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二首教学课件统编版二年级下册
统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泊”指停着从万里之外东 吴来的船。“万里”点出空 间辽阔。
“窗含西岭千秋雪”中 “含”字妙在哪里?
“含”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表明诗人是在屋内远望西岭,西岭 雪山被包含在窗框之中,像画框中镶嵌着一幅壮美雪山图。
本课的两首古诗描写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什么不同?
主要写夏日西湖的美景,写了莲花、荷花。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高度 赞美,曲折的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句意:到底是六月的西湖,此时的风光与其他时节不 同
“毕竟”二字突 出了什么?
“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 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 美好的想象。
诗人从议论入手,说明西湖的六月与其他季节风光不同,是可 留恋的。
满湖的莲叶清新碧绿,一望无际,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 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红艳。
描写西湖的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5.古诗二首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绝句》,并背诵。 2.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奇特的美景。
春天刚到来时的景色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走进诗中,去 感受诗人眼中的美景吧!
万里船
一、先解释加点词,再解释诗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诗意: 透过窗户看见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 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二、根据《绝句》完成了练习。
诗中写了两种动物分别是(黄鹂)和(白鹭);写了两个地名, 分别是( 西岭)和( 东吴)。
绝句 【唐】杜甫
“鸣”字让人感受黄鹂歌声婉转动听,传达出愉悦的心情。 “一行白鹭”将视线引向蓝天。
嘉祥县第一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515古诗二首课件+素材新人教版15古诗二首课件

远景 由 近
黄 相互 翠 鸣 动态美
及
白 映衬 青 上
远
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表达了诗人闲适、喜悦的心情。
成都西面的岷山
窗含西西岭岭千千秋秋雪,
千年,谓年代久远 古地区名
门泊泊东东吴吴万万里里船船。
停船靠岸 指即将驶往 东吴的船
诗意: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雪山上终年不化 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 远行而来的船只。
课文解读 又称黄鸟,雄鸟羽毛金黄色,雌鸟
黄中带绿,鸣声婉转,栖于高枝。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诗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 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近景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吹风筝
a. 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有的还翻起了 跟头。不一会儿,风筝被吹得无影无踪,孩 子们伤心极了。
a.风娃娃的帮助起了反作 用。
吹衣服、小树
a. 风娃娃吹跑了人们晾晒的衣服,折断了
路边新栽的小树……人们都生气了,纷纷责怪
他a. 。风娃娃的热心出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 多麻烦。
a. 风娃娃不敢再去帮忙了,他委屈地在 天上转着,想着:我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 他们还责怪我呢?
a.动作描写:船工们拉船非常辛苦。
a. 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用力吹了口
气,船飞快地跑了起来。船工们笑了,一边
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a.我会
说
a.丁丁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a.____一边____,一边____。
a. 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么想的?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 古诗二首 第2课时 咏柳 课件

新课讲解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似剪刀。是什么意思呢?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 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新课讲解
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春 天的喜爱的?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 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表达了诗人对 春天的喜爱之情。
全文释义
碧玉妆成一树高,—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 万条垂下绿丝绦。—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细叶谁裁出,—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巩固提升
把古诗补充完整。
(1)_草__长____莺飞__二___月__天___, 拂堤杨柳____醉__春__烟_____。
(2)不知细叶谁裁出, _二___月__春__风__似__剪___刀___。
巩固提升
2. 读读记记
河堤 堤岸 杨柳 柳条
吹拂 春风拂 面
化妆 梳妆打 扮
板书设计
咏 总写:碧玉——树高
二月的春风 比喻成 剪刀
新课讲解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 风似剪刀”这句诗是怎样引 出春风的呢?
自问(不知细叶谁裁出)自答(二月春风似 剪刀),巧妙的由柳树过渡到了春风,说出 了这些细巧的柳叶是春风裁出的。
新课讲解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和“剪”字说明了什么?
两个字遥相呼应,说明了春风是 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 的象征。
(2)认为柳枝有灵性,有“鬼怖木”之称, 在柳条发芽的清明时节插柳可以避邪驱鬼。
拓展延伸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与柳有关风俗文化】
(3)古人有折柳枝赠别亲友的风俗。折柳送别 有两层寓意:其一,“柳”与“留”谐音,折柳 含有“挽留”之意;其二 ,柳树极易生长,用它 赠送亲友,期望亲友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 茂,落叶生根”,顽强生活。
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册 第1课《古诗二首 咏柳》(教学课件)-统编版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学好语文,快乐成长!
新通俗。自号四明狂客,与张若虚、张旭、
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主要作品:《回乡偶书》《咏柳》传诵颇
广。
学习任务二
读古诗
懂节奏
自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初 读
咏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
zhuānɡ
诗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sī tāo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cái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学习任务四
想意境
悟诗情
想象画面,说说你
想
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
象
面?
咏柳
画
面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背 一 背
咏柳 [唐]贺知章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垂 下 绿 丝 绦 。 __________ 谁 裁 出 , _________________ 。
jiǎn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读 准
yǒnɡ zhuānɡ sī
字 音
咏妆丝
tāo cái jiǎn
绦裁剪
后鼻音
翘舌音
平舌音
识
记 生
车载 栽木衣 裁
字
咏 =口+永 咏 =泳-氵+口
cái
裁 做衣服要裁剪。
zài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8 古诗二首 课件(28张)

