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在中国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概论》经典课件544页PPT
• 急斜煤层 45°~90°
• 通常又把8°以下的煤层称为近水平煤层。
第四节 煤层的埋藏特征
• 二、煤层顶底板岩石
– 煤层顶底板岩石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内 的岩层。按照沉积的次序,在正常情况下,先于煤生 成的岩石是煤层的底板,较煤后生成的岩层叫做顶板。
• 三、地质构造对煤层的影响
– 地质构造的形态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单斜构造、 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
第五节 煤田地质勘探及矿井储量
• 一、煤田地质勘探的任务
– 了解矿井资源/储量、井田地质条件、煤层赋存 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煤种煤 质等矿井的资源条件。
• 二、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阶段划分
– 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划分为煤田普查、矿区详查 和井田精查三个阶段依次进行。
• 三、矿井储量
– 矿井储量分为:矿井地质资源量 、矿井工业储 量 、矿井设计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
• 二、煤的工业分类
– 1.常用的煤质指标
• 评价煤质的主要指标包括:水分W、灰分A、挥发分 V、胶质层厚度Y、发热量Q、硫S和磷P的含量以及 含矸率等。
– 2.煤的工业分类
• 我国现行的工业分类,是以炼焦煤为主的分类方案, 分类指标主要用挥发分和胶质层的最大厚度y(mm) 为指标划分煤的种类,从无烟煤到褐煤分为十大煤 种,即无烟煤、烟煤(贫煤、瘦煤、焦煤、肥煤、 气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褐煤 。
第二节 煤的形成及煤系
• 一、煤的形成
– 煤层的形成受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及古构造等条 件的控制。
– 我国最主要的三个聚煤时期为:石炭二迭纪、侏罗纪 和第三纪。
– 古植物从死亡、堆积到转化为煤的演化过程,称为成 煤作用。分为泥炭化阶段 和煤化阶段 。
2024版采煤概论课件
04
采煤机械与设备
2024/1/29
16
钻孔机械与设备
煤电钻
以电为动力的钻孔机具,用于煤壁或 软岩中钻孔。
液压凿岩机
以液压油为动力,利用冲击破碎原理 进行钻孔的机具。
风动凿岩机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钻孔机具,用于 中硬和坚硬岩石中钻孔。
2024/1/29
17
采煤机械与设备
滚筒采煤机
以旋转滚筒上的截齿对煤体进行 截割的采煤机械。
轮斗挖掘机采煤法
利用轮斗挖掘机进行剥离 和采煤,适用于松软且倾 角小的近水平煤层。
9
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
1 2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在急倾斜煤层中,沿伪倾斜布置采煤工作面,用 柔性掩护支架将采空区和工作空间隔开,沿走向 推进的采煤方法。
正台阶采煤法 在急倾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内,布置下部超前的 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适用于缓倾斜中厚及厚煤 层的中小型矿井,以及大 型矿井回采块段小、不适 宜用长壁法开采的煤层。
8
露天开采方法
单斗挖掘机采煤法
利用单斗挖掘机进行剥离 和采煤,适用于埋藏较浅、 倾角较小的煤层。
2024/1/29
拉斗铲倒堆采煤法
利用拉斗铲进行剥离和采 煤,剥离物用推土机推到 采空区,适用于埋藏浅、 倾角小的近水平煤层。
连续采煤机
采用横向布置截割头、纵向进给 方式进行落煤和装煤的采煤机械。
刨煤机
利用带刨刀的犁形工作机构沿煤 层切削或刨削落煤的采煤机械。
2024/1/29
18
装载机械与设备
2024/1/29
刮板输送机
01
用于在采煤工作面运输煤炭的机械。
桥式转载机
2024年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概论课件一、引言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课件旨在对采煤的基本概念、采煤方法、采煤工艺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对采煤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采煤的基本概念1.煤炭资源煤炭资源是指地下蕴藏的煤炭储量和可采储量。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中南、东北和西北等地区。
2.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是指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矿井地质条件、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煤炭开采。
常见的采煤方法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大类。
3.采煤工艺采煤工艺是指从煤炭资源勘探、矿井建设、煤炭开采、煤炭洗选到煤炭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环节。
采煤工艺的合理选择和优化对提高煤炭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采煤方法及工艺1.露天开采露天开采是指在地面直接挖掘煤炭资源的一种采煤方法。
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浅、地质条件简单、煤炭质量较好的地区。
露天开采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环境污染、煤炭资源浪费等问题。
2.地下开采地下开采是指在地下挖掘煤炭资源的一种采煤方法。
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深、地质条件复杂、煤炭质量较差的地区。
地下开采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生产成本高、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3.采煤工艺流程(1)勘探:通过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查明煤炭资源的分布、储量、质量等情况。
