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化学8、9章知识点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九年级化学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知识归纳1.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如、、、等;但我们熟悉的、、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因此将它们归入无机化合物研究。

2.有机物中除含有元素外,还可能含有、、、、、等元素。

3.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原子还可以与连接,碳原子的和可以不同。

因此,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4.是食物中含有的重要有机物,也是食物中的主要。

5.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内打“√”,错误的,在()内打“×”。

(1)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 )(2)无机化合物一定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 )(3)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4)有机物都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

( )(5)相对分子质量很大,达到几万甚至更大的有机物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

( )方法研习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有机物的是( )A.石墨、C2H6、沼气B.食醋(CH3COOH)、尿素[CO(NH2)2]、甲烷C.Na2CO3、CO2、煤气D.水煤气、汽油蒸气、酒精蒸气2.下列关于碳酸、一氧化碳、甲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是有机化合物B.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都是含碳化合物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3.已知市售脑黄金(DHA)的化学式为C26H51COOH,下列关于脑黄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脑黄金是有机物B.脑黄金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C.C26H51COOH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D.脑黄金是由25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4.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酒精B.甲烷C.淀粉D.食醋5.某化合物R,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R+3O2=2CO2+3H2O,下列化学式符合R的是()A.C2H6B.C2H6O C.C2H4D.C2H4O6.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异常庞大,远远超过无机化合物。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K12教育文档)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K12教育文档)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八单元 金属 合金 金属资源课题一 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二、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合金是混合物)1、金属材★: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Mg +O2点燃 2MgO 2Mg +O2 == 2MgO 注:MgO:白色固体4Al +3O2点燃 2Al2O3 4Al +3O2 == 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3Fe + 2 O2点燃 Fe3O4 2Cu + O2△ 2CuO 注:CuO:黑色固体注意:(1)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

