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9篇
2018届中考语文(福建)课件:第二部分阅读第二讲第9篇桃花源记(共33张PPT)
4.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①渔人甚异 之 .
以……为异 ,对……感到诧异 原意为:奇异,句中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欲穷 其林 . 原意为:贫困,句中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到……的尽头
(2)方位名词作状语 复前 行 . 原意为:前面,句中意为: __________。 (3)名词作动词 处处志 之 .
(3)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 .. ①古义:妻子和儿女 ____________ 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②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出路的绝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无论 魏晋 ..
不要说,(更)不必说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8)悉 如外人 .
全,都 悉:____________
指老人 (9)黄发垂髫 .... 黄发:_____________ 指小孩 垂髫:_____________
(10)怡 然自乐 . (12)咸 来问讯 .
快乐的 怡:____________
详细 具:____________
(11)问所从来,具 答之 .
语文
福建地区
第9篇 桃花源记
考点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
1. 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 邀请 邀 ______ 通________ ,意思为:____________
2. 古今异义 (1)豁然开朗 ..
宽阔明亮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海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说明文阅读10篇(附答案)
说明文阅读(10篇)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1分)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①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经过历史岁月的沉淀,在中国饮食早已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更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它不仅仅推动着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一定程度上还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现在的中国人在吃的方面为的并不仅仅是满足于生理的需要,吃的文化已经超过了吃本身,有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我们可以将其社会意义概括为精、美、情、礼四个字。
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③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反映了古人对食物求精的意识。
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在中国的宴席中,选料、烹调、配料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已把精视为一种重视、尊重客人的表现。
④美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审美要求的概括。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美。
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⑤食物不仅应该味道美,其色、香都应该符合美的要求。
《左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①盐梅以烹鱼肉,遳之以薪。
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⑥情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
吃喝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交活动。
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有着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功能。
朋友在一起小聚,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或诉说自己的情感。
⑦在中国传统的宴席上,大家围圆桌筵席而坐,这首先就从形式上营造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
美味佳肴置于中心,人们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这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2023版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第9篇 艾青诗选——呼唤光明,赞美奉献课件(广东版)
看 / 我这火把 / 亮得灼眼啊……/ 持斗争、争取胜利
这是火的世界……”
的美好愿望。
意象 太阳
返回目录
续表
意象解读
代表诗歌
主题思想
“太阳”象征着
Hale Waihona Puke 《黎明的通知》祖国光明的前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 我将带 诗人以“黎
途、革命必胜的 光明给世界 /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 明”的口吻呼
信念等。诗人借 借你正直人的嘴 / 请带去我的消息 唤,让所有热
返回目录
教材专题一:探讨艾青诗歌中的丰富意象
意象 土地
意象解读
代表诗歌
主题思想
“土地”象征 着民族精神、
《大堰河——我的
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
祖国命运。诗
保姆》
大堰河的回忆,突出大堰
人借土地表达
“在你搭好了 河勤劳、宽厚、乐观的品
对 大 地 母 亲 、 灶火之后 / 在你拍 格 , 抒 发 对 大 堰 河 的 怀
《鱼化石》
诗人由鱼化石的
“在浪花里跳跃 / 在大海里 特征生发出对生
浮沉 /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 也可能 命本质的思考:
是地震 / 你失去了自由……鳞和 离开了运动,就
鳍都完整 / 却不能动弹……看不 没有生命。
见天和水 /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意象 镜子
返回目录
意象解读
以镜子真实、不 隐瞒缺点的特性 引申出率直、忠 诚的人性、品 格。
意象解读
代表诗歌
主题思想
煤长期埋藏在
《煤的对话》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 诗人以“煤”来写苦
地下,默默无 的 /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 难的中华民族,表现 闻,一旦遇到 年代 /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 火就会燃烧, 愤里了么 / 死 / 不 / 不 / 我 精神,表达对祖国深 发出光、热。 还 活 着 —— / 请 给 我 以 沉而热烈的爱。
2025中考专项训练小说阅读01 江苏卷13篇(原卷版)
2025中考专项训练小说阅读01江苏卷13篇(原卷版)(2024·江苏淮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考卷叶惠娟①秋末冬初,暮色渐近。
晚饭刚过,他慢条斯理地披上外套,找来老花镜,打开台灯,在柔和的灯光下端正地坐好,展开手中的考卷。
②见他认真的样子,老伴将收拾碗筷的动作放轻,笑着说,好好作答,考官严得很。
好嘞。
他答道,却没回头。
③考官是他年仅9岁的孙子,考卷自然是孙子的杰作,每月一考,美其名曰“月考”。
孙子的字显得稚嫩,内容却是古怪习钻。
他认真看了一会儿,摇摇头笑了起来,嘴里念叨,这个小毛娃。
④小毛娃是他和老伴对孙子的昵称。
孙子出生后不久他就退休了,他和老伴到城里给儿子和儿媳搭把手,帮着买菜、做饭、看孩子。
⑤就像村口那棵大榕树把树根深扎在泥土里那样,他的心也一直扎在农村。
等孙子上了小学他和老伴也申请回到乡下住了。
对,就是申请。
现在是儿子和儿媳说了算。
想到这里他又笑了一下。
没什么不好的,退休就应该有退休的样子,不能什么时候都自己说了算。
