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哲学

合集下载

一轮复习高三哲学辩证否定观

一轮复习高三哲学辩证否定观

否定的 动力
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 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 否定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 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 定
否定与 肯定的
关系
辩证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 留,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肯定中包含着 否定
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裂,主张 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否定同发 展和联系 的关系
参考答案: 该观点具有片面性。①要创新中医就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批判、 突破、破除不符合时代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具体方法、手段。 ②中医创新的基本前提是关注医疗主客体、药物、相关科技等变 化发展着的实际情况,着眼实际变化、实际需要、实际条件进行 创新。 ③中医药创新,需要研究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善于提出中医 药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敢于在治疗手段、科技运用、药物炮制等 方面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④中医药创新不仅需要批判,还应传承中医药文化宝库中的确凿 有效可行成分。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A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和外部相互作用的否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型考题
(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 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 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 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 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 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 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 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 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 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1)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 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12分)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哲学的基本问题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哲学的基本问题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梳理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方法技巧1图示哲学基本问题方法技巧2思维与存在的不同提法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方法技巧图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温馨提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前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后者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回答。

1.以“哲学的基本问题”为议题,讨论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科学精神)2.寻找生活中蕴含哲理的故事、俗语、成语等,感悟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精神)[素养水平等级][经典例题剖析](科学精神)(2013·天津卷,7)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世界的惊异思维流程发现、观测到→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试题拾遗。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 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
关;
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自觉培 创造与实现是本课高频考点,
2.解析价值观差异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考查。
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观。
试题的综合性较强,多以体
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 断和行为选择;
3.理解价值观对人 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 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社会历史的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 会 与 价
寻觅社会的 真谛
社会历史观
本质
社会历史的 发展
社会历史的 主体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的主体)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值 选
价值与价值观
人的价值(哲学上的价值;人的价值)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2024·广东、2024·湖北
2024·山东、2023·山东
2023·天津、2023·浙江
2024·浙江、2023·浙江、2023·北京、2023·江苏、2023·湖北、2023·湖 南、2023·辽宁、2023·广东、2022·全国
2023·北京、2023·河北、2022·北京、2022·湖北
2023·海南
价值的创
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会中实现
造与实现
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怎么实现
在砥砺自我中创 增长个人才干,全面提高素质
造和实现价值 坚定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指引
锤炼品德修为,打牢道德根基
【瞄准方向】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备考建议

高三政治哲学第四课一轮复习课件

高三政治哲学第四课一轮复习课件

(2)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含义不同
记一记 背一背
特点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 【方法论】坚持 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 绝对运动与相对 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静止的统一 联系: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 的一种特殊状态。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物质世界是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提醒】高考对于哲学上运动概念的考查往往结合生活中具 体的运动现象进行,因此考生需要培养自己的获取信息、解 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万有引力 新陈代谢 价值规律
3.商人有的亏损破产,有的赚钱 营利
4.社会的新制度最终一定会代替 旧制度 5.人的认识也总是从不知到知,从 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从肤浅到深刻
商品经济有规律
社会发展有规律 生产关 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认识发展有规律——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注意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的不同表述: ①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物质; 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世界统一于物质;
④世界是物质的。
易错提示:
误区一: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存在性。 误区二:客观实在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误区三:物质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东西。 误区四:物质是可以被创造和改变的。
形而上学
的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_________ 承担者 。脱离物质 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脱离物质谈运动是 唯心主义 的观点。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 性质 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 定时期,其根本______ 一________ 参照系 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 特殊 的运动。 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______ (2)运动的性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无条件 的、永恒的和________ 绝对的 。 因而运动是________ (3)静止的性质 有条件 的、暂时的和________ 相对的 。 静止是________ (4)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 ________, 相对主义 和________ 诡辩论 。 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__________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意识能够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和 生理活动:意识能够调节和控制 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影响人的 身心健康和行为表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意识能够指导实践:意识能够指 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影响实践的 结果和方向
意识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创造 性,能够创造出新的概念、思想 和文化成果
04
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推动人类认 识和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05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起 点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具有具体性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真理具有条件性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真理具有可变性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直接经验,认识世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推动人们去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正确性,因为实践是主观见 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践是认识的来 源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实践是认识发展 的动力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实践是检验认识 的真理性的唯一 标准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哲学与文化基础知识总结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基础知识总结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哲学部分在高考中占比较大,道选择分、一道答题8分,共1分,2022年山东卷3道选择9分、一道答题8分,共17分。