(2)矿井建设:根据勘探结果,设计矿井布局,建设矿井井筒、巷道、硐室等工程。
(3)煤炭开采:采用合适的采煤方法,进行煤炭资源的开采。
(4)煤炭洗选:对开采出来的煤炭进行洗选,提高煤炭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5)煤炭销售:将洗选后的煤炭销售给电厂、钢铁厂等用户。
四、采煤安全注意事项1.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3.采用先进的采煤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采煤PPT演示课件2024新版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演示课件内容回顾
介绍了煤炭资源的重要性以 及采煤技术的发展历程
详细阐述了现代采煤技术的 原理、方法和设备
通过案例分析了采煤技术的 实际应用和效果
探讨了采煤技术面临的挑战 和未来发展趋势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
01
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采 煤效率和安全性
02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理能力。
案例分析:成功企业经验分享
成功企业案例介绍
选取行业内成功的企业案例,介绍其在现场管理、实践操作等方 面的经验和做法。
经验借鉴与启示
分析成功企业案例中的优点和亮点,探讨其可借鉴之处和启示意义 。
结合自身实际改进方向
根据自身企业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向和措施,推动企业 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
03
煤炭资源的枯竭和替代能源的发展对采煤行 业提出严峻挑战
04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对采煤行业的影响不 容忽视
未来研究方向探讨
深入研究智能化和自动 化技术在采煤过程中的 应用
加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探索新的煤炭资源开发 和利用方式
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变化,积极应对行业挑 战
谢谢聆听
掩护式液压支架
以掩护为主,适用于顶板破碎、松软 、周期来压明显的煤层。
刮板输送机类型及性能
中部槽刮板输送机
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可用于水 平或倾斜运输。
边双链刮板输送机
运输能力大、运行平稳,适用于长 距离运输。
转载刮板输送机
与带式输送机配合使用,实现煤流 转载和运输。
先进技术在现代化矿井中应用
自动化控制技术
代化采煤技术的应用情况。
《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生产成本控制是降低煤炭生产成 本的重要手段,通过优化采煤工艺、 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式,降低采煤成 本,提高经济效益。
采煤生产管理
采煤生产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 理、安全管理等方面,通过科学的管 理手段,提高采煤生产的效率和安全 性。
采煤生产中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概述
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采煤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和分析,以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管理方式。
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开采成本。
03
绿色开采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得绿色开采成为采煤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
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减少采煤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
开发利用。
采煤技术的前沿研究
无人开采技术
无人开采技术是当前采煤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采煤工作面的无人化作业,提高 采煤效率和安全性。
采煤技术的重要性
总结词
采煤技术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采煤技术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采煤技 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煤炭运输、煤炭加工和火力发电等。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采煤技术 也在不断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信息化管理系统
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 的协同工作,实现对采煤生产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采煤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的影响, 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信息化管理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和及时的数据支 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采煤工艺流程
《煤炭资源绿色开采》课件
生态修复与恢复
采取有效措施对受损的生 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恢复, 促进生态平衡。
提高环境质量
通过绿色开采,改善周边 地区的环境质量,提高居 民的生活质量。
绿色开采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技术创新与研发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绿色开采技术的不断 进步和完善。
可持续发展要求。
绿色开采的提出
03
为了解决传统开采方式的问题,提出了绿色开采的概念,旨在
