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哮喘

合集下载

中医医案——哮喘证

中医医案——哮喘证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疏风解表、祛邪降逆法(肺俞、合谷为主穴)治愈哮喘证病案:李某,女,20岁。

初诊:1968年5月8日。

主诉及病史:阵发性呼吸困难,反复发作四年余,近两周来因感冒多次急性发作,伴有咳嗽,多白色稀痰。

每次发作时,即去西医急诊,对症处理而缓解。

最近一次发作,有药物过敏及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而呈副作用,故来针灸科治疗。

诊查:急性痛苦病容,呼吸困难,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喉中痰鸣吐白色泡沫稀痰,面色青紫。

苔薄白,舌质淡,脉浮紧。

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

辨证:根据主诉及诊查,本例当属实喘兼风寒感冒。

治法:宜疏风解表,宣肺平喘,泻肺气之壅逆。

针刺泻法。

处方:肺俞双、合谷双、定喘双,上穴均用泻法,数分钟后,上述诸症明显减轻,20分钟后症状消除,听诊两肺哮鸣音基本消失。

而后每逢哮喘发作,不去急诊室,而直接来针灸科,及时用针刺治疗,数分钟后,哮喘多明显缓解,共治疗十余次,因天气入夏转暖未再发作。

1按语哮喘急性发作时,临床所见多属实喘,当泻肺气之壅逆,故首取肺俞,疏泄肺脏,以降逆气。

如兼有外感者,不论风寒或风热应配风门穴,风邪出入之门户,以疏通足太阳经经气,因太阳主一身之表,肺主皮毛,使邪从表解,肺气自能通降。

但以上两穴,笔者认为针刺宜深,视患者体形之胖瘦,可向脊柱斜刺深达2~3寸时得气后则喘证有明显减轻或消失,即可出针。

定喘穴亦为临床常用之有效穴位,针刺深度为1~2寸,较肺俞、风门二穴易操作而较安全。

合谷穴、手阳明经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又与肺相表里,对调节相关脏腑的机能,确有良好作用。

通过手法运用,得气后沿手阳明经线向上传导越远效果越好。

对急性发作者之实喘效果更佳。

本例患者,在一般发作情况下,只用双合谷穴,在运针过程中即可缓解症状,勿须做其他处理,取针后可安然返回。

哮喘证患者常有多年慢性病史,经年频发,久病则虚,应按中医“虚则补之,寒则留之,寒则温之”等原则大法处理。

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学认为哮喘主要是由肺气虚、肺热、肺湿、痰浊等因素引起的。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1. 肺气虚
中医学认为哮喘患者肺气虚,指的是肺气的功能失常,肺脏无法将气体顺畅地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导致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

治疗时应重点补充肺气,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白术等。

2. 肺热
中医学认为肺热是导致哮喘发生的原因之一,肺热会导致肺气阻塞,引起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

治疗时应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芩、连翘、板蓝根等。

3. 肺湿
中医学认为肺湿是哮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此时肺部积聚过多的湿气,导致气道失畅,引起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

治疗时应使用除湿化痰的中药,如苏子、桔梗、葶苈子等。

4. 痰浊
中医学认为痰浊是哮喘的主要表现之一,痰浊可以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治疗时应使用化痰止咳的中药,如杏仁、桔梗、百部等。

总之,中医学治疗哮喘是从整体上调理身体,强调防病治未病,常常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推拿等中医手段,既能缓解哮喘症状,又
能改善身体内部环境,提升身体免疫力,达到治疗和预防哮喘的目的。

中医如何治疗哮喘的发作

中医如何治疗哮喘的发作

中医如何治疗哮喘的发作哮喘这毛病,一旦发作起来,那可真是让人难受得要命。

就说我之前认识的一个小朋友,叫明明,才上小学四年级,有一天在学校突然哮喘发作,小脸憋得通红,呼吸急促,把老师和同学们都吓坏了。

中医在治疗哮喘发作方面,可是有不少办法的。

首先呢,中医会用到针灸。

这针灸可不是随便乱扎的,那得找准穴位。

比如定喘穴、肺俞穴,通过扎针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缓解哮喘症状。

想象一下,细细的银针轻轻扎进去,是不是有点让人心里发毛?但对于哮喘发作时的难受劲儿,这也许就是救命的一招。

中药方剂也是中医治疗哮喘发作的重要手段。

像小青龙汤,这里面的麻黄、桂枝能解表散寒,细辛、干姜能温肺化饮。

不过喝中药可不像喝糖水,那味道可能会让小朋友皱眉头。

但为了能快点好起来,也得捏着鼻子往下灌。

还有推拿按摩,通过按摩一些特定的部位,像膻中穴、天突穴,能帮助疏通经络,让气息更顺畅。

这就好比给身体内部做了一场“放松操”,让呼吸的通道不再那么紧张。

中医还讲究食疗。

发作的时候,可以适当吃一些润肺平喘的食物,比如百合、雪梨。

把百合熬成粥,甜甜的,既好吃又能缓解病情。

明明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调理,哮喘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他又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操场上欢快地奔跑玩耍,那笑容别提多灿烂了。

总之,中医治疗哮喘发作,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救援行动”,从各个方面入手,综合调理,让身体重新找回平衡,让哮喘这个“小怪兽”乖乖听话。

