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是一门好课程
编译原理与技术
编译原理与技术编译原理与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如何设计、实现和优化编译器以及相关的编程工具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编译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任务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挑战,并探讨编译原理与技术在不同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中的应用。
一、编译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编译原理与技术研究的对象是编译器,而编译器是一种从一种语言(源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目标语言)的程序转换工具。
编译器的主要任务是将源程序转换为等价的目标程序,以便计算机能够执行。
编译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代码生成等。
1. 词法分析词法分析是编译器的第一个阶段,它将源程序的字符流转换为有意义的词法单元序列。
词法单元是编程语言中具有独立含义的最小单元,例如关键字、标识符、运算符和常量等。
词法分析器通常通过有限自动机或正则表达式来实现。
2. 语法分析语法分析是编译器的第二个阶段,它通过对词法单元序列的分析来构造语法树。
语法树反映了源程序的语法结构,其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语法单元,每个子节点代表一个子表达式。
语法分析器通常使用上下文无关文法和分析方法(如递归下降分析和LR分析)来实现。
3. 语义分析语义分析是编译器的第三个阶段,它对语法树进行静态检查以确定源程序是否符合语义规则。
语义分析器通常处理类型检查、作用域分析和语义动作等任务,以确保生成的中间代码具有准确的语义含义。
4. 中间代码生成中间代码生成是编译器的第四个阶段,它将语法树转换为一种中间表示形式,以便后续的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中间代码通常是一种抽象的、与机器无关的形式,例如三地址码、虚拟机代码或中间表示IR。
5. 代码优化代码优化是编译器的第五个阶段,它利用各种优化技术来改进中间代码的性能和效率。
常见的代码优化技术包括常量传播、公共子表达式消除、循环优化和内联展开等。
6. 代码生成代码生成是编译器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
编译原理陈意云版答案
编译原理陈意云版答案一. 引言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将高级语言源代码转换为机器能够理解和执行的目标代码的方法和技术。
编译原理的学习对于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提高程序开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陈意云版的答案作为参考,向大家介绍编译原理的相关知识。
二. 词法分析词法分析是编译的第一个阶段,它将源代码分解成一个个单词(Token)。
在陈意云版中,常用的词法分析方法有正则表达式和有限自动机。
正则表达式可以方便地描述语言的词法规则,而有限自动机可以用于实现对输入的扫描和匹配。
词法分析器还可以将未识别的字符输入报告为错误。
三. 语法分析语法分析是编译的第二个阶段,它将词法分析器产生的Token序列转化为语法树。
在陈意云版中,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是上下文无关文法和递归下降分析。
上下文无关文法用于描述语言的语法规则,而递归下降分析是一种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
语法分析器还可以检查语法错误,并生成错误报告。
四. 语义分析语义分析是编译的第三个阶段,它对语法树进行语义检查和语义处理。
在陈意云版中,常用的语义分析方法有类型检查和符号表管理。
类型检查用于检查表达式和语句中的类型错误,而符号表管理用于管理变量和函数的定义和引用。
语义分析器还可以生成中间代码。
五. 中间代码生成中间代码生成是编译的第四个阶段,它将源代码转化为一种中间形式的代码。
在陈意云版中,常用的中间代码形式有三地址码和虚拟机代码。
中间代码是一种介于源代码和目标代码之间的形式,它可以方便地进行优化和生成目标代码。
六. 代码优化代码优化是编译的第五个阶段,它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减少代码的大小。
在陈意云版中,常用的代码优化技术有常量传播、公共子表达式消除和循环优化等。
代码优化器可以根据优化规则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并生成优化后的中间代码。
七. 目标代码生成目标代码生成是编译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将中间代码转化为目标代码。
编译原理形式语言
编译原理形式语言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为计算机可以理解和执行的可执行代码的过程。
在学习编译原理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涉及到形式语言的概念。
形式语言是指用来描述计算机语言、编程语言、自然语言或者其他领域中的形式系统的语言。
形式语言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无限制文法、上下文有关文法、上下文无关文法和正则文法。
这四种类型的文法按照规则严格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其中无限制文法最为灵活,正则文法最为严格,限制最多。
无限制文法(Unrestricted Grammar)是最灵活最强大的文法类型,也是图灵机的模型之一、它的产生式规则形式可以是 A -> α,其中 A是一个非终结符号(可以通过其他规则推导出其他符号或者字符串),α 是一个终结符符号或非终结符符号的有限序列。
无限制文法没有任何限制,可以描述任意的形式语言。
上下文有关文法(Context-Sensitive Grammar)是介于无限制文法和上下文无关文法之间的一种文法类型。
它的产生式规则形式可以是αAβ -> αγβ,其中α、β、γ 是终结符号或非终结符号的有限序列,A 是一个非终结符号。
上下文有关文法要求产生式规则中的左右上下文必须匹配。
上下文有关文法可以描述一些复杂的结构,但与无限制文法相比,它的限制更多一些。
上下文无关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文法类型,它的产生式规则形式可以是 A -> α,其中 A 是一个非终结符号,α 是一个终结符号或非终结符号的有限序列。
上下文无关文法的产生式规则没有左右上下文的限制,只要符合规则形式即可。
上下文无关文法广泛应用于编译器的语法分析阶段,例如语法分析器常采用的 LL(1) 文法和 LR(1) 文法。
正则文法(Regular Grammar)是最严格、最受限制的一种文法类型,它的产生式规则形式可以是 A -> aB 或 A -> a,其中 A 和 B 是非终结符号,a 是终结符号。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摘要:“编译原理”是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重要基础和骨干课程,本文分析了该课程的重要性及教学目的,讨论了课程中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并就实践环节进行了设计。
实践证明,教学环节的设置与教学方法的选择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锻炼能力。
关键词:编译原理;理论教学;教学方法;实践教学1研究背景“编译原理”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和实现能力,在计算机科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被列入国际ACM91教程。
编译程序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蕴涵了计算机科学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抽象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的设计思想、算法、思维方式和技术都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甚至还有“编译原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与高等数学对理科学生的重要性几乎可以相提并论”[1]的说法,可见其重要性。
编译原理与其他计算机学科课程关系紧密,如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软件工程等,是一门理论深度和实践要求并重的课程。
学习一门课程,首先应该明确学习目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热情。