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开采的意义
01
02
03
04
环境保护
绿色开采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 坏,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
平衡。
资源节约
通过提高开采效率,减少资源 浪费,实现资源的更有效利用
。
经济效益
绿色开采能够提高煤炭产业的 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升级和转
全球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亚洲 、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其中中国、 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是全球主要的 煤炭生产国。
煤炭的开采历史与现状
早期开采
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初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煤炭成 为重要的能源来源,推动了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
现代开采
现代煤炭开采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提高了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但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
政策支持与引导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绿色开采技术 的发展,引导企业转型和升级。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开采 技术和经验,促进共同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绿色开采的管理与实践
绿色开采的政策与法规
2024版《采煤概论》经典课件
《采煤概论》经典课件•采煤概述•采煤地质基础•采煤方法与工艺•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机电与运输•煤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采煤概述01采煤的定义与意义采煤定义采煤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和技术手段,从地下煤层中开采出煤炭资源的过程。
采煤意义煤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采煤对于满足全球能源需求、推动工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采煤的历史与发展古代采煤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利用煤炭作为燃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煤技术逐渐发展,出现了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等方式。
现代采煤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现代采煤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采煤效率和安全性。
采煤的分类与特点分类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采煤可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大类。
其中,地下开采又可细分为房柱式开采、长壁式开采等多种方法。
特点不同采煤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
例如,露天开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资源回收率高等优点,但受地形和气候条件限制较大;地下开采则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但投资大、技术复杂、安全风险高。
采煤地质基础02阐述煤田的形成过程,包括沉积环境、成煤物质来源、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等。
煤田的形成煤田构造特征煤田勘探方法详细介绍煤田的构造形态、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现象,以及它们对煤层赋存的影响。
介绍煤田勘探的常用方法,如地质填图、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以及勘探成果的表达方式。
030201煤田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煤层的厚度和稳定性阐述煤层的厚度变化、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如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等。
煤层的结构和构造详细介绍煤层的结构特征,如层理、节理、结核等,以及它们对采煤工艺的影响。
煤层的顶底板条件分析煤层的顶底板岩石性质、厚度、稳定性等条件,以及它们对采煤安全和效率的影响。
阐述矿井充水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如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
矿井充水因素介绍矿井涌水量的预测方法和步骤,包括水文地质勘探、建立水文地质模型、涌水量计算等。
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概论
四、采煤方法
(四 )采煤工艺 1、普通采煤工艺
落煤:爆破时,放炮员、班组长、瓦斯检查员都 应该在现场严格执行:
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一炮三检制度
采煤概论
四、采煤方法
(四 )采煤工艺 1、普通采煤工艺
落煤:连线完成后由专人负责放好警戒线,人员撤 离到安全地点,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规程规定。
采煤面: 掘进工作面:
沿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的标高划分为 若干个长条,每个长条用水平面表示上面和下 面,因此称为水平。开采时先采上水平,后采 下水平。
采煤概论
三、煤田的划分
(三)水平划分采区
在一个水平内沿煤层走向,再划分为具有 独立生产系统的片段,每一片段称为一个采区。 开采时按先远后近的顺序开采。
