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当代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第二章1、了解皮亚杰(生物学的原则&方法)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 031-034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算阶段(sensorimotor stage)出生到2岁⏹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7-11岁⏹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11岁到成年1)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客体永恒性2)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的最大特征是去集中化。
4)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本阶段的儿童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1)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即不主张毫无根据地或人为地加速儿童的发展,但同时,过于简单的问题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作用也不大2)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皮亚杰反对教师主动地教而学生却处于消极状态的教学3)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2、维果茨基(历史研究)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040-042最近发展区(ZPD)概念及其意义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当代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
(P4)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6)(1)理论意义:探索人类心理和意识奥秘的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今重要的学科之一。
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教育心理学中也同样存在大量的未知领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
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2)教学实践意义: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末)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四、教育心理学采用的研究方法(P14)(1)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2)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的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资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
(3)教育经验总结法: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五、什么时候成为独立学科 1903年第二章学生心理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P3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二、影响发展的因素(P34)(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平衡化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P38)在他看来,心理发展是人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
有4个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
它对于教育工作者理解学生的心理过程和行为,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强调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的。
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如巴甫洛夫的狗实验,揭示了中性刺激如何通过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而引发条件反应。
操作条件反射则以斯金纳的实验为代表,强调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对行为塑造的作用。
在教育中,行为主义理论可用于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如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
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是对情境的整体理解和顿悟。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过程。
奥苏贝尔则提出了有意义学习,认为新知识需要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联系。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来构建自己的理解。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在教育中,建构主义主张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个人潜能和自我实现。
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接纳和支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实现自我价值。
二、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类型内部动机源于个体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热爱,例如对知识的渴望、解决问题的满足感。
外部动机则来自于外部的奖励或压力,如考试成绩、老师的表扬、家长的期望。
2、学习动机的激发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目标的可达性和意义。
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增强学习的信心。
(完整版)当代教育心理学打印版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7)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7)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7)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7)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7)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P12) (8)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8)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一、研究的方法★ (8)二、研究的步骤 (9)三、研究的有效性 (9)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 (9)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9)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9)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10)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1)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11)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11)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12)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12)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12)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13)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 (13)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13)一、教师的角色★P77 (13)二、教师的特征 (13)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 (13)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13)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14)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14)第三节师生互动 (14)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14)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14)三、师生的相互作用 (14)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14)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14)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5)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 (15)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15)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P101) (16)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 (16)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 (16)一、学习的界定 (16)二、学习的作用 (16)三、学习的分类 (16)四、学习的相关概念 (17)第二节学习与脑(略) (17)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 (17)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 (17)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 (17)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略) (17)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17)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 (17)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 (17)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7)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 (17)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7)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7)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17)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 (17)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17)二、桑代克的学习律 (17)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8)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 (18)二、强化理论 (18)三、行为的学习 (18)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18)一、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 (18)二、观察学习 (18)三、行为主义新进展 (18)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18)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18)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19)二、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19)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P160 (19)一、认知表征理论 (19)二、认知结构理论 (19)三、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19)四、发现学习 (19)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P165 (19)一、有意义学习 (19)二、认知同化过程 (20)三、接受学习 (20)第四节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20)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 (20)三、教学事件 (20)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章)20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 (20)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 (20)二、建构主义分类 (21)三、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21)第二节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21)一、激进建构主义——冯.格拉塞斯费尔德 (21)二、生成学习理论——维特罗克 (21)三、认知灵活性理论——斯皮罗 (22)第三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22)一、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列昂节夫 (22)二、情境性认知与学习理论 (22)三、支架式教学 (22)四、建构主义评析 (22)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22)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22)第八章学习动机(重点章) (23)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23)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23)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23)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P214 (23)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23)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23)一、强化论 (23)二、需要层次说——马斯洛★P219 (23)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23)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23五、控制点理论——罗特 (24)六、归因理论——韦纳★P226 (24)七、成就目标理论——德维克 (24)八、自我价值理论 (24)九、自我决定理论——德西、瑞安 (24)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4)一、教学吸引 (24)二、兴趣激发 (24)三、反馈与评定 (24)四、奖励与惩罚 (24)五、合作与竞争 (24)六、归因指导★ (24)第九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 (24)第一节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24)二、知识的分类 (25)三、知识的表征 (25)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25)第二节知识的理解 (25)一、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 (25)二、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 (25)三、概念的学习 (26)第三节错误概念的转变 (26)一、错误概念及其性质 (26)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26)三、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 (26)四、为概念转变而教 (27)第四节知识学习与迁移 (27)一、迁移及其分类 (27)二、迁移的理论与研究 (27)三、为迁移而教★ (27)第十章技能的学习 (27)第一节技能的概述 (27)一、技能及其特点 (28)二、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 (28)三、技能的分类 (28)四、技能的作用 (28)第二节动作技能 (28)一、动作技能的结构与类型 (28)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28)三、动作技能的培养★P311 (29)第三节心智技能 (29)一、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 (29)二、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 (29)三、心智技能的培养 (30)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30)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 (30)一、问题及其分类 (30)二、问题解决的界定 (30)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 (30)一、问题解决的模式 (30)二、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 (30)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31)第三节问题解决的训练 (31)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P343 (31)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31)第四节创造性思维 (31)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 (31)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2)第十二章学习策略(重点章) (32)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32)一、学习策略的界定 (32)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32)三、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 (32)四、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32)第二节认知策略 (33)一、复述策略★P370 (33)二、精细加工策略★P376 (33)三、组织策略 (33)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33)一、元认知的结构 (33)二、元认知策略 (34)三、资源管理策略 (34)第四节学习策略的促进 (34)一、促进学习策略的原则 (34)二、常见的学习策略 (34)三、策略促进的方法 (34)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 (34)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34)一、品德的基本界定 (34)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34)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35)第二节道德发展的理论 (35)一、道德认知的发展 (35)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35)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35)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35)一、品德的内化过程 (35)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36)三、品德培养的方法 (36)第四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36)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 (36)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36)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P436 (37)第十四章教学设计 (37)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37)一、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 (37)二、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P444 (37)三、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P446 (37)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37)第二节选择教学模式★P453 (37)一、直接教学 (37)二、探究学习 (37)三、基于问题学习 (37)四、合作学习★P465 (37)五、个别化教学 (38)第三节设置教学环境 (38)一、课堂空间 (38)二、教学组织 (38)三、教学媒体 (38)第十五章课堂管理 (39)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 (39)一、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 (39)二、课堂管理的阶段性——布罗菲、伊伏特逊 (39)三、课堂管理的目标 (39)第二节课堂管理过程 (39)一、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 (39)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学年开始几周)★P49439三、课堂规则和程序的维持和完善 (39)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40)一、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40)二、行为矫正原则★P503 (40)三、实用行为分析程序 (40)第十六章学习评定(重点章) (40)第一节学习评定概述 (40)一、学习评定的相关概念 (40)二、学习评定的重要性(功能)★ (40)三、学习评定的模式 (40)四、学习评定的方法★ (40)五、教育决策与学习评定 (40)六、良好评定的指标 (40)第二节标准化测验 (40)一、标准化测验的类型 (41)二、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与劣势★P522 (41)三、测验的新进展 (41)第三节教师自编测验 (41)一、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区别 (41)二、设计测验前的计划 (41)三、教师自编测验的具体形式 (41)四、编制测验的注意事项 (41)五、学习理论的启示 (41)第四节真实性评定与评定结果报告 (41)一、真实性评定★ (41)二、评定结果的报告方式 (42)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P4)2、学习与教学因素教学五要素:* 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当代教育心理学》要点
