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素材:“题”现象
2020高考作文热点素材:自立、独立自主(附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自立、独立自主(附范文点评)1、引言唯有自立自强,才能赢得尊严和权力,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民族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任何时候都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中国有句老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事实论据“虎父犬子”现象三国时的刘备,可算是一代英豪,一生东征南讨,纵横驰骋,从贩鞋织席为生到成为蜀汉皇帝。
可他的儿子刘禅却是个错庸荒淫的无能之辈。
连诸葛亮这样大智大勇的人都扶不起他,俗称“扶不起的阿斗”。
世人曾长叹:虎父何以有此犬子!三国时另一奇才周瑜,他是东吴名将,足智多谋,在赤壁之战中,用火攻大破曹军,名扬天下。
他的儿子周胤,无功受封,自恃其父有功,他荒淫自恣,荒于政事,奸人妻女,后遭流放到庐陵郡。
孙权曾指出周胤堕落的原因:“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受精兵,爵以候将,盖念公瑾以及子胤恃此,酗淫自恣。
”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
在国帝王中的佼佼者。
可他的14个儿子,无一成器,三个被杀,三个自杀,三个早夭,一个被幽禁,两个遭流放,另两个平庸无能,错聩糊涂。
北宋名相寇准,他的子孙依靠祖上的功德,不能自立,不过30年,家道衰落,沦为庶民。
“虎父犬子”现象,说明这样的道理:不求自立自强,一味想依靠祖上的荫庇,是决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莎士比亚离家闯世界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一个富商家庭。
13岁时,便离开学校,帮助父亲料理生意。
16岁离开家庭,外出独自谋生。
在伦敦一家剧院门前替看戏的绅士门照看马匹,在剧院打杂,有时给演员们提词或跑跑龙套。
此外还在屠宰场当过学徒,帮人家做过书僮,做过乡村教师,当兵,做过律师,任过小官。
为了谋生,他漂过英吉利海峡,到过荷兰、意大利。
莎士比亚在独立谋生的闯荡中,丰富了人生经历,增长了才干。
为他后来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一大批著名悲喜剧奠定了基础。
3、理论论据能自立者必有骨也。
——明李贽《焚书·荀卿李斯误吴公》有志者在乎自力。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一组现实感超强的作文题目和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一组现实感超强的作文题目及范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
审美为最高境界。
”毋庸置疑,近年来整个中国社会的审美境界在不断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人在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之时,似乎不懂审美,或者对“美”麻木和淡漠了。
正如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所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更值得思考的是,一些人甚至美丑不分、以丑为美。
有研究者将当下这种现状概括为“低美感社会”,某杂志上也列举出了一些人的种种审美病征……《美好时代》杂志社决定针对上述现象与问题开辟专栏,展开读者大讨论。
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任务:作为该专栏的一名年轻编辑,写一篇短评,代表杂志社表达对这种现象的基本态度,引导读者踊跃参与讨论。
作为该杂志的一名高中生读者,给栏目编辑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判断与思考,传达中学生的心声。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现象类材料作文题,在阅读其他内容前,你可以先思考一下题目所给出的材料提供了哪些写作内容?暗示了哪些思考方向?命题者的主要意图是什么?两个任务选项有何不同?你能想到哪些与题目材料或话题范畴契合的写作素材?并在笔记区列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
【思路点拨】这道作文题以“审美”为基本话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或自身存在的一些审美误区,并运用批判性思维做出判断与思考。
作文材料借北大哲学教授的观点引出话题,先正面肯定近年来中国社会审美境界的巨大进步,然后列举出不可忽视的一些问题,最后交代出具体的论述话题——“低美感社会”。
题目的写作任务指令有两项,任选其一。
写作者需要对两项任务的具体要求仔细考量。
选择写作任务,文体方面没有太多特殊的要求(写一篇短评),关键在于要注意内容方面的限定性。
2020高考作文素材:主播现象
视频主播拿残障人士博眼球,真的是没脑子近日在快手平台上有这样一条短视频,主播让村里智障人士互殴打架,拍摄者还怂恿他人打架,以比赛形式争夺胜负。
从视频可看出这些智障人士都是未成年小孩,事件发生之后,平台也第一时间把该账号封禁。
可该主播男子声称账号被封,接下来要用小号直播,并表示自己想上新闻。
而且这都是他们自愿的,是闹着玩。
(8月29日澎湃新闻)依靠戏谑别人来实现自身利益本就不对,现在更是拿残障人士来做文章、博眼球,这种行为用“无耻”两字都难以形容人们的愤怒。
但是,有的人偏偏就要拿别人的弱点来成全的自己的利益。
现在短视频盛行,抖音、快手、微博这些应用都可以拍摄短视频,许多草根和网红都是靠短视频火起来的。
当然,短视频原创内容的匮乏也逐渐显现,观众看腻了平淡无奇的内容,更喜欢看有趣、刺激的内容。
让残障人士打架互殴可以说很好地抓住了一些人的猎奇心理,这样主播们人气和流量都能大幅提升,更好地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有人也从中获取了可观的利益。
类似“主播带你扎轮胎”“今天去拆解共享单车”“超市捏薯片、拆包装”……这些视频博主为了流量、为了人气,却丧失了道德、丧失了人性。
如果说别的恶俗视频只是针对物体,可让智障人士互殴打架却实打实地伤害到了人,是对弱势群体的侮辱。
我国相关法律条文也规定禁止侮辱、残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
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对其人格权的保护,更需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重视。
这种保护、这种关怀却没有得到体现。
视频主播把残障人士当作利益的噱头,却丝毫没有愧疚之心。
教育的缺位或许是他们行为习惯的根本原因。
这些人在学校缺少文化教育,在家庭缺少道德教育,在社会更是缺少法律的教育。
他们内心里的“法官”没有告诉他这件事情是否妥当,以至于干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
政府部门应考虑如何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平台方快手也有连带责任,媒介的社会责任感要求其在视频把关方面应做到严格,凡是违反社会秩序、人伦道德内容的视频都应在发布前审查并及时删除,如有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和法律规定的则应进行封号处理。
2020高考作文素材:高铁现象
