土壤水等更新循环速度较快; 深层地下水等水体循环更新的周期很长、速度很慢,一旦污染很难在短期 内净化。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深刻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3。
水循环作为大气系统能量的 主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 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 分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收 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
洪涝灾害防治
洪涝灾害的类型
1.洪水灾害
是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 利工程失事等引起的江河湖泊水 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 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 成的灾害。
洪涝灾害的类型
2.雨涝灾害
是指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降 雨等使低洼地区积水、淹没的 现象。
洪涝灾害的成因
1. 自然原因 (1)流域状况
洪涝灾害的成因
1. 自然原因 (2)水系状况
支流多少
支流多,汇水时间集中,易 造成洪涝灾害
河道弯曲
河道弯曲,排水速度慢,易 形成洪水
河谷坡度
坡度大,排水速度快,不易 形成洪水
入海口宽窄
入海口狭窄,排水速度减慢, 容易形成洪水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优质课件)(共41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优质课件)(共41张PPT)
⑴在图上画出我国地势三个阶梯的分界线。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70年代
灾害数量/次 死亡人数/万人 受影响人数/万人
1110 196 7.4
80年代
1987 80 14.5
90年代
2742 79
1993-2002 年
2935
53.1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例题六:读图,回答问题:
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时间 雨带位置 气象灾害
3~5月 6月
华南 江淮地区
华南:低温冷害、 洪涝
华北:春旱 江淮地区:梅雨(洪涝)
北方:干旱
7~8月 华北、东北 长江中下游伏旱
9月 雨带迅速南退
夏秋 —— 暴雨洪涝 —— 东部季风区
春夏 ——干旱—— 华北、长江中下游等
① 夏季风进退规律使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 害对人类的危害》优质
课件)(共41张PPT)
2020/9/22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1.定义
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 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类型(按成因与发生过程)
天文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 害、海洋灾害等。其中常见的、对人类危害较大的 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2)发生时间:夏秋季节 (3)影响范围:
西北太平洋发生最多,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飓风。 在我国主要发生在粤、台、琼、闽等沿海省区 (4)带来的后果: 带来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的灾害; 对我国来说,可缓解长江流域的伏旱 (5)预防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利用气象卫星)

地理必修Ⅰ湘教版第4章第4节课件共38张

地理必修Ⅰ湘教版第4章第4节课件共38张

气候: 长江流域降水集中,多暴雨(bàoyǔ)(强度大)。
长江 洪水自然(zìrán)
水系
流域面积大,
南北支流及干流同时进入汛期,
中游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泄洪不畅。
的成原因:

地形
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人为原因:
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植被涵养水源作用减弱,水土流失 中下游围湖造田—湖泊调节径流能力减弱
我国东部(dōnɡ bù)地区主要雨带图
第七页,共39页。
8、9月南撤到南部(nán bù)沿海地区
意(8zh、ù9y月ì)观察
我国东部(dōnɡ bù)地区主要雨带图
第八页,共39页。
我国降水的季节(jìjié )变化



东部地区雨 带推移

华北、东北
7、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时间 雨带(强降水集中区)
春夏之交
华南
6、7月份
江淮地区
7、8月份 华北、东北和西南
8、9月份 东南沿海
第十页,共39页。
• 学生自主(zìzhǔ)检测
第十一页,共39页。
巨大(jùdà)洪水会造成哪些危害
洪涝(hónɡ 呢? lào)危害:
第十二页,共39页。
干旱造成(zào chénɡ)的主要 危害
1.概念 (gà发in生iàn在) 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zìrán)
事件。
2.类型
常见的对人类
危害较大
地质地貌灾害 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
气象灾害
洪涝、干旱、寒潮、台风等
生物灾害
海洋灾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图像(左图)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积。洪水分析是抗
洪救灾与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读图4-9,完成相关任务。
1998年5月21日14时
1998 年8 月22 日15 时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长江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长江流域降水丰富且集中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2)议一议,遥感技术与传统水文资料收集方式相比较,在洪水分析方面具 有哪些显著的优势?
速度快,覆盖面广,准确度高
洪涝灾害的防御
工程措施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或滞洪区、蓄洪区),完 善排涝设施
非工程措施
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 建立洪水预警机制、 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 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防御洪涝灾害。
遭遇洪涝灾害的自救举措
向山坡、高地、避洪 台等就近迅速转移, 或者爬上屋顶、楼房 高层、大树等高的地 方暂避。
遭遇洪涝灾害的自救举措
遭遇洪涝灾害的自救举措
遭遇洪涝灾害的自救举措
活动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 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
鳞,故称鱼鳞坑。鱼鳞坑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土、保水、保
肥。试从水循环的角度想一想,鱼鳞坑为什么能保土、保水、保肥?
洪涝灾害防治
洪 洪水灾害 涝 灾 害 雨涝灾害
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因引起 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 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指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积水、淹没 的现象。
洪涝害的危害
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交通和电力设施; 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
拦截地表径流,使地表径流 在坑内蓄水,减少地表径流 量,减缓坡面径流的速度, 延长下渗的时间,从而起到 保土、保水和保肥的作用。
活动
3. 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时,我国气象卫星对洞庭 湖区进行了实时监测。图4-9 是气象卫星拍摄的多光谱合成
遥感图像,其中右图中的红色部分表示洪水新淹没的范围,通过与没有发生洪水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