1 / 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一、常见金属及合金 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_____以及它们的_____.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共性: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_____性、_____性和_____性. (2)特性.①颜色:铁、铝等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而铜呈_____色,金呈___色. ②状态:常温下大多数金属为固体,而___为液体. 3.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___或_______,制得的具有______的物质.合金属于_____物. (2)性质特征:硬度比成分金属___,熔点比成分金属___.(3)常见的合金:铁合金包括_____和___,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不同;我国最早出现的合金是_____;与人体有很好“相容性”的合金是_______.【微点拨】合金中一定有金属存在,但不一定都是由金属与金属熔合而成,还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1)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_______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点燃或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_____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微思考】铝制品和黄金制品都耐腐蚀,其原理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1)规律:金属+酸→________.(2)反应发生的条件:排在金属活动顺序中_____的金 属与_____发生反应(3)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金属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镁 锌 铁 铜 (4)置换反应.①定义:由一种_____和一种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和另一种_______的反应. ②形式:A+BC====B+AC.③特点:“一换一”,即一种单质从一种化合物中置换出另一种单质.注意:置换反应过程一定存在化合价的变化. 3.与盐溶液反应:(1)规律:金属+盐→____________. (2)反应发生的条件.①必须是_________置换___________.(K 、Ca 、Na 除外)②反应中的盐必须______(3)请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金属活动性顺序1.金属活动性顺序2.重要应用:(1)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_____.(2)判断金属与酸是否发生反应:排在___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里的___.(3)判断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发生反应:位于____________能把位于___________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四、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铁的冶炼:(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2)原理(以氧化铁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资源保护:(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①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接触.②防止锈蚀的方法:保持铁制品的洁净、干燥,常采用______、______以及_____方法. (2)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①防止金属的腐蚀. ②金属的回收利用.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质.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考点一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常见应用 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1)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 (2)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2.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产生氢气的速率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如镁、锌、铁三种金属与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Mg>Zn>Fe ,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Fe3.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将某一较活泼金属的单质放入含有两种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中,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金属,该金属完全反应后再与较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反应后的成分判断如下:(1)临界点.b点:滤液为A的盐溶液、C的盐溶液:滤渣为B.c点:滤液为A的盐溶液;滤渣为B、C.(2)反应区间.ab段:滤液为A的盐溶液、B的盐溶液、C的盐溶液:滤渣为B.bc段:滤液为A的盐溶液、C的盐溶液;滤渣为B、C.大于c点:滤液为A的盐溶液:滤渣为A、B、C.【题组过关】1.(2016·邵阳中考)小军欲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现象;②把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X>Y>ZB.Z>Y>XC.Y>X>ZD.X>Z>Y2.(2015·咸宁中考)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合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不能用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C.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3.(2016·鄂州中考)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可能有Zn(NO3)2和AgNO34.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研究金属冶炼的历史:金属活动性越弱,利用其矿石还原成金属单质越易,金属活动性越强,利用其矿石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考点二金属与酸反应的图象分析1.等质量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酸是足量的,说明金属完全反应,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要依据金属的质量来计算.可用如图表示.此图反映出:(1)金属越活泼,图示反应物的曲线越陡,如Mg线比Zn线陡,Zn线比Fe线陡.(2)当金属在化合物中化合价相同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越多,曲线的拐点越高.可简单概括为越陡越活,越高越小.2.足量的金属与等量的酸反应:金属是足量的,说明酸完全反应,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要依据酸的质量来计算,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可用右图表示.实验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1.实验方案:依据实验设计判断方法方案一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将金属放在相同浓度的酸溶液中能反应则不能反应则方案二金属与酸溶液反应速率的大小取相同质量的金属放入相同浓度的酸溶液中反应速率大的金属更_____方案三金属与另一金属的盐溶液能否反应将金属放入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中若A能置换出B,______________;若不能置换,则__________2.试剂的选择:若用三种试剂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试剂的选用步骤为(1)将要验证的金属按活动性顺序排出.(2)若排在中间的金属选用单质,则两边的金属选用_________;若选用含排在中间的金属盐溶液,则两边的金属选用_____.实验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探究1.实验装置:2.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CO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题组过关】1.(2015·枣庄中考)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2 / 33.现象:玻璃管中的红棕色固体变为_____;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导管口产生_________.4.步骤:实验开始先___________再_____;实验结束先__________继续_____________,至试管冷却5.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开始应先通一氧化碳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以免加热时发生爆炸.(2)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温度降低到室温,防止生成的铁在高温时被氧化;同时防止试管中的石灰水进入灼热的玻璃管内.(3)一氧化碳有毒,实验装置中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点燃或用气球收集).3 / 3。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 常见的酸、碱、盐 8.2.2 稀酸的化学性质【习题课件】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 常见的酸、碱、盐 8.2.2 稀酸的化学性质【习题课件】

能力提升练
16.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2)实验Ⅰ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 是 ___a___( 填 “a” 或 “b”) 。 使 用 点 滴 板 的 优 点 之 一 是 _节__约__药__品__(_方__便__观__察__反__应__现__象__等__,__合__理__即__可__) _________。
素养核心练
17.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下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 反应的颜色变化。
素养核心练
(1)请你在编号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②___F_e______________;③_____C_u_O___________。 (2)根据上图可以总结出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①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__稀__硫__酸__能__使__紫__色__石__蕊__溶__液__变__红__。 (3)请你写出编号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② _F__e+__H__2_S_O_4_=_=_=_F_e_S_O__4_+__H_2_↑______ , 基 本 反 应 类 型 是
能力提升练
14.[中考·广州]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__吸__水____性。 (2)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铁粉反应:___F_e_+__H__2_S_O_4_=_=_=_F_e_S_O__4_+__H_2_↑__________; 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N__a_2C__O_3_+__H__2S_O__4_=_=_=_N_a_2_S_O__4+__H__2_O_+__C__O_2_↑; ③与氯化钡溶液反应:_B__a_C_l_2+__H__2S__O_4_=_=_=_B_a_S_O__4_↓_+__2_H_C__l _。 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___①__②_____(填编号)。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章溶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章溶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章溶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n的数值是12C.甲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50g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答案:C解析:A、蒸发前烧杯中的溶液没有固体剩余,故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错误;B、第一次蒸发10g水后有晶体析出,故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再次蒸发10g水后共有6g甲,即10g水中能溶解5g甲,那么第三次蒸发10g水也能析出5g甲,故三次共析出甲11g,即n=11,错误;C、20℃时10g水中能溶解5g甲达到饱和状态,那么100g水中能溶解50g甲,故20℃时甲的溶解度是50g,正确;D、该过程中温度不变,故不能判断该物质的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B.—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则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任何物质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D.—定质量的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答案:C解析: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中的各种粒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A错误;B、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是不能溶解该溶质,但可以溶解别的物质,故B错误;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C正确;D、一定质量的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水的质量增加,而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所示的图像与选项所描述的变化关系一致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关系B.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 .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KNO 3溶液中加入KNO 3固体D .分别向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盐酸答案:A解析: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 2O 通电2H 2↑+O 2↑,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符合题意;B 、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水的质量逐渐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但是溶液中本身含有水,水的质量不是从零开始增加,不符合题意;C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KNO 3溶液中加入KNO 3固体,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D 、分别向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盐酸,粉末状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重要知识点梳理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重要知识点梳理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1)金属单质①金属单质的物理共性: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较大……大多数金属晶体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②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铝;生物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硬度最高的金属——铬;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熔点最低的金属——汞(常温呈液态);熔点最高的金属——钨;密度最小的金属——锂;密度最大的金属——锇③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在考虑物质用途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2)合金①定义: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混合物。