重点考查必备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难度不大,题型法论,再结合材料进行阐述,阐述时要根据知识逻辑层层分析,尽量不要遗漏,高度凝练语言,最后有总结提升(演绎推理)除小切口考查外,平时模拟题常见:大切口和不限范围(让选择恰当哲学原理进行分析说明)。

大切口例如: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把握世界的规律的角度,首先明确范围里有哪些原理、知识,不要答错范围,不要遗漏,大切口一般可能会考查23个原理。

不限定范围的题目,不要慌,认真阅读材料,找出关键信息,感悟对接针对性的原理,最切题的原理,进行说明分析,阐明观点。

这需要平时对于原理掌握熟练并理解透彻《哲学与文化》常考选项【第一课】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并非是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不能说成哲学就是世界观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不能说成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科学之科学、科学之母、百科全书。

但可以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4、哲学提供一般的指导,具体科学提供具体方法。

不能说哲学提供具体解决办法。

5、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影响、决定)世界观6、所有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7、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不能说哲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8、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于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9、区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两个方面(1)如果材料涉及世界的本原问题,如“气者,理之依也”或者“理生万物”,体现的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2)如果材料涉及人类的某项新科学发现体现的是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课件-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课件-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理解为世界的本原
和本原
基本 评价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 部的作用而言,对人们认识的 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 局部的作用而言,对人们认 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及其关系
• 从派别上讲,哲学史上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只有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两种。
知识点三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联系 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
系)
错误 ①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 倾向 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
②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
知识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1.基本问题及其原因
• (1)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 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 题。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知识点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
1.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本义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 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
哲学的产生 考(认识世界)。
③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
价 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 观上的唯心主义 用,认为人类社会在本
观色彩
等局限性
质上也是物质的
• (2)唯心主义
• ①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 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高三一轮哲学复习第九课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高三一轮哲学复习第九课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学会感激——凡事感激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 人。
典型案例分析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2、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符合对立统一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存于一 个统一体之中。 3、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吃一堑,长一智。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相互贯通,一定 条件下); 4、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5、 一劳永逸 这是违背对立统一规律的形容词。不能把劳和逸割裂开来。正确的应该是有劳有逸, 劳逸结合。 6、物极必反; 7、否极泰来; 8、乐极生悲; 9、因祸得福; 10、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1、吃一堑,长一智; 12、失败是成功之母: 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4、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15.“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典型案例分析
• • • • 1、见微知著; 2、一叶知秋,一燕知春; 3、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 4.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 的普遍性。 • 5、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殊性的辩证关系。 • 6、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在复杂事物的许多对矛盾中 同一矛盾的矛盾双方中 对复杂事物的发展方向 起决定作用 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对某一事物的 性质起决定作用 着重把握矛盾的 主要方面,抓主流。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哲学教学案--辩证法6:内因和外因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哲学教学案--辩证法6:内因和外因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学案------事物发展的原因江苏省滨海中学一.考点1.内因和外因2.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二.知识梳理1、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 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内因是指事物的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

(3)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事物的发展是和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但二者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

②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③外因通过起作用。

外因的作用再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而决不可能撇开内因单独地起作用。

[点拨](1)要明确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原因,而内因是根本动力和根本原因。

(2)外因的作用再大,也是第二位的。

2、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坚持相结合的观点。

(1)对内因要给以充分的重视。

因为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2)对外因要作一分为二地分析。

因为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3)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点拨]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

三.重难点解读1.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区别。

(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包括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矛盾,即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2)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内部矛盾,即事物发展主要是由内部矛盾引起的,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如果将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成是源泉,就会混淆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2.全面理解内因和外因的地位和作用。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即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本原因,是发展的基础、源泉。

而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条件是指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影响、制约作用的各种外部因素。

