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专项练习题word版本

合集下载

(完整版)平均数专项练习题

(完整版)平均数专项练习题

平均数问题练习题牢记:平均数=总数÷个数类型一:已知总数求平均数、已知平均数求总数。

(总数÷个数=平均数)1、小红上学期共参加数学竞赛测试五次。

前两次的平均分数是93 分,后三次的平均分数是88 分。

小红这五次测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2、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0,甲数是48,乙数与丙数相同,求乙数。

3、一辆汽车给工厂运送原料,上午运了 4 次,共运255吨,下午运了5次,比上午多运 3 吨,平均每次运料多少吨?4、甲乙丙三人在银行存款,丙的存款是甲乙两人存款的平均数的 1.5 倍,甲乙两人存款的和是2400 元。

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存款多少元?5、小丽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常识四科平均分数是89 分,其中语文比数学少 4 分,数学比英语多 5 分,英语比自然常识少 6 分,问这四科成绩各是多少分?类型二:连续数的平均数1、5 个连续双数的和是70,求这5个数分别是多少?2、5 个连续单数的和是35,求这5个数分别是多少?类型三:重叠问题中的平均数1、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38,甲和乙的平均数是42,乙、丙、丁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那么乙是多少?2、十名参赛者的平均分是82分,前 6 人的平均分是83分,后6人的平均分是80分,那么第5人和第6人的平均分是多少分?3、5个数的平均数是40,如果把这5个数排成一列,那么前 3 个数的平均数是42,后 3 个数的平均数是41,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4、五个数排一排,平均数是9,如果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那么第一个数和第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5、在一次身体的体检中,小红、小强、小林三人的平均体重为42 千克,小红、小强的平均体重比小林的体重多 6 千克,小林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类型四:平均产量、平均年龄、平均速度(平均产量=总产量÷总时间)(平均年龄=年龄总和÷总人数)(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1、新光机械厂,上半年一共生产4800台冰箱,下半年每个月生产冰箱700台.这一年中平均每月生产冰箱多少台?2、一辆汽车前 3 小时共行驶170千米,后 4 小时共行驶25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甲地到乙地全程是90 千米,小王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45 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30 千米,求小王往返的平均速度4、在一次登山比赛中,李明上山时每分钟走50 米,18 分钟到达山顶,按原路下山时,每分钟走75 米.求李明上山,下山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5、有两块棉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 千克,已知一块地是 5 亩,平均每亩产量是101.5 千克,另一块地平均每亩产量是85 千克。

认识平均分练习题(打印版)

认识平均分练习题(打印版)

认识平均分练习题(打印版)### 认识平均分练习题(打印版)一、选择题1.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0,下列哪一项数据不属于这组数据?A. 45B. 55C. 60D. 702. 一个班级的平均分是85分,如果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班级的平均分变为86分,那么最低分和最高分的和是多少?A. 160B. 170C. 180D. 1903. 一个工厂生产了100个零件,其中有95个合格,5个不合格,那么合格零件的平均合格率是多少?A. 95%B. 90%C. 85%D. 80%二、填空题1. 如果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0,那么这组数据的总和是______。

2. 一个班级有50名学生,平均分是75分,那么这个班级的总分是______。

3. 如果一个班级的平均分是80分,那么这个班级的总分是______(班级人数未知)。

三、计算题1. 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他们的分数分别是:85, 90, 78, 88, 92, 76, 84, 95, 80, 82, 77, 89, 91, 83, 81, 87, 93, 79, 86, 94, 75, 74, 96, 73, 72, 88, 85。

计算这个班级的平均分。

2. 一个工厂生产了100个零件,其中90个零件的合格率是95%,10个零件的合格率是80%,计算这个工厂的平均合格率。

四、应用题1. 一个学校有5个班级,每个班级的平均分分别是:85, 88, 90, 92, 95。

计算这个学校的整体平均分。

2. 一个公司有4个部门,每个部门的平均销售额分别是:200万,250万,300万,350万。

计算这个公司的整体平均销售额。

五、拓展思考题1. 如果一个班级的平均分是80分,但是班级里有10%的学生分数低于60分,这会对班级的平均分产生什么影响?2. 一个工厂的平均合格率是90%,但是有10%的零件是不合格的,这会对工厂的平均合格率产生什么影响?以上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加强学生对平均分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完整word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练习题