目录高铁“外放男”诉肖像权,要先戴好自己的耳机 (1)高铁外放老伯:公共场所不是你放纵的借口 (4)“高铁辐射严重”的谣言该休矣 (7)女子伸脚“绊高铁”罚后应有“黑名单” (8)海归博士“拉停高铁”,高学历与低素质间的考问 (11)高铁“外放男”诉肖像权,要先戴好自己的耳机10月12日,演员叶璇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出一段视频,在高铁列车上一位乘客将手机视频公共播放,她上前几次劝阻却遭到了此乘客的辱骂,且该乘客依然坚持将手机外放。
叶璇的这一举措在网络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叫好与支持,不少网友表示拥有同样倍受公共场所声音外放的折磨与苦恼,并且对叶璇的行为表示支持和赞赏,并呼吁应多一些这样的敢于发声的正义之士。
10月13日,视频中的被拍乘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行为的错误,但对于叶璇将视频放到网上这一行为却提出了被其“侵权”的维权诉求。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
在此事件中,视频中的乘客亲口说出了请求拍摄者将视频放到网上的要求,不存在未经本人同意。
并且拍摄者叶璇是在公共场合中上前制止该乘客的不文明行为,因劝阻无果才将其行为录制视频上传至网络之上,虽说直接将未处理(如马赛克)的视频直接放置网上有些不妥,但其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所以叶璇这一举动并不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反倒是这位神奇的乘客,不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能制造噪音,却懂得维护自己的肖像权。
无论是在车厢内外放,还是先道歉后反转的无理维权,该乘客从始至终维护的都是自己的个体权利,全然未提及有人站出来制止他以维护公共秩序时自己的反思与愧疚。
在作出违反公共秩序行为的时候不觉得丢人,反而在被他人指正后觉得丢脸。
在他心中令其丢脸的不是外放这一行为,而是自己的外放行为被拍摄并且被加以传播。
要说他知错了吗?他当然知错了,他内心深处觉得自己错在“不该被拍下来”,而不是已经意识到了行为本身的错误。
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满分(优秀)作文及点评素材(9篇)
2020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选登与评析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题根据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游子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
甚至毋须探询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行述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患难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罗曼·罗兰)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忧与爱》你明儿个就回城里了?哦,你过来,做爹的有几句话要跟你说。
记住以后回来,见了乡里乡亲的都打个招呼,记不得叫啥没关系,人家都记着你哪!前儿个你二爷给你递烟,你说说,你不抽就算了,干啥非抽你自己的?就你的烟好?你让他老人家脸往哪搁!回来那天,邻居二婶问你啥时候回来的,你说“今天早上”,说“今儿个”不就行了?撇啥腔?这才出去几天,舌头就不会打弯儿了?以后说话,先想想村里人咋说!你舅那天陪你喝酒,你咋不干?谁不知道喝了难受?你没看你舅那天那个高兴劲儿?啥?酒不好?地瓜干酒,你在城里都买不到!昨儿个你跟你妈去南坡锄草,你锄倒了多少稻子?你看你妈多疼,你还嘻嘻哈哈不当回事儿?锄完草回来,吃完饭你就往那儿一坐,你不能帮你妈洗洗碗?你看你妈一天哪儿闲过一会儿?你小时候勤快劲儿哪去了?回城里你也这样?你那西服,到家里就脱了吧!不穿西服就没人知道你是城里人,没人知道你是干部了?穿大裤衩子有啥丢人的,你小时候不还光屁股满村跑了吗?自己得劲儿不就行了?昨儿个那包点心,你啥给扔了?啥?过期了?庄稼人有啥过期不过期的?那点心是前庄你表姐给你妈捎的。
她日子过得多紧巴你不知道?这么扔了你心里能得劲儿?那小兔崽子挑食你也不管管?肥肉不吃,青菜不吃,整天吃那个方便面,那玩意儿能比吃个馒头营养?当你媳妇面我不好说,你这是疼孩子?下次别再偷着给你妈塞钱,我估摸着你媳妇也不知道。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 消费现象
“种”好新消费这颗种子“双11”临近,假如做一个趋势预测的话,接下来这段时间里,消费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很可能是“种草”。
日前,有媒体就围绕“网红产品是否值得买”话题展开调查,指一些平台的主播或“种草笔记”已将“观众提前带入‘双11’购物狂欢的气氛中”,不过其在聚集巨大流量、带动巨额销量的同时,套路重重、乱象丛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规范治理。
稍作细致剖析不难发现,近年来流行的以网帖评测、分享或明星、网红主播推介为主要形式的“种草”,看似时下消费新玩法,并没有脱离社会属性的人在日常消费决策中互相影响的实质。
在电视尚未在我国普及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会面对面谈论同事、邻居买的衣服和日常用品等,在交流评点中“种草”;后来,电视广告普及,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反复播出向潜在的观众“种草”;再后来,网民通过看电商平台的用户评价“种草”,体现了消费决策的不断与时俱进。
不同的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到一个物质产品日益丰富的时代,使得消费“种草”有了很多新变化。
比如,相比于父辈甚至更长一辈,作为受网络“种草”文化影响最大的90、00后一代,他们的消费已主要不再是生活必需品,具有很大的随心所欲性,同时向潮流趋势看齐,又传达出某种追求个性、品质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丰富的产品和芜杂的网络,就会产生更迫切的消费指引需求。
换言之,今天电商经济时代的“种草”文化兴起,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们更强烈的美好生活需求,正塑造着新的消费生长点。
梳理这一过程,足以让人看到今天网络“种草”文化在消费领域方兴未艾的客观必然性。
近年来,以淘宝直播这样的电商平台和小红书、B站一些内容社区为代表,“网红带货”、“种草笔记”等受到新生代消费群体的追捧,恰恰回应了电商经济蓬勃发展的消费需求。
有数据显示,今年加入淘宝直播的主播人数同比增长180%,每月带货规模超过百万的直播间就超过400个。
同时还要看到,在二者的互动过程中,构成了新消费和新生产模式的呼应闭环。
2023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社会现象热点
2023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社会现象热点2023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社会现象热点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凌晨四点,加班的程序员关了灯,卸下了一天的疲惫;与此同时,早餐店的老板开了灯,开启了一天的劳作;为了工作,让老板随时能联络到你,你习惯24小时开机;但你也可能因为工作——一个长达数小时的手术,习惯很久不回消息;刚下班的你来不及吃上一口饭,为了家庭转身变身“骑士”,你总说没事儿……你舍不得睡,是想多赚得一些积蓄;你无法安睡,是为了让更多人酣睡。
你总说忙,你总说累,但又害怕真的闲下来……最近,一那么“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的短片走红网络。
