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说课-毛概第十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章教案一
教案
(首页)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授课班级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日期
年月日第周
授课时数
2
授课章节(或项目单元)名称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家战略
第一节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认识到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的重要性。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理论是列宁创立的。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时代主题逐渐转向和平与发展。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两极格局终结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战后最为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成为当今国际形势最显著的特征。
第二,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许多新课题和困难,社会领域的一些矛盾问题复杂,社会舆论中的不满情绪有所增长。但全面评估,所有这些问题并没有消解或破坏我们发展的机遇,可以说是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更大和更强烈的需求。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和趋势。其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进步有目共睹,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是充分肯定的,即使对某些问题有不满之处,但并没有多少人希望倒退回去。其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如环境、生态、资源问题等,多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更加凸显出来的问题。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也大多是在解决温饱和进入小康之后人们对更加富裕生活、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和期待。它们决不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障碍,而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更强的需求与动力。其三,对人民群众关心的各种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并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而不是错失解决问题的时机。其四,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用机遇、科学发展的基础更加雄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政治大局保持稳定。这些都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毛概课件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
美国的文化霸权: 表现在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两方面
一、大众文化层面:美国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大约占世界市场的四分之
一 三,美国的通俗音乐同样居于统治地位。当今世界伊朗青少年听着美国流行 音乐,印尼的青少年喝可口可乐,印度的青年在看好莱坞电影,各国的球迷 在欣赏美国的篮球职业联赛,阅读《哈里。波特》系列小说。
视频《阿拉侬:better city better life》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俗之风行动
2009年初,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 工商总局、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其各部门联合在全国展开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依法封闭了严重违法违规的网 站。有的网站在“播客”、“相册”、“聊天室”之类的网页 中播放有低级下流动作的视频,搞色情诱惑;一些影视网站、 点对点网络和博客,下载、传播淫秽色情、血腥暴力、恶意谩 骂、侮辱他人等内容;更有一些网上违法犯罪团伙利用视频聊 天室组织网上淫秽色情服务。网上低俗暴力和淫秽内容成为一 种社会公害。聊天室谩骂、网络色情聊天、传播他人隐私和下 载、炒作低俗内容这些不文明行为是时下最为人诟病的网络恶 疾。2008年年初的“艳照门”事件。一些青少年痴迷网络,观 看黄色电影,导致成绩一落千丈。
武 写这篇小说是冒了很大政治风险的,当时的中国,还在“两个凡是”笼罩之下,而
刘 心武的《班主任》触及到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刘心武当时对要不要把稿子寄给出 版社是有过犹豫挣扎,最后还是下决心寄出。对要不要发表《班主任》,《人民文 学》杂志社曾经也形成过两种意见。伤痕文学的作品,用今天的标准看来在写作技 巧上并不怎么高超,但它们当时却扣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弦。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 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和老百姓的思想,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因此能够迅速 “火”遍文坛。
毛概第十章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 战略机遇期
• 1、战略机遇期的内涵:
• 战略机遇期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生存、 发展或实现某些方面重大突破时所面临的 有利时期。战略机遇期是各种因素和各种 关系交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需要人们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
2、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提出和重申
• 党的十六大提出 , 本世纪头 20 年时一 个必须紧紧抓住并 且可以大有作为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
(4)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 了毛泽东外交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不结盟的政 策,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绝不依 附于任何大国或者集团,体现了中国追求国际 平等的真诚愿望。
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 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 和人民平等协商……国际社会应树 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 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 靠的国际和平环境。 —江泽民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 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 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 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 问题已经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 不懈地共同努力。
• 从国际来看(机会O)
一、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中断, 促进共同发 展的有利因素增加; 三、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发挥后发 优势、实现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多; 四、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
• 从国内来看(优势S)
毛概第十章第二节
• 2.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
• 3.历史与实践证明。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 想
理想决定行动 有共同理想,才有共同步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 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坚持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培育民族精 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都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全体人民努力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讨论: 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 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性质与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
• 3.理想是有层次的。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
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 是统一的。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 为将来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1、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意义:
•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 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 貌的问题。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 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 神条件。
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
• 胡锦涛同志2019年3月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 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八个为荣、八 个为耻”的讲话:
