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100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法律援助特点的是( )。
A.法律援助多为有偿法律服务B.法律援助的范围是特定的C.援助对象特定性D.法律援助的资金来源具有多重性正确答案:A解析:法律援助的基本社会功能和宗旨是扶贫助弱。
因此,法律援助多为一种无偿行为。
法律援助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政府财政拨款;律师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业务收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社会捐赠。
因此法律援助的资金来源是多重的、广泛的。
知识模块:法理学2.“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这段话的阐述者是( )。
A.卢梭B.庞德C.亚里士多德D.奥斯丁正确答案:C解析:这是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对法治所作的两重含义。
他是西方最早使用法治一词并给它以科学定义的学者,知识模块:法理学3.下列有关正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正义是人类普遍认为的崇高价值,是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事物B.正义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形态C.一般来说,社会根本不存在判断是否正义的客观标准D.正义是相对的、历史的、具有阶级性的概念正确答案:C解析:从字面上讲,正义泛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事业、关系和制度等。
从实质上讲,它指一种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形态。
正义有不同的分类法,不管哪类正义,都是历史的、相对的、阶级的概念,但也存在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某些正义观念。
衡量任何一种思想、活动、制度或事业是否合乎正义的最终标准是看它是否促进社会进步,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也就是说,判断是否正义的客观标准是存在的,故本题C项说法错误,当选。
知识模块:法理学4.按照《立法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机关或者机构不具有制定规章的权力?( )A.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B.国家体育总局C.国家粮食局D.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立法法》第80条第l款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一、政治思想与法律基础1.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历史使命是什么?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中国宪法确立了怎样的国家制度?4.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它基本内涵是什么?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二、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1.作为一名公务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2.在工作中如何维护自己的职业操守?3.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是什么?4.如何有效地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是什么?3.如何看待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关系?4.如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依法行政与服务型政府建设1.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什么是服务型政府?3.如何建设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4.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践行依法行政和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五、公共管理基础知识1.什么是公共管理?2.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什么?3.公共管理的特点有哪些?4.如何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效益?六、信息化时代的管理与创新1.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有哪些?2.在信息化时代,管理者面临的挑战是什么?3.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管理创新?4.信息化时代如何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七、社会民生问题与解决措施1.社会民生问题的核心是什么?2.如何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3.如何改善民生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4.如何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权益?总结本文档主要涵盖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与法律基础、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依法行政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公共管理基础知识、信息化时代的管理与创新、社会民生问题与解决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常识(8)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常识(8)
1.有关贪污罪、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渎职罪的条件应由下列哪个机关直接受理()。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国家司法行政机关
答案:C
2.( )是构成违法的最重要的因素。
A.具有社会危害性
B.主观上具有过错
C.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
D.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
答案:A
3.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行为作斗争。
A.反革命犯罪
B.流氓犯罪
C.其他刑事犯罪
D.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
答案:D
4.刑法学是研究()的科学。
A.刑事法律
B.刑法
C.犯罪
D.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
答案:D
5.刑法是()的法律。
A.某个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
B.规定阶级压迫的工具
C.国家法律中最重要
D.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答案:D。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著名法学家沈家本曾评论:“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下列可以代替该评论的名言是( )。
A.法官只有一个上司,那就是法律B.执行法律的人不受法律追究C.恶法非法,善法之治才是法治D.法无明文不为罪正确答案:C解析:法律有善法和恶法之分,以人类的共同理性,以人的尊严和权利作为内容的法是善法;凡是以背弃人类理性,漠视人的尊严、践踏人的权利为特征的法都是恶法。
题干中的“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意思是不善的法律等于没有法,也即“恶法非法”。
