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调查记录表

合集下载

生态学野外实习(计算)

生态学野外实习(计算)
群落学野外调查与内业工作
1 野外调查
1.1 仪器与用具
主要有记录本,铅笔,软尺,钢卷尺,皮尺,罗盘仪,手持式 GPS等。
1.2 实验对象
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1.3 实验步骤
样地的选择 根据最小样地面积确定样方大小和数目。 200㎡的针阔叶混交林样地划分为32个2.5m×2.5m的小样方;
500㎡常绿阔叶林样地划分为20个5m×5m的小样方。
调查记录相关数据
2 群落最小样地面积的确定
群落最小样地面积指能保证展现出该群落种类组成 和结构的真实特征的最小面积。群落的最小样地面积随 群落类型的不同、群落所处演替阶段的不同、以及群落 所处地理环境等的不同而有差异。
确定并使用最小样地面积,既能够充分反映植物群 落的基本特征。又不致于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B
8m
7
4m
8
5
2m 3
12
4
6
A 2m 4m
8m
16m C
3.3群落组分重要性评价
森林群落重要值计算: (1)乔木层:
重要值= (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 / 3 ×100 (2)灌木层、草本层: 重要值=(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 /3 ×100
密度=该种植物株数/样方总株数 相对密度=(该种的密度/所有种的密度总和)×100% 频度=该种植物出现的小样方数/小样方总数 相对频度=(该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总和)×100% 相对显著度=(样方中该种个体胸面积和/样方中全部个 体胸面积总和)×100% 相对盖度=(样方中该种个体总盖度/样方中全部个体盖 度总和)×100%
森林群落重要值结果统计表

植物种名
密 度

兽类野外调查记录

兽类野外调查记录

表5.6 重点调查湿地兽类野外调查记录表湿地名称: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调查地点:湖泊西侧区域地理坐标:N 38°32′31.33″E 106°11′45.37″海拔(m) :1103 调查日期:2010年10月20日调查起止时间:8:30-18:30 调查方法:样带法样带(方)编号:SL01天气状况:晴调查人:李志军范晓明第1页,共页注:1.备注填写样带长度、单侧宽、样方大小、干扰情况等信息。

湿地名称: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调查地点:湖泊东侧区域地理坐标:N 38°33′21.52″E 106°13′10.09″海拔(m) :1103 调查日期:2010年10月21日调查起止时间:8:30-18:30 调查方法:样带法样带(方)编号:SL02天气状况:晴调查人:李志军范晓明第2页,共页湿地名称: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调查地点:湖泊西侧区域地理坐标:N 38°32′34.21″E 106°11′22.54″海拔(m) :1103 调查日期:2010年10月22日调查起止时间:8:30-17:30 调查方法:样带法样带(方)编号:SL01天气状况:晴调查人:李志军范晓明第3页,共页湿地名称: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调查地点:阅海9号湖至四斗北地理坐标:N 38°34′31.66″E 106°13′2.42″海拔(m) :1103 调查日期:2010年10月23日调查起止时间:8:30-13:30 调查方法:样带法样带(方)编号:SL03天气状况:晴调查人:李志军范晓明第4页,共页湿地名称: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调查地点:阅海9号湖至四斗北地理坐标:N 38°34′30.78″E 106°13′5.12″海拔(m) :1103 调查日期:2010年10月24日调查起止时间:8:30-13:30 调查方法:样带方样带(方)编号:SL03天气状况:晴调查人:李志军范晓明第5页,共页湿地名称: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调查地点:阅海湖泊东侧区域地理坐标:N 38°34′0.55″E 106°13′11.20″海拔(m) :1103 调查日期:2010年10月25日调查起止时间:8:30-13:30 调查方法:样带法样带(方)编号:SL02天气状况:阴调查人:李志军范晓明第6页,共页湿地名称: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调查地点:阅海湖泊西侧区域地理坐标:N 38°32′10.35″E 106°11′40.11″海拔(m) :1103 调查日期:2010年10月26日调查起止时间:8:30-17:30 调查方法:样带法样带(方)编号:SL01天气状况:晴调查人:李志军范晓明第7页,共页湿地名称: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调查地点:阅海湖泊东侧区域地理坐标:N 38°32′10.35″E 106°11′40.11″海拔(m) :1103 调查日期:2010年10月27日调查起止时间:8:30-16:00 调查方法:样带法样带(方)编号:SL02天气状况:晴调查人:李志军范晓明第7页,共页湿地名称: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调查地点:阅海9号湖至四斗北地理坐标:N 38°34′30.18″E 106°13′6.24″海拔(m) :1103 调查日期:2010年10月28日调查起止时间:8:30-13:30 调查方法:样带法样带(方)编号:SL03天气状况:晴调查人:李志军范晓明第8页,共页表5.6 重点调查湿地兽类野外调查记录表湿地名称: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调查地点:阅海湖泊居民区地理坐标:N E海拔(m) :1103 调查日期:2010年10月29日调查起止时间:8:30-19:00 调查方法:访问、资料法样带(方)编号:天气状况:晴调查人:李志军范晓明第9页,共页。