本课程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编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编译程序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学生学习后,既应掌握编译理论和方法的基本知识,也应具有设计、实现、分析和移植编译程序的初步能力,为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及理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并就实践环节进行了设计,以下就是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和反思。
2理论课教学2.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强调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它把学生真正置于主动者位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本课程理论性较强,概念原理较多,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
例如在讲解句型分析内容时,提到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分别体现推导和归约的本质,及每一种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编译原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编译原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如何将高级程序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的过程。
而《编译原理》第三版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教材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编译原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第一章:引论习题1.1:编译器和解释器有什么区别?答案:编译器将整个源程序转换为目标代码,然后一次性执行目标代码;而解释器则逐行解释源程序,并即时执行。
习题1.2:编译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编译器的主要任务是将高级程序语言转换为目标代码,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过程。
第二章:词法分析习题2.1:什么是词法分析?答案:词法分析是将源程序中的字符序列划分为有意义的词素(token)序列的过程。
习题2.2:请给出识别下列词素的正则表达式:(1)整数:[0-9]+(2)浮点数:[0-9]+\.[0-9]+(3)标识符:[a-zA-Z_][a-zA-Z_0-9]*第三章:语法分析习题3.1:什么是语法分析?答案:语法分析是将词法分析得到的词素序列转换为语法树的过程。
习题3.2:请给出下列文法的FIRST集和FOLLOW集:S -> aAbA -> cA | ε答案:FIRST(S) = {a}FIRST(A) = {c, ε}FOLLOW(S) = {$}FOLLOW(A) = {b}第四章:语义分析习题4.1:什么是语义分析?答案:语义分析是对源程序进行静态和动态语义检查的过程。
习题4.2:请给出下列文法的语义动作:S -> if E then S1 else S2答案:1. 计算E的值2. 如果E的值为真,则执行S1;否则执行S2。
第五章:中间代码生成习题5.1:什么是中间代码?答案:中间代码是一种介于源代码和目标代码之间的表示形式,它将源代码转换为一种更容易进行优化和转换的形式。
scau编译原理
scau编译原理SCAU编译原理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编译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编译程序是将一种高级语言的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的程序的工具,它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华南农业大学(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SCAU)是中国一所知名的农业类综合性大学,拥有雄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力,因此在编译原理方面也是非常有实力和影响力的。
编译原理主要研究如何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程序,以及如何优化生成的机器语言程序。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在词法分析阶段,编译器将程序分解为一个个单词,并将其转换为词法单元。
在语法分析阶段,编译器将词法单元组织为语法树,判断程序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在语义分析阶段,编译器进一步检查程序是否有语义错误,并生成中间代码。
SCAU编译原理课程着重介绍了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技术。
学生们将学习到如何设计和实现编译器的各个模块,包括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和语义分析器。
同时,还将学习到常用的编译器优化技术,如常量传播、死代码消除和循环优化等。
通过实践和实验,学生们将深入了解编译原理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在SCAU编译原理课程中,学生们还将学习到编译器生成的目标代码的运行原理和调试方法。
他们将了解到目标代码的执行过程,以及如何通过调试工具和技术来检查和修复目标代码中的错误。
此外,学生们还将学习到如何编写编译器的错误处理和报错机制,以提高编译器的健壮性和用户友好性。
SCAU编译原理课程的学习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编程能力和代码质量,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系统设计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编译原理,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机制,为他们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和系统设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SCAU编译原理课程是一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课程。
编译原理第三版王生原
编译原理第三版王生原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编程语言的设计、编译器的构建以及程序的执行过程等方面。
《编译原理》第三版由王生原编著,是一本经典的教材,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中。
本书共分为13章,内容涵盖了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中间代码生成、运行时环境等多个方面。
每一章都详细介绍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编译原理的核心内容。
在第一章中,王生原介绍了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编译器的工作原理。
他首先阐述了编译器在程序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详细介绍了编译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
通过对编译器的整体框架和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分析,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编译器的工作过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的几章分别介绍了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正规表达式、有限自动机、上下文无关文法等内容。
王生原通过丰富的例子和图表,生动地阐述了这些复杂概念,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知识点。
在中间代码生成和运行时环境这两个关键章节中,王生原详细介绍了中间代码的生成过程和运行时环境的组织结构,为读者展示了编译器如何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目标代码,并在目标机器上执行的全过程。
