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陈彦老师部分)

合集下载

海洋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海洋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海洋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海洋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各种生物的分类、分布、生态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涉及到海洋生物的形态、生理、生态、进化等方面知识。

本文将从海洋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总结。

一、海洋生物的分类海洋生物按照其生活方式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三大类。

浮游生物主要指那些漂浮在水中,无法自由游动的微小生物,如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底栖生物则生活在海洋底部的沉积物上,包括底栖植物和底栖动物。

游泳生物则具备自由游动的能力,如鱼类、鲸类等。

海洋生物的分类还可以按照其所属的系统分类,包括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动物界、植物界等。

原核生物是最早出现的生物,其细胞没有真核膜,包括细菌和蓝藻等。

真核生物则具备真核膜,包括原生动物、纤毛虫、甲壳动物等。

动物界和植物界则是更高级的分类单位,包括脊椎动物、软体动物、海藻等。

二、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指海洋中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系。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浅海、深海、沿岸和开阔海域等不同的生态区域。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通过摄食关系形成的线性链条,而食物网则是由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

海洋生态系统还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物理因素包括海水温度、盐度、光照等;化学因素包括海水中的溶解氧、盐度、氮、磷等物质的含量;生物因素则包括各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三、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指海洋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海洋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各种鱼类、无脊椎动物、海藻等。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许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大学海洋学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海洋学期末复习资料

⼤学海洋学期末复习资料海洋学复习资料(红字是确定要考的题,蓝字考试内容⾥⼀定会涉及)海洋环境与⽣物适应1、海和洋的区别2、最⼤的海是位于太平洋的珊瑚海(Coral Sea),⾯积为4.79×106Km2。

3、最⼩的海是马尔马拉(Marmara),⾯积为1.1 ×104Km2 。

4、盐度(salinity):溶解于1 kg海⽔中的⽆机盐总量(克数)。

5、海⽔组成恒定性规律:尽管⼤洋海⽔的盐度是可变的,但其主要组分的含量⽐例却⼏乎是恒定的,不受⽣物和化学反应的显著影响。

6、两极同源:南北两半球中⾼纬度的⽣物在系统分类上表现有密切的关系,有相应的种、属、科存在,这些种类在热带海区消失。

7、⽣物学零度(biological zero):有机体必须在温度达到⼀定界限以上才开始发育,⼀般把这⼀界限称为⽣物学零度。

8、海流对海洋⽣物的作⽤①海流有扩⼤海洋⽣物分布的作⽤暖流可将南⽅喜热性动物带到较⾼纬度海区;⽽寒流则可将北⽅喜冷性动物带到较低纬度海区。

海流也有助于某些鱼类完成“被动洄游”。

②海流与海洋⽣物⽣产⼒的关系海⽔的辐散或辐聚关系到海洋表层浮游植物所需营养盐类能否得到补充。

③影响⽓候⿊潮输送热量相当于每秒燃烧38000吨⽯油。

9、渤海是内陆海,黄海具有⼤海洋⽣态系统,东海是中国岛屿最多的海域。

10、⼤海洋⽣态系统的概念(1)⾯积⼤于或等于20万km2的海域;(2)具有其本⾝的深度、海洋学和⽣产⼒特征;(3)其海洋⽣物种群具有适宜的繁殖、⽣长、摄⾷策略以及营养依赖关系;(4)受控于共同要素的作⽤,如污染、⼈类捕捞和海洋环境条件等。

11、海洋浮游⽣物的适应性策略(1)减少超额体重的适应①增加体内⽔的含量以求⾝体的相对密度接近于⽔的密度。

②浮游⽣物的⾻骼质量与成分的改变。

③⾝体含较⽔轻的物质以减少超额质量。

④产⽣黏液膜以减少超额体重。

(2)增⼤体阻的⽅法:①以⼩的体积得到较⼤的相对⾯积以增加体阻②放射状突出物。

海洋生物学复习要点

海洋生物学复习要点

鳍式、八爪鱼、鳞式、无颌类、后鳃类、同律分节、学名、后鳃类、同物异名、“抱卵”、前鳃类、消(藻类)、石决明、海螵蛸、瓦楞子、底栖生物、多毛类、管足、夏眠、赤潮及毒素、浮浪幼体、叶状幼体、大眼幼体、糠虾幼体、 蚤状幼体、担轮幼体、双名法、优先律、蓝色血液、奇鳍、偶鳍、洄游、无颌类、疣足、步足、多孔动物、硬骨鱼类、软骨鱼类、侧线鳞、上位口、端位口、下位口、鳃盖、鳃孔、鳃耙、厴、底栖生物、游泳生物、八目鳗、浅埋生物、书鳃、脂鳍、稜鳞、鳍棘、鼻口沟、眼后头长、上口位、腹鳍喉位。

二、 1、赤潮及其主要危害形式 2、赤潮毒素主要种类 3、鲸类与鲨类的区别 4、鲸类与豚类的主要区别 5、我国5种海龟的主要区别 6、棘皮动物种类的主要形态 7、鲨类与鳐类的主要区别 8、硬骨鱼类与软骨鱼类的主要区别 9、中外传统名称中不是鱼类的“鱼”有哪些(8种以上) 10、东方囊对虾、中华绒螯蟹、日本鳗鲡都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洄游
11、举例各5种浅埋式、匍匐式、固着式、附着式生活方式的海洋生物
12、虾、蟹类在幼体发育过程中有何区别
13、头足类中的柔鱼、乌贼、蛸三者在外形及内部构造上有哪些主要区别
14、以检索表形式,区别三疣梭子蟹、日本大眼蟹、锯缘青蟹、招潮蟹及中华绒螯蟹
15、以检索表形式,区别大黄鱼、小黄鱼、棘头梅童鱼、白姑鱼、黄姑鱼
16、以检索表形式,区别青蛤、文蛤、杂色蛤、缢蛏、彩虹明樱蛤
17、真虾派与对虾派的主要区别
18、介绍海参的护身、共生现象
19、鱼类的基本定义
20、举例10种海洋珍稀动物
三、外形
硬骨鱼类、鲨类、鳐类、虾类、蟹类、螺类、双壳类、头足类 院专业班级姓名学。

海洋生物学复习内容.doc

海洋生物学复习内容.doc

A10生科、生技《海洋生物学》复习提要一、基本概念学名(scientific name):生物分类单元的拉丁文或拉丁化的科名称,属名+种名=学名(拉丁文)双名法:从1758年林奈的《自然系统》(System a Naturae) 开始,每一生物的名称都用双名法表示。

即属名+种名=学名(拉丁文),如: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宽纹虎鲨Heterodontus japonicus,在书写时,门、纲、目、科、属之第一个字母用大写,种名第一个字母用小写。

书写文字:拉丁文;大小写:属名第一字母大写,其余及种名小写;斜体:属名及种名、多个定名人之间的&或et。

同物异名(synonym):同一种生物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学名,如: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 Houttuyn,1782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Scomber colias生物分类基本阶元(Class、Order、Family、Genus、Species):界(kingdom) ←门(phylum) ←纲(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s);附加阶元:亚(suber-)、超、总(super-) 等。

由此构成“分类地位”,类似于“家谱”。

动物分类中只设亚种,很少提及变种,在植物分类中,除亚种外,还有变种及变型等单元,而细菌则设品系、菌株等单元。

正模标本:用以描述新种形态特征的主要的一尾标本。

副模标本:或称综模标本(syntrpe)、选模标本(lectotype)、补模标本(neotype) 。

用以描述新种形态特征的正模标本外的,与正模标本同种的标本(包括不同个体或性别)。

配模标本:用以描述新种形态特征,并与正模标本性别相反的标本。

潮间带:位于大潮的高、低潮位之间,随潮汐涨落而被淹没和露出的地带。

基本上相当于地形上的海滨带。

中潮带:它占潮间带的大部分,上界为小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低潮线,是典型的潮间带地区。

海洋生物学复习提纲资料

海洋生物学复习提纲资料

海洋⽣物学复习提纲资料复习提纲1.⽣命与⾮⽣命的区别是什么?⽣命能够⽣长、新陈代谢、感知外界环境并调节内部⽣理环境,以及繁殖后代2.⽣命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碳⽔化合物、蛋⽩质、脂肪、核酸3.DNA和RNA的主要功能是什么?DNA:携带某⼀⽣命体构建和运⾏的所有指令;RNA:将编码在DNA 上的遗传信息传导到蛋⽩质上,催化,贮存遗传信息。

