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影响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不少家长和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占据优势,过早地将小学课程内容引入幼儿教育。
这种现象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影响幼儿身心健康1.过早承受学业压力: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到了小学课程,这让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就背负了沉重的学业压力。
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之下,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2.忽视体能锻炼:为了追求学业成绩,幼儿教育小学化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体能锻炼。
这导致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身体素质逐渐下降,甚至出现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
3.心理负担加重:过早地接受小学课程,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就面临竞争压力。
这种压力使孩子们心理负担加重,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影响幼儿兴趣培养1.破坏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到了抽象的知识,这容易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感。
而好奇心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一旦失去好奇心,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2.忽视兴趣培养:幼儿教育小学化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孩子们兴趣的培养。
这导致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影响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影响幼儿社交能力1.缺乏同伴互动: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孩子们过早地进入课堂,减少了他们与同伴之间的互动。
而同伴互动是孩子们学习社交技巧、建立友谊的重要途径。
2.忽视情感交流:在小学化的教育环境中,孩子们更多地关注学业成绩,而忽视了与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可能导致孩子们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如自私、孤僻等。
四、影响幼儿创造力发展1.灌输式教育抑制创造力:幼儿教育小学化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容易让孩子们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抑制他们的创造力发展。
2.缺乏创新实践:在小学化的教育环境中,孩子们很少有机会进行创新实践。
这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在当今社会,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日益凸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这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看似在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实则隐藏着诸多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首先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幼儿阶段,孩子的身体还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骨骼、肌肉尚未发育成熟。
过早地让他们长时间保持坐姿,进行大量的书写、计算等学习任务,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过重的负担。
这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近视、驼背、脊柱侧弯等问题,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康。
在心理方面,幼儿教育“小学化”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应在游戏和探索中快乐成长,却被过早地塞进了严肃的学习氛围中。
过多的学习任务和过高的要求,容易让孩子产生焦虑、恐惧和厌学情绪。
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产生心理障碍,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小学化”还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时期是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最为丰富和活跃的阶段。
然而,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标准答案的追求,束缚了孩子的思维。
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想象、大胆创造,这对孩子未来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极为不利。
此外,这种教育方式也不利于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本应通过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合作,学会分享、沟通和互助。
但“小学化”的教育让孩子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减少了与同伴互动的机会。
这可能导致孩子在社交方面出现问题,如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合作,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从长远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小学的知识,可能会让他们在刚进入小学时因为已经学过而表现出色,但这种优势往往是短暂的。
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和难度的增加,孩子可能会因为之前的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基础不扎实而逐渐落后。
而且,由于在幼儿时期就对学习产生了厌倦,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可能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动力。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家庭对幼儿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很多家长也会提出要求,希望幼儿园能够进行小学化的教育,这种情况在一些地区非常普遍。
但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存在很多的危害,这些危害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进行分析,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措施,以保证幼儿教育能够真正起到健康成长的作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 压力太大幼儿教育小学化之后,学习压力会有明显增加。
一些幼儿园会以小学的方式,让孩子学习识字、上数、文化课等内容,这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他们很难应对这些学习压力,这样会让儿童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影响幼儿的兴趣幼儿教育小学化之后,课程难度和学习内容增加了,很可能会让孩子们失去了对其他领域的兴趣。
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幼儿会感到累、烦、无聊,他们可能会对其他游戏、玩具、书籍等物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在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下,孩子们无法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进行自由探索和交流,这会对孩子的兴趣习惯产生负面影响。
