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
谈中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培养
力 , 两 个 力 就 相 互 抵 消 了 。 针 对 这 种 情 况 , 师 应 将 这 两 组 这 教 概 念 进 行 比较 , 出 异 同 点 , 以 通 过 学 生 理 解 错 误 的例 题 , 找 可 从 受 力 分 析 的角 度 出 发 , 出 它 们 各 自 的特 点 , 整 理 出共 同 找 再
种逻辑思维 。 物理世界 中 , 任何物理客体 、 理现象 、 在 对 物 物 理 过 程 、 理 概 念 、 理 公 式 、 理 规 律 要 能 区 别 出 “ 中 之 物 物 物 同
一
异 ” “ 中之 同 ” 就 要 较 高 的 物 理 比较 思 维 , 学 中对 物 理 和 异 , 教 比较 思 维 的 培 养 与 训 练 是 非 常 必 要 的 。 习 牛顿 定 律 时 . 学 就存 在 一 些 易 于 混 淆 与 搞 错 的概 念 和 规 律 . 中 典 型 的 例 子 有 “ 其 二 力 平 衡 ” “ 对 作 用 力 和 反 作 用 力 ” 比 较 。 些 学 生 在 学 习 跟 一 的 一 完 牛 顿第 三 定 律 以 后 , 自以 为 掌 握 好 了 , 在 处 理 实 际 问题 时 但 总 是 分 不 清 一 对 作 用 力 与 反 作 用 力 和 一 对 平 衡 力 这 两 组 概 念 。 如往 往 错 误 地 认 为 既 然 马拉 车 的 力 等 于 车 拉 马 的反 作 用
一
于 甚 至 不 知 道 运 用 逆 向 推 理 、 向 论 证 、 向 分 析 。 如 一 半 逆 逆 以 上 的学 生 总认 为 抛 出 去 的 物 体 受 到 重 力 和 抛 力 共 两 个 力 的 作 用 , 原 因 除 受 “ ” 的 干 扰 外 , 主 要 的是 不 善 于 进 其 抛 字 更 行 逆 向分 析 或 逆 向论 证 , 如 抛 力 存 在 , 个 抛 力 的 施 力 物 假 这 体 是 谁 呢 ? 反 过 来 想 一 想 问 题 就 迎 刃 而 解 了 。 教 学 实 践 证 明 , 物 理 教 学 中 培 养 学 生 的 逆 向 思 维 能 力 . 于 提 高 学 生 在 对 的科 学 思 维 水 平 ,使 之 逐 步 养 成 良好 的 思 维 品 质 具 有 十 分 重要 的作 用 。 四 、 养 学 生 的 比 较 思 维 能 力 培 物 理 比较 思 维 是 指 确 定 物 理 对 象 之 间差 异 点 和 共 同 点 的
培养中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培养中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进行论述。
一、重视培养物理思维能力物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和思考现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强化概念理解概念理解是物理学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对物理学的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概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直观感受和抽象思维能力。
2. 强化模型建立物理学是一门通过建立模型来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的学科。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需要培养他们构建模型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提取关键信息,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问题解决。
3. 强化定量分析物理学强调定量分析和计算能力,学生应具备将自然现象抽象成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定量分析的训练,培养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
二、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验探究是物理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对于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建立实验室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首先要注意实验室安全。
学校应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升实验探究能力的基本素质。
2.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引导他们自主选择实验课题,并进行实践探究。
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环节,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设立创新实验项目,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独立的实验设计和实施,从而提升他们在物理学领域的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广 西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G A G IIOY X E U NX E A U N X A U U Y A U B O J
NO. 2 0 5. 0 9
( eil O 1 3 Sr .0 ) aN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的。
实 验必须 以科 学事 实 为依据 。 过逻辑 推理 、 通
理论 分 析对研 究过 程进 行 简化 ,从 而揭 示物 理学
础 , 掌握实验 方法 、 也是 培养 思维能力 的重要手段 。
一
l2 7一
现象和规律。 如中学的力合成与分解实验 , 牛顿定 律 实验 , 动量 守 恒 , 机械 能 守恒 实 验等 , 培 养 学 对 生形 成抽象概 念能力都 具有 重要作 用 。
尔 原子模型 与行星 运动进 行 比较 ,由行 星运动 联 想 到波尔原 子模型 等等 ,不仅 可 以帮 助学 生理 解 概念 和掌握规 律 ,而且能够 培 养学生 的创造 性 思 维 能力 、 推理 能力和 掌握运用 物理模 型 的能力 。 在 解 题过 程 中 ,要 培养 学生将 各种 问题 进行 联想 的 能力 , 例如 , 水平方 向向一堵竖 直光 滑 的墙壁 抛 沿 出一个 弹性 小球A,抛 出点 离水平 地面 的高 度 为 h距 离墙 壁 的水 平距离 为s小球 与墙壁 发生 弹 性 , , 碰撞后 , 落在 水平地 面上 , 地 点距墙 壁 的水 平 距 落 离为2 , s如图】 所示。求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 。