采煤概论
三、煤田的划分
采煤概论
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
(一)煤层的储存特征 3、煤层的厚度
薄 煤 层:煤层厚度为0.5-1.3M 中厚煤层:煤层厚度为1.3-3.5M 厚 煤 层:煤层厚度为3.5M以上
采煤概论
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
(一)煤层的储存特征 4、煤层的产状
煤层或岩层的产状:是指煤层或岩层 在空间的位置,通常用产状要素来描述, 产状要素有走向、倾向和倾角。
(二)地质构造对采煤的影响
1、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煤层或岩层受力后变成多个弯曲,但能保持其 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
采煤概论
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
(二)地质构造对采煤的影响
1、褶皱构造
采煤概论
二、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
(二)地质构造对采煤的影响
2、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煤层或岩层受地壳作用力后遭到破坏,失去连 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 两侧没有发生明显 位移的叫裂隙 两侧产生了明显位 移的叫断层
能源概论 演讲课件 煤炭
2007年全国煤炭产量25.36亿吨,其中2008中国煤炭企业100强产量在各 地区分布与2007比相对稳定,其中产量占100强企业全部产量比例达10% 以上的省份和公司是山西省、神华集团、内蒙古,分别是18.13%、 16.08%、10.43%,3家产量合计占总产量的44.63%,基本与上年持平。 排在第4~10位的是省份分别是:山东7.76%、河南7.27%、中煤7.17%、 安徽5.95%、河北5.32%、陕西3.73%、辽宁3.48%、黑龙江3.69%。
据山西井坪气象站资料,晋北平朔矿区一带,1957~1992年平均 降雨量为426.2mm,年平均蒸发量为2 239.0mm;据陕西神木气象 站资料,陕北神府矿区一带,枯水年降雨量仅有108.6mm(1965年 ),丰水年降雨量为819.1mm(1967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435.7mm(1957~1991年),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774.1mm(1978~1990年); 据内蒙古气象台1951~1980年资料 和内蒙古东胜气象站1981~1993年资料,东胜矿区一带,年平均 日照时间为3 044~3 186h,历年平均降雨量为281.2~401.6mm, 历年平均蒸发量为2 082.2~2 535.0mm。 年蒸发量均大于年降雨 量的4~5倍以上,而且地处我国西部大沙漠,属于典型的干旱或 半干旱严重缺水地区。与此相反,这些地区却蕴藏着丰富的煤炭 资源,不仅数量多, 而且埋藏相对较浅,煤质好,品种齐全,是 我国现今和今后煤炭生产建设的重点地区, 也是我国现今与未来 煤炭供应的主要基地。据统计,位于这一地区的晋、陕、内蒙古、 宁、甘、新6省(自治区)共有煤炭资源量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 总量的82.8%;埋藏深度浅于1 000m的资源量为2.24万亿t,占全国 同样深度煤炭资源总量的83.8%;截止1996年末,共有煤炭保有 储量7 807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77.9%。
电子课件-《采煤概论(第二版)》-A10-3060 采煤概论20180427
主 编 王君利
煤炭工业出版社
绪论
一、我国煤炭资源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2006年煤炭 产量为23.5亿吨;煤炭资源丰富,全国绝大多数省 市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分布,已知的含煤面 积约为55万平方公里,累计探明总储量为78223.4亿 吨。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据预测,我国 煤炭资源远景储量为50592亿吨;保有储量为10025 亿吨。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居世界第三位。
三、地史与地层的概念
▲在不同的地质历史阶段都有着岩石、矿物和生 物的形与发展,也有着岩石、矿物和生物的破坏 和淘汰。为了便于研究,通常根据地壳运动及古 生物的发展,将地球的历史从古到今划分为太古 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大的 时期,每个代都包含着几亿年时间。为了反映更 短的时间间隔内地壳的变化,代以下又分为若干 纪,纪以下又分为世。代、纪、世是国际统一的 地质时代单位。
▲根据地质构造带为界,全国划分为五个聚煤区, 分别是华北聚煤区、西北聚煤区、东北聚煤区、华 南聚煤区和滇藏聚煤区。
二、煤炭资源赋存的主要特点
1.成煤地质年代长
从早古生代至第四纪,均有煤炭沉积。
2.地质构造多,煤层赋存条件多样
按煤层厚度分:薄煤层占17.36%,中厚煤层占37.84%,厚 煤层占44.80%。按煤层倾角分:缓倾斜煤层占85.95%,倾 斜煤层占10.16%,急倾斜煤层占3.89%。
2.地质填图 地质填图是指应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在含煤地区进行全面的地 质调查研究,并把所获地质信息填绘在地形图上形成地形地质 图。
3.坑探工程
(3)探巷(2)探井(1)探槽
4.钻探工程
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时期也可以在井下巷道中 布置钻探工程,以解决相关地质问题。
煤炭在中国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2.4 目前的能源趋势
(1)石油、天然气储量有限,世界以石油、天然气为中心 的能源结构要逐步向比较丰富的煤炭、核能以及太阳能的方 向转变,重点是寻求石油、天然气的替代产品。 (2)大力发展新能源,多种能源并存。 (3)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的主流。 (4)能源与环境的友好协调发展。
3 我国的能源现状与对策
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转换成符合人们使用要求的能量形式:电能、汽油、柴 油、焦炭、煤气、蒸汽、氢能等。
在很多情况下,根据需要要对一次能源进行加工,转换成二 次能源,以满足需要和提高使用效率,在现代的整个能源消 费系统中,二次能源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增大。
