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分析与评价
∞ ∞ ∞ ∞ 0
目, 目前衡量教学效果 的主要手段之一 , 是 也是对学 生进行学业
成绩测评的重要工具… 。同时, 考试 也是教 学全过 程 中的重 要 环节。它 既能检查 和评估学 生对 主干课程基础 知识 学习的效率 和技 能掌握 的程度 , 又能较 为客观地评 价课 程教学过 程 的教 学 质量和效 果。通过 对试 卷和考试 成绩 的认真分 析 , 以及 时地 可 发现 教学过程 中存在 的问题和薄 弱环节 , 这有 助于任 课教师 对
学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3 1 试卷题型与结构 .
本次考试试题分客观题 和主观题 , 两类
空, 2 共 5分 , 1 . % ; 4题 名词解 释包 含 5道 小题 , 1 占 58 第 共 5 分 , 8 8 ; 5题简答题包含 2小题 , 1 , 35 ; 6 占 .% 第 共 5分 占 .% 第 题为绘图题 , 5分 , 18 ; 卷卷 面分值满分为 10分。 共 占 .% 试 0
[ 中图分类号] G4 4 7 [ . 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0 6 3 (0 8 0 83 0 0 8~ 6 3 2 0 )6— 8 — 2
高等 医学 院校主干课程的考试是教学活动 中不可缺少 的项
标准差 9 9 6 .6 。及格率 为 9 . 6 , 0 8 % 不及 格率为 9 1% , 卷难 .3 试 度为 0 60 信度指 数为 0 2 2 试卷 区分度为 0 2 5 效度指数 .8 , .8 , .3 , 为 02 7 设置信度为 9 % , .1, 9 符合正 态分 布 , 试成绩 分布及 分 考
今后教学 内容 的调整 和对教学方 法的改进 , 一步加 快教学 改 进 革 的步伐 , 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和教学质量。为此 , 我 们抽取 2 0 0 5级临床医学等 6个专业 本科 生共 2 0名学生 的《 3 医 学微生物学》 末考试 试卷进 行 了认真分 析 , 期 旨在为 今后 的考 试命题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评价的改革与实践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评价的改革与实践《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课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动手能力对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教研室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考核内容及成绩评定方法进行改革,制定了一套公正、客观、合理的实验考核体系,这对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实验原理、技术和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可以为相关学科的实验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标签:实验课考核评价;医学微生物学;改革实践《医学微生物学》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实验学科,实验课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树一帜的实验技术在学科发展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通过实验课教学,不仅可以验证和加深理解有关的基础理论,而且对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3]。
因此,本教研室在历年教学中一直很重视实验课教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理论课(大课)与实验课(小课)的比例始终保持在2:1左右。
但是,作为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的实验考试,以往由于学生人数多,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主要将学生的实验报告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其优点在于简便易行,适用于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
但是,这样做也往往造成学生只注重写实验报告而轻视实际操作能力,较难全面、客观的反映学生对基本技术的掌握情况和动手能力,更不能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4] 。
因此,结合本学科发展特点,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课程考核内容及成绩评定方法进行改革,探究新的实验考试模式是作为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5-7]。
本课题致力于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考核内容及成绩评定方法进行改革,结合本学科发展特点,制定一套公正、客观、合理的实验考核体系,这将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实验原理、技术和技能,同时使带实验课的教师有更强烈、更明确的责任感,这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8-10]。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操作技能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关系。
方法选取2005~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班305名学生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作为研究资料,计算两类成绩的相关系数并进行检验。
结果2005~2009级学生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0、0.276、0.331、0.368、0.625,相关系数检验均显示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之间有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掌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微生物学检验操作技能,反之亦然。
标签: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相关性分析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将实验室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学科,实验教学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1],而实验考核则是验证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为了研究我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效果以及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关系,本资料对我校2005~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班305名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校全日制统招本科2005~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30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均使用《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为授课教材,收集上述学生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计算资料。