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本书还包括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编译器设计和实现中。
通过这些实例,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编译原理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实际编程能力。
总的来说,王生原的《编译原理》第三版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技术,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阅读和参考。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编译原理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译原理有什么用
编译原理有什么用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的过程。
它涉及到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之一。
编译原理的研究对于理解计算机底层运行机制、优化程序性能以及开发高效的编程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编译原理的主要用途如下:
1. 翻译高级语言程序:编译原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将高级语言程序转化为低级语言(如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以便计算机可以执行。
通过编译过程,程序员可以将抽象的高级语言代码转换为底层机器语言的指令,从而实现程序的执行。
2. 优化程序性能:编译器在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的过程中,可以对程序进行各种优化,以提高其性能。
例如,编译器可以进行代码优化,消除冗余代码、减少程序执行时间和内存占用等,从而使程序更加高效。
3. 检测程序错误:编译器在翻译过程中,会检查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和语义错误,并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
这有助于程序员及时发现和修复代码中的问题,提高程序的质量和可靠性。
4. 开发编程工具:编译原理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用于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编程工具的开发。
例如,通过编译原理的知识,可以设计和实现解析器、文本编辑器、代码生成器等工具,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综上所述,编译原理对于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理解程序翻译的原理和机制,同时也提供了优化程序性能、检测程序错误和开发编程工具等实际应用价值。
编译原理总结
编译原理总结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如何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机器语言。
编译原理的研究内容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多个方面。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编译原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编译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编译器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可读的低级语言程序,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该程序。
编译器的主要工作流程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多个环节。
其中,词法分析是将程序中的字符流转换成有意义的单词序列,语法分析是将代码转换成抽象语法树,语义分析是对语法树进行类型检查和语义检查,中间代码生成是将抽象语法树转换成中间代码,代码优化是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目标代码生成是将中间代码转换成目标机器的机器码。
编译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析阶段和合成阶段。
在分析阶段,编译器对源程序进行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等处理,生成对应的中间代码或目标代码。
在合成阶段,编译器对中间代码或目标代码进行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操作,最终生成可执行的目标程序。
编译器的优化技术是编译原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编译器优化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
编译器优化技术主要包括指令调度、循环优化、内存优化、函数调用优化等多个方面。
在实际编译器中,优化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显著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如何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转换成可执行的机器码。
编译原理的研究内容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多个方面。
编译器的优化技术对于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编译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编译原理-课程简介
编译原理中的程序分析技术可以 用于逆向工程中的程序分析,帮
助理解程序的结构和功能。
代码重构
在逆向工程中,编译原理可以帮助 对代码进行重构,提高代码的可读 性和可维护性。
病毒分析和防治
编译原理可以帮助分析和防治计算 机病毒,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计算机体系结构相关应用
指令集设计
编译原理可以指导计算机指令集 的设计,提高处理器的性能。
• 向量化技术的实现方法:向量化技术的实现方法包括自动向量化和手动向量化 两种。自动向量化是指编译器自动将程序中的循环结构转换为向量运算;而手 动向量化则需要程序员手动编写向量运算的代码。在实现向量化技术时,需要 注意处理器的向量长度、数据对齐等问题。
04
CATALOGUE
运行时环境支持
存储管理策略及实现
定义不同类型的异常,如语法错误、 运行时错误等,以便程序能够识别并 处理异常情况。
控制异常在程序中的传播范围,避免异常对 程序其他部分的影响,同时提供异常恢复机 制,使程序能够从异常情况中恢复执行。
异常捕获与处理
在程序中设置异常捕获机制,当异常发 生时能够捕获异常并执行相应的处理代 码,保证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自顶向下语法分析
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根据产生式 规则推导出输入符号串的过程。
自底向上语法分析
从输入符号串出发,逐步归约到文法 的开始符号的过程。
LL(1)语法分析方法
一种预测分析方法,根据当前输入符 号和上下文信息预测下一个要产生的 非终结符。
LR(1)语法分析方法
一种规范归约分析方法,根据当前输 入符号和栈顶信息确定句柄并进行归 约。
01
02
03
静态存储分配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摘要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多数学生感觉编译原理是一门晦涩难懂的课程,逻辑性太强,而且相对比较抽象,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掌握;作为教学工作着,虽然他们为教好这门课付出许多辛劳,而教学效果却时常并非如他们所愿。
即使学生对计算机编译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完成期终小型编译器的制作过程中也会因为时间或软件技术等原因而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而草草结束。