1.2.2 按照能源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分 (常规能源、新能源)
1.2.1 按照能源的生成方式分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又叫自然能源,是自然界中以天然形态存在的能 源,是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过人们加工转换的能源:煤炭、 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 热能等。
世界各国的能源产量和消费量,一般均是指一次能源而言。 为了便于比较计算,习惯上把各种一次能源均折合成“标准 煤”(7000大卡/kg)或“油当量”(1.33标准煤),作为各种能 源的统一计量单位。
可再生能源:不会随着它本身的转化或利用而日益减少的能源, 具有自然的恢复能力,如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 热能、海洋能。
不可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而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再生, 随着人类的利用而越来越少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 燃料等。
能源分类表
类别
来自地球内部 的能源
来自地球外部的能源
主要内容
➢能源分类 ➢能源利用史 ➢能源现状 ➢能源开发
1 能源分类
能源资源科学概论第二章第三节 煤炭.ppt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海市外,全国各 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
在全国2100多个县中,1200多个有预测储量, 已有煤矿进行开采的县就有1100多个,占60% 左右。
按省、市、自治区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 疆、贵州和宁夏6省区最多,这6省的保有储量约占 全国的81.6%。
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 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的49.25%; 西北地区(30.39%); 西南地区(8.64%); 华东地区(5.7%); 中南地区(3.06%); 东北地区(2.97%)。
陕西风翔高庄、马 家庄、大邑丘龙等地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 中。
西周国都丰镐遗址出土的炭精环
河南陕县出土的东汉炭精小羊 四川奉节出土的西汉炭精发饰
陕西西安出土的东汉 炭精耳珰
甘肃嘉峪关出土的晋 代煤精猪
四川昭化出土的南北朝炭精狮
新疆高昌故城出土的唐代煤精方盒(a) 盒内装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 b)
(1)泥炭
煤化最浅的可燃矿物,其含碳量约为55%~60 %,氧含量约为30%,在干燥情况下很容易燃烧。 另外泥炭中含有大量腐殖酸类物质,经过加工, 可以作农作物肥料和生长激素。
(2)褐煤
泥炭进一步煤化的产物,很容易燃烧,适宜于 作为发电燃料,也可用于气化,生成合成原料气 或城市煤气。
(3)烟煤
煤化较深的品种,其挥发分含量达10%~15%, 容易燃烧;燃烧时会发出较长的火焰和黑烟,故称 烟煤。是世界上储量最多,用途最广的煤种。陈供 燃烧外,还大量用于焦炭的冶炼、煤气化和化学工 业。
中国的炼焦用煤一般为中灰、中疏煤,低灰和 低硫煤很少。
真龙被困关门窑,
过街塔下好心焦。
血染煤石传圣旨,
快快还我大清朝。
采煤概论(中职课件) PPT
(重碳酸钙)
3. 水解作用 水和矿物相结合的一种化学
反应。正长石+H2O-->高岭石+。.
4. 水合作用 有些矿物吸引一定数量的水。
石膏+H2O-->硬石膏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叶状剥落 (果洲群島)
块状崩解 (石澳)
蜂窝状风化 (長洲人頭石)
蜂窝状风化(長洲)
这两个方面都是地壳物质在地质作用下运动和演 变的结果,因此,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在地质 作用下的地壳物质运动,是掌握矿床形成和埋藏规 律的基础。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 一、地壳的组成与岩石
•
地壳是地球的固体外壳。其全球地壳平均厚度为16km,大陆地壳平均约33km;
大洋地壳较薄,平均约7km。 岩石是一些矿物颗粒的集合体。 矿物是地壳中的一种或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作用
风化和剥蚀 搬运和沉积 固结成岩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1.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壳物质成分、内部构
造、地 表形态变化的地质作用。
1)地壳运动—即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变位。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海拔8848.13米,
蜂窝风化 (長洲)
块状崩解(石澳)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2)搬运和沉积
绪论
• 根据 2015 年产量测算, 我国三大产煤重省煤炭 行业产能利用率均低于正常水平(80%) ,其中 山西省仅为 62%,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及陕 西省产能利用率则分别为 68%和 75%。
绪论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采煤概论(中职课件)
•
绪 论
• 发展至今,我国已经是全球能源第一消耗大国,对于能源的需求越 来越大,但是我国能源却有着无可掩盖的问题,特别是当下我国传统能 源占比仍旧过大的现状,导致我国传统能源不断消耗,资源储备急速降 低,资源枯竭的威胁不断萦绕在我国能源行业的头上,针对如此情况我 国从很早就开始大力推动新能源的开展建设,到十一五期间更是第一次 在投入资金上超过传统能源,随后近十年,新能源都是我国能源行业建 设的主要目标,在新能源建设上我国不留余力 ,将能源的发展作为我国 未来发展的绝对重心之一,而我国在新能源发展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近年来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很大改善,已经完成了商业化的前期布 局,我国新能源的完全商用已经势在必行,未来我国能源行业结构调整 是行业的必然趋势,传统能源退下历史舞台将在呈阶梯段进行,未来我 国的能源行业前景远大。
同学们,开学啦!!!!!
欢迎同学们重新回到校园!
