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事思想
进攻-俄罗斯军事思想的主要特色
1、以北约为主要对手
2、以遏制地区性武装 冲突为重点
3、重视核力量的威慑 作用和机动力量的实 战作用
04 俄罗斯强国梦
两次车臣战争
第一次 第一次车臣战争给俄军带来严重的伤亡代价。根据官方数字,俄军死亡人数为3826人, 伤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踪。此外,这次战争亦导致超过10万平民死亡,大量设 施遭严重破坏。 第二次 俄军总参谋部宣布,从第二次车臣战争打响到2月初,俄军以阵亡官兵一千一百七十三 人的代价,击毙叛军约一万人,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
沙皇时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德国安哈尔特-查尔布斯特亲王之女, 同时也是俄罗斯留里克王朝-特维尔大公后裔。出生名为 索非亚· 弗雷德里卡· 奥古斯塔· 冯· 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多恩堡。1744年被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一世挑选为皇位 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 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在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 而即位。叶卡捷琳娜主张开明专制、严厉的法治主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叶卡捷琳娜统治期间,俄罗斯帝 国向南、向西扩张,从奥斯曼帝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手 中将包括新俄罗斯、克里米亚、北高加索、右岸乌克兰、 白俄罗斯、立陶宛和库尔兰在内的大片领土纳入囊中。 参与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 地区,并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1796年11月,因中风结 束辉煌的一生。
哈 尔 科 夫 战 役
斯 大 林 格 勒 战 役
第 二 次 哈 尔 科 夫 战 役
库 尔 斯 克 战 役
高 加 索 战 役
摩 棱 斯 克 战 役
斯 大 林 突 击
柏 林 战 役
03 苏联霸权主义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 战略进攻成为苏军基本的和决定性的作战 类型 1、通过一系列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的实施,基本解决了如何正 确地选择主要突击方向 2、如何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大量兵力兵器,建立强大 的进攻集团 3、如何突破敌人的战略防线并向纵深发展进攻 4、如何合围并消灭敌人的重兵集团 5、如何达成战略突然性等重大问题
俄罗斯军事问题论文讲解
俄罗斯与日本北方四岛问题及对于中国的启示摘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国际关系遭遇“海洋世纪”的冲击。
各国海洋权利冲突加剧,任何岛屿的获得不仅意味陆疆的扩大,而且意味着海疆的拓展。
作为海洋大国,我国可管辖海域近300万平方公里,研究海洋权利的争夺对我国“蓝色领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北方四岛”作为我国周边的海岛纷争地带,从岛屿与海洋权利争夺、岛屿与海洋权利谈判、岛屿和我国海洋权益争夺前景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无疑在理论和现实上对我国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北方四岛”、海权、争端、中国、启示正文:一、北方四岛问题与海洋权利争夺从太空俯视北方四岛,它南接日本北海道,北临千岛群岛,西隔鄂霍次克海。
从传统的海洋权利来看,它是俄罗斯在西太平洋的咽喉,日本北部海上利益的要害。
从目前的海洋权利来看,谁控制了它,谁就把周边海域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在此背景下,我们不难看出北方四岛与俄日海洋权利的密切联系。
首先,争夺北方四岛就是争夺战略交通权。
海洋是世界交往的重要桥梁,也是强国的必争之地,自古海上的主要航道、狭窄海域和海上咽喉要道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北方四岛是俄罗斯在西太平洋的咽喉,一旦丧失就等于封死了鄂霍次克海通向太平洋的大门,割断了太平洋舰队的交通航线,让出了择捉和色丹的优良不冻港,甚至危及到堪察加半岛海军基地战略核潜艇的安全。
俄军总参谋部曾在《总参谋部关于划定领土问题的决定》报告中称:北方四岛“不仅能扩大俄的防御范围和确保堪察加军事基地的运输通道,而且在发展太平洋舰队方面起主要作用,四岛对俄在远东地区的防御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一旦日本占有四岛,将对俄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目前,俄罗斯在国后、择捉已经建有5个空军基地,驻有米格-23和图-22“逆火”轰炸机。
日本对北方四岛的海洋战略交通也有清醒认识。
日本是个地形狭长的小小岛国,内陆任何地方距海岸都不超过120公里,海洋交通防御系统决定其在战争中的胜负。
如果日本能够收回北方四岛,就可以减少俄罗斯海上进攻的概率,同时将自身防御范围向北扩大200公里以上。
试论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
试论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1. 引言1.1 引言俄罗斯作为世界强国,拥有悠久的战略思想传统。
这些思想在俄罗斯历史的不同时期得到了不同的体现和发展,成为俄罗斯军事实力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从俄罗斯战略思想传统的起源开始探讨,分析彼得大帝时期、拿破仑战争时期、斯大林时期以及当代俄罗斯的战略思想。
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俄罗斯的战略思想演变过程,以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始于古代俄罗斯的建国时期,受到拜占庭帝国和蒙古帝国的影响。
在俄罗斯沙皇时代,战略思想更加注重领土的扩张和保卫,体现出俄罗斯对自身国家利益的重视。
随着彼得大帝的改革,俄罗斯的军事思想开始向西方学习,强调现代化和技术革新。
拿破仑战争时期,俄罗斯在与拿破仑的长达数年的战争中,形成了以游击战为主要战术的战略思想,对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斯大林时期,俄罗斯的战略思想更加强调集中力量,实行大规模战略调配。
当代俄罗斯在全球化和军事技术领域的挑战下,不断调整和发展自身的战略思想,以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通过对这些时期的战略思想传统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俄罗斯的战略思想演变历程,以及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贡献。
2. 正文2.1 战略思想传统的起源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
在这个时期,俄罗斯的领土往往遭受外部入侵,因此为了保卫领土和民族利益,俄罗斯的统治者开始形成自己的战略思想。
他们强调国家安全和领土保卫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确保国家的独立和稳定。
在俄罗斯的历史上,战争和军事行动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政治变革的重要手段。