②合金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大、抗腐蚀性更强、熔点更低。

(可以通过相互刻画来比较硬度的大小)③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钢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的含碳量为2%~4.3%。

2.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可以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者相同条件下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的氧化物薄膜。

①镁条和铝片在常温下就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②铁丝和铜片在点燃或加热时能与氧气反应。

③金在高温下也不能和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

(2)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金属+酸→金属化合物+H2↑)可根据金属是否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相同条件下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反应剧烈程度即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这不仅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内因),还受到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外因),如催化剂、温度、浓度、接触面积等,在设计方案时一定要注意变量控制。

①镁: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Mg + 2HCl = MgCl2 + H2↑;Mg + H2SO4 = MgSO4 + H2↑②锌:反应较剧烈,有较多气泡产生。

九年级化学1-8单元知识总结

九年级化学1-8单元知识总结

九年级化学1---8单元知识总结(人教版)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2、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3、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4、物质的构成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组成物质的元素)5、物质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学反应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分)6、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按得失氧元素分)7、氧化剂、还原剂。

8、催化剂、催化作用9、化学式、化学方程式10、燃烧、硬水、软水、合金二、化学用语1、元素和原子符号(上册75页表、83页表、下册12页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表1—20的元素)2、化学式(上册课本82页有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书写)单质: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碘(都是双原子分子构成)其余的单质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单质如铁、铜、硫、磷等化合物(包括氧化物):高锰酸钾、锰酸钾、氯酸钾、铜绿、硫酸、硫酸钠、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铝、硫酸镁、碳酸、碳酸钙、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锌、氯化铜、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铝、硝酸、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硝酸钙、硝酸汞、硝酸锌、硝酸铁、硝酸铝、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锰、二氧化硅、三氧化硫、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钙、氧化亚铁、氧化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水、双氧水(第一,要记住常见元素、原子团的书写和化合价,第二,要记住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的原则)3、化学方程式:课本上所有化学反应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册课本98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三、化学实验1、常见仪器、基本操作2、氧气、二氧化碳、氢气这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一共有2种发生装置和3种收集装置,选择装置的依据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气体发生装置,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确定收集装置(课本上册38页、111页和112页、143页3、碳、一氧化碳、氢气三种还原剂还原装置(上册94页的图、上册107页下的图、下册17页中间的图)4、常见物质化学反应的现象:上册6页蓝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石灰石和盐酸反应、27页红磷燃烧、34-35页硫燃烧、木炭燃烧、铁燃烧37页过氧化氢的分解、38页氯酸钾的分解、高锰酸钾的分解46页水的分解、91页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92页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镁的燃烧94页氧化铜和氢气的反应、107页木炭和氧化铜的反应115页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117页一氧化碳的燃烧、134页甲烷的燃烧、136页镁和盐酸的反应下册10页镁和盐酸的反应、锌和盐酸的反应、铁和盐酸的反应12页铝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17页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5、活动与探究(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的密度比水小,硬度小,蜡烛的外焰的温度最高,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怎样燃烧)(二)、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的探究(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气体多,而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水比吸入是空气多)(三)、过滤的探究(过滤操作过程要注意2个方面的低和3个方面的紧靠)(四)、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以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九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九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和它们的。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3、(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年产量顺序:铁>铝>铜)(4)金属发现先后顺序:铜、铁、铝(5)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和有关。

