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作业(中)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论》作业(中)答案
第三单元
一、判断正误
1、中世纪早期教父时代的基督教神学文论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
√
2、奥古斯丁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从普洛丁的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出发,宣称世俗的文艺是信仰的敌人,否定世俗的文学艺术。
×
3、在中世纪,出现了一个为世俗文艺辩护的神学的文艺理论家,他的名字是阿伯拉。
√
4、托马斯·阿奎那承认了文艺模仿现实的合法性,但是主张诗人应该到上帝那里去寻找灵感,去创造基督教的文学艺术。
√
5、奥古斯丁认为,一切存在物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好的。
√
6、奥古斯丁认为,由于上帝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好的,所以世界上就没有恶的东西存在。
√
7、奥古斯丁认为,文学艺术是神学信仰的敌人,所以他从来没有阅读过任何文学作品。
×
8、阿伯拉是中世纪的三位最重要的经院哲学家之一,他主张文艺应该是神学的奴婢。
×
9、由于阿伯拉认为情感是创作的动力,并且情感也支配着诗人对自然的描绘,作家总是把感情移入景物描写中,所以,阿伯拉是最早涉及“移情说”古代西方文艺理论家。
√
二、填空
1、(《旧约》)作为基督教的经典,与希腊学术同为西方文化的源头。
2、从地域上看,《旧约》发祥于亚洲的(巴勒斯坦),可以看作是东方文化的产物,但它深广的影响,覆盖的却是西方而不是东方。
3、(奥古斯丁)是中世纪基督教美学的奠基人,被认为是第一个将希伯来、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融为一体的思想大家。
4、“人生而有罪,耽于享乐,惟有禁欲苦修,方能得到救赎而达永生。
”这是(奥古斯丁)的著作《忏悔录》的主题,也是他全部著作的根本主题。
5、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流出之源。
6、就如同柏拉图用《理想国》一书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一样,奥古斯丁写作了(《上帝之城》)一书和世俗之城对举,阐述自己的价值理念。
7、在奥古斯丁那里,(丑)作为一个和美对立的美学范畴得到了确立。
8、(阿伯拉)是存在于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之间的基督教思想家,他在自己的学说中表述了某些唯物的观点,对世俗文艺给予了肯定,是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中的“另类”。
9、阿伯拉认为,情感不仅是创作的动力,而且还支配着诗人对自然的描绘。
他说:“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美,事物的美总染上我们自己的感情。
”阿伯拉对文艺创作中感情的重视,是最早的关于(移情)的说法。
10、(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最伟大的两位基督教神学家。
11、托马斯·阿奎那的学说对圣奥古斯丁构成了挑战,因为它有着严密的体系,博大精神的内涵,无比深远的影响,所以后世称为(托马斯)主义。
12、(《反异教大主》、)和(《神学大全》)都是托马斯·阿奎那的代表作。
三、名词解释
1、原罪
在基督教那里,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禁果而犯下的罪行就是原罪。
这个罪行同时又是人类得以下衍的行为,所以在基督教那里,生命本身也即是原罪。
奥古斯丁在《论基督圣恩,论原罪》当中写到:“原罪不仅侵蚀了地面上的第一个人,而且侵蚀了整个人类;原罪的衍传不是通过生育,而是因为它是一个样板,换句话说,人类世世代代的罪过,都是在模仿他们始祖的第一次犯罪。
……婴儿生来便被打上了亚当的犯罪印记。
”
2、《忏悔录》
奥古斯丁是中世纪基督教美学的奠基人,被认为是第一个将希伯莱、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融为一体的思想大家。
他在哲学、美学和文学等方面所具有的深远影响,可以称得上是参与了塑造西方精神的少数巨人之一。
在中世纪,他也无疑是对美和艺术表示过最多兴趣的教会领袖,是著作流传后世最多的作家。
他的主要著作是《忏悔录》。
“人生而有罪,耽于享乐,唯有禁欲苦修,方能得到救赎,而达永生”,这不但是《忏悔录》这一古代教会绝无仅有的著作的主题,也是他全部学术的一个根本思想。
但是,由于奥古斯丁从异教信仰到基督教圣旨的独特经历,以及在此之间笔耕不辍的记录。
因此,他最终是将重理性的古希腊罗马传统和重信仰的希伯莱及基督教文化结合一体,奠定了新柏拉图主义和神学合流的中世纪思想传统。
四、简答
1、简述《圣经》所阐述的美的二元性。
美的世俗性与美的神圣性。
2、简述阿伯拉的文艺思想。
文艺不应做神学的奴婢,情感是创作的动力并支配着对自然的描绘。
3、为什么说加入多明我(Dominic)会是托马斯·阿奎那一生中的大事件?