不过,这也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密切配合,坚持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希望那些被哮喘困扰的朋友们,都能在中医的帮助下,畅快地呼吸,享受美好的生活。

中医内科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的过敏性疾病。

属于中医学的“哮”、“喘”、“痰饮”病范畴。

其主要病理因素为痰,内伏于肺,因外感风寒,饮食、情志或劳累过度而诱发,其中与气候变化最为密切。

发作时,痰随气升,气因痰阻,气道不利,肺的升降失常,而致呼吸困难,喉中发出哮鸣声。

若反复发作,久延不已,寒痰伤阳,痰热伤阴,可导致肺、脾、肾三脏皆虚,出现本虚标实的证候。

【诊断】1.既往有哮喘反复发作史或过敏史;发病大多在夜间。

2.发作前可有先兆症状,如打嚏、流涕、咳嗽等;发作时突然胸闷,呼气性呼吸困难,喉间哮鸣,痰难咯出,不能平卧。

发作将止时,咳吐白色泡沫痰液。

3.发作时胸部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

血白细胞总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合并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

胸部X线检查肺部无病灶(病久或年老者可有肺气肿改变)。

4.咳喘厉害,痰多黄稠,发热者,注意并发肺部感染。

5.久病而致经常气短,喘息,活动后更明显,应考虑并发肺气肿;如并见发细、心悸、四肢浮肿的,应考虑肺源性心脏病。

6.如晚间突然气喘不能平卧时,应注意与心源性喘息鉴别。

后者常伴心慌、心悸、发纳、咳嗽或吐血性泡沫痰,检查可有心脏扩大、瓣膜区杂音、肺部湿啰音等阳性体征。

【治疗】一、辨证论治根据本病发作和间歇的特点,治疗当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原则。

治标宜分辨寒热,祛邪化痰;治本宜培补肺、脾、肾,助其正气。

如反复久发,正虚邪实错杂者,应标本同治。

1.寒证胸膈气闷如塞,喉中痰鸣,咳不多,痰稀白,量少不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怕冷,舌苔白滑,脉细弦。

治法:温肺散寒,豁痰利气。

方药举例:小青龙汤加减。

麻黄5~10g,川桂枝5g,姜半夏IOg,生甘草3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5g,杏仁IOg。

加减:痰多壅塞,舌苔白厚腻,去五味子、甘草;加制厚朴5g,炒白芥子5g,射干、炒苏子IOgC咳嗽剧,去桂枝,加紫荒、款冬花或白前各10g。

2.热证胸膈烦闷,气粗痰吼,咳呛痰吐黄脓,或白色稠黏如粉条,面红,自汗,口渴喜热饮,或有发热,舌苔黄腻、边尖红,脉弦滑数。

中医哮喘的名词解释

中医哮喘的名词解释

中医哮喘的名词解释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呼气困难和喘息的发作性发作。

中医学认为,哮喘是因为肺部功能失调,气机不畅所致,并将其归类为“喘证”。

1. 喘证的概念喘证是中医学中对诸如哮喘、喘息等疾病表现的总称。

喘证的特点是发作性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喘息声响,常伴有咳嗽和痰多。

中医学认为,喘证的发生与肺气、脾气、肾气以及外感邪气的关系密切。

2. 喘证的病因中医学将哮喘的病因主要归结为肺气虚、肺阴亏损、脾气虚弱等,以及外感风寒、火热等因素。

肺气虚指肺气功能减退,肺阴亏损则指肺脏阴液不足,导致肺没有足够的润滑物质,使得肺组织失去正常的弹性。

脾气虚弱主要是指脾胃功能减退,消化不良,导致体内湿气凝聚,影响肺气的运行。

3. 喘证的病理机制中医学认为,喘证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肺气不足、痰湿阻肺、肝火上犯等。

肺气不足是喘证的基本病机,即肺气功能减退,不能充分调节呼吸。

痰湿阻肺是指体内湿气凝聚,堵塞了肺气的运行,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和喘息等症状。

肝火上犯则是指情绪紧张、忧郁等因素导致肝火亢盛,进而影响肺气的正常运行。

4. 喘证的辨证分型根据病情的不同,中医医师将喘证分为寒哮、热哮、寒热错杂、痰湿哮、痰热哮等几种辨证类型。

其中,寒哮指的是体内受寒邪侵袭,导致肺气凝滞,表现出喘息,咳嗽等寒冷症状。

热哮则是指体内火热炽盛,导致肺气亢盛,表现出喘息声高亢,喉咙灼热等症状。

寒热错杂指体内同时存在寒邪和热邪,症状表现繁杂多样。

痰湿哮和痰热哮则分别指体内痰湿和痰热阻肺,导致呼吸困难和喘息。

5. 中医治疗哮喘的原则中医治疗哮喘的原则是调节肺气,祛除痰湿,平衡阴阳。

针对不同的辨证分型,中医医师会调配相应的中药和采用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来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芩、桔梗、陈皮、茯苓、白术等,用于祛除湿气、疏通肺气等。

针灸、推拿等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和经络,来促进气血的畅通,调和阴阳,缓解喘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总之,中医哮喘的名词解释主要涵盖了喘证的概念、病因、病理机制、辨证分型和治疗原则等方面。