【素材化用】每一个追梦的身影,都将被定格为历史;每一滴奔跑的汗水,也都将浇灌出将来。
用奋斗定义人生价值,在奔跑中抵达新的远方,已内化为中国人民的一种精神气质。
挑战前所未有,机遇稍纵即逝,奔跑和奋斗才能引领时代潮流。
2023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篇二展开梦想的翅膀15岁上大学,22岁硕士毕业,26岁被聘为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副研究员,28岁成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刘清惓的彪悍青春,让无数年轻人惊呼、羡慕、膜拜。
刘清惓不擅长考试,他天生记忆力比拟差,获得同样的考分,他可能要比天资好的同学多付出两三倍的努力。
如为了学好英语口语,刘清惓开场练习英文Rap,即使搓洗衣服的时候,他也在唱Rap。
在看美剧时,只要听完一句英语,刘清惓就马上暂停,自己先读一遍,然后和原声进展比拟,从中寻找差异,随即纠正自己的发音。
有时他还要把自己的读音录下来,以便以后进展比照,力争做到每个发音都听不出和原声的差异。
经过两年锲而不舍的坚持,刘清惓不知不觉中就超越了自己当初的目的,尤其是他的英语口语,很多外国人都认为,他肯定在美国生活过。
【素材化用】既然年轻的我们拥有青春的激情与活力,拥有年少的轻狂与不羁,拥有绚丽而美妙的梦想,那么我们就应该用激情耕耘青春,用青春编织梦想,用梦想指引前行。
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我们必须重视实干精神的培养,从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这四个方面去努力。
2020高考语文 “社会现象”类素材运用点津作文素材
2020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社会现象”类素材运用点津素材示例一我们为何青睐“艺考”3月15日,北京电影学院在网上公布了2020年本科招生各专业方向考试合格考生榜单。
作为最受关注的艺考学校,北电的专业考试每年都会成为艺术考试的焦点,今年更是出现了1.8万人报考的“盛况”,这无疑使人感受到了艺考的灼热程度。
据了解,近年来,高等艺术专业考试持续升温,艺术专业招考比例超过了百里挑一。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考艺?这当中,有确实具有艺术天赋从小热爱并决心从事艺术行业的,也有文化成绩平平以至于临时抱佛脚把艺术考试作为大学敲门砖的,而且后者占有很大比例。
在准备参加艺考的学生中,不少人由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在高考前临时“改行”学艺,把艺考当做进入大学的“捷径”。
在一些高考声乐、器乐、表演、绘画辅导班中,以前没有任何表演、音乐、美术基础,只是为了参加艺考而突击学习的人很多。
随着艺考队伍的不断壮大,艺考之路已越来越窄。
由于竞争激烈,艺术专业录取率大幅下降。
像北京电影学院,今年1.8万人报考,只录取450人,远低于一般文、理科专业的录取率。
全国参加艺术考试的学生,每年以30%以上的比例增长,而录取率仅百分之一左右,这就注定了大部分学生当“陪考”的命运。
艺考从“高考捷径”变成了另一座“独木桥”。
【素材分析】就在人们感叹高考大军一天天萎缩的同时,高考大军的一个分支——“艺考”部队却在日益发展壮大。
这支壮大的队伍可分为两类:一是自愿投身艺术的,一是以此为高考敲门砖的。
其实即便真正“热爱艺术”,也要分清是愿意为艺术而献身,还是被一些“明星”获得的名和利所诱惑。
参加艺考者逐年增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将艺考工具化、功利化。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断送在了工具化、功利化上,工具化、功利化的艺考不是对艺术的向往而是对艺术的亵渎。
【速用片段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艺考热持续升温,艺考的虚火越烧越旺,引起了教育界和艺术界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担忧。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二)深耕美育沃土擎举民族大任素材
深耕美育沃土擎举民族大任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不能缺少美,“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没有美育的熏陶,一个社会没有诸如音乐、绘画、文学、戏剧、诗歌等艺术的支撑,将是什么样的情景。
可是在现实中,美育却遭遇不少尴尬:有些家长迫于孩子的学业压力,只能让美育靠边站;有些学生参加艺术培训班,是为了升学加分走捷径;有些学校任意挤占美育课程时间,美育课变成少数特长生的必修课。
对此,教育部门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再做决策。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佳作赏析】:深耕美育沃土,擎举民族大任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们:大家好!很荣幸能作为学生代表在此发言。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深耕美育沃土,擎举民族大任》。
中华之美,古来共谈。
我们就是在耳濡目染之中感受并获得美的体验。
牙牙学语时,我们含混地吐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我们对美最初的体验;学海泛舟时,我们高声诵读“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成长之路,繁花似锦,美的体验与培育,浇灌着我们的精神百花园。
我们见过青莲居士笔下“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绝美峭景;我们品过“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的忧思氤氲;我们听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悠远绵长……美育正是经由生动形象来传达,以融合善和真理、力量的美感形象开蒙启智、滋润心灵,从而培养道德,涵养精神。
犹记得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的确,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而美育正是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一直滋润着人们的精神家园。
但是,放眼当下,美育却正遭遇着尴尬的处境。
不知从何时起,有些家长迫于孩子的学业压力,只能让美育靠边站;有些学生参加艺术培训班,是为了升学加分走捷径;有些学校任意挤占美育课程时间,美育课变成少数特长生的必修课。
2020上海高考作文题的解析及范文(世上许多重大转折……)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解析及范文(5篇范文60-68分)原题回放: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材料类型:现象类思辨型话题词:人对事物发展进程/重要的转折/意想不到材料侧重:材料提出:面对意想不到的重要的转折,我们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言下之意“世界上也有一些重大的转折是可预测的、可把握的。
”另外“是否”给我们提供充分的自由度,虽一般可赞同,可反对,可补充思辨。
但这则材料隐含了价值判断,所以我们一般选“否”,即“当有所为”。
一.界定概念意想不到:是无法意料,是人们的预测之外的事情,是很难准备和掌控的事。
但这种意外却有重要的转折的意义。
重要转折:重大的变化。
转折:有个人、集体、社会。
转折有良性及恶性。
