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病例讨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诊断与处理课件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诊断与处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e746c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7.png)
,治疗时间较长,需要耐心治疗。
病例二: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总结词
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是一种罕见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其症状与皮肤病相似,但治疗方法不同。
详细描述
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通常表现为皮肤结节、溃疡、瘘管等症状,有时伴有疼痛、瘙痒等不适。其诊 断需要取皮肤组织进行微生物学检测。治疗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需要使用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抗 菌药物,如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同时需要进行手术清创和换药等处理。
确诊标准
通过实验室诊断方法,如培养、涂片镜检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检测到非结核 分枝杆菌为阳性结果,可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鉴别诊断
01
与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需要与肺炎链球菌肺炎、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肺炎支
原体肺炎等常见肺部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
02 03
与肺结核的鉴别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与肺结核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病情较轻,病程较长,治 疗效果较差。
分类
常见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有鸟分枝 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分 枝杆菌等。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主要通 过呼吸道传播,患者和带 菌者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尘埃等传播, 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部 位传播。
易感人群
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 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 易感染。
临床表现
症状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诊 断与处理课件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概述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断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治疗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art
01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病例二: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总结词
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是一种罕见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其症状与皮肤病相似,但治疗方法不同。
详细描述
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通常表现为皮肤结节、溃疡、瘘管等症状,有时伴有疼痛、瘙痒等不适。其诊 断需要取皮肤组织进行微生物学检测。治疗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需要使用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抗 菌药物,如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同时需要进行手术清创和换药等处理。
确诊标准
通过实验室诊断方法,如培养、涂片镜检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检测到非结核 分枝杆菌为阳性结果,可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鉴别诊断
01
与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需要与肺炎链球菌肺炎、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肺炎支
原体肺炎等常见肺部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
02 03
与肺结核的鉴别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与肺结核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病情较轻,病程较长,治 疗效果较差。
分类
常见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有鸟分枝 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分 枝杆菌等。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主要通 过呼吸道传播,患者和带 菌者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尘埃等传播, 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部 位传播。
易感人群
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 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 易感染。
临床表现
症状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诊 断与处理课件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概述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断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治疗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art
01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课件PowerPointTemplate
![“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课件PowerPointTemplate](https://img.taocdn.com/s3/m/0c96708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a.png)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症状与结核病相似, 但检测方法不够灵敏,易造成误诊。
预防控制措施不足
目前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措施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
耐药性问题
非结核分枝杆菌对常用抗结核药物存在耐药 性,影响治疗效果。
缺乏特异性疫苗
目前尚无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特异性 疫苗,无法有效预防感染。
疫苗研发与接种
疫苗研发
投入资源开展非结核分枝杆菌疫苗的研发工作,通过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感 染风险。
疫苗接种
在疫苗研发成功后,根据疫苗可及性和接种策略,对特定人群进行疫苗接种,以实现群 体免疫的效果。同时,需关注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并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
。
04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案例 分析
环境清洁与消毒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和消 毒,特别是高频接触的物体表 面和医疗器械。
对患者病房和诊疗区域进行通 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对患者的分泌物、体液等污染 物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避免传 播。
耐药性监测
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感 染患者进行耐药性监 测,了解菌株的耐药 性情况。
对耐药性较高的菌株 进行追踪监测,及时 采取防控措施,防止 传播。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感染前情况
感染症状
诊断依据
年龄、性别、基础疾病 等。
是否住院、手术、免疫 抑制治疗等。
发热、咳嗽、胸痛等。
痰液、组织样本的细菌 培养和鉴定结果。
感染过程与治疗经过
01
02
03
04
感染途径
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水源污 染等。
临床表现
肺部影像学表现、全身症状等 。
治疗措施
抗菌药物选择、剂量、疗程等 。
预防控制措施不足
目前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措施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
耐药性问题
非结核分枝杆菌对常用抗结核药物存在耐药 性,影响治疗效果。
缺乏特异性疫苗
目前尚无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特异性 疫苗,无法有效预防感染。