随着在许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辅助系统(CAI)的发挥,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者和学生来说,都急切的需要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软件,本课题正是基于这种需要,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开发出一套编译原理教学辅助软件系统,旨在让学生对编译原理这门课程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唤起学生对编译原理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负担,打好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基础。
本软件采用的是可视化集成环境,利用简单易学的VC++语言作为开发工具,使得软件不仅开发难度降低,而且较易操作实施。
在运行阶段对编译的总体过程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包括SLR(1)文法的判定,分析器的构造和一些具体的实现过程。
在软件的制作过程中考虑到了界面友好,方便快捷等特点,使得本软件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关键字:编译原理教学辅助系统SLR(1)AbstractCompiling principl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and has a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computer class, most student felling compiling principle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logic is too strong ,too abstract, and is hard to understand in limited time, As a teacher, they may offer a lot of work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result may not so ideal. Although after acquire 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compiling they may also end roughly in complete a compiling parsing because of time or the technique etc.. Along with developing of CAI software, both teacher and student need a kind of valid teaching assistance software anxiousl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is need, adopting the technique of Object Oriented, developing a set of CAI software system, mak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is course, arouse the interest in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lightening the burde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establishing a profound found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What this software adoption is the visible integrated environment, make use of the tool of VC++, not only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empolder this software but also easy to operate. In the manufacture process of the software interface friendliness, convenient and fast are all considerated which make this software could use widely. Keyword Compiling principles CAI SLR(1)引言 (4)第一章、开发工具介绍 (5)1.1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特点 (5)1.2 Visual C++特点 (5)第二章、语法分析器相关原理介绍 (6)2.1 语法分析简述 (6)2.2 LR分析器 (7)第三章、项目需求分析及规划 (9)3.1 需求分析 (9)3.2 总体设计 (12)3.3 详细设计 (12)第四章、系统设计和实现 (16)4.1 界面设计 (16)4.2 代码开发.............................................................................. .16 4.3 测试设计.. (17)小结 (21)致谢 (21)参考文献 (22)附录 (23)如我们所知,当前所使用的计算机是一种符号运算自动机。
编译原理
1词法分析
词法分析是编译器前端设计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编译器会根据设定的语法规则,对源程序进行标记,在标 记的过程中,每一处记号都代表着一类单词,在做记号的过程中,主要有标识符、关键字、特殊符号等类型,编译器 中包含词法分析器、输入源程序、输出识别记号符,利用这些功能可以将字号转化为熟悉的单词。
谢谢观看
2语法分析
语法分析是编译过程的第二个阶段。这阶段的任务是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将识别出的单词符号序列组合成各 类语法短语,如“语句”, “表达式”等.语法分析程序的主要步骤是判断源程序语句是否符合定义的语法规则, 在语法结构上是否正确。而一个语法规则又称为文法,乔姆斯基将文法根据施加不同的限制分为0型、1型、2型、 3型文法, 0型文法又称短语文法, 1型称为上下文有关文法, 2型称为上下文无关文法, 3型文法称为正规文法,限 制条件依次递增。
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学习本专业的第一门语言课程是C语言。C语言由于其类型不安全性,容易出现一些难以 捉摸的错误,使得学生难以定位和解决问题。如果能让学生根据编译器提供的提示信息,精确定位程序中的错误类 型和位置,把编译原理中所学用于实际C语言编程需求,这既完成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提升了学生的软件编程和系 统分析的能力。
发展
在早期冯诺依曼计算机时期 (20世纪40年代)程序都是以机器语言编写,机器语言就是实际存储的01代码,编 写程序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后来汇编语言代替机器语言一符号形式该处操作指令和编码。但汇编语言仍有许多缺 点,阅读理解起来很难,而且必须依赖于特定的机器,如果想使编写好的程序在另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必须重写。在 20世纪50年代IBM的John Backus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对FORTRAN高级语言及其编译器进行开发。编译程序的自动生 成工具初现端倪,现在很多自动生成工具已经广泛使用例如语法分析工具LEX,语言分析程序YACC等。在20世纪60 年代人们不断的用自编译技术构造编译程序,即用被编译的语言本身来实现该语言的编译程序,但其基本原理和结 构大体相同。经过不断发展现代编译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多种高级语言发展迅速都离不开编译技术的进步。
编译原理pdf
编译原理pdf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计算机程序的编写、编译和执行过程,对于理解计算机程序的工作原理和优化程序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并提供编译原理pdf文档供大家学习参考。
编译原理是指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编译器需要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成中间代码,然后再将中间代码转换成目标机器的机器语言程序,最终实现程序的执行。
在编译原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文法、自动机、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等。
文法是描述程序语言结构的形式化方法,它由终结符、非终结符、产生式和起始符号组成。
自动机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模型,用来描述程序的执行过程。
语法分析是指根据给定的文法规则,将输入的程序文本分析成语法树的过程。
语义分析是指确定程序文本的含义和执行过程的过程。
