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韦赋第三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闵生赋第四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作品赏析
• 《史记》从《国语》说:“舜南巡守,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 陵。”传说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舜死,二女去江南寻夫,投湘水而死,后人 称湘水神。屈原《楚辞九歌》有《湘夫人》篇,说二妃娥皇女英哭舜的眼泪滴 在竹叶上,染竹即斑,称湘妃竹。史书还有舜囚尧之说。李白《远别离》说: “尧幽囚,舜野死。”看来这些都不是无稽之谈。
重华幽而野死兮,世莫得其伪真。屈子之悁微兮,抗危辞以赴 渊。古固有此极愤兮,矧吾生之藐艰。列往则以考己兮,指斗 极以自陈。
………………………………………………………
………………………………………………………
赋云:“肆余目于湘流兮”,盖在永州时作。又云:“孟轲四十乃始持心兮”云云,“顾余质愚 而减齿兮”云云,当是四十以前也。其诸元和五六年间欤?(《骚》云:纷逢尤以离谤。晁无咎 云:柳宗元雅善萧俛,在江岭间贻书言情云,宗元与罪人交十年,官以是进,辱在附会,居治平 世,终身为顽人之类,犹有少耻,未能尽忘。此盖以叔文辈为罪人,顽人谓己耻辱,然悔厉极矣。 其曰闵吾生之险厄,纷丧志以逢尤。盖自以生之不幸,丧志而为此云。)气沉郁以杳眇兮,涕浪 浪而常流。(《骚》云: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浪,音郎。)
• 所以,柳宗元说:“重华幽而野死兮,世莫得其伪真。”《闵生赋》篇里,柳 宗元借屈原泄己愤:“屈之悁(忿怒)微兮,抗危辞以赴渊”。柳宗元愤怒地 吼道:“古无有此极愤兮,矧(况且)吾生之藐艰(弱小而艰难)。” 古人 之无过者尚如此,矧乃我耶!一身孤危,则生之可闵极矣。柳宗元斗然叫起: “知徒善而革非兮,又何惧乎今之人。”清林纾说:“此一语生气满纸,似把 以上过失,一洗而空。”本来无罪,柳宗元不惧怕那些诬陷他的小人。
秋声赋第三段赏析【唐代】刘禹锡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秋声赋
第三段
唐代 刘禹锡
作品赏析
• 【相国中山公】指李德裕,中山是他的封地。【天官太常伯】指王起,会昌元 年判太常卿事。【皆得时行道之余兴】验证了我前面说的,李德裕做赋正是仕 途得意之时。但此时的刘禹锡已经年过七十,在洛阳居闲职,一辈子中年富力 强的时代都在远谪中消磨掉了。【况伊郁老病者乎?吟之斐然,以寄孤愤。】 可见他当时的心境,与李德裕、王起是截然不同的。
• 《秋声赋》首段写秋天景色,融入了作者自己遭受多次迁谪之后带来的人生体 验;次段集中描写秋天景色,展开联想,扩大境界,结合历史人物典故,使主 题意义显得更加深远;末段显示出作者不愿屈服于邪恶黑暗力量的信念。全赋 通过采取铺垫烘托、正反对比的手法,以一组鲜明的对比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作 者与众不同的老当益壮的情怀。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 “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 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 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 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 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 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 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至若松竹含韵,梧楸圣脱。惊绮疏之晓吹,坠碧砌之凉月。念 塞外之征行,顾闺中之骚屑。夜蛩鸣兮机杼促,朔雁叫兮音书 绝。
………………………………………………………
………………………………………………………
《秋声赋》是刘禹锡为“寄孤愤”而创作的。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刘禹锡作《秋声赋》。 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与《秋声赋》颇为一致,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会与《秋声 赋》的写作年代太远。公元836年秋天,刘禹锡患了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这首诗中明写诗人 有病,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根据刘禹锡、李 德裕、令狐楚生平交往,太常伯当为王起,即此赋当创作于会昌元年秋。
琵琶赋第三段赏析【清代】李雯骈体文
清代 李 雯
作品赏析
• 燕然勒功,亦称为“燕然勒石”,成语,典故名,典出 《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大将窦宪追 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 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
•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之杭爱山;勒,雕刻;勒功, 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 当时,窦宪兄弟,窦笃为卫尉,窦景、窦瑰都任侍中、奉车、驸马都尉。于是,兄弟四人大修 宅第,争竞豪奢,穷极工巧。 永元二年(90年)六月,朝廷下诏封窦氏四兄弟侯爵。只有窦 宪拒不受封。七月,将兵出镇凉州(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邓叠任其副将。
• 北单于因为汉王朝遣还他的弟弟,又派车谐储王等人居延塞见窦宪,请求向汉称臣,并想入京 朝见。窦宪上表请示后,派班固、梁讽前往迎接。这时,南单于上书汉廷,建议乘机消灭北单 于,然后,南北匈奴合并归汉。汉廷同意,于是,南单于大败北单于,北单于受重伤逃走。班 固等人走到私渠海,转头返回。窦宪认为北单于势力微弱,想乘机将其彻底消灭,于是在永元 三年(91年),派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率兵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大破北单于,斩首 五千余级,北单于遁逃,不知去向,其国遂亡。
THANK YOU!