C项正确。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分为法律、法规、规章三个层次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不包括国际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社会法法律部门D.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包括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正确答案:B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三个层次,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部门构成,不包括国际法。
B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误。
《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法法律部门,C项说法错误。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D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 )是国家管理经济社会活动最具有抽象性和稳定性的手段。
A.执法B.守法C.司法D.立法正确答案:D解析:在中国,立法是指由特定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
因此,立法是国家管理经济社会活动最具有抽象性和稳定性的手段。
故答案为D选项。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撤销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正确答案:A解析:我国的法律监督分为两类:国家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86_真题-无答案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86(总分58,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个法律条文对应一个法律规则B.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条件、行为模式以及法律后果C. 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行为人的行为不符合行为模式时,应承担的违法后果D. 法律规则就是法律条文2. 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立法者都应当从自然科学家中产生B. 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应多听听自然科学家的意见C. 立法者在立法时应当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尊重科学性和规律性D. 立法者不必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而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考虑立法问题3.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对公民财产权的限制不包括( )。
A. 公民财产权要受到依法纳税义务的限制B. 公民财产权要受到国家依法实施的征收或征用的限制C. 公民不得以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方式行使财产权D. 公民必须以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式行使财产权4. 甲在报纸上发表煽动民族仇恨的言论,公安机关直接对其进行了逮捕,公安机关侵犯了甲的( )。
A. 言论自由B. 出版自由C. 人身自由D. 示威自由5. 依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某国家机关将曾被开除公职的小王录用为副主任科员B. 公务员小李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单位降低了其一个职务层次C. 公务员张某的领导要求其立即执行某项公务命令,张某认为该命令有错误,拒不执行D. 某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地税局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上,适当提高了本单位公务员的福利待遇6. 王某违规在自家楼顶加盖别墅,相关行政机关责令王某限期拆除违章建筑,王某不履行,于是相关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工程队把违章建筑拆除了。
拆除违章建筑属于下列哪一性质的行为?( )A. 行政许可B. 行政强制措施C. 行政强制执行D. 行政处罚7. 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99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99(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下列关于法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是以英国自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它的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B.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大陆法系以民法为典型,包括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C.中华法系又称“中华体系”,是与罗马法系、英美法系并列的法系之一,是以周礼、儒学、唐律为母法发展起来的中国法律体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礼法结合、德主刑辅为基本特征√D.法国法系是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蓝本建立的,强调个人权利;德国法系是以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基础建立的,强调社会利益解析:解析:A、B、D三项均正确。
C项说法错误,中华法系又称“律令体系”,是以周礼、儒学、唐律为母法发展起来的东亚法律体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礼法结合、德主刑辅为基本特征,重视家族关系、君臣关系的法律调整,重视民间纠纷的调处解决。
中华法系包括古代的中国法、朝鲜法、日本法、琉球法、安南法等。
2.下列属于基本法律的是( )。
(分数:2.00)A.文物保护法B.商标法C.行政复议法D.选举法√解析:解析:法律根据制定机关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基本法律,即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如刑法、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选举法等;另一类为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即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规范性文件,如文物保护法、商标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等。
故本题选D。
3.我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 )。
(分数:2.00)A.镰刀B.齿轮√C.五角星D.铜镜解析:解析:我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103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103(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禁止法官在法律上沉默”。
关于这句话,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分数:2.00)A.在有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法官应按法律规则裁判B.在没有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法官可以按法律原则进行裁判C.在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冲突的情况下,法官必须作出选择D.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官才可以选择沉默√解析:解析: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