中间代码是指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成的一种中间形式,它比源程序更接近目标机器的机器语言程序。
编译原理pdf文档是学习编译原理的重要资源,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在编译原理pdf文档中,通常会包括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内容。
通过阅读编译原理pdf文档,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学习编译原理的相关知识,加深对编译原理的理解。
除了编译原理pdf文档,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学习编译原理,比如参加相关课程、阅读相关书籍、参与编译原理的实践项目等。
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编译原理的知识,提高编译原理的应用能力。
总之,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课程,它涉及到计算机程序的编写、编译和执行过程,对于理解计算机程序的工作原理和优化程序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编译原理pdf文档和其他途径,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提高编译原理的应用能力。
编译原理学习心得5篇
编译原理学习心得5篇编译原理学习心得1编译程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支撑软件.而〝编译原理〞这门课程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因为它的知识结构贯穿程序设计语言.系统环境以及体系结构,能以相对的视角体现从软件到硬件以及软硬件协同的整机概念.其理论基础又涉及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计算机学科的许多重要方面,为联系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的典范.虽然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在大多数的人里认为枯燥无味,学起来就像看天书一样.然而学习这门课程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比如可以更加容易的理解在一个语言种哪些写法是等价的,哪些是有差异的,可以更加客观的比较不同语言的差异,并且学习新的语言的效率也会更加高,语言转换也会更加游刃有余.不学〝编译原理〞这门课程的话,自己的编程思想会很浅显.而且编程也只仅仅停留在编程上,无法深入理解其中的原理.学习编译原理的话,从文法.正规式.NFA与DFA的定义,下手,要用心动脑去体会编译原理学习心得2从联系最紧密的操作系统来说吧,你写多线程/多进程的程序就得和操作系统的知识打交道.写多线程得加锁吧,临界区.死锁的四个条件之类的标准的操作系统的内容吧(不得不吐槽一下,某国内一线电商干了三年的程序猿,写多线程居然不知道加锁,也是醉了).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式什么管道.socket.共享内存等,这也是操作系统的内容吧.文件系统,这也是经常要打交道的东西.还有内存什么的,你做Android 开发,这些里边有很多东西都在系统层面被封装好了,但是你要是不知道原理,一旦出了错根本无从调试,况且你该不会打算写一辈子写 Android就是填逻辑吧.然后,是编译原理,普通的程序猿是接触不到编译器或者虚拟机的开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编译原理就用不到.说个最常见的读取配置文件,只要你的配置文件有自定义的语法,你就要用编译原理的东西.还有类似于自动生成代码啦.正则表达式啦这些都算是编译原理的内容.你既然是写Java 的不了解虚拟机怎么可以,最基本的字节码总是需要能看懂的吧,分析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字节码还是很有用的.最后,是计算机原理,如果只是做应用开发的话计算机原理其实不必要掌握的多深入,但是一些基本的概念还是要清楚的.比如寄存器.缓存.中断什么的,关键的时候可以帮助你调试.在一些对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场合,也是很有作用的.此外,学了计算机组成基本上汇编差不多能够看懂了吧,这个对于优化代码.查错.反汇编还是很有用的.编译原理学习心得3经过一个星期的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本人在刘贞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该课程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收获颇多. 一.对实验原理有更深的理解通过该课程设计,掌握了什么是编译程序,编译程序工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各阶段的基本任务,熟悉了编译程序总流程框图,了解了编译程序的生成过程.构造工具及其相关的技术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师机械的,表面的.通过把该算法的内容,算法的执行顺序在计算机上实现,把原来以为很深奥的书本知识变的更为简单,对实验原理有更深的理解.二.对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深刻的理解通过把该算法的内容,算法的执行顺序在计算机上实现,知道和理解了该理论在计算机中是怎样执行的,对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深刻的理解.三.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该课程设计,全面系统的理解了编译原理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实现方法.把死板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把学过的计算机编译原理的知识强化,能够把课堂上学的知识通过自己设计的程序表示出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前对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认识是模糊的,概念上的,现在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上认识了操作系统是如何处理命令的,如何协调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运行,对计算机编译原理的认识更加深刻.课程设计中程序比较复杂,在调试时应该仔细,在程序调试时,注意指针,将不必要的命令去除.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就是按照实验指导的思想来完成.加深了理解文件系统的内部功能及内部实现,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程序开发能力的目的.四.理解了该知识点以及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本次课程设计程序部分是用c语言编写的,把《计算机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算法分析与设计》《c语言》四门学科联系起来,把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起来,把各门课程的知识联系起来,对计算机整体的认识更加深刻.使我加深了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算法分析与设计》《c语言》四门课程的认识.编译原理学习心得4一周的课程设计很快过去,总体感觉得做得很不爽.因为考试的原因,所有想尽快把这个课程设计做完,所以就直接改了老师的程序,以为这样会快一些,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但是做起来很不顺手,程序员更讨厌的是看别人的程序.不知道变量的含义,函数的作用.还有就是对vc不是很熟,不仅开发环境不熟,就连c(其实应该说是c)的一些常用函数都忘得一干净,就好比字符转化为整型(atoi)和整型转化为字符型(itoa)这两个函数,根本不认识,还是在google上搜索到的资料.c确实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最烦的就是指针,指来指去的很让人头疼.还有就有字符串的转换等一些操作,没有java来得方便.如果自己独立编写代码的话,我会首先考虑用java,其次考虑用c_,最后才用c.至于用什么asp,jsp来做,我也可以做,这些动态网页语言都接触过,只可惜自己技不如人,不能在两天的时间内,把程序编出来,只能用最快的方法,用现成的改.因考虑到编译是一门考研科目,所以自己打算在考试结束以后再完完整整地做一个.总的来说,课程设计加深了自己对编译这门课的理解,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地方要复习,甚至还有知识点的理解偏差.一定在考试把所有的漏动填平.