2 联想法 .
3 激 发动机 法 .
所谓激 发动 机法是 指通 过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动 机 和好奇 心 , 培养 学生 的求知 欲 。 教学 中创 造 良 在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在中学阶段,物理学是必修课程之一。
但是,许多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物理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也缺乏发展物理思维能力的训练。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方法。
1. 创造一个积极学习的环境要想激发中学生的物理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首先需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这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对物理学进行探索和实验,以及与学生交互与互动。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答案、组成小组和进行同伴评估。
2. 建立探索性学习的机制物理学是一门富有探索性的学科,学生应该通过实验和现象观察的方式来理解物理学的核心概念。
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发挥创造性,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学的前沿,以此挑战学生的思维和引导他们深入研究物理学。
3. 制定“思维导图”和其他有效的学习工具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编制“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整理物理学概念的图表或其他形式的笔记,帮助学生将学到的内容组织起来,建立知识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同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4. 鼓励学生多做练习并及时查错物理学的学习是需要不断进行练习和检验的。
学生应该多做物理练习,并且及时检查并纠正错误。
教师也需要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使学生能够理解正确的解题方式,并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解题习惯和技能。
5. 加入物理社群物理学社群可以让学生分享、学习和表达他们的体验。
这种类似于网络社群的实体社群将学生与想法、资源和人才连接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物理学家沟通的机会。
参加物理学社群也能为学生提供多学科、多角度的见识,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
6. 利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物理学的学习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讲解和讲解来实现。
现代科技的使用也能够促进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学生可以使用物理学模拟软件来应用他们所学到的概念。
探索物理学习是一种虚拟实验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享受物理学的魅力。
总之,物理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建立探索性学习机制,利用学习工具,多做练习,并加入物理社群等手段。
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学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
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只有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才能学好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
本文重点介绍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思维能力培养前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将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促进自身的良好的发展[1]。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就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的具体方法进行相关的介绍。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充分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积极的通过思维活动获取知识,从而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当学生感觉到运用有限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够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时,形成一种认知方面的冲突,使学生有兴趣和动机去探究未知世界。
例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的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测定一块石头浸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有一些学生知道用弹簧秤来测定,但是,如果我们要测出一艘轮船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怎么办呢?当然不能造一个特大的弹簧秤,学生在此时就陷入一种想知道又不能解答的矛盾之中,紧接着,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解“阿基米德在浴缸里洗澡”的故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物理教学课堂上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2]。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新课改后,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方法。