甘肃煤炭工业学校(1973~2017)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绪
•
论
• 一、我国能源结构(能源现状)
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 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 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 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 再生能源。 在我国,能源行业的地位仍旧无可置疑,煤是我国最为主要的传统能源,从2009年 开始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8亿吨标准煤,是建国初期的117倍,是改革开放初期 的4.4倍,已成为世界第一能源生产大国。其中,煤炭产量30.5亿吨,居世界第一位; 原油产量1.9亿吨,居世界第五位;电力装机容量87000万千瓦,稳居世界第二。形成 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以能源消费翻一番的水平实现了GDP翻两番的目标,支撑着中 国年均10%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到2013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 量达到34.0亿吨。2014年增长到38.3亿吨。截止2014年我国能源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 高达26.10万亿元,已经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
采煤概论课件
煤矿地质知识第一章煤矿地质知识第一节地壳与地质作用第二节煤的形成及工业分类第三节煤田地质勘探与储量第四节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第一节地壳与地质作用一、地壳及岩石•岩石按其生成的方式可以分三大类:1、岩浆岩2、沉积岩3、变质岩•煤是一种沉积岩。
第一节地壳与地质作用二、地质作用与地壳运动一、煤的形成1、成煤植物在漫长的45亿年的地球历史上,有过三次高等植物的极盛时期,即:•石炭二叠纪的蕨类植物•三叠侏罗纪的裸子植物•第三纪的被子植物这三个时期也是历史上的三个聚煤期第二节煤的形成及工业分类2、煤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第二阶段:煤化阶段煤成岩作用煤变质作用第二节煤的形成及工业分类3、成煤条件•煤在地壳中的积聚.主要依靠古气侯、古地理地貌和地质作用等条件的良好配合。
形成有开采价值的煤层,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植物条件。
第二、气候条件。
第三、地理环境。
第四、地壳运动。
二、煤系煤系地层:在煤的形成过程中,煤层上下同时形成许多岩层。
这些夹有煤层的岩层是在同一个成煤时期形成的,通常称为某一地质时代的煤系地层。
煤系:煤系是指含有煤层的沉积岩系,它们彼此间大致连续沉积,并在成因上有密切联系。
三、煤的性质1.煤的物理性质–光泽、颜色、条痕、硬度、脆度、比重和容重、导电性等。
2.煤的化学组成:有机质和无机质,主要元素有:碳、氢、氧、氮、硫、磷。
第二节煤的形成及工业分类四、煤的工业分类1.常用的煤质指标—评价煤质的主要指标包括:水分W、灰分A、挥发分V、胶质层厚度Y、发热量Q、硫S和磷P的含量以及含矸率等。
2.煤的工业分类—我国现行的工业分类,是以炼焦煤为主的分类方案,分类指标主要用挥发分和胶质层的最大厚度y(mm)为指标划分煤的种类,从无烟煤到褐煤分为十大煤种,即无烟煤、烟煤(贫煤、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褐煤。
第三节煤田地质勘探与储量一、煤田地质勘探的任务煤田地质勘探的任务主要是:查清楚煤系地层构造、煤层赋存状况、煤炭储量及煤质、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
采煤概论全套课件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开采方法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巷道布置形 式,如单翼布置、双翼布置、环形布置等。
典型案例分析
01
02
03
案例一
某煤矿采用立井开拓方式, 通过优化巷道布置和运输 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
案例二
某金属矿山采用斜井开拓 方式,通过加强支护和排 水措施,确保了安全生产。
案例三
某露天煤矿采用平硐开拓 方式,通过合理规划采场 布局和运输道路,降低了 开采成本。
刨煤机
适用于薄煤层及倾角较小的煤层,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能 耗低等优点。
钻削式采煤机
适用于硬煤层和夹矸的煤层,具有截割力大、破岩能力强等特点。
设备选型原则与方法
选型原则
根据矿井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情况、生产能力等因素,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安全可靠的设备。
选型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设备的性能参数、适用条件、价格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 最优选型方案。
气流动通路。
通风原理
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使新鲜空 气沿进风井进入井下,经过用风地 点后,污浊空气沿回风井排出井外。
通风方式
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三种, 根据矿井地形、地质和开采技术条 件选择。
通风设施类型及作用
通风设施类型
包括风门、风桥、挡风墙、 调节风窗等,用于控制风 流方向和风量。
通风设施作用
多元化发展
煤炭企业将积极拓展非煤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提高企业抗风险能 力。
国际化发展
具备实力的煤炭企业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企业国际化发 展进程。
THANKS
感谢观看
压力显现对矿山生产的影响
包括巷道变形、支架损坏、煤柱压裂、片帮冒顶等。
《采煤概论》ppt课件
2024/1/26
03
CATALOGUE
采煤方法与工艺
11
常见采煤方法介绍
2024/1/26
炮采
使用爆破落煤,人工或机械装煤,单体支柱支护工作空间的顶板 。
普采
使用采煤机破煤和装煤,单体支柱支护工作空间的顶板,刮板输 送机运煤。
综采
破、装、运、支、处五个主要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