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强调了战争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战争和冲突中,俄罗斯的统治者和军事领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战略思想,建立起一套适应国家实际情况的军事理论和战略原则。
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起源于对国家安全和领土保卫的迫切需求,经过历代统治者和军事领袖的不断总结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军事思想体系。
试论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
试论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摘要】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受其独特的地缘政治背景和历史文化影响。
传统军事思想强调国家安全和领土保卫,彼得大帝时期开始了西化倾向,斯大林时期注重军事优先和集权主义。
冷战时期发展了核战略和军事扩张,普京及后续领导人调整战略以适应当代环境。
俄罗斯的战略思想延续性强,在面对当前地缘政治挑战时仍保持强硬立场。
未来俄罗斯的战略思想可能会面临调整,但仍将坚守国家利益和安全为首要考量。
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不仅塑造了其国家形象,也直接影响着国际关系格局。
【关键词】俄罗斯, 战略思想, 传统, 地缘政治, 彼得大帝, 斯大林, 冷战, 普京, 政策调整, 延续性, 挑战, 发展方向1. 引言1.1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背景俄罗斯作为欧亚大陆上最大的国家,其地缘政治背景极为复杂且多变。
自古以来,俄罗斯一直处于和西方国家以及其邻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中。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位置,拥有广阔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使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地缘政治角色之一。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背景也受到其周边地区的影响。
西方国家长期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遏制俄罗斯的影响力,而俄罗斯则努力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地缘政治位置。
俄罗斯的邻国,如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格局。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也给其带来了一定的地缘政治挑战。
俄罗斯的南部边界与中亚国家接壤,这一地区一直是地缘政治竞争的焦点。
俄罗斯还拥有众多海岸线,因此海洋安全问题也成为俄罗斯政府长期关注的领域。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背景既受到国内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周边地区和国际因素的影响。
了解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背景对于理解其战略思想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1.2 战略思想的重要性战略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为国家制定长期、全面的发展方针和政策,引导国家在外交、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行动。
战略思想能够帮助国家深入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准确把握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发展方向,从而制定出对应的战略计划和政策措施。
试析21世纪初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及其发展走向
试析21世纪初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及其发展走向自1991年俄罗斯联邦成立以来,俄罗斯军事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战略环境,经过叶利钦时期、普京时期以及现在梅普组合执政三个时期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
根据俄罗斯2009年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不久俄罗斯将出台新的军事战略,回顾以往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的历程,可以预见新军事战略的基本走向。
标签:21世纪;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进入21世纪俄罗斯在继承前苏联军事战略遗产过程中,根据变化的外部环境,不断对军事战略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军事战略凸现灵活性与务实性。
2009年5月12日梅德韦杰夫颁布新的国家安全战略,为军事战略新一轮调整指明了方向。
一、21世纪初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的演进轨迹2000年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后,俄罗斯面临严峻的安全威胁。
普京针对俄罗斯军事战略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了新的回答,有效的保护了国家利益,确保了国家安全。
普京时期(2000—2008年)俄罗斯军事战略做出了两次调整。
(一)普京时期俄罗斯军事战略第一次调整该阶段俄罗斯奉行“积极的现实遏制”军事战略。
2000年普京签发总统令先后颁布了《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俄联邦军事学说》等指导俄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这些文件从宏观上确立了新世纪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的框架,并对于叶利钦后期的“现实遏制”军事战略做出了修正,反映了普京对于俄罗斯军事战略新的思考。
(二)普京时期俄罗斯军事战略第二次调整该阶段俄罗斯奉行“以核遏制为依托的机动”战略。
2003年10月,俄罗斯国防部公布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发展的紧迫任务》的构想文件,标志着俄军军事战略的新调整拉开序幕。
该文件颁布后,俄军第一副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指出,该构想是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威胁判断、军事力量的建设等方面做出的补充。
①2004年2月俄军举行了“安全—2004”战略核演习,巴卢耶夫斯基宣称,“我们现在这样表述武装保卫俄罗斯的主要组织原则:以核遏制为依托的机动战略”。
军事思想
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为骨干——坚决依靠人民 群众,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地方 武装、民兵与游击队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 争相结合。
