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1. 运动与力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速度、加速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等知识点。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知识点。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水平合力与竖直合力、斜面合力等知识点。
4. 重力与重量重力的概念、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重量的计算等知识点。
5. 力的作用点、作用面和作用线力的作用点、作用面和作用线的概念、力矩的计算等知识点。
6. 抛体运动自由落体、抛体运动的特点、抛物线运动等知识点。
7. 能量与功功的概念、功的计算、能量的分类与转化等知识点。
8. 功率和机械效率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定义与计算等知识点。
9. 压力压力的概念、压力的计算、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力等知识点。
10. 浮力与浮力原理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浮力原理及其应用等知识点。
11. 热学基础温度与热量、热传导、热膨胀等热学基础知识点。
12. 热能与内能热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物体热平衡等知识点。
13. 相变和比热容相变的基本概念、物质的比热容等知识点。
14. 热机与热力循环热机的工作原理、热力循环的特点、卡诺循环等知识点。
15. 气体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特点、气体定律的表达式与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知识点。
以上是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的15篇精选内容。
通过系统、全面地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希望这些内容对初三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1. 力学-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方向垂直向下。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力图恢复原状的力。
-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在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2. 热学-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
- 热膨胀和冷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的变化。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3. 电学- 电荷:物体带电的量度。
-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电压:单位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所做的功。
-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串联和并联电路: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
-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换率。
4.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返回的现象。
-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 色散:白光通过介质后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的现象。
-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透镜。
-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内、焦距上、焦距外的成像特点。
5. 声学-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介质传播。
-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 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
- 声速: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6. 原子物理-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物理初三知识点归纳

物理初三知识点归纳一、力与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
力的方向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如向上的力可以使物体上升,向下的力可以使物体下降。
1. 引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 摩擦力:物体之间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3. 弹力: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时产生的力。
4. 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二、能量与功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功的能力,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功是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状态。
1. 动能: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 功:力对物体所做的工作,功的大小与力的大小和物体移动的距离有关。
3.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4. 功率与能量转换:机械设备将能量转换为功率,例如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三、重力与压力1.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 压力:物体受到的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
四、声音与光1.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如空气、水等。
2. 光的传播:光是由光源发出的电磁波,可以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
3.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在与物体接触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是光线从物体表面弹回,折射是光线通过透明介质时改变方向。
4. 光的颜色与频率:不同颜色的光波有不同的频率,红光的频率较低,紫光的频率较高。
五、电与磁1. 电流与电压: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压是电荷的势能差。
2. 电阻与电功率:电阻是电流受到阻碍的程度,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电能转换。
3.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是磁力作用的区域,电磁感应是由磁场引起的电流产生。
六、热与温度1. 热传导:热量在物体之间通过直接接触传递。
2. 热辐射:热量通过空气或真空中的辐射传递。
3. 温度: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大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或开尔文(K)。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 力和运动-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大小和方向,单位是牛顿。
-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改变。
- 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 加速度:是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
-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 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第三定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声光电磁- 声:是物体振动传播的机械波,声音的强度与振动的幅度有关。
-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 电:是电荷的运动形式,电荷分正负两种。
- 磁:是由电流在导线中产生的力和磁场。
-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组成,有串联和并联两种电路。
- 镜子:可以将光线反射或折射,有凸镜和凹镜两种。
3. 物质和能量- 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 能量:是做功的能力,有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形式。
- 能源:是能量的来源,如太阳能、风能、化石能等。
- 能量转化: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并守恒不变。