《当代教育心理学》讲课要点第一章绪论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P4)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而且也研究如何去教学生。
这是教育心理学中两项极为重要的课题。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影响教学过程的五大因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 学与教的三大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1.绪论:阐述学科性质、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发展历史等。
2.学生与教师心理:阐述如何根据学生与教师的心理实施教学、教育活动。
3.学习的基本理论:介绍学习的一般概念和有关学习的主要理论。
4.学习心理:阐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学习策略与品德学习等。
5.教学心理:述如何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规律进行教学设计、课堂管理与学习评定等课程性质•心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位课程•教师教育的基础课程•学时:54•教材: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特点:•体系结构•材料丰富•研究生考试•不足:语言表述方面主要参考书目:、伍新春主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李伯黍,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4、何先友主编,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5、张春兴主编,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6、R.J.Stermberg,(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7、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8、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与教育心理学有关的主要学术杂志:国际:1.《教育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教育心理学家》(Educational Psychologist)3.《教育心理学评论》(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4.《认知与教学》(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5.《美国教育研究杂志》(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6.《教育研究者》(Educational Researcher)7.《学习与教学》(Learning and Instruction)8.《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国内:《心理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进展》,《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师教育研究》等等四、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一)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复习资料
目录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7)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7)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7)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7)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7)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8)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一、研究的方法★ (9)二、研究的步骤 (9)三、研究的有效性 (10)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 (10)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10)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10)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11)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2)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12)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13)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13)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13)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14)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15)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 (15)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15)一、教师的角色★ (15)二、教师的特征 (15)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 (16)一、教师知识的分类 (16)二、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16)三、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16)四、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17)(一)情感投入 (17)第三节师生互动 (17)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17)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17)三、师生的相互作用 (17)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17)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17)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8)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 (19)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19)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19)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 (20)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 (20)一、学习的界定 (20)二、学习的作用 (20)三、学习的分类 (20)四、学习的相关概念 (20)第二节学习与脑 (21)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 (21)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 (21)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 (21)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 (21)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21)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 (21)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 (22)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22)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 (22)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22)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22)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22)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 (22)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22)二、桑代克的学习律 (23)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3)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 (23)二、强化理论 (23)三、行为的学习 (24)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24)一、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 (24)二、观察学习 (24)三、行为主义新进展 (24)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25)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25)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25)二、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25)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 (25)一、认知表征理论 (25)二、认知结构理论 (26)三、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26)四、发现学习 (26)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 (26)一、有意义学习 (26)二、认知同化过程 (27)三、接受学习(讲授教学) (27)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 (27)二、学习的条件 (28)三、教学事件 (28)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章) (28)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 (28)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 (28)二、建构主义分类 (28)三、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28)第二节个人(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29)一、激进建构主义——冯.