《毛概》精品课教案-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方针政策。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关于建设和谐文化;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教学时数】2课时【课堂教学设计】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二)发展教育和科学(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教学内容】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文化的前进方向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文化的前进方向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强调建设无产阶级思想为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剔除其封建的糟粕等思想,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胡锦涛: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毛概课件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本章介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的指导思想,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1 源于人民Βιβλιοθήκη 2 坚持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坚持创新性
鼓励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和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重点领域和举措
1
文化产业发展
打造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2
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建筑。
3
群众文化活动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推动文艺普及。
体制机制创新
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加强文化管理和监管,提高 文化部门的服务能力和管理 水平。
优化文化资源配置
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发挥文 化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提 高文化服务水平。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人 民群众是创造社会主义文 化的主体。
2 服务于人民
文化应该为人民服务,满 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3 反映客观规律
文化应该反映社会主义发 展的客观规律和主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追求国家和人民的繁荣 和发展。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和 尊严。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友善:倡导友善互助的社会交 往方式。
目标和任务
目标 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形 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完整体系。
毛概课件_第十章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基础 值体系的基础;它以行为规范的方式涵 基础; 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 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 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从而使这一体 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 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 八荣八耻” 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 荣辱观, 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 概括, 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目标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 康素质明显提高, 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 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 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 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 和医疗卫生体系; 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 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 逐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 逐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 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在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兴,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共同理想。 这个共同理想,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 这个共同理想,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 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 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和凝聚力。 和凝聚力。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坚持其他三个 精髓; 方面的精神条件。 方面的精神条件。
说课-毛概第十章
说课-毛概第十章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案)一、教学理念与目标1.教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立人”是当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理念,也是本章应遵循的教学理念。
结合本章教材内容特点、高职教育特点和高职学生素质特点,这一理念可分解为以下四个“相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理念:(1)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充分发挥教师真信(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真情(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中的激情和真情打动学生)、真见(对学生关注的文化和社会热点问题的真研究真见解)的主导作用,旗帜鲜明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正确的引导;同时,在教学中要尊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做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的选择和判断,将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机结合起来。
(2)理论和实际相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凸显时代性、现实性,要贯彻“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育原则。
为此,在本章教学中,理论要联系当代世界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现状,把无形的、虚的东西和有形的、实的东西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地讲清教材中的理论观点;尤其要结合深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文化素质现况,从典型事例入手,正确运用理论进行分析解决,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澄清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观、价值观。
(3)传统和现代相统一。
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扬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现代内容。
从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过程着手,通过分析、比较,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基本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基本理论,通过史论结合,传统和现代相统一,让历史鲜活,让理论丰满。
(4)“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教材内容体现的是共性的知识、共性的资料、共性的目的要求,不同类型的院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均有其个性,本章教学注重将“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为统编教材注入个性活力。
毛概课件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理论: 无产阶级文化领导的民族的科学 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提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 为中用。
2、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 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思想。(两手抓、“四有”
新人)
3、江泽民: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建设的目标,即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主旋律与多
样化的统一)
■ 先进文化:符合人类社会发展
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 流的文化。
4、胡锦涛: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和 谐文化、文化创新)