多明我会成员全力以赴攻击异端,在宗教裁判上也十分热心;他们真诚地效法使徒保罗,严格禁欲,建立起一个谦卑的、自我牺牲的修会的克已宗旨。
而这种宗旨无疑也是阿奎纳本人道德生活的写真。
4、托马斯·阿奎那所归纳的美的三要素是什么?
阿奎纳所归结的美的三要素是:
1.完整或完美;凡不完美的东西就是丑的。
2.适当的比例和和谐。
3.鲜明;鲜明的颜色被公认是美的。
5、例举几点奥古斯丁的基督教美学思想,并加以适当阐述。
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主要是由两方面组成的。
一方面他从秩序来阐释美,这是对希腊美学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他以上帝的神性阐释美,这是基督教文化逻辑的必然。
关于美与秩序,奥古斯丁认为事物“无有秩序而不美者”。
他说:“所有一切形体,包括最美的形体,其必然
的组成部分莫不各按其位,于空间中排列有序;形式整一,就能够达到事物所追求的终极理念的整一。
”以秩序阐释美,这一点是基督教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希腊时代毕达哥拉斯思想生命力的体现。
而关于美与上帝,奥古斯丁认为:
(1)上帝是美的流出之源。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认为上帝有着另外的一种和世俗感受完全不同的光明、音乐、馨香、饮食和拥抱,这些东西是由上帝之无始无终、自有永有的存在为基础的,时间、空间和世俗的感知都不会将他们减少或者损耗。
这种来自于上帝的美,有着鲜明的禁欲的特征。
(2)不象柏拉图认为肉体的眼睛无法看到灵魂的眼睛所看到的理念,奥古斯丁作为一个曾经熟读文学典籍的热情的读者,对眼目的情欲是肯定的。
他认为,人的眼睛都喜欢看“美丽的形象”和“鲜艳的色彩”,并且,他指出了人的眼睛和视觉,是统辖所有感知器官的感官,因为人们在描述本来由其他的感官得来的感受时,都可以将句子中的谓语置换成“看”。
但是人的灵魂却不应该为这些美丽的形象所束缚,因为这一切都是由上帝所创造的,“都完全为天主所占有”。
作为基督教美学的奠基人,他将世间按秩序存在的一切的理由,都归结给了上帝。
(3)在《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阐述了“宇宙美以对照为原则”的观点。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造人从无盲目之作即便有人相貌丑陋不堪。
他也必然在善的功业中出演一个恰如其分的角色。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丑是上帝造出来和美对照的,所以它在秩序的原则中是合理的。
而在这样的逻辑的指导下,无理性的生物的存在,也不会危及宇宙美的秩序,“因为这些生物假借造物主的意愿,而得相适自身的一种存在,且经推陈出新,成就了美的最低级的形式。
”所以,即使是那些有罪的存在,虽然他们违背了自身本性的秩序,但是并没有逃出上帝的法则,“因为上帝从美出发已经将一切都安排有序。
”所以,丑被奥古斯丁当作一个范畴来论述,只是为了反衬上帝对美的唯一的意愿。
(4)和柏拉图相似的是,奥古斯丁在阐述自己的价值理想的著作《上帝之城》中,提出了自己对文学和艺术的社会功用的看法。
其第五章的标题是:《戏剧披示众神的可耻行为,予以怂恿而非斥责》,在这里,他指责戏剧提供的是淫荡的娱乐,其主要魅力来自诗的虚构,这个虚构后面潜伏着可怕的因果之链。