⑥就好比眼前这张卷子,答案也是孙子说了算。
孙子问他,如何将冰快速变成水?他想都不想就说,这还不容易?放锅里煮不就行了。
孙子却说,去掉冰字的两点水即可。
他恍然大悟。
孙子要给他出难题,他乐得当起学生。
儿子和儿媳领着孙子每月回乡,顺便带回一张考卷。
⑦按照孙子的话说,爷爷做题的水平很“菜”,正确率不到十分之一。
这不,刚刚第一道题就把他难住了。
题目是,偷什么东西不犯法?他百思不得其解,偷东西还能不犯法?⑧他拿着卷子站了起来,在屋内踱步。
他这辈子经历的考试千千万,对错均有,最后还不是一样过来了。
现在,他有的是时间,距离交卷还有一个月。
日子慢慢过,卷子慢慢答。
⑨以前,他可是个急性子,走起路来疾如风,脚步声很响、很重,隔很远就能分辨出是他来了。
他骑上那辆上了年纪的凤凰牌自行车,清脆的铃声传遍村子的每个角落。
⑩他先是在村里做村支书。
当年,村子是贫困村,所在的县也是贫困县,全村老老小小把双手都奉献给了贫瘠的土地,也不过是挣个温饱。
[名校]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提升训练第9篇 《论语》十二章
第9篇《论语》十二章知识盘点一、易考实词梳理1. 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同“______”,意思:________(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同“______”,意思:________2. 古今异义(1)吾日三.省吾身古义:________今义:数词(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F]古义:________ 今义:表许可(3)饭疏.食,饮水.①疏:古义:________ 今义:疏通,疏散②水:古义:________ 今义: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3. 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学而时.习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吾日.三省吾身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动词作名词①传.不习乎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瓢饮.饮[F]: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形容词作名词温故.而知新.①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重点实词(1)学而时习.之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朋.自远方来朋[F]: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不知.而不愠.知[F]:______________________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亦君子..乎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吾.日三省.吾身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为.人谋.而不忠.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交[F]: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从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三十而立.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四十而不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五十而知天命..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六十而耳顺..耳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七十而从.心所欲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不逾矩..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学而不思则罔.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思而不学则殆.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人不堪.其忧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饭疏食...,饮水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疏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不义.而富且贵★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F]: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子在川上..曰川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逝.者如斯.夫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不舍.昼夜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三军..可夺.帅也三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博学而笃志..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切.问而近思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仁.在其中矣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一词多义全扫描七十而从.心所欲择其善者而从.之[F]民弗从.也[F](《曹刿论战》)客从.外来[F](《邹忌讽齐王纳谏》)隶而从.者(《小石潭记》)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不亦乐.乎[F]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回也不改其乐.[F]乐.亦在其中矣[F]2.乐5.欲 7.说6.日 心乐.之(《小石潭记》) 五十而知天命.父命.之(《富贵不能淫》) 学.而时习之[F]学.学半(《虽有嘉肴》) 七十而从心所欲.____________ 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 ____________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F](《马说》) ____________ 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_____ 日.星隐曜(《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 停数日.[F](《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 意与日.去(《诫子书》) ____________ 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 爱莲说.[F](《爱莲说》) ____________ 诣太守,说.如此[F](《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____________三、重点句子翻译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精炼 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9篇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人教版初中
第9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苏(《孟子》)版本导航:◎统编八上第21课;◎语文八上第22课;◎苏教九下第19课。