四、战略战术 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要敢打必胜的信心, 讲究斗争策略和斗争艺术) 2、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辨证地认识战争的本质,实现战 争的目的) 3、积极防御(攻势防御或决战防御,不断削弱和消耗强敌, 改变力量对比)。 五、国防建设理论 1、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军队,抵御外敌入侵 2、发展尖端国防科技 3、积极防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导弹、核武器的出现,给战争本身及其作
战方法带来许多新特点。美国历届政府提出的《核战略》、 《遏止战略》、《战略防御倡议》、《空地一体战》等。
(基本执导思想: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凭借先进的技术兵 器,特别是核武器,保持强大的威慑力量和军事优势。新军 事革命的到来,必将会对军事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三)、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1、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需 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政治和军 事上有利。) 2、坚决执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 定的。 3、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4、立足打赢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五)、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两面作战;强调进攻战、速决战、闪击战;防御不应该是单 纯守势;运用间接路线战略等。许多内容反映了近代、现代 战争的客观规律,因而也成为各国军事理论体系的重要认识 来源。
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拿破仑 (1769.8.15~1821.5.5) 20多年欧洲战场,指挥大 小战役60次,没有留下理 论著作。“真正的军事艺 术巨匠”。马克思称赞: “伟大的军事家”。
世界主要大国军事思想
世界主要大国军事思想(1)美国军事思想美国军事理论创新(“冷战”后)1、军事战略理论:着眼于应对危机,快速反应2、作战理论:着眼于提高自身效能,瓦解敌作战体系3、军队建设理论:着眼于把美军打造成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军队天权论主要动因(2007.8.9):1、需要统一的太空力量理论指导美国太空开发和利用2、需要制定新的太空游戏规则3、需要以马汉式的方法确定一套有关太空力量的战略理论主要内容:1、界定“太空”“太空能力”“太空力量”概念太空:距地球表面93英里(约150千米)以外宇宙太空太空能力:在太空从事某些活动能力太空能力行为体:参与太空活动的国家或非国家实体太空力量:通过利用太空,影响其他行为体的行为并在特殊情况下影响太空环境本身,达成己方意图的能力2、三个时代第一太空时代:威望(1957-1991)第二太空时代:信息(1991至今)第三太空时代:财富(可能)3、三个领域:民用领域—最好的合作领域商用领域—既竞争也合作国家安全领域—竞争4、要素构成、力量构成:(要素情况下相对应)社会文化力量——民用经济力量——商用安全力量——军用5、主张修改太空规则:第1,当前国际体系下的太空游戏规则及其面临挑战第2,“永久稳定性”——共同目标(太空大国)第3,太空行为体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主要特点:(“反恐战争”背景提出)突出综合强调合作着眼未来聚焦规则美国战略威慑主要观点战略威慑:阻止威胁美国重大利益和国家存亡的敌对侵略或迫在行动。
新观点:1、重心决定性地影响敌方的决策过程2、时间上贯穿平时、危机时和战时的全过程,在太空同时覆盖多个责任区3、“系统整合” 对敌人决策过程施加影响以实现威慑目的的最有效方法4、制定战略威慑计划必须考虑到关键的不确定因素5、谋求11种必要的战略威慑能力6、强调核打击不可替代的作用7、扩展常规威慑内容8、重视太空威慑9、强化信息威慑决策周期论(约翰·博伊德 1997年提出)决策周期论:又叫OODA循环论或OODA周期论四个环节:观察、判断、决策、行动(相互关联、重叠的循环——战争中谁能够更快的完成这一循环,并打乱敌方循环,谁就能够赢得主动和胜利)主要观点:四个环节:观察,通过感觉收集材料判断,对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以形成思想观点(重中之重)决策,基于已形成的思想观点,对行动方案定下决心行动,实施决心一个重心:判断——塑造我们与环境互动的方式——塑造我们观察、决策、行动的方式四个因素:多变、快速、主动、和谐(能否进入对方的OODA周期,最快方式完成自己的OODA周期,关键取决四个因素)三个领域、三个层次:(相对应)道德——道德战心智——心智战物理力量——物理战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个人实战经历、广博的知识、个人创新努力、美国在越南战争所形成的反思和探讨的特殊环境:1、实践基础:空中格斗的实战经验2、理论基础:《战争论》、《孙子兵法》3、方法论基础:现代科学理论(战略研究)4、出发点:对人性的本质的研究(军事理论研究)5、良好氛围:越南战争的失败进行的反思和改革更新当代美国军事哲学思想的基础: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提供科学方法,创造性吸收《孙子兵法》东方兵学精髓,总结世界军事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一套全新的具有普片指导意义的战争决策理论,根本上改变了西方中技术轻战术、重实力轻谋略的传统军事思维,为当代美国军事思想解放奠定基础。
略论俄罗斯军事改革及对我军的启示
略论俄罗斯军事改革及对我军的启示顾俊摘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了重振大国雄风,在进行政治、经济领域改革的同时,也在努力推动军事改革。
俄罗斯的军事改革,是根据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决定所实施的对国家军事力量的重大变革,包括变革国防领导和军事指挥体制、军队补充和动员体制、组织编制等等。
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军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军事改革作者:顾俊,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讲师近年来,俄罗斯军队的军事改革浪潮波澜起伏,引人瞩目。
不断深化对俄罗斯军事改革的认识与研究,对于我军的建设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俄罗斯持续推进军事改革的动力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所进行的军事改革,虽然经历了种种困难与挫折,但仍然一轮又一轮不懈地向前推进。
其历史悠久的军事文化传统和来自诸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形成了其持续推进军事改革的动力。
(一)独具特色的军事文化传统俄罗斯是一个具有丰富军事历史遗产的大国,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小小的基辅公国发展到地跨欧亚大陆、总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六分之一的世界大国,军队对于俄罗斯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俄罗斯始终把军事力量的强大,看作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与其他西欧国家相比,俄罗斯的经济水平一直相对比较薄弱,为了赶超西欧强国,历代沙皇,包括之后的苏联领导人,都把“军事强国”作为一种基本发展模式。
为了保持军队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俄罗斯曾先后进行了过数次较大的军事改革。