他说,艺术表演中本来就有许多猥亵的的东西,这种淫荡的娱乐应该取缔,而在喜剧和悲剧的伪装之下,实际上也有着许多不纯洁的题材,但是这些戏剧作为教育的文本,在学校和家庭中,“儿童被其长者所迫阅读学习,作为人文和君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奥古斯丁所说的“可怕的因果链”,也就是说,文学和艺术的有害之处,在世俗社会中是被当作一种制度要求儿童学习,可见贻害不浅。
(5)奥古斯丁继续用原罪的概念阐述文学和人生的关系。
在基督教那里,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禁果而犯下的罪行就是原罪。
这个罪行同时又是人类得以下衍的行为,所以在基督教那里,生命本身也即是原罪。
奥古斯丁在《论基督圣恩,论原罪》当中写到:“原罪不仅侵蚀了地面上的第一个人,而且侵蚀了整个人类;原罪的衍传不是通过生育,而是因为它是一个样板,换句话说,人类世世代代的罪过,都是在模仿他们始祖的第一次犯罪。
……婴儿生来便被打上了亚当的犯罪印记。
”所以,他认为文学有害的原因,本质是因为人生有罪。
所以,奥古斯丁是最早将原罪概念引入文学的思想家。
五、论述
1、在阿伯拉的意义上简述,如何理解“文艺不应该做神学的奴婢”?
阿伯拉不认同事物的共相(即理念、太一),他认为共相是离不开个别事物的;共相只有依靠个别事物才能够存在;个别事物才真正是客观、真实的,才是存在的。
由于阿伯拉在哲学上接受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所以他的生活方式也不是禁欲的;不仅不是禁欲的,而且
他经验了热烈的爱情。
阿伯拉在讲学过程中,与爱绿丝一见钟情,互通情书、同居、并且生有一子。
为此,阿伯拉受到了爱绿丝家人的迫害,入修道院成为僧侣,但是在修道院中,他仍旧坚持自己的“唯物论”、“唯名论”,重视个别事物的客观,真实的观点。
而这种观点和这种人生经验,反映在文艺问题上,就是:他认为他的爱情和诗歌,都是“出于自然”。
自然的要求不是罪恶,而是美好的精神品质,因为:艺术有其特殊的目的,它的范围是感情生活,而感情生活是世俗的,是“出于自然”的。
相比而言,宗教的范围是理性生活。
宗教和文学是分属于两种精神活动的领域,而不应当让文学受制于宗教。
①阿伯拉虽然没有否认教会的权威,但是他强调了文学艺术的独立性,在中世纪这样的时代,实属难能可贵。
②我们强调了亚里士多德对阿伯拉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它提示了托马斯•阿奎纳学术体系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阿奎纳在学术体系上努力张扬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改变了继承柏拉图的奥古斯丁在中世纪一统天下的局面,不能说没有阿伯拉的功劳。
他的生活年代距离阿奎纳仅有约百年的时间,有所启发,或者开风气之先也是必然的。
③阿伯拉常常在探讨哲理的暇日,仿佛游戏似的写下许多形式优美的爱情诗。
将爱情诗的写作与游戏的态度联系起来,这更可珍贵。
因为写作的快乐,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学游戏的自由之快乐。
2、如何理解托马斯·阿奎那的“艺术模仿自然即模仿上帝的创造”这个观点?