中医药调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经验总结

中医药调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经验总结

中医药调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经验总结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调理方式,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角度,总结一些调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经验。

一、调理体质,增强免疫力中医药强调调理整体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首先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

合理搭配膳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此外,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方式来改善睡眠。

二、药膳调理,缓解症状中医药强调药食同源,通过食疗的方式调理身体。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一些药膳调理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滋阴润燥的食材,如梨、百合、银耳等,煮成汤或炖煮,有助于清热润肺,缓解咳嗽和气喘。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祛痰、止咳作用的食材,如冰糖、苏子、蜂蜜等,制作成药膳或茶饮,有助于舒缓呼吸道症状。

三、穴位按摩,舒缓症状中医药强调通过按摩穴位来调理身体,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也有一定的帮助。

按摩涌泉穴位可以缓解胸闷气短的症状,具体方法是用拇指按压足底中央凹陷处,每次按摩5-10分钟。

按摩太渊穴位可以舒缓咳嗽和气喘,具体方法是用拇指按压在胸骨下缘凹陷处,每次按摩5-10分钟。

此外,还可以按摩风池、肺俞等穴位,以缓解呼吸道不适。

四、中药调理,改善病情中医药中有很多经典的方剂可以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如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等。

这些方剂通过调理肺脾肾等脏腑功能,改善气喘、咳嗽等症状。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一些单味中药进行调理,如白芍、黄芪、连翘等,具有清热、祛痰、止咳的作用。

五、调理情绪,减少诱因中医药认为情绪的波动会影响人体的气机运行,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情绪的稳定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一些放松的方式,如听音乐、读书、做瑜伽等,来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中医治疗哮喘能治愈吗舒利迭能治愈哮喘吗

中医治疗哮喘能治愈吗舒利迭能治愈哮喘吗

中医治疗哮喘能治愈吗舒利迭能治愈哮喘吗哮喘是一种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它会导致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情志内伤等原因导致肺的气机失调,从而引起气喘。

中医治疗哮喘旨在调整肺的气机,让气机回归正常,达到治愈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哮喘是中医治疗哮喘最常用的方法。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季节等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川贝、杏仁、黄芩、板蓝根、苦参等。

这些中药有清热、散寒、消炎、润肺等功效。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哮喘主要是通过在患者身上针刺某些穴位,调整肺的气机,达到治疗哮喘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太溪、列缺、肺俞等。

针灸治疗哮喘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

3. 推拿治疗推拿治疗哮喘通过推按胸部、肋间隙、背部等部位来调整肺的气机,消除胸闷、气喘等症状。

推拿治疗哮喘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

4. 食疗治疗食疗治疗哮喘是指通过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使之搭配符合中医调理肺的饮食,调节肺的气机,达到治疗哮喘的效果。

常用的食物有梨、香菇、沙参、胡萝卜、草莓等。

患者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5. 气功治疗气功治疗哮喘主要是通过调节呼吸,练习特定的呼吸技巧,达到治疗哮喘的效果。

常用的气功有深呼吸、闭口吸气、呼吸操等。

二、注意事项1. 一定要去正规的中医机构进行治疗治疗哮喘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患者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中医机构进行治疗。

2. 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中药中药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处方,患者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中药。

3. 推拿治疗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推拿治疗哮喘需要由专业的中医推拿师进行,患者不要自行进行。

4. 食疗不要过量食疗治疗哮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饮食方案,患者不要过量食用或忽略其他的治疗方法。

5. 针灸治疗需要注意卫生针灸治疗哮喘需要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中医哮喘定义

中医哮喘定义

中医哮喘定义【中医哮喘定义】“哎呀,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身边有些人会突然喘不上气,咳嗽不停,这可能就是哮喘在作祟。

那你知道在中医里,哮喘是怎么定义的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其实中医里的哮喘,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呼吸急促、喘息、喉中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就好比一个调皮的小精灵,时不时出来捣乱,让你的呼吸变得不顺畅。

比如说,有些人在换季的时候,或者闻到了一些特殊的气味,就会突然发作哮喘。

关键点解析:核心特征或要素:1. 呼吸不畅:这是哮喘最明显的表现,就像有人捂住了你的口鼻,让你吸气呼气都很费劲。

比如,小李一到春天花粉多的时候,就感觉气不够用,得大口大口地喘气。

2. 哮鸣有声:发作时喉咙里会发出像吹哨子或者拉风箱一样的声音。

像小王每次哮喘发作,家人在旁边都能听到他喉咙里“呼呼”的响声。

3. 反复发作:哮喘可不是一次就能治好不再犯的,它经常会“卷土重来”。

比如老张,多年来哮喘总是时不时发作,让他很是苦恼。

容易混淆的概念:哮喘和普通的咳嗽不同。

咳嗽可能只是因为嗓子痒或者感冒了,咳嗽几声就过去了。

而哮喘的咳嗽往往更剧烈,还伴随着呼吸困难。

还有,哮喘也不是单纯的气喘,气喘可能是因为剧烈运动后暂时的呼吸急促,休息一下就能缓解。

但哮喘的气喘是难以自行缓解的,需要治疗干预。

起源与发展:中医对哮喘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医学典籍。

在过去,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人们对哮喘的治疗方法相对简单。

但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如今有了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调理方法。