格拉塞斯费尔德 (29)二、生成学习理论——维特罗克 (29)三、认知灵活性理论——斯皮罗 (30)第三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30)一、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列昂节夫 (30)二、情境性认知与学习理论 (30)三、支架式教学 (31)四、建构主义评析 (31)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31)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1)第八章学习动机(重点章) (32)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32)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32)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32)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33)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33)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33)一、强化论 (33)二、需要层次说——马斯洛★ (33)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33)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 (34)五、控制点理论——罗特 (34)六、归因理论——韦纳 (34)七、成就目标理论——德维克 (34)八、自我价值理论——科温顿 (34)九、自我决定理论——德西、瑞安 (35)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35)一、教学吸引 (35)二、兴趣激发 (35)四、奖励与惩罚 (35)五、合作与竞争 (35)六、归因指导★ (35)第九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 (36)一、知识的功能 (36)二、知识的分类 (36)三、知识的表征 (36)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36)第二节知识的理解 (36)一、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 (36)二、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 (36)三、概念的学习 (37)第三节错误概念的转变 (38)一、错误概念及其性质 (38)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38)三、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 (38)四、为概念转变而教 (38)第四节知识学习与迁移 (38)一、迁移及其分类★ (38)二、迁移的理论与研究 (39)三、为迁移而教★ (39)第十章技能的学习 (40)第一节技能的概述 (40)一、技能及其特点 (40)二、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 (40)三、技能的分类 (40)四、技能的作用 (40)第二节动作技能 (40)一、动作技能的结构与类型 (40)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41)三、动作技能的培养★ (41)第三节心智技能 (42)一、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 (42)二、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 (42)三、心智技能的培养 (42)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43)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 (43)一、问题及其分类 (43)二、问题解决的界定 (43)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 (43)一、问题解决的模式 (43)二、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 (44)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44)第三节问题解决的训练 (44)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44)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45)第四节创造性思维 (45)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 (45)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45)第十二章学习策略(重点章) (46)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46)一、学习策略的界定及特征 (46)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46)三、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 (46)四、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46)第二节认知策略 (47)一、复述策略★ (47)二、精细加工策略★ (47)三、组织策略 (47)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48)一、元认知的结构 (48)二、元认知策略 (48)三、资源管理策略 (48)第四节学习策略的促进 (48)一、促进学习策略的原则 (48)二、常见的学习策略 (48)三、策略促进的方法 (49)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 (49)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49)一、品德的基本界定 (49)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49)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49)第二节道德发展的理论 (49)一、道德认知的发展 (49)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50)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51)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51)一、品德的内化过程 (51)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51)三、品德培养的方法 (51)第四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52)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 (52)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52)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52)第十四章教学设计 (53)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53)一、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 (53)二、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53)三、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 (53)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54)第二节选择教学模式★ (54)一、直接教学 (54)二、探究学习 (54)三、基于问题学习(PBL) (54)四、合作学习★ (54)五、个别化教学 (55)第三节设置教学环境 (55)一、课堂空间 (55)二、教学组织 (55)三、教学媒体 (55)第十五章课堂管理 (56)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 (56)一、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 (56)二、课堂管理的阶段性 (56)三、课堂管理的目标 (56)第二节课堂管理过程 (57)一、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 (57)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 (57)三、课堂规则和程序的维持和完善 (57)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57)二、行为矫正原则★ (57)三、实用行为分析程序 (58)第十六章学习评定(重点章) (58)第一节学习评定概述 (58)一、学习评定的相关概念 (58)二、学习评定的重要性(功能)★ (58)三、学习评定的模式 (58)四、学习评定的方法★ (58)五、教育决策与学习评定 (58)六、良好评定的指标 (58)第二节标准化测验 (59)一、标准化测验的类型 (59)二、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与劣势★ (59)三、测验的新进展 (59)第三节教师自编测验 (59)一、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区别 (59)二、设计测验前的计划 (59)三、教师自编测验的具体形式 (59)四、编制测验的注意事项 (60)五、学习理论的启示 (60)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学与教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第三章 -
❖ 根据以上提出新的教育观:“以个人为中心的教 育”。
❖ 教生师利可用以 各采 自用 擅8长种的智智能能视来角. 理开解展所教学学。活动,帮助学
❖ 区别和关系:流体智力是人与生俱来的素质,而晶 体智力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人通过在解决问 题时投入流体智力而发展. 晶体智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 认为人的智力可分为八种:逻辑数学、语言、音乐、 空间、肢体动觉、人际关系、内省、自然观察。 P45 3-1
❖ 这些只能的关系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的。强调人 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力组合。
.
奈欣斯的三维理论
❖ 他将学习风格描述为感觉定向,反应方式和思维模 式三种的结合.
❖ 感觉定向只学习者在学习时主要依赖的是视觉,听 觉还是嗅觉。
❖ 反应方式是指学习者是单独工作成绩好,还是小组 合作成绩好?他是主动参与者还是被动观察者?是 喜欢依赖别人还是自主行动?
❖ 思维模式指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思路,先收集再组 织?还是先组织再收集?是深思熟虑还是直觉跳跃?