1.2 研究方法1.2.1 成绩计算方法实验考核成绩按照原始考核成绩100分为满分计算,理论考试成绩按期末考试原始卷面成绩100分为满分计算。
1.2.2 分组方法[2-3] 将学生按照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排序,取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其余为中分组;实验考核成绩的分组采用相同方式。
1.3 统计学处理[4]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mov法(K-S法)进行正态性检验,根据正态性检验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非参数方法)或Pearson相关分析(参数方法)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考核方案 一、课程描述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考核方案一、课程描述《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考试课,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是近年来随着医学检验专业的崛起和发展而形成的,是临床专业课程之一,亦是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该课程是以微生物学的理论为基础,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的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提高和完善的新体系。
由于该课程与临床联系非常紧密,具有理论较深、难于记忆的特点,随着微生物检验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这就对我们从事该课程教学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教研室为了学生更好的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取得优异的考核成绩,特制定了科学、全面、易于操作的考核办法。
课程名称:《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性质:必修考试课教学时数:理论课42学时,实验课42学时。
开课单位:临床医学院检验教研室授课对象:09级本科医学检验专业1-6班二、考核的目的与要求考试是为了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参与程度等,分为终结性考试和形成性考试。
终结性考试是对学期末学生学完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考核内容、方式、题型、时间(一)考核内容:分为平时的形成性考核内容和课程结束时的理论考核内容。
1、形成性考核内容:包括实验课出勤考核、实验报告、实验考核、技术操作。
2、理论考核内容即课程结束时的考试内容:包括:绪论、临床细菌学总论(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等)、各论(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白色念珠菌、肠杆菌科、脓汁标本的分离、厌氧菌的分离鉴定)等方面内容。
(二)考核方式:《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的形成性考核采用实验课出勤抽查及实际操作的形式完成;课程结束时的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的考试形式。
(三)考核题型:1、形成性考核题型:实验课出勤占5分,实验报告占10分,实验考核占5分、技术操作占10分。
2、终结性考核题型:课程结束考试采用理论考试、百分制的形式,题型为选择题40题占40分(A型题占30分,B型题占5分,X型题占5分),概念题占10分,填空题占10分,简答题占25分,论述题占15分。
运用试卷分析提高《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命题质量
运用试卷分析提高《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命题质量摘要:目的:评估西安医学院2006级和2007级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
方法:选取西安医学院2006级和2007级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期末考试试卷,共107份,从题型分配、成绩分布、难度、区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两套试题的题型分配合理、成绩基本成正态分布,2006级试题的区分度较好,2007级试题的难度较适中。
结论:两套试题各有优缺点,提示我们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题库。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试题质量;难度;区分度考试是一种了解、检查和鉴定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为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应对考试结果进行检查和分析,以期找到存在的问题,为教学与考试的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了解学生对的把握程度,有利于教师评定教学质量和比较各种教学方法。
通过试卷分析,根据学生的成绩情况,可以提高命题的质量,为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题库做好铺垫。
本文对西安医学院2006级和2007级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分析,以期发现问题,提高命题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增进教学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分别选取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系检验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两次期末考试试卷为研究对象,共107份,其中2006级学生试卷56份,2007级学生试卷51份。
2.命题。
试卷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根据规范化试卷要求,随机从教务处计算机题库中抽取。
2006级和2007级两次考试题型、数量、所占分值比例均一致。
3.评卷方法和数据处理。
考试结束后立即密封试卷,根据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按照流水作业的方式安排固定人员进行统一阅卷,流水作业方式,每题专人评阅,以减少主观性阅卷的差异。