人能否迎来良性转折,避免恶性转折;能否在遭遇恶性转折后,又迎来良性转折;能否有个人的转折迎来社会的转折……二.重要的转折在意想不到时发生,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1.面对重要的转折,尤其是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转折,人们会彷徨无措,易对事物发展进程产生无能为力之感。
2.人们对事物发展进程本质上是很难把握的,因为认知局限,而事物是无穷无尽且千变万化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3.“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言下之意“世界上也有一些重大的转折是可预测的、可把握的。
”---事物发展变化,总有迹可循,都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4.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人类在不断地利用并改造着周围的一切。
人们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把握有时是可能的。
三.当重要的转折在意想不到时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1.面对意想不到的转折发生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须勇敢应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积极有为,寻找对策,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2.我们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化意外为惊喜,化危机为转机。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天津卷,含解析)
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一、试题特点2020年天津高考作文题,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深厚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与日常生活细节中的坚毅乐观、温暖关爱相结合,用“中国面孔”串联。
营造极富时代特点和青春色彩的语言环境,紧扣时代脉搏,彰显时代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引发青年人的思考,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
二、题目分析考生在解读作文材料时,要牢牢抓住“家国情怀”“造福人类”“笑脸”“温暖”“2020的春天”“新的”等关键词,结合新冠疫情,思考自己作为中国青年如何与祖国、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思考在创造青春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自身的价值、使命与担当,思考“中国面孔”的内涵与外延。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的思考感悟要立足“走过2020年的春天”这一特殊的时间点,2020年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给中国带来考验的同时,也给每一个中国人上了一堂关于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公开课,在突如其来的灾难考验下,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也没有人置身事外。
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谈谈自己对中华民族发愤图强、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的感悟与思考。
三、写法指导写作时,切忌泛泛而论。
如果从个人角度出发,可以结合“2020的春天”论述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奋斗精神,如何厚植家国情怀,如何形塑自己的“中国面孔”。
这个角度比较容易切入和把握,可操作性比较强。
也可从国家角度,谈大国担当,谈如何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造福人类。
这个角度站位高,文章显得大气、有高度。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上海卷,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上海卷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较为简洁明了。
立意的核心是回答材料中的问题,明确观点,确定立意。
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试题解析:限制性:1.写作情境的限制。
作文材料是由一个前提条件和一个选择疑问构成的。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中已知的前提条件,“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对此问题的答案,是命题者的立意所在,考生要思考的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
考生须整体把握材料中两句话的内在关系,再结合特定的任务立意来行文。
也就是说,考生不但要兼顾到材料中的前提背景,还要明确表明对“人是否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态度、认识和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
命题人要考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前提是要明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涵盖哪些方面,“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影响涉及的范围有哪些,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世界的都可以考量。
4.文体的限制。
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开放性1.立意角度自由。
立意角度相对来说是自由的,“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可小可大,既利于考生着眼于小,具体而微地写作,也利于考生从宏观落笔而进行宏大叙事,在一个较为宏阔的历史场景甚至现实情境,铺展文笔,深厚而思。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一组现实感超强的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一组现实感超强的作文题目及范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
审美为最高境界。
”毋庸置疑,近年来整个中国社会的审美境界在不断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人在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之时,似乎不懂审美,或者对“美”麻木和淡漠了。
正如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所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更值得思考的是,一些人甚至美丑不分、以丑为美。