这些重大的军事改革,不仅推动了俄罗斯军队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也极大地拓展了俄罗斯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地理及政治版图。
苏联解体之后,作为苏联主要继承国的俄罗斯国力一度一蹶不振,军队建设受到很大冲击。
具有浓厚尚武精神和军事文化传统的俄罗斯非常清楚,要重塑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国的地位,必须通过新的军事改革锻造强大的俄罗斯军队。
(二)国家转型发展和安全环境的变化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国,自然也是苏联解体恶果的最大承受者。
军事思想总结800字高中
军事思想总结800字高中军事思想总结(800字)军事思想作为军事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军队的建设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地域中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军事思想的首要任务是打赢战争。
在古代,古希腊将领孙子通过《孙子兵法》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强调以智取胜。
这一思想在古代军事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的军事思想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军事思想经历了多次演变。
在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燃烧了大量古代典籍,使得中国的军事思想几乎荒废。
到了两汉时期,陆机撰写了《论兵》,对战争的策略和战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到了宋朝,陆秀夫提出了“以兵象棋之法论兵”的思想,将兵法和象棋的棋局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军事思想研究的一大特点。
在西方,军事思想的发展更为早期和系统。
希腊思想家克利斯托斯在古希腊时期撰写了《撒福尼特》、《巴拉姆那的法则》等著作,其中包含了一些军事思想的内容。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军事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法国的吕佐和瑞士的索麦尔在著作中对战争的性质和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7世纪,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提出了“攻坚战术”和“灵活作战”两大原则,为后来的军事思想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军事思想在近代发展得更加迅速。
19世纪末,普鲁士的军事思想家冯·克劳塞维茨以其《战争论》成为整个军事领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从哲学的角度全面阐述了战争的本质和规律。
斯大林则在苏联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提出了“集中兵力、速胜敌人”的思想,这对于指导苏联在二战期间的军事行动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战争形态的变化,军事思想也不断发生着变革。
进入20世纪末和21世纪,信息化战争、网络战等新型战争形态的出现给军事思想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今世界,美国的空中优势思想、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思想、俄罗斯的混合战争思想等都成为了各国军事战略建设的重要内容。
俄罗斯国防教育特点
俄罗斯国防教育特点【关键词】俄罗斯国防教育启示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对国防教育的高度重视始终如一。
俄罗斯的国防教育,在前苏联国防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近20年的摸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这20年,为了适应新的周边环境和国家战略,俄罗斯顶着美国强权政治和北约不断东扩的重压,快速发展出了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防教育理论和体系。
一、俄罗斯国防教育特点1.拥有完善的法案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传统,在新建立起的法律体系中,以《国防法》确立了国防教育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加强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以专门法律为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保障。
为了保证在公民服兵役前进行必要的国防教育,俄罗斯的《兵役义务与服役法》对国家在公民服役前进行国防教育的范围、内容、组织形式以及物质保障等事项作了明确的规定。
2009年通过的《国防法》修正案进一步明确国防教育的任务,使公民接受国防教育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
2.运用历史资源开展国防教育俄罗斯民族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善于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对公民进行社会化、开放式的国防教育,如俄罗斯的许多博物馆都被国家列为国防教育场所,全部免费参观。
俄罗斯在城市道路和公园中还建有许多反映历史上著名战役和英雄人物的雕像,给城市营造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
俄罗斯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还经常举办各种爱国主义的纪念活动。
除了通过媒体加强热爱祖国、保卫家园的宣传外,还通过老战士协会、退伍军人委员会组织向青少年讲述战争年代抗击外敌、同法西斯战斗的历史,使年轻一代加深对军队历史和荣誉的了解,增强保家卫国、爱军习武的意识。
3.大力普及国防教育俄罗斯在普及国防教育方面,既保持了前苏联的一些做法,也进行了一些改革。
由于90年代俄罗斯一直财政吃紧,加之部队的日常管理松散,俄军的征兵工作遇到很大困难,适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入伍后逃兵现象频繁出现,极大败坏了军队的声誉。
为了消除这种影响,俄罗斯大力普及国防教育。
俄罗斯军事思想
质量建军三原则: 质量建军三原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大规模削减军队员额和机构,走质量 1.大规模削减军队员额和机构,走质量 建军之路。 2.重视常备部队的建设。 2.重视常备部队的建设。 3.加强对高技术兵器的研究,大力发展 3.加强对高技术兵器的研究,大力发展 核武器,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作战原则: 作战原则:
(3)以东亚、西太平洋为重要战略区,逐步加强
以及驻蒙、北方四岛、越。
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以形成东西两线相互策应 的态势。四军区:中亚、远东、后贝加尔、西伯利亚
(4)加强那南下扩张、把东西两线连接起来,从
侧翼包围欧洲。非、亚国家军事渗透;南方战区。
(四)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 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
“合理够用”建军方针: 合理够用”建军方针:
(1)依据: 国际形势;经济发展需要;新军事学说的需 要;军事战略调整的需要。 (2)主要内容: a.武装力量要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 b.谋求低水平的战略均势; c.改变军队的进攻性机构,保持够用的防御性 部队; d.重视军队的质量因素。(原来“以量补质, 重视军队的质量因素。(原来“ 先量后质” 先量后质”;尖端军事领域同美国竞争。)
2005年10月,在俄军召开的军事工作会议上, 2005年10月,在俄军召开的军事工作会议上, “非对称回应”作为一种军事思想被正式采纳。 非对称回应”
(一)主要内容:
“非对称回应”军事思想的实质就是放弃军备竞 非对称回应” 赛和对战略均势的追求,找准对手弱点,发挥自 赛和对战略均势的追求,找准对手弱点,发挥自 己在各个领域的局部优长,从方式、手段、时间、 己在各个领域的局部优长,从方式、手段、时间、 领域等方面对威胁和挑战做出非对称回应;在美 领域等方面对威胁和挑战做出非对称回应;在美 国强势领域避其锋芒,在美国没有防范和薄弱的 领域主动出击,特别是要以最廉价、最可靠的手 领域主动出击,特别是要以最廉价、最可靠的手 段遏制或击败对手,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段遏制或击败对手,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世界主要大国军事思想
世界主要大国军事思想(一)美国军事思想美国军事理论创新(“冷战”后)1、军事战略理论:着眼于应对危机,快速反应2、作战理论:着眼于提高自身效能,瓦解敌作战体系3、军队建设理论:着眼于把美军打造成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军队天权论主要动因(2007.8.9):1、需要统一的太空力量理论指导美国太空开发和利用2、需要制定新的太空游戏规则3、需要以马汉式的方法确定一套有关太空力量的战略理论主要内容:1、界定“太空”“太空能力”“太空力量”概念太空:距地球表面93英里(约150千米)以外宇宙太空太空能力:在太空从事某些活动能力太空能力行为体:参与太空活动的国家或非国家实体太空力量:通过利用太空,影响其他行为体的行为并在特殊情况下影响太空环境本身,达成己方意图的能力2、三个时代第一太空时代:威望(1957-1991)第二太空时代:信息(1991至今)第三太空时代:财富(可能)3、三个领域:民用领域—最好的合作领域商用领域—既竞争也合作国家安全领域—竞争4、要素构成、力量构成:(要素情况下相对应)社会文化力量——民用经济力量——商用安全力量——军用5、主张修改太空规则:第一,当前国际体系下的太空游戏规则及其面临挑战第二,“永久稳定性”——共同目标(太空大国)第三,太空行为体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主要特点:(“反恐战争”背景提出)突出综合强调合作着眼未来聚焦规则美国战略威慑主要观点战略威慑:阻止威胁美国重大利益和国家存亡的敌对侵略或迫在行动。
新观点:1、重心决定性地影响敌方的决策过程2、时间上贯穿平时、危机时和战时的全过程,在太空同时覆盖多个责任区3、“系统整合”对敌人决策过程施加影响以实现威慑目的的最有效方法4、制定战略威慑计划必须考虑到关键的不确定因素5、谋求11种必要的战略威慑能力6、强调核打击不可替代的作用7、扩展常规威慑内容8、重视太空威慑9、强化信息威慑决策周期论(约翰·博伊德1997年提出)决策周期论:又叫OODA循环论或OODA周期论四个环节:观察、判断、决策、行动(相互关联、重叠的循环——战争中谁能够更快的完成这一循环,并打乱敌方循环,谁就能够赢得主动和胜利)主要观点:四个环节:观察,通过感觉收集材料判断,对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以形成思想观点(重中之重)决策,基于已形成的思想观点,对行动方案定下决心行动,实施决心一个重心:判断——塑造我们与环境互动的方式——塑造我们观察、决策、行动的方式四个因素:多变、快速、主动、和谐(能否进入对方的OODA周期,最快方式完成自己的OODA周期,关键取决四个因素)三个领域、三个层次:(相对应)道德——道德战心智——心智战物理力量——物理战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个人实战经历、广博的知识、个人创新努力、美国在越南战争所形成的反思和探讨的特殊环境:1、实践基础:空中格斗的实战经验2、理论基础:《战争论》、《孙子兵法》3、方法论基础:现代科学理论(战略研究)4、出发点:对人性的本质的研究(军事理论研究)5、良好氛围:越南战争的失败进行的反思和改革更新当代美国军事哲学思想的基础: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提供科学方法,创造性吸收《孙子兵法》东方兵学精髓,总结世界军事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一套全新的具有普片指导意义的战争决策理论,根本上改变了西方中技术轻战术、重实力轻谋略的传统军事思维,为当代美国军事思想解放奠定基础。
军事理论
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军事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P12、国防的类型及代表的国家:P3-4一、扩张型国防:美国二、联盟型国防:日本、法国、英国、俄罗斯三、中立型国防:瑞士四、自卫型国防:中国3、结合国防法谈谈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识:(论述题)步骤:一、公民国防权利和义务的定义。
二、公民国防权利和义务包括哪些内容。
三、结合书本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
P11-P13例:公民的国防权利是指宪法、法律赋予公民在国防活动中享有的权利或利益,国家从法律和物质上保障公民享有这种权利的可能性。
公民的国防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在国发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责任,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落实。
公民享有相应的国防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义务。
公民享有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补偿的权利。
国民也负有五个国防义务,公民有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条件,每一个公民都享有相应的国防权利;公民在享有相应的国防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国防义务。
4、武装力量: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P195、中华人民解放军有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现役部队由海军、陆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第二炮兵不是炮兵)中国海军于1949年4月23日成立,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
P196、国防动员:是一种特定的军事实践活动。
国防动员是以国家为明确主体的自卫型战争动员,是一个主权国家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而采取的措施。
P207、国防动员的类型(简答):武装力量动员(包括现役部队动员、后备兵员动员、民兵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政治动员、国防教育。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
二、苏联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 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府组织建立起了一整套苏联学校德育模 式。这一德育模式在之后的七十多年间陆陆续续地由当局政府进 行了些许改革,并沿用至苏联解体。 • 苏联学校德育模式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道德基础上的, 运用具有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组织和个人,以组织、 领导权威为主导,进行动员和灌输,形成广大青少年进行自我教 育的样式,以最终实现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共产主义新人为任,是 具有革命传统的权威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二所涵盖的所有信息 和内容