4、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金属低,硬度比组成它的金属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5、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1)为什么铝很活泼,却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2、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3、金属与位于它后面的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Fe + CuSO4 == Cu + FeSO4(“湿法冶金”原理)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1、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②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2、Mg、Al、Zn、Fe与酸反应规律:(1)相同质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需生成氢气质量由大到小:Al、Mg、Fe、Zn (2)若要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需4种金属质量从大到小:Zn、Fe、Mg、Al (3)等质量的酸分别于足量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九年级化学第9章 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九年级化学第9章 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第 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1.空气污染物主要有源自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 氮氧化物
和可吸入颗粒
物。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2.酸雨是指 pH小于5.6
等全球性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的雨水。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SO2 气体,对环境造成严 ;进入农田
重的污染。酸雨进入江河、湖泊会影响 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腐蚀损坏 土壤酸化 会使 ;还能使桥梁、艺术品、建筑物等
)
解析:机动车尾气排放大量的NO、CO等对空气会造成严重的污染;故A错误;矿物燃 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故B正确;植树造林可以防尘,净化
环境,故C正确;磷等营养元素过多,会发生“赤潮”等水体的污染,故D正确。
答案:A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例2】 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为了保护水资源不被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在农田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污染水源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3.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升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 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洁净能源。其中有效措施是(B A.①②③ C.③④⑤ B.①③⑤ D.①③④⑤ ) )
4.学校开展的下列活动,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是(C A.栽花护绿,与植物交朋友
SO2+2H2O+I2 H2SO4+2HI
熟石灰
可改良土壤
H2SO4,请写出该反应的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重点难点提示】 1.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物主要有SO2、CO、NOx和可吸入颗粒物。 (1)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SO2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的燃烧和硫酸工厂排放的尾气。 NOx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排放 的尾气。CO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2)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研制和开发清洁能源;④在 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⑤积极植树造林。

初中九年级化学8、9章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化学8、9章知识点

第八章酸碱盐1、区分酸碱盐(常见酸根:Cl-、SO2-、NO、CG2-、HCO)2、(酸性溶液:显酸性的溶液。

f碱性溶液:显碱性的溶液。

I酸溶液:酸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碱溶液:碱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性溶液:显中性的溶液。

L盐溶液:盐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3、(所有酸溶液都显酸性。

所有碱溶液都显碱性。

彳不是所有盐溶液都显中性,绝大数盐显中性(如NaCl),个别盐溶液显碱性(如Na2CQ、NaHCO IK2CQ),个别盐溶液显酸性。

注意:j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4、指示剂紫色石蕊、酸红碱蓝中不变:无色酚SL 酸中不变碱变红。

注意:通过指示剂只能判断出是酸性溶液、碱性溶液还是中性溶液,不能确定是酸溶液、碱溶液还是盐溶液5、酸碱度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 14_______I_____ [ __ L______ I _ [_,_I ______ I_____ |___ _I I I_______________ I____ I____ I____ I ___---------------------------- 中性 ----------------------------- »——增弓曷™ 碱性增俱「由酸碱性(1)pH范围在0—14(2)pH=7时溶液呈中性;pH< 7时呈酸性;pH >7时呈碱性。

(3)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4)(向酸性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酸性越来越弱,但溶液始终是酸性,不可能变为中性或碱性。

<向碱性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碱性越来越弱,但溶液始终是碱性,不可能变为中性或酸性。

向酸性溶液中不断加水向碱性溶液中不断加水(5)测溶液的酸碱度用pH试纸。

测溶液的酸碱性用可用紫色石蕊溶液,也可用pH试名氏。

(6)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pH试纸。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章溶液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章溶液知识点汇总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章溶液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说明烧瓶内压强增大,要使烧瓶内压强增大,则X与Y作用可能产生气体,或放出热量。