- 热传递: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进行。
4. 多种能力- 压力:物体受到的力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
- 阻力:物体运动时受到的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
- 摩擦力: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的阻碍运动的力。
- 弹力:物体恢复形状时所产生的力。
- 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 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以上是初三物理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三物理学知识点总结5篇

初三物理学知识点总结5篇第1篇示例:初三物理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前两年所学习的知识基础上的深入学习,也是为高中物理学的学习打下基础的一门课程。
在初三物理学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和应用技能,如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内容。
下面将对初三物理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力学知识点:1. 力和力的计算:力是导致物体产生运动、变形和形态改变的原因,单位为牛顿(N)。
力的大小可通过力的计算公式F=ma来计算,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加速度。
2. 物体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是处于平衡状态,平衡有静平衡和动平衡之分,可以通过受力分析和力的合成来判断物体的平衡状态。
3.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的合成为一个合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指一个力可以被分解为两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4. 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有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等,可以通过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5.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1. 光的传播:光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具有折射、反射、衍射等现象。
2. 光的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相交后会发生反射,反射法则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折射,折射法则是入射角与折射角之比等于两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4. 光的成像:凹凸透镜和凸透镜分别可以形成实像和虚像,成像规律是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5. 光的色散:光线在经过三棱镜等透明介质时会发生色散现象,导致不同波长的光经过介质后偏折角不同。
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带电体之间会相互作用产生电场,电场定义为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
2. 静电场与电势能:电荷所产生的电场称为静电场,带电体在静电场中会具有电势能,电势能与电场强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4篇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4篇(一)速度(1)定义: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等于位移和发生此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v=s/t(v是速度s是路程t是时间)(二)重力(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公式:G=m·g(G为重力m物体质量g重力系数)(三)密度(1)定义: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公式:ρ=m/V(ρ为密度m物体质量V物体体积)(四)压强(1)定义: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2)公式:P=F/S(压强P压力F受力面积S)(五)液体压强公式:p=ρgh(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系数,g=9.8N/kg;h为深度)(六)机械功(1)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公式:W=FS(W是功F是物理受到的力S是距离)(七)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P=W/t(功率P功W时间t)(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方向竖直向上并通过所排开流体的形心。
初三学习方法与技巧篇三1做好时间规划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根据中考时间来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规划好时间,然后认真执行。
很多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开始很有自信的制定了学习计划,但是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长久坚持,如此,再好的学习计划也是无用的。
因此,要想学习计划生效,制定了就要努力去执行。
2跟住老师的脚步初中多数学生并没有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足以自己安排冲刺中考的学习。
基于这点,建议还是紧跟各科老师的要求,按照老师的学习与复习计划应对中考。
要相信老师,毕竟毕业班的老师必定有自己的秘诀。
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和老师请教。
3要多做练习题在初三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就要面对三年的课本知识,在一年的时间里重新学习三年的知识内容。
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习课本的知识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记忆效果是不够深刻的。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三物理主要学习的知识点有:
1. 运动与力:
- 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
- 力:作用力、受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合成与分解。
- 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平衡定律。
2. 机械运动:
-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 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周期、频率、速度、加速度。
3. 压强:
- 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压强的应用。
- 引力和压强:重力、弹力、浮力。
4. 力的作用和能量:
- 功:功的计算,功和能量的关系。
- 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动能定理、势能和势能能量。
5. 雷达与光学:
- 雷达原理: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的应用。
-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传播速度、反射角度、折射角度。
6. 电能与电磁感应:
- 电能转换:电能的转换、电能损耗、电能计算。
-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应用。
7. 光学知识:
-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传播路径、光的反射规律。
- 光和物体:透明与不透明物体、光的吸收和散射。
以上只是初三物理知识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知识点。
初三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结合实验和应用练习,加深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物理知识点归纳(一)1.力和压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的引力或推力。
力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来表示。
力的方向可以是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等。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的大小。
压力的计算公式是压力=力/面积。
2.力的作用和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和方向。
如果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同,那么物体将保持静止或恒定速度。