品诗境
看了这么美的风景,如果我们还要看更多的美景该怎么办呢?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说加点词语是什么意思? 欲:将要,想要。更:再。
写一写
写一写
左窄右宽
写一写
想一想
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
填一填
看到的
想到的(诗句)
《登鹳雀楼》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
________的(
)
________的(
)
悟诗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边读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
(依)的青山 (尽)的太阳 (入海流)的黄河
依:依傍。 尽:消失。
想一想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楷体
2.
(尽 )
1. 完毕:用尽。取之不尽。
2. 到达极端:尽头。山穷水 尽3.。全部用出,尽力做到:尽心。尽 4力.。都,全:尽是白的。一览无余。
认一认
左右结构
依欲
尽穷
上下结构
送字宝宝回家
半包围结构
层
依 尽 欲穷层
读一读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金文 篆文
楷体
1.
(穷 )
金文
(穴,洞) (躬,弓身屈体),
表示人在穴中,无法站直。造字本义:身居洞
穴,身体被迫弯屈、不自由。
猜字谜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楷体
2.
(尽 )
甲骨文
(皿,食物用完后空的盛器)
(又,抓持) (像毛刷),表示吃完盛器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下册课文(五)15古诗二首(共51张ppt)课件

看,荷叶碧绿接天,荷花娇艳美丽;白 鹭一飞冲天,西岭上积雪千年不化。听,黄 鹂在空中鸣叫,声音悦耳动听……这些美丽 的景象,是不是让你心驰神往呢?让我们跟 随诗人一起去领略这独特的风光吧!
15
古诗二首
二年级下册
我会认
xiǎo
cí
晓
慈
bì
jìng
毕
竟
yìng
jué
映
绝
lí
míng
鹂
鸣
写景
荷花——别样红
主旨归纳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方》通过对西湖六月美景 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 了诗人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绝
句
[ 唐 ] 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
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世称“诗圣”,与李白合称“李 杜”。著有《春望》《春夜喜雨》 《望岳》《登高》等作品。
háng
行
含
hán
lǐng
bó
岭
泊
多音字
行
(银行) háng
xíng(步行)
例:妈妈每天步行( xíng )去银行( háng) 上班。
我会写
hú
lián
qióng
hé
jué
湖
hán
莲
lǐng
穷
wú
荷
绝
含
岭
吴
找
一 找
湖 莲 穷 荷 绝 含 岭 吴
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一找有
相同特点的生字。
参考答案: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荷花在太 阳的照耀下,显得特别红艳。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鸣叫,一行白鹭在 晴朗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统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15 古诗二首PPT课件