①二氧化锰和双氧水接触,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使瓶内压强增大,气球膨胀,符合题意;②水和氯化钠混合,既不产生气体,溶解也不放热,气球不膨胀,不符合题意;③水和氢氧化钠混合,虽然没有气体产生,但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使瓶内气压增大,气球膨胀,符合题意;④水和硝酸铵混合,没有气体产生,且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气球不膨胀,不符合题意。

2、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答案:B解析: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A正确;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错误,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B不正确;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加入了溶剂,故C正确;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乙中的溶质不再溶解,故D正确。

故选B。

3、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而量筒中水的体积偏大,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④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知识点总结

第九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1.溶液●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基本特征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

●溶质由两部分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剂的定义: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溶质的定义: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区分溶剂和溶质◆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液体和液体混合——质量小的为溶质,质量大的为溶剂。

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溶剂。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是水。

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探究水与乙醇能否互溶时,要先滴入红墨水(目的:为了显色,利于观察)。

2.悬浊液、乳浊液与乳化作用●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例如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例如在农业上,一般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溶液,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用洗涤剂洗衣服时,油污没有溶解在水中,没有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溶液知识点总结及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溶液知识点总结及习题含答案

第九章溶液一、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点:固液混合物,且不稳定,易分层。

如:黄河水,豆奶,石灰浆。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点:液液不稳定混合物,易分层。

如:色拉油滴入水中经振荡后而形成的水油混合物。

3.①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特点: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一样,外观表现为透亮、澄清、颜色一样。

它不确定是无色,但一般透亮。

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管放置多久,溶质及溶剂都不会分层。

②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留意:〔1〕溶液不确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3〕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

〔4〕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③溶质和溶剂的推断: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呈气、固、液三态。

溶剂:可以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一般为液体,也可以为气体。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3〕依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4〕假如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更,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响后生成的能溶解的物质。

例1:以下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碘晶体及酒精B.硫酸钡及水C.煤油及水D.氢氧化铁及水例2、以下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确定增大B.将确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确定减小C.饱和溶液不确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确定是稀溶液D.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确定是5%例3、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1〕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2〕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

2020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年级下册8单元重点考点专训-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附答案)

2020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年级下册8单元重点考点专训-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附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章重点考点专训-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1.下列是探究金属某些物理性质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镁片、铁片、铝片是银白色,铜为紫红色B.将打磨好的铁片、铜片分别接入串联电路中,灯泡发亮,说明金属具有导电性C.手拿铁丝的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另一端,手感到发热,说明铁能导热D.将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痕迹,说明铜的硬度比黄铜大2.【中考·揭阳】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是银白色的固体C.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D.能够导电,能够导热3.下列实验中,研究金属物理性质的是()①铜片和铝片相互刻画,观察何种金属表面有划痕②加热铜片,观察铜片表面是否变黑③加热铜片一端,观察另一端的蜡烛是否熔化,如图所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4.整理物品,小小发现家中角落堆积的一些铁丝、银丝和铜丝。

(1)小小很容易辨别出铜丝,他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金属都可拉成丝状,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性。

(2)三种金属都能用来制导线,这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性;小小想验证铝丝具有导热性,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考·黑龙江】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金属的用途与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所示,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根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9章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9章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3_1_._6_g_; (3)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2_4_%__。
2.某温度时,蒸干35 g氯化钾溶液,得到7 g氯化 钾,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g 100%=20%
35g
7.某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酱油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5%~18%,该厂日产酱油15 t。试计算该厂每月 (按30天计)消耗氯化钠的质量。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第1课时 溶质质量分数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已知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质量,求溶质、
量分数
20.1g 0.5%
20.5g 2.4%
22g
9%
练习 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 误的是( A ) 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 B.100g食盐溶液溶解有10g食盐 C.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所得的溶液 D.将食盐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2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解:15t×30×15%=67.5t, 15t×30×18%=81t。 故该厂每月消耗67.5t~81t氯化钠。
பைடு நூலகம்
练习 有100g10%的盐酸溶液,要使其溶质
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 C )
×A.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 不变
×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不到一倍
√C.将100g10%的盐酸与200g25%的盐酸混合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4化学物质与降授课课件科粤版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4化学物质与降授课课件科粤版