4.写出光和作⽤和呼吸作⽤的化学分⼦式。

光合:6CO2+6H2O→C6H12O6+6O2呼吸:C6H12O6+6O2→6CO2+6H2O5.什么是扩散作⽤?什么是渗透作⽤?扩散:离⼦和分⼦从⾼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运动的过程;渗透:指⽔对选择性的可渗透膜进⾏扩散的过程;主动运输:细胞利⽤能量将物质想与扩散相反的⽅向运输。

6.海洋⽣物是如何调节渗透平衡的?多喝海⽔,少产尿,盐分从鳃排出。

7.海洋⽣物的⽣殖机制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

散卵⽣殖:⾦枪鱼护卵⽣殖:⼤王乌贼胎⽣:南蓝鲸卵胎⽣:⼤⽩鲨8.什么是物种?⼀群⽣物它们具有共同的性状、特征,相互之间可以繁殖后代,⽽且与其他⽣物物种种群产⽣⽣殖隔离。

9.写出⽣物分类的位阶(中⽂和英⽂)域domain,界kingdom,门pylum,纲class,⽬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10.真核⽣物域可分那⼏界?各举出2个物种。

动物界:⼤王乌贼,⼤⽩鲨植物界:马尾藻,裙带菜真菌界:海洋酵母菌,海洋链霉菌原⽣⽣物界:有孔⾍,放射⾍,纤⽑⾍11.海洋微⽣物包括哪些⽣物门类?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克次⽒体,⽀原体,⾐原体,螺旋体,原⽣动物,单细胞藻类12.病毒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仅含有核酸物质(DNA或RNA)和蛋⽩质,寄⽣于活细胞中⼀类不具备细胞形态的微⽣物。

14.海洋细菌有哪些类群?在海洋⽣态系统中分别发挥什么作⽤?球形、螺旋形、杆状、环状、分枝丝状等分界值,初级⽣产⼒,⾷物源,营养物质循环15.原核⽣物(细菌、古菌)有哪些类型和特点?原核⽣物特点:结构最简单,⽆核,⽆包被膜的细胞器类型:细菌、古⽣菌、放线菌细菌:不还叶绿素和藻蓝素的原核单细胞⽣物,⽆核膜、核仁,环状DNA,有细胞膜、中膜体、细胞壁、荚膜、鞭⽑古⽣菌:多⽣活在极端的⽣态环境中;具有原核⽣物的某些特征,⽆核膜、内膜系统,闭合状DNA;具有真核⽣物特征:DNA复制转录翻译以及DNA和RNA聚合酶都相似;既不同于原核也不同于真核:细胞膜中脂类不可皂化,细胞壁有所不同。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讲解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讲解

海洋⽣物学复习资料讲解海洋⽣物学复习资料好⼈⼀⽣平安⼀、名词解释1、原核⽣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物2、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是⼀个完整的、能营独⽴⽣活的。

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3、鞭⽑:在某些细菌表⾯着⽣的⼀⾄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的功能。

有⼀种称为鞭⽑蛋⽩的弹性蛋⽩构成4、伪⾜:细胞质临时性或半永久性地向外突出部分,见于所有⾁⾜和某些鞭⽑原⽣动物,⽤于⾏动和摄⾷5、伸缩泡:是单细胞⽣物内⽔分调节细胞器,是⼀种能做节奏性伸缩的液泡,兼有排泄功能。

6、包囊:由胶结碎屑⽽成的,覆盖整个有孔⾍的抗害层,在房室形成时或⽆性繁殖期间起防护作⽤;或在有性繁殖时包裹2个以上个体7、植物性营养:原⽣动物门植鞭⽑类体内含有⾊素体,可以利⽤光能将⼆氧化碳和⽔合成糖类,制成⾃⾝⽣长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式称为植物性营养8、动物性营养:有些⽣物靠吞⾷固体的⾷物颗粒或微⼩⽣物来补充⾃⾝的有机质,这种营养⽅式称为动物性营养,也称吞噬营养。

9、腐⽣性营养:有些⽣物通过体表渗透吸收周围呈溶解状态的有机物,以此补充⾃⾝有机质,也称渗透营养。

10、领细胞:亦称领鞭⽑细胞,为海绵动物和鞭⽑纲的动鞭亚纲特有的细胞。

海绵动物的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和中间的中胶层构成。

内层⼜称为胃层,由特殊的领细胞构成。

领细胞具有⼀透明的细胞质突起形成的领,领的中央有⼀鞭⽑,鞭⽑打动引起⽔流,⽔中的⾷物颗粒和氧主要由领携⼊细胞内营细胞内消化。

11、⽔沟系:⽔沟系统是海绵动物特有的结构,它对于适应固着⽣活很有意义。

因为海绵动物缺乏运动能⼒,它的摄⾷、呼吸、排泄及其它⽣理机能都要借⽔流的川⾏来维持,靠鞭⽑的打动,不断地将外界的⽔连同⾷物和氧⽓带⼊⽔沟系统⾥,不断地将废物带到外⾯去。

有性⽣殖的精⼦也是由⽔流⼜⼀个海绵流到另⼀个海绵体内12、中央腔:⽔流通道13、胚层逆转:多孔动物胚胎发育形成囊胚后,动物极的⼩分裂球向囊胚腔内⽣出鞭⽑,另⼀端的⼤分裂球中间形成⼀个开⼝,然后整个囊胚从开⼝处翻转出来,于是成为⼩分裂球鞭⽑向外的两囊幼⾍。

海洋生物学总复习提要总节

海洋生物学总复习提要总节

海洋生物学总复习提要一、基本概念1、学名(scientific name):是生物的名称。

属名+种名=学名(拉丁文)2、正模标本:用以描述新种形态特征的主要的一尾标本。

3、林奈(Carl von Linne):瑞典著名植物学家,首次提出双命名法(《自然系统》,1768年)4、生物分类基本阶元(class、order、Family、Genus、Species):界(kingdom) ←门(phylum) ←纲(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s) 。

5、同物异名(synonym) :同一种生物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学名。

如: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 (有效名)其有同物异名有Scomber janesaba 等。

6、双名法:从1758年林奈的《自然系统》(System a Naturae)开始,每一生物的名称都用双名法表示。

即属名+种名=学名(拉丁文) 如: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宽纹虎鲨Heterodontus japonicus。

如果在学名中如果引用亚属名,可将亚属名加圆括号,放在属名和种名之间。

7、休眠孢子:8、囊果:受精的果胞经发育形成果胞子体(也称囊果carposporophyte)。

果胞子体是雌配子体上的果胞受精后产生的二倍体植物,自身不能独立生活,而只能寄生于雌配子体上。

9、厚壁孢子(akinete) 又称休眠孢子resting spore,在藻类营养体的细胞质中形成的孢子细胞膜特别厚,也称(厚垣孢子),具有很强的耐干性、耐寒性,可通过不良环境的孢子。

在形成时,因失去细胞膜和一定的细胞质,所以形体变得比开始时要小。

通常单独形成,也有几个相连的细胞发育而成为一串的,当环境适宜时可再萌发成新个体。

10、同型世代交替:在形态构造上基本相同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如水云属的孢子体和配子体外形很相似。

海洋生物学复习提纲

海洋生物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言要点:1、海洋植物的组成中藻类是主要成分;高等植物局限在河口、海湾、潮间带、浅海、滨海湿地等有限海域内。

2、海藻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

3、了解海洋环境对藻类的影响。

4、了解海藻在海洋环境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藻类的定义、细胞结构、繁殖、生活史及系统演化要点:1、什么是藻类。

2、什么是色素体,色素体中包含的色素有那些。

3、不同藻类的主要色素及主要同化产物。

4、藻体的主要形态。

5、什么是丝状体、分枝状丝状体、异丝体。

6、什么是膜状体。

7、藻类的生殖方式分类及定义8、什么是孢子9、什么是孢子体、配子体10、什么是世代交替、什么是核相交替。

11、复大孢子,异型胞、四分孢子、内生孢子、外生孢子、果孢子、似亲孢子。

12、营养生殖13、什么是同配生殖、异配生殖。

14、什么是生活史15、生活史的主要类型,什么是等世代型(同型世代交替)什么是不等时代型?第三章蓝藻门1、蓝藻门的一般特征2、蓝藻门藻类的主要色素及光合作用产物3、蓝藻为什么又称为蓝细菌4、蓝藻的主要繁殖方式5、蓝藻门藻类的主要形态6、螺旋藻的主要营养价值(能简单描述即可)7、蓝藻的主要分类,知道三个目即可。