疫苗研发与接种
疫苗研发
投入资源开展非结核分枝杆菌疫苗的研发工作,通过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感 染风险。
疫苗接种
在疫苗研发成功后,根据疫苗可及性和接种策略,对特定人群进行疫苗接种,以实现群 体免疫的效果。同时,需关注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并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
。
04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案例 分析
环境清洁与消毒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和消 毒,特别是高频接触的物体表 面和医疗器械。
对患者病房和诊疗区域进行通 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对患者的分泌物、体液等污染 物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避免传 播。
耐药性监测
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感 染患者进行耐药性监 测,了解菌株的耐药 性情况。
对耐药性较高的菌株 进行追踪监测,及时 采取防控措施,防止 传播。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感染前情况
感染症状
诊断依据
年龄、性别、基础疾病 等。
是否住院、手术、免疫 抑制治疗等。
发热、咳嗽、胸痛等。
痰液、组织样本的细菌 培养和鉴定结果。
感染过程与治疗经过
01
02
03
04
感染途径
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水源污 染等。
临床表现
肺部影像学表现、全身症状等 。
治疗措施
抗菌药物选择、剂量、疗程等 。
一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炎病例讨论
![一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炎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bf59bc7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5.png)
1.09-1.20
1.09-1.20 1.20-2.20
1.20-2.20
1.20-2.20 1.20-2.10
用药目的
抗感染
解痉化痰Βιβλιοθήκη 化痰 抗感染抗感染
抗感染 抗感染
11
day25:(02.02)
症状:患者轻微咳嗽,咳少许白色粘痰,无活动后气促不适,无发热,无胸痛,无胸闷,未见咯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 腹泻,无恶心、呕吐,一般情况可。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左肺呼吸音低,左肺闻及少许湿罗音,心、腹部查体同前,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 2023-02-02: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计划:患者当前诊断明确,为龟分枝杆菌合并卡氏肺孢子菌感染,患者目前病情稳定,继续当前治疗方案,足疗程后可予 以出院。
2
病例摘要
既往史
• 高血压病病史15年,血压最高156/100mmHg,长期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po qd降 血压治疗,血压控制可;
•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过敏史 个人史 婚育史 家族史
➢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 否认吸烟、饮酒史。 ➢ 已婚,配偶健康状况良好。 ➢ 否认家族传染病史。
12
day31:(02.08)
症状:患者无明显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不明显,无发热,无胸痛,无胸闷,未见咯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恶 心、呕吐,一般情况可。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左肺呼吸音低,左肺未闻及罗音,心、腹部查体同前,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 2023-02-06:复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4
(*HR*)42umol/L。
入院诊断
1.左肺细菌性肺炎伴肺脓肿形成 2.高血压 1级 很高危组
1.09-1.20 1.20-2.20
1.20-2.20
1.20-2.20 1.20-2.10
用药目的
抗感染
解痉化痰Βιβλιοθήκη 化痰 抗感染抗感染
抗感染 抗感染
11
day25:(02.02)
症状:患者轻微咳嗽,咳少许白色粘痰,无活动后气促不适,无发热,无胸痛,无胸闷,未见咯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 腹泻,无恶心、呕吐,一般情况可。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左肺呼吸音低,左肺闻及少许湿罗音,心、腹部查体同前,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 2023-02-02: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计划:患者当前诊断明确,为龟分枝杆菌合并卡氏肺孢子菌感染,患者目前病情稳定,继续当前治疗方案,足疗程后可予 以出院。
2
病例摘要
既往史
• 高血压病病史15年,血压最高156/100mmHg,长期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po qd降 血压治疗,血压控制可;
•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过敏史 个人史 婚育史 家族史
➢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 否认吸烟、饮酒史。 ➢ 已婚,配偶健康状况良好。 ➢ 否认家族传染病史。
12
day31:(02.08)
症状:患者无明显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不明显,无发热,无胸痛,无胸闷,未见咯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恶 心、呕吐,一般情况可。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左肺呼吸音低,左肺未闻及罗音,心、腹部查体同前,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 2023-02-06:复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4
(*HR*)42umol/L。
入院诊断
1.左肺细菌性肺炎伴肺脓肿形成 2.高血压 1级 很高危组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专家共识(共25张PPT)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专家共识(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75078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b.png)
致病过程与结核病相仿
利福平 300mg~600mg/日
NTM肺病常发生于结构性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如 3.不同NTM病的用药种类和疗程可有所不同。
MAC 上叶空洞,结节支扩
COPD、支气管扩张症、囊性纤维化、尘肺病、肺 (4)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无效而反复排菌的患者,且肺部病灶以支气管扩张、多发性小结节及薄壁空洞为主;
NTM皮肤病:主要菌种有偶发分枝杆菌、脓肿分 枝杆菌、龟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和溃疡分枝杆菌
播散性NTM病:见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主要 菌种有MAC、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 在血CD4T细胞<10×106/L的HIV感染者中约 40%可发生播散性NTM病。
NTM感染:NTM皮肤试验阳性以及缺乏组织、 器官受到NTM侵犯的依据,符合上述条件者即 可诊断为NTM感染
3.分子生物学,商业DNA探针,DNA测序和PCR—RFLP
等。
未经治疗的MAC病患者,仅推荐进行克拉霉素敏
感性试验
未经治疗的堪萨斯分枝杆菌病患者,仅需进行利福 平药敏试验”
快速生长分枝杆菌 常规药敏、多西环素、氟喹喏
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或复方磺胺甲嗯唑、头孢西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专家共识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 是分枝杆菌属内除MTB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 的其他分枝杆菌
共发现154种和13个亚种,仅少部分对人体致病
近年来,NTM病呈快速增多趋势,
NTM:指除MTB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一 大类分枝杆菌总称。
Ⅱ组:为暗产色菌 瘰疬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crofulaceum)、戈登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gordonae)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解读ppt课件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09fc8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6.png)
治疗方案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免疫调节剂和抗非结核分枝杆菌药物联 合治疗,疗程需适当延长。
药物选择
免疫调节剂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抗非结核分枝杆菌 药物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
05
预防和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
01
02
03
增强公众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 社区活动等方式,宣传非 结核分枝杆菌病防治知识 ,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