第一讲 哲学基本思想-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一讲 哲学基本思想-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
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借鉴意义
(三)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重难突破 ——如何创新?
关键词
内容
根本途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 径 径。
与传统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
文化 神。
与世界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以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 主要
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 区别
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 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 和本原
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其局部
基本
其局部的作用而言,对人们
的作用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
评价
本书体系
哲学的内涵、作用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流派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意识 实践与认识
真理
第一单元 哲学基本
思想
辩证法
哲学
第二单元 唯物论、 认识论
历史唯物 主义
联系观 发展观 矛盾观 辩证否定观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历史主体 价值观、判断、选择 人生价值实现
文化生活——专题十三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重难突破 ——马克思主义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 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 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高三一轮哲学复习第十课辩证否定观

高三一轮哲学复习第十课辩证否定观
新事物的产生,其中并没有人类的创新活动。在人类产生以后, 人们可以通过创新创造新事物,但并不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 物。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的东西。新出现的事物中也包含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生命力和 发展前途的东西。
体验高考
(2011高考安徽卷10)图2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 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 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 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 批判和发展。 (4)方法论要求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 合的成规旧说和落后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 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误区警示
误区一: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3)辩证否定的实质
辩证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 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 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 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4)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 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 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基本特征
“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主张要么肯定一切, 要么否定一切。
(2)根本观点 否认矛盾,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思维拓展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区别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外因作用 的结果,是外力强加于事物 的 否定和肯定都是绝对的,是 绝对不相容的、对立的,要 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是联系与发展环节的中断 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 否定的 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事 动力 物自身的否定 否定与 否定中包含肯定,肯定中 肯定的 包含否定,发展是肯定与 关系 否定的对立统一 否定与 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 联系、 系的环节,是克服与保留 发展的 的统一,是“扬弃” 关系 否定的 事物实现螺旋式上升 结果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哲学生活》主要原理及答题模板三——唯物辩证法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哲学生活》主要原理及答题模板三——唯物辩证法

2022高考一轮复习《哲学生活》主要原理及答题模板板块三:唯物辩证法注意:1.唯物辩证法=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2.唯物辩证法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3.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矛盾观4.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辩证否定观+辩证法革命批评精神+创新社会作用5.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反对】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精华版: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词:影响、意义/制约/关系到/引起/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系统化/有利于/会促进/会带来/后果。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课件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课件
④代表人物: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法国的拉美特利、 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尔巴哈等。
15
机械性:
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 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把运动归结为 机械运动,否定了运动形式的多样性。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的序言中把 人 的心脏比作钟表上的发条,把神经和关节比作其中的油丝和齿轮。拉美特利更 干脆地宣布:“人是机器”。认为人归根结蒂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 器而已。
21
[特别提醒] (1)不能认为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真正的哲学。但真正的哲学 并不仅仅指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些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 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都是真正的哲学。上述观 点没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真正的哲学的关系,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真正的哲学不一定是科学的哲学。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总不能超越自己的时 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 它是真正的哲学,关键是看它是否正确反映了自己时代的要求,是否代表自己时代的 先进思想。

意识决定物质;
心 主 义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 两种基本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而不能笼统地说是围绕
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物质
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13
古代 朴素 唯物 主义
认为金、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 木、水、 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哲学与文化阶段综合提升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哲学与文化阶段综合提升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政治
(7)物有自身的属性和功能,但它一般不会自动满足人,只有通过人 的劳动改造,才能使之满足人,才能形成物的价值。 (8)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劳动的过程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人只 有在劳动中才能展示自己的力量,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政治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 (1)一脉相承、延续发展、不断升华。革命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再生 再造和凝聚升华,并在革命实践中得到熔铸。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 色革命文化的深度融合,也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2)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与主流。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 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 的精神标识。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政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 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 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 发展。 (4)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 动中,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 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 ,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 善加以解决。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政治
3.如何正确认识人工智能 (1)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 的机能。人工智能不是人脑,所以,它不会思维,不会产生意识,只是 对人类思维的模拟。 (2)从功能上看,人工智能的功能在某些方面会超过人类,但人类智 慧具有人工智能不可比拟的优点和长处。 (3)从性质上看,人工智能进行的活动不是实践活动,人工智能只是 人类制造出来的一种工具。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哲学常识知识梳理之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哲学常识知识梳理之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高三一轮复习——哲学常识知识梳理之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一、基础知识归纳1、事物发展原因——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1)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原因。

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外因。

(2)关系: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3)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基于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我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必须做到:既要重视内因,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第一,要懂得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要坚持对外开放。

反对闭关自守和崇洋媚外的错误倾向。

2、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含义:在哲学上,把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而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2)关系: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事物质的变化。