第四章硅藻1、硅藻门的一般特征。

2、硅藻藻体的主要形态。

3、硅藻形成群体的主要方式。

4、知道细胞壁不同部分的称呼,了解细胞壁上的附属物。

5、什么是原生质桥。

6、硅藻的两个纲。

第五章甲藻1、甲藻的一般特征2、常见的赤潮藻种第六章红藻1、红藻常见形态2、红藻两层细胞的主要成分?3、红藻的主要色素第七章褐藻1、褐藻藻体为多细胞,没有单细胞藻体存在2、褐藻两层壁的主要成分3、褐藻门色素体中主要的色素4、褐藻门的主要储藏物质5、简述海带生活史第八章绿藻1、绿藻的主要形态。

2、石莼的生活史。

3、绿藻门色素体中的主要色素。

第九章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1、海洋微生物的概念?兼性海洋微生物?2、海洋微生物的特点?3、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1、微生物种的概念2、培养物的概念3、菌株的概念4、型的概念5、了解常用的鉴定方法?第11章植物的营养器官1、根、茎、叶的定义,以及生理功能?2、茎的基本形态?3、什么是节?什么是节间?4、什么是枝条?5、分清直立茎、缠绕茎、葡匐茎、攀缘茎?6、茎的分枝方式有哪些?7、叶的基本组成?8、叶脉有哪些种类?9、什么是单叶?什么是复叶?10、叶序的基本类型?第12章植物的繁殖器官1、花的概念?2、花的组成?3、什么是花被?4、什么是有限花序?什么是无限花序?。