针对指南的期待的改进方向
需要提出对指南的期待的改进方向,以便使指南更加完善和实用。
THANKS
感谢观看
确定治疗目标
通过诊断明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确定治疗的主要目标,如治愈疾 病、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等。
制定个性化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药物 敏感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联合用药
为了提高疗效和降低耐药性,通常 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
全程管理
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 ,包括定期评估、调整治疗方案反馈
评估指南的实施效果
需要对指南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了解 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收集反馈意见
需要收集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对指南的反馈 意见,以便对指南进行持续改进。
对新版指南的建议和期待
针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建议
对于新版指南,需要提出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临床实践中 的需求。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2020年版)解读
2023-10-28
contents
目录
• 指南背景和目的 • 诊断技术与程序 • 治疗原则与方法 • 特殊人群的治疗考虑 • 预防和控制措施 • 指南实施与反馈
01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免疫调节剂和抗非结核分枝杆菌药物联 合治疗,疗程需适当延长。
药物选择
免疫调节剂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抗非结核分枝杆菌 药物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
05
预防和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
01
02
03
增强公众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 社区活动等方式,宣传非 结核分枝杆菌病防治知识 ,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
针对指南的期待的改进方向
需要提出对指南的期待的改进方向,以便使指南更加完善和实用。
THANKS
感谢观看
确定治疗目标
通过诊断明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确定治疗的主要目标,如治愈疾 病、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等。
制定个性化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药物 敏感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联合用药
为了提高疗效和降低耐药性,通常 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
全程管理
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 ,包括定期评估、调整治疗方案反馈
评估指南的实施效果
需要对指南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了解 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收集反馈意见
需要收集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对指南的反馈 意见,以便对指南进行持续改进。
对新版指南的建议和期待
针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建议
对于新版指南,需要提出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临床实践中 的需求。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2020年版)解读
2023-10-28
contents
目录
• 指南背景和目的 • 诊断技术与程序 • 治疗原则与方法 • 特殊人群的治疗考虑 • 预防和控制措施 • 指南实施与反馈
01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PPT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34c2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0.png)
手术治疗等
预后:早期诊 断和治疗可提 高治愈率,减
少并发症
03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 断方法
细菌学诊断
细菌培养:分离培养非结核分枝杆 菌
药敏试验:检测非结核分枝杆菌对 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细菌鉴定:通过生化试验和分子生 物学方法鉴定
免疫学检测:检测患者血清中非结 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
分子生物学诊断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识
宣传非结核分枝 杆菌口 罩等
提高公众对非结 核分枝杆菌病的 认识和警惕性
鼓励公众参与预 防工作,如定期 体检、及时报告 疑似病例等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减少传播途径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 定期进行室内清洁,保持环境卫生 避免接触病患,减少感染风险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病理学诊断
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发 热、咳嗽、咳
痰、胸痛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
免疫学等
影像学检查: X线、CT等
病原学检查: 痰培养、分子
生物学等
鉴别诊断:与 其他肺部疾病 如肺结核、肺
癌等相鉴别
治疗方法:抗 结核药物、手
术治疗等
04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治 疗原则
抗感染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细菌种类和耐药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药物特性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联合用药:根据病情需要,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 药物监测:定期监测药物浓度,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环丙沙星: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有良好 疗效,对结核分枝杆菌也有一定疗效
治疗方案与疗程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疗程:一般需要6-12个月的治疗时间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预后:早期诊 断和治疗可提 高治愈率,减
少并发症
03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 断方法
细菌学诊断
细菌培养:分离培养非结核分枝杆 菌
药敏试验:检测非结核分枝杆菌对 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细菌鉴定:通过生化试验和分子生 物学方法鉴定
免疫学检测:检测患者血清中非结 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
分子生物学诊断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识
宣传非结核分枝 杆菌口 罩等
提高公众对非结 核分枝杆菌病的 认识和警惕性
鼓励公众参与预 防工作,如定期 体检、及时报告 疑似病例等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减少传播途径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 定期进行室内清洁,保持环境卫生 避免接触病患,减少感染风险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病理学诊断
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发 热、咳嗽、咳
痰、胸痛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
免疫学等
影像学检查: X线、CT等
病原学检查: 痰培养、分子
生物学等
鉴别诊断:与 其他肺部疾病 如肺结核、肺
癌等相鉴别
治疗方法:抗 结核药物、手
术治疗等
04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治 疗原则
抗感染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细菌种类和耐药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药物特性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联合用药:根据病情需要,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 药物监测:定期监测药物浓度,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环丙沙星: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有良好 疗效,对结核分枝杆菌也有一定疗效
治疗方案与疗程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疗程:一般需要6-12个月的治疗时间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推荐课件)非结核分枝杆菌影像表现PPT学习幻灯片
![(推荐课件)非结核分枝杆菌影像表现PPT学习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6a2d0e4d7fd5360cba1adbcc.png)
.