朔风动而阴山高,钲鼓歇而繁絃奏。爰有琵琶妙技,压笛度钲, 悽怆撇裂,壮士夜惊,将军顾此以命班生,班生援笔而 赋曰:
………………………………………………………
………………………………………………………
建初三年(78年),汉章帝册立窦宪妹为皇后,兄弟亲幸,赏赐累积,宠贵日盛。永元元年(89 年),派人刺杀太后宠臣刘畅,嫁祸于蔡伦。事泄获罪,囚于宫内,请求出击北匈奴,以功赎死。 适逢南匈奴单于请兵,遂拜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将,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马三万 人,会师于涿邪山。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歼敌一万三千,俘虏无数。登 上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如同霍去病故事。拜大将军,地位高 于三公。燕然山大捷,坚定了消灭北匈奴的决心。永元三年(91年),再次领兵出塞,攻打金微 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主力,俘虏北匈奴太后。军功日隆,权倾朝野,阴存篡位之心。
荷赋第三段赏析【明代】徐渭骈体文
……………………………………………………… ………………………………………………………
莲花,简称莲,别名有:荷花、芙蓉、芙蕖、菡萏、水芝、灵草……等等甚多。在我国的文化故 事中很早就已出现了莲花的形象。《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比泽之陂,有薄与荷”、“比 泽之陂,有薄菡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楚辞·离骚》中也有这样的诗句:“芙蓉始发 杂芰荷,紫茎屏风文绿波”。这些都说明了中国人们与莲花的渊源。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荷赋
第三段
明代 徐 渭
作品赏析
• 《群芳谱》曰:“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 窍玲珑,亭亭物华,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后有周敦颐 的《爱莲说பைடு நூலகம்,把莲和各种类型的人物联系起来,“菊,花之隐逸 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可以看出莲花 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君子形象。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徐渭(1521—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 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 月 )。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 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 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 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去世,年七十三 。
• 《荷赋》采用与荷对答,此荷乃瓮中之荷,它对自己处境即“遭时 之不偶,为观者所侮弄”表示疑问,徐渭则答之,认为不应因为所 处之广狭而感到光荣与否,而应“映清流而莫增其澄,处污泥而愈 见其洁”。假如内心是不染于污泥的,那么就不应有广狭之别, “纵遭时有偶与不偶,和託身有屑与不屑?”这无疑是一种托物言志 的手法。
闵己赋第三段赏析【唐代】韩愈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闵己赋
第三段
唐代 韩愈
作品赏析
• 公尝佐董晋于汴,未几晋薨,复佐戎徐州。徐帅,张建封也。建封 又薨,公罢去,来居于洛,时贞元十六年也。晁无咎尝取此赋于 《续楚辞》而系之曰:“愈才高,数黜官,颇自伤其不遇,故云。 韩愈在《闵己赋》表达了景仰与缅怀之意 。
• 《闵己赋》的主旨是哀其不遇 ,也是哀叹身处物欲社会精神无所依 归。此后其所作《原道》正是出于匡救当时社会趋利而遗道的世俗 浮靡 ,试图解决《闵己赋》中的价值二重性问题 ,重新整合道利关 系 ,以道统利 ,既要维护一个生养利欲的人伦日用社会 ,又要以仁义 之道加以规范 ,以求得物欲社会中士人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所。
宰相上书,均未得到回复。同年,离开长安,经潼关回到河阳县,于是前往东 都洛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
•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 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 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 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 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 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 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 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 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 集》传世。