3. 阻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会过分注重课程进度和成绩的考核,而忽略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在小学化的教育体系下,幼儿需要不断地学习、考试,没有时间和空间去玩耍和休息,长此以往,会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儿童在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出现,不仅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也会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困扰和烦恼。
二、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建议1. 健康、快乐的教育至上在幼儿教育中,应该把健康、快乐的教育放在至上,鼓励孩子们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让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在观察中学习,免去他们过多学习的压力,发挥孩子主动性和主体性,把学习变成一种自然、轻松、快乐的过程,从而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音乐、体育、美术、自然科学、动手制作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能够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探究性、表达性和合作性,从而激发他们对未来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
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危害幼儿园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阶段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和学业负担,使得幼儿园教育失去了应有的轻松愉快的特点,呈现出类似于小学的学习氛围。
这种现象在中国的教育领域中日益普遍,然而,这种做法却存在一系列潜在的危害,下面将介绍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危害。
1. 剥夺幼儿的快乐成长过早强调学习成绩,会让幼儿失去游戏和体验的机会,影响其快乐、自主地成长。
2. 压力过重导致心理问题幼儿处于学习负担过重的状态下,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正常的心理发育。
3. 破坏亲子关系幼儿在过分强调学习的环境下,家长往往也跟着加大学习压力,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疏远,影响家庭和谐。
4. 削弱学习兴趣和动机幼儿园小学化让幼儿过早面对学习的压力,可能降低其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影响学习主动性。
5. 增加幼儿学习负担在幼儿园阶段过分追求学习成绩,会给幼儿增加过重的学业负担,不利于其全面发展。
6. 削弱幼儿的综合素养过分追求学业成绩,可能让幼儿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受限,削弱其综合素养的培养。
7. 影响教育公平幼儿园小学化可能让那些在学业方面发展较快的幼儿脱颖而出,而那些在其他方面有潜力的幼儿却被忽视,从而影响教育公平。
8. 增加家庭经济负担为了让幼儿适应幼儿园小学化的压力,家长可能会增加各种辅导班和培训班的投入,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9. 削弱教师的教学能力幼儿园小学化可能让教师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忽视幼儿的个性和发展特点,降低其教学能力。
10. 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过分追求学习成绩,可能让幼儿失去探索、创造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影响国家长远的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园小学化带来的诸多危害不容忽视,应当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让幼儿园教育回归本质,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也逐渐呈现出来。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在幼儿园和学前班阶段,过度强调学习内容和学习压力,以至于忽略了幼儿的成长需求和心理特点。
这种倾向给幼儿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解决。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1. 压力过大: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下,幼儿往往面临过大的学习压力,家长和老师都会给予他们过多的学习任务和作业,这会给幼儿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增加了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2. 剥夺了幼儿的游戏和休闲时间: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下,幼儿园和学前班的课程内容过于密集和严肃,没有留给幼儿足够的游戏和休闲时间。
这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 忽视了幼儿的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在小学化倾向下,这些重要的发展方面往往被忽视,导致幼儿缺乏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4. 破坏了幼儿对学习的正面态度:过度强调学习内容和学习压力会使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对幼儿的未来学习和成长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所带来的弊端,我们应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1. 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避免给幼儿过大的学习压力,让他们有足够的游戏和休闲时间来释放自己的天性,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2.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幼儿园和学前班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态度,让他们能够在开心快乐中学习。
3. 注重幼儿的情感和自我认知发展:幼儿园和学前班的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和自我认知发展,使他们在快乐中自由地表达情感,增强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4. 鼓励多元化发展:幼儿的学习应该注重多元化发展,不只是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幼儿的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体格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成因及对策一、1.1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成因在当今社会,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成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家长和老师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足。
有些家长和老师认为,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可以为孩子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个自然、快乐的环境去探索世界,而不是过早地接受繁重的学习任务。
社会竞争压力大。
在当前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纷纷将孩子送入各种培训班,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
这种现象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在一些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只能选择让孩子过早地接受小学化教育。
这种现象加剧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政策导向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政策导向也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之一。
例如,一些地方的教育政策鼓励幼儿园提早开设小学课程,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