12
采煤工艺流程详解
评价标准
煤炭资源评价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等原则, 综合考虑地质、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因素。
煤炭资源评价的意义
为煤炭资源的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煤炭工业 的可持续发展。
20
提高资源回收率途径探讨
加强地质勘探工作
通过加强地质勘探,提高勘探精度,减少勘 探误差,为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和提高资源 回收率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CATALOGUE
现代科技在采煤中应用与展望
2024/1/26
23
智能化技术在采煤中应用现状
2024/1/26
智能化开采技术
通过高精度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等实现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 设备的自动化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测煤矿安全状况,及时预警和 处置安全隐患。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采煤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采煤效率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
工业革命时期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 的兴起,煤炭需求急剧增加,采煤技 术也得到不断改进。
2024/1/26
5
中国采煤现状及趋势分析
采煤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庞大的 采煤产业。目前,中国采煤技术和管理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131176
74.60
17.50
1.80
138948
74.70
18.00
1.80
138173
71.50
20.40
1.80
132214
69.60
21.50
2.20
130119
68.00
23.20
2.20
130297
66.10
24.60
2.50
134914
65.30
24.30
2.70
148000
由于核电基本投资昂贵,因此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在人口 多、国土广的我国,核能不可能在能源结构中占较大比例, 但在一次能源缺口较大而交通运输又很紧张的地区发展核电 站有其突出的优势。
3.1.4 水能资源
预计全国蕴藏量达6.76 亿 kw ,可能开发达3.78 亿 kw(年 电量19000亿千瓦时),占世界首位。但大部分集中于西南地区 占67.8% ,其次中南为 15.5%,而后为西北占9.9%,华东占3.6%, 东北占2%,华北占1.2%。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仅7.8%, 世界平均为20%,其中美国达39%,主要原因是水电建设投资大, 工期长(相对于火力发电)。
3.2 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
(1)常规能源 (2)节约能源 (3)发展新能源 (4)能源的洁净利用 (5)能源的环境效应
石油1993年出现供不应求变为进口国,1995年进口1200万吨, 2000年进口石油花费200亿美元。到2010年我国油气产量达3亿油 当量,但油还缺口1亿吨,天然气400亿方。相当1.4亿吨原油当量 需用外汇购买,合1400亿人民币。2011年石油进口2.56亿t,占石 油消耗的55%。
3.1.3 核能
3.1.2 油气资源
地质储量石油为940亿吨,天然气为38万亿m3 。 探明程度很低,油只占20%,气占7%。即油为203亿 t,天然气为1.7万亿m3 。据世界能源委员会估计则 更低,仅分别为32.6亿吨及1.127万亿m3。近期探明储 量在增加,至1998年仅西部天然气累计探明储量已达 1.31万亿m3。
李振华 博士 副教授 2012年10月10日
主要内容
➢能源分类 ➢能源利用史 ➢能源现状 ➢能源开发
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转换成符合人们使用要求的能量形式:电能、汽油、柴 油、焦炭、煤气、蒸汽、氢能等。
在很多情况下,根据需要要对一次能源进行加工,转换成二 次能源,以满足需要和提高使用效率,在现代的整个能源消 费系统中,二次能源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增大。
在2500年前中国就开始利用煤炭。在出现了蒸汽机(1770’s) 和冶炼技术后,能源消费开始进入煤炭时代。这个时代大约从 18世纪初开始的。1881年美国人爱迪生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 电站,同时还研制成功了实用的发电机和电灯,电力被广泛应 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煤炭的应用。 在1860 ~ 1910年的半个世纪里,煤炭的消费总量增加了37.3倍, 由占全世界能源的25.3%增长到63.5%,而柴草却由占73.8%下 降到31.7%。
我国是世界上能源开采与消费的大国,能源消费量占世界总 消费量的10%以上,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商品能源 消费(0.97t标准煤)约为世界平均值的二分之一,美国的十分之 一。我国以往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和消耗大量能源。但投 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开始下降。据测算,20世纪90年代初, 全国投资每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GDP)可增长约0.8%,但到 2003年,投资每增长1%,GDP的增长却降至0.4%。2004年,我国 GDP获得了9.5%的高增长,总量达13.65万亿元人民币,我国的经 济总量已进入世界第六位。但是2004年我国煤炭产量达19.75亿吨; 较2003年增长了16%;进口原油12272万吨,增长了34.8%;进口成 品油3788万吨,增长了34.1%;电力增长15%。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一直以柴草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而辅之 以畜力、风力和水力,几千年来,能源利用上没有什么突破,人类 社会的进步也不大。从世界范围来说,19世纪末以前,许多国家都 处于柴草时期。1860年,在世界能源消费中,薪柴和农作物秸杆占 世界能源总消费的73.8%,而煤炭仅占25.3%。
