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课件 第十七章 过失犯罪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心理因素。 (1)态度。 (2)认知因素。 (3)情绪。 (4)性格与气质。 (5)智能与经验。 (6)无意识因素。 3.其他因素。 (1)技能与熟练。 (2)习惯。 (3)被害人因素。
(二)影响过于自信过失犯罪的主体因素 1.生理因素。 (1)麻醉与醉酒状态。 (2)生物节律。 (3)年龄与性别。
三、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区别 (一)心理学角度的区别 1.犯罪心理结构的内容和形式不同 2.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 3.犯罪心理机制不同。 (二)法律规范角度的区别
返回
第三节 影响过失犯罪心理
形成的因素
一、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外因素 (一)情境因素 1.自然方面的意外情境。 (1)自然灾害。 (2)危险工作情境。 2.社会方面的意外情境。 (1)挫折。 (2)变故。 (3)纠纷。
一、过失犯罪心理结构 (一)概念 过失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非故意的心理
状态下,促使其采取过失行为,并导致危害结果 发生的多种消极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 (二)过失犯罪心理结构的一般模式
(三)过失犯罪的犯罪动机 1.过失犯罪有无犯罪动机。 2.过失犯罪动机的类型 (1)贪利型动机 (2)自我显示、逞能型动机 (3)贪图晋升或名誉型动机 (4)游戏型动机 (5)避险型动机 (6)其他
2.心理因素。 (1)认知的片面性。 (2)情绪。 (3)性格和气质。 (4)智能与经验。 (5)自我意识。 (6)意志。 3.其他因素。 (1)经验。 (2)习惯。
返回
(二)其他类型 1.业务上的过失与一般过失。 2.重过失与轻过失。 3.有认识的过失与无认识的过失。
三、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基础 (一)主观基础 (二)客观基础 四、研究过失犯罪心理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返回
第二节 过失犯罪心理结构和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
第十七章 过失犯罪心理
第一节 过失犯罪概述 第二节 过失犯罪心理结构和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 第三节 影响过失犯罪心理
形成的因素
按“Esc”键返回到章目录
第一节 过失犯罪Fra Baidu bibliotek述
一、犯罪过失与过失犯罪 犯罪过失与过失犯罪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
概念。 二、犯罪过失的类型 (一)法定类型 1.疏忽大意的过失。 2.过于自信的过失。
二、过失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一)疏忽大意过失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1.行为人有疏忽大意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疏
于认识。
2.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出现缺乏认识。 3.危害结果发生。 (二)过于自信过失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1.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可能性缺乏正确的认
识。
2.实施危险行为。 3.发生危害结果。
(二)舆论因素 舆论,是指多数群众对大家所关心而又有争议的
问题所持的共同意见或态度。
1.群众舆论。 2.社会舆论。 (三)工具因素
二、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因素 (一)影响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主体因素 1.生理因素。 (1)疲劳状态。 (2)麻醉与醉酒。 (3)生物节律。 (4)年龄与性别。 (5)生理缺陷或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