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_____ 同“_____ ”,意思为:_____ ____(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 同“_____ ”,意思为:_____ ____(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 同“_____ ”,意思为:_____ ____ 2. 古今异义(1)管夷吾举于士.古义:_____ ____ 今义:士兵(2)所以..动心忍性古义:_____ ____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3)入则无法家拂士古义:_____ ____ 今义:进入(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古义:_____ ____ 今义:出去3.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人恒过.原意为:错误,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 ____(2)动词的被动用法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原意为:选拔、任用,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 ____(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劳.其筋骨原意为:劳累,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 ____②饿.其体肤原意为:饥饿,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 ____③空乏.其身原意为:缺乏,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 ____④所以动.心忍.性原意为:震撼,惊动,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 ____原意为:坚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 ____4. 一词多义发: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_____ ____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 ____③有时朝发.白帝(《三峡》)_____ ____④黄发.垂髫(《桃花源记》) _____ ____⑤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_____ ____5. 重点实词(1)舜发于畎.亩之中畎:_____ ____(2)百里奚举于市.市:_____ ____(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_____ ____任:_____ ____是:_____ ____(4)必先苦.其心志苦:_____ ____(5)行拂乱..其所为拂:_____ ____乱:_____ ____(6)曾益.其所不能.益:_____ ____能:_____ ____(7)人恒.过恒:_____ ____(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_____ ____(9)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_____ ____喻:_____ ____(10)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敌:_____ ____(11)然后知生..也知:_____ ____..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生:_____ ____患:_____ ____安:_____ ____乐:_____ ____6. 文言虚词(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 ____(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 _________ ____(4)所以.动心忍性_____ _________ ____(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_____ ____二、重点句子翻译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记叙文)一:会飞的蒲公英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
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
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____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
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
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
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
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
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
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9篇说明文阅读
9篇说明文阅读生活百科: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生物钟的奥秘①生物钟又称生理钟。
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
这个“时钟”会回应外部的信号,特别是光信号,使身体内部的时间与环境时间达到同步。
生物钟究竟由大脑的哪个部位控制呢?目前,科学家鉴定出了哺乳动物的生物钟调节器是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简称SCN),通过SCN控制松果体调节褪黑素分泌的水平,从而帮助哺乳动物调节昼夜节律和其他生物效应。
如果SCN区域被破坏,啮齿动物就丧失了它们在进食和其他行为方面的生理节奏。
②一个人坐飞机一天之内就可以跨越大半个地球,但生物钟的转变可不会这么快,所以人体就会产生时差反应。
即使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现在是白天”的信息,可身体还是会在原定时间内分泌褪黑素,让人昏昏欲睡,直到生物钟自我调整到适应新时区的昼夜。
一般跨越的时区越多,“倒时差”需要的时间越长。
有研究发现,与向东穿越时区相比,人体更适应向西飞行。
这是因为控制生物钟或昼夜节律的细胞的运作日程表并不是24小时制,它们的一天更接近24.5小时。
所以朝着延长一天时间的方向,即向西飞行时,生物钟的调节会容易一些。
③时差反应并不只出现在乘坐飞机的人群中,即使宅在家中不出门也会产生“时差”。
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交时差综合症”,“患者”主要是那些休息日与工作日作息不同的人群,比如,工作日早睡早起,而周末却晚睡晚起,这种切换同样会导致人体生物钟与外界时间不同步。
一项研究就发现,相比周末也能按时起床的人来说,周末和工作日睡眠时间天差地别的人更容易长胖,新陈代谢也会出现问题。
④当黑暗来临,大脑通过释放褪黑素到血液中,使人睡意升起;清晨天亮之后,褪黑素的分泌被抑制了,人又来了精神。
人们就这样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着。
直到人造光线的出现,无形中扰乱了自然为人类调好的生物钟,人的睡眠因此大受影响。
睡眠的过程其实是身体维护保养的过程,肌肉的增长、组织的修复、蛋白质的生成及生长激素的释放等。
2022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逐篇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2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逐篇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单部名著逐篇训练《水浒传》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黑旋风李逵在侧边叫道:“哥哥休说做梁山泊主,便做了大宋皇帝却不好!”宋江喝道:“这黑厮又来胡说!再休如此乱言,先割了你这厮舌头!”李逵道:“我又不教哥哥做社长,请哥哥做皇帝,倒要割了我舌头!”吴学究道:“这厮不识尊卑的人,兄长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且请哥哥主张大事。
”宋江焚香已罢,权居主位,坐了第一把椅子。
上首军师吴用,下首公孙胜;左一带林冲为头,右一带呼延灼居长。
众人参拜了,两边坐下。
宋江乃言道:“小可今日权居此位,全赖众兄弟扶助,同心合意,同气相从,共为股肱,一同替天行道。
如今山寨人马数多,非比往日,可请众兄弟分做六寨驻扎。
聚义厅今改为忠义堂。
”(1)“宋江”的绰号是,“吴用”的绰号是。
(2分)(2)“替天行道”的意思是“”。
(2分)(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和表达方式。
(2分)(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黑旋风李逵在侧边叫道:“哥哥休说做梁山泊主,便做了大宋皇帝却不好!”宋江听了李逵这句话后严厉斥责他,请结合原著分析原因。
②宋江坐了梁山第一把交椅,为什么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6分)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见……。
柴进叫道:“且住。
”叫庄客取出一锭银来,重二十五两,无一时,至面前。