有研究者将当下这种现状概括为“低美感社会”,某杂志上也列举出了一些人的种种审美病征……《美好时代》杂志社决定针对上述现象与问题开辟专栏,展开读者大讨论。
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任务:作为该专栏的一名年轻编辑,写一篇短评,代表杂志社表达对这种现象的基本态度,引导读者踊跃参与讨论。
作为该杂志的一名高中生读者,给栏目编辑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判断与思考,传达中学生的心声。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现象类材料作文题,在阅读其他内容前,你可以先思考一下题目所给出的材料提供了哪些写作内容?暗示了哪些思考方向?命题者的主要意图是什么?两个任务选项有何不同?你能想到哪些与题目材料或话题范畴契合的写作素材?并在笔记区列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
【思路点拨】这道作文题以“审美”为基本话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或自身存在的一些审美误区,并运用批判性思维做出判断与思考。
作文材料借北大哲学教授的观点引出话题,先正面肯定近年来中国社会审美境界的巨大进步,然后列举出不可忽视的一些问题,最后交代出具体的论述话题——“低美感社会”。
题目的写作任务指令有两项,任选其一。
写作者需要对两项任务的具体要求仔细考量。
选择写作任务,文体方面没有太多特殊的要求(写一篇短评),关键在于要注意内容方面的限定性。
2020高考作文素材:体育现象
“体育不达标不能毕业”当扩展到小学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要求,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其中提到,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
(10月12日澎湃新闻)有人说,智育抓不好会出次品,体育抓不好会出废品,美育抓不好会出低档品,德育抓不好会出危险品。
这个意义上,教育部“本科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的要求,无疑是在向“废品”宣战。
不过,“体育不达标不能毕业”的要求或曰规定,似乎应扩展到小学甚至幼儿园。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林斯基主张,每个学生在童年时代应该“敢于爬上树顶,敢游过河流,敢在夜晚走进森林去寻觅一定粗细的木棍或某个同伴旅行时失落的指南针,敢在暴风雪中护送无能为力的小孩回家”。
他承认:“英勇的行为总是蕴含着风险的。
然而,如果没有父辈们明智的担风受险,一般说来,也不可能进行这种教育”。
师长们引导孩子进行教育勇敢品质的教育时,务需保证孩子的健康和生命,务需谨慎对待。
不过,既要慎重,又要主动,人们应当学会迎受各种充满风险的锻炼。
我不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城乡、学校体育设施的逐步配套到位,我们的孩子必须要等到上大学时,才有更好的机会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各种风险挑战,关键在于家庭、学校从小教育与引导,让他们从小养成自觉锻炼身体和接受风险挑战的习惯。
同吃饭喝水与学习文化知识一样。
然而遗憾的是,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除在生活上加倍关心外,最关心的只是孩子的智育。
学校由于怕担风险,也不希望孩子在上体育课时“乱跑乱动”。
目前全国高校好像只有厦门大学开设了旨在锻炼学生身体或培养他们挑战风险能力的“爬树课”,虽被社会上津津乐道,但显然“爬树课”课程的开设有点姗姗来迟。
如果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学校乃至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能意识到“体育抓不好会出废品”,或将这种理念早早付诸实践,何至于孩子上大学了,一遇军训就心里发虚,四肢发软,基至想逃避军训,以至于教育部不得不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上做出“硬性”要求。
2020高考作文素材:保健品现象
“保健品标注警示语”切莫沦为形式时刻新闻—分享—1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标签管理,便于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和药品的区分,今年将研究借鉴烟草标签管理方式,在保健产品标签显著位置标注“保健食品不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本品不能代替药品”等警示语。
(1月24日《中国日报》)保健品拟借鉴烟草标签管理方式,在保健产品标签显著位置标注“不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本品不能代替药品”等警示语,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虚假宣传或夸大功效,提示保健品不是药品,防止消费者被忽悠而上当受骗。
然而,标注警示语切莫“一标了之”,沦为一种形式,还必须加大保健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堵住监管上可能存在的漏洞,不给不法商家任何可乘之机,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保健品市场乱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今保健品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一部分人日常的保健或食疗产品。
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赚取高额经济利润,不惜采取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手段,将保健品吹嘘成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骗取中老年群体的信任,把他们的血汗钱、养老钱甚至救命钱掏空。
有时患者食用保健品后,病没有治好反而加重了,或因为延误了救治的最佳时间,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必须从严从重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
保健品的包装和标签五花八门,但许多都把保健品伪装成药品销售,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许多老年消费者普遍缺乏医药知识,识别能力较弱,通常会根据包装和标签上吹嘘的疗效来选购保健品。
而不法商家把保健品当药品、夸大功能和功效的做法,实质上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诈行为。
其实,根据我国保健食品管理有关法规,保健品须经卫生部门审查确认,生产者须经省级卫生部门审查批准。
根据《广告法》,保健食品广告不得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等。
可见,法律法规对保健食品的生产、销售、广告等方面作了诸多限制和约束。
但现实中,很多商家几乎突破了各种法律“红线”,让保健品成为一种坑害患者或消费者的假冒伪劣“药品”,严重影响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2020高考作文素材:透过现象看本质
【导语】在考生的总分中,作文是弹性较大一个分数项,每年高考作文的命题不是没有规律的,很多内容都是结合当下的热点,作文题目材料都贴近现实生活。
为大家整理了2020高考作文素材,一起看看吧。