饲料中磷脂影响鱼类和甲壳类幼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

饲料中磷脂影响鱼类和甲壳类幼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

收稿日期:2002-11-25.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9910007).作者简介:陈彦(1978-),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饲料中磷脂影响鱼类和甲壳类幼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陈 彦1,谢仰杰2,王重刚1,陈品健1(1.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361005;2.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厦门361021)摘要:实验证实,饲料中添加磷脂有促进鱼类和甲壳类幼体生长、存活的作用,但其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明确.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磷脂的作用机理有多方面:为细胞的形成和更新提供磷脂源;提供能量、必需脂肪酸和肌醇、胆碱;促进脂类的吸收和转运;改善饲料特性;影响AT P 酶活性等.影响磷脂作用的因素也十分复杂,包括生物的种类和发育阶段;磷脂的种类;磷脂中脂肪酸组成;饲料中其它组分(如蛋白质和胆固醇).饲料中磷脂影响鱼类和甲壳类幼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关键词:磷脂;鱼类;甲壳类;幼体;生长发育中图分类号:Q 5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23(2003)02-0009-051 饲料中磷脂在鱼类和甲壳类幼体生长发育中的作用20世纪后期,在对鱼虾幼体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磷脂在养殖中的有益作用[1],从此磷脂在鱼类和甲壳类幼体的营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用来评价磷脂营养价值的主要有幼体的存活率、生长率、骨骼异常发生率和环境变化耐受力等几方面的生物学指标.1.1 提高幼体的生长率和存活率鱼类和甲壳类幼体对磷脂的缺乏非常敏感.用缺乏磷脂的饲料投喂日本对虾的氵蚤状幼体,发现其在发育到糠虾幼体期之前死亡率就已达到100%[2].磷脂改善生长、存活的作用在许多不同的种类中都已经得到证实,如日本对虾(Penaeus j ap onicus )、美洲龙虾(Homar us americanus)、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长毛对虾(Penaeus p enicillatus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 annamei)、墨吉对虾(Pe -naeus merguieusis)、中华绒螯蟹(Er iocheir sinensis)、真鲷(Chry sop hrys maj or )、锦鲤(Cypr inus carp io )、条石鲷(Op legnathus f asciatus )、牙鲆(Par alichthys olivaceus )、香鱼(Plecoglo ssus altivelis )、狼鲈(Dicentrarchus labrax )、虹鳟(Oncorhy n chus mykiss)、黄带拟鱼参(Pseudocaranx dentex )、大西洋鳟(Salmo salar )、金鱼(Carassius auratus)等,在饵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磷脂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其幼体的生长率和存活率[3~7].1.2 降低幼体的畸形发生率和改善其环境耐受力Kanazaw a 早在1981年的研究就发现,用普通轮虫投喂香鱼仔鱼,其脊柱侧突的畸形发生率通常高达18%~80%,而将轮虫活饵用卵磷脂强化后投喂仔鱼,其畸形率则降低到0%~5%[1].另有研究用添加大豆磷脂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饲料投喂真鲷仔鱼和黄盖鲽(L imanda yokohamae)稚鱼,发现其对水温变化、盐度变化、低氧甚至离开水体等多种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降低,表现出更强的生存能力[8].2 饲料中磷脂作用的机理尽管到目前为止,针对磷脂需求这一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其机理至今还未完全弄清楚.总结当前相关的研究,饲料中磷脂作用的机理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21卷第2期2003年6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21 N o.2Jun.200310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2.1为细胞的形成和更新提供磷脂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已有许多研究证明,对于鱼类和甲壳类,在孵化后迅速生长、发育的这段时期需要丰富的磷脂来形成和更新细胞,可是幼体自身生物合成的磷脂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9,10].所以,饲料中添加的磷脂作为外源性磷脂可以改善幼体内源性磷脂不足的情况,满足幼体对磷脂的需求.2.2提供能量、必需脂肪酸、胆碱、肌醇磷脂的极性强,容易被乳化,也更容易与胆盐作用而被吸收,因而对于消化能力尚不完善的鱼类和甲壳类幼体,磷脂作为能量和必需脂肪酸(EFA)的来源比中性脂更好[11],如鳕鱼稚鱼对中性脂的消化十分有限,几乎完全由极性脂获得能量和EFA[12].磷脂可能是鱼类幼体代谢能量的主要来源,在许多鱼类的胚胎期、卵黄囊期和仔鱼阶段都有观察到磷脂,尤其是磷脂酰胆碱(PC)首先分解的现象.有研究发现从鳕鱼(Gadus macr ocep halus)受精后到孵化前的21d内,受精卵的脂类中PC的含量显著下降,仔鱼孵化后未投饵的13d 内,其体内PC含量进一步显著下降,PC与磷脂酰乙醇胺(PE)的比例从鳕鱼卵受精时的8B1下降到仔鱼孵化时的4B1,到孵化后13d时则进一步下降到1.8B1[13].有学者认为将磷脂作为唯一的脂肪源,以占干重10%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则完全可以满足仔稚鱼对肌醇、胆碱和n-3高不饱和脂肪酸(n-3H UFA)的需求[14].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在饲料中直接添加胆碱或肌醇投喂鲤鱼仔鱼,都没有象磷脂那样促进生长和存活的作用;在饲料中添加1%的蛤粉磷脂,可以改善日本对虾幼体生长,但添加相同比例并且是由相同来源的磷脂中获得的脂肪酸却没有类似的作用[3].国内也有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磷脂能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育成仔蟹的成活率,并能加速仔蟹的蜕皮,而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虽然可以显著提高大眼幼体到Ñ期仔蟹的成活率,但对提高大眼幼体到Ó期仔蟹成活率的作用不显著[6].所以,磷脂促进幼体生长的作用不能简单归因于其中的胆碱、肌醇或脂肪酸成分.2.3促进脂类的消化磷脂分子具有双亲性,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作用.对于消化能力尚不完善的鱼类和甲壳类幼体,磷脂在其对脂肪的消化过程中可以起到有效的乳化作用.Koven等(1993)用补充磷脂的饲料投喂22日龄的金鲷,发现其体内油酸的量较对照组增加了7倍,说明磷脂确实有促进脂类消化吸收的作用[11].但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在大豆卵磷脂中加入Ca2+,使它的乳化特性降低,结果却并不影响其改善鲤鱼仔鱼生长、存活的作用;另外,溶血卵磷脂作为一种更好的乳化剂,却较卵磷脂的效果差[10].磷脂在影响脂类的消化吸收和影响幼体生长这两方面作用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4影响脂类的转运已有许多研究证实,对于甲壳类,饲料中磷脂会影响其体内的脂类运输:将吸收后的脂类由肠上皮运送到血淋巴中,以及协调脂类在各组织器官间的转移.用缺乏卵磷脂的饲料投喂龙虾幼体,发现其血淋巴中磷脂和胆固醇水平降低,而中肠腺中胆固醇水平升高,说明缺乏卵磷脂会导致胆固醇由中肠腺向血淋巴中的转移率降低[3].还有研究利用放射标记的三棕榈酸甘油酯和胆固醇,发现饲料中添加磷脂会提高日本对虾体内胆固醇的代谢,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甘油三酯由肠向肝胰腺、血淋巴和肌肉中转移[3].Steven等(1997)在对红拟石首鱼(Sciaenop ocellatus)的研究中发现,饲料中添加磷脂有提高稚鱼肝脂含量的作用,而饲料中添加胆固醇则有将脂肪由肝脏转移到肌肉和腹膜内的作用[15].上海油脂科研所与上海水产研究所(1982~1984)的研究发现,用添加7%菜籽油磷脂饲料投喂的团头鲂(M egalobr ama am bly-cep hala)肥满度最大,而内脏脂肪占体重比例最小,由肝的色泽发现其健康状况也是最好[16].对锦鲤仔鱼的组织学观察发现,饲料中缺乏磷脂会使仔鱼肠细胞中脂肪小滴的积聚增加,粘膜上皮厚度增加,总肝及肝细胞体积均变小[17].所以,磷脂在脂类的吸收和转运过程中是必需的.2.5影响机体脂类及脂肪酸组成饲料中添加磷脂会使动物体内脂肪积存的水平提高[3],但关于磷脂影响机体脂类组成的问题尚存有一些疑问.对墨吉对虾的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磷脂能使仔虾体内极性脂的含量增加,而添加胆固醇则会使中性脂含量增加[18].有研究用含3%大豆卵磷脂的饲料喂养日本对虾幼体,发现其体内磷脂(尤其是PC)和胆固醇水平提高,肝胰腺和血淋巴中的总脂含量也有提高.而对长毛对虾幼体的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的高纯度PC增加到5%时,在其肌肉总脂中仍然观察不到PC含量的增加[3].已有许多实验证明,添加磷脂可以使饲料中EFA能够更有效的被利用.用添加大豆卵磷脂的饲料投喂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可使其肝胰脏中18B 2(n-6)和n-3HU FA 水平显著提高,而18B 3(n-3)的含量下降,导致20B 4(n-6)/18B 2(n-6)比值降低和n-3HUFA/18B 3(n-3)比值升高[19].日本对虾幼体体内n-3HUFA 含量会随添加磷脂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添加大豆PC 的n-3HUFA 含量最高,而添加大豆PI 的最低[20].饲料中EFA 的有效利用与磷脂添加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还需要更详细的研究.2.6 改善饲料特性有研究用以酪蛋白为基础的饲料投喂美洲龙虾幼体,结果发生蜕皮不完全现象(蜕皮死亡综合症,M DS),从而导致幼体很高的死亡率,而在饲料中补充7.5%的大豆卵磷脂则可以缓解这一症状.后来发现,M DS 的产生可能与B 族维生素和锰离子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饲料中添加卵磷脂可以缓解MDS 的发生,就可能是因为磷脂可以防止饲料中水溶性的微量成分尤其是B 族维生素和锰离子在水中的丢失,已有研究将饲料中水溶性营养成分的稳定性作为磷脂作用的机理之一进行讨论[3].已有实验证明,用来投喂对虾幼体的微粒饲料(以酪蛋白为基础),在投入水中10min 后其丢失成分占干物质总重的40%,而添加磷脂后则好得多[21].评价磷脂对饲料中微量营养元素在水中滤出率的影响作用还需要更详细的研究.另外,磷脂还具有抗氧化性和诱食性[3].是否这些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磷脂改善饲料特性,从而促进幼体生长的原因之一,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2.7 影响ATP 酶的活性Chapelle 等(1984)发现中华绒螯蟹鳃中磷脂酰丝胺酸(PS)的含量对鳃中Na +,K +-AT P 酶活性调节有重要作用[22],细胞的渗透压调节就是靠Na +,K +-ATP 酶来完成的,而渗透压调节能力对于大眼幼蟹发育到Ó期仔蟹的影响是相当关键的[23].另外还有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大豆卵磷脂可以使花尾胡椒鲷(Plector hynchus cinctus)幼鱼的Ca 2+-ATP 酶和Na +,K +-AT P 酶活性均得到显著提高[24].与甲壳类类似,Na +,K +-ATP 酶在海洋鱼类的渗透压调节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Ca 2+-ATP 酶不仅参与骨组织有机质的钙化,还直接参与成骨细胞向骨细胞的分化,是决定骨骼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25],而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凸常常是导致鱼类幼体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认为,饲料中磷脂影响AT P 酶活性与其提高幼体存活率的的作用间有着一定的关系.3 影响饲料中磷脂作用的因素3.1 发育阶段及生物种类可以知道,鱼类和甲壳类幼体自身合成磷脂的能力会随其生长而逐渐增强,故其对外源性磷脂的需求量也会逐渐降低[13].不同发育阶段的鱼类或甲壳类对磷脂的需求量不同,通常会随其生长而逐渐减少.磷脂对稚鱼的影响不如对仔鱼的影响那么大:对于22日龄的条石鲷,饲料中大豆卵磷脂的最佳添加量为7.4%,28日龄时为5%,到60日龄时减少为3%[9].有实验研究卵磷脂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大西洋鳟生长、存活的影响:用添加4%大豆卵磷脂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分别为0.18g 、1.0g 、1.7g 的大西洋鳟鱼苗,其生长均优于不添加卵磷脂的对照组,其中以0.18g 的鱼苗最为显著;而对于7.5g 的大西洋鳟鱼苗,则观察不到卵磷脂促进其生长的作用.另外,不同种类对磷脂的需求量也有很显著的差异.同样用添加大豆卵磷脂的饲料(均以酪蛋白为基础)投喂稚鱼,以生长率作为评价指标,对于牙鲆卵磷脂的最适添加量为7%,对于香鱼和条石鲷是3%,而对于高首鲟(Acip enser transmoutanus ),卵磷脂则根本没有改善其生长的作用[3].3.2 磷脂的种类虽然有少数研究使用高度纯化的磷脂,如80%甚至95%的PC,但在营养研究中最常用的磷脂源是大豆卵磷脂.作为商品的大豆卵磷脂是由极性脂(磷脂、糖脂)、非极性脂(甘油三酯、固醇、游离脂肪酸)以及少量的糖类和其它杂质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磷脂成分占56%左右,包括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胺酸(PS)和磷脂酸(PA)等多种成分[26].具有活性的磷脂分子应在其C2(sn-2)位置上含有不饱和脂肪酸,C3(sn-3)位置上含胆碱或肌醇基团[16],所以,PC 和PI 通常被认为是磷脂中促进生长的活性成分,尤其PC 被认为是活性最高的物质.将从鲣卵中获得的多种磷脂成分进行比较,发现PC 或者PC+PI 以一定比例添加到饲料中都能改善香鱼仔鱼的生长和存活,而PE 的影响作用不显著[26].对于牙鲆仔鱼,补充大豆PC 促进其生长的作用显著,而大豆PI 则没有作用[9].但对于70日龄的香鱼,大豆PI 比大豆或鲣卵PC 提高其增重率的效果都要好得多[27].