柴进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
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
”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
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
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
”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
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
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
林冲看他步已乱了,被林冲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
中考作文阅读理解范文题目9篇
中考作文阅读理解范文题目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考作文阅读理解范文题目9篇中考作文阅读理解范文题目第一篇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精编]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提升训练第9篇 《论语》十二章
第9篇《论语》十二章知识盘点一、易考实词梳理1. 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同“______”,意思:________(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同“______”,意思:________2. 古今异义(1)吾日三.省吾身古义:________今义:数词(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F]古义:________ 今义:表许可(3)饭疏.食,饮水.①疏:古义:________ 今义:疏通,疏散②水:古义:________ 今义: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3. 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学而时.习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吾日.三省吾身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动词作名词①传.不习乎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瓢饮.饮[F]: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形容词作名词温故.而知新.①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重点实词(1)学而时习.之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朋.自远方来朋[F]: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不知.而不愠.知[F]:______________________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亦君子..乎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吾.日三省.吾身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为.人谋.而不忠.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交[F]: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从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三十而立.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四十而不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五十而知天命..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六十而耳顺..耳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七十而从.心所欲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不逾矩..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学而不思则罔.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思而不学则殆.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人不堪.其忧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饭疏食...,饮水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疏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不义.而富且贵★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F]: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子在川上..曰川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逝.者如斯.夫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不舍.昼夜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三军..可夺.帅也三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博学而笃志..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切.问而近思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仁.在其中矣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一词多义全扫描七十而从.心所欲择其善者而从.之[F]民弗从.也[F](《曹刿论战》)客从.外来[F](《邹忌讽齐王纳谏》)隶而从.者(《小石潭记》)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不亦乐.乎[F]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回也不改其乐.[F]乐.亦在其中矣[F]2.乐5.欲 7.说6.日 心乐.之(《小石潭记》) 五十而知天命.父命.之(《富贵不能淫》) 学.而时习之[F]学.学半(《虽有嘉肴》) 七十而从心所欲.____________ 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 ____________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F](《马说》) ____________ 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_____ 日.星隐曜(《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 停数日.[F](《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 意与日.去(《诫子书》) ____________ 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 爱莲说.[F](《爱莲说》) ____________ 诣太守,说.如此[F](《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____________三、重点句子翻译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辽宁沈阳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9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沈阳议论文阅读9篇(2003—2018)人贵立志①人贵立志。
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
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
”由此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既是指引又是动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