本文深入探究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氛围;启发式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改后的教学目标。
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必须在实验观察后,经过思维加工,才能把得到的各种材料提升为概念和规律,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1]。
就是说,物理学习的思维过程是学生和物理学科间发生互相反应的过程。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机会对学生开展提升思维能力的训练。
一、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想学、乐学,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1.从师生关系入手,为学生创造出积极的思考情境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渊博的学识、谈吐的机智幽默和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会让你的亲和力倍增,拉近师生距离,更会让学生对你所教授的学科发生兴趣。
教师要真心爱自己的学生,并把爱融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让学生的注意力跟着教师走。
当然教师表现的方法要得当。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不是只对某个人,应该是整个班级,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关注的权利。
教师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既要照顾到较差的学生,多鼓励表扬;又要让好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很高,平衡二者的关系。
教学中要增加二者之间的交流的机会,促进共同发展。
2.运用多种实验手段,是学生获得发展思维能力的途径初中生在观察实验时,目的性不强,不会带着问题去看,所以实验效果往往不是很好。
物理的实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演示性实验,这种实验中学生看的还是比较好的,注意力集中,但大多数无目的地去凑热闹,实验完毕后,大脑一片空白,没有什么收获。
一种是学生亲自实验,相互配合,这种实验效果较好。
但无论哪种,我们在实验前都应该告诉学生实验的目的,重点提醒他们主要观察的现象是什么,让他们有目的地观察;对一些实验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我们还可以让的同学亲自动手操作。
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钱力培 养
浅 议 初 中物 理 教 学 中学 生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广 西 百 色市乐业县 一 中( 5 3 3 2 0 0 ) 陈德 标
思维能力是人们从理性 上间接 、 概括 地认识事 物的 能力 , 即人们 在感性 认识 的基础上 , 通过大 脑一 系列活 动, 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 律认识 的能力 。中学物理 教学 中无 论是物 理概念 、 定律 的掌握 , 还 是物理 理论 的理解 对物理学科 的兴趣 。为此可采取 以下 方法 : ①做好 一个 有趣 实验 。如浮力 的实验 、 摩擦起 电实验等 。② 提 出几 个 日常生活 中常见 问题 , 制造悬念 。如太 阳为什 么会发 光?彩虹是 怎样产生 的?③举 一些 生活 中物理 知识 应 用的实例 。如 照相机 、 电灯 等 。通过 几方 面讲 解 , 使 物 理科在学生的心理获得一个重要 位置 , 激发学生 学习 的
兴趣 。 2 . 把 物 理 学史 融 于教 学 中 , 激 发 学 习兴趣
和运用 , 都离不开思维 。本 文就 中学物 理教学 中学 生思 维能力 的培养 , 谈几点粗浅看法 , 求教 于方家 。
一
、
激 发 学 习兴 趣 。 培 养 学 生 思维 能 力
孔子 日: “ 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 , 好 之者不如乐 之者” 。
二是利用课余 时间, 组织和引导学 生 自己动手组 装诸如 收音机 、 门铃 等小家 电。在活动 中提高他们 的动手能力 和操作 技能 , 让 他们体 会到成功 的快乐 , 调动他 们学 习 和探索物理知识 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 象力 。 物理思维过程会变得 生动有趣 , 不再 枯燥乏 味 , 学 生也更加喜爱物理 学科 。实践 告诉我们 , 在面临一些较 抽象 的 问题 时 , 凭借 丰富 的想象 力 , 很容 易联 系到知识 的重点 , 攻克难点 , 从而做 出生动 、 合理的解 释。 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的习惯 , 想象 力一方面需 要
初中物理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学生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标志。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传授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的关系初中物理讲压力、压强的概念,教学安排从观察实验出发经过分析概括给出定义和公式。
这样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接着讲液体内部压强,从实验分析得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其大小随深度而增加,学生也容易理解。
进一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时,一般学生都感到困难,原因是把压强概念扩展到液体内部压强时影响压强大小,从单因素扩展到多因素,学生难以把p与ρ,g,h联系起来。