■ 和谐文化: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 础的文化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 想体系,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创建和谐世 界的前提条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四位一 体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 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 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 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 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 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毛概)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目标)一、贯彻新发展理念1、五大发展理念(如何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五大发展理念(作用和地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短期)1、新常态表现在三个方面:发展速度、发展方式、发展动力2、在新常态背景下,推进供给侧改革,主要内容:(想不起来从经济新常态往回推)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六个层面)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6 个举措)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目标)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注意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毛概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建设精编版
要点: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十九大报告)
⑤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 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3)多党合作的方式
A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
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
参政议政;
B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
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C 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
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进入国家机关 担任领导职务等。
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党外人士共商国是
(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 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 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 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 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1.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无产阶级专政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人士居多; ⑤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1945年由部分文教界知识分子组成; ⑥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解放前由部分归国侨眷组成; ⑦九三学社,原称民主科学社,1949年9月3日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改称现
名,由部分文教科技界知识分子组成; ⑧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1947年由部分台湾籍人士组成。
各级人民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 原则讨论决定国家和地方大事。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体现 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毛概 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 (3)文化多元化形成了世界各种文明的 相互交融和相互冲突。 • 详情可阅读亨廷顿的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3、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 战略机遇期——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生存、发展和 实现某方面重大突破时所面临的有利时期。 • 21世纪初,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有利条件 和发展机遇: • 第一、物质技术基础更强固; • 第二、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 第三、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 • 第四、制度优势渐现; • 第五、反腐力度持续加强; • 第六、外交空间不断扩大。
• 1953年12月,周恩来所提出的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 基本准则。 • 20世纪70年代后提出的“一条线”外 交战略,也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 则。
表明中国政府走和平发展之路
世界局部战争依然存在:
世界局部战争:
1998年美国炸我驻南使馆
Isis 斩首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在曲折中发展
• (1)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 二战后的“两极”格局随着苏东剧变而宣告终结,当今
世界正朝“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方向发展。 •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浪潮势不 可当,其主要特征是使世界各国的生产、 交换、分配和消费走向全球化,使世界各 国的经济联系加深。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一 种机遇,又是严重的挑战。
• 在20世纪60-70年代初期,由于我 国周边环境复杂化和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 毛泽东的基本判断是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 世界大战,于是当时提出了“备战备荒为 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等 口号,立足于打世界大战。 • 新中国成立后的4次局部战争: • 抗美援朝战争、中苏珍宝岛战争、中印战 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争。
毛概第十章
3.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 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 心问题。” (1985年)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基本点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 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我们在十六大提出,指本世纪头20年。十八大进 一步强调。
2.当今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
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 因素在增加; 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发挥后发优势的条件更 多; 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
国际方面的不利条件 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影响出口;
国内的不利因素 经济增长下Fra bibliotek压力增大;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1.和平发展道路 界定:以和平为条件谋发展,以发展为动力促和 平。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是 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道 路。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1949—1960 1960—1972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 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政策 两个拳头打人(同时反对美苏)
1972—1979 一条线 一大片(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 洲国家、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努力, 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1979—1989 “真正的不结盟”战略
《毛概》精品课教案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导思想、重要性。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致性。
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
精神文化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六大又具体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奋斗目标,即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指导思想: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毛概第十章第一节ppt课件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
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
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
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1、“二为”服务; 2、“双百”方针; 3、“三贴近”; 4、“古为今用、洋为
中用”原则; 5、抓繁荣、抓管理。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
•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化发 展的内在规律)。
文化力
文化力的表现: 理论指导力、理想凝聚力、 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 科技创造力、法纪整合力、 艺术熏陶力。
文 化力
理 理 道 舆 科法 艺 论 想 德 论 技纪 术 指 凝 教 导 创整 熏 导 聚 化 向 造合 陶 力 力 力 力 力力 力