在当下,哮喘仍然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中医研究的深入,未来我们有望找到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实际意义与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中医对哮喘的定义有助于患者及时发现病情。

比如,当孩子经常在运动后出现呼吸急促、咳嗽伴有哮鸣音,家长就能意识到可能是哮喘,从而及时就医。

在中医治疗方面,医生根据哮喘的定义和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辩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

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

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一、研究背景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喘息、咳嗽和胸闷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目前,欧美国家对哮喘的治疗主要是依赖药物控制,但是药物使用过程中,会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

二、中医药治疗哮喘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内环境失衡导致气运失常,从而导致加重气喘症状。

因此,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主要是以调节气机为核心原则。

同时,中医认为哮喘的发生与脾胃、肾虚、肝郁等有关,因此中医治疗哮喘不仅要调节气机,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三、中医药治疗哮喘的方法1.中药汤剂治疗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哮喘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温通肺气、化痰止咳等作用。

以苏子降气汤为例,该方的主要药物是苏子、厚朴、枳实等,是一种具有温通气机和化痰止咳作用的方剂。

2.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哮喘另一种常用方法。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可以缓解哮喘患者的症状。

比如说,针灸肺经的膻中穴,可以扶正气机、温通肺气;针灸胆经的风池穴,可以解郁宣肺。

3.艾灸治疗艾灸是一种在穴位上取穴,然后用艾条进行灸热刺激的治疗方法。

艾灸可以增强体质、调节气机、治疗哮喘等病症。

中医认为,艾灸的作用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气血运行,从而起到疏通气机、平喘止咳的作用。

四、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中医药治疗哮喘可以缓解哮喘患者的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比如,一项在中国进行的临床研究发现,中药汤剂与标准药物治疗相比,中药汤剂可以显著降低哮喘的复发率和病情恶化率。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探寻了中医药治疗哮喘的机理。

例如,有研究认为,中医治疗哮喘主要通过影响炎症反应和神经内分泌等过程实现。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中药多糖、生物碱和黄酮类等成分,对哮喘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哮喘的疗效在临床上已经得到证实。

同时,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多样化,有中药汤剂、针灸和艾灸等。

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哮喘 (支气管哮喘 )中医诊断方案肺病科优势病种诊断规范哮喘 (支气管哮喘 )【诊断】一、疾病诊断(一)中医诊断1、多与先天赋赋相关 ,家族中可有哮病史。

常由天气突变,饮食不妥 ,情志失调 ,劳累等引发。

2、呈频频发生性3、发生常多忽然 ,可见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预兆。

喉中有显然哮鸣声,呼吸困难 ,不可以平卧 ,甚至面无人色 ,唇甲青紫 ,约数分钟、数小时后缓解。

4、平常可一如常人 ,或稍感疲惫、纳差。

但病程日久 ,频频发生 ,致使正气亏虚 ,可常有轻度哮鸣 ,甚至在大发生时连续难平 ,出现喘脱。

(二)西医诊断1、频频发生喘气、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相关。

2、发生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洋溢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相延伸。

3、上述症状与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她疾病所惹起的喘气、气急、胸闷与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 (如无显然喘气或体征 ),应起码具备以下 1 项肺功能试验阳性 :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FEV1 增添≥12%,且 FEV1 增添绝对值≥ 200 ml;③呼气流量峰值 (PEF)日内 (或 2 周)变异率≥20 %。

切合 1~4 条或 4、 5 条者 ,能够诊断为哮喘。

二、证候诊断发生期 :1、寒哮 :呼吸急促 ,喉中有哮鸣声 ,胸膈满闷如塞 ,咳不甚 ,痰少咳吐不爽。

面色晦青 ,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天冷或受寒易发生 ,畏寒怕冷。

舌苔白滑 ,脉弦紧或浮紧。

2、热哮 :气粗息涌 ,喉中痰鸣如吼 ,胸高胁胀 ,咳呛阵作 ,咯痰不利 ,色黄或白 ,质黏稠。

面色红赤 ,口渴喜饮 ,口苦 ,不恶寒。

舌苔黄腻 ,质红 ,脉弦滑或滑数。

缓解期 :1、肺虚 :自汗 ,怕风 ,简单感冒 ,每因天气变化而引发 ,发生前答喷嚏 ,鼻塞 ,流清涕 ,气短声低 ,或喉中常有轻度哮鸣声 ,咳痰清稀色白 ,舌质淡 ,脉纤弱或虚大。

中医治哮喘的方法

中医治哮喘的方法

中医治哮喘的方法
中医治疗哮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桔梗、薏苡仁、白英、桑白皮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平喘止息等作用。

2. 针灸治疗:通过选择穴位和方法,刺激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达到调理气机、缓解症状的目的。

3. 推拿按摩:按摩胸腹部、脊椎等穴位,促进气血运行和气道扩张,加速痰液排出。

4. 饮食调理:哮喘病人应该少吃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多食含维生素C、钙质、蛋白质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哮喘注重调理整体气机,改变体质倾向,缓解病状,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需要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中医治疗方案,结合西医治疗进行综合治疗。

哮喘名词解释中医

哮喘名词解释中医

哮喘名词解释中医一、哮喘的基本定义哮喘,中医称之为“哮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

该病的发生与气道炎症、气道重塑等多种因素有关,导致气道痉挛、狭窄,引起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