讲授压强公式的过程中讲清p与诸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不仅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p=ρgh而且会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这样才能不断地把新的知识、研究问题方法和思维能力纳入到已掌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中去,发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优化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
二、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新知识必备的思维能力的关系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有的是从大量感性材料抽象概括出来的,比较直观具体的,但也有的是从概念和规律综合推理演绎得出的。
反映物质运动本质联系和规律或物质运动形式的转化,这是更深层次的理论和普遍规律。
因此讲中学物理基础知识也要分层次。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欧姆定律与电功、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作是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还有压强与液体内部压强,光的反射定律与平面镜的应用,光的折射定律与透镜的应用等,也都是如此。
这就说,使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教给学生一定的基础知识及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还要使他们具备相应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物理学基础知识具有逻辑体系和层次结构。
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有序的、分层次的,是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适合学生的思维能力,他们就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学生智力和提高学生能力已越来越为众多教师所重视。
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思维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要求的核心,它与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等密切相关,对其它能力的发展水平起着制约作用。
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成为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点心得。
一、树兴趣,促求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想让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去获得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先激发其学习兴趣,再调动他们潜在的求知欲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灵活运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方法去解决,形成学生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学习动机去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
如在教“阿基米德原理”之前先问学生:“怎样测出一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多数学生都懂得:①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重G;②将用弹簧秤吊着的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③小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
“那么假如要测出一艘特大轮船在水中所受的浮力那是不是要造一支特大的弹簧秤呢?”“当然不能啦”,“那该怎办呢?”此时学生已处于想知道又不能解答的矛盾之中,“有办法,阿基米德原理将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接着讲“阿基米德在浴缸里洗澡”的故事给学生听,这时学生看着桌面上的实验器材必将激起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探究动机。
不过,由于人的生理局限,兴奋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结合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节奏有序,高潮出现得当显得极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穿插科技发展新动态、物理学史、物理学家生平甚至可以引用一两句诗词,既可调节课堂节奏,又能再次激发兴趣。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 师在 讲授 比较抽象 的概念 或 规 律 时 , 应 注意 对 学 生 分 析能 力 、 逻 辑 能 力 以 及想 像 能 力 的 培 养 , 以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1 要 强化 基本 概 念和基 本 规律 的教 学
为 了使学 生 做 好 实 验 , 要 使 学 生 明 确 实 验 目的 , 拟定 实验 方 案 , 然后通过对实验的认真观察和分析 , 得 出有关 的 结论 . 教师先做 , 在 学 生 做 实 验 前 把 实 验 原理 , 实验 中要 注 意 的 问 题 , 要 测 量 的 数 据 必 须 交 代 清楚 , 使学 生实 验 时有 的放 矢. 让 学生 认 真 观察 , 分 析
规 律和 概念 的理 解.
2 )搞 好 学生 实验 , 提 高思 维能力 中学 物理 教 材 中 的学 生 实 验 有 验 证 性 的 和探 索 性 的. 验证 性 实验 是通 过实 验 验证 自己所 学 的规 律 的 正确 性 ; 探 索 性实 验是 从物 理 原 理 出发 , 根 据 实验 , 通
一
物 理 中很 多概念 看起 来 很 相似 , 但其 意义 却 有 着
本质 上 的不 同 . 在这一 过 程 中 , 教 师应 引 导 学 生探 究 、
样 的. 美 国物 理学 家富 兰克 林 通 过类 比发 现这 两 种
对比、 分析 , 把 一 些容 易混 淆 的 物理 概 念 彻底 弄 清楚 .