(一)名人名言1.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俗语)2.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白居易)3.世人太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
(墨宝非宝)4.只有一颗新生的露珠,在把阳光,大胆地分析。
(顾城)5.关键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的所见。
(纪德《人间食粮》)6.最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一定埋藏着最深刻的逻辑。
(余秋雨)7.借助芦苇的摆动,我们才认识风,但风还是比芦苇更重要。
(纪德)8.只有穿透身体和感观的重重障碍,真理的光芒才能够照亮我们的灵魂。
(张方宇)9.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淮南子》)10.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到的。
(《小王子》)11.思考的本质就是认识根源,只有通过思考,种种感觉才会变成知识,变成真实,开始成熟,不致迷失。
(赫尔曼·黑塞)12.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雾里看花》)13.如人以手,指月示人。
彼人因指,当应看月。
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楞严经》)14.冰山在海上之所以显得庄严宏伟,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海明威)(二)典型事例1.冰山理论冰山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萨提亚提出,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外表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
唯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更全面了解一个人,真正认识一个人。
2.黑死病的肇因中世纪的欧洲曾发生过多次可怕的黑死病,在极短时间内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
患病者无缘无故地发热,寒战,出血,最终凄惨死去。
当时的人认为是魔鬼现身,烧死不少被认为是魔鬼代表的“女巫”。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考试试题例析指导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例析指导(一)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诗人流沙河生前有一次回母校,写过一副对联:正当花朵年龄,君须有志;又见课堂灯火,我已无缘。
材料二: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头条看世界,全家微信学养生,好友全刷拼多多。
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个年龄或许在读书或许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
读了以上的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名师题解】这则作文由两则材料组成,第一则材料中,“正当花朵年龄”指青年学子正值美好年华,“君须有志”是对学子们的希望与鼓励,希望他们有高远的志向;“又见课堂灯火,我已无缘”,带有一种自己青春不再的遗憾,是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同学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奋斗。
第二则材料是抖音用户调查发现用户以青年人为多,“或许在读书或许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这一句委婉地说明他们正值应该奋斗的年龄,不应该沉溺于这类浅层次的娱乐中。
两个材料一正一反,主旨明确,就是要告诉青年,在应该奋斗的年龄,不应该过度沉溺于娱乐,要有高远志向、强大的自控能力,把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学习与工作上,这样才不会在年华老去之后而惋惜不已。
综上,同学们写“立志”“珍惜时间”“莫要沉迷于手机”“奋斗的青春才无悔”“快乐的不同层次”,均为符合题意。
在写作时,同学们要注意写出理性色彩来,不要笼统地贴标签,要辩证认识“青年”这个群体,既有碌碌无为的,也有勤奋努力的,这样才能体现认识的全面、辩证与深刻。
【构思角度】“沉迷浅娱乐的危害”与“珍惜时光,努力奋斗”是审题立意的核心。
我们可以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危害与原因。
1.之所以“沉迷浅娱乐”,是因为一些人胸无大志,缺少长远的规划与打算,只能在现實中寻找麻醉以度日。
2.有些人虽然有志向,但自控能力不足,抗诱惑能力不强,一旦沉迷就很难及时自拔,往往在沉迷与自责之间矛盾。
2020高考语文 材料作文“挤车现象”导写及例文素材
2020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材料作文“挤车现象”导写及例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挤公交车时我们常遇到一种有趣的现象:挤上车前,我们总是大喊大叫着让我们上车,大家往里面挪一挪,里面还有地儿。
当大家挤上车后,我们又开始讨厌别人再挤上来,极不情愿挪动位置。
社会上这类现象很普遍,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此题为2020年清华大学保送生考试笔试作文题。
这个作文题阐述的现象并不新颖,但它的确一直在社会上存在,从未消失。
它并不是让学生引李白、杜甫等古人诗词做例子,写一些不痛不痒的文章,而是让学生回归理性,关注现实,引导学生说一些负责、有思考的话。
可从以下角度来构思立意:(1)分析此类现象原因。
这种现象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只关心自己利益的心态,然后分析这种心态产生的原因。
(2)分析此类现象后果。
自私心理不仅是独立的异常心理,也是其他异常心理的温床,如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因此它的社会危害是极大的。
(3)如何解决此类现象。
①走出自我小天地。
走出自我小天地,温暖感动身边人。
走出去用爱温暖他人,走出去用心呵护他人,走出去用思想感化他人,走出去用行动保护他人。
整个社会相互联系,人与人之间不是陌生人而是朋友。
②学会换位思考。
当你学会换位思考的时候,就会在遇到问题时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只有我们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够更多理解别人,宽容别人。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
④为他人着想。
关心别人,时时想到别人,关键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这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
社会宛如一个大家庭,我们便是这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要将爱送给每一个人,并以此为快乐。
⑤拒绝冷漠。
冷漠只能让世界变得越来越残酷乏味和缺乏想象,只能让人生变得越来越懒惰、消极与单调。
人的平庸是从冷漠开始的,世界的物化与残酷,冷漠也是罪魁祸首。
2020高考作文素材: 快递现象