用添加11 第2期陈 彦等:饲料中磷脂影响鱼类和甲壳类幼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12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PC、PI、PE、PS、PA的饲料分别投喂鲤鱼仔鱼,结果发现,与PI添加组相比,PC添加组的早期生长率显著较高,而畸形率和死亡率也较高,其它实验组的结果介于这两组之间[7].3.3磷脂中脂肪酸组成必需脂肪酸(EFA)在酯化后是连接在磷脂中的C2(sn-2)位,但EFA是否以独立于磷脂分子的形式被吸收还不清楚.鲤鱼成鱼体内的磷脂是在C2(sn-2)位的不饱和脂肪酸水解后也就是以溶血磷脂的形式被吸收[28],但在饲料中添加溶血大豆磷脂促进鲤鱼仔鱼生长、存活的效果较差,说明仔鱼与成鱼的磷脂代谢过程有所区别,仔鱼需要的应该是没有发生水解的带有不饱和脂肪酸的磷脂分子[7,10].有研究发现从大豆或鲣卵中获得的卵磷脂和PC以及鸡蛋卵磷脂都有改善香鱼仔鱼生长和存活的作用;而二棕榈酰PC(一种饱和形式的PC)则完全没有此作用,原因应该是二棕榈酰PC的脂肪酸组成不及其它几者有效[27].用添加1,2-20B5-PC、1,2-22B6-PC或22B6-甘油三酯(22B6-TG)的三组饲料分别投喂牙鲆仔鱼,发现添加1,2-22B6-PC的实验组,仔鱼对水温升高和低氧环境的耐受力比其它两组更强[29].3.4饲料中其它组分还有研究者注意到,磷脂需求与饲料中其他组分如蛋白质、胆固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用以酪蛋白为基础的饲料投喂美洲龙虾幼体会出现M DS,在饲料中补充大豆卵磷脂可以缓解这一症状.然而同样对于美洲龙虾,若以纯化了的蟹肉蛋白(总脂少于0.02%)作为饲料中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则不会出现MDS,也就是说观察不到幼体对磷脂的需要[3].后续的研究发现,用EDTA与异丙醇的混合溶液处理蟹肉蛋白后,龙虾幼体又会出现M DS的症状,而且这时再补充磷脂也不再起作用[3].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对于0.12g的虹鳟鱼苗,同样添加4%的大豆卵磷脂,以非高压消毒的钠蛋白(生的钠蛋白)为蛋白源的饲料喂养的虹鳟重量是对照组的3倍多,而以高压消毒的钠蛋白(熟的钠蛋白)为蛋白源的则是对照组的7倍[13].Hui(2000)的研究发现磷脂与胆固醇在影响南美白对虾生长的作用上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幼体对磷脂的需求量会随饲料中胆固醇添加量的减少而递增[30].在他同期进行的另一研究中发现,PC与胆固醇的作用之间却没有什么相互作用,在饲料中添加1.4%的PC之后,再添加其它的磷脂或胆固醇都会显著改善幼体的生长以及饵料转化系数[31].4结语可以肯定,对于绝大多数鱼类和甲壳类幼体,饲料中添加磷脂都有改善其生长、发育的作用.但有关磷脂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未取得较大进展,今后应该对不同的磷脂种类在体内的代谢作深入研究,从生理、生化甚至细胞、分子的较高层次上来研究磷脂对鱼类和甲壳类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影响其作用的因素,从而指导磷脂在水产养殖及其它相关产业中得到更有效的应用.这对于解决鱼类和甲壳类人工育苗的饵料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Kanazaw a A,T eshima S,Inamori S,et al.Effects of phospholipids on growth,survi al rate and incidence of malformation i n th e larval ayu[C].M em Fac Fish,Kagoshima Univ,1981,30:301~309.[2]Kanazaw a A,Teshima S,Sakam oto M.Effect of di etary lipids,fatty acids,and phospholipids on grow th and survival of praw n(Penaeus japonicus) larvae[J].Aquaculture,1985,50:39~49.[3]P Coutteau I,Geurden M R,Camara P,et al.Review on the dietary effects of phospholipids i n fish and crustacean larviculture[J].Aquaculture, 1997,155:149~164.[4]Chalee P,S omkiat P,Prasat K,et al.Opti mal dietary levels of lecithin and cholesterol for black tiger prawn(Penaeus monodon)larvae and postlarvae [J].Aquaculture,1998,161:273~281.[5]Lochmann R,Brown R.Soybean-lecithin supplementation of practical diets for juven i le goldfish(Carassius auratus)[J].Journal of the Am erican Oil chemists.S ociety,1997,74(2):149~152.[6]成永旭,严生良,王武,等.饲料中磷脂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育成仔蟹的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J].水产学报,1998,22 (1):9~15.[7]Inge G,Didier M,Nicde C,et pari son of different soybean phospholipidic fractions as di etary supplements for common Carp(Cypri nus carpio) larvae[J].Aquaculture,1998,161:225~235.[8]Kanazaw a A.Effects of DHA and phospholi pids on stres s tolerance of fish[J].Aquaculture,1997,155:129~134.[9]Kanazaw a A.Essencial phospholipids of fi sh and crustacean [J].L es Colloques nr,1993,61:519~530.[10]Geurden I,Radunz -Neto J,Bergot P.Es senci ality of dietary phospholipi ds for carp(Cypri nus carpio)larvae[J].Aquac ulture,1995,131:303~314.[11]Koven W M ,Kolkovski S,Tandler A,et al.The effect of dietary lecithin and lipase,as a function of age,on n-9fatty acid iocorporation in the tis -sue lipid of Sparus aurata larvae[J].Fish Physiol Biochem ,1993,10:357~364.[12]Olsen R E,Henderson R J,Pedersen T.T he influence of dietary lipid classes on the fatty acid com positi on of small cod Gadus morhua L.juveniles reared in an encl osure in north en Norway[J].J Exp M ar Biol E col,1991,148:59~76.[13]刘镜恪.国外仔稚鱼卵磷脂需要的研究[J].海洋科学,1997,1:22~24.[14]John S,Lesley M ,Alici a E,et al.Lipid nutrition of marine fish durin earle development: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Aquacul ture,1999,179:217~229.[15]Steven R,Delbert M G.Grow th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j unile red drum (Sci aenops ocellatus )feed diets containing lecithin and supplemental choline[J].Aquaculture,1997,151:259~267.[16]邹勇,姜通来.新型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广东饲料,2000,9(2):37~40.[17]Stephanie F,Inge G,Anne-M arie E,et al.Histological changes induced by dietary phospholipids in intestine and liver of common carp(Cyprinus carpio)larvae[J].Aquaculture,1998,161:213~223.[18]T hongrod S,Boonyaratpalin M.Choles terol and lecithin requi rement of j uvenile banana shrimp(Penaeus m erguieusis)[J].Aquaculture,1998,161:315~321.[19]曹俊明,林鼎,劳彩玲,等.饲料中添加大豆卵磷脂对草鱼肝胰脏脂质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水产学报,1997,21(1):32~38.[20]T eshima S,Kanazaw a,A,Kakuta Y.Grow th,survivaland body lipid composi tion of the praw n larvae receiving several di etary phospholipids[C].M em Fac Fish Kagoshima Univ,1986,35:17~27.[21]Camara M R.Dietary phosphatidylcholine requirements of Penaeus japonicus Bate and Penaeus vannamei Boone[D].PhD T hesis UNIV of Ghent,Beelgium.1994,173pp.[22]Chapells S ,Zw ingels tein G.Phospholipids composi tion an d metabolis m of crustacean gills as related to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salinities:relati on -ship betw een Na +,K +-ATPase actiti vity and phospholipids[J].Comp Biochem Physiol,1984,78B:363~372.[23]成永旭,王武,谭玉均.盐度与钙镁离子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育成Ó期仔蟹的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J].水产学报,1997,21(1):84~88.[24]陈彦,王重刚,陈品健,等.卵磷脂对花尾胡椒鲷幼鱼Ca 2+-ATP 酶和Na +,K +-AT P 酶活性的影响[J].海洋科学,2002,26(8):54~57.[25]Kosk-Kosicka D.Protein Kinase C and calmoduli n effects on the plasma menbrane Ca 2+-AT Pase from exci table and nonex citable cells[J].M ol Cell Biol,1997,173:79~87.[26]王喜泉,孙树坤,夏剑秋,等.大豆卵磷脂的功能特性及营养保健作用[J].大豆通报,1993(3):27~28.[27]Kanazaw a A,Teshima S ,Sakamoto M.Effect of di etary bonito-egg phospholipids and some phospholids on grow th and s urvival of the l arval ayu Plecoglossus altivelis[J].Z Angew Ichthyol,1985(4):165~170.[28]Ii jima N,Ai da S,M an kura M ,et al.Intestinal absorption and plasma transport of dietary tri glyceride and phosphatidylcholine in the carp(Cyprinus carpio)[J].Comp Biochem Physiol,1990,96A:45~55.[29]Akio T,Yoshi yuki Y,S hin-ichi T ,et al.Effects of 1,2-di-20:5-PC and 1,2-di-22:6-PC on growth and stress tolerance of Japanese flou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larvae[J].Aquaculture,1999,179:231~239.[30]Hui G,Addison L,Dong-Huo J.Lipid nutri tion of juvenile Li topenaeus vannamei Ñ.Dietary cholesterol and de-oi led soy lecithin requirements and their interacti on[J].Aquaculture,2000,190:305~324.[31]Hui G,Addison L,Dong-Huo J.Lipid nutrition of j uvenile Litopenaeus vannamei Ò.Active components of soybean leci thin [J ].Aquaculture,2000,190:325~342.Review on the Dietary Effects of Phospholipidon Growth and Survival of Larval Fish and C rustaceanCHEN Yan 1,XIE Yang-jie 2,WANG Chong-g ang 1,CH EN Pin-jian1( 1.Xiamen U niversity,Xiamen 316005,China;2.Jimei U niversity,Jimei 361027,China)Abstract :A beneficial effect of dietary phospholipid (PL)supplementation in diets in terms of surv ival and g row th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larval and juvenile stages of various species of fish and crustaceans.The under -standing of the metabolism of phospholipid is various,such as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formation of cell components;provide choline,inositol,efficient fat acid (EFA)and energy;assist the emulsification and diges -tion of efficient lipid;improve of diet properties;improve the ATPase activ ities.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ects of phospholipid are various too,such as the species and stage of animals;different source and different com pos-i tion of phospholipid;and the other compositions in diets.Key words:phospholipid;fish;crustacean;larva;growth and survival 13第2期陈 彦等:饲料中磷脂影响鱼类和甲壳类幼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