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
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
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后来,他在中法战争中坚决抵抗法国侵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④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17年的《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
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
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
”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⑤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课内现代文阅读(9篇)
课内现代文阅读1.【四川省达州市】【试题】(一)阅读《春酒》一文,完成17-22题(14分)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
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
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
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
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
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
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
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
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
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
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
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
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
”母亲听了很高兴。
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精品课件 八年级上册 第9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注释】①吴玠:人名,岳飞的朋友。②名姝:有名 气的美女。③宵旰:即宵衣旰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 饭,形容终日操 劳。④营第:建造宅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管夷吾举于士. (2)劳.其筋骨 (3)衡.于虑 (4)饰名姝遗.之
_狱__官____ _使__…__…__劳__累____ _同__“__横__”__,__梗__塞__,__不__顺____ _给__予__,__赠__送__(_意__思__相__近__即__可__)___
• 6.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 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 在国内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 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
• 7.选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 • 只有经受住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将一事无 成。
演练篇·对比阅读
• 一、(2021·合肥蜀山区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 题。
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劳.其筋骨 (2)行拂.乱其所为 (3)而后喻. (4)入.则无法家拂士 (5)越王句践反.国
_使__…__…__劳__累____ _违__背____ _了__解__、__明__白____ _指__在__国__内____ _同__“__返__”__,__返__回____
古诗文阅读
八年级上册
第9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梳文意·全析全解 梳文旨·主题归纳 梳框架·结构分析 梳重点·归纳探究 演练篇·对比阅读
梳文意·全析全解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 舜从田地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 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之课内文言文逐篇梳理八年级第9篇《核舟记》课件
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 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喊叫
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
第18篇 核舟记
原文呈现
译文
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 的样子。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
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着茶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 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
第18篇 核舟记
【写作特点】 此文通过白描的手法,详细而有条不紊地记述了他所得到的
一个微雕作品——核舟,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第18篇 核舟记
【知识归纳整理】 1.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 “诎”同“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
第18篇 核舟记
2.古今异义 (1)尝.贻余核舟一 古义: 曾经 (2)高可.二黍许 古义: 大约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古义: 竟然 (4)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 靠近
然。
子。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 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在上面刻着作者的名
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 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
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刻”,
第18篇 核舟记
原文呈现
译文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 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其笔画清楚
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 明白,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书的
代词,他们的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第18篇 核舟记
6.特殊句式 (1)双重否定句
罔不因势象形。(罔:没有,无;和“不”连用,形成双重否 定。翻译: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 象。) (2)倒装句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应为“盖简修狭桃核者为之”。 翻译:(大概)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语文阅读理解(9篇,附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阅读专项训练(一)把自己忘了的人陆勇强她是一个农村妇女,普通得像土一样。