“月薪七八千也难招快递员”原因在哪?近日,记者采访圆通、申通、百世等多家快递公司加盟网点发现,9月以来,各网点件量大幅上涨,其中一家单月增长3000件,增幅达到30%。
预计10月、11月会增长更多,根据以往经验,估计会涨一到两倍。
快递数量猛增,人手就显得紧缺,各快递网点目前都在加紧招人。
然而,想招新人也没那么容易。
平摊下来,月薪大概有七、八千元,但还是很难招到。
(9月25日《国际金融报》)日前发布的《2019年中国电商物流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总数达203.3万人,预计到2020年电商物流从业人员达到600万人。
从业人员中,20岁至30岁的人员占到40%,近八成快递站点从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长在8小时以上,电商促销旺季甚至工作时长超过12小时。
在快递员中,八成左右收入在2000元至6000元之间。
从这些数据看出,一方面快递人员十分紧缺,另一方面,快递员的收入不高。
就算有的快递公司在招聘时,说是快递员的工月薪能达到七、八千元,但真正进了快递公司后,还得靠快递员业绩说了算。
月薪七、八千元招不到快递员,主要是快递员必须凭业绩取得相应的报酬。
如果工资在4000元以上,快递小哥已跑得精疲力竭了。
如果月薪在8000元以上,那就是快递界的“飞毛腿”了。
而这些“飞毛腿”占比还不到1%。
加上快递这一工作不是十分稳定,有的快递公司根本不给快递员底薪,也不缴纳社保等,使业务员归属感不强,职业尊严较低,再加上这个行当风险比较大,天天骑着车子在道路、小区等地穿梭,风里来雨里去,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风险,有的因为与客户沟通出现了问题,被打、被骂的情况也时常发生。
因而,如果能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许多年轻人不想进入快递这一行业的。
快递员业务量大,工作压力大,很少有休息日,现实的辛苦程度让不少人打了退堂鼓,使这个行业成了流动性较大的行业,一些快递公司想要招有经验的快递员更是难上加难。
经常网购的市民不难发现,同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更换是常有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谨防中小学生过度依赖搜题软件有了搜题软件,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但是现实中却出现这样的问题,做出完美练习卷的同学,考试时得分并不高。
平时,遇到作业难题,打开网络搜题软件查一查,直接答案就出来了,练习卷完成得又好又快;但是到了考场,没有搜题软件的“加持”,同样的解题思路却错误百出。
上海中学生建议这种现象该管管了。
(5月22日澎湃新闻网)在上海市第八次少先队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上海市多名少先队员建议限制使用搜题软件查题次数、软件不给出答案而是提供解题思路等,这说明中小学生过度依赖搜题软件已是不争的事实。
平心而论,搜题软件是个好东西,学生有什么不懂的题目,只要在打开搜题软件就可以分分钟搞定。
报道中提到,有85%的同学在“遇到难题”时会使用搜题软件,在回答“身边有没有靠软件做出优秀作业的情况”时,有超过70%的同学选择了“有”。
有超过90%的队员都知晓如作业帮、小猿搜题等作业搜索软件或渠道,其中50%以上的队员曾经使用过该类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或完成作业,其中也包括学习成绩优异的队员。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会借助搜题软件完成作业,可见,中小学生过度依赖搜题软件完成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
但是,搜题软件呈现给学生的是完整的答案,而不是解题的思路,省去了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难题的过程,不客气地说,过度依赖搜题软件,让学生懒得思考也不会思考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学生平时做练习直接打开网络搜题软件,作业完成得又好又快,而到了考试的时候同样的解题思路却错误百出,板子不能打在搜题软件上,而应打在学生自己身上。
要真正让搜题软件发挥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限制使用搜题软件查题次数根本无济于事,因为即便是实名注册,限制其使用次数,学生之间还可以“互通有无”,只要一个学生搜到了答案,其他学生自然可以轻松实现共享。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软件开发者在使用上加以限制,不如老师下工夫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谨防对搜题软件产生过度依赖心理。
就像奉贤区塘外中学大队辅导员顾蓓老师所说的那样,要让学生明白使用软件的“初心”是什么,“是帮助自己学习解题思路还是只为偷懒、玩乐。
”别让“搜题软件”沦为“抄题软件”有了搜题软件,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但是现实中却出现这样的问题,做出完美练习卷的同学,考试时得分并不高。
(5月22日澎湃新闻)现在,不少中小学生的手机里,都安上了搜题软件——只要将不懂的作业题拍照上传,几秒钟就能获知答案及详尽的解题步骤。
搜题软件已成为中小学生答疑解惑的“新宠”。
搜题软件风行的背后,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与思考。
据上海市多名少先队员调研发现,平时,遇到作业难题,打开网络搜题软件查答案的学生,练习卷完成得又好又快;但到了考场,没有搜题软件的“加持”,同样的解题思路却错误百出。
不可否认,搜题软件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孩子解疑答难。
如孩子在家独自做题时,遇到难题没有老师可以求教、父母又辅导不了(能辅导也没时间)时,搜题软件就能帮上大忙,“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作业了”。
但问题是,妈妈不用担心孩子的作业,却要担心孩子的学习了。
当学生习惯于借助搜题软件来完成作业,也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再者,中小学生有时难免缺乏自制能力,过分依赖搜题软件,“做作业”异化成了“抄作业”,这样,作业布置就形同虚设,失去了意义。
搜题软件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地使用。
引导利用得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伙伴和助手;利用不好,会养成他们懒惰和投机取巧的坏习惯,危害孩子的成长。
正如网友所说,“好学生当工具用,差学生当答案抄”。
“限制”每日查题次数。
不能一有疑难,就让孩子去搜索答案,家长要引导孩子在搜索答案之前进行适当的思考,在实在不会的情况下才去搜索。
在答案搜好后,也不能让孩子抄一下就算完事,还要其说出解题思路和方法。
如果这道题通过看答案依然不懂,就要其将题目与答案一并记下,到学校后再问老师。
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的领会,也避免了孩子不假思索便使用搜题软件所带来的惰性。
对搜题软件的使用权做“限制”。
比如所查题目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出解题思路,让学生自行动脑筋解决。
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不要被搜题软件所“奴役”,应该做学习的主人。
搜题软件再神奇,也只不过是学习的辅助工具,不能替代自身的独立学习与思考。