攀 一
攀 霎
◇ 甘肃 高 建仁
对所 有变 速运 动都 适用 . 而平 均 速度 的公 式 一 ( 。 +
初中物理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而初中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个方面来探讨初中物理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首先,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精神。
科学思维的核心是实践探究,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物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验、观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观察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等科学思维的能力。
同时,物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观察和分析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物理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帮助学生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摆钟,让学生观察摆钟的运动规律,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摆钟的工作原理。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分析,学生能够培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最后,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高级形态,它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创新性的实验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如何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可以测量温度的仪器?”通过这个问题,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来设计和制作一个能够测量温度的仪器。
通过这样的创新性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精神、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物理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物理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初中生物理思维能力(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培养初中生物理思维能力第一篇范文:培养初中生物理思维能力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初中生物理思维能力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物理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思维能力;教学策略;学科素养物理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
培养初中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和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的现象,导致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不足、思维能力欠缺。
为此,本文试图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二、初中生物理思维能力的特点1.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发展: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发展,但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2.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初中生开始学习复杂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3.创新思维能力有待激发:初中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创新思维能力尚未充分发展。
4.合作与交流能力逐渐增强:随着学科知识的深入,初中生开始意识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愿意与他人共同探讨问题。
三、培养初中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注重概念教学,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应从基本概念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深刻理解物理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运用逻辑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物理问题,通过推理、判断、归纳等方法,找出问题的本质。
4.鼓励创新,激发想象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开展合作学习,培养交流能力: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实验思维能力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培养的重要素质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培养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锻炼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以下从教学内容设计、实验环境营造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教学内容设计1.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在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应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使其能够从实践中获得真实的物理现象和数据,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理论。
2. 强调实验设计:教师可以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的过程。
例如,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培养其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元化实验形式:设计多元化的实验形式,如示范实验、小组合作实验、个人探究实验等。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思维能力。
二、实验环境营造1. 提供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场地和实验器材,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在确定实验内容后,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并确保其安全可靠。
2. 鼓励自主探究: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和实验改进的意见。
同时,教师也可以作为指导者提供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创设良好实验氛围:营造积极的实验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激励,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验中。
三、评价方法1. 综合评价:除了对学生实验报告的评价外,还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小组讨论和口头答辩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方式。
从而准确评价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
2. 引导性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时,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总结实验结果。
通过评价过程中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促使其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进而改进实验策略和方法,提高实验思维能力。
浅析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力, 从各个不 同的角度揭示 事物隐蔽 的本 质属性, 以有 利于帮助 学生克服思维定 势的负效应 , 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和敏捷 从
性。
在 中学 物 理 学 习 的 过 程 中 , 加 强 学 生 的物 理 实 验 , 养 动 要 培
总 之 , 养 中学 生 创 新 思维 能力 有 助 于 他 们 更 好 的 掌握 物 理 培
中 图分 类 号 : 6 3 G 3 7 文 献标 识 码 : c
笔者 认 为 , 学生 创 新 思 维 能 力 的培 养 应 当 应 当从 教 学 理 念 中 和 教 学 手 段 等 各 方 面人 手 。 首 先 , 学 理 念 的更 新 是 前 提 , 有 教 只 教 师 意 识 到 创 新 思 维 培 养对 中学 生 的重 要 意 义 才 有 可 能 从 教 学
位。
教学方 法应该重 视启发式 教学 , 师通 过谈话 交流给学 生以提 教 示, 激励学生继续思考 , 这样就开启学生的智慧 , 打开学生思维定
势的枷锁, 导初中生主动积极地探究 物理理论, 决物理难题 。 引 解 这 些 启 发 思 维 教学 内容 架 设 了通 往 抽 象 思维 的路 径 , 初 中生 的 对 物 理 学 概 念 规 律 的 掌 握 以及 增 强 学 生 分析 问 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堕
No. 4
T ME D C T 0 I E U A 1 N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规律,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指通过合理的思考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与探究物理学习中,实验观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找出规律。
例如,在学习光学时,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光的折射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调整入射角和出射角的关系来发现折射定律。
通过实验观察与探究,学生可以不断提出假设、调整实验方案、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物体静止时,不需要施加力?”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通过逻辑推理来寻找答案。
通过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分析与综合能力训练物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进行一些分析与综合能力的训练。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问题或案例,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综合各种信息得出结论。
例如,在学习力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大小,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等知识解决问题。
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合作与交流在物理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合作与交流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一定的学习任务,并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与合作。
例如,在学习电路时,可以设计一个电路搭建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浅谈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注 重培 养 学生 的创 新 能力 如何 能有 效 地 培养 学 生创 新 能 力 呢?笔 者 认 为首 先 要 给学 生
改 变 过去 僵 化 的 “ 教师讲学生听” 的教 多 年 以来 . 物 理教 学 一 直 偏重 于逻 辑 思 维 的 发展 , 如, 记忆 一 较 为 自由宽 松 的学 习 氛 围 .