二、2.1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 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过早地让幼儿接受小学化教育,会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容易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过度的学习任务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孩子出现近视、肥胖等问题。
2. 破坏孩子的童年乐趣。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无忧无虑的,而不是充满学习压力的。
过早地让幼儿接受小学化教育,会让孩子失去童年的快乐时光,无法享受到与同龄人一起玩耍、探索世界的乐趣。
3. 影响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
幼儿阶段是孩子性格、兴趣、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
过早地让幼儿接受小学化教育,会使孩子忽视这些方面的发展,从而影响孩子的综合素质。
4. 妨碍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时期。
过早地让幼儿接受小学化教育,会使孩子丧失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危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危害一、引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带来了诸多危害。
本文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危害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一)教学内容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过早地教授小学的知识和技能,如拼音、识字、算术等,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
(二)教学方法小学化 采用小学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背诵、练习等,缺乏游戏、活动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使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
(三)教学评价小学化 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幼儿学习成果的主要标准,忽视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管理小学化 按照小学的管理模式对幼儿进行管理,如严格的作息时间、课堂纪律等,限制了幼儿的自由和个性发展。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一)家长的期望过高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小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竞争压力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在起跑线上就领先一步,因此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幼儿园的利益驱动 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惜违背幼儿教育的规律,过早地教授小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不力 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的监管不力,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
四、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一)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过早地学习小学的知识和技能,会给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采用小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会使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影响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如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会影响幼儿的未来发展。
浅谈幼小衔接“小学化”的危害及对策改后
浅谈幼小衔接“小学化”的危害及对策改后幼儿园是孩子成长中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学习通过游戏、互动、表演等各种形式来认识世界,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
然而,在最近几年,幼儿园小学化的趋势逐渐加强,这种趋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有着很大的危害。
本文将从小学化的危害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化的危害小学化是指将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模式变成了与小学相似的教育模式,比如多次考试、评分等等。
这种小学化趋势对于幼儿园教育和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1.压力太大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还处于生理和心理上的成长阶段,因此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适应学习和游戏的规则和节奏。
但是,如果孩子在这个时候被要求过多的学习和评分,这样的压力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2. 忽视个性化发展儿童在幼儿园阶段,应该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这是每个孩子不可替代的,也是将来孩子自信、独立和成功的重要基础。
然而,小学化的环境留给孩子的时间和空间非常有限,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很可能被忽略。
3. 降低孩子的创造力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以快乐、健康、全面地发展为主导。
在这个阶段,幼儿园应该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丰富的语言活动、运动技能活动等,以便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但是,如果小学化的环境让孩子过多地关注学习和考试,他们可能会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二、对策改进要改变小学化的趋势,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以下就是一些改进的对策:1. 加强教育的质量为了降低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压力,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幼儿园应该强调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建立一个以学习为主导的环境,不给孩子过多的考试和评分,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强调多元化的表现标准,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2. 加强家园共育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营造孩子成长的优良环境。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
1. 对幼儿身心发展不利: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过早地引入小学化的
教育模式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幼儿需要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来探索和发展
自己的能力,过于严谨的学习环境会限制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学习负担过重: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往往会给幼儿加重学习负担,要求他们掌握大
量的知识和技能。
这可能导致幼儿学习压力过大,容易出现厌学和焦虑等问题。
3. 忽视幼儿兴趣和发展特点: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偏向于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
灌输和死记硬背,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特点。
幼儿应该在充满游戏和趣味性的环境中
学习和成长,而不是被束缚在死板的学习中。