斯腾博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 他认为智力包含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种相对独立的能力组成。P48 图3-3
❖ 他认为: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要说明智力的三个方 面: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 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 这三各方面分别构成了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 情境亚理论。
❖ 成分亚理论解释的是影响智力水平的基本信息加工 过程或成分;经验亚理论将智力与经验关联起来; 情境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日常生活情境联系起来。
当代教育心理学汇总
当代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第二章1.准备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2.图示: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
3.同化:利用原有图示把新刺激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4.顺应:当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示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须随刺激影响而改变的过程。
5.平衡:指一切心理的成长(包括儿童智慧的发展)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6.客体永久性:当某一客体儿童事业中消失的时候,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四阶段)7.最近发展区:儿童借助成人帮助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原有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的发展观教育与发展的关系)8.内化:个体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化为心理结构的过程。
9.支架式教学: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维果斯基的发展观内化学说)10.智力:一种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流体智力:指基本与文化无关的、非语言的心智能力,如空间关系认知、反应速度、记忆力以及计算能力等。
晶体智力:指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是在实践(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能力。
(卡特尔的智力理论)11.场依存型: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风格。
场独立型: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的一种认知风格。
12.系列性策略:从一个到下一个假设是呈直线的方式进展的。
整体性策略:指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13.深层加工: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将所学内容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连接起来,以获取内容的深刻意义。
表面加工:指记忆学习内容的表层信息,不将他们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结起来。
(认知方式的差异与教育)第三章14.学习:广义的学习:学习是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和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复习重点及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复习重点及考研真题汇编节选自识库学习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作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交互模式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学习、教学和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涉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5种要素。
如图所示:2.学习与教学因素(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3)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信息。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帮助师生传递信息。
(5)教学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影响教学过程,后者关系到学生的情感、社会性发展及认知发展。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教学、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2)学生个体因素如学生投入和学习策略,社会情境因素如学校氛围和社会家庭影响都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教育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和测量通过对学习与教学行为的描述和测量来界定本领域的概念,是进行学习和教学实证研究的基础。
2.理解和说明旨在理解观察到的学习和教学行为,并找出这些行为的原因。
3.预测和控制运用测量工具与相关理论对学习和教学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提供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研究,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教学行为。
教育心理学能够提供学习与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
2.提供研究视角和方法,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不仅要学习并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总结经验。
教学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宜。
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也需要根据不同学生、情境和内容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教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如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
教育问题: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改革等。
教育规律: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2. 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学生心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意志等。
教育心理规律: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活动所遵循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3. 教育目的与功能教育目的: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育功能:教育对社会、个人、家庭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如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个人素质等。
4. 教育制度与政策教育制度:国家或地区对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规范。
教育政策:国家或地区为发展教育事业而制定的指导性原则和具体措施。
5. 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中传授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
教育方法:教育活动中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6. 学生心理发展认知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结构的形成。
情感发展: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和情感调节能力的提高。
意志发展:学生意志力的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7. 教师心理与职业发展教师心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如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情感等。
职业发展: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如职前培训、职后培训、专业发展等。
8. 教育评价与改革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教育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而进行的教育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变革。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9. 教育公平与差异教育公平:指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教育差异: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不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差异。
10. 教育环境与资源教育环境: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教育心理学史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分支,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第二章学生心理1、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影响。
许多心理发展研究与课程论都是建立在皮亚杰理论基础之上的。
他的理论对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有重要的价值。
(1)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即不主张毫无根据的或人为的加速儿童的发展;但同时过于简单的问题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作用也不大。
(2)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3)儿童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确定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水平,以保证所实施的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