在有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法官应按法律规则裁判,在没有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法官可以按法律原则进行裁判。
适用法律原则一般存在三种情形:①穷尽规则;②为实现个案正义;③适用原则具有更强理由。
因此在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相冲突的情况下,法官必须作出选择。
而沉默权的规定是针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的,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讯问或出庭受审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
法官不得在法律上沉默。
因此.D项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D。
2.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体现了法的( )。
(分数:2.00)A.指引作用√B.强制作用C.评价作用D.教育作用解析:解析:指引作用是指法通过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以及违反法的规定应承担的责任,而对于人们的行为产生的一种调整、指导和引领的作用。
《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即体现了法的这一作用。
故本题应选A。
3.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经营体制是( )。
(分数:2.00)A.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B.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合作经济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家庭承包责任制解析:解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5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5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宪法的特征的一项是( )。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C.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D.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保障统治阶级的利益正确答案:D解析:宪法是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有以下三个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D项中认为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保障统治阶级的利益,这是错误的,不是宪法的特征之一。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2011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继续审议行政强制法草案。
上述材料表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 )。
A.立法权B.决定权C.审议权D.监督权正确答案:A解析: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立法权,故选A。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经营体制是( )。
A.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B.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合作经济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家庭承包责任制正确答案:A解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4.根据《宪法》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强制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C.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D.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正确答案:B解析:《宪法》第13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90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90(总分58, 做题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学生甲和学生乙刚参加完一次民事案件庭审的旁听,回来的路上,二人边走边谈。
学生甲说:①王某违约不向张某交付货物就应该承担交付货物的法律责任;②王某不交付货物,就要由张某对其进行法律制裁。
学生乙说:①法院判王某不仅交付货物,而且要赔偿张某的经济损失,让王某尝一下承担法律责任的滋味;②王某如果不履行法院的判决,法院就要强制执行,对其实行法律制裁。
二者的谈话中,正确的说法有( )。
SSS_SINGLE_SELA 学生甲①②学生乙①②B 学生甲①与学生乙②C 学生甲②学生乙①D 学生甲①学生乙①②分值: 2答案:B解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法律责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或体现;有法律责任不等于有法律制裁;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方式;法律责任可以主动承担,而法律制裁必须由司法机关通过诉讼程序进行。
本题中学生甲的论点①和学生乙的论点②正确地反映了这种关系,所以应选B。
学生甲的论点②的错误在于进行法律制裁的主体不应是张某,而应是法院;学生乙的论点①混淆了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概念。
2.下列法律名言与法的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SSS_SINGLE_SELA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权利与义务的统一B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的强制性C 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调整人的行为D 法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行——法具有普遍约束力分值: 2答案:C解析:法的特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2)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3)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A选项体现的是没有绝对的自由,即法调整人们的行为;B选项体现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法律的普遍约束力;C选项体现的正是上述第一点特征。
D选项体现的是法律实施的重要性,体现的是法的强制力。
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1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D2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适应时代的需要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正确答案:A3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勤俭节约正确答案:C4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开放性正确答案:A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正确答案:A6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正确答案:D7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正确答案:A8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正确答案:D9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B.主观唯心主义的C.唯物主义经验论D.客观唯心主义的正确答案:B10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10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102(总分58, 做题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下列语句与其蕴含的刑罚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SSS_SINGLE_SELA 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罪疑从轻、罪疑从赦原则B 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