1. 推行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幼儿园教育课程的研究与改革,注重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特点。
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激发
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2. 加强幼儿教师专业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其具备科
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能够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进行灵活的教学。
3. 增加幼儿课外活动时间:保护幼儿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增加课外活动的时间,为
幼儿提供更多的自由活动、游戏和体验机会,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4. 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家长应重视幼儿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幼儿参与各种丰富多彩
的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要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必须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幼儿自主性的培养,让
幼儿在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中自由探索,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幼儿教育才能真正符合幼
儿的发展需求。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在当下,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不少家长和幼儿园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学习环境,过早地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
这种现象看似为孩子铺路,实则对孩子的成长埋下了重重隐患。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影响孩子身心发展1.破坏孩子的好奇心幼儿时期,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通过游戏、探索来认识世界。
而“小学化”教育让孩子过早地接触到学科知识,剥夺了他们探索的乐趣,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2.压抑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在“小学化”教育模式下,孩子们被迫接受统一的标准和评价体系,这无疑是对他们个性的压抑。
长期如此,孩子容易形成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3.影响孩子身体发育幼儿时期,孩子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过早地进行高强度学习,容易导致孩子近视、驼背等身体问题。
同时,过度学习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进而影响身体发育。
二、导致孩子厌学1.学习压力过大“小学化”教育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习压力,他们往往在幼儿园阶段就需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和考试。
这种压力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进而导致厌学。
2.缺乏成就感在“小学化”教育模式下,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往往以分数来衡量。
然而,幼儿时期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他们很难理解分数的意义。
长期得不到成就感,孩子容易对学习失去信心。
三、影响孩子人际关系1.缺乏社交技巧2.形成人际距离由于“小学化”教育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习压力,他们容易形成心理负担,对周围的人产生防备心理。
这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距离,难以融入集体。
四、如何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1.转变观念家长和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幼儿时期应以培养孩子兴趣、习惯和性格为主,而不是追求学习成绩。
2.创设良好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关爱、自由发展的环境,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3.家庭与幼儿园共同教育家长和幼儿园要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避免过度干预和溺爱。
4.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乐观的心态。
浅谈幼小衔接小学化的危害及对策改后
浅谈幼小衔接小学化的危害及对策改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幼小衔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关注,幼儿园逐渐开始强化小学课程,形成小学化的趋势。
然而,这种趋势却存在着危害,需要有效的对策改变。
一、小学化对幼儿成长的危害1、窒息幼儿特有的普遍性发展幼小衔接小学化的做法往往会让幼儿在各个方面都面临小学生的压力,忽略了幼儿特有的普遍性发展。
这种情况下,幼儿园的教育很难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对未来学习的兴趣,使得幼儿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学习障碍。
2、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小学化的教育往往会给幼儿过多的作业和课程,导致幼儿精神压力过大,身心发展出现问题。
除此之外,小学化的教育也会给幼儿设限和束缚,阻碍幼儿的自由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
3、降低幼儿园教育的品质为迎合幼儿园小学化的趋势,很多幼儿园也在不断地做出各种改变。
然而,这些改变有些是为了表面上的“功效”,而忽视了教育的实质,从而降低了幼儿园教育的品质。
二、有效对策改善幼小衔接1、正确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幼小衔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幼儿园应该正确地认识到幼儿与小学生的差别,尊重幼儿的特有发展规律,在小学化的趋势中不刻意迎合和放弃幼儿园的特点,并将幼儿师范教育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
2、科学人性化的教育模式可以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变,营造幼儿园和小学不同的教育氛围,同时保持传统教育模式之外的多元化教学体验。
家长们也应该调整升学观念,提高对幼儿才疏学浅、兴趣爱好多样的包容程度。
3、提升幼儿素质,增强小学学习能力除建立科学人性化的教育模式,幼儿园应该注重提高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智能开发及动手能力,让幼儿具备更优秀的学习基础。
通过游戏、趣味性、互动性等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并持续地提高其数学、语言、读写、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总之,幼儿期是人类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将其视同小学生来对待,不仅会造成“过早教育”现象的出现,更会产生幼儿早期发展受阻、身心健康受到摧残的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幼儿教育方面,管理层针对“小学化”的课程和教学理念,意味着对幼儿提前学习各科知识和技能,以达到小学阶段内容的一种教育方式。
然而,“小学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带来了很多弊端,不仅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因此,本文将浅谈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和对策,旨在为幼儿教育界的相关人员指明正确的教育方向。
一、小学化的危害1.增加幼儿负担如果在幼儿园中实行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幼儿们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会使幼儿们的学习负担加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以及幼儿成长。