理 教 学有 着 最基 础 也最 重要 的意 义 它 有 助 于学 生 理解 和 掌握 物 会 鼓励 学 生在 学 习 中更 具 有 自主 性 和创 造性 物 理是 一 门 实用 性
理 学科 的相 关概 念 和定 律 就 初 中物 理这 门学科 的 特点 而 言 , 很 多 很 强 的 学科 . 作 为物 理 教 师 , 应 该 以 培养 创 新 人 才 为 己任 , 在 课 堂 概 念 和物 理 定律 都 来源 于 实 际 的生 活经 验 .这 些 规律 通 过 深度 的
生不 仅 可 以锻 炼 口头 表达 能 力 .在 组织 语 言 的过 程 中更 理 清 了分 三、 创 设轻 松 平等 的教 学环 境 . 鼓 励学 生 形成 创新 思 维 教 学 的最 终 目的是 要将 学 生 培养 成 具有 创 造性 的人 才 . .在新
生思 维 能力 的 培养 下 面就 从 三种 不 同的 角度 . 对 思维 能 力 的培 养 可 以让 学生 在课 堂 上尝 试 独 立讲 解 题 目。将对 题 目的分 析 过程 从
加工 . 从外 部 形象 上 对事 物 进行 理解 把 握 的一种 思 维方 式 具体 到
物 理科 目学 习 中 . 学 生 以物 理表 象 为 材料 对 其 进行 形 象 上 的加 工 , 课 标 中 .由过 去偏 重 于 教学 结 果 即考 试 成绩 转 为偏 重 学 生个 体 的 使 其 转化 为 自己更 易理 解 和掌 握 的形 象 形 象 思 维 的培 养 对 于物 学 习过 程 . 这个 转 变 对 于学 生在 学 习 中 的健 康成 长 极 为有 利 . 它 将
论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课标指出:“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标要求的任务之一。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一个物理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此笔者作了如下探索:一、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1.立足观察和实验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根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因此许多物理概念的建立,定理、定律的发展,都是在科学实验中将观察获得的现象或事实经科学思维而成的。
所以我们应该在观察实验中:①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观察各阶段的演变特点及其变化的全过程,而要防止形而上学、以偏概全。
②要注意分析各种现象变化的因果关系和制约条件。
如在研究欧姆定律时,手、眼、脑并用,动手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或更换定值电阻,动眼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动脑分析引起电流变化的因素(外部因素——电压,内部因素——电阻),最后通过思维活动总结出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欧姆定律)和相互制约的条件(局部外电路),这是一个典型的通过观察实验再经思维思考而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
如果没有前面的观察和实验,我们无法获得感知也就谈不上思维,因为思维绝不是凭空想象。
所以观察和实验是获得感知、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2.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形成概念是学生学好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基本形式。
那么怎样形成概念呢?首先,必须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作为揭露物理现象或事实本质特征的基础。
教学中学生获得感性材料的来源主要有:一是感知,主要是教具模型、演示实验、多媒体、插图等。
二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回忆和新概念有关的现象或事件,从而引起想象或再造想象。
如在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中,课本中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就很多,让学生回忆想象或课后体验。
在这样感性十足的情况下,理性也就很容易建立。
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物理是一门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学科。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物理教学来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实践探究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实验和观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现象,并培养出观察、实验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为了有效推动实践探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活动,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进行观察和记录数据,最后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这样的实践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推理能力。
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创新能力物理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每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给予充分的探索和实践的空间。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各人的智慧能够互相碰撞,形成更创新的解决方案。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研究力与运动知识时,学生可以进行一些与力有关的游戏或者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学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要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各种与物理相关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结合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研究光学原理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的解决思路,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1. 引言2. 知识的综合运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电磁感应时,可以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电磁感应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抽水装置,通过自制电磁铁和磁珠实现自动抽水。