工程地质、地灾野外调查记录表

工程地质、地灾野外调查记录表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各类调查观测记录表表C.1~表C.12给出了各类调查观测记录表。

表C.1 一般观测点记录表统一编号:图幅名称:图幅编号:28表C.2 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表29表C.2 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表(续)录: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0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31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32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3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34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续1)35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续2)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6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37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38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39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40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41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野外调查定点情况说明,是否为前期调查监测预警点,防治管理措施建议,以往工作程度,资料来源等;是否开展工程地质勘察、物探等;样品号照片编号录: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42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与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相伴生的地裂缝不填此表)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43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续1)44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续2)补充性描述:野外调查定点情况说明,是否为前期调查监测预警点,防治管理措施建议,以往工作程度,资料来源等;是否开展工程地质勘察、物探等;样品号照片编号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45表C.8 工程地质钻探班报表46表C.9 工程地质钻探野外编录表47表C.10 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48表C.11 坑探工程标本样品采集记录表49表C.12 浅井记录表50。

动物调查表

动物调查表

附表1 两栖爬行动物野外调查记录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日期:时间:经纬度:起点N E 终点N E 海拔:~ m调查人:小地形:植被类型:天气状况:当时:当天:近期:
调查方式及标准:表格编号:
1—1—
注:(1)记录方式:成体、幼体、蝌蚪、卵、鸣声等;(2)小生境:林缘、林中空地、林分、灌丛、农地、民宅、河流、溪流、自然湖泊、沼泽、临时水域、人工湖泊、草丛;(3)栖息地:山坡、地面、水中(石上、石下、水面、水中)、水边(石上、土上、泥中)、树上(草、低矮树叶、树枝、高树叶);(4)人为干扰:性质(砍伐、采集、偷猎、放牧)、状况(频繁、一般、少、无)。

附表 2 两栖爬行类动物访问调查记录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访谈时间:访谈地点:访谈人:表格编号:
被访谈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职业
2—2—
注:(1)现状:稀有、偶见、常见、丰富、已知消失、历史记录;(2)利用情况:大量、少量、偶尔等。

附表3 两栖爬行类物种名录
3—3—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统计人日期
纲/目/科种类名称拉丁名特有性经济用途生境分布备注
4—4—
5—5—。

植物群落样地野外调查记录表(乔木层)

植物群落样地野外调查记录表(乔木层)

7.3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6.9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6.7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6.6 良好 枯顶 良好 良好
6.7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4.5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3.1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3.5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0.5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0.3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7.5 4.0 2.0*2.0
良好
4.2 2.0
良好
4.2 2.0
良好
藤本 藤本 藤本 8.2 7.8 良好
良好
4.0 2.0
良好
4.0 2.0
良好
备注 掉牌
1-010 老虎刺 1-011 荫香树 1-012 老虎刺 1-013 龙眼树 1-014 崖豆藤 1-015 假柿树 1-016 龙眼树 1-017 荫香树 1-018 假苹婆 1-019 假苹婆 1-020 假苹婆
植物群落样地野外调查记录表(乔木层)
植株号 种名 1-001 黄皮树 1-002 黄皮树 1-003 老虎刺 1-004 老虎刺 1-005 小果葡萄 1-006 龙眼树 1-007 龙眼树 1-008 龙眼树 1-009 老虎刺 1-010 老虎刺
调查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2014 2015 2016 2017 2014 2015 2016 2017 2014 2015 2016 2017 2014 2015 2016 2017 2014 2015 2016 2017 2014 2015 2016 2017 2014 2015 2016 2017 2014 2015 2016 2017 2014 2015
胸径 (cm) 12.0 12.0 12.3 12.5 7.1 7.1 7.2 7.6 4.4 4.4 5.0 5.2 3.9 3.9 4.4 4.4 3.0 3.0 3.2 3.4 7.0 7.8 8.1 8.2 8.2 8.2 8.6 8.8 3.8 3.8 3.8 3.8 3.6 3.6 4.2 4.8 4.5 4.5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调查表(最全版)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调查表(最全版)