2.剥夺幼儿快乐学习的机会幼儿园教育应该是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方式提供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机会。
但是,如果在幼儿园中,家长或管理人员强制实行小学化教育方式,那么幼儿园不再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天堂,而是一个学习中心,孩子们的学习从乐趣变成了任务,幼儿的成长也会出现负面影响。
3.降低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幼儿时期,幼小的身体比头脑更为活跃,但是,如果将幼儿朝小学化的方向引导,限制了幼儿的玩耍和自由活动,剥夺了他们探究和表达自我的机会,那么一定会影响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小学化的对策1.多元化教育课程幼儿教育的课程应该有多样性,涉及到幼儿各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可以兼顾知识的传递和幼儿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幼儿园可以增加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制作手工、寻宝游戏、趣味小实验等,让幼儿在整合和创造中探索世界。
2.重视幼儿社交能力培养在家庭和幼儿园中重视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自信与积极性,也能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具有广阔的人际交往空间。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幼儿的个性化和情感性倾向,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注重幼儿思维能力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常识的良好场所,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思维质量的提高。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幼儿教育小学化,也称幼小衔接,是指在幼儿园阶段着手实施小学课程,给孩子们增加学习压力,提高学习负担,让其早早进入小学学习状态的一种教育模式。
近年来,随着家长的期望值的提高,这种教育模式在中国的许多地区得到了推广。
然而,幼儿教育小学化在促进幼儿教育发展方面以及学生身心健康上,会带来一系列危害。
本文将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 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实际寿命拉长,竞争压力加大。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社会的发展步伐也越来越快。
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国家重视力度的增强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的要求也随之增加。
然而,现在的教育中,重视知识面广、积累多的学生,也初步实现了幼小衔接,将幼儿园视作为小学的前奏,为的是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小学课程,但是大量的教育压力也会导致学生过早陷入困境。
2. 竞争无止境,孩子的竞争意识会被过早唤起。
竞争一直都是人类社会中的必然存在,我们从小到大都在为了某个目标而不断努力拼搏。
然而,如果竞争太过激烈,会导致孩子们过早的进入竞争的状态,对它保持敏感和高度警觉。
而这些过早的竞争意识,在未成熟的幼儿时期,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过早接触小学习课程,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很难承受这样的重负。
孩子年龄小,身体和心理方面均未完全发育和成熟。
它们需要的是开阔心胸,健康成长。
而如果孩子过早接触小学习科目,会给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他们必须承受过多的考试和不断增长的学习压力,而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所以实现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对它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危害。
4. 内在的审美评价能力和个人原则的形成容易受到干扰。
幼儿时期是孩子最能够自由发展的时期,他们需要在自由、开放、愉悦的环境中自由地学习和游戏。
而过早加入小学教学进程,在青少年时期进行内在价值判断能力和个人原则的形成是不利的。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然而近些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在幼儿教育中过分追求学术知识和学业成绩,忽视幼儿生活经验和身心发展的全面培养。
虽然幼儿教育小学化有一定的理由,但过度追求学业成绩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创造力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幼儿身心健康的危害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得幼儿在很小的年龄就要面对大量的功课和学业压力,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幼儿本应该在游戏中学习,通过玩耍和探索来培养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然而,过度追求学术成绩会剥夺幼儿的自由和快乐,导致他们长时间坐姿不正,缺乏户外活动和锻炼,进而引发身体健康问题,如近视、肥胖等。
同时,幼儿教育小学化还经常出现辅导班、培训班等现象,导致幼儿的睡眠时间不足、作息紊乱,长期下来会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大脑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2. 创造力的丧失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时期,然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模式往往偏重于死记硬背和应试技巧,忽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小学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幼儿只关注知识的灌输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忽视了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幼儿失去了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日后的创新能力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3. 家庭教育的失衡幼儿教育小学化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过度追求学业成绩导致了一些家长在幼儿教育中过分重视学习,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使得家庭教育过于单一。
这种单一的家庭教育模式缺乏对幼儿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关注,无法满足幼儿的多元需求。
同时,家庭教育中过度的教育压力也给幼儿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增加了幼儿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解决方法:为了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明确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倡导合理的教育模式。
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论文3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论文3篇其危害有四个方面:危害之二:长期的小学化教育,导致幼儿压力增大,健康的心理素质降低,造成心灵扭曲。
因为教师的死板教学和违规要求,家长的极端查问和过高追求,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大,长期超负荷的心理负担,必将会给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或埋下厌学、甚至轻生的思念。
所以,规范的幼儿园、聪明的家长一定要认识这一弊端,还给孩子活泼、愉快、健康的童年生活。
危害之三:骄傲自满情绪产生,导致孩子到初中高学段成绩下滑,人生开始走向下坡路。
如果幼儿园时,幼儿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学完了,表面上看是掌握一些知识。
但到小学时,缺少自控力的孩子,由于成绩暂时优先,却沾沾自喜,该用80%的时间和功夫却用上50%,其余的时间就用来玩耍打闹。
他们开始不听话或干一些不轨的事情,长此以往成绩就下降了,随之老师管不了,家长看不住,他们开始厌学、逃学,甚至潜入社会作恶多端或酿成严重后果。
这与不正规的学前教育有直接关系,幼儿园该学的知识没学到也没学好,小学时该学的知识又不好好去学,这一扭曲的教育现象,导致孩子误入歧途,我们必须引以为戒。