2.2 煤炭时期
6
0.7
21.3
前苏联 18.8 53.2 16.7 5.9
5.36
0.04
8.3
日本 42.2 19.9 24.6 7.7
4.0
1.6
3.9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我国近几年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消费量(万吨标 准煤)
以能源消费总量为100%
71.6 19.8 2.1 6.5
中国(1999) 122000
67.1 23.4 2.8 6.7
美国(1998) 306700
24.9 39.7 25.2 1.2
世界(1998) 1211060 26.2 40.0 23.8 2.6
标准煤又叫标准燃料,每公斤标准煤的含热量为7000 Cal (大卡,29306焦耳),如1吨秸秆的能量相当于0.5吨标准煤, 1立方米沼气的能量相当于0.7公斤标准煤。1个标准油=1.33 个标准煤。
化石能源现状(到2005年底)
详查储量
世界
中国
储采比
世界
中国
中国占世界储量 (%)
煤炭
9090亿t
1145亿t
155
52
12.6
石油
1635亿t
21.8亿t
40.6
12
1.3
天然气 179万亿m3 2.35万亿m3
65
47
1.3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我国常规能源(包括煤、油、气 和水能,按使用100年计算)探明总资源量中,煤炭占87.4%,石 油占2.8%,天然气占0.3%,水能占9.5%。煤炭在我国能源资源中 占绝对优势,油气资源量很少。
25
20
能源消费总量
能源生产总量
15
10
5
我国近20年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情况(单位:亿吨标准煤)
0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3.1 我国能源现状
在当今的世界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而石油、天然
气相对贫乏。中国更是一个富煤贫油的国家。
1.2.3 一次能源还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与非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不会随着它本身的转化或利用而日益减少的能源, 具有自然的恢复能力,如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 热能、海洋能。
不可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而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再生, 随着人类的利用而越来越少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 燃料等。
我国地热资源远景储量为1353.5亿吨标煤,探明储量相当31.6亿 吨标煤.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为主,主要分布在四川,华北,松辽, 苏北等地,可采资源量为18亿吨标准煤。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 云南,西藏,川西和台湾。
2011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原油 天然气 原油 核能 水力发电 再生能源 占世界比例
3.1.5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国家经贸委制订的2000-2015年规划, 将 达到4300万吨标煤. 3.1.6 太阳能: 我国陆地每年接受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4万亿吨标 煤.我国西部地区年均日照2000小时,有人认为太阳能是未来能 源的主流.
3.1.7 风能
我国风能资源理论总储量约32.26亿千瓦,陆地上储量为2.53 亿千瓦.我国风能资源开发始于80年代初,至1999年底全国风电 装机容量达26.79万千瓦,“十五”期间将新增风电容量119.2 万 千瓦。其中有新疆,内蒙,吉林,黑龙江,河北,江苏,辽宁,广东和上 海3.1. .8 地热能源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力和核能
世界范围各年能源消费构成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能源消费总量构成(能源消费总量=100%)
(万吨标准煤)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中国(1998) 136000
我国的高能耗工业过多,能源浪费严重,能源效率低。我
国能源效率约为31.2%,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落
后20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2倍,也远高
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经济总量巨大,未来经济
的高速增长,即使是节约化发展,也必然对能源的需求呈现强劲
的增长趋势。
1.2.2 按照能源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分
(常规能源、新能源) 常规能源:技术上成熟,已经被人类广泛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 起着重要作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裂变能 等。目前世界能源的消费几乎全靠这5大能源来供应。
新能源: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试验与 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及核聚变能。 新能源是相对而言的。
历史上,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柴草时期、 煤炭时期、石油时期三个能源时期
火的发现是人类史上自觉地利用能源的开端,人类学会了用火, 才实现了人类利用能源历史的上的第一次大突破。人类开始利用枯 枝、杂草等燃料烧煮食物、取暖、照明。以后,人们逐渐把火用于 冶炼金属、烧制陶器、加工各种工具和物件等方面。早期的人类社 会,生产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力,后来才扩大到使用畜力、风力和 水力。
3.1.1 煤炭资源
截止到1994年末,全国深度在2000米以内: 煤炭资源总量:5.56万亿吨 保有储量为1.00万亿吨,
西部地区煤炭资源总量为43134亿吨,约为全国的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