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
野外编号:
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调查单位:
地面塌陷野外调查表
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
地面塌陷野外调查表野外编号:
地面塌陷野外调查表
野外编号: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
野外编号: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点信息表统一编号:遥感编号:
滑坡野外调查表
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
滑坡野外调查表野外编号:
野外编号: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
野外编号: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解译、野外调查记录表、数据入库格式参考表、成果报告编写提纲

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解译、野外调查记录表、数据入库格式参考表、成果报告编写提纲

附录A(规范性附录)解译记录表表A.1为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现状解译记录表;表A.2为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变化解译记录表。

表A.2 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变化解译记录表附录 B(规范性附录)野外调查记录表表B.1为自然资源因子现状解译野外调查记录表;表B.2为自然资源因子变化解译野外调查记录表。

表B.1 自然资源因子现状解译野外调查记录表表B.2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解译野外调查记录表附录 C(资料性附录)数据入库格式参考表表C.1为自然资源因子解译成果数据图层划分参考表;表C.2为面状自然资源因子现状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表C.3为线状自然资源因子现状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表C.4为面状自然资源因子变化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表C.5为线状自然资源因子变化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表C.1 自然资源因子解译成果数据图层划分参考表表C.2 自然资源因子现状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面状)表C.3 自然资源因子现状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线状)表C.4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面状)表C.5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线状)附录 D(资料性附录)成果报告编写提纲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1﹕10000)成果报告编写提纲:第一章概况一、项目概况(来源、目的任务、实物工作量、预期成果)二、工作内容三、工作完成情况四、经费使用情况五、质量评述六、提交成果。

第二章调查区概况一、调查区位置、范围与自然地理概况二、调查区自然资源概况(自然资源概况、以往研究成果、以往研究成果评述)第三章技术方法一、技术路线二、工作方法(资料收集、遥感影像分析与处理、遥感解译、野外调查验证、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成果报告编写等)三、执行技术标准及规范第四章自然资源现状调查一、自然资源分布现状(类型、面积、图斑个数)三、分布现状分析(自然资源分析特点、存在问题分析)第五章自然资源监测一、自然资源变化情况(变化类型、面积、图斑个数)二、变化情况分析(变化情况总结、变化规律分析、存在问题分析)第六章综合研究与评价一、综合研究与评价(评价方法、评价步骤、评价结果)二、调查区面临的主要地质生态环境问题三、对策与建议第七章成果数据整理与提交一、数据库建设(图层命名与划分原则、属性结构与字段内容要求)二、提交文件内容及格式第八章结语一、取得成果(解决资源环境和基础地质问题、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其他进展与成果等)二、存在问题与建议。

1、不稳定斜坡野外调查表

1、不稳定斜坡野外调查表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减少振动 □支挡 □锚固 □灌浆 □植树种草 □坡改梯 □水改旱 □生物工程
□应急排危除险
□立警示牌
照片记录
录像记录
野外记录信息
遥感解译点 □是 □否 勘查点 □是 □否 测绘点 □是 □否 防灾预案 □是 □否 隐患点 □是 □否
监测建议 □定期目视检查 □安装简易监测设施 □地面位移监测 □深部位移监测
□群测群防 □县级监测预警 □市级监测预警 □省级监测预警 □国家级监测预警 □交通监测预警
□专业监测 □县级监测预警 □市级监测预警 □省级监测预警 □国家级监测预警
防治建议
□搬迁避让 □部分搬迁避让 □整体搬迁避让
□工程治理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
微地貌
地下水类型地质时代 Nhomakorabea斜
环境

岩性
产状 ∠
构造部位
地震烈度
□陡崖□陡坡 □缓坡□平台
□孔隙水□潜水 □裂隙水□承压水 □岩溶水□上层滞水
环 境
降雨量(mm)


土地利用
地理 环境
年均
最大降雨量


洪水位(m)
枯水位(m) 斜坡与河流位置 □耕地 □森林 □草地 □裸露
项目名称: 名称
不稳定斜坡野外调查表
县(市、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5 万图幅名称:
湖南省
县(市)
GPS 序号: 临时编号:
5 万图幅编号:
乡(镇)
村组
野外编号 统一编号
地理 位置
经度 纬度
° ′ ″ 标高 坡顶 ° ′ ″ (m) 坡脚