本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哮喘的病因中医认为,哮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邪侵袭:外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吸入花粉、烟尘等过敏原,导致肺气郁闭,不得宣泄,从而引发哮喘。

2.饮食不当:过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或对某些食物过敏,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痰湿内生,上贮于肺,进而引发哮喘。

3.情志失调: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因素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影响肺气的宣降,从而引发哮喘。

4.劳累过度:长期劳累或剧烈运动后,正气耗损,导致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诱发哮喘。

5.体质虚弱:患者素体虚弱,或久病正气耗伤,导致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易感外邪,引发哮喘。

三、哮喘的症状哮喘的主要症状包括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

喘息是哮喘发作时最为明显的症状,常常呈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端坐呼吸、张口呼吸等症状。

气急是指患者感到气不够用,呼吸频率加快,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绀(口唇、指甲青紫)等症状。

胸闷是指在喘息、气急的同时,患者感到胸部有压抑感或不适感。

咳嗽则可能出现在哮喘发作之前或之后,多为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

此外,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哮喘的症状表现也有所不同。

寒哮者多表现为喘息气促、喉中哮鸣音、痰液清稀多泡沫;热哮者则表现为喘息气促、喉中哮鸣音、痰液粘稠黄绿。

病程较长者,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并发症。

四、哮喘的诊断与分类中医对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情况。

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哮喘的诊断标准也有所不同。

例如,《中医内科学》中将哮喘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其中发作期可分为寒哮和热哮两种证候类型。

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则将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中医草药缓解哮喘

中医草药缓解哮喘

中医草药缓解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急促、气促和气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草药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和缓解哮喘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草药,它们被认为对哮喘有效,并通过调理平衡人体的气机来缓解哮喘症状。

1. 麻黄麻黄是中医草药中常用于缓解哮喘的一种,其主要成分是麻黄碱。

麻黄具有祛风散寒、宣肺平喘的功效。

它可以扩张支气管,增加呼吸道通气量,减轻哮喘患者的症状。

麻黄可以入药,制成麻黄素颗粒或麻黄溶液,供患者口服或吸入使用。

2. 杏仁杏仁是另一种常用的中医草药,它具有润燥宣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杏仁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可以改善哮喘患者的肺部炎症反应,减轻症状。

杏仁可以制成杏仁膏或杏仁浸膏,口服食用可以达到缓解哮喘的效果。

3. 柴胡柴胡是一味中药材,它具有清热解毒、解郁开胃的功效。

柴胡可以用于缓解哮喘发作时的症状。

柴胡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

柴胡可煎煮后口服,或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中药颗粒或煎剂供患者使用。

4. 百部百部是一种中草药,具有化痰散结、祛湿化痰的作用。

百部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减少痰液的分泌,并促进痰液的排出。

百部可制成蜂蜜糖浆或者煎剂供患者口服,有助于减轻哮喘患者的症状。

5. 苏合香附丸苏合香附丸是一种具有补益肺气、平喘化痰作用的中成药。

它由苏木、合欢花、香附等多种中草药制成,口服后可以缓解哮喘发作时的症状,并调理肺气,提高肺活量。

苏合香附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剂量和用药时间需遵医嘱。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草药治疗哮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宜自行使用。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应针对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避免药物滥用或过敏反应。

此外,中医草药治疗哮喘一般用于缓解症状,不能替代西医药物的治疗。

在使用中医草药治疗的同时,患者仍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病情并依从西医药物的治疗方案。

中医哮喘治疗方案

中医哮喘治疗方案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学称之为“哮证”或“喘证”。

中医认为哮喘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治疗上强调调和阴阳、补益肺肾、健脾化痰。

以下是一篇关于中医哮喘治疗方案的详细阐述。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哮喘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外感六淫:如风寒、风热、暑湿等外邪侵袭肺脏,导致肺气郁闭,痰浊内生。

2. 情志内伤:忧思、焦虑、悲伤等情志因素影响肺气运行,导致肺气郁滞,痰浊内生。

3. 脾肾亏虚:脾虚则运化水湿无权,水湿停聚成痰;肾虚则不能纳气,肺气上逆,发为哮喘。

4. 饮食不当:嗜食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损伤脾胃,痰浊内生。

5. 感染:呼吸道感染、过敏等导致肺气郁闭,痰浊内生。

二、中医治疗方案1. 辨证论治根据哮喘的不同证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1)风寒犯肺型症状:咳嗽、气喘、痰白清稀、恶寒、身痛、脉浮紧。

治法:温肺散寒,止咳平喘。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2)风热犯肺型症状:咳嗽、气喘、痰黄稠、发热、口渴、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平喘。

方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减。

(3)痰湿蕴肺型症状:咳嗽、气喘、痰多黏稠、胸满、纳差、脉滑。

治法:健脾化痰,宣肺平喘。

方药:二陈汤加减。

(4)肺肾阴虚型症状:咳嗽、气喘、痰少、口干、腰膝酸软、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润肺平喘。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2. 中药治疗(1)辨证用药根据哮喘的证型,选用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如风寒犯肺型选用麻黄、桂枝、杏仁、白芍等;风热犯肺型选用麻黄、石膏、甘草、杏仁等;痰湿蕴肺型选用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等;肺肾阴虚型选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等。