实践证明其坏处有四:1.幼儿时期肌肉发育不完善,握笔写字会影响手指肌肉的发育,对手腕尤其不利;2.幼儿控制能力差,写字时头很低,容易损害视力,有些上小学就戴近视镜,初中时近视率达到60%;3.很容易导致颈椎弯曲;4.幼儿神经系统在发育中,硬让幼儿一笔一划写字,会使他处在紧张受抑状态,影响幼儿身心健康。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形成的原因原因一:家长问题。
现在很多家长衡量一个幼儿园的好坏,只看孩子在幼儿园认识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等、家长这种望子成龙的心理,以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功近利的思想,让很多幼儿园很难坚持其基本的办园理念。
原因二:园长问题。
一些园长素质不高,办园理念不坚定,他们不是把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作为办园宗旨,而是受利益驱使,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状况,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开设一些不适合幼儿的课程,对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这种超负荷超年龄的学习内容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更会导致孩子反感和厌倦。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发严重,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本文将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1.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需要通过游戏、探索、体验等方式来认识世界、发展自我。
然而,小学化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导致孩子过早承受学习压力,影响身心健康。
2.抑制幼儿兴趣和创造力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往往强调死记硬背,注重分数和排名,这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抑制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同时,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容易忽视幼儿的创造力培养,使孩子变成“书呆子”。
3.形成不良学习习惯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容易让孩子形成不良学习习惯,如过分依赖老师、家长,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这样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4.加剧教育不公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得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掌握了大量知识,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则难以跟上进度。
这种差距容易导致教育不公,加剧社会阶层固化。
二、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措施1.提高幼儿教师素质要想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
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身心发展,善于运用游戏、探索等方式引导孩子学习。
教师还需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要改变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必须改革教育评价体系。
应将评价重点放在幼儿的综合素质上,而非仅仅关注知识掌握程度。
同时,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非只看结果。
3.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
因此,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应相结合,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
4.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育的政策引导和监管,纠正小学化的教育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与对策探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与对策探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发严重。
很多家长和幼儿园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学习,过早地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导致幼儿身心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1.影响身心健康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得幼儿过早地承受学习压力,导致他们心理负担加重。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如自卑、抑郁等。
同时,过度的学习任务也会使孩子身体素质下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破坏兴趣幼儿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充满兴趣。
然而,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往往让孩子过早地接触到枯燥的知识,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抑制创造力幼儿教育小学化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本应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世界。
但小学化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展,使他们变得刻板、缺乏创新意识。
4.影响人际交往幼儿教育小学化导致孩子过早地进入竞争状态,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注重成绩,而忽视了与同伴的互动。
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的性格,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1.转变观念家长和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追求学习成绩。
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成长。
2.优化课程设置幼儿园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创造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要合理安排学习任务,避免过度学习。
3.加强师资培训幼儿园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教师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5.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杜绝小学化现象。
同时,要加大对幼儿园的扶持力度,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成因及对策》一、引言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教育阶段,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小学知识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成因及对策,以期为幼儿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一)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过早地进行小学知识的学习,会给幼儿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小学化会让幼儿过早地接触到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容易让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会让幼儿过早地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情感、社会性、创造力等,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一)家长的期望过高 家长对幼儿的期望过高,希望幼儿能够在小学阶段取得好成绩,因此过早地让幼儿接受小学知识的教育。