完整word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练习题

1、丽丽在学期末的 5 门功课测试中分别得分是95、87、92、98、93。

求丽丽这 5 门功课的均匀分。

2、5 个人轮流背两个行李包,走了15 千米,问均匀每人背多少千米?3、合唱队里有18 位男生,均匀年纪是15 岁,有 12 位女生,均匀年纪是10 岁。

合唱队成员的均匀年纪是多少岁?4、某同学一次测试中语文、数学的均匀分是93 分,此后英语考了92 分,科学考了 90分。

他这 4 门功课的均匀分是多少分?5、某服饰厂,上半年一共制衣4800 套,下半年每个月制衣700 套。

这一年中均匀每月制衣多少套?6、王师傅做一批零件, 3 小时达成,前1小时做46个,后2小时共做74个,他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7、某生产小组生产一批零件,一个星期中前均匀每天生产 127 个,第 6 天生产了多少个?5 天均匀每天生产125 个,到第6 节气,8、汽车往返于相距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行180 千米的甲、乙两地之间,去时速度是每小时行60 千米。

求往返一次的均匀速度。

30 千米,返回9、小红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的均匀分为89 分,外语的均匀分宣布后,均匀分提高 2 分。

小红外语考了多少分?10、宁宁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自然的均匀分91 分,外语成绩宣布后,他的均匀分降低了 2 分。

宁宁外语考了多少分?11、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均匀数是38,甲与乙的均匀数是42,乙、丙、丁三个数的均匀数是 36,那么乙是多少?12、五个数的均匀数是40,若是把这五个数排成一列,那么前三个数的均匀数是42,后三个数的均匀数是41。

问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13、甲、乙、丙三人的均匀年纪是20 岁,其中甲和乙的均匀年纪为19 岁。

乙为多少岁?14、有七位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均匀数是31,前 3 个数的均匀数是29,后五个数的均匀数为 34.求第三个数。

15、有五个数,均匀数是9,若是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1,那么这五个数的均匀数为8.这个变动的数原来是多少?16、有 5 个数,其均匀数是 38,若划去其中两个数,这划去的两个数的和恰巧是124,求剩下数的均匀数。

(完整word版)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完整word版)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第二十二讲平均数问题专题简析:我们经常用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来比较班级之间,同学之间成绩的高低,求出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就是求平均数。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练习一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练习二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点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

求一周的平均气温。

3,敬老院有8个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8岁、76岁、77岁、81岁、78岁、78岁、76岁、80岁。

求这8个老人的平均年龄。

例3: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练习三1,小强家离学校有1200米,早上上学,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学校到家用了10分钟。

求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

2,李大伯上山采药,上山时他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75米。

求李大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平均值习题(1)

平均值习题(1)

平均值习题(1)
本文档将提供一些平均值题的解答。

请按照以下步骤计算每个问题的平均值:
1. 首先,将给定的数字相加,得到它们的总和。

2. 然后,将总和除以给定数字的个数,得到平均值。

题一
给定一组数字:3,5,9,12,7,4,8,10
我们需要计算这组数字的平均值。

解答:
步骤1:将这些数字相加:3 + 5 + 9 + 12 + 7 + 4 + 8 + 10 = 58
步骤2:将总和除以数字个数:58 ÷ 8 = 7.25
因此,这组数字的平均值为7.25。

题二
给定一组数字:2,4,6,8,10
请计算这组数字的平均值。

解答:
步骤1:将这些数字相加:2 + 4 + 6 + 8 + 10 = 30 步骤2:将总和除以数字个数:30 ÷ 5 = 6
因此,这组数字的平均值为6。

题三
给定一组数字:1,3,5,7,9
请计算这组数字的平均值。

解答:
步骤1:将这些数字相加:1 + 3 + 5 + 7 + 9 = 25
步骤2:将总和除以数字个数:25 ÷ 5 = 5
因此,这组数字的平均值为5。

总结
通过以上题的解答,我们研究到了如何计算一组数字的平均值。

根据给定的数字,我们将它们相加得到总和,然后将总和除以数字
个数得到平均值。

通过多次练,我们可以更熟练地计算平均值。

以上为平均值题的解答。

平均数测试题及答案

平均数测试题及答案

283031 32 34374 65 用水量/吨1 2 3 日期/日 一、填空题1、 如果一组数据8,9,,3的平均数是7,那么数据 。

2、如果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3,那么数据 的平均数为 。

3、如果数据的平均数为4,那么数据 的平均数为 .4、某个工程队正在修建道路,有4天每天修5米,有2天每天修7米,有3天每天修10米,有1天修11米,这10天中这个工程队平均每天修 米道路.5、某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其中,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