瓶赋第六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归根反初,无虑无思。何必巧曲,徼觊一时。子 无我愚,我智如斯。
………………………………………………………
………………………………………………………
西汉末期的扬雄写了一篇《酒箴》,以讽刺西汉末期腐朽的政治与污浊的官场。你就象那水瓶一 样,水瓶的居所,在井沿上,他处在很高的面临深渊的境地,稍一动便接近危险.美酒,他不沾边, 到是装了一肚子的井水。他受瓶上绳子的控制,不能随意动作。一旦绳子被井壁挂住,便会碰上 井壁砖,身子被抛进黄泉里,骨肉化为井泥.。这样的命运。还真不如装酒的鸱夷(装酒的容器)呢! 鸱夷很圆滑,肚子大得像壶,他整天装满了美酒,还常有人借他去盛买来的酒。他常被当作是重要 器物,,一般被放在皇帝乘车后面的属车中,他出入皇帝与太后宫中,,在公家奔走营求。
• 苏轼说:扬雄做《酒箴》,只有反问没有回答。柳子厚(即柳宗元)做《瓶赋》,大概是补充 其不足。子厚以瓶子为借鉴,近似于懂得大道理而乐天知命。赵无咎取这首赋,写文字说:当 年扬雄做《酒箴》,认为酒囊盛酒而瓶子盛水,用酒的香甜比喻小人,用水的淡泊比喻君子。 所以酒囊饭袋得意升官发财,而散淡君子却远居孱弱,这是扬雄想要从流合污的言辞。而柳宗 元拿出正直的论调以反驳,认为宁可做洁净的瓶子而委屈自己,也不要做昏庸的酒囊饭袋以愚 弄世人。
国学 骈体文
瓶赋
:扬子云《酒箴》,有问无答。子厚《瓶赋》,盖补亡耳。子厚以瓶为智,几于信道知 命者。晁太史无咎取公此赋于《变骚》,而系之以词曰:昔扬雄作《酒箴》,谓鸱夷盛酒而瓶 藏水,酒甘以喻小人,水淡以比君子。故鸱夷以亲近托车,而瓶以疏远居井而羸,此雄欲同尘 于皆醉者之词也。故宗元复正论以反之,以谓宁为瓶之洁以病己,无为鸱夷之旨以愚人。盖更 相明,亦犹雄为《反骚》,非反也,合也。今附《酒箴》于此篇首。赋大意,则谓鸱夷虽巧曲 不忤于物,而或以致败众亡国之患。未若为瓶,师乎淡泊而不媚私昵,则非巧曲徼觊一时者之 比,此公自喻云耳。)
佩韦赋并序【唐】柳宗元篇
• 柳子读古书,睹直道守节者则壮之,盖有激也。恒惧过而 失中庸之义,慕西门氏佩韦以戒,故作是赋。其辞曰: 邈予生此下都兮,块天质之悫醇。日月迭而化升兮,
而周章兮,懵倚伏其无垠。世既夺予之太和兮,眷授予以 经常。循圣人之通途兮,郁纵臾而不扬。犹悉力而究陈兮, 获贞则于典章。嫉时以奋节兮,悯已以抑志。登嵩丘而垂 目兮,瞰中区之疆理。横万里而极海兮,颓风浩其四起。 忄匈惊恒而踯躅兮,恶浮诈之相诡。思贡忠于明后兮,振 教导乎遐轨。纷吾守此狂狷兮,惧执竞而不柔。探先哲之 奥谟兮,攀往列之洪休。曰沉潜而刚克兮,固谠人之嘉猷。 嗟行行而踬踣兮,信往古之所仇。彼穹壤之廓殊兮,寒与 暑而交修。执中而俟命兮,固仁圣之善谋。 Nhomakorabea•
吾祖士师之直道兮,亦愀然于伐国。尼父戮齐而诛卯兮,本柔仁以作极。蔺 竦颜以诮秦兮,入降廉犹臣仆。吉优繇而布和兮,残萑蒲以屏匿。刿拔刃于 霸侯兮,退<勹躬>々而畏服。宽与猛其相济兮,孰不颂兹之盛德。克明哲而 而就陵。冶讦谏于昏朝兮,名崩弛而陷诛。苟纵直而不羁兮,乃变罹而祸仍。 历九折而直奔兮,固摧辕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辙兮,又求达而不能。广守柔 兮,遂溃腾而灭裂。斯委懦以从邪兮,悼上蔡其何补。徐偃柔以屏义兮,倏 邦离而身虏。桑宏和而却武兮,涣宗覆而国举。设任柔而自处兮,蒙大戮而 不悟。故曰:纯柔纯弱兮,必削必薄;纯刚纯强兮,必丧必亡。韬义于中, 服和于躬;和以义宣,刚以柔通。守而不迁兮,变而无穷。交得其宜兮,乃 获其终。姑佩兹韦兮,考古齐同。 乱曰:韦之申申,佩于躬兮;本正生和,探厥中兮。哲人交修,乐有终 兮;庶寡其过,追古风兮。
青苔赋第三段赏析【唐代】王勃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青苔赋
第三段
唐代 王勃
作品赏析
• 王勃被逐出王府后,669年(二十岁)5月26日开始游蜀,当年8月 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作《江曲孤凫赋》、《青苔赋》 。
• 王勃与杨炯都写过《青苔赋》,王勃强调的是青苔的孤芳自赏、高 洁独守,而杨炯在意青苔的谦逊忍让, “苔之为物也贱,苔之为德 也深。夫其为让也,每违燥而居湿;其为谦也,常背阳而即阴。”
• 浣纱的似乎都很美,一个是西施,一个是阿谷丽。不过光凭这一首并不能改变我们整体那种自怨自艾, 可怜兮兮的模样。让我们形象为之一变的还要感谢初唐四杰中的两位——王杨卢骆中的王杨。王勃和杨 炯也分别写了《青苔赋》,王勃的笔下,我们不再可怜,居然要“耻桃李之暂芳,笑兰桂之非永。故顺 时而不竞,每乘幽而自整。”我们嘲笑桃李芬芳一时,兰花桂绚烂不久——不争(简直就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逆境而自省,能永远绿下 去。杨炯的《青苔赋》里也是如此,在罗列了我们种种生长环境之后,他直接说出如云 :“苔之为物也贱, 苔之为德也深。”在他俩的宣传下,我们苔藓整个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君子风范。
• 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等。
THANK YOU!