(二)幼儿园的竞争压力 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为了吸引更多的家长和幼儿,一些幼儿园会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小学知识的教育。
(三)小学入学考试的压力 一些小学在入学时会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往往涉及小学知识,这也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四、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一)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教育 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应该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教育,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二)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规范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行为,禁止幼儿园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小学知识的教育。
(三)改革小学入学考试制度 小学入学考试制度应该进行改革,取消考试内容中涉及小学知识的部分,减轻幼儿的学习压力。
(四)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实施者,应该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让幼儿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育教学。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由于字数限制,本回答仅提供三篇文章。
第一篇:小学化现象的危害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都以小学教育方法为主,其中幼儿在只能按照规定的步骤行事,学习的内容也偏重知识的灌输,过度重视学习成绩的情况普遍存在。
这种幼儿园教育现象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会带来很多危害。
1. 对孩子的自主意识造成伤害。
在小学化的幼儿园中,孩子被要求按照老师或家长的规定去做事,不能自己决定。
这样容易造成孩子自主意识的削弱,即使孩子长大后,也不再想自己做决定。
2. 锻炼孩子的能力受到挫折。
很多小学化的幼儿园都以教育出成绩优异的小学生为目标,孩子们在这样的压力下容易产生消沉和压抑,对自己的能力也会产生质疑。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应该多关注锻炼问题解决能力、自我意识、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成绩。
3. 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小学化的幼儿园教育会造成孩子的身心负担,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难以承受过多的学习压力。
过早地接受学习,休息时间减少,长时间坐姿,智力压力过大,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不好,可以增加孩子压力,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第二篇: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现象——危害分析随着全社会对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入高品质的幼儿园。
但当前教育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现象。
这种现象对幼儿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危害。
1. 童年失落感。
小学化现象的出现,让孩子失去了他们应该享受的阶段。
这使得他们失去了童年的乐趣和纯真的快乐,以前只应该体验到的教育压力也会出现在童年中。
幼儿园外的游戏玩耍,社交与学习并存的生活状态也受到了影响。
2. 学习负担重。
小学化现象的最大问题是幼儿园将教材转化为幼儿学习的内容。
日常的技能磨练、游戏和玩耍被放置在次要位置,在学习功课上投入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让孩子在幼年时期承受了太多的压力。
3. 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
幼儿时期是孩子情感成长的重要期,但小学化教育却大大削弱了幼儿感性表达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
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
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
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
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
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
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
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
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
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6.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
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7.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识硬填给孩子。
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所以必定学不好,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孩子厌学是必然的。
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无异与拔苗助长。
有的孩子即使勉强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
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
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因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讲,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成了老师和同学
眼里的“差生”,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厌恶、厌烦情绪。
许多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不学习,不争气,其实最该检讨和受到责备的正是我们家长自己,孩子本来是棵好苗苗,却被你急功近利的做法给“拔”得“蔫”了甚至“枯”了,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正好比“起了个大早”却送孩子“赶了个晚班”。
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
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的关注。
幼儿园小学化的特征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在
一、行为规范方面:
1、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
2、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严加管束。
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不得没礼貌;
3、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
4、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下一节课的准备。
二、在学习知识方面:
1、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
2、不少幼儿园违背素质教育原则,随意增设英语、拼音、识字、珠心算等课程,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听课,像小学生那样学知识,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办园方向和办园目标严重脱离幼儿实际。
3、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十遍甚至一页,还有100以内的加减、英语、珠脑心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