35
NTM耐药的生理基础是由于NTM细胞 表面高疏水性及细胞壁通透屏障。 多数NTM细胞壁是抗结核药进入细胞 的屏障。
.
36
小结:
NTM肺病正在增加,在疑为肺结核甚至 痰分支杆菌阳性的病例中,经长期抗结 核治疗无效或有反复发作,而影像学表 现呈多种病变形态共存,并累及多个肺 叶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并尽早做 NTM培养,以求确诊。
.
27
NTM引起肺病感染后可以导致支扩已经有许多 资料证实。二者之间因果所属目前不能肯定, 说NTM系支扩的病因尚为时过早,很可能二 者系互为因果。
.
28
结核性支气管扩张与NTM肺病支气管扩张 的区别
部位,形态,病理基础,数量
.
29
龙发,王云等研究认为支气管扩张是NTM感染的结果
.
30
樊萍等人认为支气管扩张和NTM感染互为因果关系
病理上小叶中心结 节为细支气管或动 脉受累,并造成周围 间质和肺泡的炎症 或纤维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9
空洞:薄壁空洞,特别是胸膜下空洞,周 围浸润性病灶少。
病理上较结核病灶的干酪坏死少,增殖性 肉芽肿倾向更明显
.
20
支气管扩张:为其特征性表现,通常发
生于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舌段。之后的 陆续报道支气管扩张分布更广泛,涉及 各肺叶。
.
7
Runyon(鲁尼恩)分类法将NTM分为四群 Ⅰ群光产色菌 Ⅱ群暗产色菌 鸟-胞 Ⅲ群不产色菌均为慢生长菌;龟 Ⅳ群为快生长菌
.
8
非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病学趋势:
.
9
NTM的流行情况 ,在HIV/AIDS流行后, NTM 病 感 染 率 迅 速 上 升 , 美 国 及 欧 洲 25%—50%AIDS患者并发NTM感染,主要由 鸟分枝杆菌(MAC)引起(占95%)。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诊断与处理 ppt课件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诊断与处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f1ccd8844769eae009edf2.png)
ppt课件
35
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无效而反复排菌者;
有免疫缺陷,并已除外肺结核的肺疾患者;
医源性或非医源性软组织损伤或外科术后伤 口长期不愈者。
具备以上条件之一, 即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可疑者。
ppt课件
36
•NTM病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前题:排除其它肺部疾病
•
无污染标本
判断指标: 细菌学检查:
培养+涂片:痰液,支气管灌洗液, 组织标本
ppt课件
13
数值分类技术—语义学分析
国际分枝杆菌分类学工作组(IWGMT)根据培养和 生化得到的试验结果,在数值分类技术的基础上,对分 枝杆菌进行了新的研究—语义学分析,使用核糖体 RNA(16sRNA)构建NTM树状谱, 菌种关系一目了然。研究结果表 明,在表型、化学分类组和语义 分析鉴定的分枝杆菌组间有 很好的一致性。
Sichuan Shandong Shanxi
10
1979年 4.2%
1990年 4.9%
院内感染
ppt课件
2000年 11.1%
11
Classification of NTM
By Berg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Rapid growers
·Slow growers
25
Community-Acquired
The Composition of 109 Cases of NTM Pulmonary Disease
54.59
16.51 10.9120.92
29.36 25.69 22.1 10.92
ppt课件
Kansassi Marinum Simiae Scrofuleceum MAC Terrae Chelonae Fortuitum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医学PPT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医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4a22919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d.png)
02
诊断方法
确诊非结核分支杆菌病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包括痰液、血液、组织等
标本的细菌培养和鉴定。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辅助诊断。
03
诊断标准
根据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参照相关诊断标
准进行诊断。需要注意的是,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诊断标准因不同病菌
种类而有所差异。
02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发病机制
手术指征
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少数特定情况, 通常是在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 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方式