契山客之奇情,諧野人之妙適。及其瑶房有寂,瓊室無 光。霏微君子之砌,蔓延君侯之堂。引浮青而泛露,散 輕緑而承霜。
……………………………………………………… ………………………………………………………
乾封三年夏,王勃进入蜀地,在绵州、梓州、玄武、金堂、广汉、德阳等地游居。蜀地秀美的山 水激发了王勃的创作灵感,再加上蜀地生活的闲适,王勃心境渐佳。他在《涧底寒松赋》中,以 涧底松自比,用“徒志远而心屈,遂才高而位下。其在物而有焉,余何为而悲者?”安慰自己; 在《青苔赋》中,以“耻桃李之暂芳,笑兰桂之不永,故顺时而不竞,每乘幽而自振”来自我勉 励。
伤往赋第三段赏析【唐代】刘禹锡骈体文
THANK YOU!
• 他很孝敬母亲,在多年的贬谪生涯中,老母亲陪同自己颠沛流离,远离家乡,对此,刘禹锡深感愧疚。他娶泗州刺史薛謇的大女儿为妻,薛氏是刘禹锡在寂寞的贬谪 生涯中的伴侣,她与刘禹锡患难与共,感情很深厚,但在他四十一岁时就不幸去世,刘禹锡极度悲痛,先写‘伤往赋》以示悼念,后来又写了<谪居悼往二首》抒发悲 怀,他对亡妻薛氏是感情深厚、始终不渝。夫人去世后,他又当爹又当妈,对儿女进行悉心抚育,投入大量的心血. 他亲自教授孩子们学问,学习的内容以经史为主, 但范围广泛,教学方法比较先进,不仅有讲授法,还采用了讨论法循循善诱,尽量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从孩子们的成才情况看,他的教育是很成功的。其次,他是 重友尚交之人。他交游的朋友很多,无论贬地如何荒凉,他总是努力与朋友保持书信、诗文联系。他常对朋友进行情感上的抚慰,对朋友的良好表现进行真诚的 赞美、评价.为朋友他仗义直言,痛惜他们的不幸遭遇。在他二十几年的“逐臣”生涯中,他以自己的爽朗热情影响着朋友,同时,朋友的理解支持与帮助给予他心 灵无限慰藉,使他内心郁积的愤慨不平之气有了输导释放的途径,郁闷的心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排解。朋友的关爱使刘禹锡克服了贬谪的孤独感,成为他乐观自信 的情感支柱。再次,他崇尚男女间两情相悦、健康淳朴的真挚爱情.他赞美、肯定女子对爱情的追求,细致刻画女性的痴情与恋爱心理,对那些痴情女子的不幸遭 遇有着深深的同情。在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刘带有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倾向。
坐愁赋第三段赏析【北宋】晁补之骈体文
古代文人急百姓之所急,忧百姓之所忧,恨百姓之所恨,骂百姓之所骂,完全站在劳苦大众的立 场上,替他们说话,替他们表达喜怒哀乐,诗人身上体现出一种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担当 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深广忧患和深刻悲悯,我永远敬佩这类诗人,读他们的哀民生多艰之作, 我记住了一颗颗崇高而伟大的灵魂。名不见经传的唐代诗人于鹊,就是我所崇敬的这样一位诗人, 记住他源自于他留给后人的唯一作品《云》,源自于作品中所表露出来的关切民生、悲悯天下的 情怀和控诉权贵、批判社会的正义感。
国学 骈体文
坐愁赋
第三段
北宋 晁补之
作品赏析
•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 出自南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 《坐愁赋》赋名取自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之 “安能行叹复坐愁”。
鲍诗曰:“泻水置平地,各自东 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 复坐愁。
作品赏析
• 也许在一般人看来,特别是在那些衣食无虑、养尊处优的人看来,在那些吟风 弄月、情致高雅的文人看来,这是一道迷人的风景,可以游目骋怀,舒心惬意, 可是在诗看来,却是满心失望和愤怒,满目哀伤和无助。你看诗人在苦苦地等 待,久久地观察,盼望云起云收之后来一场风雨,解救天下旱苗,抚慰黎民百 姓,可是他等来的结果是什么呢?竹篮打水一场空,是失望,无助,无耐,是 愤怒,不满和抗议,一个“空”字不但写出了云变万千,消失无踪的结果,更 暗示出诗人等待沦空的伤心和绝望。
THANK YOU!
惩咎赋第三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THANK YOU!