在德育途径和方法上,苏联在大、中、小各级学校都开设共产主 义思想教育课程,诸如中、小学的道德原理,劳动教育、法制教 育课等,还通过文学、自然、美术、音乐等课程渗透共产主义思 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在中学高年级开设“共产主义道德基础”以 及“家庭、生活伦理学与心理学”等选修课。在高等学校中除了 将“苏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 “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等作为必修课程外,还开设“苏联法律基 础”、“环境保护”、“马克思列宁主义伦理学”、“美学与美 育”等选修课。同时还根据德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在高校开设“无 神论”、“审美”、“社会主义政治与法律”、“共产主义道 德”、“职业道德”、“国防问题”、“苏联人民的职责”、 “艺术领域意识形态的斗争”等30场常规性的专题讲座,体现了 德育途径重视理论灌输的特点。
• 到19世纪后期,以列宁为首的无产阶级政党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教育纲领, 为专制主义、对外扩张气氛浓厚的俄国带去了清新的空气。他们通过办 《火星报》、发布《党纲》等措施,发起一系列改革。首先,列宁于19 世纪90年代先后发表了诸如《我们的大臣们在想些什么?》(1895)、 《中学农庄和感化中学》( 1895 )、《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 (1897)等一系列论战性著作,既揭露了沙皇政府的反动教育政策,又 批判了自由资产阶级的教育改良主义梦幻,提出了正确的教劳结合观, 即“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劳动生产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 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 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 度”。[4]之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于1900年组织创办了《火星报》,散 发大量传单和小册子,反复、全面、深刻地揭露了沙皇政府教育政策的 反动性及其所谓“改革”的虚伪性、专制政治同正教教会结成联盟的危 害性,发动和支持广大教师及学生开展自由、民主、革命运动。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大众传媒被认为是最具有影响的社会教育力量。
大众传媒为儿童、青少年一代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行
为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方向的参考,培养他们的
各种兴趣,甚至影响着儿童和青少年的语言能力。
三、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 俄罗斯不仅重新肯定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出台了各 种政策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现如今,俄罗斯把爱国主 义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第 二 节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 内容、方法与特点
主讲人:吴佳
一、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三、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一、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以重塑民族精神为主要任务的爱国主义教 育
一方面,国家非常注重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如利用民族英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的名字命名城市
经被禁止。这意味着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行的是非
党化、非意识形态化的教育。
(三)以人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道德教育
人道主义价值取向突出表现即使要求提高人的道德
素质。社会所需要的是既受过良好教育又具有高尚品 德的人,所以教育不但要向受教育者提供知识,而且 还要培养和完善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以人道主义为
际主义的关系;理解生态问题、保护世界文化以及
加强国际间的多边合作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对于人
类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
被纳入全人类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生
态问题。
二、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课程教学为主的正面引导法
课程教学是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方式。低
年级阶段主要通过国家、民族与社会、日常生活、行
为规范等方面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年级阶段
以公民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律学等必修课和经济
2.西方近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脉络
西方近代军事思想课程第二讲教案西方近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脉络一、威尼斯的崛起与马基雅维利(一)威尼斯的崛起公元687年,最后的匈奴王“上帝之鞭”阿提拉攻掠阿奎利亚,一些农人和渔民为了躲避战争,来到亚德里亚海湾一片充满沼泽的半岛。
他们在那里建立了社区,由总督管辖。
史称拜占庭威尼斯群岛。
9世纪40年代,威尼斯商业与手工业日益发达,成为独立于拜占庭的城邦国家中心;公元1203年,国力达至鼎盛。
丹多罗总督借用一支拥有500艘战舰的十字军,假借宗教之名,把君士坦丁堡洗劫一空,分得了传说中「四分之一又八分之一的东罗马帝国; 14世纪,威尼斯成为意大利最强大最富有的共和国;公元1418年,民族英雄卡罗·泽诺去世,威尼斯盛极而衰;公元1454年,威尼斯成为君士坦丁堡第一个占领地,从此屈于土耳其的统治;公元1508年,康布雷联盟击败威尼斯,威尼斯主权真正没落;公元1797年,拿破仑的战舰开进大运河,威尼斯共和国寿终正寝; 1866年威尼斯并入意大利共和国,铅华褪尽,湮没了她所有曾经拥有的荣耀和光环,从此委身为意大利一座观光小城。
(二)马基雅维利1. 生平生于1469年5月3日生于佛罗伦萨一没落贵族家庭,卒于1527年6月21日,1494年参加反第奇家族起义,1498年任佛罗伦萨十人委员会秘书,1513年第奇家族复辟,遭到软禁,是西方近代“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
2. 君主统治权术思想(1)军队和法律是权力的基础马基雅维利在总结古罗马和中世纪意大利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君主要巩固自己的权势,必须专心致力于战争,切实掌握军事力量。
君主的惟一“专业”就是军事,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之外,不应该有其他目标和其他考虑。