编译原理学习心得5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觉得编译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从文法和语言的概念到LL(1)文法和LR(0)文法的分析,几乎都是对具体问题的抽象.因而,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我们后期学习具体文法的分析方法时,对于文法的概念不够清晰,影响了上课的效率,知道老师再次给我们讲解了文法等基础的知识点,我们才慢慢掌握后面所学的LL(1)文法等,也发现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此外,这门课程的课时被安排得很少,一周只有一次,这样很不利于我们对这门重要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但是我觉得我们很幸运,因为老师在有限的课程中尽量将知识点以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给我们讲解,教我们用简单的方法理解记忆不同的知识,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无论课上或是课外,老师一直是不厌其烦,甚至利用课余时间为我们讲解重要的难题.编译原理这门课程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理论价值,更在于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从LL(1)到LR(0),问题不断被解决的同时,又有一个个新的问题提了出来.对计算机语言世界的知识积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个逐渐递进,逐渐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我来说是收获很大的.整个过程好像踏着前人研究编译理论的路线,不断感觉他们遇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编译原理的课程带给我的不只是如何去编译程序这样的理论知识,相信更重要的是一种如何〝自动计算〞的思路.通过对相关编译问题的具体分析,让我体会最深的是一种〝自动计算〞的思想,同时完成编译试验后,更是感到了一种〝自动计算〞的快乐.〞然而我明白自己虽然对编译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懂得了文法的分析,学会了构造确定和非确定有限自动机,学会了LL(1)文法和LR(0)文法等,但是并没有完全掌握,对于这些知识点的实质性和其他方面,更是认识不深.作为一名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生,我明白编译原理是软件工程的基础,课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只有通过以后的学习,才能更深入地了解编译原理.编译原理学习心得。
“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1“编译原理”课程教学现状编译原理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由于其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内容抽象、算法复杂、难于理解,因此“编译原理”被普遍看作是计算机本科教学中最难讲解、最难学习的课程。
总结起来理由如下。
(1) 本课程涉及不少理论知识,如形式语言和自动机理论、语法制导的理论等。
这些理论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语法制导定义(或翻译方案)的设计,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这对于三、四年级的本科生来说还是较难掌握的。
(2) 本课程包含了很多算法,大的有LL(1)分析算法和各种LR(1)分析算法等,小的有DFA化简算法、计算开始符号集合和后继符号集合的算法、各种数据流方程的迭代求解算法。
这些算法要比数据结构中接触的算法复杂得多,学生在学习数据结构的时候,接触过很多算法,对于不理解的算法可以跟踪算法的执行过程,而跟踪编译程序中的算法则要麻烦得多,想深刻理解算法的思想很困难。
(3) 编译程序规模大,不可能在一门课的时间内把所有的细节都讲清楚,这使学生对编译程序各逻辑部分之间的接口和一些算法的实现是模糊的。
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很多学生认为“编译原理”只能应用在写程序语言的编译器上,而他们以后可能不会在编译器及其相关领域方面钻研,所以学习兴趣不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编译技术是计算机语言发展的支柱,也是计算机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最成熟的一个分支。
通过学习编译程序的构造原理和技术,将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正确使用程序设计语言。
编译内容涉及到计算机的组织结构、指令系统以及操作系统,掌握编译技术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理解。
另外,由于编译程序作为系统软件在性能上具有严格的要求,这使得它所使用的算法经典、高效,而这些算法、思想和实现技术也可广泛地应用于一般软件的设计实现。
编译原理 计算机专业课程
编译原理计算机专业课程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程序编译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编译原理的学习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底层原理,还可以提高学生编程和软件开发的能力。
编译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词法分析。
词法分析是编译过程的第一步,它将源代码分解成一个个的词法单元,如标识符、关键字、运算符等。
词法分析器通过有限自动机来实现,能够高效地识别和提取源代码中的各个词法单元,为后续的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提供基础。
第二,语法分析。
语法分析是编译过程的第二步,它根据文法规则和语法分析算法,将词法单元序列转换成抽象语法树。
语法分析器通过自顶向下的递归下降分析或自底向上的移进-规约分析等方法来进行语法分析,能够检测和纠正源代码中的语法错误,为后续的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提供基础。
第三,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是编译过程的第三步,它对抽象语法树进行静态语义检查,并构建语义信息表。
语义分析器能够检测和纠正源代码中的语义错误,如类型不匹配、未定义的变量等,为后续的中间代码生成和优化提供基础。
第四,中间代码生成。
中间代码生成是编译过程的第四步,它将源代码转换成中间表示形式,如三地址码、四元式等。
中间代码生成器能够将高级语言的源代码转换成类似于汇编语言的中间代码,为后续的目标代码生成和优化提供基础。
第五,目标代码生成。
目标代码生成是编译过程的第五步,它将中间代码转换成目标机器代码。
目标代码生成器能够将中间代码转换成特定目标机器的机器语言代码,为后续的目标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提供基础。
第六,优化。
优化是编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中间代码和目标代码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空间利用率。
优化器能够根据不同的优化策略和算法,对程序进行优化,使得程序在运行时更加高效。
总结来说,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目标代码生成和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编译原理的名词解释
编译原理的名词解释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如何将高级语言程序转化为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机器指令。
编译原理涉及许多专业术语和概念,下面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
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词法分析是编译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也被称为扫描器。
它负责将源程序中的字符序列转化为单词(词法单元)的序列。
在词法分析的过程中,会忽略不需要关注的字符,如空格和注释。
语法分析(Syntax Analysis)语法分析是编译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也被称为解析器。
它负责根据词法分析阶段产生的词法单元序列,构建出一棵语法树。
通过语法分析,可以检查源程序是否符合语法规范,并将程序转化为抽象语法树。