这种不同体现在哪里呢?
毕竟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悬念
状元成才路
诗意: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 的风光与其他时节的不同。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映日 别样 接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无穷
与天相接 没有穷尽,这 里是一望无际
状元成才路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sònɡ
[宋] 杨 万 里
状元成才路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状元成才路
bì jìnɡ
hú
lián
qiónɡ
状元成才路
yìnɡ
状元成才路
hé
再读古诗,为古诗划分节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 万 里
含 窗 ( )西岭( 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3.拓展阅读。
采 莲 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 朗读时,把握诗的节奏和重音,读出诗的意境 和作者的感情。
背诵指导:
在熟读的基础上,想象古诗画面,抓住重点字
[唐] 杜 甫
hánɡ
bó
fǔ lù
w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hán
lǐnɡ
再读古诗,为古诗划分节奏。
绝 句
[唐]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又称黄鸟,雄鸟羽毛金黄色,雌鸟 黄中带绿,鸣声婉转,栖于高枝。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目录课文1古诗三首 (1)村居 (1)咏柳 (2)2找春天 (4)3开满鲜花的小路 (6)4邓小平爷爷植树 (9)◎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11)◎语文园地一 (12)◎快乐读书吧 (15)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16)6千人糕 (19)7一匹出色的马 (22)◎语文园地二……………………25识字1神州谣 (29)2传统节日 (31)3“贝”的故事 (33)4中国美食 (35)◎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 (37)◎语文园地三 (38)课文8彩色的梦 (42)9枫树上的喜鹊 (45)10沙滩上的童话 (48)11我是一只小虫子 (51)◎语文园地四 (53)12寓言二则 (57)揠苗助长 (57)亡羊补牢 (58)13玲玲的画 (60)14小马过河 (62)◎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 (66)◎语文园地五 (67)15古诗二首 (7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0)绝句 (71)16雷雨 (73)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75)18太空生活趣事多 (78)◎语文园地六........................8019泪水茶 (85)20大象的耳朵 (88)21蜘蛛开店 (91)22青蛙卖泥塘 (94)◎语文园地七 (98)23祖先的摇篮 (101)24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104)25羿射九日 (107)◎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 (110)◎语文园地八 (111)识字表 (114)写字表 (118)词语表 (121)课文春风暖暖的,春雨细细的。
我们来读读春天的诗篇,听听春天的故事吧。
1古诗二首村居dǐnɡ[清]高鼎yīng草长莺飞二月天,fúdīliǔzuì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yuān忙趁东风放纸鸢。
12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yǒnɡtánɡhèzhānɡzhuānɡchuísītāocáijiǎn32找春天春天来了!春天来了!tuōǎo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课件)

碧玉
绿叶
歌咏
丝绦
裁剪 栽树 化妆 梳妆打扮
1 古诗二首
碧玉
绿叶
歌咏 丝绦
1 古诗二首
词语
裁剪 栽树 化妆 梳妆打扮
1 古诗二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 古诗二首
请同学们根据诗句画一画作者描 写的柳树,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画。
1 古诗二首
村居
草长莺飞
,
拂堤杨柳
。
儿童散学
,
忙趁东风
。
1 古诗二首
思考交流
再来读一读古诗, 一边读一边圈画出春天 的事物。
1 古诗二首
1 古诗二首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 古诗二首
1 古诗二首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 遇到带拼音的字要多读几遍。
1 古诗二首
1 古诗二首
1 古诗二首
1 古诗二首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二首
猜谜语
天上一只鸟, 用线拴得牢, 不怕大风吹, 就怕细雨飘。
(风筝)
村居 居住在村庄里。
1 古诗二首
词语
黄莺 吹拂 堤岸 杨柳 喝醉 诗人 童年 趁早 草长莺飞 春风拂面 花红柳绿
1 古诗二首
shī
tóng
chèn
1 古诗二首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村居》人教统编版ppt教学课件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长 渐发芽生长。 二月天:是指在农历二月的里面。
莺 诗题意思:此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天来临而喜悦,所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称为“纸鸢”。 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称为“纸鸢”。
月 (2)回来这么早他们要干什么呢? 天
Hale Waihona Puke 农历二月,村子前 后的青草已经渐渐 发芽生长,黄莺飞
,
来飞去。
新知讲解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拂堤:杨柳枝条很长下
垂着,像是抚摸着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
间蒸发的雾气。
诗的大意: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 枝条,随风摆动, 好像在轻轻地抚摸 着堤岸。
新知讲解
明诗意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原始的 风筝由极薄的木片或竹片制作的。汉朝 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 时,逐渐以纸代木,称为“纸鸢”。慢 慢地,又有人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吹竹 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 “风筝”。
课堂练习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春季
(2)这两句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草 莺 拂堤杨柳
春烟
(3)这两句属于对景物的什么样描写?
静态
新课讲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是什么意思呢?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册 15 古诗二首(课件)