通过此类活动的设计,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问题的启发思考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高空跳伞的人会感觉到自己在下降的速度逐渐减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力的平衡和阻力的作用等原理,得出高空跳伞的人感觉下降速度减小的原因。
通过此类问题的启发,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的动手能力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学习光的折射定律时,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让学生使用一个水杯和一根铅笔,在不同的角度下观察铅笔在水中的折射现象。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手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5. 结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问题的启发思考和实践的动手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不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初中生物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生物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发散思维能力在生物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初中生物学中,掌握基本知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
广义的学习方式,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问答和互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发散思维能力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发散思维能力是指一种能力,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具有开阔的思维视野,能够寻找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生物学学习中,发散思维能力常常被用于解决以下类型问题:1. 问题创造:在掌握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提出新的问题,引导自己去寻找答案。
例如:以病毒感染为研究方向,能够提出这些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感染病毒后会死亡,有些人则不会?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创造出有效的病毒疫苗?2. 根据问题分析:能够分析问题,并以多种角度思考,进而提出新的假设和解决方案。
例如:在调查生态环境时,发散思考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理解问题或现象。
通过思考激发新的问题或研究方向,为后续的相关课题提供思维支持。
3. 假设检验:能够根据理性思考来提出新的假设,进而通过实验或数据的方法来验证,寻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例如:在做遗传实验时,发散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提出假设,进而寻求验证该假设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以上的几种思维能力是发散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初中生物学学习中需要培养的,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生物学知识。
1.提供创新思维的环境生物学学习中,应该提供一个具有启发性、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分析问题。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上网、阅读杂志等方式自主寻觅相关信息,了解不同的生物现象和规律。
2. 推崇多元化的观点在生物学学习中,应该鼓励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视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角度和方向能够多变和灵活。
过于片面或刻板的思维方式,可能使学生无法跳出思维框架,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都会造成影响。
3. 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生物学学习中,鼓励独立思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
发表时间:2010-07-28T10:27:12.123Z 来源:《新华教育导刊》2010年第6期供稿作者:蓝玉智
[导读] 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是学习物理规律的基础,也是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
蓝玉智(南宁市宾阳中学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方法: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掌握恰当的思维方法、排除思维障碍和提高理解应用能力。
【关键词】物理规律;思维能力;学生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物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物理学科结构的核心。
物理规律的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介绍中学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1.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
物理规律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相结合的产物;第二,物理规律反映了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任何物理规律,都是由一些概念组成的,通过语言逻辑或数学逻辑表达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第三,任何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物理规律,只能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足够真实但又是近似地反映客观世界。
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是学习物理规律的基础,也是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学生生活中熟知的典型事例,或从对学生已有知识的逻辑展开中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便于探索规律的良好的环境.