统治者建立新的秩序,如果没有自己的武装作后盾,就难免遭到毁灭。
军队和法律是立国的两大支柱,没有良好的军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法律,而有了良好的军队,就一定有良好的法律。
(2)君主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精通军事(3)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有害,既可外示仁慈、内怀奸诈,亦可效法狐狸与狮子,诡诈残忍均可兼施(4)君主可以和贵族为敌,但不能与人民为敌(5)君主应当不图虚名,注重实际。
外国军事思想
外国军事思想(AL—7)概论一、外国军事思想的历史沿革(一)古代社会——前2000年到476年(二)中世纪社会——476年到1640年(三)近代社会——1640年到1917年(四)现当代社会——1917年至今(五)主要内容1、原始社会——对战争认识处于蒙昧状态2、生产力的发展,对战争认识开始深化,特别进入古代社会之后,古希腊罗马地区首先获得了发展——它的发展奠定了西方军事思想的基础3、古希腊时代的历史书——《历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远征记》、《高卢战记》、《内战记》(1)要取得战争胜利,必须政治外交军事打击并用,用兵之际计谋胜于刀枪(2)统帅的艺术根据情况采取行动(3)战争艺术的基本原则是避免分散兵力,作战指挥的要旨在于选择时机,迅速行动,击敌要害(4)要做好战争准备,加强军队建设4、中世纪欧洲是在缓慢的进程中向前发展(1)战略、战术学作为科学的概念被提出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2)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付诸实践(3)军队建设有较大发展(4)军事领域出现许多重大改革5、文艺复兴推动欧洲进入近代,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资产阶级的军事理论作为一种理论体系逐渐走向成熟,同时代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宣告诞生(1)17、18世纪大量火器出现并运用(2)文艺复兴推动了思想大解放,拿破仑战争的出现6、1917年,俄罗斯爆发十月革命,外国进入了现当代社会二、军事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军事思想的发展以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和新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为前提(二)军事思想的发展依赖于军事实践特别是战争实践1、实践推动理论,理论总结实践2、实践向理论提出挑战——牵引力3、军事实践检验军事理论(三)军事思想在激烈尖锐的对抗竞争中发展——军事理论与战争的特殊性(四)军事思想在继承和借鉴当中发展(五)军事思想在与哲学思想的相互促进中发展1、哲学思想为军事思想发展提供正确理论武器与方法论基础2、军事思想可推动哲学思想不断发展三、军事思想的地位作用古代奴隶制社会军事思想一、古代希腊军事思想(一)社会的基本情况1、前8世纪,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城邦国家逐渐形成2、政体以雅典为首的民主政体,斯巴达为首的贵族政体3、奴隶与奴隶主、政体矛盾尖锐4、前492—前449年,希波战争5、伯罗奔尼撒战争6、底比斯崛起,击败斯巴达7、马其顿王国的兴起(1)菲力实行中央集权(2)建立常备军(3)菲力死后,亚历山大即位,统一希腊,大举东征(二)主要战争与军事人物1、希波战争(1)前492年正式爆发,前449年结束(2)原因A、前6世纪,波斯帝国壮大,向东向西扩张B、前531年,波斯占领土耳其海峡与色雷斯地区C、前494年,波斯镇压小亚细亚诸城邦起义,由于期间希腊增援,波斯遂于前492年进军希腊(3)进程A、前492到前479年,第一阶段,波斯进攻,希腊防守(A)前492年,大流士派兵水陆并进,进军雅典,海军遭到大风袭击,陆军遭到阻击(B)前490年,波军2万多人横渡爱琴海,在马拉松平原登陆,9月12日,希腊波斯军队展开决战,波斯军失败,即马拉松之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进攻战略主要内容 全球进攻战略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以美国为主要战争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
7成以上兵力部署;1973建立3个战区指挥中心,加紧战 成以上兵力部署;1973建立3 争准备。
(2)控制东欧,使其成为西欧出击的桥头堡。
1968出兵布拉格,社大家庭就是最高主权,将东欧纳入 1968出兵布拉格,社大家庭就是最高主权,将东欧纳入 苏联“军事一体化” 苏联“军事一体化”轨道。
二、冷战时期的苏联军事思想
(一)斯大林时期(1945-1953) (二)赫鲁晓夫时期(1954-1964) (二)赫鲁晓夫时期(1954-1964)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5)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5) (四)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 (四)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 (五)主要特点
3.在回应方式上,强调技术优势并不能 3.在回应方式上,强调技术优势并不能 包打天下,找准对手弱点,使用技术含 量较低的手段以敌意想不到或难以有效 应对的方式回应,同样可以遏制和打败 强大的对手。 4.在回应时间上,强调作战时间的非对 4.在回应时间上,强调作战时间的非对 称运用,坚持的时间越长,胜利的可能 性就越大。 5.在军人意志上,强调战斗意志的强弱 5.在军人意志上,强调战斗意志的强弱 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斯大林时期(1945-1953) 斯大林时期(1945-1953)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巩固二战中的成果,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巩固二战中的成果, 奉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政治;物质; 奉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政治;物质; 战备) 2.军队建设思想:以陆军为主,各军兵种协 2.军队建设思想:以陆军为主,各军兵种协 调发展,全面加强武装力量。(陆战;四军 调发展,全面加强武装力量。(陆战;四军 种;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 3.作战思想:以陆军为主,各军兵种协同作 3.作战思想:以陆军为主,各军兵种协同作 战。(二战经验;陆战场分为战略进攻与战 略防御)。
“合理够用”建军方针: 合理够用”建军方针:
(1)依据: 国际形势;经济发展需要;新军事学说的需 要;军事战略调整的需要。 (2)主要内容: a.武装力量要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 b.谋求低水平的战略均势; c.改变军队的进攻性机构,保持够用的防御性 部队; d.重视军队的质量因素。(原来“以量补质, 重视军队的质量因素。(原来“ 先量后质” 先量后质”;尖端军事领域同美国竞争。)
(五)主要特点
一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二是,以美苏争霸为主线,与美国军事 思想互动发展。 三是,传统战略思维和战略文化对苏联 军事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有人问过一个露西亚人怎么看待苏联解 体? 他说,不 怀念苏联的 人没有良心; 想回到苏联 的人没有脑 子。
三、俄罗斯联邦的军事思想