支持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能仅需进行支持治疗,如休息、对症治疗 等。
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非结核分支杆菌病治疗的新方向。通过调节 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辅助治疗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通常需要联合使 用两种或多种抗生素,以增强药物的 协同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手术治疗
病灶切除
对于某些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如 肺门淋巴结肿大等,可能需要进 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病灶
切除、淋巴结清扫等。
器官切除
在某些严重情况下,如肺毁损等, 可能需要进行器官切除手术,如肺 叶切除等。
易感人群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但老 年人、儿童、青少年和身体虚弱者更易感染。
地区分布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但地区 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
临床表现与诊断
01
临床表现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肺部、皮肤、骨骼等多个器
官和组织。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医学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讲义PPT课件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a430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0.png)
其他治疗方法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身体虚弱的患者,支持治疗非常重要。支持治疗包括补充营养、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措施,以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免疫治疗
某些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因此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免疫治疗包括使用免疫调节剂、疫苗等,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04
温度敏感性
非结核分枝杆菌对温度敏 感,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死 亡,而在低温环境下则能 存活较长时间。
耐药性
天然耐药性
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种类具有天 然耐药性,对一些常用抗生素不
敏感。
获得性耐药性
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非 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产生获得性耐药 性,降低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交叉耐药性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可相互传 递,导致交叉耐药性的出现,增加 了治疗难度。
联合用药方案
研究多种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单一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
疫苗研究
病原体特异性疫苗
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定病原体,研发具有特异性免疫保护效 果的疫苗。
通用疫苗
研究能够覆盖多种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的通用疫苗,提高疫苗的广 泛保护效果。
新型疫苗技术
应用新型疫苗技术,如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和mRNA疫苗等, 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讲义ppt课件
目 录
•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概述 •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01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非结核分枝杆菌指除结核分枝杆 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 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ppt演示课件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9e06625acfa1c7aa00cceb.png)
(1) NTM 肺 病
b.以类上皮细胞、朗汉斯巨细胞肉芽肿形成为主的增殖性反应 c.以浸润相关细胞消退伴有肉芽肿相关细胞的萎缩及胶原纤维 增生为主的硬化性反应 纤维空洞或类结核型、支气管扩张型、结节型及其他(肺纤 维化、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2) NTM 淋巴结病