孔明笔试成绩90分,面试成绩85分,那么孔明的总成绩是 二、选择题 1、数据a,1,2,3,b 的平均数是2,则数据a,b 的平均数是 ( )A.2 B 。

3 C 。

4 D.02、如果数据x1,x2,……x3的平均数为a;数据y1,y2,……,yn 的平均数为b ;那么数据3x1+y1,3x2+y2,……,3xn+yn 的平均数为 ( )A.3a+2b B 。

2a+3b C.a+b+5 D 。

3a+b3、某居民 院内 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其中3户用电45度,5户用电50度,6户用电42度,则平均每户用电( )A .41度B .42度C .45.5度D .46度4、某居民小区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对该小区200户家庭用水情况统计分析,3月份比2月份节约用水情况如下表所示:节水量(立方米) 1 1。

52 户数2012060则3月份平均每户节水量为A. 1.5立方米 B 。

2 立方米 C 。

1。

8立方米 D. 1.6立方米 5、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折线图 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A ) 30吨. (B) 31 吨。

(C) 32吨. (D) 33吨三、简答题 1、在“心系灾区"自愿捐款活动中,某班30名同学的捐款情况如下表: 捐款(元) 5 10 15 20 25 30人数 11 96211⑴问这个班级捐款总数是多少元? ⑵求这30名同学捐款的平均数。2、小林在初三第一学期的数学书面测验成绩如下:平时考试第一单元得84分,第二单位得76分,第三单元得92分;期中考试得82分,期末考试得90分,如果按照平时、期中、期末的权重分别为10%,30%,60%计算,那么小林该学期数学书面测验的总评成绩应为多少分?(8分)测验类别 平 时 期中 考试 期末 考试 测验1 测验2 测验3 测验4 成绩887298869085(1)计算小明上学期平时的平均成绩;(2)如果学期的总评成绩按右图所示的比例计算,请计算出小明该学期的总评成绩.4、为了帮助四川灾区学生重返课堂,某市团委发起了“爱心储蓄”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到期后可取回本金,而把利息捐给灾区学生. 某校所有同学全都积极参加了这一活动,为灾区同学献一份爱心。

初中数学上册平均数计算练习35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上册平均数计算练习35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上册平均数计算练习35题(含答
案)
本文档提供了初中数学上册平均数计算练的35个题目及其答案。

以下是每个题目的描述和解答:
1. 题目:某班级有3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为160cm、165cm、170cm、158cm......。

请计算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解答:将所有学生的身高相加,然后除以学生人数即可得到平均身高。

2. 题目:小明连续7天每天的运动里程分别为3km、4km、
5km、6km、7km、8km、9km。

请计算这7天的平均运动里程。

解答:将连续7天的运动里程相加,然后除以7即可得到平均运动里程。

3. 题目:某家庭连续5个月的水费分别为100元、120元、150元、90元、110元。

请计算这5个月的平均水费。

解答:将连续5个月的水费相加,然后除以5即可得到平均水费。

......
35. 题目:某地区过去10年的年平均温度分别为20摄氏度、22摄氏度、19摄氏度、21摄氏度......。

请计算这个地区的年平均温度。

解答:将过去10年的年平均温度相加,然后除以10即可得到年平均温度。

本文档提供了35个平均数计算练习的题目和答案,希望对初中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word)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应用题

(完整word)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应用题

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应用题(1)姓名1. 一辆汽车前3小时共行驶170千米, 后4小时共行驶250千米, 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 一个工程队修筑一条公路, 前4天每天筑路1.25千米, 后5天共筑路6.7千米, 平均每天筑路多少千米?3. 某酿造厂上半年生产料酒2.4万吨, 下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料酒0.6万吨。

这一年平均每月生产料酒多少万吨?4. 植物园有两个园林队。

第一队有工人14名, 每天可以植树1104棵, 第二队有工人16名, 平均每人每天植树81棵。

这两个队平均每人每天植树多少棵?5. 五年级一班一次数学考试, 第一组9人, 平均分数是90分, 第二组10人, 平均分数是89.5分, 第三组10人, 平均分数是92.2分, 第四组9人, 平均分数是86分, 这个班的同学的总平均分是多少?6. 某建筑工地用汽车运水泥, 第一次运了12车, 每车运4.5吨, 第二次运了45吨。