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老年人犯罪减免刑罚原则C 刑罚世轻世重——宽严适中原则D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因地、因时制宜原则分值: 2答案:A解析:B项错误,“八十、九十日耄;七年日悼。
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体现的刑罚理念是老幼犯罪减免刑罚原则。
C项错误,“刑罚世轻世重”体现的刑罚理念是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
D项错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体现的刑罚理念是特权原则。
故选A。
2.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SSS_SINGLE_SELA 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法律对怠于主张权利的人冷漠无情B 任何人不因思想受惩罚——人的思想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C 法院不能主动寻找案件——司法能动主义D 任何权利,如果不受法庭之保障,实际上便形同虚设一一权利源于法庭保障分值: 2答案:B解析:A项错误,“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意思是法律只帮助积极主张权利的人,而不帮助怠于主张权利的人,并不是说法律对权利上的睡眠者冷漠无情。
B项正确,“任何人不因思想受惩罚”是古罗马法谚,意思是思想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法律调整的只是行为,为了保护人类的思想自由,国家对人的思想只能进行引导,而不能进行强制。
C项错误,法院对于大多数案件秉持“不告不理”的原则,是说法律始终保持被动性和中立性,法律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对没有向其提出起诉的案件不得审理,对权利人没有请求过问的事项不得审查,更不得在法律文书中评头论足或予以处理。
D项错误,“任何权利,如果不受法庭之保障,实际上便形同虚设”是指法院能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切实解决各类涉诉纷争,为个人的各项自由、权利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而不能说“权利源于法庭保障”。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101_真题-无答案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101(总分58,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B. 从社会整体上看,权利和义务的绝对值数量是等同的C. 权利和义务经历了一个从分裂对立到浑然一体的过程D. 权利和义务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有主、次之分的2. 下列表述与其所包含的法的原则对应错误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一平等原则B. 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去从事民事活动,国家一般不干预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自愿原则C. 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遵循基本的交易道德,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以及当事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诚实信用原则D.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序良俗原则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宪法的特征的一项是( )。
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C.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D. 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保障统治阶级的利益4.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须报( )审议决定。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全国人大常委会D. 省级国家权力机关5. 下列关于公务员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人才紧缺的特殊岗位,可以在编制限额外录用公务员B. 主任科员是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C. 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D. 公务员职务实行委任制和任命制6. 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
决定书可以不载明( )。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在西藏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对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模块:毛泽东思想2.甲深夜潜入乙家盗窃,他把一幅名贵字画扔到窗外,准备一会出去再捡,丙正好从窗外路过,就捡起拿走并拒不归还,丙的行为应定性为( )。
A.构成盗窃罪B.和甲构成盗窃罪的共犯C.构成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C解析: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本题中甲与丙并没有达成盗窃的合意,即没有共同盗窃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甲深夜潜入乙家盗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丙从乙家窗外路过,捡起无主财产并拒不归还的行为构成了侵占罪。
故本题选C。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在刘某涉嫌盗窃案的审理过程中,法院查明刘某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刚满14周岁,此时应当( )。
A.退回检察院B.中止审理C.判决刘某不负刑事责任D.宣布刘某无罪释放正确答案:C解析:《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其他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故刘某盗窃不负刑事责任,本题选C。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 )。
A.科技进步B.安定有序C.发展有序D.竞争有序正确答案:B解析: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其中“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4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4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行法律的正式渊源包括( )。
A.指导性案例B.民事习惯C.社团规章D.国际条约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法规、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非正式渊源包括习惯(仅指社会习惯)、政策、判例。
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国际条约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渊源。