阿奎纳将自然看成是艺术家学习的榜样,是艺术家的老师;而上帝的心灵又是自然万物的源泉。
这样,阿奎纳就将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改造成了一种神学理论。
艺术家模仿自然是为了学习神的“手艺”和“技巧”,这就好比是中国画论中所讲的“师法造化”一样。
看来,哲学的唯心主义和艺术创作的本源并不矛盾,普洛丁的“美不在对称”而在于“太一”的观点,在于人的主观内心感知的观点,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阿奎纳在《神名论>疏证》的4章8节讲道:“存在之物莫不源出于美和善,也就是源出于上帝,属于一个因果原则。
故万事万物的存在,如在一个存有原则之中那样,沐浴在美和善之中。
它们趋向美善,欲求美善,以美善为目的……万事万物,皆因美善而得其形,它们观望美善,仿佛观望一个范例因,而它们就以一个范例因作为尺度,来统辖它们的行为。
”(陆扬《西方美学通史》中世纪文艺复兴卷P212,上海文艺1999)也就是说,源出于上帝的美善,就是万事万物的范例,故而也是艺术家的最终的范例。
我们看到,从柏拉图到普洛丁,到奥古斯丁,柏拉图主义者的哲学家和神学家都是排斥文艺的。
但是,一旦阿奎纳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相结合,文艺的存在显然也是由“神”和“上帝”决定的,因像阿伯拉所争取的那样,到了阿奎纳这里,文艺获得了稳固的生存位置。
第四单元
一、判断正误
1、因为文艺复兴运动最初发生在意大利,所以这个时期的文艺理论主要推崇的是古罗马时代的文艺理论的主张。
√
2、但丁在一篇题目为《论俗语》的文章中指出:应该在意大利个地方方言的基础上创立一种统一的、有权威性的新的民族语言。
这种语言既是全民族传达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又是作家创作所采用的语言。
√
3、达芬奇认为,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虽然要忠实地反映自然,但是并不意味着要照搬自然。
√
4、达芬奇说过:艺术家要和自然竞赛,并且应该胜过自然。
√
5、塞万提斯认为自然是小说的唯一范本,所以,小说家在写作的时候,必须忠实历史和细节。
这一点体现在他的作品《十日谈》中。
×
6、《堂吉诃德》作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很好地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文艺创造原则。
√
7、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比意大利晚,但是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活动代表了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最高成就。
√
8、在西班牙的文艺复兴运动中,除了塞万提斯的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维加的戏剧理论也为西班牙以及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
9、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被誉为“西班牙才子中的凤凰”,被称作是“西班牙的戏剧之父”。
√
10、彼特拉克因为在他的诗歌当中最早描绘了大自然的美,热情地歌颂美好的爱情,并且努力地发扬光大古代文化,所以被称作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本主义第一人”。
√
二、填空
1、但丁指出,新的民族语言应该有四条标准,这四条标准就是,语言应该是:光辉的、基本的、(C )和(D )。
A 流畅的
B 文雅的
C 宫廷的
D 法庭的
2、下列哪些作品是但丁的作品:AC
A 《神曲》
B 《上帝之城》
C 《论俗语》
D 《疯狂的罗兰》
3、( C )是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
A 莎士比亚
B 塞万提斯
C 乔叟
D 薄伽丘
4、鲍桑葵在他的《美学史》当中说,文艺复兴时代不仅是一个文学和科学的新起点,而且是一个“美含苞待放的时刻”。
在他的著作中,他选择了(但丁)作为这个时代的揭幕者,而选择(莎士比亚)作为这个时代的结束者。
这也是公认的标志着文艺复兴时间段落的两个人物。
5、(贝雅特里齐)作为但丁在《神曲》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是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既是《神曲》中叙事者恋爱的偶像,也是引导诗人“从可见之美走向永恒的神圣原则”的人。
6、但丁在流亡时曾经得到斯加拉大亲王的庇护。
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将自己的《神曲》中的天堂篇献给了亲王,并且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今天研究但丁美学思想的重要文献:
(《致斯加拉大宋亲书》)。
7、但丁的四义说指的是一段文章或者一部文学作品除了字面义之外,还会拥有(譬喻义)、(道德义)和(寓言义)。
8、在但丁的题为(《论俗语》)的著作中,但丁提倡诗人和作家使用俗语进行写作,因为俗语是鲜活自然的语言,而与俗语相对的文言(grammatic)则是属于少数人的人为的语言。
9、但丁认为,俗语应该有四个特点:(光辉的)、基本的(中枢的)、宫廷的和法庭的。
10、但丁将自己的《神曲》称作(《》),原因是:它的开头很严肃,但是结尾很愉快;同时,它是用俗语写成,没有拉丁语文学那样的严肃性和规整性。
11、人文主义的觉醒是从中世纪转向(文艺复兴)这个新时代开始的最显著的标志。
12、除了小说《十日谈》和古典史诗《苔塞伊达》(Teseide)之外,薄伽丘的著作还有(《但丁传》),是意大利研究但丁最早、最权威的著作,另一部是(《异教神谱系》),这是文艺复兴时代神话编撰和研究的先声,薄伽丘的诗学思想也主要集中在这两部著作中。
13、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乔叟的文学思想隐藏在他的小说代表作品(《歌集》)中,在这部作品中,他使得
(英语俗语)成了最终的英语诗歌语言。
14、鲍桑葵在他的《美学史》当中说:“正如牛顿开创了英国的的科学、洛克开创了英国的哲学,(莎士比亚)开创了英国的文学艺术。
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唯一的既是诗,又是戏剧的作品。
”
15、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主要的小说作家拉伯雷的代表作是(《巨人传》),这是一部艺术化地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三、名词解释
1、达芬奇的“镜子说”
达芬奇认为,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永远把它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摄进来,前面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
这种观点强调了文艺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映,是对古希腊摹仿说的继承。
但达芬奇同时强调了艺术家的反映是主动的,“用心去看各种事物,把比较有价值的事物选择出来,把这些不同的事物捆在一起。
”这样,艺术家所研究的就是普遍的自然,他对眼睛看到的东西多加思索,运用组成每一事物的类型的那些优点的部分。
用这种办法,他的心就会象一面镜子,直接地反映面前的一切,艺术就会变成好象是第二自然。
因此,达芬奇的镜子说并不是对于现实的僵化模拟,而是艺术家的主动创造。
2、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于15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14世纪时,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
从而在文化艺术上也开始出现了反映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时期。
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他们力图复兴古典文化——而所谓的“复兴”其实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
表面上是要恢复古罗马的进步思想,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在精神上的创新。
四、简答
1、什么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一词是19世纪德国学者提出来的,人们提出这个词,是为了说明文艺复兴时代重视古典学术研究的人文倾向。
这种倾向事实上针对的是中世纪,尤其是奥古斯丁时代,将古希腊罗马的各项艺术和学术成就都予以摒弃,只保留对天主的信仰这样的神本位思想。
事实上,从阿伯拉开始,一直到托马斯、阿奎那,一是时代的发展,二是受阿拉伯文明以及阿拉伯世界对古希腊文明的崇拜的影响,已经比较重视古典的以人为本的的学术研究,在言论和著作中推崇亚里坎德。
所以说,中世纪后期,人文主义已经开始滋长苗头。
“人文主义”一词可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最普遍,最基本的思想文化理想。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贵”,认为人在上帝的所有创造物中是仅次于天使的卓越之辈。
这样的思想文化理想,使得我们可以在文艺复兴的艺术和文艺复兴以后的艺术中看到人性光芒的张扬,而这一种张扬当然也被称之为是人的理性的张扬,它们反对的是中世纪教会中的“禁欲主义”和精神至上。
这种“人本身”与“教会控制”的矛盾,可以体现在但丁的作品中,薄伽丘、拉伯雷等几乎所有文艺复兴早期的文学作品中,以及风格清新自然,有些重视人的欲望的绘画作品以及相应的一
些音乐作品中。
2、为什么说彼特拉克是古代文化的活代表?