如果力的大小大于对象的质量和速度,物体将加速。
如果力的大小小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物体将减速。
3.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接触表面积和表面之间的粗糙程度。
摩擦力可以有两种形式: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静止时产生的力。
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
4.弹力:弹性是物体恢复原状的能力。
当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弹力。
弹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弹性特性和受力的大小。
弹力始终是相反方向的,即当物体受到压缩时,弹力指向外部,当物体被拉伸时,弹力指向内部。
物理知识点归纳(二)1.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相互叠加,得到一个新的力的过程。
合成力的大小是所有力大小的和,方向是所有力方向的合成。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相互叠加,等于给定的力。
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我们可以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复杂力的效果。
2.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其状态(静止或运动)的倾向。
牛顿的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当物体不受到任何外力作用时,它将继续保持静止或运动的状态。
惯性是我们理解物体为何保持静止或运动的重要概念。
3.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的力。
该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质量。
重力通常用牛顿(N)来表示。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我们称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重量。
一个物体的重量等于其质量乘以重力的加速度。
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米/秒^24.飞行物体的轨迹:当一个物体在水平平面上投出时,其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1. 运动和力- 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的关系-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 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惯性、质量和力的概念2. 动量和能量-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冲量- 力的合成和分解- 动能、动能定理和功- 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3. 热学- 温度、热量、能量的关系- 物体的温度测量和热平衡-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膨胀和热量计算- 温度与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关系- 相变和比热容4. 光学- 光的传播和速度-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 凸透镜和凹透镜- 成像的规律和方法- 光的色散和光的组成- 光的波粒二象性5. 声学- 声的传播和速度-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 声音的音调和音量- 音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 声音的共振和回声- 声的干涉和衍射6. 电学- 静电- 电流、电压和电阻- 电路的搭建和基本定律- 电能和电功率- 简单电器的使用和安全- 磁场和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电磁感应实验和电磁感应定律7. 压力和浮力- 压力的定义和计算- 压力的传递和液体的压强- 压强和面积的关系- 浮力和浮力的计算- 显微镜、望远镜和水泵的原理和应用这些知识点是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能够建立起对物理世界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并能够用物理知识解释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加深对物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篇:力、能、功、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力的概念与性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将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单位是牛,符号为N。
2. 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力的合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
3.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展示出来的一种能量,公式为K=1/2mv²。
势能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它所处的位置、形状、电荷等参数的变化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4.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等于该系统的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在封闭系统中总是守恒。
5. 功的概念与公式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表现。
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为J。
功可以用公式W=Fs计算,其中F为力的大小,s为物体的位移。
第二篇:热、分子、热力学1. 分子的运动分子不断地运动、碰撞和振动。
热运动是一种分子自由活动的无规则运动。
2. 温度温度是衡量物体分子热运动程度高低的物理量。
常用温度单位有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度等。
3. 热量热量是指热量的传递,也可理解为热能的传递。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为J。
4. 热传导、辐射和对流热传导是热能通过物质的传递。
辐射是指热能通过空气和真空的传递。
对流是热能通过流体的传递。
5.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热量和功之间的关系。
公式为△U=Q-W,其中△U为内能变化量,Q为热量传递,W为功。
(2)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指热功转换的效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坎普-克劳修斯等效原理、热力学温标、热力学熵表达式等。
初三物理知识点全归纳

初三物理知识点全归纳
初三物理知识点包括电流强度、电阻、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内能等。
1. 电流强度:I=Q电量/t
2. 电阻:R=ρL/S
3. 欧姆定律:I=U/R
4. 焦耳定律:Q=I2Rt(普适公式);Q=UIt=Pt=UQ电量=U2t/R(纯电
阻公式)
5. 串联电路:I=I1=I2;U=U1+U2;R=R1+R2;U1/U2=R1/R2(分压公式);P1/P2=R1/R2
6. 并联电路:I=I1+I2;U=U1=U2;1/R=1/R1+1/R2[R=R1R2/
(R1+R2)];I1/I2=R2/R1(分流公式);P1/P2=R2/R1
7. 定值电阻:I1/I2=U1/U2;P1/P2=I12/I22;P1/P2=U12/U22
8.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
时,物体内能减小。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以上是初三物理的部分知识点归纳,如果您有疑问或想了解更多,可以到学科教学网站查阅。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运动和力学1. 运动的描述及其规律•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等。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合力为零的状态称为惯性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所受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力的作用和变形•力的作用方式: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弹性模量和杨氏模量等相关概念。
•牛顿运动定律: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二、能量和动力学1.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公式,势能转换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弹簧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相关概念及公式。
2. 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动能转化和势能转换,动能定理和功的概念。
•能量守恒定律:热能转化,机械能损失,能量守恒。