土地质量地质调查 野外踏勘记录表及填表说明

土地质量地质调查 野外踏勘记录表及填表说明

DB33/T 2224-2019附录 A(规范性附录)野外踏勘记录表及填表说明A.1 野外踏勘记录表样式野外踏勘记录表样式见表A.1。

表A.1 野外踏勘记录表调查人:第页21DB33/T 2224-2019A.2 野外踏勘记录表填写说明A.2.1 每个观测点填制一张记录表。

A.2.2 土壤地质背景及成土母质类型:填写地质时代、地层代号、基岩岩性及母质类型等内容。

A.2.3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冲积、坡积、残积、洪积、混积等。

A.2.4 土壤类型:填制亚类或土属。

土壤理化性质:填写土层厚度、紧实度、质地、有机质、土壤pH值、Eh等,现场实测或资料收集。

A.2.5 土体结构:土壤发生层、土壤构造与土体构型。

A.2.6 观察点周边土地利用情况:根据GB/T 21010,按实际情况填写。

其中,耕地、园地、林地按照二级类填写,其他按照一级类填写。

A.2.7 观察点周边作物种类及长势描述:填写作物实际种类及长势,重点描述地质背景差异与作物长势差异的对应性。

A.2.8 作物缺素或遭受土壤污染情况表现:缺铁、缺硼、缺钼、缺钾等特征描述,或明显遭受外源污表现染特征。

A.2.9 灌溉与排涝能力:机井、地表水体、沟渠等水利排灌设施是否完善。

A.2.10 基本农田建设及土地整治等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旱改水”、表土剥离、覆土利用、低丘缓坡开发、滩涂造地等实际信息,若没有,填无。

A.2.11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农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面积范围、历史、规模、级别、目标等信息。

A.2.12 周边环境及可能污染源:记录影响土地质量的周边环境,如企业、矿山、固废堆等污染源,同时了解污染类型、污染方式、主要污染物。

A.2.13 居民健康与长寿、地方病情况:有无地方性、群体性疾病,健康居民所占比例。

A.2.14 重要信息拍照及编号:记录重要的拍照内容及照片编号。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起点坐标 X: Y: Z:第页/总页注:M= L×cosβ; h= L×sinβ; 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

测手:记录人:计算人:检查人:组长:年月日音像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页 / 共页记录人:日期:年月日注:记录形式指:摄像、照片、录音地质观察点记录表第页 / 共页1、矿区名称: 2、点号: m 3、位置:4、观察点性质:5、路线地质:6、地质描述:7、接触关系及产状:8、矿化现象:9、标本及照相登记:10、地貌及水文地质:素描图记录人:日期:年月日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注:长度单位:m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坑道、钻孔概况表注:长度单位:m;方位及坡度:°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回次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岩矿心分层签岩矿心样品签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注:长度单位:m,角度单位:°,真厚度=轴夹角的正弦值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采样登记表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kg,岩心直径:cm。

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矿区钻孔单位矿区技术负责矿区行政负责地质组长探矿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机长地质员水文地质员年月日.化探样品野外加工登记表样品管理组长:年月日化探样品组合登记表化探样品送样单注:送样单一式三份,分别由采样组、分队及大队保存。

标本登记表地表及槽、井、坑探样品签、标本签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注:重量单位为g,体积单位为cm3,封蜡小体重XT=P1 ()d P PV1 2--;塑封小体重XT=P÷V(塑封样时应尽量选择重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小而薄的塑料袋)采样人:日期:检查人:日期: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t,体积单位:m3,体积V=L1×L2×h 方法二使用的薄膜应选择薄而结实的塑料薄膜。

海岸带野外调查记录表

海岸带野外调查记录表

海岸带野外调查记录表海岸带野外调查记录表日期:20XX年XX月XX日调查地点:某某海岸带一、调查目的和背景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对某某海岸带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了解该海岸带的生态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保护和恢复海岸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内容及方法本次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海岸地貌、潮间带、岸边植被、沿岸水域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

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观察、采集标本、测量数据等。

三、调查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我们对某某海岸带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记录:1. 海岸地貌某某海岸带地势平坦,沙质沉积居多,海风较大,水质清澈透明。

沙滩宽阔,细沙与粗沙交错分布,沙滩上植被覆盖较少,多处可见贝壳、海藻等海洋生物遗骸。

2. 潮间带某某海岸带的潮间带生物种类丰富。

我们在潮间带的岩石上观察到了多种贝壳类生物,如螺类、牡蛎等。

同时,还发现了一些藻类植物和海葵等底栖生物,生命力很强。

3. 岸边植被某某海岸带的岸边植被主要由灌木和草地组成。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潮湿的环境中常生长着一些乌桕、浒草等适应盐碱地的植物。

同时,也有一些灌木丛生的地方,为众多鸟类提供了栖息和觅食的场所。

4. 沿岸水域的浮游生物在沿岸的水域中我们观察到了大量的浮游生物。

其中,有不同种类的浮游动物,如浸海蝇、溞、海胆等。

这些浮游生物丰富了海洋生态系统,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5. 底栖动物通过采集底栖动物标本进行鉴定,我们找到了一些特有的底栖动物。