(2)中药煎服将中药按照医嘱煎煮,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3. 针灸治疗(1)体针选取肺俞、膻中、定喘、足三里等穴位,采用针刺、电针等方法进行治疗。

(2)耳针选取肺、肾上腺、皮质下、交感等穴位,采用耳针、压豆等方法进行治疗。

4. 其他治疗方法(1)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手法,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缓解哮喘症状。

中医内科学哮喘(详细)(2)

中医内科学哮喘(详细)(2)
病机: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方药: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
2024/7/26
中医内科学
风痰哮
症状:喘咳胸满,不能平卧—痰阻气道,肺气不降。 痰涎壅盛,喉如拽锯,咯痰粘腻难出,或白色泡沫
不爽—痰浊伏肺。 起病多急,常 忽来去,鼻、咽、耳发痒,喷嚏,鼻 塞,
中医内科学
病因病机
病因
外邪侵袭
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失于表散,邪遏肺气,气布不津,聚液生痰。 吸入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肺失宣降,津液停聚,痰浊内蕴。
饮食不当
过食生冷,津液凝聚,寒饮内停。 嗜食酸、咸或甘肥甜腻之类,积痰蒸热。 进食海膻发物
病后体虚
素质不强,易受邪侵。(幼稚天哮) 病后体弱,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阳盛,热蒸液聚,痰
2024/7/26
中医内科学
3、相关检查
血常规:WBC总数、N、E 血清IgE 肺功能:PEF 血气分析 胸部X线检查
2024/7/26
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邪实 寒痰 热痰 或兼表证
正虚 肺、脾、肾(心)——阳(气)虚 肺、肾——阴虚
2024/7/26
中医内科学
2、辨证思路
征,或气虚血瘀之象。 病机: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方药:平喘固本汤加减。
2024/7/26
中医内科学
证治分类
(缓解期)
肺脾气虚
症状:喉中时有轻度痰鸣——痰饮伏肺,气道不利。
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 津,痰饮内蕴。
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气候变化诱发——卫气虚弱, 卫阳不能充实腠理,外邪易侵。

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一、寒哮寒哮是指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感受风寒之邪,或寒痰阻肺,肺失宣降,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证候。

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寒哮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脾肾阳虚、寒从内生型的内寒症,多表现为痰涎清稀而量多,咳喘时作,面色苍白,四肢欠温,食少脘痞,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而滑,脉沉细或沉迟;另一种是风寒外束、痰浊内蕴型的外寒症,多表现为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甚则不能平卧,咳痰色白或呈泡沫状,常伴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喜热饮、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二、热哮热哮是指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感受风热之邪,或热痰阻肺,肺失宣降,以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证候。

临床表现为气粗息涌,喉中哮鸣有声,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呈粘痰状而不易咳出,口渴咽干痛痒,身热面赤,心中烦急躁扰,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腻或黄滑而润,脉滑数或浮数。

三、虚哮虚哮是指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致使痰浊内生、气机阻滞而引起的一种虚证表现。

临床表现为呼吸浅促而有声势不扬之势,吸气难而呼气易,喉中时有轻度哮鸣音,咳痰清稀或呈泡沫状而量多易出,面色苍白或晦暗不泽,形瘦神疲或有自汗畏风现象。

虚哮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肺脾气虚型,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而迁延不愈,咳声低弱无力而呈慢性过程;另一种是肺肾阴虚型,表现为干咳频作而少痰粘稠难出或痰中带血或声音嘶哑等。

四、风哮风哮是指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风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一种证候。

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或发热汗出、舌苔白滑或黄腻而润、脉浮紧或滑数。

中医养生知识:中药治疗哮喘的方法

中医养生知识:中药治疗哮喘的方法

中医养生知识:中药治疗哮喘的方法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病因多样,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

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喘息、气短、胸闷等,常常患者白天比较轻,夜间加重。

目前,西医学界对哮喘的治疗主要是靠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有效控制疾病,且存在副作用。

而中医药治疗哮喘的方法独具优势,治疗效果可达到根治甚至预防的效果。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中医药治疗哮喘的方法:一、中药治疗:1.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汤是中药制剂中的经方之一,主要成分是防己、黄芪、甘草等中药。

该方具有补气、健脾、解毒、止咳、平喘、舒肝等功效,对于哮喘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是一种祛痰止咳、平喘的中草药方,主要成分有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此方可以祛痰、清热、止咳、平喘,对哮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枇杷煎加川贝:枇杷煎加川贝是中医治疗哮喘的常用方剂之一,枇杷叶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痰等功效,川贝毒液较大,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止喘缓解哮喘症状。

4.阿胶膏:阿胶膏具有润肺止咳、补血益气、调和营养等功效,对于治疗哮喘、及那些痰多吐血较多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尤为明显。

5.龙牡壳茶:龙牡壳茶是泡煮龙牡壳,加入绿茶、蜂蜜等制成的茶,具有清热、平喘、治痰等功效,对于哮喘病人缓解呼吸道炎症有很好的作用。

二、穴位按摩:1.太姥穴按摩:太姥穴位于小指甲外侧2个指甲宽处,用力按压数秒后,停止按摩。

每次按摩可花费5-10秒钟,每天按摩3次左右,能够减缓哮喘发作。

2.丹泉穴按摩:丹泉穴位于脚底部的最凹陷处,每晚睡觉前坚持按摩1-2分钟,以舒经活络,减轻哮喘症状。

三、饮食调理:1.清肺食物:如蜂蜜、银耳、百合、绿茶,具有润肺止咳、平喘止痒、缓解哮喘等作用。

2.多吃新鲜蔬菜:如柿子椒、胡萝卜、油菜等,具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等,帮助消化、润肺等功效。