利用E某cel对所有学生的成绩建立数据库,按分数段计数,绘制条图并制定出考试成绩频数表。
临床微生物学在医师考试中的重要性
添加 标题
与药学的关系:临床微生物学与药学密 切相关,因为它们都涉及到感染性疾病 的治疗和药物管理。
添加 标题
与免疫学的关系: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 疫系统防御机制的学科,而临床微生物 学涉及到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应答和免疫 调节,因此与免疫学也有密切的联系。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与病理学的关系: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 原因、发展和结果的学科,而临床微生 物学涉及到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 制,因此与病理学有密切的联系。
更加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强调考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微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如诊断、治 疗和预防感染等方面的技能。
增加病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要求考生具备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如分析病历、 提出治疗方案等。
强调对微生物学最新进展和研究的了解:要求考生关注微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 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临床微生物学在医 师考试中的占比为 20%
临床微生物学在考 试大纲中属于重点 科目
临床微生物学在考 试中占比高,要求 考生熟练掌握相关 知识点
临床微生物学在医 师考试中的占比逐 年增加,表明其重 要性不断增强
帮助医师更好 地理解感染性 疾病的发病机
制
提高医师对抗 生素合理应用 的意识与能力
培养医师对疾 病预防和控制 的意识与能力
增强医师对实 验室诊断结果
的解读能力
临床微生物学知识有助于医师正确识别病原微生物,从而避免抗生素滥用。
了解抗生素的抗菌谱和药代动力学,有助于医师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 剂量。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C h i n a
C HE N J i n l o n g
XI A Q i a n f e n g
P E NG J i a n g l o n g
Y A NG X/ a o j 唧
NI U L i n a
De p a r t me n t o f P a t h o g e n i c B i o l o g y , T r o p i c a l Me d i c i n e a n d I n s p e c t i o n Me d i c i n e , Ha i n a n Me d i c a l Co l l e g e , Ha i k o u 5 71 1 9 9 ,
检验专业 本科班 3 0 5名学生 临床微生物 学检验 的实验考核 与理论考试 成绩作为研究 资料 , 计算两类 成绩 的相关 系 数并进行 检验 。结果 2 0 0 5~2 0 0 9 级学生 实验考核成绩 和理论考试成 绩的相关系数 ( r 汾 别为 0 . 4 6 0 、 0 . 2 7 6 、 O . 3 3 1 、 0 . 3 6 8 、 0 . 6 2 5 , 相关 系数检验 均显示 实验考 核成绩 和理论考 试成绩之 间有正 相关关 系( 尸< 0 . 0 5 o 结论 掌握 临床 微生物学 检验的相关理 论知识能够提 高学生 的微 生物学检验操作技 能 , 反 之亦然 。 【 关键词 】 临床微 生物学检验 ;实验 考核 成绩 ; 理论 考试成绩 ; 相 关性 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G6 4 2 . 4 7 4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0 6 1 6( 2 0 1 3) 1 6 — 1 2 3 一 O 2
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技能考核探讨及分析
辍
_ <
成 绩 图 1ຫໍສະໝຸດ 检验 1 班 成 绩 分 布 妊 一 <
图 2 检 验 2班 成 绩 分 布
辎 <
2 考 核 结 果 各班 班级成绩分布情况见图 l 、 图2 、 图3
3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通 过 3个 行 政 班 实 践 技 能 考核 成绩 、 考 核 过程 中 主 要 问 题 及平 时实验课情况进行分析 , 具体如下 。 3 . 1 考 核时间有限学生情绪过分 紧张 , 不能正常发挥 , 心理 素质欠佳 。 3 . 2 在 镜下 不 能 快 速 找 到 有 效 视 野 或 形 态 不 能 正 确 辨 认 , 其 原因主要是上实验课 日的不明确 , 不能熟练运用显微镜 。 3 . 3 学 生对 基本概念 、 基本知识 、 基本技 能 , “ 三基 ” 的掌握 仍 然不 够 扎 实 , 需要进 一步加强。 3 . 4 实 验课 4个 同 学 一 组 进 行 分 组 操 作 , 个别 同 学 经 常 不 动 手操 作 , 导 致 技 能操 作 考 试 时 常 规 和基 本 操 作 技 术 不 能 按 要求 完成。
・
3 8 6・
哈尔滨医药 2 0 1 3年第 3 3卷第 5期
微 生物学 检验 实 践 技 能考 核探 讨及 分 析
雷 世 鑫
( 平凉 医学高 等专科 学校 , 甘肃 平凉 7 4 4 0 0 0 )
摘要 目的 微 生物 学检验是一 门实践性 、 技 术性很 强的 医学检验技 术专业的主干课程 , 对本课 程 实行 实践技 能考 核 。 不但可以进一步强化 学生对 基本概念、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 临床 应用的掌握 , 激发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 和 自觉性 , 培养其 分析、 解决 问题的能力 , 而且可以通过考试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和老师教 学中普遍 存在的 问题 , 进 行有 效的教学反 思, 并及 时予以调 整或干预。对提 高教学效果 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同时在期末也可 以对学生的学习情 况进行更加客观 的评价 。 关键词 微生物 学检验 ; 技 能; 考核 [ 中图分类号 ] R 4 4 6 . 5 [ 文献标识码 】 B 学科分类代码 : 3 2 0 1 1
医学实习生理论考试结果分析
医学实习生理论考试结果分析
简介
本文旨在分析医学实生的理论考试结果,以便了解他们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和表现情况。
数据收集及处理
为了进行分析,我们收集了医学实生理论考试的成绩数据,并进行了以下处理:
1. 去除异常数据:排除成绩异常的数据,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分类:根据实生所属医院和科室,将数据进行分类,以便对不同实生群体进行比较分析。
分析结果
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平均成绩:实生的平均成绩为X分,属于(优秀/良好/一般/较差)水平。
2. 成绩分布:成绩分布在整体上呈现(正态分布/偏态分布/不均匀分布)趋势。
3. 不同医院比较:根据医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A医院实生的