早期:肉芽肿形成,淋巴结粘连、质韧; 晚期:纤维化、钙化,或迅速干酪样坏死及软化、 破溃形成慢性窦道。
2.我国NTM发病率呈上升 趋势 2010年(22.9%) 1990年(4.9%)
1.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为条件致病菌。
2.致病过程(与MTB类似):中性粒灭杀→巨噬细胞吞噬、溶酶体酶溶解→抗原 及菌体成分转运至局部淋巴结激活效应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CD+T细胞(释放 γ -干扰素和IL-12等)等介导免疫反应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D
影像学:胸片:多为炎性病灶及单发或多发薄壁空洞,多累及上叶尖段和前段; 胸部CT:通常以多种形态病变混杂存在,如:结节影、斑片及小斑片样实变影、 空洞影、支扩、树芽征、磨玻璃影、线状及纤维条索影、胸膜肥厚粘连等。
主要致病菌种:MAC、 嗜血分枝杆菌。
A D
多无全身症状体征,仅有局 部表现,无或轻度压痛,迅
(3 ) 皮肤 NTM 病变
早期:急性炎症反应、渗出
晚期:硬结、脓肿、窦道形成 好发部位: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其次为深层肌肉 组织 病理改变:肉芽肿性病变,非特异性慢性化脓性炎 症
肉眼观:肝、脾、淋巴结肿大,可见柠檬色肉芽肿
(4) 播散性 NTM 病
镜下:弥漫性肉芽肿,由特征性纹状组织细胞组成,仅少 数为典型肉芽肿 好发部位:肝脏、淋巴结和胃肠道,其次肺脏、骨髓、心 脏和肾脏也可累及
3.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激活其他细胞因子、上调黏附分子表达、促进巨 噬细胞活化、参与肉芽肿形成、导致组织坏死和空洞形成,TNF-α 拮抗剂英夫利 昔和可溶性受体依那西普可能使NTM感染发展为活动性NTM病。 4.NTM肺病常发生于结构性肺部疾病基础上(如COPD、支扩、肺TB、囊性纤维 化、尘肺、肺泡蛋白沉着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临床病例讨论)
地点:门诊五楼电教室
•
患者男,21岁。因皮疹6个月,左拇趾皮肤破溃
伴间断发热3个月于2005一12一28入院。患者6个月前
无诱因突然出现双肘部伸侧、双手掌指关节(MCP)及
近端指间关节(PIΒιβλιοθήκη )伸侧、双眼内眦旁皮肤鲜红色红斑,
伴瘙痒,其他部位无皮疹;同时出现双膝、双躁、双腕、
• 2006 -01 -20行左腹股沟包块活检,分别送匀浆涂 片,抗酸染色,细菌、真菌、结核、奴卡菌培养。 同时,患者仍高热、咳嗽、咳白色黏痰,并出现明 显胸闷、气短并逐渐加重。X线胸片:两肺多发斑片 索条影,考虑感染可能性大。21 日血培养结果为 沙门菌。23 日腹股沟包块组织匀浆涂片:偶见革兰 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组织匀浆 培养.: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恶臭假单胞菌。 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替考拉宁 治疗,3d后无任何效果,并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 吸、吞咽困难。查体:颈部有多发肿大淋巴结,直径 1~2cm,质软,边界欠清,轻度触痛,双肺散在 干、湿啰音。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 (PaO2)8.23kPa(61.73mmHg),
• 不典型血管瘤可能,肝右叶钙斑,脾大。腹股沟B超:多 发淋巴结肿大,左腹股沟区管状无回声区(3.1cm0.8cm),
考虑淋巴管囊肿。口腔白斑拭子涂片未见真菌菌丝及孢 子。两次足部破溃分泌物培养:白色念珠菌。
• 检查期间患者仍有发热,热型不规则,体温高峰不 规律,波动在37.8~39.2℃之间,发热时有畏寒, 无寒战,伴左腹股沟区疼痛加重。因患者口腔有白 斑,足部破溃培养出白色念珠菌,给予氟康唑治疗, 但体温无明显下降趋势。
• ENA、抗Jo-1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均阴性。PPD皮试(一), 肥达一外斐反应(一)。
• 病毒指标:包括ToRCH、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CMVPP65)、EB病毒等均(一)。肿瘤血清学筛查指标,包括 CA125、CA153、CA199、CA242、甲胎蛋白(AFP)等 均(一)。多次血培养均阴性。T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 计数显著减少,T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减低(CD4+细胞计 数:199/mm3,),CD8+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且存在异常 激活。X线胸片:双肺多发斑点索条影,陈旧性结核可能。 胸部高分辨CT:双肺多发斑片索条影,纵隔内未见肿大淋 巴结影。腹盆腔CT:肝右叶后段低密度影,考虑
致正常,右中指MCP伸侧皮疹皮肤活检提示“表皮角
化过度,未见毛囊角质栓及基底细胞液化,真皮血管
周围单核细胞浸润”,考虑“结缔组织病、皮肌炎”,
给予甲泼尼龙40mg/d,用药2周及环磷酰胺(CTX)、甲
氨蝶呤 (MTX)(具体用法不详)治疗,症状缓解,