• 题为“惩咎赋”,顾名思义,就是惩戒过失,悔念往咎。因而此赋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作者错 在何处”这个问题:“惩咎愆以本始兮,孰非余心之所求?处卑污以闵世兮,固前志之为尤。” 作者认为总结教训必须抓住根本,自己之所以遭受磨难,就在于本身的追求有不合适的地方: 处在卑微的地位上而悯念当世,参与革新。
• 柳子等革新志士一再遭贬被禁锢的原因十分清楚,根源在于反对派的`仇视、痛恨、穷追不舍, 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是一场惊心动魄、你死我活、统治阶级内部控制最高统治权之争。反对派 先采取谗、妬、构手段,视形势危疑之际,转行“诈”术。当柳子表示忠于宪宗时,群言鼎沸, 众起攻之,有理莫辩。当宪宗把革新志士外放远州刺史时,又遭“鬼责”,罗织罪名,再贬远 州司马禁锢,致柳宗元抱恨终天,这是历史悲剧。《赋》中“咎”界定为“凶祸”,展读《惩 咎赋》,体现了柳子深思熟虑,贯穿大中之道理论,系统总结永贞革新之得失,无情解剖自己 之言行,足以表现一位青年革新政治家伟大人格。
• 《惩咎赋》对永贞革新主要教训之检讨:一是策略不对头,警惕性不足,未随客观形势之变 化及时调整斗争策略,一意孤行犯主观错误;二是暴起领事,群众基础差,忽视团结,没有争 取朝中观望大臣共谋革新,犯下宗派之错误。以下试分析永贞年间几件史实为证。王叔文擅权 抑宰相杜佑。《新唐书》云:“德宗崩,诏杜佑摄宰相兼盐铁度支使,王叔文为副。杜佑不亲 事,叔文遂专权。”又“叔文欲摇东宫,冀佑为助,佑不应。乃欲逐之,未决而败。”革新派 未争取团结实权派宰相杜佑等共事,影响众多官员看风使舵,有的附会革新派,有的消极观望, 后纷纷转向,陷革新派孤立无援。
喜闲赋第三段赏析【南宋】葛立方骈体文
•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吴越王钱镠为避后梁太祖朱温父亲 朱诚讳,改长城县为长兴县。
• 宋代属两浙路十二州之一,“湖州吴兴郡”,景祐元年,升“昭庆 军节度”。宝庆元年,改“安吉州”,崇宁年间户数162335,人口 361689。辖县六:乌程,望、归安,望(太平兴国七年置)、安吉, 望、长兴,望、德清,紧、武康。上。图片欣赏作者简介
• 葛立方(?~1164年),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 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其父葛胜仲 也是填词名家,父子齐名于世。葛立方于绍兴八年(1138年)举进士。 绍兴十八年(1148年),秘书省正字。二十年(1150年)校书郎。 历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出知袁州。隆兴二年(1164年),命知宣 州,被论罢新任,依旧宫观。曾任考功员外郎等职。后因忤秦桧而 得罪,罢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二十六年归休于吴兴汛金溪 上。隆兴二年卒。《宋史》附《葛宫传》。事迹另见于《建炎以来 系年要录》。清人缪荃孙撰有《葛立方传》刊于《归愚集》卷末。
国学 骈体文
喜闲赋
第三段
南宋 葛立方
作品赏析
• 《喜闲赋》把家乡的美景比喻为神女居处,无不流露着作者乡村生 活的向往。
• 湖州有大汉七十二峰、藏龙百瀑·南浔、莫干山·中南百草园·安吉竹 博园·安吉、中国大竹海·湖州太湖、顾渚山茶园、天荒坪电站·下渚 湖湿地·天下银坑·嘉业堂藏书楼、铁佛寺·龙王山、百间楼、张石铭 旧居、飞英塔、天赋湖·芙蓉谷、白茶谷·九龙峡·含山旅游区、华厅。
• 万寿寺位于道场山顶峰处的山岙里,宋代曾被列为江南十大名刹之 一。寺初建于唐中和年间 (881—884年),从山脚到万寿寺庙门口的 通道石板上,每隔一块即雕有形态各异的荷花、荷叶、莲、莲子等 图案。山顶有塔,下有伏虎岩,并有笑月、爱山、仰高、宜晚、望 湖诸亭,以及瑶席池、归云等庵。
佩韦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佩韦赋
第二段
唐代 柳宗元
作品赏析
• 《佩韦赋》,六百多字,文中引典说古人有数十处,几占全篇的三 分之二。随声寻韵,反复研读,如在文翰史海里荡漾。柳宗元篇首 说:“柳子读古书,睹直道守节者即壮之,盖有激也。恒惧过而失 中庸之义,慕西门氏佩韦以戒,故作是赋。”柳宗元遍读古书,每 见“直道守节者”就盛赞光大之。
• 《佩韦赋》是用西门豹佩韦来论说中庸之义的,即柳宗元在《与吕 道州温论非国语书》说的:“吾自得友君子,而后知中庸之门户阶 (台阶)室。”柳宗元敬慕西门豹为人,所以作《佩韦赋》赞扬他。 韦字,古时指熟牛皮,即加工过的柔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 郑国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半路遇到伐郑的秦军,他假借受郑君之托 先以“乘韦”和十二头牛犒军,以此迷惑秦兵,“且使遽(匆忙; 急)告于郑”,救了郑国。这里说的“乘韦”是指四张熟好的牛皮。
作品赏析
•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曾在《楚辞集注·离骚》中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用“江离与辟芷”为披,用“秋兰”这种秋天开花的兰 草为佩,其用意不难知之,诗人也是在提醒自己要时刻像香草那样高洁,保持 高尚的品行。我想,不管是“佩韦以自缓”还是“佩弦以自急”,还是像屈原 所说的那样,这都充分体现了古人对高尚品格追求的执着和无穷的人格魅力。