3. 动力学和运动方程•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动量的概念。
•动量定理和冲量定理,碰撞问题和冲击定理,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三、热学和热力学1. 热学基础知识•热力学基本定义:温度、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循环和热机效率。
2. 热传输和热扩散•热传输: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传热。
•热扩散定律。
3. 气体状态和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定律:玻尔兹曼常数,摩尔定律。
•热容量和焓概念,热力学过程,气体状态方程。
四、波和光学1. 机械波•波的基本概念:波长、频率和振动数。
•机械波的传播方式:横波和纵波。
•声波和光波的区别和特点。
2. 光学•光的基本概念: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性质。
•光的反射和折射,镜面反射和折射率的定义。
•成像公式和像的性质。
以上是初三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相信这份总结表格内容全面易懂,能够帮助初三物理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初三物理知识点全归纳

初三物理知识点全归纳初三物理是中学物理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等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对初三物理知识点的全归纳: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如弹簧的弹力。
-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力的合成与分解:通过矢量加法计算合力或分力。
-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
2. 运动学- 描述运动: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概念。
-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计算。
- 曲线运动:如抛体运动,涉及到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合成。
3. 能量和功- 功:力在物体上做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高度和质量有关。
4. 压强和浮力- 压强:压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效果。
- 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 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量相等。
5. 热学基础-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 热膨胀和冷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的变化。
6. 电学基础- 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
- 电流:电荷的流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电压:推动电荷流动的力。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串联和并联电路: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方式及其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7. 电磁学基础-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力场。
-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周围产生磁场。
-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
8.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若同时具备,则力做了功。
2、功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3、功的公式:W=FsW表示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J);F表示力,对应的单位是牛(N);s表示距离,对应的单位是米(m)4、功的单位:主单位:焦耳(J),1J=1N?1m常用单位:千瓦时(kwh)1kwh=3.6x10J5、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理想情况下:W机械=W人即:Fs=Gh二、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力)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2、功率的定义:物体(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3、功率的公式:P=W/tP表示功率,对应的单位是瓦(w);W表示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J);t表示时间,对应的单位是秒(S);4、功率的单位:主单位:瓦(w)常用单位:千瓦(kw)换算:1kw=1000w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
5、测量功率方法:(器材、步骤、表达式)三、机械效率1.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2.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3、机械效率公式:η表示机械效率,用;W有用表示有用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J);W总表示总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J);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影响η滑轮因素:动滑轮和绳子的重力、摩擦力、被提高货物的重力。
测斜面的机械效率:影响η斜面因素:斜面的倾度、粗糙程度。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2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免费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免费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免费初三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要特别注意知识点的掌握,那么初三物理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仅供参考。
初三物理知识点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23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23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初三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一、运动和力学1.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2. 牛顿三定律3.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4. 力的合成和分解5. 力的作用点和力矩6. 机械能二、热学1. 分子动理论2. 热力学第一定律3. 热力学第二定律4. 气体的物态方程三、光学1. 平面镜成像2. 球面镜成像3. 透镜成像4. 光的直线传播5. 光的反射6. 光的折射7. 光的色散四、电学1. 电荷2. 静电场3. 电流4. 电阻5. 电路基本原理6. 磁场7. 电磁感应8. 交流电五、声学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声音的特性3. 固体和液体中的声速六、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和力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包括运动的描述和分析、牛顿三定律、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作用点和力矩、机械能等内容。
1.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在力学中,我们通常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描述和分析。
运动状态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在力学中,通过对运动状态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
2.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学中的重要定律,它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且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系统内,系统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是守恒的。
4. 力的合成和分解在力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情况。
这时,我们需要对这些力进行合成或分解,以便于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5. 力的作用点和力矩力的作用点是力作用的具体位置,力矩是衡量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物理量。