• 激素逐渐减量至泼尼松10mg/d。3个月前大量运动后左足拇 趾起泡,皮肤变紫、结痴脱落、溃烂。2个月前发现左大腿 根部包块,伴压痛。1个月前患者到上海就诊,旅途受凉后 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40℃,左大腿根处疼痛加重,查 血白细胞(WBC)正常,骨穿提示感染骨髓象,3次高热时血 培养均为阴性,双髋关节CT未见明显异常,考虑感染,先后 使用头孢呱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等治 疗,体温可降至正常,左大腿根部疼痛减轻、包块缩小,患 者出院。出院后受凉再次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39℃,左 大腿根部包块明显增大,疼痛剧烈,不能行走,B超提示左 侧腹股沟无回声包块伴淋巴结肿大。予阿奇霉素、美罗培南 抗感染,体温不能控制。期间因外院考虑不能除外皮肌炎活 动,一直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最小用量泼尼松45m/d)。患 者发病时X线胸片可见左肺中野片状模糊影,此后复查为纤 维索条影,1个月后胸部高分辨CT示双下肺轻微肺间质改变。 人院查体:T39℃,面部、背部可见密集痤疮,双肘伸侧、双 手MCP及PIP伸侧可见Gottron征。
• 二氧化碳分压(paCO2)4.23kPa(31.73mmHg),氧 饱和度(SaO2)0.944。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x 线胸片提示左肺野大片斑片状阴影,右肺中下野斑片 状阴影并小结节阴影,心影呈烧瓶状,双侧肋隔角变 钝。复查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右肺多发结节,纵 隔多个淋巴结融合成块,心包积液。超声心动图 (UCG):中一大量心包积液,主要集中于左室面,内 可见絮状物,脏层心包可见絮状沉积物。
• 口腔多发白斑、溃疡,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咽部充血。 心、肺、腹查体无异常。腹股沟区可触及包块,约 5cm×10cm,质韧,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晰、无波动 感、压痛明显。左拇趾趾跖关节处皮肤破溃,创面干燥, 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伤口周围无明显红肿。
• 人院后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凝血功能大致正常。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118U/L(正常值5~40U/L)、γ-谷氨 酰转移酶(γ-GGT)l31U/L(正常值10一50U/L)、天冬氨酸转 氨酶(AST)76 u/L(正常值5~37 U/L);第1小时末 ESR7lmm; C-反应蛋白(CRP)12mg/L(正常值0-8.0mg/L);血清免疫球蛋 白IgG、IgM、IgA均正常;蛋白电泳:白蛋白(ALB)48.7%(参 考值57.45%~71.73%)、α1球蛋白5.4%(参考值 1.76%~4.48%)、α2球蛋白15.5%(参考值4.04% ~8.28%);ANA、抗-dsDNA、抗
• 2006 -01 -27左腹股沟包块活检病理回报:皮肤及皮下 组织有多灶性坏死伴肉芽肿形成,抗酸染色(+),阿 尔辛蓝一过碘酸雪夫(AB一PAS)染色(+),符合结核。
• 根据病理检查有肉芽肿形成,并伴抗酸染色阳性,故 结核诊断确定,同时合并细菌性败血症。遂加用异烟 阱、利福平、乙胺丁醇、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五联 抗痨治疗。经抗结核治疗并减量糖皮质激素1周后, 患者病情无改善,持续高热,咳嗽、咳白痰、胸闷、 心慌、吞咽困难等继续加重。
双肘关节疼痛,无明显红肿,但有双手肿胀、晨僵;伴
发热,体温最高为38℃,无寒战、盗汗,无肌痛、肌
无力、胸闷、四肢麻木等症状。曾于当地医院查肌酸
激酶(CK)236U/L,血沉(ESR)28mm/h,抗核抗体
(ANA)(+)1:140,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
0(ASO)、类风湿因子(RF)、抗ENA均阴性,肌电图大
地点:门诊五楼电教室
•
患者男,21岁。因皮疹6个月,左拇趾皮肤破溃
伴间断发热3个月于2005一12一28入院。患者6个月前
无诱因突然出现双肘部伸侧、双手掌指关节(MCP)及
近端指间关节(PIΒιβλιοθήκη )伸侧、双眼内眦旁皮肤鲜红色红斑,
伴瘙痒,其他部位无皮疹;同时出现双膝、双躁、双腕、
• 2006 -01 -20行左腹股沟包块活检,分别送匀浆涂 片,抗酸染色,细菌、真菌、结核、奴卡菌培养。 同时,患者仍高热、咳嗽、咳白色黏痰,并出现明 显胸闷、气短并逐渐加重。X线胸片:两肺多发斑片 索条影,考虑感染可能性大。21 日血培养结果为 沙门菌。23 日腹股沟包块组织匀浆涂片:偶见革兰 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组织匀浆 培养.: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恶臭假单胞菌。 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替考拉宁 治疗,3d后无任何效果,并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 吸、吞咽困难。查体:颈部有多发肿大淋巴结,直径 1~2cm,质软,边界欠清,轻度触痛,双肺散在 干、湿啰音。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 (PaO2)8.23kPa(61.73mmHg),
• 不典型血管瘤可能,肝右叶钙斑,脾大。腹股沟B超:多 发淋巴结肿大,左腹股沟区管状无回声区(3.1cm0.8cm),
考虑淋巴管囊肿。口腔白斑拭子涂片未见真菌菌丝及孢 子。两次足部破溃分泌物培养:白色念珠菌。
• 检查期间患者仍有发热,热型不规则,体温高峰不 规律,波动在37.8~39.2℃之间,发热时有畏寒, 无寒战,伴左腹股沟区疼痛加重。因患者口腔有白 斑,足部破溃培养出白色念珠菌,给予氟康唑治疗, 但体温无明显下降趋势。