以上几种方法是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一些方法,成分复杂,各有所长,需要专业的医师根据病情调配用药,可以真正从病根上消除哮喘症状,达到健康长寿的效果。

中医能治哮喘吗

中医能治哮喘吗

中医能治哮喘吗哮喘又叫喘证,是以呼吸喘促,甚至不能平卧,喉间有哮鸣声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

哮喘症主要因为痰阻气道、肺气壅塞而发病。

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翕动,不能平卧,烦躁不安,面唇青紫。

喘证的原因很多,但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外感为六淫病邪侵袭,多以风寒、风热为主,致使肺失宣降,气逆上迫而喘,多为实证。

内伤则由饮食不节、情志不调、久病体虚、年老体弱等引发,致使痰浊内生,气机升降失调,多为虚证。

急性哮喘——实证肺主呼吸,这是指肺有吸清呼浊,进行气体交换的机能。

也就是说,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吸入清气,呼出浊气。

肺有“两把刷子”:宣发和肃降。

肺气宣发,才能将浊气呼出体外,以拓宽我们呼吸的宽度;肺气肃降,才能将清气吸进体内,以拉伸我们呼吸的深度。

这两个功能相互协调,才能呼吸正常,均匀通畅。

如果邪气犯肺,导致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胸闷、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情况。

所以,当发生哮喘时,就说明呼吸的宽度和深度都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

一般来说,由于外感邪气侵袭而导致的急性哮喘都是实证。

而此类实证又主要分为寒喘和热喘。

寒喘病因为风寒袭肺,症见鼻流清涕、恶寒无汗、发热、痰多清稀、喘促不得卧、小便清长、舌淡苔白。

治则为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最常用的方剂是小青龙汤和苏子降气汤。

现在这两种药都有中成药卖,分别是小青龙胶囊和苏子降气丸。

热喘病因为痰热内蕴,症见咳喘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口干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治则为清肺泻热、化痰定喘。

方剂一般用定喘汤。

中成药可用降气定喘丸。

很多小朋友每次感冒必咳嗽,咳嗽后很容易诱发哮喘,此类急性哮喘一般都属本文讨论的实证。

有这样孩子的家长们,家中可常备以上中成药,在哮喘刚刚发作时及时服用,效果会很好。

作为平时保健,建议多吃山药,有健脾益肺的功能。

《医学衷中参西录》载:“一味薯蓣饮:生怀山药4两,切片,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诊原则】
• 如果症状发作严重,出现呼吸困难、大汗 淋漓、口唇紫绀、持续不解时,应及时转 院。
【预防调护】
一、注意保暧,防止感冒,避免因寒冷空气的刺 激而诱发。 二、根据身体情况,作适当的体育锻炼,以逐步 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三、饮食宜清淡,忌肥甘油腻,辛辣甘甜,防止 生痰生火,避免海羶发物,烟尘异味。 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劳逸 适当,防止过度疲劳。 五、平时可常服玉屏风散,肾气丸等药物,以调 护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3、风痰哮证
• 症状: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鸣声如吹哨 笛,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咯痰粘腻难出,或 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黯, 起病多急,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 鼻塞,流涕,胸部憋塞,随之迅即发作,舌苔厚 浊,脉滑实。 • 证机概要: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 降失司。 • 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 主方:三子养亲汤加味 • 常用药: 白芥子、苏子、莱菔子、麻黄、杏仁、僵蚕、 厚朴、半夏、陈皮、茯苓。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 1、辨虚实 • 实证:新病,喘哮声高气粗,体质状实。 • 虚证:久病,喘哮声气怯声低,体质虚 弱。 • 肺虚:自汗畏风,少气乏力。 • 脾虚:食少便溏,痰多。 • 肾虚:腰酸耳鸣,短气,动则喘甚。
一、辨证要点
• 2、辨寒热 • • 哮:哮证特征+咳痰清稀,痰白,口 冷 不渴,苔白。 • 热哮:哮证特征+咳痰黄稠,胶粘难咯,口干欲 饮,苔黄。 • 3、辨发作期与缓解期 • 发作期:起病较急,哮喘气促,喉中痰鸣有声。 • 缓解期:病延日久,痰鸣已改善或消失,以气短 息促,体质亏虚为主要症状。
(四)情志失畅 愤怒忧思,气机郁滞,肝 失调达,气逆上冲于肺
引动伏痰
• 二、病机
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夙根)内 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 劳倦等诱因而引触,以致痰随气 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 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而 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1.病理因素以痰为主。脏腑阴阳失 调,对津液的运化失常,凝聚成痰, 伏藏于肺,成为哮病的夙根。
哮证
温州市中医院 刘 刚
【概述】
• 一、概念:
•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反复发 作的喉中有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 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原因是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 阻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从解剖角度看,由 于气道挛急所致。