故本题答案选D。
知识模块:法理学2.对法律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的标准、角度出发。
一般来讲,根据不同的法律表达形式,可以把法划分为( )。
A.国际法与国内法B.根本法与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法律的分类。
法律的分类多种多样,可以从大的方向分为法的一般分类和法的特殊分类。
法的一般分类主要包括这样几种: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法律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按照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按照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
知识模块:法理学3.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纪律检查委员会正确答案:B解析: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它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保障宪法和法律的统一实施,知识模块:宪法4.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A.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州的人民检察院C.民族乡的人民政府D.自治旗的法院正确答案:A解析: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知识模块:宪法5.《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罪刑法定原则既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也禁止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禁止残虐的刑罚C.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价值在于惩罚和预防犯罪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法律正确答案:B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但是不禁止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A项错误。
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价值是限制公权力、保障人权。
C项错误。
罪刑法定原则并非要求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法律,而是要求依法办事。
D项错误。
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之一,B项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甲乙夫妇带着名贵爱犬去海边度假,散步时老婆乙和狗同时掉进海里,甲赶忙跳下海,先将狗救上岸,待再救乙上岸时,乙因溺水过久抢救无效死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行为是不作为B.甲的主观上是故意的C.本案属于义务冲突D.乙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正确答案:A解析:不作为,是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
本题中,甲负有救助妻子的义务。
但甲却先救狗而导致妻子乙溺水过久死亡,甲的行为属于不作为。
故本题答案选A。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但其构成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关于紧急避险的构成条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必须且只能是为了使国家的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B.必须是在不得已情况下所采取C.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D.这种危险必须是正在发生的正确答案:A解析:《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70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70(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某快递公司开具的快递单上印有“投递物丢失,概不负责”的条款。
该格式条款( )。
(分数:2.00)A.有效B.无效√C.效力待定D.可撤销解析:解析:《合同法》第40条规定:“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时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在本题中快递公司免除自己责任的格式条款属于无效的情形。
故本题选B项。
2.甲与乙签订一份货款为人民币50万元的买卖合同,并依约定交付给乙定金人民币15万元。
后乙违约没有履行该合同。
乙应返还给甲人民币( )。
(分数:2.00)A.20万元B.25万元√C.30万元D.35万元解析:解析:《担保法》第91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本题中甲乙签订的主合同标的额是50万元,定金数额最多应是10万元。
按照定金罚则,收受定金一方违约应该双倍返还定金,即20万元,而甲多付的5万元乙也应返还,所以乙共应返还甲25万元。
B项正确。
3.某校长甲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
某报记者乙找到甲,出价40万元,甲拒绝。
乙对甲说:“我有你贪污的材料,不答应我就举报你。
”甲信以为真,以40万元将该房卖与乙。
乙实际上并无甲贪污的材料。
关于该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分数:2.00)A.存在欺诈行为,属可撤销合同B.存在胁迫行为,属可撤销合同√C.存在乘人之危的行为,属可撤销合同D.存在重大误解,属可撤销合同解析:解析:根据《合同法》规定,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乘人之危和欺诈、胁迫且未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虽然记者乙的行为既有欺诈的成分,又有胁迫的成分,但具体属于欺诈还是胁迫,要看受害人基于何种心理签订的该合同。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5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5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法与政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 )A.由于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法依附于政治,并完全服务于政治B.法律离不开政治,政治也离不开法律C.法可以对政治组织、利益集团等政治角色的行为和活动进行程序性和规范性控制D.政治运行的规范化、政治发展中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离不开法律的运作正确答案:A解析:政治确实在上层建筑中居于主导地位,因而总体上法的产生和实现往往与一定的政治活动相关,并反映和服务于政治。
但法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法并不是完全依附于政治。
故A项错误。
知识模块:法理学2.法律意识有不同的形态,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
以下几种法律意识的形态中集中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法律传统,体现一个社会法制的总体发展程度的是( )。
A.社会法律意识B.法律思想体系C.立法意识D.执政党的法律意识正确答案:A解析: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依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个人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
社会法律意识是集中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法律传统,体现一个社会法制的总体发展程度的法律意识。
题中的表述恰符合社会法律意识所包含的内容,故A项正确。