2、维果茨基的理论对教学的影响维果茨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力量,他的思想强烈的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学的看法。
建构主义者们不再局限于仅仅强调教学的结果和各种外部力量,开始注重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部力量。
在维果茨基思想的启发下,教育研究者对学习和教学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
(1)研究者在维果茨基搭建支架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架式教学。
(2)教学是交互作用的动力系统,在教学中进行交互式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3)维果茨基的理论对于合作学习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合作学习强调同伴交往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作用,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会有意识地模仿专家或同伴的行为来思考和完成具体任务。
在合作的社会背景下完成任务时,学生会对手所运用的心里策略进行明确或不明确的模仿、证明和辩论,情绪、个性、动机等心理要素会以直接或及间接地方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当代教育心理学重点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第一章1、教育心理学的创立发展过程心理学的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一条是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这一时期著作的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2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
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领域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行为主义占优势,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并形成很多流派.这时的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3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西方教育心理学较重视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4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学心理学得到了大发展.理论派别的分歧越来越小,过去存在于东西方教育心理学之间的鸿沟,实际上被打破。
多媒体计算机的问世,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达到了新水平。
2、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想联系的一种方法,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
主要有以下特点:1情境性:通过现场研究来诊断和解决具体情境下的问题,逐步采取各种改革措施,通过问卷、访谈等手段来监视效果,以便进一步调整,达到改革目标。
2合作性: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常共同协作来完成一个课题,这种沟通和反思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有重要意义。
3参与性:各个成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研究的实施中,而不只是被试。
4自我评价:随着实际活动情境的发展而不断地、自然而然地对各种干预措施进行评价和反思.行动研究所探索的是具体教育情境下的具体问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总3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答:是要研究的是教与学,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2、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
答: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年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与教学及其评价/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3、当今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4、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它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等。
其基本过程是:假设—抽样—资料收集—统计检验。
研究者首先明确分析志研究的问题,确定其中的重要变量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相关关系做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研究样本,使用可靠而有效的工具和程序来采集数据,进而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来检验所假设的变量关系。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这种研究一般不使用量表或其他测量工具,而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质性研究不像定量研究那样通过收集事实资料来检验已有的理论假设,而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路,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寻找其中的核心维度,“扎要”于经验资料来建立理论。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1、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五种要素:①学生:群体差异、个体差异②教师: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③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④教学媒体⑤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照明等)、社会环境三种过程:①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条件、实质、动机等②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③评价与反思过程2、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13)了解1、观察法: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观察者必须做到:①明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②在客观的(自然的)情境中进行观察。
③对被试的外部条件、身体变化、表情动作做详细的记录。
④正确地说明和理解被试的各种外显行为和对他们的心理活动做出确切的、科学的解释.2、调查法: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现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常见调查方式:(1)问卷调查法概念:使用由问题构成的调查表向被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2)访谈法概念:访谈法是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的方法3、实验法:研究者(主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事先拟定周密的设计,把与研究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让被试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发出某种行为,从而研究一定条件与某种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室实验:是在心理实验室里使用仪器设备进行的有控制的观察.它可以提供精确的实验结果。
常用于对感知、记忆、思维、动作和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自然实验:是在被试者的原有环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观察.第二章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p31)基本概念: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1、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五种要素:①学生:群体差异、个体差异②教师: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③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④教学媒体⑤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照明等)、社会环境三种过程:①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条件、实质、动机等②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③评价与反思过程2、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13)了解1、观察法: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观察者必须做到:①明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
②在客观的(自然的)情境中进行观察。
③对被试的外部条件、身体变化、表情动作做详细的记录。
④正确地说明和理解被试的各种外显行为和对他们的心理活动做出确切的、科学的解释。
2、调查法: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现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
常见调查方式:(1)问卷调查法概念:使用由问题构成的调查表向被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2)访谈法概念:访谈法是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的方法3、实验法:研究者(主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事先拟定周密的设计,把与研究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让被试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发出某种行为,从而研究一定条件与某种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室实验:是在心理实验室里使用仪器设备进行的有控制的观察。
它可以提供精确的实验结果。
常用于对感知、记忆、思维、动作和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
自然实验:是在被试者的原有环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观察。
第二章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p31)基本概念: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