二、沿革
• 1、《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关喘鸣的记载与 本病相似。 • 2、《金匮要略》对哮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论述颇 详。 • 3、元· 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 ,并阐明病理因素 “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 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 • 4、明· 虞摶《医学正传》对哮喘作了明确的区别。
二、治疗原则:
发作时攻邪治标,缓解时扶正固本。
寒痰——温化宣肺 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
热痰——清化肃肺
风痰为患——祛风涤痰 寒热错杂——温清并施 阳虚——温补
辨其阴阳 平时应扶正治本 区别脏腑
阴虚——滋养 补肺 健脾 益肾
三、证治分类
• (一)发作期
• 1、冷哮证
• 症状: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 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 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 证机概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 畅。 •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 主方: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 • 常用药: 麻黄、射干、干姜、细辛、半夏、紫苑、款冬、 大枣、甘草。
肺不能布散津液 脾不能输化水精 肾不能蒸化水液 津液凝聚而成 伏 藏 于 肺 “夙根”
诱因:
(一)外邪侵袭
寒 外感风 热 壅阻肺气,气不布津 津液凝聚成痰
吸入烟尘)饮食不当
过食生冷 酸咸肥甘 海羶发物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
(三)体虚病后
素质不强,过敏体质,病后体虚 肺脾肾亏虚
复习思考题:
• 1.哮病的主症是什么,其病因病机如何,常见 病机转化有哪些? • 2.试述哮病常见证型的症状、治法及方药。 • 3.哮病有预防与调护应注意什么?
三、讨论范围
• 1.本篇所论哮病包括西医学的支气管哮 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细胞增多 症(或其它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引起 的哮喘。 • 2.若因肺系或其它多种疾病引起的痰鸣 气喘症状,则属于喘证、肺胀等病证范 围,但亦可与本篇辨证论治内容联系互 参。
• 【病因病机】 • 发病基础(夙根):痰
(二)缓解期
• 1、肺气虚证
• 症状: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 每因天气变化而诱发,发前喷嚏频作, 鼻塞流清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弱。 • 治法:补肺固卫。 • 主方:玉屏风散加减。 • 常用药:黄芪、白术、防风。
2、脾气虚证
• 症状:平素痰多质稀色白,倦怠无力,食少便 溏,每因饮食不当诱发,面色萎黄。舌质淡, 苔薄腻或白滑,脉细缓。 • 治法:健脾化痰。 • 主方:六君子汤。 • 常用药: • 党参、白术、山药、苡仁、茯苓、法半夏、桔 皮、五味子、甘草。
• •


【结语】
• 一、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 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为特征。 • 二、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伏于肺,遇感诱发。 发病机理为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 • 三、发时以邪实为主,治当祛痰利气,攻邪治标; 反复发作,则由实转虚,且虚实之间常常互为因 果,邪实与正虚错杂为患,治当补正祛邪兼施。
二、鉴别诊断
• 1.哮病与喘证: • 相同点:都有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的表 现。 • 不同点: • 哮病:哮指声响言,喉中有哮鸣声,伴呼吸气 促困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 • 喘证:喘指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 的一个症状。呼吸气促困难时,不伴有喉中哮 鸣声。 • 联系:即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可以说, 哮是一种特殊的喘。
3、肾气虚证
• 症状: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 咯痰质粘起沫,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心 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 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红少苔,脉 细数或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 治法:补肾摄纳。 • 主方: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 常用药: 炮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胡 桃肉、人参、麦冬、五味子、茯苓、甘草、 半夏、陈皮。
• 2.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 痰随气升,肺气宣降失常。 • 3.病位主要在于肺系,关系到脾肾 • 4.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之不同,但可互相演变 转化。 发作期以邪实为主。 长期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 灼肺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在平时表现肺、 脾、肾等脏气虚弱之候。 大发作时正虚与邪实并见,肺肾同病,病及 于心,甚则喘脱。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诊断依据
• 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 口拾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 • 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 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 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 • 3.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 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可以确诊。 • 5.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痰液涂片可见嗜 酸细胞。 • 6.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 肺气肿体征。
2、热哮证
• 症状: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 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 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甚至 有好发于夏季者,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 滑。 • 证机概要: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 • 治法: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 主方: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 常用药: 麻黄、黄芩、桑白皮、 杏仁、半夏、款冬、 苏子、 白果、 甘草。
三、相关检查
• 1.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并发感染可有白 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外 源性者血清IgE值增加显著,痰检有大量嗜酸 粒细胞。 • 2.肺功能检查发作期有关呼吸流速的全部指标 均显著下降,重症哮喘气道阻塞严重,可使 CO2潴留,PaCO2上升,表现呼吸性酸中毒。 • 3.胸部X线检查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 呈过度充气状态。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 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
• 2.哮病与支饮 • 支饮是另一种特殊的喘。虽然也有痰鸣气 喘的症状,但多指左心衰,两者发病的解 剖部位有显著的不同(哮病从解剖角度看, 由于气道挛急所致),但临床上有时不好 区别,而且用药截然不同。
• 3.哮病与肺胀: •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导致肺脾。肾三脏受累,痰浊、水饮与血瘀互 结,以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症见胸部膨满, 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 面色晦暗等。 • 哮病:为诱因引动宿痰,痰阻气道,气道挛急, 肺失肃降而成,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 • 联系:哮病反复发作,可向肺胀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