• 人们用牛皮编结成有韧性的皮绳、皮带,作一种装饰物佩戴。《史记》载: “西门豹以性急,尝配韦以自缓。”说西门豹用佩韦提醒自己做事不要急躁。 《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卷二王俦注引黄唐曰:“佩服之设,非以 为观美,法象(效法,取法)以成己(作自己的标志物)也。玉佩取其德,玦 (半环有缺口的玉佩)佩取其断,觿(xī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佩取 其解纷,象环佩取其立义。” 《礼记》说;“古之君子必佩玉。”这是一种 时尚。文中的“象环”是用象牙制作的环形装饰物,称象牙环。《礼记玉藻》 说:“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用丝带系着)”唐李商隐《李義山文集》 三《端午日上所知剑启》说:“廁(侧佩)玉玦于君侯,擬(效仿)象环于夫 子(孔子)。”柳宗元在这里用佩韦喻君子气象,以刚柔相辩中庸之义。文中 所引用的人物各色各样,事迹繁杂,“昏上乱臣之间,崛强自异”。
瓶赋第五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柳宗元(773—819年11月2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 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 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 《瓶赋》以井瓶与鸱夷对比,说鸱夷使人“视白成黑,颠倒妍媸。己虽自售,人或以危。几众 亡国,流连不归”,而陶瓶“清白可鉴”,“利泽广大”,“功成事遂,复于土泥”。两相对 比,爱憎分明。
作品赏析
• 汉黄门郎扬雄作《酒箴》,以讽谏成帝。其文为酒客难法度士。譬之於物,曰 之犹瓶矣。观瓶之居,思井之眉。处高临深,动常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满 怀。不得左右,牵於纆徽。一旦叀碍,为瓽所轠。身提黄泉,骨肉为泥。自用 如此,不如鸱夷。鸱夷滑稽,腹如大壶。尽日盛酒,人腹借酤。常为国器,托 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由是言之,酒何过乎!或曰:柳子厚《瓶赋》, 拾《酒箴》而作。非也。子云本以讽谏设问以见意耳。当复有答酒客语,而陈 孟公不取,故史略之,子厚盖补亡耳。然子云论屈原、伍子胥、晁错之流,皆 以不智识之;而子厚以瓶为智,几于信道知命者,子云不及也。子云临忧患, 颠倒失据,而子厚尤不足观,二人当有愧於斯文也耶!
利泽广大,孰能去之。绠绝身破,何足怨咨。功 成事遂,复于土泥。
………………………………………………………
瓶赋第一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THANK YOU!
• 柳宗元认为,鸱夷里盛的是酒,能诱惑人心,使国家败亡,民不聊生。而瓶里 盛的是水,平淡无味,但不像《瓶赋》中的鸱夷,诱惑人心,就像前面我们在 总结《酒箴》总结出来的:瓶就是一个君子的象征,而鸱夷就是一个小人的象 征,而柳宗元正是那种正人君子啊!所以,柳宗元自比瓶,就是想做这种正人 君子。作鸱夷固然好,可是鸱夷十分圆滑,不值得我们学习。
• 苏轼说:扬雄做《酒箴》,只有反问没有回答。柳子厚(即柳宗元)做《瓶赋》,大概是补充 其不足。子厚以瓶子为借鉴,近似于懂得大道理而乐天知命。赵无咎取这首赋,写文字说:当 年扬雄做《酒箴》,认为酒囊盛酒而瓶子盛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酒的香甜比喻小人,用水的淡泊比喻君子。 所以酒囊饭袋得意升官发财,而散淡君子却远居孱弱,这是扬雄想要从流合污的言辞。而柳宗 元拿出正直的论调以反驳,认为宁可做洁净的瓶子而委屈自己,也不要做昏庸的酒囊饭袋以愚 弄世人。
昔有智人,善学鸱夷。鸱夷蒙鸿,罍罃相追。谄 诱吉士,喜悦依随。开喙倒腹,斟酌更持。
………………………………………………………
………………………………………………………
西汉末期的扬雄写了一篇《酒箴》,以讽刺西汉末期腐朽的政治与污浊的官场。你就象那水瓶一 样,水瓶的居所,在井沿上,他处在很高的面临深渊的境地,稍一动便接近危险.美酒,他不沾边, 到是装了一肚子的井水。他受瓶上绳子的控制,不能随意动作。一旦绳子被井壁挂住,便会碰上 井壁砖,身子被抛进黄泉里,骨肉化为井泥.。这样的命运。还真不如装酒的鸱夷(装酒的容器)呢! 鸱夷很圆滑,肚子大得像壶,他整天装满了美酒,还常有人借他去盛买来的酒。他常被当作是重要 器物,,一般被放在皇帝乘车后面的属车中,他出入皇帝与太后宫中,,在公家奔走营求。
《柳文指要》论柳宗元的“大中”思想
《柳文指要》论柳宗元的“大中”思想作者:郭华清来源:《关东学刊》2020年第02期[摘要]《柳文指要》是著名学者章士钊晚年撰写的一部解析柳宗元作品的学术专著。
在《柳文指要》中,章士钊站在独特的立场对柳宗元重要的哲学思想——“大中”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分析。
章士钊认为,柳宗元心目中的“大中”就是“道”,“道”的核心内容就是“利安元元”,有益于“世用”“民用”;“大中”就是处理事情要“当”“中”;“大中”就是中庸,在作文上体现为中和之美,等等。