平均成绩较B医院为高/低。
4. 不同科室比较:根据科室进行比较分析发现,X科室实生的
平均成绩较Y科室为高/低。
结论
通过对医学实生理论考试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实生整体上在理论知识方面表现良好/一般/有待提高。
2. 对于成绩较差的实生,我们建议开展额外的辅导和培训,以
提升其理论知识水平。
3. 不同医院和科室之间的差异提示了可能存在的教学质量和环
境因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1]
- [参考资料2]
- [参考资料3]。
医学微生物考试分析及反思
医学微生物考试分析及反思作者:张琼吴高莉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30期摘要本文章通过对长沙医学院2010级临床专业医学微生物考试成绩的分析评价,既能了解学生对本门学科的掌握情况,并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分析反思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我们对长沙医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10个班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获得反馈信息,既能够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向,达到助学相长。
图注:难度系数=1-每题平均分/每题满分区分度= (高分组平均分-低分组平均分)/每题满分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2010级临床专业本科1~10班医学微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共计1420份。
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凡主编的《医学微生物》第7版。
理论30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授课。
1.2 命题原则和试题特点本次试卷严格按临床专业《医学微生物》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出题,没有出现偏题、怪题。
考题性质分二类,一是客观性试题,二是主观性试题。
其结构和分值如下分布:选择题30个30分,填空题6个15分,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2个15分,综合题1个20分。
2 结果与分析2.1 考试结果试卷满分100分,平均成绩为71.6分,最高分为93.5分,最低分为25分,考试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符合教学规律。
62.7%学生的考试成绩在70分以上,不及格率为19%,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是不错的,达到了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
各分数段频率分布见图1,分析见表1。
2.2 考试分析从考试成绩结果可以看出,考试整体难度偏低,但区分度较高。
总体考试情况较为满意。
卷面成绩中,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得分率都较高,学生掌握情况不错。
难度最大,失分最多的是综合题,综合题普遍得分不高,说明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及质控对策分析
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及质控对策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并研究质量控制对策。
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2月间本院检验科出具的5000份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对检验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然后针对性制定质量控制对策。
结果:送检不合格的报告为93份,不合格率为1.86%(87/5000),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包括检验人员因素(34.41%)、样本质量因素(32.26%)、操作规范因素(25.81%)、其他方面因素(6.45%)。
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为:严格控制标本质量、提高检验人员素质、严格规范操作规程、做好仪器设备保养。
结论:微生物检验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需要针对性采取质控对策,以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验;影响因素;质量;控制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其构造简单,形状微小,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1]。
微生物检验是临床常规检验方法,可以有效诊断感染性疾病。
可是,微生物检验牵涉到的环节较多,检验流程比较复杂,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存在偏差。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我科室分析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质量控制对策,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检验科出具的5000份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涉及到尿常规、血常规、蛋白定量、痰液检验、脑脊髓试验、分泌物检验等,其中2613份来自于男性,2387份来自于女性,患者年龄20~75岁,平均(45.39±4.10)岁。
所有报告已按规范填写完整,无漏填项。
1.2分析方法对这5000份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进行分析,对比病理学检验结果及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检验合格与不合格情况,计算不合格率,分析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质量控制对策。
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解读
根据微生物检验报告的结果,医生可以合 理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
监测治疗效果
评估疾病预后
通过定期复查微生物检验报告,医生可以 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微生物检验报告的结果可以反映患者的病 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微生物检验报告的评估和改进建议
评估报告质量
对微生物检验报告的质量 进行评估,如准确性、可 靠性、及时性等方面。
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
支原体检测
通过采集患者样本进行培养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支原体 感染。
衣原体检测
通过采集患者样本进行培养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衣原体 感染。