海洋生物学的知识点

海洋生物学的知识点

海洋生物学的知识点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各种生物以及它们的生态、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科学学科。

本文将介绍海洋生物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海洋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适应性特征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一、海洋生物的分类海洋生物的分类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进行划分的。

根据体型和种类的不同,海洋生物可以分为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两大类。

浮游生物主要指那些不能自由活动,需要随着水流漂浮的生物,如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底栖生物则指那些能够自由活动的生物,它们栖息在海洋底部的泥沙、岩石或海洋生物的表面等不同环境中。

二、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和其周围的海洋环境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了多个层次的生物群体,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等。

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温、盐度、光照等。

三、海洋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海洋生物为了适应复杂的海洋环境,发展出了一系列独特的适应性特征。

例如,有些海洋生物具有特殊的气囊结构,可以浮在水面上;有些海洋生物拥有特殊的鳞片和鳍,以适应海洋中的高压环境和快速游动的需要。

此外,海洋生物还通过某些特殊的保护色和伪装来躲避捕食者的袭击。

四、海洋生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海洋生物对人类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既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也可以作为药物和化妆品的原材料。

海洋生物还可以帮助人类治疗一些疾病,并为人类探索未知的海洋领域提供参考。

然而,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等问题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威胁,需要人类加强保护和管理。

总结: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生物及其相关环境的科学学科,涵盖了海洋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适应性特征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各个方面。

了解海洋生物学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促进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共存。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讲解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讲解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好人一生平安一、名词解释1、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2、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立生活的。

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3、鞭毛:在某些细菌表面着生的一至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的功能。

有一种称为鞭毛蛋白的弹性蛋白构成4、伪足:细胞质临时性或半永久性地向外突出部分,见于所有肉足和某些鞭毛原生动物,用于行动和摄食5、伸缩泡:是单细胞生物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能做节奏性伸缩的液泡,兼有排泄功能。

6、包囊:由胶结碎屑而成的,覆盖整个有孔虫的抗害层,在房室形成时或无性繁殖期间起防护作用;或在有性繁殖时包裹2个以上个体7、植物性营养:原生动物门植鞭毛类体内含有色素体,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制成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性营养8、动物性营养:有些生物靠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或微小生物来补充自身的有机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动物性营养,也称吞噬营养。

9、腐生性营养:有些生物通过体表渗透吸收周围呈溶解状态的有机物,以此补充自身有机质,也称渗透营养。

10、领细胞:亦称领鞭毛细胞,为海绵动物和鞭毛纲的动鞭亚纲特有的细胞。

海绵动物的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和中间的中胶层构成。

内层又称为胃层,由特殊的领细胞构成。

领细胞具有一透明的细胞质突起形成的领,领的中央有一鞭毛,鞭毛打动引起水流,水中的食物颗粒和氧主要由领携入细胞内营细胞内消化。

11、水沟系:水沟系统是海绵动物特有的结构,它对于适应固着生活很有意义。

因为海绵动物缺乏运动能力,它的摄食、呼吸、排泄及其它生理机能都要借水流的川行来维持,靠鞭毛的打动,不断地将外界的水连同食物和氧气带入水沟系统里,不断地将废物带到外面去。

有性生殖的精子也是由水流又一个海绵流到另一个海绵体内12、中央腔:水流通道13、胚层逆转:多孔动物胚胎发育形成囊胚后,动物极的小分裂球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分裂球中间形成一个开口,然后整个囊胚从开口处翻转出来,于是成为小分裂球鞭毛向外的两囊幼虫。

海洋生物学复习提纲

海洋生物学复习提纲

题型名词解释(3分*6=18分)选择题(2分*10=20分)连线题(1分*12=12分):给出12种生物的名称,连线划出其相应的分类地位如:鱿鱼----软体动物门角藻----甲藻门简答题(5分*4=20分)问答题(10分*3=30)复习提纲竞争排斥::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一个物种通过竞争而使另一个物种数量减少。

营养再生: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将初级生产过程中结合到有机物中的营养素释放出来,使其可被光合生物再次利用。

海洋浮游藻类:浮游生活,单细胞藻类,种类多,数量大,是海洋初级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海洋牧草,是其他生物重要的生物环境因子海洋藻类植物: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自养生活,以简单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的叶状体植物。

初级生产力:总初级生产力扣除初级生产者呼吸生长消耗的有机物所得的有机碳总量。

限制性因子:在众多环境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和扩散的因素。

逆流系统:关键捕食者:对群落产生的影响程度远远超出其丰度比例的捕食,一般是群落中的顶级捕食者。

群落中对决定其它大多数种类在群落中持续生存的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的种类。

堡礁:由大量生长的造礁石珊瑚骨骼构成的、与海岸或岛屿平行或其间有宽而浅的潟湖相隔的珊瑚礁。

如大堡礁环礁:大洋中由大量生长的造礁石珊瑚骨骼所构成的环形珊瑚礁,中间有不太深(100 m以内)的潟湖,出口较窄异配生殖:雌雄配子囊产生的两种配子大小不同形状相似卵式生殖:雌雄配子囊产生的两种配子大小形状迥异,酸藻目、海带目、网地藻目世代交替: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生殖隔离:两个种群不能成功杂交。

自然界由于某些机制阻碍了不同种群个体间的相互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繁殖后代。

(生态学)不同种群的个体间不能交配或交配不育或不能产下有繁殖能力的后代,导致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引言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理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学科。

海洋生物学的研究对于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护海洋生物资源、探索新药物和生物技术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海洋生物的分类、生物地理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等方面进行复习。

二、海洋生物的分类1. 海洋生物的分类依据海洋生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遗传关系等进行。

常见的分类依据包括外部形态、内部解剖、生活史、遗传物质等。

2. 海洋生物的分类系统海洋生物的分类系统主要包括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等级别。

常见的海洋生物包括藻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

三、海洋生物地理学1. 海洋生物地理区划海洋生物地理区划是根据海洋生物的分布特征划分的。

常见的海洋生物地理区划包括大洋区、海洋区、沿岸带、近海带等。

2. 海洋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海洋生物地理学研究海洋生物的分布规律、生物地理区划、海洋生物的迁徙和扩散等。

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地理学可以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

四、海洋生态学1. 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海洋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和生态位等。

生物群落是由多个种群组成的,而种群是由同一物种组成的。

2. 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海洋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功能。

物质循环是指海洋中各种物质的转化和传递过程,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3. 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稳定性受到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群的密度和生态位的影响。

五、海洋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 野外观察和实验野外观察是通过对海洋生物的实际观察和记录来获取数据。

实验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海洋生物进行操作和观察。

2. 遗传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遗传分析是通过对海洋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来研究其遗传关系和进化历史。

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测序等,可以对海洋生物的基因组进行研究。

海洋生物复习资料

海洋生物复习资料

海洋生物复习资料1、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藉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特点:体积小、结构简单、分布广、繁殖快、易变异。

2、微生物可分为哪三大型八大类?非细胞型:最小,无典型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及其包裹的核酸组成只能生活在活细胞内: 病毒。

原核细胞型:无成形细胞核及完整的细胞器,只有一团原始核质: 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及螺旋体。

真核细胞型: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胞核分化程度高,细胞器完善: 真菌。

3、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形态特点与区别?细菌(bacterium)是属于原核生物界(prokaryotae)的一种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细胞壁和原始核质、无核仁和核膜,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的单细胞型微生物。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蛋白体、质粒特殊结构——荚膜、菌毛、鞭毛、芽孢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细胞和无性孢子的G+原核微生物, 由于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