她有一个女儿,她对女儿特别的好,像天下所有母亲那样。
孩子会蹒跚走路的时候,却走失了。
她满世界地找,可是毫无结果,她的女儿就像水蒸汽一样蒸发了。
但她却不死心,她一直认为她的女儿被人收养了。
每年幼儿园开学的时候,她就站在学校的大门,着一个个孩子。
所有人都以为她的精神有问题。
她并不在乎这些,她在这座城市的每一所学校里留下了踪迹。
这样的寻找持续了20年。
20年后,她的家中的墙壁上还张贴着1979年的年画,因为这张画是她和女儿一起贴上的。
她还留着女儿的一把小雨伞,她说这把伞女儿只用了一次。
她把伞打开,却哭了,说:“这伞太小了,女儿用不着了。
”这20年,她是为寻找女儿活着,所有的村人都为之动容。
她的事迹终于引起媒体的关注,在媒体的牵头下,民政、公安部门为她查找1979年全市所有领养情况的原始记录。
费了很多周折,她的女儿终于找到了——在邻县一个普通的农户家中。
她的梦终于可以圆了。
但是,领养的人家托人带信给她,说她的女儿现在生活得很好,她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
如果为她好,。
20年来,她朝思暮想就是为了看女儿一眼。
现在,她却退缩了,她害怕自己的出现打搅女儿的生活。
于是她终于没有出现。
在这个世界上,把一切都承担下来最后却把自己忘了的人,往往只有母亲。
1.联系文章内容思考,文中第三自然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A.看B.瞧C.窥视D.打量2.联系上下文思考,文中第八自然段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是。
3.文中画直线句使用了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体会文中画波浪线句所起的作用。
5、判断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与第三段“她在这座城市的每一所学校里留下了踪迹”相照应的句子是第二段中的“她满世界地找”。
B.文章写第七段,这表明本文的写作中心除赞扬母爱外,还说明了人心的善良,赞扬了人世间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C.文章叙述这位农村妇女寻女的过程,除揭示本文的主旨外,还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第九篇《晋文公攻原》(陆续更新)
3.判断下面两句中的“归”意思是否一致? ( ) ①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②男有分,女有归。
A.是
B.否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 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 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 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 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 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 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3.判断下面两句中的“归”意思是否一致? ( ) ①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 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 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 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记叙文阅读20篇带答案讲解
记叙文阅读(20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4分)守着花一样的芬芳徐伟军①我在一个雨天走近它。
墙角处,它红得清纯、干净而又安静。
小小的,饱满的头颅昂扬在细细的草茎上,风一吹,沾着的雨水轻轻滑落,花骨朵柔韧地颤动几下。
它的好看,不是惊鸿一瞥,也不是富贵斗艳,它的好看是淡淡的,不求人看到,却如大地的篱笆、乡村的炊烟,默默地、自然地,却又生命力非凡地在那平凡世界里盛开。
②这花儿,倒让我想起那个常来我们小区收废品的人。
她娇小、瘦削,五十多岁的样子,声音倒很洪亮,常骑着三轮车来我们小区转悠吆喝。
那天,我把车库里堆放的水果箱、牛奶箱之类杂物一股脑儿往外扔,她说六毛钱一斤,我说你收去吧。
我的本意是你拿走好了,她却很细心地把纸箱都拆了折叠好,找来一条尼龙绳四角缚住,杆秤钩子拉起这叠纸板。
女人已经把脚踮得很高了,她的手臂拼命地往上提,脖子跟着吊起来,伸着头去看像是很遥远的“秤花”,等整个身子稳住了,似乎看到她为了平衡屏了一会气,本来不大的眼睛眯得更细了,很快,她响亮地说出“七块八”,紧接着,她又说:“给你八块钱吧!”我忖度了一下,估计钱是一定要给我的,我便说那就七元吧!她迅疾地补了一句:“都已经是七块八了”,似乎觉得把八毛钱省去了很不好意思,又一边说“你人真好”,一边从三轮车的底座下取出钱来。
我接过钱的一刹那,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滋味从心头生起。
手掌上,棱角坚挺的五元纸币和两个锃亮的硬币静躺着,此时传递着我的手温,我显得笨拙极了,不知道该安放何处?③我迟疑的片刻,她又与我聊起我妈。
我妈七十多岁了,隔三岔五要来屋边的一片菜畦里耕种,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她们就聊上了,很熟络的样子,有时,我在书房里,就传来两个女人絮絮叨叨、家长里短的腔音,一个是吴越老媪,一个是河南妇人,语言的交流上却一点没有沟壑。
我突然想起“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诗句,感觉那么温馨,那么投缘。
她们究竟聊了啥,我没听清,但我听得出,每一次与我妈聊,她都很爽朗开心。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第9篇 《论语》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古诗文默写与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默写与阅读第9篇《论语》一、默写。
1.运用比喻的修辞,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2.运用对比的写法,赞美颜回安贫乐道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3.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强调把学与思结合起来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感叹时光的流逝,劝勉人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5.表明兴趣对于学问和事业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文中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该明辨优劣,善于选择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7.表明一个有修养的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8~11题。
(共11分)(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二)孟子曰:“尽信《书》①,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②也?”(《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君子深造③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④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⑤,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9篇不知道各位同学们对于语文阅读理解的分析能力如何呢?平时有没有在练习阅读理解这个比较耗费精力的题型呢?下面就是小编来给大家带来的几篇关于阅读理解的题,希望大家能好好阅读哦。
古诗词阅读从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①,无那②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注:①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②无那:即无奈。
1.通读诗歌,简要辨析。
体裁角度看,王昌龄的诗属于①杨炯的诗歌属于②;意象角度看,两首诗都共同选取了③意象。
【答案】绝句律诗烽火【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体裁的分类和诗歌的意象。
律诗,每首有首、颔、颈、尾四联,每联两句,共八句。