2.掌握建立规律的思维方法
中学生在建立物理规律时,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四种:
第一,实验归纳。
实验归纳即直接从观察实验结果中分析、归纳、概括而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具体的做法有:第一,由对日常生活经验或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如掌握蒸发快慢的条件、电磁感应定律等;第二,由大量的实验数据,经归纳和必要的数学处理得出结论。
如掌握力矩的平衡条件、胡克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气体的实验定律等;第三,先从实验现象或对事例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结论,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寻求严格的定量关系,得出定量的结论,如掌握液体内部的压强、牛顿第三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等;第四,在通过实验研究几个量的关系时,先分别固定某些量,研究其中两个量的关系;然后加以综合,得出几个量的关系。
如掌握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焦耳定律等等;第五,限于条件,无法直接做实验时,可通过分析前人的实验结果,归纳出结论。
例如掌握光电效应公式。
第二,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就是利用已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思维或数学推理,得出新的物理规律的方法。
常见的有理论归纳和理论演绎两种。
理论归纳就是利用已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经归纳推理,得出更普遍的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
例如,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学习和掌握,就可利用理论归纳的方法。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在科学各分支学科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经许多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后,于19世纪中期形成的自然界的一条基本规律。
第三,类比。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可能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其具体过程是:通过对两个不同的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推移到另一对象中去。
类比方法在物理学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第四,臻美。
所谓臻美的方法,就是在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按照美学规律,对尚不完美的东西进行加工、修改以致重组的思维方法。
美是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统一的审美活动中,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并合乎客观规律的可感形象。
物理学中蕴含着美的本质,本质要通过形式来反映。
虽然物理的研究范围极为广泛,物理规律极为复杂,但物理家们普遍认为,物理学中蕴含的形式美主要有:“对称、简洁、和谐、多样统一”。
3.排除学习规律的思维障碍
与学习物理概念一样,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时,也存在着思维障碍,大体上有如下几种。
在物理规律教学中,要排除这些思维障碍。
第一,感性认识不足。
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的对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的感受性认识,不仅是物理思维的材料、建立规律的条件,而且也是用来检验各种物理理论真伪是非的标准,是理解物理规律的基础。
第二,相关知识干扰。
物理规律反应了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之间内在的联系。
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的联系。
由于概念不清而影响物理规律的掌握是学习物理规律时相关知识干扰的表现之一。
学习物理规律时相关知识干扰的表现之二是前物理观念的干扰。
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之前,从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问题形成了某些观念,称为前物理观念。
在这些观念中,对学生正确地理解物理规律往往起着严重的干扰作用。
例如,学生在运动和力的关系上,往往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才能运动,不受外力的物体是根本不能运动的。
学习物理规律时相关知识干扰的表现之三是数学对学习物理的干扰。
例如,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I=U/R及,学生常常将其变形为只R=U/I,并从纯数学的角度考虑,由此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等一类错误的理解。
第三,负迁移和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它有时是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顺向迁移),但有时后继学习也会影响先前的学习(逆向迁移)。
无论是顺向迁移还是逆向迁移所产生的影响都有正负之分。
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就称为正迁移;反之,则称为负迁移。
第四,不懂得研究和应用物理规律的思路和方法。
在学习物理规律时,如果不了解建立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只被动地接受,就不可能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真正掌握物理规律,以致在理解和运用物理规律时出现各种问题,产生种种错误。
学生在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无从手。
4.理解应用,形成结构
首先,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真正含义、适用条件和范围。
物理规律一般可以用文字表述,即用一段话把某一规律的内容表达出来。
对于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要在学生对有关现象和过程深入研究,并对它的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加以分析,特别要分析关键的字、词,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切不可在学生毫无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搬出来”,不加分析地“灌”给学生,使学生死记硬背。
其次,使学生形成物理规律的结构。
每一物理规律与某些物理概念和其他物理规律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教学中要使学生搞清这种联系和关系,形成物理规律的结构(这一结构应包括物理概念),从而在整体上把握物理规律。
第三,加强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和指导。
在规律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物理问题,有计划、有目标、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反复多次地进行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思维策略和思维方法,从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
最后要指出,由于物理规律的复杂性,必须注意规律教学的阶段性,物理规律的教学,大体上也可分为领会、运用、完善、扩展四个阶段。
注意到如上几个方面,将会比较有效地克服学生学习物理规律的思维障碍,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物理规律,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