1、菌体为丝状单细胞,其大小、粗细与细菌相同2、有多核体,为拟核,与细菌相同3、细胞壁组分为肽聚糖对溶菌酶敏感4、孢子的鞭毛同细菌鞭毛5、核糖体为70s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的细胞核和细胞器)广泛存在自然界,少数为单细胞(酵母菌) ,多数为多细胞(霉菌)多数不致病,仅少数致病,也多为条件致病单细胞真菌圆形或卵圆形酵母菌(yeast)多细胞真菌菌丝和孢子,丝状菌(filamentous fungus) 交织成团或霉菌(mold4、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蛋白体、质粒特殊结构——荚膜、菌毛、鞭毛、芽孢6、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划分?分类标准营养类型A、能源光能营养型化能营养型B、氢供体无机营养型有机营养型1、藻类及其主要特征藻类是低等植物,分布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小球藻3-4μm ,巨藻长度可达60m;具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又称叶状体植物;繁殖器官简单,以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无胚,又叫孢子植物(spore plant)总之,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海洋生物学 陈彦

海洋生物学 陈彦

主要特征腔肠动物:1.辐射对称或两辐对称2.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在两胚层之间有由内外胚层细胞分泌形成的中胶层。

体内的空腔即原肠腔,有细胞外消化的机能,残渣由口排出,所以又称为消化循环腔,或称腔肠。

3.有刺细胞4.具肌肉和神经的分化5.常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世代交替现象环节动物:1.身体两侧对称、同律分节、三胚层、真体腔、闭管式循环系统、链状腹神系统,同时体壁向外延伸成扁平状的疣足和刚毛,雌雄同体或异体,间接发育的种类均有担轮幼虫期。

星虫动物:1.体蠕虫状,两侧对称,分吻部和躯干部两部分;2.吻部细长,管状,着生乳突或钩刺,能缩入体腔。

在顶端形成口盘,口居其中央;有些属具项器,位于口的背侧;触手分布于口或顶器周围;3.躯干部较粗,体壁较厚,肌肉发达,躯干前部背面有肛门,腹侧两面各有一个肾孔;4.雌雄异体,外形相似,性细胞成熟后由肾孔排出体外,在海水中受精和发育,生殖期约在每年春节前后;5.发育为螺旋卵裂,经历担轮幼虫阶段。

软体动物:1.身体不分节,左右对称;2.躯体多分为头、足、内脏囊三部分,背部还有一个皮肤扩张的部分——外套膜和由它分泌的贝壳;3.神经系统为四对神经节(脑神经节、侧神经节、足神经节和脏神经节);4.体腔退化为围心腔;5.口发育期间经过担轮幼虫期(trochophore larva)和面盘幼虫期(veliger larva) (头足类为直接发育)。

淡水蚌类有特殊的钩介幼虫。

6.腔有颚片和齿舌(瓣鳃类除外);多板纲动物:1.头部不发达,位腹侧前方,圆柱状,有一向下的短吻,吻中央为口。

2.足宽大,吸附力强,在岩石表面可缓慢爬行。

3.足四周与外套膜之间有一狭沟,即外套沟,在沟的两侧各有—列楯鳃。

4.肛门位于后端。

腹足纲动物:1.体外常有一螺旋形贝壳,俗称螺类或单壳类。

2.头部明显,具1~2对触角。

口腔形成口球,内有齿舌。

3.足部发达,位于身体的腹面,又有腹足类之称。

4.内脏囊由于在发生期间经过旋转,形成左右不对称。

海洋生态学复习资料

海洋生态学复习资料

海洋生态学复习资料海洋生态学第一章1.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病毒除外)(2)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基本功能(3)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4)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5)生物对外界可产生应激反应和自我调节,对环境具有适应性2.性三个层次。

3.衡量物种多样性的指标:①物种总数;②物种密度;③特有种比例4.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5.生态阈值:即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大气、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制。

第二章1.海水的物理特性和生态学意义物理特性:溶解性、透光性、流动性、浮力及缓冲性能生态学意义:由于海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性,浮游植物可直接吸收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氮、磷等无机盐。

同时海水具有透光性,为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必需的光照条件。

此外,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碳酸氢盐含量非常丰富。

有了上述这些条件,生活于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就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质。

而在海洋环境中,大量个体小、结构简单而脆弱的生物得以生存,这是由于海水浮力对这些生物具有支撑、传送和保护的作用。

海水较高的比热以及流动性使水温、pH值环境因素保持相对稳定和有利于生物的分布和扩散。

2.按浮游生活阶段在生活史中所占时间长短可分为以下3类。

①终生浮游生物:大多数浮游生物属于这一类。

②阶段性浮游生物:即在生活史的某个阶段营浮游生活的生物,成体则营底栖生活(或游泳生活)。

通常指底栖或游泳生物的卵和幼体。

在每年一定季节出现,具周期性。

③暂时性浮游生物:这类原非浮游生物,仅有时短暂地离开底层营浮游生活,如涟虫类、糠虾类、等足类和介形类等底栖生活。

3.浮游植物主要类别有①硅藻类②甲藻类③金藻类④原核自养生物4.底栖生物与底质关系划分底表生活型;固着生物、附着生物、匍匐生物底内生活型:管栖动物、埋栖动物、钻蚀生物5.污损生物:指附着在船底、浮标和一切人工设施上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总称6.海洋的三大环境梯度①赤道到两极的纬度梯度②从海面到深海海底的深度梯度③从沿岸到开阔大洋的水平梯度第三章1.限制因子:一种生物要能在某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必须从环境中不断得到生长和繁殖所需的各种基本物质,同时还要有适宜的各种理化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腔肠动物1.简单描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1)辐射对称或两辐对称2)在两胚层之间有由内外胚层细胞分泌形成的中胶层3)体内的空腔即原肠腔,又称消化循环腔,有细胞外消化的机能,残渣由口排出。

4)有刺细胞5)具肌肉和神经的分化6)常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世代交替现象2.什么是腔肠动物的世代交替现象?水螅型个体以无性繁殖(即出芽生殖)的方式产生水母型个体;水母型个体脱离母体后,又以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水螅型个体。

3.写出腔肠动物门下面的分纲检索表。

1(6)体辐射对称,具刺细胞……………………………………………..有刺胞亚门Cnidaria2(5)水螅型小或无,有水母型3(4)水螅型小,常成群体。

水母体小,有缘膜……………………….….水螅虫纲Hydrozoa4(3)通常无水螅型,水母体大,无缘膜………………………….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5(2)仅有水螅型,无水母型……..………………………………………..珊瑚虫纲Anthozoa6(1)体两辐对称,无刺细胞……………………...……..….(无刺胞亚门)栉水母纲Ctenophor4.简单描述腔肠动物的食性。

腔肠动物不论水螅体或水母体,大多为肉食性种类。

借助触手捕取小型生物,利用触手上的刺细胞把小动物杀死,并送入口中。

饵料主要是各类浮游动物(甲壳动物,软体动物,浮游幼虫及原生动物等),有些水母(如海月水母)摄食大量的仔稚鱼。

第二部分:环节动物1.简述环节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1)典型的环节动物整个虫体由数目不等的体节组成,根据体节形态上的差异,可明显区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个部分。

2)头部位于体的最前端,由围口节和口前叶组成,吻可由口中翻出,吻前端具1对大颚,吻上具一些乳突状附属物和颚齿。

3)躯干部沿虫体纵轴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每个体节两侧具疣足,疣足上具刚毛。

4)虫体最后一节,即尾或肛节,无疣足,具肛门和1-2对细长的肛须2.简述星虫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1)体蠕虫状,两侧对称,分吻部和躯干部两部分。

2)吻部细长,管状,着生乳突或钩刺,能缩入体腔,在顶端形成口盘,口居其中央;有些属具项器,位于口的背侧;触手布于口或项器的周围。

3)躯干部较粗,体壁较厚,肌肉层发达,躯干前部背面有肛门,腹侧两面各有一个肾孔;3.名词解释:异沙蚕体多数典型的海洋多毛类于生殖前出现生殖态,即在形态上发生变异,由无性或非生殖个体有性或生殖个体转变,此具有生殖态的虫体则称为异沙蚕体。

4.名词解释:同律分节大多数的环节动物的躯体除前两节和尾节外,都是由许多彼此相似,而又重复排列的体节构成,这些体节不仅外部相似,而且内部的重要器官,如循环、神经、排泄、生殖等也都按节重复排列,这种分节现象称同律分节。