04
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的解读和应用
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的方法和步骤
分析报告内容
仔细阅读报告,了解检验项目、检验 方法、结果及参考值。
对比参考值
等。
检验结果和解读
阴性结果
表明所检测的病原体未在样本中检出。
耐药性分析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判断病原体对不同抗生 素的敏感程度,为临体在样本中检出。
病情评估
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 后。
检验报告的格式和要求
报告格式
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验项目 、指标、结果、解读和注意事项 等内容。
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解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临床微生物检验简介 • 微生物检验报告的内容 • 常见微生物检验指标解读 • 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的解读和应用 • 微生物检验报告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
01
临床微生物检验简介
微生物检验的目的和意义
诊断感染性疾病
通过微生物检验,确定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 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
诊断学理论和实验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 的《 临床诊断学 》 和《 实验诊 断学》 为教材 , 根 据《 诊 断学考 试大纲》 , 按考教分离制度 编制理论考 试试卷 , 题 型有单项选择题 ( 5 0分 ) , 不定项选择题 ( 2 0分 ) , 简 答题 ( 3 0分 ) , 总分 1 0 0 分 。实验考试 以体格检查和诊断操作技
【 E WO L ] . h t t p : / / w w w . e n n i e . c n , h t m l , 2 0 0 7 - 0 7 - 2 0 .
或者 网络成瘾导致其 自尊水平降低?或者是二者之间具有交互 作用, 这种 因果关系的确定尚需纵 向研究或追踪研究才可能得
到满意的结果。
1 9 9 9 ( 增刊 ) : 1 2 7 - 1 3 1 .
有关 网络成瘾与信赖他人 及主观幸福感 的关 系研究并不 多见。本研究表 明, 网络成瘾 中职生信赖他人的评分高于非成
【 4 】 吴汉荣, 朱克京. 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路径分析 . 中 国公
共卫 生 , 2 0 o 4 ( 2 O ) : 1 3 6 3 — 1 3 6 4 .
能考核为主 , 总分 1 0 0分 。
1 . 3 分析 方 杖
学理论成绩和实验成绩作为研究资料 。参考有关研究『 l 1 , 将学生 按 照考试成绩 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 取前 面 2 7 %的学生作为高分 组, 后面 2 7 %的学生作为低分组 , 其余学生作为中分 组。
1 . 2 试卷组 成
中图 分 类号 : G 5 2 6 . 5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号 :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3 ) 2 3 - 0 1 2 4 - 0 2
医学微生物学综合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医学微生物学综合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覃艳春;黄衍强;韦连登;黄干荣;谢振峰【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微生物学综合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关系。
方法选取我校2009~2012级临床专业学生2358名学生医学微生物学的综合实验考核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作为研究资料,计算两类成绩的相关系数 r 值与概率 P 值。
结果2009~2012级我校学生医学微生物学综合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r )分别为0.18、0.14、0.14、0.15,经 SPSS 13.0统计分析显示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P <0.001);通过不同组段分析还显示综合实验考核高分组有3.5%的学生理论考核进入低分组,综合实验考核低分组也有5.5%学生进入到高分组。
结论综合实验考核成绩好的学生理论成绩也比较好,反之亦然;有部分学生虽然综合实验考核成绩好,但是如果不注意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在理论考试中也会得低分,综合实验考核成绩低的学生经过努力也会在理论考试中取得高分。
【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116-117)【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综合实验考核;理论考试【作者】覃艳春;黄衍强;韦连登;黄干荣;谢振峰【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桂西微生物感染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桂西微生物感染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桂西微生物感染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桂西微生物感染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桂西微生物感染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百色 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74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理论考试是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的全面考察,实验课能使学生由学会操作到熟练操作再到临床应用[1]。
医用生物学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的相关性分析
医用生物学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的相关性分析
李永全;周汝滨;郑克勤
【期刊名称】《广东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16)4
【摘要】医用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教学约占总学时的1/3,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以往实验成绩的评定没有严格的统一的量化标准,难免有“人情分”、“印象分”[1]。
为了比较客观地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作者曾制定了医用生物学实验考核量化指标及实验课...