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要适当做出一些改进,不能一味依赖现成的资料,要在研究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地布置作业;也不要为了减少学生对搜题软件的依赖,费尽心机,将题目出得更难、更偏,让学生“搜无可搜”。
因此,家长和老师必须正视这一现象,既不能将搜题软件视之洪水猛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为了方便,无条件无节制地让孩子使用,让其“俘虏”了学生。
要知道,再好的软件,也代替不了教育者的角色。
考试神题“认老师”未免太奇葩江苏一高校一门选修课考题“哪位老师上过课”成为考题,且在60分的总分中占50分。
结果,这道题有一名学生答错。
有网友调侃这是“神题”,把段子变成了现实,也有网友调侃“这是送分题还是送命题”。
28日,出题人、南京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主任高隽称,“这是给大家出的送分题,今后出题还会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尝试。
”(12月29日澎湃新闻)出考卷是个技术活儿,不仅要能考察出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还要推陈出新,不能总是老生常谈、不温不火。
有创意、有新意的考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潜力。
可过犹不及,在追求与众不同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同时考题还要有意义。
不知道“认老师”考察的是这门课的哪个知识点呢?这种没什么意义的所谓创新,未免太奇葩。
实际上,类似“神题”并非这所高校的独创,早在几年前,云南警官学院也曾出现过。
你能认出照片中哪位老师给你们上过课吗?你知道这门课的任课老师叫啥名字乎?答对了,好,过关;不知道,别怪我不客气,直接让你“挂掉”。
怎么看这都不像考试,反倒有点像恶搞。
出题老师这是在检验学生的学业水平呢,还是来逗大伙儿玩的?老师这样做,或许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某些课程大面积逃课,已经成某些高校公开的秘密,让那些自感被嫌弃、“被抛弃”的老师很气愤。
这种题如果答不出来,说明你可能根本没上过这门课,干脆直接判你不及格。
老师们之所以要“很气愤”,表面看是由于学生逃课甚至“根本没上过这门课”,实际上恐怕还是由于事涉“师道尊严”的“原则问题”。
你不来上我的课,岂非看不起我乎?你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岂非视我如无物乎?是可忍孰不可忍。
学生“翘课”,当然不对。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某些教师不知想过没有,学生之所以要翘你老人家的课,是否说明你的课缺乏吸引力呢?另外,还有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学生不上课就能通过考试,这个课上起来还有多大必要?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嘛。
非要把他们圈在教室里听,是不是一种浪费?现在的一些学生的确让人有点头疼。
但对于那些校园里的种种不好的现象,该反思的首先应是教育者和学校。
如果课程设计合理、授课生动活泼,学生怎么会不愿意听呢?如果老师自己讲得没激情,即使用上各种各样的“狠招”硬要学生上课,其实也是留得住人留不住心。
老师上课不能只图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名字、认得自己的“光辉形象”,而是要考虑自己到底能教给学生多少知识。
学生从你的课中受益了,你自然而然就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恐怕还是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大对学生和课堂的管理力度,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二是在课程设计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学生对课程有兴趣了,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行路文明本是智慧城市题内之义这两天,在西宁市城西区新宁路和五四大街交会的十字路口,一种能发光的斑马线出现在街头,提醒行人和机动车驾驶员安全通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作为西北五省区首家引入的“空地一体化行人过街系统”,两路段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后期还将在其他路段推广。
所谓“空地一体化行人过街系统”,其实是一个智能化系统,是当地建设智慧城市的产物。
就擢升行路文明观照,其“智慧”名副其实。
起码有三:系统借以地面发光,将信号灯信息传导给交通参与者,从而对驾驶人和行人起到提醒作用,减少了车辆与行人过街冲突,尤其是提醒“低头族”、老人、小孩、视力不好等特殊人群,抬头安全过街不闯红灯,不仅避免了斑马线周边交通事故,还实时强化了路人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
此其一。
其二,尤其是遇到夜间、阴雨、雾霾等恶劣天气,系统能更直观地传递信号灯变化,从而对车辆与行人发出警示,保障了极端天气路口交通文明有序。
其三,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有人闯红灯时,系统中的人脸识别多功能人行横道灯会对人脸抓拍,人脸特写将在灯体LED屏上显示,并有文字提示和语音提示警告。
此举相当于对不文明者当场示众,势必让不文明者下不为例,让跃跃欲试者望而却步。
随着城市化演进加快,现代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症状日益凸显,“城市病”如影随形,成为困扰城市治理的首要难题。
既然未寻到更好的祛病良方,如火如荼蹑足智慧城市建构,抑或不失为城市殊途同归的理性抉择。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云:“城,所以盛民也。
”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亦断言:“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
”说到底,民乃城之本,城市是人的城市,人是城市的灵魂。
智慧城市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落脚点是让人满足。
换言之,建设智慧城市,须臾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治理智慧。
自然,擢升人们行路文明,既是以人为本的动因,也是以人为本的目的。
智慧城市建构实质,是借以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城市治理速率质效,有效缓解“城市病”,为全体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治理智慧之要义,在于强调城市治理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出发,彰显“人”的价值,提升包括行路文明在内的人的文明程度,进而全方位提升城市居民的舒适感、愉悦感、获得感,让人们在城市生活得更文明、更舒心、更幸福。
智慧城市建构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考验着管理者公共治理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能,城市现代化也不等于人的现代化;没有治理智慧就不可能有智慧城市,没有人的现代化也不可能有城市现代化。
智慧城市绝不仅仅是智能城市的代名词,还应包括人的智慧参与、文明提升、可持续发展等内涵。
西宁将行路文明嵌入智慧城市建构,显然深得治理智慧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