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语义分析是编译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它负责对语法树进行语义检查和语义规则的应用。
语义分析可以捕捉到一些错误,在编译过程中对源程序进行修正。
此外,语义分析还对程序中的语义逻辑进行处理,包括类型检查、作用域检查等。
中间代码生成(Intermediate Code Generation)中间代码是一种介于高级语言和目标机器语言之间的中间形式。
中间代码生成是编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将源程序翻译为一种中间表示形式。
中间代码的生成可以便于程序的优化和后续阶段的处理。
代码优化(Code Optimization)代码优化是编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旨在改进生成的目标代码的效率和质量。
代码优化技术包括常量传播、死代码消除、循环优化等。
通过代码优化,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改善程序的性能。
目标代码生成(Code Generation)目标代码生成是编译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将中间代码转化为目标机器的机器指令。
目标代码生成需要考虑目标机器的硬件特性和指令集,将中间代码转化为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的机器指令。
符号表(Symbol Table)符号表是编译器中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程序中出现的所有标识符的信息。
编译原理第3版完整答案
编译原理第3版完整答案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研究的是如何将人类编写的高级程序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机器语言指令。
编译原理第3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本文将全面介绍该教材中的所有章节,并提供完整的答案。
第1章引论1.1 编译器和解释器的基本概念编译器和解释器是两种将高级语言转化为机器指令的方法。
编译器将整个程序作为输入,分析和翻译整个程序,将结果存储在一个可执行的目标文件中。
解释器则逐行解释源程序,一边解释一边执行。
1.2 编译器结构编译器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前端负责源程序的分析和翻译,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后端则负责将中间表示转换为目标机器代码。
1.3 语言处理器的实现方式语言处理器的实现方式可以分为两种:解释执行和编译执行。
解释执行是指将源程序逐条解释执行;编译执行则是将源程序先编译为目标代码,再执行。
第2章词法分析2.1 词法单元、词法规则和词法分析器词法分析是编译器中的第一个阶段,它将源程序分割为一个个的词法单元。
词法规则定义了词法单元的语法和形式,词法分析器根据这些规则识别出词法单元。
2.2 正则表达式和有限自动机正则表达式是一种描述字符串模式的语言,它可以用来描述词法规则。
有限自动机是一种用于识别正则表达式的计算模型。
2.3 正则表达式到有限自动机的转换通过将正则表达式转换为等价的有限自动机,可以实现正则表达式的匹配。
第3章语法分析3.1 上下文无关文法和语法分析器语法分析是编译器中的第二个阶段,它根据语法规则将词法单元组成的序列转换为语法分析树。
上下文无关文法是一种用于描述语法规则的形式化语言。
3.2 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从根节点开始构建语法分析树,逐步展开每个非终结符,直到达到叶子节点。
3.3 自底向上语法分析方法自底向上语法分析方法从词法单元开始反向推导出语法分析树的构造过程。
第4章语义分析4.1 属性文法和语义分析器语义分析是编译器中的第三个阶段,它对语法分析树中的节点进行语义处理和类型检查。
编译原理有什么用
编译原理有什么用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程序的原理和方法。
编译原理不仅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软件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
那么,编译原理究竟有什么用呢?首先,编译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原理。
通过学习编译原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程序是如何被计算机执行的,了解程序的编译、链接、加载等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程序的运行机制。
其次,编译原理可以提高程序员的编程水平。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程序员需要不断地编写、修改和维护程序,而编译原理的知识可以帮助程序员更好地理解程序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编写出更高效、更可靠的程序。
另外,编译原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是程序员用来编写程序的工具,而编译原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编程语言的特点和使用方式,从而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编程语言。
此外,编译原理还可以为程序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对程序的编译和执行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程序中的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法,从而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
最后,编译原理还可以为新的编程语言和编译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编程语言和编译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编译原理的研究可以为新的编程语言和编译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编译原理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程序的运行原理,提高编程水平,更好地使用编程语言,还可以为程序的优化和新的编程语言、编译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因此,学习和掌握编译原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译原理是一门好课程
2004年12月
从20世纪50年代早期第一个编译器出现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
在这50来年里,计算机科学家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丰富编译的原理、技术、方法,不仅为编译本身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还通过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提供良好的工具和思想方法而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相关内容一直是计算学科各个分支专业,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
从较早的ACM68教程到ACM/IEEE-CS近期推出的CC2001、CC2005对相应的内容都有明确的要求。
在我国,从87教程到《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也都对该课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注:2006年发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规范”也在普适性较强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中对此提出明确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各校都将其作为本科生的主要课程,有条件的单位还在大专教育中开设了相应的课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十余年前,他一直是该专业的主干专业课,近些年来,随着学科的发展,应用不断扩大,这门课程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变成了专业基础课。
甚至一些学校还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