比起但丁在《神曲》里面所表现出来神学与人学浑然一体的精神状态,彼特拉克自觉地以恢古典文化的崇高地位而努力。
与但丁提倡俗语写作不同,彼特拉克一生都在努力复兴拉丁语的权威和荣光。
这看似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个悖论,但实际上并不难理解。
与但丁提倡俗语写作不同,彼特拉克一生都在努力复兴拉丁语的权威和荣光。
这看似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个悖论,但实际上并不难理解。
其次,拉丁语是古罗马文明的语言,并且拉丁语一开始也是俗语,贺拉斯•维教都是拉丁语的使用者,而历史学家青维和散文学家西罗用拉丁语所写的著作,更为彼特拉克奉为神明,认为是纯洁的拉丁语的典范。
他刻苦钻研西罗书信文体,并且在自己的书信中也努力做到“用洗炼的语言表达淡淡的哲理”,透露出非常自觉的文学意识,是拉丁语写作中的珍宝,也体现了他在理论上推崇拉丁语之外,在实际上也获得了高艺术成就的事实。
3、为什么说彼特拉克的抒情诗集《歌集》是文艺复兴时代新的诗歌形式的样板?
《歌集》是彼特拉克1366——1374年之间汇编的一部抒情诗集,主要抒写对爱而不得的恋人劳拉的爱情。
比起但丁的《神曲》,《歌集》中的爱不再是飘渺的精神,而是在清丽的语词中写出了生动的心理直实,更加血肉丰富。
《歌集》继承了法国普罗旺斯抒情诗和但丁“温柔的新体”诗的传统,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树立了一个样板,创造了各为“彼特拉克十四诗体”的抒情诗形式,被改为华兹华斯等大诗人所运用。
4、为什么说在有关诗歌的论述中,彼特拉克体现出了人文主义者的鲜明特点?
彼特拉克本人是以摹仿罗马时代的典雅的拉丁语之风而扬名于他的时代的。
他自称,对于维教、贺拉斯、李维、西基罗这些人的著作,他不止是读了一遍而是读了几千遍,不是一扫而过而是与他们对答,用尽了他的全部心智来赏识他们,他们不单是存于他的记忆,而且是深入了他的骨髓;这些文字已经成了他自己的一个部分。
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占有的缘故,他已忘了这些文字是谁的作品,甚至忘记了这些作品原本是别人的作品。
这里的摹仿已超出了艺术到底是是摹仿自然还是摹仿理念的问题,是一种纯粹的技术学习。
为什么到了文艺复兴时代,诗歌写作可以成为一种单纯的技术学习?这是因为文学的自觉性时代开始了,文学到底应该摹仿什么,这是哲学家和美学家的事,对诗人来说,他首先要掌握写作的技巧。
文学的觉醒是人的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
5、如何理解薄伽丘所认为的“诗就是神学,神学就是诗”?
薄伽丘在他的理论著述中,批判教会对诗歌的诋毁,提出“诗歌即神学”的观点;他阐述诗歌应当模仿自然,反映生活,强调文学的启迪和教育的巨大作用;要求诗人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汲取营养,并讲求虚构、想象。
薄伽丘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中世纪神学的观念,但他的文艺理论为文艺复兴时期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如何理解薄伽丘对虚构的论述?
他对“虚构”的讨论在文艺复兴的早期时代可谓是空谷足音。
他认为,虚构之中隐藏着真理。
虚构的美是更有吸引力的;虚构是经过艰苦的思考和劳动的;虚构的表面现象是为背后隐藏的真理服务的;虚构本身以及虚构所产生的美,都不是诗人的真正目的,因为真理才是果肉,而语言只不过是果皮和树叶。
7、为什么达芬奇认为绘画高于诗、音乐和其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