章士钊一生受柳宗元的“大中”思想影响很大。
[关键词]柳文指要;柳宗元;大中;思想[作者简介]郭华清(1966),男,历史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州510006)。
“大中”思想是柳宗元重要的哲学思想。
“大中”,柳宗元又称为“中道”“大中之道”“中庸”“中正”“时中”等等。
有人粗略统计,一部《柳河东全集》,说到“中道”“大中之道”“中庸”“中正”“时中”等名词的有49处之多。
可见“大中”在柳宗元思想体系中所占的份量。
《柳文指要》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章士钊在晚年撰写的一部研究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学术专著,洋洋百万余言,1971年出版以后,反响很大。
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造诣的毛泽东称之为“解柳全书”。
作为一部解柳专著,《柳文指要》自然不会对柳宗元重要的哲学思想——“大中”思想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相反,《柳文指要》对柳宗元的“大中”思想非常关注,对其进行了很多论述。
一、什么是柳宗元的“大中”思想什么是柳宗元的“大中”思想?笔者综合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探索和领会,认为柳宗元心目中的“大中”,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1.“大中”就是“圣人之道”。
柳宗元说:“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
”,“立大中,去大惑,舍是而日圣人之道,吾未信也。
”柳宗元眼里的“圣人之道”是什么呢?就是尧舜孔子之道,也就是儒家的思想体系,这从柳宗元文章、书信中一再出现的“圣人之道”可以看出来。
愈膏盲疾赋第三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愈膏盲疾赋
第三段
唐代 柳宗元
作品赏析
• 《愈膏盲疾赋》叙说《左传》成公十年晋景公事。宋晏殊于此赋亲书说:“肤 浅不类柳文,以去之。公少时作也。”晚清吴汝纶《柳州集点勘》说:“此非 柳文,他唐人为之耳。”王若虚是金人,他在《谬误杂辨》说:“子厚《梦愈 膏盲疾赋》云:‘中医攻有兆之者’。‘之’者,语病也。”这是考科举的年 轻学子常犯的错,而柳宗元是古文大家,不可能有这样低级的语病。另柳文正 集所收之赋除此篇外,皆永州作,此赋与之不类,可证其非永州作。而说《愈 膏盲疾赋》是“公少时作”,不过是一种无奈的说辞罢了。为此章士钊《柳文 指要》“将此文削去”。
•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 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 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THANK YOU!
• 《愈膏肓疾赋》“主要内容是晋景公、秦缓和景公之臣之间互相论争,始终以 膏肓之疾与衰亡之国相比,隐约表现他的绝望与悲愿之感。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柳宗元(773—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 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 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 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 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与膈膜之间為肓。 《左传‧成公十年》:“疾 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為也。” 杜预注:“肓,鬲也。心下為膏。”后遂用以称病之难治者。 晋孙楚《為石 仲容与孙皓书》:“夫治膏肓者,必进苦口之药 ...
逰西园赋第三段赏析【元代】赵秉文骈体文
国学代 赵秉文
作品赏析
• 《大金国志·燕京制度》记载:“西出玉华门曰同乐园,若瑶池、蓬瀛、柳庄、 杏村、尽在于是。”
• “同乐园”位于皇城西侧玉华门外,因此又叫“西苑”、“西园”。园中有各 种动植物,还有大大小小的湖泊、池塘,是一片野趣盎然的景象。同乐园东边 相邻的区域,又有“鱼藻池”,池上有宫殿。
• 《金史·礼记》记载:“凡重五日拜天礼毕,插柳球场为两行……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 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已而击球,各乘所常习马,持鞠 杖。杖长数尺,其端如偃月。分其众为两队,共争击一球。先于球场南立双桓,置板,下开一孔为门,而加网为囊, 能夺得鞠击入网囊者为胜……皆所以习跷捷也。既毕赐宴,岁以为常。”
• 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 集》。
THANK YOU!