【总页数】2页(P388-389)
【作者】李永全;周汝滨;郑克勤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4
【相关文献】
1.留学生生理学理论考试与实验考核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J], 童攒;王媛;李长勇;石
俊枝;彭碧文;万瑜
2.留学生生理学理论考试与实验考核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J], 童攒;王媛;李长勇;石
俊枝;彭碧文;万瑜;
3.医学微生物学综合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J], 覃艳春;黄衍强;韦连登;黄干荣;谢振峰
4.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J], 蓝永洪;郑小桃;符皎
荣;林世珍;洪灯
5.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J], 饶朗毓;陈锦龙;夏乾峰;彭江龙;杨晓君;牛莉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研究员理论考试结果分析
医学研究员理论考试结果分析本文对医学研究员理论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帮助研究人员理解考试结果以及提供改进和准备考试的建议。
考试结果概览根据我们收集的数据,医学研究员理论考试的整体通过率为80%,这显示了参与考试人员的相对良好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通过率分析考试结果显示,参与者在各个科目上的通过率有所不同。
以下是各科目的通过率分析:1.生物化学:通过率为85%2.解剖学:通过率为80%3.细胞生物学:通过率为75%4.病理学:通过率为83%5.药理学:通过率为78%6.临床试验设计:通过率为90%通过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科目的难度和考察内容的差异,研究人员应该重点关注通过率较低的科目,加强相关知识的研究和准备。
得分分布分析对于通过考试的参与者,我们还对他们的得分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得分分布的结果:最低分:60分平均分:85分最高分:98分得分分布的宽度表明参与者在知识掌握和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参与者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准备来提高自己的分数。
改进建议基于对考试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和准备考试的建议:1.关注通过率较低的科目,并深入研究和理解相关知识点。
2.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和解析真题来提高解题能力和时间管理技巧。
3.订立研究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来复各个科目。
4.寻求导师或同行的帮助和指导,共同讨论和解决难题。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参与者将能够提高在医学研究员理论考试中的表现,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论本文对医学研究员理论考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提供了对通过率和得分的讨论,同时给出了改进和准备考试的建议。
通过科学的准备和专注于提高知识水平,参与者将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考试挑战。
以上是对医学研究员理论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对研究人员在备考和参加考试中有所帮助。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医院感染相关性分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医院感染相关性分析【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医院感染;相关性1有利于提供病原学诊断结果近些年,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放化疗手段的开展、消毒灭菌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等因素均显著增加了药源性感染的病例。
临床医护人员在隔离与治疗感染疾病患者时,首先需要为患者进行病原学诊断,才能够做出正确判断,从而有效抑制患者病情的进展。
其次,临床科室接收到病原学诊断结果、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后,可作为治疗药物选用的参考,最后结合患者的病例分离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细菌分型方法较复杂,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分型、血清学分型与噬菌体分型等,其中以染色体酶切物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使用最为广泛,且该方法可靠性更高。
随着细菌分型技术的不断成熟,检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性能以及检验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为病原学诊断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我国卫生部也明确指出,检验科每间隔6个月均需要对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与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汇报,以便医院开展医院感染防治工作。
2有利于严密监测细菌耐药性长期以来,医疗领域学者不断研制与生产了大量的新型抗菌药物应对微生物的耐药性,而抗菌素的不合理应用不仅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而且细菌耐药性的问题也因此变得愈发复杂。
据相关研究报道,我国大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使用过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均是医生根据治疗经验对抗菌药物的类型与剂量进行选择,在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下增添了细菌的耐药性。
尤其是青霉素链球菌的检测结果显示耐药菌数量显著增加,且临床治疗速度跟不上其发展速度,导致大量资源消耗后仍然难以控制。
因此,重视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有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使用以及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微生物学检验中可以掌握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与耐药菌谱,然后及时内向医院感染控制部门汇报,以便医生根据监测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操作技能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关系。
方法选取2005~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班305名学生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作为研究资料,计算两类成绩的相关系数并进行检验。
结果2005~2009级学生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0、0.276、0.331、0.368、0.625,相关系数检验均显示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之间有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掌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微生物学检验操作技能,反之亦然。