提示:这里要注意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特别是第二种性形)——一是数量的增减引起的质变,二是事物构成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的不同而引起的质变。

(3)事物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变化、发展的。

(4)方法论意义:第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第二、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质的飞跃;第三、要重视量的积累,还要注意优化结构。

3、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客观存在。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指: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两个对子”、 哲学的基本派别
?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一、何为本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 二、是否具有同一性: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 哲学的“两个对子” ? 一、何为本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 二、世界处于何种状态:辩证法 与 形而上学 ?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观观 观
辩证 否定 观
规主 律体
导 价价 向 值值 作 选实 用 择现
《生活与哲学》复习指南
【全书基本框架】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的唯物论 唯物的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人生观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哲学全书基本框架
唯物论 4、5课
马 克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第6课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 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世界观
决定 体现 统一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 界的根本原则、根本 方法
方法论
哲学
3、哲学与具体学科 的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具体学科
具体领域 规律 个性
基础 推动其发展
提供世界观、 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
本质与普遍 规律
共性
“科学之母”
注意:非“整体与部分”关系,非“科学之科 学”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考点导航
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 __无_产_阶__级_ 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 19世纪_细_胞_学_说_、_能_量_守_恒_和_转_化_定_律_、_生_物_进_化_论 的发展,特别是的三大发现
? 1、哲学基本问题 ?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机械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 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思维和存在

生活与哲学
生活哲学与 时代精神
探索世界与 追求真理
思想方法与 创新意识
认识社会与 价值选择
美好 百舸 时代 物
生活 争流 精神 质 的向 的思 的精 观 导 想华
实 唯物辩 唯物辩 唯物辩 社会 人生
践 证法的 证法的 证法的 历史 价值
观 总特征 实质与 革命批 观

核心 判精神
哲 派 作 物 意实认真 联 发 矛 学 别 用 质 识践识理 系 展 盾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考点导航
?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哲学与时代精神
? (l)哲学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 (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原因:因为 它正确地反时映代的了任务_和要_求________,牢牢的把握时代住脉搏了 _____,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时代的代实践的经验_和_认_识_成_果_____.
注意把握“三对关系”
? 1、哲学与生活(与人) 的关系 ? 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关系 ? 3、哲学与其他学科 的关系
1、哲学与生活(与人) 的关系
(1)产生
人类的 (2)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实践活动
哲学
反作用(认识和改造世界)
(促进 / 阻碍)
真正的哲学
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关系
3、唯物主义 与 唯心主义
? 复习提示:
? 唯物主义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正确的, 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 唯心主义哲学在根本上是错误的,但在其发展过 程中在一定意义上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而 在其发展史上也有其正确、进步的因素。
? 哲学的基本问题不等于哲学的基本派别,也不 等于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 ②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_社_会_的_前__进_方_向_,提出_社__会_发__展_ 的理想目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未来;动员和掌握 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__物_质___力量。
? 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________ 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社先会导发展,推 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 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的其他哲学就不是真 正的哲学。()
理论化、系统化后
思想
哲学
形成
正确
正确、深刻反映本质
时代精华
不对
歪曲、表面反映
时代糟粕
2.哲学的作用
?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内容见第 一课)。
?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①哲学可以通过对___旧_制__度___和___旧_思__想___的批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两个对子” 哲学的基本派别
3、唯物主义 与 唯心主义
请注意: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 “意识”和“物质”相搭配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 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 ? 二是意识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思维能否正确
思 维
谁决定谁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和 (谁为第一性)
的存
基 本 问

承认能正确
的 关
思维能不
反映存在
可知论
题 系 能正确反
问 映存在
题 (有无同一性) 否认正确 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些著名的哲学命题,分别属于一定 的哲学派别: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 ②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
变化起
?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 范畴
? ⑤水是万物之源 ? 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⑦原子是世界的本质 ? ⑧万物皆备于我 ? ⑨我思故我在 ? ⑩一切皆有可能
古代朴素唯物主

③⑤
近代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 ⑦
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④
主观唯心主义
①②⑧ ⑨ ⑩
客观唯心主义

易混知识点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辩证法 7-10课

哲 学
历史唯物主义 11、12课
辩证唯物论 = 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 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唯物论+认识论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 辩证法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 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考点导航
?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