获取量不足时才通过药物或保健品来补充,而且要合理摄
入适量的元素。
感悟新知
知1-讲
3. 日常生活中的“含氟牙膏”“加碘食盐” “铁强 化酱油” “富硒饮料”“高钙牛奶” “葡萄糖酸锌口服 液”,其实是补充氟、碘、铁、硒、钙、锌等化学元素, 都需合理使用。
感悟新知
考向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知1-练
题型1 辨别常量、微量元素
易引起佝 坏血病 偻 病 、 软
骨病等
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感悟新知
6. 合理膳食
知2-讲
为了保持人体健康,我们应注意均衡营养,合理膳食:
既在热能和营养素上达到生理需要量,也在各种营养素
之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的平衡,不可偏食。
7. 植物纤维
人类每天除需要摄取各种营养素以外,还需从蔬菜、水
果等食物中摄取一定量的植物纤维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功
感悟新知
知2-讲
4. 蛋白质 我们的指甲、头发也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1) 组成:是由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功能:是支持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素,也是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还可分解释放能量; (3)来源:肉类、鱼类、奶类、蛋和豆类食物中富含蛋白质; (4)转化:在体内最终转化为氨基酸;
感悟新知
知2-讲
(5) 特性:蛋白质在加热、遇到重金属盐或酸、碱和某些 有机物时,会破坏生物活性而变性,这是生命体遭受 损害和中毒的原因;
(6) 说明:绝大多数酶也是蛋白质,是催化体内反应的生 物催化剂,不同的酶有不同的催化作用;
重金属盐中毒后,应立即服用鸡蛋清或牛奶解毒
感悟新知
知2-讲
知识拓展: 1. 部分蛋白质可溶于水,向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浓的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讲(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碎和原子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惟独100多种。

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具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非常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6、用纳米技术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 的汽车)(1XXX=10-9m)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明白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XXX、呼吸 2、推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4考点二物理性质:物质别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群、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爽朗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不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干表现出来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不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能够”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酸碱盐1、区分酸碱盐 (常见酸根:Cl - 、SO 42-、NO 3-、CO 32-、HCO 3-)2、 酸性溶液:显酸性的溶液。

碱性溶液:显碱性的溶液。

酸溶液:酸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碱溶液:碱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中性溶液:显中性的溶液。

盐溶液:盐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3、 所有酸溶液都显酸性。

所有碱溶液都显碱性。

不是所有盐溶液都显中性,绝大数盐显中性(如NaCl),个别盐溶液显碱性Na 2CO 3、NaHCO 3,K 2CO 3),个别盐溶液显酸性。

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4、指示剂紫色石蕊,酸红碱蓝中不变;无色酚酞,酸中不变碱变红。

注意:通过指示剂只能判断出是酸性溶液、碱性溶液还是中性溶液,不能确定是酸溶液、碱溶液还是盐溶液。

5、酸碱度(1)pH范围在0-14(2)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呈酸性; pH>7时呈碱性。

(3)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4)向酸性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酸性越来越弱,但溶液始终是酸性,不可能变为中性或碱性。

向碱性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碱性越来越弱,但溶液始终是碱性,不可能变为中性或酸性。

(5)测溶液的酸碱度用pH试纸。

测溶液的酸碱性用可用紫色石蕊溶液,也可用pH试纸。

(6)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pH试纸。

(7)pH试纸的正确使用:将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比色卡对照,读出待测溶液的pH。

注意:①不能直接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

②不能将试纸润湿后再测。

pH试纸润湿后测酸性溶液,pH增大;测碱性溶液,pH减小;测中性溶液,pH不变。

(8)蒸馏水的pH=7,雨水的pH<7显弱酸性,酸雨pH<5.6。

6、酸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向酸性溶液中不断加水向碱性溶液中不断加水(1)、酸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作用(2)、碱化学性质○2酸+H前金属→盐+ H2 ○1与指示剂作用○3酸+金属氧化物→盐 + H2O ○2碱 +非金属氧化物→盐 + H2O○4酸+碱→盐 + H2O ○3碱+酸→盐 + H2O○5酸+盐→新酸+新盐○4碱+盐→新碱+新盐(3)、盐化学性质(4)、金属的化学性质○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1金属+O2→金属氧化物○2盐+酸→新盐+新酸○2H前金属+稀酸→盐+H2○3盐+碱→新盐+新碱○3金属+盐→新金属+新盐○4盐1+盐2→新盐1+新盐27、酸+碱酸+金属氧化物→盐+H2O碱+非金属氧化物8、中和反应: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注意:中和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H+和碱中的OH-反应生成H2O。