5.简述多毛纲动物中管栖目与游走目的主要区别管栖目动物营附着生活,居住在沙穴,泥穴或它自己的分泌物所形成的管子中。

体后部的疣足退化。

肾管集中在身体的前部。

呼吸器官、取食器官也集中在身体的最前端。

因此,身体很明显地分成数区。

头部附属器官变化很大,一般都有具纤毛的触手,靠纤毛的摆动使有机物碎片或微小生物流入口内。

咽部没有颚齿,也不能外伸。

游走目动物营自由生活。

除头部和尾部外全身各体节的构造相似,每个体节有1对疣足,并具肾管和鳃。

口前叶明显,咽(吻)能翻出口外,其前端有1~2对发达的大颚,一般为捕食性动物,也有少数过穴居或管栖生活。

6.多毛类中沙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早期胚胎发育、担轮幼虫期、疣足幼虫期、刚节幼虫期。

第三部分软体动物1.作出软体动物门的分纲检索表。

1(2) 无贝壳。

体呈蠕虫形……………………………………………………无板纲Aplacophora 2(1) 有贝壳。

体不呈蠕虫形3(10) 无清楚的头部。

4(9) 贝壳若有也不是两片。

5(6) 贝壳由8片组成……………………………………………………多板纲Polyplacophora 6(5) 贝壳为一个介壳。

7(8) 贝壳帽状,覆盖于身体背面………………………………………单板纲Monoplacophora 8(7) 贝壳圆筒形………………………………………………………………掘足纲Scaphopoda 9(4) 贝壳为两片…………………………………………………………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10(3) 有一清楚的头部。

11(12)头部具1~2对触角。

壳呈螺旋形,圆锥形或没有………………………腹足纲Gastropoda 12(11) 头部具长的腕………………………………………………………头足纲Cephalopoda2.简述贝壳的结构及其生长过程。

贝壳具有三层结构,最外面的角质层很薄,透明,有光泽,由壳基质构成,不受酸碱的侵蚀,可保护贝壳;中间的棱柱层占贝壳的大部分,由角柱状的方解石构成;内面的珍珠层富光泽,由叶状霰石构成。

角质层和棱柱层为外套膜边缘分泌形成,可随动物的生长逐渐加大,但不增厚;珍珠层为整个套膜分泌而成,可随动物的生长而增加厚度。

珍珠就是由珍珠质层形成的。

3.名词解释:软体动物的外套膜。

外套膜为软体动物所特有的结构,由身体背侧皮肤褶向下伸展而成,常包裹整个内脏团,可以分泌形成贝壳。

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形成的腔称外套腔,腔内常有鳃、足以及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开口。

4.简述多板纲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

1)多板纲动物俗称石鳖,身体一般背腹扁平,呈椭圆形。

2)贝壳由八块钙质板片组成,多作叠瓦状排列。

3)头部不发达,位腹侧前方,圆柱状,有一向下的短吻,吻中央为口。

4)足宽大,吸附力强,在岩石表面可缓慢爬行。

5)足四周与外套膜之间有一狭沟,即外套沟,在沟的两侧各有—列楯鳃。

6)肛门位于身体后端。

5.简述腹足纲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

1)体外常有一螺旋形贝壳,俗称螺类或单壳类。

2)头部明显,具1~2对触角,口腔形成口球,内有齿舌。

3)足部发达,位于身体的腹面。

4)内脏囊由于在发生期间经过旋转,形成左右不对称。

5)心脏位于身体的背侧,有1心室,1或2个耳;6)神经系统由脑、足、脏和胃肠神经节构成;7)发生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6.解释什么是腹足类动物的齿舌和齿式。

齿舌是软体动物消化系统中的特殊器官。

位于口腔底部,由许多分离的角质齿片固定在一个基膜上构成,呈带状。

摄食时齿舌作前后伸缩运动,锉碎并刮取食物。

齿式指用数字等符号来表示软体动物齿舌带上角质齿的数目及排列方式。

横列的角质齿板通常由中央齿一个、侧齿一对或多对、缘齿一对或多对组成。

如中华圆田螺的齿式为2·2·1·2·2,表示每列角质齿板由中央齿1个、左右对称排列的侧齿和缘齿各2个组成。

7.画图:腹足动物贝壳的模式图,标示主要的结构名称。

8.简述掘足纲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掘足纲动物贝壳呈长圆锥形、稍弯曲的管状,两端开口,壳的直径由后向前逐渐加大,并向背面弯曲,因此成象牙形或喇叭形。

身体前端具圆锥形的头,头的周围有一圈细长的头丝,头丝末端具粘着盘,头的端部为口。

足圆柱形。

9.画图:掘足纲动物的外形结构10.简述双壳纲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1)身体侧扁,左右对称,有两片贝壳;2)头部退化,无触角及感官;3)足部发达,呈斧头状;4)鳃发达,呈瓣状。

11.画图画图示意双壳纲动物贝壳壳长、壳宽、壳高的测量,并示意双壳纲动物贝壳内面的肌肉痕,解释分别对应于动物体上的哪些肌肉?闭壳肌痕:对应闭壳肌,1个或前后各1个。

外套痕:对应外套膜环肌。

外套窦:外套痕末端向内弯入的部分,对应水管肌痕。

12.列举双壳类动物的不同生活方式1)埋栖生活,如文蛤;2)固着生活,如牡蛎;3)附着生活,如贻贝;4)钻蚀生活,如船蛆。

13.名词解释:双壳纲动物的足丝足丝为营附着生活的双壳类动物所特有的器官,从足部略近中央的足丝孔伸出,以壳基质为主要成分的硬蛋白的强韧性纤维束。

贝体借足丝将身体固着于岩石或海藻以及其他的动物体上。

第四部分棘皮动物1.棘皮动物门下五个纲的分纲检索表;1 (6) 有触手腕.2 (3) 腕形状为羽状小枝……………………………………….………海百合纲3 (2) 腕形状非羽状小枝4 (5) 腹面有管足沟………………….…………………………..……….. 海星纲5 (4) 腹面无管足沟……………………………………………………. 海蛇尾纲6 (1) 无触手腕7 (8) 骨骼为骨板紧密结合而成的壳..……………………..……………. 海胆纲8 (7) 骨骼为体内分散的骨片……………………………………………. 海参纲2.棘皮动物门动物的主要特征;1)次生性辐射对称,多数为五辐射对称;2)具中胚层来源的内骨骼,常向外突出成棘刺;3)真体腔发达,具特殊的水管系统和围血系统;4)胚胎发育过程极为典型,均黄卵,完全均等卵裂;5)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肠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囊,为后口动物;6)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个体发生中有浮游幼虫阶段。

3.简述海百合纲、海参纲、海星纲、海胆纲、蛇尾纲各纲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海百合纲1)大多固着生活,似植物,体呈杯状;2)腕呈羽状分支,5腕从基部即分支,可弯曲自如;3)具步带沟,管足无吸盘,无运动功能。

海参纲1)体呈蠕虫状,柔软,无棘刺,两侧对称;2)内骨骼为极小的骨片,形状规则;3)口为一圈触手所包围;4)背侧管足退化成肉刺,腹面管足发达;5)具水肺或称呼吸树,有呼吸与排泄功能。

海星纲1)体扁平,由体盘及腕组成,二者界限不明显,腕数目一般为5个,多呈星形,口在身体腹面中央;2)腕下面有开放的步带沟与口相通,沟内具有4行或2行管足;3)整个身体由许多钙质骨板借结缔组织结合而成;4)体表有突出的棘、瘤或疣等结构。

海胆纲1)体多数呈球形,少数呈盘形或心脏形;2)无腕;3)内骨骼互相愈合形成一坚固的壳,壳上有疣突及可动的长棘;4)多数种类口内具咀嚼器,其上具齿,结构复杂,可咀嚼食物。

蛇尾纲1)体扁平,星状;2)体盘小,腕细长,两者分界明显,腕的椎骨间为节椎关节,能作水平屈曲,不能作垂直的上下运动。

盘和腕上常被有明显的小板或鳞片。

;3)无步带沟,管足退化,呈触手状,无运动功能,司呼吸和感觉。

4.名词解释:棘皮动物的水管系统水管系统为棘皮动物体内所特有的结构,是次生体腔的一部分形成的一系列管道组成,有开口与外界相通,海水可进入循环。

由筛板、石管、环水管、辐射管、侧水管、管足等组成,水管系统里面充满液体,相当于一个液压系统,主要功能是运动,兼有呼吸的功能。

第五部分原索动物1.简述脊索动物门的基本特征。

1)具有脊索2)具有中空的背神经管3)有咽鳃裂2.简述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其代表动物。

尾索动物1)幼体尾部有脊索存在,成体一般没有脊索;2)成体呈囊状或圆桶状,被一由其皮肤分泌的、近似植物纤维质的被襄所包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