考虑到本学科“理工兼有”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各个学校对“编译”的教学要求不尽相同,根据这些不同的要求,“编译”课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也有很多不同的叫法。
最典型的有:编译原理、编译技术、编译方法。
按照作者的理解,编译原理比较强调从原理上对“编译”中用到的技术和方法进行论述,探究这些技术和方法的来源及依据,分析和阐述“基本原理”。
编译技术大体上在于讲述编译器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重点强调如何实现。
编译方法则应该以完成“编译”所用到的方法的叙述为主线,通过对编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讲述,介绍其中用到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将在学科的研究与工程实现中常常用到。
一般用“编译”来指称这些课程,需要的时候再明确地进行区分。
无论如何要求、如何定位,按照现代大学教育通过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基本要求,我们都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编译”中知识的传授,将其中的“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甚至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去体验和感受大师们在产生这些思想、发明这些方法时的“历程”,获得“顶峰体验”,以激发创新之激情,建立创新之意识,培养创新之能力。
但是,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编译”课程产生了一定的怀疑。
理由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理由之一是“我们的学生毕业以后几乎没有人会进行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另一个原因是“编译”比较难,又“没有用”,所以学生也不太愿意学习。
实际上,这些都是“浮躁”情绪的表现。
反映出我们的视线被眼前的计算机系统的“友好界面”挡住了,被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应用要求限制住了,甚至是忘了“我们是搞计算机的”。
前面提到,“编译”在十余年前,一般都是被当作专业课开设的。
就国内计算机教
育而言,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开办计算机专业的学校很少,大约有五、六十所。
那个时候,计算机系统的总体性能还比较低,基本的软件系统的基本性能还比较低,特别是界面的“友好性”还很差,应用面也很窄。
在那个时期,计算机专业的人主要从事系统软件的研究开发,因此,大家都将“编译”作为专业课来开设。
而且那个时候,也确实有一定比例的人在从事编译系统的研究开发。
后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性能的提高,尤其是系统软件丰富,使得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关心计算机技术的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更多地关心新的应用技术的开发。
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办计算机专业的学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惯性等因素,这些学校仍然将“编译”当成专业课程开设。
随着国内的计算机专业的进一步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十余年来,开办计算机专业的学校已经达到505所(注:2005年已经达到771所)学校之多,使得大多学生的未来工作变成了对具体应用系统的开发,在这种情况下,编译、操作系统不再是他们的研究内容,但这两门传统的专业课程中含有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思想则是在今后将进行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中常用的。
特别是其中含有的问题求解基本思想,已经成为一些最经典、最有用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如同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那样,“编译”、操作系统就成了计算学科各个分支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编译”是将高级语言描述的程序变换成与之等价的另一种语言表达的程序,前者被称为源语言,后者被称为目标语言。
通常我们都要求目标语言为汇编语言或者机器语言。
在这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用到计算学科很多基本的原理、技术和方法。
所以,从原理、技术、方法传授的角度讲,开设此课程的目的之一是将这些基本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传授给学生。
所以,《编译原理》是一门非常好的课程,Alfred V.Aho曾经在其编著的、并且被公认为经典教材《编译原理》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就写道,“编写编译器的原理和技术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以至于在每个计算机科学家的研究生涯中,本书中的原理和技术都会反复用到。
”所以,传授这些基本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与实现、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开发和利用等4大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育的另一个目标。
当学生在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中受到一定的锻炼后,还要从系统的级别上来对程序、算法的认识进行再提高,以培养他们的系统能力。
编译作为一个经典的、很成熟的系统,无论从其复杂度还是技术含量来说,都是很适合教学的系统。
通过对编译系统和操作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系统能力。
加上“编译器的编写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体系结构、语言理论、算法和软件工程学科”,既有分析,又有综合,所以是非常好的实现能力培养的知识载体。
实际上,编译原理涉及的是一个比较适当的抽象层面上的数据变换(即抽象,又实际),而计算机学科是对信息描述和变换算法的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它们的理论、分析、效率、实现和应用。
编译原理除了给出一些具体的表示和变换算法外,还给出了计算机学科两种重要的系统设计方法——“自顶向下的方法”和“自底向上的方法”(思想、方法、实现全方位讨论),同时还清晰地给出了一个相当规模的系统的设计(含总体结构),这些对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学科能力非常重要。
按照作者的想法,这是计算机专业进行基础教育最为恰当、有效的知识载体之一,而且它们也很有利于我们开展研究型教
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所以,本课程应该是计算学科有关分支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用于逐渐提高计算机学科所要求学生具有的使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软件设计及实现等基本能力。
通过对编译理论和技术的讲授,向学生介绍软件系统设计和一些基本方法。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除了使学生掌握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和存储分配、代码优化等基本方法外,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理论——抽象——设计——实现”制作软件的四个过程,以达到自觉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要想学好本课程,需要以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为理论基础。
实践表明,学过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课程的学生对编译的基本内容的理解远远好于没有学过此课的学生。
总之,“编译”是一个很好的课程,通过对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讲授,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能力,特别是系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