即H+ +OH-=H2O酸碱中和反应实验:酸入碱,酚酞。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9、复分解反应(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①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气体或水。

②碱盐盐盐均可溶。

(2)、 金属氧化物 — 酸 碱 — 盐 — 盐注意:图中均属于复分解反应,其余均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注意:记住上图,只需看反应物类型,即可判断是否为复分解反应。

10、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特点(并列关系)化合反应:多变一 置换反应:单+化→单+化 分解反应:一变多复分解反应:化+化→化+化;双交换,价不变12H +。

碱具有通性的原因:碱在水溶液中都会解离出OH -。

13+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反应,才能体现酸的通性。

OH -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反应,才能体现碱的通性。

14、常见离子检验CO32-的检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该沉淀能溶于稀硝酸离子检验方法现象Cl-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解SO42-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解NH4+加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加氢氧化钠溶液,稍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有刺激性气味产生,且红色湿润石蕊试纸变蓝15、7个常见沉淀CaCO3(白) Fe(OH)3(红褐色)BaCO3(白)Cu(OH)2(蓝色)AgCl(白) Mg(OH)2(白)BaSO4(白)另: CuCO3 (蓝) Ag2CO3(白)16、有色离子和物质不溶于稀酸(稀HCl、H2SO4、稀HNO3)盐碱Fe3+Fe2+ Cu2+ 蓝Fe粉黑Cu 红Fe2O3 红棕CuO 黑Fe3O4 黑Cu(OH)2 蓝Fe(OH)3 红褐C粉Fe粉4- 紫红色CuO 4固体紫黑色Fe3O4MnO217、3黄2浅绿另18、 浓H 2SO 4(吸水性) 浓H 2SO 4(吸水性)CaO(与水反应) CaO(与水反应) NaOH 固体(易潮解) NaOH 固体(易潮解且与CO 2反应) 浓H 2SO 4(稀释放热) 浓HCl(挥发性)CaO (与水反应放热) Ca(OH)2(与CO 2反应) NaOH 固体(溶解放热)注意:NH 4NO 3固体溶解吸热,NaCl 溶解时温度变化不大。

19、小知识(1) 验满CO 2——燃着的木条检验CO 2——澄清石灰水Ca(OH)2吸收CO 2——浓(或饱和)NaOH 溶液(2)CO 2的净化与干燥(先除杂再干燥最后收集)实验室制的CO 2时,若所用盐酸较浓,则易挥发出HCl 气体,使制得的CO 2不纯。

常用下图装置净化并干燥CO 2气体。

①AgNO 3溶液作用:检验CO 2气体中是否含有HCl 气体。

名称化学式 主要成分碳酸钙 CaCO 3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氯化钠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密封保存干燥剂放热(升温)②饱和NaHCO 3溶液作用:吸收CO 2气体中混有的HCl 气体。

③AgNO 3溶液作用:检验HCl 气体是否除尽。

④浓硫酸作用:吸收CO 2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⑤若要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CO 2,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bcdef 。

(3)(4)浓H 2SO 4的稀释:酸入水。

(5)纯碱不是碱,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铅笔不含铅,食盐就是盐。

(6)食醋(CH 3COOH )属于酸,为酸性厨房纯碱(Na 2CO 3)属于盐,为碱性食盐(NaCl )属于盐,为中性(7)中和反应的应用①浓硫酸、稀酸滴在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 3溶液,不能涂抹NaOH 、Ca(OH)2等有腐蚀性的碱性溶液。

②NaOH 滴在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不能涂抹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等有腐蚀性的酸溶液。