讲授新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讲授新知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诗人。与陆游、尤袤(mào)、范成大 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杨 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 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 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 《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 绝句》等。
课堂小结
主题概括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 人时即景起兴而作。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六月西湖独有 的风景,色彩明丽,意境开阔,由衷地表达了诗人对 西湖的赞美之情。
讲授新知
绝句 [唐]杜甫
讲授新知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与李 白合称“李杜”。著有《春望》《春夜喜雨》 《望岳》《登高》等作品。
课堂练习
加部件,组成新字再组词。
同
茼 (茼蒿)
艹
早
草 (草木)
口
合
哈 (哈哈大笑)
天
吴 (东吴)
课后作业
1. 朗读并背诵古诗;正确书写 本课生字。
部 编 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注:本课件所有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停船靠岸 路途远 时夸空张远阔
意思:从窗口可以望见远处西岭上常年不化的积雪,门 外江面上停靠着来自万里外的东吴的船只。
课堂小结
绝句
动态
黄鹂——鸣翠柳 白鹭——上青天
静态
西岭——千秋雪 东吴——万里船
色彩明丽 清新开阔
课堂小结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所作。 诗歌朴实自然,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描绘了草堂周 围明媚秀丽的春色,表达了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
部编本小学二年级语文18课-古诗二首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2022 - 2023
诵一诵
这是谁写的?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唐代伟大的诗人。
#O1
1
夜晚
2
住宿
3
(在)山上的寺庙 sù sì
夜宿山寺
自己练习读一读这首诗。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sù
宿
sì
寺
wēi
危
kǒnɡ
恐
jīnɡ
惊
chén
辰
齐 读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夜宿山寺
#O2
说一说,填一填,理解词语意思。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高楼,这里指建筑在山顶的寺庙
“百尺”形容楼很_______。
高
星星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山上的寺院多么的高耸,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 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
chì
lè
sì
lú
lǒnɡ
cānɡ
mánɡ
ɡài
齐 读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词句理解
敕勒川,阴山下,
地理位置
美丽的敕勒川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小朋友们,请在地图上找到敕勒川的位置。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唯恐,害怕。
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
人在楼上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填一填
山上的寺院多么______,人在楼上一_____就可以摘______。人在楼上不敢大声_______,恐怕惊动天上的______。
新统编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村居咏柳》精品教学课件

课文教学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最后两句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两句诗句用了设问和比喻。
课文教学
认识设问
什么是设问? 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回答, 即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找中心句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 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 波澜,有变化。
课文教学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就是描 写春天的词语,描写 春景的词语还有: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花红柳绿 万紫千红
莺歌燕舞 春暖花开
课文教学
村居
“醉”写活了杨柳的娇姿; 写活了杨柳的柔态。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 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知识引入
【与柳有关风俗文化】
1. 中国古代民间有插柳迎春的风俗。寒食节,家家户 户门前常插柳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2. 古人有折柳枝赠别亲友的风俗。折柳送别有两层寓 意:其一,“柳”与“留”谐音,折柳含有“挽留”之 意;其二 ,柳树极易生长,用它赠送亲友,期望亲友无 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落叶生根”,顽强生活。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 天来临而喜悦,以及见到的春天景象 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课文教学
咏柳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 两个比喻,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机,葱翠 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 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 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
课文教学
按节奏读古诗
村居
知识引入 诗人导入
15 古诗二首【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15 古诗二首教法:朗诵法、讲解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你能列举出一些你熟悉的诗人的名字吗?指名回答,相机点评。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古诗二首》。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自然美景的,语言浅显明白,清新自然,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介绍诗人,请一位同学帮忙向大家介绍一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mào)、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他一生作诗20000多首,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
二、整体感知1.理解诗题。
课件出示诗题。
(1)请看诗题,来,读一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指名读,齐读。
(2)读了这个诗题,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时间:晓,早上。
地点:净慈寺,在西湖边上,净慈寺的大雄宝殿有济祖殿,殿内供奉着妇孺皆知的济公像。
人物:林子方,事情:送。
)好像缺了个主语,谁在送林子方?(课件:南宋杨万里) 一个简单的题目,就让我们知道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可见,诗人的语言是多么简洁明了呀!(3)请你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早晨诗人杨万里走出净慈寺送别好友林子方。
) 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诗。
师: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的诗人杨万里,在送好友林子方离开杭州,去福建做官时写的。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2.初读全诗。
(1)先请学生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出示整首诗。
(学生练读,教师巡视并提醒读书姿势)(2)指名朗读,正音、评价。
适当评价语速,节奏,也可学生自评,互评。
(3)过渡:不错,你不仅读正确、流利了;还读出了节奏,有点诗人的味道。
课件出示朗读节奏划分,我们一起来一遍。
(4)在读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注意一下每句最后一个字?明确押“ong”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课件《古诗二首》