知识模块:法理学3.凡是宪法的法律效力及其修改程序同一般法律的效力及修改程序没有区别的叫作( )。
A.成文宪法B.柔性宪法C.原始宪法D.刚性宪法正确答案:B解析:柔性宪法是指创制宪法的形式和程序与一般的普通法律一样,由此产生的宪法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的法律的效力是一样的。
知识模块:宪法4.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行政行为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
A.公司职员赵某因结伴斗殴被公安局处以行政拘留B.公务员钱某因违反公务员法受到所在单位的警告处分C.某市政府人事部门以求职者孙某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为由对其不予录用D.旅行社导游李某违法私自承揽业务受到旅游局没收违法所得,罚款2000元并暂扣导游证的处罚正确答案:C解析: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首先取决于其行为是否合法。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9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9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情形中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的是( )。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6小时后,才将康某押送到40里外的乡派出所B.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人查出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D.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正确答案:D解析:法律责任的免除是指虽然违法者违反了法律,但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而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
免责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时效免责、不诉免责、协议免责、自首及立功免责、自助免责和因履行不能免责。
A项中,蒋某将入室抢劫的康某关押的行为属于自助免责的情形;B项中,蔡某盗窃的行为已超过追溯时效,属于时效免责的情形;C项中,双方达成合意,属于协议免责的情形。
D项属于打架斗殴行为,高某持刀将他人刺伤不是自助行为,也不符合其他免责形式,因此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
本题答案为D。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法律方法与行政方法所共有的特点是( )。
A.规范性B.权威性C.稳定性D.针对性正确答案:B解析:法律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五方面: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预防性。
行政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方面:权威性;强制性;层级性;针对性。
由此可见法律方法与行政方法的共有特点为权威性和强制性。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黄某系全国人大代表,因正常履行职务受到诬陷,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被某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许可B.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许可C.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立即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D.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立即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正确答案:B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44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100(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被称为( )。
(分数:2.00)A.法律体系B.法律部门√C.法学体系D.法律汇编解析:解析: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调整对象、调整方法。
由此可知,B项正确。
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法学体系是一个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法律汇编,即将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标准予以排列,编辑成册,不改变文件的内容,也不是制定法律。
2.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紧急时无法律:危急时刻不存在法律B.造法容易但是执行难:纸上的法律非法律C.法律不理会琐细之事: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D.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解析:解析:A项是指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实施法律在通常情况下所禁止的某种行为,以免紧急状态所带来的危险,其正当性来源于对人性的体谅。
“紧急时无法律”,并不意味着紧急时没有法律或者不存在法律,而是意味着法律认可在不得已的紧急状态下牺牲一种法益保护另一种较大或同等的法益。
因此,A项错误。
“造法容易但是执行难”强调的是立法以及法律的执行,法律如果不能被执行的话,那就相当于没有法律,也即没有执行力的法律就没有生命,并不是说纸上的法律非法律,因此,B项错误。
“法律不理会琐细之事”是指刑法具有原则性,即刑法只能以一般人为标准设立犯罪,不可能照顾到社会中方方面面琐碎的事情,琐细之事也就没有,必要规定为犯罪,所要表达的并不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因此,C项错误。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说的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不予处罚,也就是不追究法律责任。
因此,本题选D项。
3.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 )。
(分数:2.00)A.没有选举权B.停止行使选举权C.可以行使选举权√D.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宪法》规定,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为: (1)具有中国国籍; (2)年满18周岁; (3)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故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可以行使选举权。
4.依据现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哪一国家机构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分数:2.00)A.中央军事委员会√B.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C.国务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析:解析:根据《宪法》第9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故本题选A。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合同的是( )。
(分数:2.00)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B.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合同C.机关办公设备订购合同√D.公用征收合同解析:解析: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协议。
并不是所有由政府机关参与的合同就都是行政合同,它的目的必须是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