作品赏析
• 据《金史·礼制》记载:女真人继承辽代习俗,每年重五(农历五月初五)要在“鞠场”行拜天之礼,礼毕后要宴请群 臣。这个“鞠场”就在同乐园。《金史·章宗纪》中记载:“(明昌元年五月)戊午,拜天于西苑。射柳、击球,纵百 姓观。”“(泰和三年)五月壬申,以重五,拜天,射柳,上三发三中。四品以上官侍宴鱼藻殿。以天气方暑,命兵 士甲者释之。”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赵秉文(1159~1232年)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
• 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 累拜礼部尚书。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兼修国史。历仕五朝, 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积官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 正大九年,卒,年七十四,
幽窗赋第三段赏析【北宋】宋庠骈体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宋庠(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 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 封府雍丘县双塔乡(今河南商丘民权县双塔乡)。
•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 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 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 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 范之碑”。
国学 骈体文
幽窗赋
第三段
北宋 宋 庠
作品赏析
• 《说文解字》:窗,在墙曰牖,在屋曰囪。象形。凡囪之属皆从囪。《释名》:窗,聪也。于 外窥内为聪明也。《周礼·冬官考工記》:四旁雨夹窗。(贾公彦疏:“四旁者,五室室有四 户,四户之旁皆有两夹窗,则五室二十户,四十窗也。”)所以,从“窗”字释义可见,窗的 功能主要是在房屋墙上开设孔洞,以便照明采光,从外窥见屋内,从屋内窥见外界。
况复霁景初和,游氛外灭,轻吹袭牖,頽阳溢穴。映故 网而轻明,渺方纱而洞彻。
……………………………………………………… ………………………………………………………
古诗《西北有高楼》中有:“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古诗十九首》中有:“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如一副版画,简静深沉。“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夜冷衣单 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呈寇公二首》茜桃),萤窗:光线像萤火那样微弱的小窗口,用 来反衬那些轻易得到厚赏而嫌少的“美人”。窗牖之情,是那一份萦绕着忧思之美的淡淡惆怅。 冯延巳“云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香薄风天真。”这是一 种懒慵,一种优雅。曹雪芹借林黛玉写的《秋窗风雨夕》“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秋凉。助 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续……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赤壁赋第三段赏析【清代】阮元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赤壁赋
第三段清代 阮 元作 Nhomakorabea赏析• 历史上湖北有文赤壁与武赤壁两处名胜,武赤壁在湖北蒲圻,是三 国时,孙刘联合,用火攻大破曹军之地。文赤壁就是黄冈的东坡赤 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贬居黄州,常游此地赋诗感怀,有名的《前 后赤壁赋》与《水调歌头》词(赤壁怀古),写的就是当时游玩此 地的情景。文赤壁倒比武赤壁出名,许多文人学士吟诗撰联,明清 两代文人的对联尤多。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今扬州)人,著名经学 大师。祖父阮玉堂,武进士,官至参将。父阮承信是学者,为阮元讲成败治乱 和战阵谋略,并教射箭。阮元5岁从母学字,6岁进学。8岁能作诗。
•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次年散馆,取一等第一名,授 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大考翰詹,又取得一等第一。乾隆召见 后曰:“不意朕八旬外复得一人!”历任少詹事,南书房行走,詹事,行政, 侍郎,经筵讲官,浙江、河南、江西巡抚,国史馆总纂。
• 1817年 二月 阮元于湖广总督任内,著《江堤说》。任 湖广总督期间,为避免水患,阮元组织民众修武昌江堤, 建江陵范家堤、沔阳龙王庙石闸等水利工程。
• 清乾隆进士,历任两广、云贵总督至体仁阁大学士,博学多才的阮元却道: 小月西沉,看一棹空明,摇破寥天孤鹤影;大江东去,听半滩鸣咽,吹残后夜洞箫声。” 作者在没有月亮的晚上泛舟,仍然能感觉到当年东坡夜游赤壁的趣味,只是“孤鹤影”与“洞 箫声”,倒有几分凄凉的景色。
• 嘉庆十一年(1812年)任漕运总督,二十一年(1816年)任湖广总督,次年 改任两广总督,后任云贵总督。道光十八年(1838年)因老病致仕,返扬州定 居,道光帝许之,给半俸,临行加太子太保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佩韦赋》是用西门豹佩韦来论说中庸之义的,即柳宗元在《与吕 道州温论非国语书》说的:“吾自得友君子,而后知中庸之门户阶 (台阶)室。”柳宗元敬慕西门豹为人,所以作《佩韦赋》赞扬他。 韦字,古时指熟牛皮,即加工过的柔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 郑国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半路遇到伐郑的秦军,他假借受郑君之托 先以“乘韦”和十二头牛犒军,以此迷惑秦兵,“且使遽(匆忙; 急)告于郑”,救了郑国。这里说的“乘韦”是指四张熟好的牛皮。
•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 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 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THANK YOU!Βιβλιοθήκη 国学 骈体文佩韦赋
第三段
唐代 柳宗元
作品赏析
• 《佩韦赋》,六百多字,文中引典说古人有数十处,几占全篇的三 分之二。随声寻韵,反复研读,如在文翰史海里荡漾。柳宗元篇首 说:“柳子读古书,睹直道守节者即壮之,盖有激也。恒惧过而失 中庸之义,慕西门氏佩韦以戒,故作是赋。”柳宗元遍读古书,每 见“直道守节者”就盛赞光大之。
作品赏析
•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曾在《楚辞集注·离骚》中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用“江离与辟芷”为披,用“秋兰”这种秋天开花的兰 草为佩,其用意不难知之,诗人也是在提醒自己要时刻像香草那样高洁,保持 高尚的品行。我想,不管是“佩韦以自缓”还是“佩弦以自急”,还是像屈原 所说的那样,这都充分体现了古人对高尚品格追求的执着和无穷的人格魅力。
循圣人之通途兮,郁纵臾而不扬。犹悉力而究陈兮,获贞则于 典章。嫉时以奋节兮,悯已以抑志。登嵩丘而垂目兮,瞰中区 之疆理。
………………………………………………………
………………………………………………………
《韩非子》卷八〈观行〉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故镜无见 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怨。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 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论衡校释》卷二 〈率性〉故性有贤愚。西门豹急,佩韦以自缓;董安于缓,带弦以自促。急之与缓,俱失中和, 然而韦弦附身,成为完具之人。能纳韦弦之教,补接不足,则豹、安于之名可得参也。《后汉书》 卷八十一〈独行列传·范冉〉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 从俗,常佩韦于朝。议者欲以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闲,徒行敝服,卖卜于韨。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柳宗元(773—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 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 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 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