读出节奏。
遥看瀑布挂前川。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chǐ
飞流直下三千尺,
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ǔ tiān
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字学习
pù
瀑
瀑布
bù
布
布料
lú
炉
火炉
yān
烟
烟花
yáo
遥
遥远
chuān
川
山川
小河马吃苹果
川炉 遥
布
瀑烟
品读古诗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从哪句 诗中感受到的? 看到了太阳照着庐山。 看到了庐山瀑布非常高。 看到了庐山里有紫色的烟雾。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最壮观的瀑布就是三 叠泉瀑布,它的总落差155米, 相当于50层楼那么高。
“三千尺”有多长?诗人是怎么知道瀑布有
这么长的?
三千尺就是一千
米,实际上瀑布并没
有这么长,诗人采用
了夸张的手法来赞美
瀑布的恢弘。
视频欣赏:三叠泉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 句中“三千尺”是指( ② )
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感悟哲理 登上了鹳雀楼,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发
出了怎样的感叹?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左右结构,表示“想要”的意思。
而作者看到眼前的 食欲
美景,也有了新的欲望。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反义词:富 qiónɡ ①缺乏财物,跟“富”相对。 ②到尽头,
远看 望庐山瀑布
联想
瀑布挂前川 雄伟壮丽
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抓住瀑布的动态美,运 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 与美丽。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抒 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 漫的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六月的西湖,碧绿的荷叶上面, 点点荷花显得格外的红艳。这样的 美景你一定也想看到吧。背诵这首 诗了解这首诗的意境。 2.描写荷花的诗句还有很多,请大 家课下搜集至少两首描写荷花的诗 句,抄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还可 以给诗句配上自己的画哦!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 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 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 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你看到了什么? (3)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 (4)这一句寓情于景,反映作者什么心理?。 (5)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里的积 雪终年不化,所以诗人说“千秋雪”。
其中“含”是包括,囊括的意思。 “含”字,显示了透视的眼光, 作者是把西岭之雪和方形的窗口 放在一个平面上来欣赏,这“窗” 如同油画的框,而“西岭千秋雪” 则是框中的画,这么高的山可以 像油画一样含在小小的“窗”中, 可见“西岭”之远。
湖=氵 + 胡 莲=艹 + 连 荷=艹 + 何
晓:天刚亮。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 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 到底。 六月中:六月中旬。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绝句
——杜甫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 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自其曾祖时迁居 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 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诗史”。 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以后被尊
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兵车 行》《春望》《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题目“绝句”是什么意思?
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 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 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 国诗歌体裁。
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用手中的工 具书,查一查,理解诗句的意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人正陶醉于 黄鹂鸟悦耳的 鸣叫声中,忽 然眼前出现了 白鹭。
白鹭:是大中型涉禽,成鸟的夏羽全 身乳白色;鸟喙黑色;头有短小羽冠; 肩及肩间着生成丛的长蓑羽,一直向 后伸展,通常超过尾羽尖端10多厘米, 有时不超过;蓑羽羽干基部强硬,至 羽端渐小,羽支纤细分散;冬羽的成 鸟背无蓑羽,头无羽冠,虹膜淡黄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承接上一句,西湖美景和别处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的?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 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 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这莲叶 与荷花一样美好。
诗句描绘的画面有哪些色彩?
蓝色的天空, 碧绿的荷叶, 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荷花。
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 能说给大家听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提示:“慈”的读音是“cí”,不要念成 了“zí”。 “映”是的韵母是“ing”,不是“in ”。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按照划分的节 奏来读,语速稍慢,读出对西湖的夏天 的赞美之情。
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 住字形。
两个黄鹂鸣翠柳。
如果把诗配上画,按照诗句的描绘,
应该先画什么?
黄鹂
诗中那活波可爱、小巧玲珑的黄 鹂鸟在什么地方? 柳树间
诗人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 翠
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鸟在
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
鸣叫
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会
在翠绿的柳间怎样的鸣叫呢
? 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一行白鹭上青天。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 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 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 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 述说明。
诗中写的是一只白鹭吗? 不是
哪个词告诉你的?
一行
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 鹭正飞向哪儿?
青天
青天是什么意思?
蔚蓝的天空
诗人作诗用语简洁明 快,画面里的色彩, 诗中都体现出来了, 你找到了诗中表示颜 色的字了吗?
黄、白、青、蓝
窗含西岭千秋雪
春意浓浓,生机勃勃,诗人被眼前 的美景所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 另一处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远处 的西岭雪山。
诗人向近处看,又看见门前的什么? 船只 船是停着还是行驶着? 停着
你是从哪个字知道的? 泊
是去哪的船?
东吴
门泊东吴万里船
因为从东吴到四川 成都非常遥远,所以诗 中用了一个词----万里。 现在大家明白这句诗的 意思了吧。
杜甫除了这首《绝句》之外,还 有两首绝句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同学们 课下学习一下这两首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赠送教育通用模板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02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03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04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 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 述说明。
15 古诗二首
杨万里(1127~1206) 南宋诗人。字廷秀,学 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构 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在当时称 为杨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多首,传世者仅为 其一部分。亦能文。部分诗文关怀时政,反映 民间疾苦,较为深切。诗与尤袤、范成大、陆 游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 家”。有《诚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