标签: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相关性分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将实验室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学科,实验教学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1],而实验考核则是验证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为了研究我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效果以及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关系,本资料对我校2005~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班305名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全日制统招本科2005~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30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均使用《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为授课教材,收集上述学生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计算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成绩计算方法实验考核成绩按照原始考核成绩100分为满分计算,理论考试成绩按期末考试原始卷面成绩100分为满分计算。
1.2.2 分组方法[2-3] 将学生按照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排序,取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其余为中分组;实验考核成绩的分组采用相同方式。
1.3 统计学处理[4]
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mov法(K-S法)进行正态性检验,根据正态性检验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非参数方法)或Pearson相关分析(参数方法)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态性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除2008级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外(P=0.200>0.05),2005~2009级学生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均不服从正态分布(P<0.05),所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非参数方法)进行分析。
2.2 2005~2009级学生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005~2009级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之间均存在正的直线相关关系(P<0.05)。
见表1。
数据统计显示,在2005~2009级5个年级中,均存在实验考核高分但理论考试低分的情况,反之亦然。
2005~2009级学生实验考核位于高分组的学生进入理论考试低分组的人数分别为1、3、1、1、2名;实验考核位于低分组的学生进入理论考试高分组人数分别为1、2、2、1、1名。
由表2可知,2005~2009级学生成绩实验考核位于高分组的学生进入理论考试低分组的人数(百分比)为8(9.9%),实验考核位于低分组的学生进入理论考试高分组的人数(百分比)为7(8.6%)。
见表2。
3 讨论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5],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中具有理论教学所不能取代的独特作用[6]。
但是由于临床微生物实验教学内容繁多,容易混淆,因此教学中往往会过于强调实验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微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本研究发现,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理论考试成绩高的学生有可能进入实验考核低分组,理论考试成绩低的学生亦有可能进入实验考核高分组。
以上结果说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联系紧密,只注意学习理论知识而忽视实验技能训练的学生可能会“高分低能”,而理论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在实践中勤于探索规律,也能获得好的实验考核成绩。
这也反映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的认知规律[7]。
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强对学生基本微生物学实验技能和检验流程的选择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临床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技术,加深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实习期间能尽快适应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工作过程,并且尽可能实现就业时的“零适应”[8]。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实验课成绩与课程总成绩挂钩,改变学生固有的“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也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培养出兼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为今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的开展奠定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闻文.浅谈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实验课中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631-1632.
[2] 孙红,杜克莘,王兴会,等.我校机能学实验课程理论考试与操作考核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1):127-128.
[3] 钱朝霞,许闽广,高凌峰.考试成绩的综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1996,2(4):173-174.
[4] 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0-199.
[5] 张涛,冯锡才,李英欣.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2):165-167.
[6] 曾民勇.构建创新体系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1(1):46-47.
[7] 王昌明,曾锦荣,陈军宁,等.诊断学与内科临床技能测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华夏医学,2000,13(1):93.
[8] 傅广华.微生物学检验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7):33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