③改良酸性土壤用熟石灰Ca(OH)2,不能用腐蚀性强的碱性物质如NaOH 等。

④治疗胃酸(HCl )过多,可用碱性物质中和,如Al(OH)3、Mg(OH)2、NaHCO 3。

注意:不能用腐蚀性强的碱性物质如、Ca(OH)2等。

⑤吃松花蛋由于含有NaOH而有涩味,可加食醋或酱油消除。

⑥一般蚊虫(如蚊子、蜜蜂)叮咬,向人体注入了酸性物质,可用肥皂水、小苏打、稀氨水、清凉油等碱性物质涂抹。

注意:黄蜂向人体注入了碱性物质,应涂抹酸性物质。

(8)化肥只含N、P、K中N的是氮肥①区分只含有N、P、K中P的是磷肥只含有N、P、K中K的是钾肥含有N、P、K中的2种或3种的是复合肥②不同化肥功效:氮叶磷果钾壮茎(抗倒伏),磷肥还抗旱抗寒、促进根系发达。

缺氮肥症状:叶片发黄、枝叶细小。

③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化肥混合使用,原因:二者混合产生氨气,会降低肥效。

(9)鸡蛋壳、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10)氢氧化钠、纯碱可以洗涤油污,均为化学变化。

(11)检验气体中有无水的方法:通过白色硫酸铜固体,观察是否变蓝。

检验燃烧产物是否有水: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或玻璃片,观察有无水雾。

(12)某固体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固体可能是碳酸盐,也可能是较活泼金属。

CO32- + 稀酸(H+)→ H2O + CO2↑较活泼金属 + 稀酸(H+)→盐 + H2↑20、氢氧化钠变质(1).变质的原因:2NaOH+CO2=== Na2CO3+H2O(2).成分分析:NaOH部分变质:NaOH Na2CO3完全变质:Na2CO3(3). 检验是否变质 (实质是检验有无CO32-)(4). 检验是否完全变质部分变质:NaOH、Na2CO3完全变质:Na2CO3实质:检验有无NaOH(OH-),即检验溶液是否为碱性思路:由于Na2CO3溶液也呈碱性,因此为了防止其干扰NaOH(OH-)的检验,要先除尽Na2CO3(CO32-),再检验是否含有NaOH(OH-)。

注意:除去Na2CO3(CO32-)的同时,不能除去NaOH(OH-),也不能生成NaOH(OH-),防止干扰成分变质注意:检验OH -的所有方法均可用于②检验是否存在NaOH 。

21、氢氧化钙变质(1). 变质原因:Ca(OH)2+CO 2=== CaCO 3↓+H 2O (2).成分分析:Ca(OH)2部分变质:Ca(OH)2 CaCO 3完全变质:CaCO 3(3). 检验是否变质 ( 实质是检验有无CaCO 3)(4). 检验是否完全变质部分变质:Ca(OH)2 CaCO 3完全变质:CaCO 3成分变质实质:检验有无Ca(OH)2方法一:方法二:。

注意:检验OH-的所有方法均可用于检验是否存在Ca(OH)2产生气泡产生沉淀22、化学反应中的明显现象溶液颜色变化某种颜色固体溶解/有某种颜色固体析出23、 A+B →C+D (D为沉淀/气体/水)恰好完全反应:C 、D 反应后剩余物质成分分析反应物过量:C 、D 、A B 反应物过量:C 、D 、B24、反应顺序的判断方法:假设先与其中的某种物质,写出生成物,若生成物与另一种反应物反应,则假设错误,否则假设正确。

NaOH NaCl+H 2ONa 2CO 3 NaCl+CO 2↑+H 2OZn ZnSO 4 +Cu Fe FeSO 4+Cu酸与碱和盐的混合物反应时,酸与碱先发生中和反应,当碱反应完后,再和盐反应。

碱与酸和盐的混合物反应时,碱与酸先发生中和反应,当酸反应完后,再和盐反应。

25、物质共存条件:不能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1)7个能生成沉淀的离子Ca 2++CO 32- → CaCO 33++OH - → Fe(OH)3盐2++CO 32- → BaCO 3 碱2++OH - → Cu(OH)2Ba 2++SO 42- → BaSO 42+ + OH - → Mg(OH)2- → AgCl后 先+CuSO 4后+HCl 先(2)3个生成气体或水的离子H ++OH -→ H 2OH ++CO 32-/HCO 3- → CO 2↑+H 2O NH 4++OH - → NH 3 ↑+H 2O26、分离原则:分开即可,不能除去,要回复原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