• ENA、抗Jo-1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均阴性。PPD皮试(一), 肥达一外斐反应(一)。
• 病毒指标:包括ToRCH、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CMVPP65)、EB病毒等均(一)。肿瘤血清学筛查指标,包括 CA125、CA153、CA199、CA242、甲胎蛋白(AFP)等 均(一)。多次血培养均阴性。T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 计数显著减少,T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减低(CD4+细胞计 数:199/mm3,),CD8+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且存在异常 激活。X线胸片:双肺多发斑点索条影,陈旧性结核可能。 胸部高分辨CT:双肺多发斑片索条影,纵隔内未见肿大淋 巴结影。腹盆腔CT:肝右叶后段低密度影,考虑
致正常,右中指MCP伸侧皮疹皮肤活检提示“表皮角
化过度,未见毛囊角质栓及基底细胞液化,真皮血管
周围单核细胞浸润”,考虑“结缔组织病、皮肌炎”,
给予甲泼尼龙40mg/d,用药2周及环磷酰胺(CTX)、甲
氨蝶呤 (MTX)(具体用法不详)治疗,症状缓解,
• 激素逐渐减量至泼尼松10mg/d。3个月前大量运动后左足拇 趾起泡,皮肤变紫、结痴脱落、溃烂。2个月前发现左大腿 根部包块,伴压痛。1个月前患者到上海就诊,旅途受凉后 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40℃,左大腿根处疼痛加重,查 血白细胞(WBC)正常,骨穿提示感染骨髓象,3次高热时血 培养均为阴性,双髋关节CT未见明显异常,考虑感染,先后 使用头孢呱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等治 疗,体温可降至正常,左大腿根部疼痛减轻、包块缩小,患 者出院。出院后受凉再次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39℃,左 大腿根部包块明显增大,疼痛剧烈,不能行走,B超提示左 侧腹股沟无回声包块伴淋巴结肿大。予阿奇霉素、美罗培南 抗感染,体温不能控制。期间因外院考虑不能除外皮肌炎活 动,一直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最小用量泼尼松45m/d)。患 者发病时X线胸片可见左肺中野片状模糊影,此后复查为纤 维索条影,1个月后胸部高分辨CT示双下肺轻微肺间质改变。 人院查体:T39℃,面部、背部可见密集痤疮,双肘伸侧、双 手MCP及PIP伸侧可见Gottron征。
• 二氧化碳分压(paCO2)4.23kPa(31.73mmHg),氧 饱和度(SaO2)0.944。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x 线胸片提示左肺野大片斑片状阴影,右肺中下野斑片 状阴影并小结节阴影,心影呈烧瓶状,双侧肋隔角变 钝。复查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右肺多发结节,纵 隔多个淋巴结融合成块,心包积液。超声心动图 (UCG):中一大量心包积液,主要集中于左室面,内 可见絮状物,脏层心包可见絮状沉积物。
• 口腔多发白斑、溃疡,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咽部充血。 心、肺、腹查体无异常。腹股沟区可触及包块,约 5cm×10cm,质韧,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晰、无波动 感、压痛明显。左拇趾趾跖关节处皮肤破溃,创面干燥, 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伤口周围无明显红肿。
• 人院后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凝血功能大致正常。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118U/L(正常值5~40U/L)、γ-谷氨 酰转移酶(γ-GGT)l31U/L(正常值10一50U/L)、天冬氨酸转 氨酶(AST)76 u/L(正常值5~37 U/L);第1小时末 ESR7lmm; C-反应蛋白(CRP)12mg/L(正常值0-8.0mg/L);血清免疫球蛋 白IgG、IgM、IgA均正常;蛋白电泳:白蛋白(ALB)48.7%(参 考值57.45%~71.73%)、α1球蛋白5.4%(参考值 1.76%~4.48%)、α2球蛋白15.5%(参考值4.04% ~8.28%);ANA、抗-dsDNA、抗
• 2006 -01 -27左腹股沟包块活检病理回报:皮肤及皮下 组织有多灶性坏死伴肉芽肿形成,抗酸染色(+),阿 尔辛蓝一过碘酸雪夫(AB一PAS)染色(+),符合结核。
• 根据病理检查有肉芽肿形成,并伴抗酸染色阳性,故 结核诊断确定,同时合并细菌性败血症。遂加用异烟 阱、利福平、乙胺丁醇、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五联 抗痨治疗。经抗结核治疗并减量糖皮质激素1周后, 患者病情无改善,持续高热,咳嗽、咳白痰、胸闷、 心慌、吞咽困难等继续加重。
双肘关节疼痛,无明显红肿,但有双手肿胀、晨僵;伴
发热,体温最高为38℃,无寒战、盗汗,无肌痛、肌
无力、胸闷、四肢麻木等症状。曾于当地医院查肌酸
激酶(CK)236U/L,血沉(ESR)28mm/h,抗核抗体
(ANA)(+)1:140,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
0(ASO)、类风湿因子(RF)、抗ENA均阴性,肌电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