其中包括海星、海胆、海螺等。

这些底栖动物对维护海岸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调查结论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某某海岸带的生态环境较为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

2. 海岸地貌以沙滩为主,植被覆盖较少,但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3. 潮间带的生物种类繁多,底栖动物数量较大。

4. 沿岸水域中的浮游生物种类丰富,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5. 底栖动物在海岸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要角色,保持着生态平衡的稳定。

野外记录表

野外记录表

表5-1 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记录总表
表5-2 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记录表(表头设计)
群落名称样地面积野外编号
第页
层次名称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
表5-3 乔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表头设计)
群落名称样地面积野外编号第

层次名称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
表5-4 灌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
群落名称样地面积野外编号
第页
层次名称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
表5-5 草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
群落名称样地面积野外编号
第页
层次名称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一、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的格式1.标题:记录这份野外原始记录的总标题,简洁明了,能够表明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

2.调查地点:详细记录调查地点的名称、地理坐标等信息,以确保调查人员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接下来的内容。

3.调查时间:准确记录调查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每个观察或采样点的具体时间。

4.观察结果:详细记录在野外调查中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和变化。

例如,山体上的岩层、断裂带的存在、岩石的结构和组成等。

5.采样信息:记录采样地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数量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对采样的样品进行编号和标记,并将其保存在特定的容器中。

6.测量数据:记录在野外调查中进行的各种测量数据,如地形测量、地震测量、地壳运动监测等。

每个测量项目都应该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数据的单位和准确度。

7.地质图:根据地质调查的需要,制作并记录所观察到的地质图。

地质图上可以标注地层、断裂带、矿体分布等信息。

8.照片:为了能够更好地让读者了解野外实地情况,可以在原始记录中插入相应的照片,以反映现场的真实情况。

二、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的内容在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中,需要包含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调查目的:简要介绍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例如,是为了搜寻矿产资源,还是为了研究地质灾害等。

2.调查方法:详细描述野外调查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工具。

例如,使用放射性测量仪器、导线测量、拍摄航空照片等。

3.现场观察:记录在调查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地层、岩性、断裂带等。

详细描述其特征、形态、展示规模和活动特点等。

4.样品采集:详细记录样品的所在位置、编号、采集方法、采样时间等信息。

对不同类型的样品,例如岩石、土壤、矿石等,进行分类记录,并标注其重要特征。

5.测量数据:准确记录各种测量数据的数值、单位和测量时间。

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6.结果分析:根据野外观察、样品采集和测量数据等,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和归纳总结。

进一步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地质灾害评估野外调查记录表

地质灾害评估野外调查记录表
签章备注或示意图宜宾智高矿产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1泥石流调查记录表工区位置野外编号照片编号坐标m标高m类型性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动力条件流域特征沟谷特征固体物质来源不良地质特征发育特征发展趋势危害程度沿途描述照片编号
地质灾害评估野外调查记录表
工程名称
编号
性质
照片编号
位置
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断层、裂隙、节理、
层面产状)
水文地质
人类活动与植被
地质灾害备注或示意图
记录:检查:委托方代表:(签章)

山区秋天的叶子调查表

山区秋天的叶子调查表

山区秋天的叶子调查表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收集关于山区秋天叶子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山区的植被变化情况,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
我们将在指定的山区地点进行野外调查,并记录以下信息:
1. 叶子颜色:黄色 / 红色 / 棕色 / 绿色(选择其中一个)
2. 叶子形状:长椭圆形 / 圆形 / 线状 / 心形(选择其中一个)
3. 叶子大小:小 / 中等 / 大(选择其中一个)
4. 叶子纹理:光滑 / 锯齿状 / 有毛发 / 柔软(选择其中一个)
5. 叶子排列方式:交替排列 / 对生排列 / 聚生排列(选择其中一个)
6. 叶子的日期:记录观察日期
调查结果
请根据您在野外调查中观察到的叶子情况填写以下表格: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将可以获得山区秋天叶子的样本数据,进一步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山区植被的变化趋势,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准确记录和分析数据,请在野外调查期间仔细观察叶子的特征并填写调查表。

谢谢您的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 外 调 查 记 录 表
调查地点:_______乡(镇)_______村 造林地名:______________ 坡度:______ 海拔:_____ 样方坐标点: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标准地:__________ 样方面积:____________ 调查人员: 业主签名: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径阶 株 数
树 高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下木 树 种 树 高 树 高 树 高 6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8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10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12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14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16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18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20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22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24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26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28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30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32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34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36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38 思茅松
栎类
桉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