C项订购办公设备与行使行政管理权无关,并不涉及公共管理的目的,因此行政机关仅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平等地与合同相对方达成协议,合同的性质也应属于民事合同。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6.下列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①某化妆品店卖假冒伪劣商品,市工商局决定罚款5万元,不再另行举行听证会②某化肥厂将废渣废水倒入河中,造成河水严重污染,市公安局吊销其营业执照,县环保局对其罚款8万元③某火锅店使用地沟油,市工商局对该火锅店进行行政处罚,责令其停产停业(分数:2.00)A.①B.②C.②③D.③√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2条规定,较大数额的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该组织听证,所以做法①不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8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因此,处罚化肥厂应该由环保局实施,做法②不符合法律规定。
工商局可以进行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行政拘留,所以做法③符合法律规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7.下列关于行政复议的表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申请复议无须缴纳复议申请费B.外国人不能在我国申请行政复议√C.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D.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解析:解析:《行政复议法》第39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故A项表述正确。
该法第41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行政复议,适用本法。
由此可知外国人可以在我国申请行政复议。
故B项表述错误。
该法第10条第2款规定,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故C项表述正确。
该法第11条规定,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D项说的是原则上采用书面审查是正确的。
故D项表述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8.赵某驾车贸然闯红灯,撞上行人钱某,坐在后排座位上的孙某见状,对赵某说:“赶紧走,现在没有人看见。
”赵某遂加大油门,狂奔5公里。
钱某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不幸身亡。
赵某因交通肇事罪被依法逮捕。
对孙某的处理正确的是( )。
(分数:2.00)A.不构成犯罪B.构成交通肇事罪,但不是共同犯罪C.与赵某构成交通肇事共同犯罪√D.构成故意杀人罪解析: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共犯论处。
”9.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时,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应当( )。
(分数:2.00)A.以抢夺罪定罪处罚B.以抢劫罪定罪处罚√C.以盗窃罪定罪处罚D.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解析:解析: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对被害人的人身安全持放任态度,且造成了轻伤以上的后果,此种情形由于抢夺行为已经危害到被害人的人身安全,侵害了财产和人身的双重法益,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故抢夺罪已转化为抢劫罪。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 (2)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者强行逼倒他人夺取财物的;(3)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由此可知,本题选B。
10.王某系某银行工作人员,一日其利用工作上的便利,窃取了该银行客户许某的信用卡信息资料,对于王某的该行为应当认定为( )。
(分数:2.00)A.构成盗窃罪B.构成持有、运输、出售、购买、提供伪造的信用卡,非法持有、骗领信用卡罪√C.构成职务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解析:解析:根据《刑法修正案(五)》的规定,持有、运输、出售、购买、提供伪造的信用卡,非法持有、骗领信用卡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行为。
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本罪定罪处罚。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因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而依照本罪定罪处罚的,应从重处罚。
所以应当选B。
11.王某去世时留下一份遗嘱,载明将一把古琴赠与好友刘某。
刘某得知此事后,既不表示接受,也不表示拒绝。
三个月后,刘某与王某的继承人因古琴归属引发争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刘某的行为视为放弃受遗赠,古琴归王某的继承人√B.刘某的行为视为放弃受遗赠,古琴归国家C.刘某的行为视为放弃继承,古琴归王某的继承人D.刘某的行为视为接受继承,古琴归刘某解析:解析:《继承法》第25条第2款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
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受遗赠人刘某在知道受遗赠后的两个月内没有表示,所以刘某的行为视为放弃受遗赠。
古琴依然归王某所有,由其继承人继承。
本题选A项。
12.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应承担( )。
(分数:2.00)A.按份责任B.连带责任√C.过错责任D.公平责任解析:解析:《民法通则》第35条第2款规定:“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B。
13.经常居住在中国的美国籍夫妇想收养一个中国籍儿童,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因其为外国人,故不能收养中国籍儿童B.可以收养,应当与送养人订立书面协议√C.需亲自向所在地的县级民政部门登记D.只需经美国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即可解析:解析:《收养法》第21条第1、2款规定,外国人依照本法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应当经其所在国主管机关依照该国法律审查同意。
收养人应当提供由其所在国有权机构出具的有关收养人的年龄、婚姻、职业、财产、健康、有无受过刑事处罚等状况的证明材料,该证明材料应当经其所在国外交机关或者外交机关授权的机构认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
该收养人应当与送养人订立书面协议,亲自向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据此可知B项正确,A、C 项均错误。
D项错误,收养人提交的各种认证资料都要经过中国主管机关的审查,《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第6条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对送养人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进行审查。
故本题选B。
14.陈某因病人院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这在民法上属于( )。
(分数:2.00)A.民事行为B.准法律行为C.偶然事实D.事件√解析:解析:民事法律事实是指符合民法规范,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根据其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分为行为和事件。
事件指与当事人的意思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如人的出生、死亡、时间的经过、不可抗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