(3)为现代 化建设提供 智力支持、 精神动力和 思想保证。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 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 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 人们的精神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精神文明
• 精神文明是人类 改造主观世界方 面所取得的精神 成果,它表现为 教育、科学、文 化的发展以及道 德、理想、情操 的升华。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
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
东北农业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第十章S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深圳爱心大使丛飞
以集体主义为原 则进行社会主义道 德建设
个体
整体 统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在全社会倡 导以“八荣八 耻”为主要内 容的社会主义 荣辱观教育, 加强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 庭美德教育。
树立和实践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意义
第一,它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的必然要求。
本节的主要内容
价值、人的价值、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 值体系的概念
核心价值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类别
关联概念解释
价值? 人的价值? 价值观? 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
反映社会意识形态本质、成为特定国家、 民族基本精神依托、维系社会系统运转正 常化、秩序化的价值体系。
1993年3月31日,江泽民主席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 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了64字的创业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艰苦奋斗、知难而进, 学习外国、自强不息,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同心同德、顾全大局, 勤俭节约、清正廉洁, 励精图治、无私奉献。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理想就是目标,理想决定行动 有共同理想,才有共同目标,才有共同行动
共同理想代共表同了理中想国:各在中族国人共民产的党根的本领导利下益, 和要求,是社会走各中个国阶特层色、的各社会个主群义体道的路共,同实现目 标特色,社是会团主结义全国的中最党各强华高人大族民理的凝人族想最民聚的:高力,伟理理量同大想想复是有心。兴实层同。现次德共,建产中设主国中义共。产国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 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 统、准确通俗的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领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牢记“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分析和阐述较简单的文化现象;培养学生对照“八荣八耻”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多元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开放性和文化安全性”等“关系性”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
此外,本章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章整章、第二章第一节普遍重复,如何在避免重复的基础上,让教学富有新颖性、深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便成为教材处理和教学内容处理过程中一个必须妥恰解决的难题。
三、教学方法与准备
1.教学方法:
(1)教师的教法:讲授法;参与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启发思考法;情感参与法;
(3)传统和现代相统一。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扬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现代内容。从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过程着手,通过分析、比较,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基本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基本理论,通过史论结合,传统和现代相统一,让历史鲜活,让理论丰满。
2.教学难点
(1)关系类难点:如何认识文化、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2)概念类难点:如何把握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3)观念类难点:如何理解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持久的繁荣发展;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四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案)
一、教学理念与目标
1.教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立人”是当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理念,也是本章应遵循的教学理念。结合本章教材内容特点、高职教育特点和高职学生素质特点,这一理念可分解为以下四个“相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理念:
(1)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充分发挥教师真信(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真情(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中的激情和真情打动学生)、真见(对学生关注的文化和社会热点问题的真研究真见解)的主导作用,旗帜鲜明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正确的引导;同时,在教学中要尊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做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的选择和判断,将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机结合起来。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强国意识、文化育人意识和文化安全意识;强化学生“扬荣抑耻”的荣辱情感;激发学生追求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指导方针;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
案例:2007年5月9日,我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文科单独招生考试面试的主考官之一,整整十二个小时,我和另外六名主考官面试260名深圳市内外的考生,但只有20人将被录取,竞争非常激烈。我深深担忧一种现象: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英语实验学校的同学表示:英语是非常非常优美的语言,我特别特别喜爱。主考官忍不住问其中一位考生,喜欢到何种程度,他说:到了痴迷的程度;还有一位女同学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流利地讲英语,老师打断她,要求她讲中文,她停下来,长时间地沉默不语,我们七位主考官十分诧异,焦急地看着她(该题45分),她竟然无奈地表示:对不起,我不会用中文自我介绍。主考官们面面相觑。
(2)学生的学法:讨论法;辩论法;网上自主学习法;主题演讲、诗朗诵等。
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网页、视频资料、阅读资料、音乐、辩题等。
四、课时安排:4学时
五、教学过程:
放广东民乐《喜洋洋》(同学们不熟悉)
提问:2500多年前,中国有一位圣人在教学中与弟子问答的语言及他在生活中的言行,被学生记录下来,汇集编纂成儒家学派最经典的著作。著作名称是什么?(《论语》),《论语》是孔子思想最集中的反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代表作,《论语》共有20篇,完整读过其中一篇的同学请举手(少)。
(4)“共性”和“个性”相统一。教材内容体现的是共性的知识、共性的资料、共性的目的要求,不同类型的院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均有其个性,本章教学注重将“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为统编教材注入个性活力。即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实行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方式,从高职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出发,教学方法努力贴近高职学生实际,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讨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意识。
外国电影电视同学们耳熟能详,口口传唱,对广东传统音乐、中国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甚至不能用母语做自我介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面对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中国高等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文化价值取向的人才?中国该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是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甚至是很多人深表忧虑的问题。
(2)理论和实际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凸显时代性、现实性,要贯彻“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育原则。为此,在本章教学中,理论要联系当代世界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现状,把无形的、虚的东西和有形的、实的东西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地讲清教材中的理论观点;尤其要结合深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文化素质现况,从典型事例入手,正确运用理论进行分析解决,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澄清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