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在设计认识这节课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大胆猜想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计算几个大小不等的物体的周长,使学生初步建立周长的思维,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测量、观察和讨论中经历认识周长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从以下几点反思本节课的教学。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认识周长是小学阶段掌握图形周长知识的基础,此时学生已有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概念,学生已有能力自己去研究这部分知识。所以在引入部分,我设计了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为认识周长打下伏笔的环节。为学生认识周长指明方向。这种研究方法对认识周长非常有效,对发现其他知识也有效,这节课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方法。

2、层层深入,突破难点

本节课有两个难点:体会什么是周长?是否能正确计算周长?我采用了逐一突破的方法,层层深入。通过讨论、激发兴趣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周长的含义,让学生分组讨论周长的计算方法等。

3、充分发挥合作意识

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是合作精神,因此本节课多次让学生合作去发现、解决问题,同时我及时给予帮助指导。不仅让学生学会合作,而且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效率。

4、努力方向

上课中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操作时动作慢并较僵硬,这说明在平时的课堂中缺乏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的基本素质有待提高,如教学语言不够生动活泼,板书不够工整、漂亮,在教学设计上还能再加以创新,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