绝句为四句。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2.自选角度赏析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答案】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描写角度的掌握,一般描写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几个方面。
根据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应是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的。
3.请指出这两首诗共同运用的表现手法,并简析它们的情感。
【答案】这两首诗都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王昌龄的《从军行》表达了闺中妇女思念戍边丈夫、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感情,战争给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庭带来深深的痛苦,诗人对此表现了深刻的同情;杨炯的《从军行》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诗歌情感。
王昌龄的《从军行》前三句写景,最后一句抒情。
杨炯的《从军行》中五六两句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后两句直接抒情。
文言文阅读:[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选自《子鱼论战》)[注释]宋公:宋襄公。
泓:泓水,河名。
成列:指摆好阵势。
既:尽,全部。
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
陈:通阵,指摆好阵势。
门官:国君的卫士。
重(chng):重复,再次。
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4.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 )③公伤股,门官歼焉股( )④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 )【答案】①间:参与。
②狱:案件。
③股:指大腿。
④徧:通遍,遍及,普遍。
【解析】间狱为古今异义,做题时注意辨析。
徧为通假字。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2)敌人多我方人少,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解析】(1)狱为古今异义,意为案件。
以依据、根据。
(2)寡译为少,其代词他们。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做题时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还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
6.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及其未既济【解析】对于课本内容的考查,曹刿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注意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对民情的体察,强调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
作为军事指挥,子鱼有表现出过人的才能。
及其未既济,抓住时机。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提炼归纳能力,做题时找到问题所对应的语段,分析概括。
7.结合语段叙述分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解析】战争胜利与否,取决的因素有关,领导的卓越指挥才能往往占据较大的比重。
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
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败北。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辨析,做题时注意依据文章的重点语段信息,提炼概括。
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莫言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今天是大集。
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
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
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
我熟悉这棵白菜。
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
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
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
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
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
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
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
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
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
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
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
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
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
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
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
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
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
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
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
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
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
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
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娘我哭着说,我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杂文选刊》2013.4有删改)8.通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我的狂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答案】狂主要表现在:母亲决定卖掉白菜时,我不愿意且埋怨(冲撞、责怪)母亲;老太太刁难我的白菜时,我不顾尊长,气愤地回击她;我算账时,故意多算一毛钱报复老太太; 母亲要我算账时,不诚实,欺骗、伤害了母亲。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着重考察的是突出文章中心所用的材料有哪些,这就需要通读全文,疏通文章大意,领会答题要点,一一落实,这类题目一般要点与分值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有几分,往往会回答几个要点。
(一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9、找出文章第一段用了那些词语刻画母亲,并简要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答案】本段细节描写用了叹息、抬高、瞥、锁定、端详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在艰苦的年月里,母亲对自己珍爱的白菜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矛盾、无奈和痛苦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