战争转向准备各种形式的战争,由纯防御原则转向奉行以 现实遏制”为原则的“积极防御” “现实遏制”为原则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二)军队建设思想:走质量建军之路,重视常备部队 :走质量建军之路,重视常备部队 的建设,加强对高技术兵器的研究。 (三)作战思想:放弃过分强调防御的作战方针,强调 攻防结合,先敌行动夺取战争主动权,重视高技术条件下 作战理论的研究。 作战理论的研究。 (四)主要特点: 一是,继承基础上求发展。 二是,以美国为主要对手和以维护大国地位为目标的思 想逐步明确。 三是,重视军事革命对军事思想产生的影响。☆
2005年10月,在俄军召开的军事工作会议上, 2005年10月,在俄军召开的军事工作会议上, “非对称回应”作为一种军事思想被正式采纳。 非对称回应”
(一)主要内容:
“非对称回应”军事思想的实质就是放弃军备竞 非对称回应” 赛和对战略均势的追求,找准对手弱点,发挥自 赛和对战略均势的追求,找准对手弱点,发挥自 己在各个领域的局部优长,从方式、手段、时间、 己在各个领域的局部优长,从方式、手段、时间、 领域等方面对威胁和挑战做出非对称回应;在美 领域等方面对威胁和挑战做出非对称回应;在美 国强势领域避其锋芒,在美国没有防范和薄弱的 领域主动出击,特别是要以最廉价、最可靠的手 领域主动出击,特别是要以最廉价、最可靠的手 段遏制或击败对手,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段遏制或击败对手,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一)军事战略基本原则:重点准备武装冲突和局部
♂
现实遏制: 现实遏制:
1.主要目标: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大国地位, 1.主要目标: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大国地位, 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 2.主要任务:遏制北约东扩,遏制集体安全体 2.主要任务:遏制北约东扩,遏制集体安全体 系内发生的各种级别的军事威胁。 3.基本原则: 3.基本原则: (1) 明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是主要对手。 (2)突出战略核力量的作用。 (3)以欧洲战区为重点,立足打高技术地区 战争。(欧洲、中亚、东亚战争区)
第三讲
当代苏联(俄罗斯)军事思想
当代苏联 (俄罗斯) 军事思想
基本概念
冷战时期 苏联军事思想
俄罗斯联邦 的军事思想
一、基本概念
(一)军事思想
最早出现在1919年伏龙芝《军事思想》 最早出现在1919年伏龙芝《军事思
(二)战争观 (三)关于军队的学说
(3)以东亚、西太平洋为重要战略区,逐步加强
以及驻蒙、北方四岛、越。
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以形成东西两线相互策应 的态势。四军区:中亚、远东、后贝加尔、西伯利亚
(4)加强那南下扩张、把东西两线连接起来,从
侧翼包围欧洲。非、亚国家军事渗透;南方战区。
(四)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 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
苏→历史产物、阶级性、政治工具;1991年“八月事件” 历史产物、阶级性、政治工具;1991年 八月事件” 后取消了对内职责; 俄→增加了对内职责:武装冲突、动乱或骚乱♂
(二)战争观
1.根源: 1.根源: 苏→帝国主义;俄→霸权主义 帝国主义;俄→ 2.本质: 2.本质: 苏→政治(两个方面、核武器); 俄→否定核战争无胜败论的观点(“现实遏制”) 否定核战争无胜败论的观点(“现实遏制” 3.与经济的关系: 3.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协调发展。 4.与科技的关系: 4.与科技的关系: 科技进步引起军事革命,影响战争准备、战争结局。 5.分类: 5.分类: 苏→阶级利益为依据;俄→国家利益 阶级利益为依据;俄→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5)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5)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奉行与美争霸的全球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奉行与美争霸的全球 进攻战略,准备打各种样式和规模的战争, 进攻战略,准备打各种样式和规模的战争, 重视打核武器为后盾的常规战。(无核局部 重视打核武器为后盾的常规战。(无核局部 战争、战役战术核武器、世界核大战) 2.军队建设思想:核军备和常规军备并重, 2.军队建设思想:核军备和常规军备并重, 谋求对美的全面军事优势。 3.作战思想:强调突然袭击、先发制人、连 3.作战思想:强调突然袭击、先发制人、连 续突破的速决战,同时也作持久战准备。 续突破的速决战,同时也作持久战准备。 (速决战的优点:动员前击败;夺取资源; 避免两线作战;绝对优势;既成事实)。 ♂
(二)体现
在军队建设上,分类建设重点部队。俄国防部将按
任务分类建设战略核力量、空天防御部队和一般任务部 队三大功能性军队集团。其中,战略核力量将压缩到最 低限度,空天防御部队将保持中等水平,一般任务部队 将保持最大限度。
在武器装备发展上,优先发展“撒手锏” 在武器装备发展上,优先发展“撒手锏”武器。 发展具有突防能力的战略核力量,以保持可靠的 战略核威慑潜力;发展网络攻防、导航定位干扰、 通信与雷达干扰、电磁侦察与压制等电子战装备, 提升网络破袭能力;发展防空反导和反卫星装备, 为俄及盟国提供可靠的空天掩护;发展高精度常 规打击兵器,抵销对手的常规力量优势。 在作战理论上,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 “网络破袭战”和“空天防御”理论。 网络破袭战” 空天防御”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由主张准备核战争转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由主张准备核战争转 向准备打现代常规战争,奉行防御性战略方 针,把防止战争作为军事战略的根本任务。 (原因:核、常规战争毁灭性;未来战争没 有胜利者;核战争不是政治的继续;不首先 使用武力)。 2.军队建设思想:国防建设服从于经济建设, 2.军队建设思想:国防建设服从于经济建设, 以“合理够用”为原则,奉行质量建军。 合理够用” 3.作战思想:由主张实施进攻性作战转向防 3.作战思想:由主张实施进攻性作战转向防 御性常规战。♂ 御性常规战。♂
质量建军三原则: 质量建军三原则:
1.大规模削减军队员额和机构,走质量 1.大规模削减军队员额和机构,走质量 建军之路。 2.重视常备部队的建设。 2.重视常备部队的建设。 3.加强对高技术兵器的研究,大力发展 3.加强对高技术兵器的研究,大力发展 核武器,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作战原则: 作战原则:
1.放弃过分强调防御的方针,主张攻防 1.放弃过分强调防御的方针,主张攻防 结合,并侧重进攻。 2.放弃不首先使用军事力量的承诺,强 2.放弃不首先使用军事力量的承诺,强 调以先敌行动夺取战争初期的主动。 3.重视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理论的研究。 3.重视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理论的研究。
非对称回应” 四、“非对称回应”军事思想
(二)赫鲁晓夫时期(1954-1964) 赫鲁晓夫时期(1954-1964)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以准备世界核大战为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以准备世界核大战为 核心,鼓吹进攻战略,否定防御战略,强点 先发制人和战争初期的核突袭。(否定局部、 先发制人和战争初期的核突袭。(否定局部、 常规战争;战略火箭军;速决战) 2.军队建设思想:全力争夺核优势,贬低常 2.军队建设思想:全力争夺核优势,贬低常 规兵力的作用。(“核武器制胜论” 规兵力的作用。(“核武器制胜论”;火箭 军为首;陆海空军失去作用) 3.作战思想:放弃陆军为主各军兵种协同作 3.作战思想:放弃陆军为主各军兵种协同作 战的原则,确立以核突击为主的指导思想。 战的原则,确立以核突击为主的指导思想。 (战略火箭军、远程航空兵、导弹核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