6. 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通用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
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通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通用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分子来构成,无规则运动永不停。
相互作用引和斥,三点内容要记清。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接触,彼此深入对方中,固液气间都扩散,气体扩散速最快。
3、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
热传递:外界向物体传热,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向外界传热,物体的内能减小。
5、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6、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转移量,单位是焦耳。
常见考法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
以北京市为例,在近三年的中考中,考察这部分知识的考题共出了5道。
在题型分布上,出了三道选择题,一道填空题,一道实验题。
在知识点分布上,连续三年的选择题都考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这一知识点,除此之外,04年出了一道考察“分子引力”的实验题(1分),06年出了一道考察“扩散现象”的填空题。
在难易分布上,所有的考题都属于容易档次。
可以推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这一知识点在今年的中考中依旧会是重点考察的知识点。
误区提醒1、温度能够影响扩散的速度;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3、做功的实质是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典型例题】例析: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潮湿的地面会变干B.扫地时,太阳下能看到大量尘埃的无规则运动C.打开香水瓶满屋飘香D.将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水中,很快整杯水变红了解析:A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是蒸发现象,而蒸发的实质是液体中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有些运动速度较快,能量较大,有能力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跑出液面成为气体分子,可见蒸发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一、力学:1、力的基本特征:力是一种物理量,它不同于位移、速度等物理量,是由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它具有大小、方向、两个方向相反,且每个物体之间共同作用的特点。
2、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惯性参照系中运动,当没有其它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保持不变;牛顿第二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情况受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所决定,该外力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其加速度;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互相施加着相等大小且方向相反的力。
3、功和能的概念:功的定义:物体施加的力使其运动时,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施加的力成正比,则称功为力与路程的乘积;能的定义:功是物体施加外力使其运动所做出的努力,能就是该物体因而产生的运动能力。
4、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指物体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的距离;速度: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其单位是m/s;加速度: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加速度,其单位是m/s2。
二、运动学:1、直线运动:当物体的运动是直线的时候,可以用位移-时间图来描述其运动轨迹,速度-时间图来描述速度的变化,加速度-时间图来描述加速度变化。
三、物理量的转换:1、功转换功率:功率是单位时间内能量变换、传递或消耗的速度,单位是瓦特(W),它可以表示为功与时间的乘积,即P=W/t;2、能转换物质的数量:能是指物质的总量,它的单位是焦耳(J),物质的数量可以用物质的质量乘上其摩尔质量来表示;3、动量的转换:动量是一个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守恒量,它除了物体本身,还和速度有关,可以表示为动量=质量(m)×速度(v),它的单位是千克米/秒;4、物体的机械能和热能:物体的机械能是指物体有定位移或运动时具有的能量,而热能是指物体因温度变化而具有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习不是苦差事,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事,你就会发现“学习,是一块馍,你能嚼出它的香味来. 查字典物理网分享了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记住的常量
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 105Km/s=3×108m /s。
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
2.15℃的空气中声速:340m/s,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1.0Kg/dm3。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100℃,冰的熔点O℃,
水的比热容4.2×103J/(Kg?℃)。
4.g=9.8N/Kg,特殊说明时可取10 N/Kg
5.一个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 高水柱。
6.几个电压值:1节干电池1.5V,一只铅蓄电池2V。
照明电路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7.1度=1千瓦?时(kwh)=3.6×106J。
8.常见小功率用电器:电灯、电视、冰箱、电风扇;
常见大功率用电器:空调、电磁炉、电饭堡、微波炉、电烙铁。
物理量的国际单位
长度(L或s):米(m)
时间(t):秒(s)面积(S):米2(m2)体积(V):米3(m3)速度(v):米/秒(m/s)温度(t):摄氏度(℃)(这是常用单位)
质量(m):千克(Kg)密度(ρ):千克/米3(Kg/m3)。
力(F):牛顿(N)功(能,电功,电能)(W):焦耳(J)
功率(电功率)(P):瓦特(w)压强(p):帕斯卡(Pa)机械效率(η)热量(电热)(Q):焦耳(J)
比热容(c):焦耳/千克摄氏度(J/Kg℃)热值(q):J/kg或J/m3 电流(I):安培(A)电压(U):伏特(V) 电阻(R):欧姆(Ω)。
单位换算
1nm=10-9m,1mm=10-3m,1cm=10-2m;1dm=0.1m,1Km=103m, 1h=3600s,1min=60s,
1Kwh=3.6×106J.1Km/h=5/18m/s=1/3.6m/s,1g/cm3=103Kg/m3, 1cm2=10-4m2,
1cm3=1mL=10-6m3,1dm3=1L=10-3m3,
词冠:m毫(10-3),μ微(10-6),K千(103),M兆(106)
公式
1.速度v=s/t;
2.密度ρ=m/v;
3.压强P=F/s=ρgh;
4.浮力F=G排=ρ液gV排=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
=G-F’ ;
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6.功w=Fs=Gh(克服重力做
功)=Pt;7.功率p=W/t=Fv;
8.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nF=G/(G+G动) =fL/Fs(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克服摩擦力作功);
9.热量:热传递吸放热Q=cm△t;燃料完全燃烧Q=mq=Vq;电热:Q= I2Rt
10.电学公式:电流:I=U/R=P/U 电阻:R=U/I=U2/P 电压:U=IR=P/I
电功:W=Pt =UIt =I2Rt=U2t/R 电热:Q= I2Rt(焦耳定
律)=UIt==U2t/R
电功率:P=W/t= UI=I2R=U2/R
物理学家与贡献
姓名? ?? ?? ??? 贡献
安培:? ?? ?? ? 安培定则(右手定则)
牛顿(力)?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色散、经典物理奠基人托里拆利? ?? ? 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
沈括? ?? ?? ?? ?固体传声、磁偏角
奥斯特? ?? ?? ? 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 ?? ?? ? 电磁感应现象
欧姆(电阻)? ??? 欧姆定律
焦耳(能)? ?? ? 焦耳定律
阿基米德? ?? ?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 、杠杆平衡原理
卢瑟福? ?? ?? ? 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行星(核式)模型
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