这些水泥30天恰好用完。

这个工地平均每天用水泥多少吨?7、一列火车从甲城到乙城, 经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6小时, 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7小时, 以每小时11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 求这列火车的平均速度。

8、玩具厂全年计划生产玩具10200件, 结果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计划的1.5倍, 实际平均每月生产玩具多少件?9、一辆汽车由甲地去乙地送货, 去时每小时行驶46千米, 用了6小时, 回来时用5.5小时, 求这辆汽车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10、某洗衣机厂要生产1400台洗衣机, 前5天平均每天生产80台, 其余的要求在10天内完成。

后10天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11.甲、乙两地的路程是82.5千米,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2.4小时, 沿原路返回用了2小时, 求这辆汽车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

12.张敏读一本课外书, 前6天每天读25页, 以后每天多读15页, 又经过4天正好读完, 这本书有多少页?13.五年级同学植树, 一班比二班少植58棵, 一班有45人, 平均每人植7棵, 二班有41人,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14.王华语文考了88分, 数学考了95分, 英语考多少分就能使三科平均分是92分?15.A.B.C.D四个数的平均数是84, 已知A与B的平均数是72, B与C的平均数是76, B与D的平均数是80, 那么D是多少?。

平均数练习题

平均数练习题

平均数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0,如果将每个数据都增加10,那么新数据的平均数是:A. 40B. 60C. 50D. 552. 某班有40名学生,平均成绩为75分。

如果一名学生的成绩为90分,那么这名学生的成绩比平均成绩高出多少分?A. 10分B. 15分C. 20分D. 25分3. 某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是30岁,如果新加入一名40岁的员工,那么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变为:A. 30岁B. 31岁C. 32岁D. 33岁二、填空题4. 一组数据为:2, 5, 8, 11, 14,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

5. 如果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0,那么这组数据的总和是____(假设数据个数为n)。

6. 某工厂有100名工人,平均日产量为120件,那么工厂的总日产量为____。

三、计算题7. 某班级有50名学生,他们的数学成绩分别为:70, 80, 90, ..., 140(每10分为一个分数点)。

求这个班级数学成绩的平均分。

8. 一个篮球队有12名队员,其中5名队员的平均身高为190厘米,另外7名队员的平均身高为180厘米。

求这个篮球队所有队员的平均身高。

9. 某公司有5个部门,每个部门的员工人数分别为:10, 20, 30, 40, 50。

如果整个公司的平均工资为6000元,那么这个公司总员工人数的平均收入是多少?四、应用题10. 某校有5个班级,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35, 40, 45, 50, 55。

如果全校学生的平均分是85分,那么全校学生的总分是多少?11. 某公司有5名员工,他们的工资分别为:5000, 6000, 7000, 8000, 9000元。

如果公司决定给所有员工加薪10%,那么加薪后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多少?12. 某班级有30名学生,他们的英语成绩分别为:60, 65, 70, ..., 95(每5分为一个分数点)。

如果班级的平均英语成绩是75分,那么班级的英语成绩总和是多少?五、综合题13. 某工厂有3个车间,每个车间的日产量分别为:100, 200, 300吨。

平均数问题练习题

平均数问题练习题

平均数问题练习题一、单选题1. 有一个数列,其中有n个数,平均数是8,这n个数中至少有几个数大于8?A. n/2个B. n/3个C. 2n/3个D. 无法确定答案:C. 2n/3个解析:平均数是8,所以数列中总和为8n。

我们知道平均数是总和除以个数,即8n/n = 8。

所以总和是8n,个数是n。

要使至少有几个数大于8,即要使总和大于8n。

假设至少有m个数大于8,那么总和至少是8m + (n-m) * 8 = 8m + 8n - 8m = 8n。

所以至少有2n/3个数大于8。

2. 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20,如果再加上一个数使得新的平均数变成22,这个新数是多少?A. 20B. 21C. 22D. 23答案:B. 21解析:5个数的平均数是20,即总和是5 * 20 = 100。

要使平均数变为22,即总和是6 * 22 = 132。

所以新增的这个数是132 - 100 = 32。

所以这个新数是32 / 1 = 32,即21。

二、填空题1. 平均数为15的一组数中,有3个数的和为45,剩下的两个数的和为多少?答案:30解析:平均数为15,即总和是15n。

有3个数的和为45,所以这3个数的平均数为15,即总和是3 * 15 = 45。

剩下的两个数的和为总和减去这3个数的和,即15n - 45 = 15 * (n - 3) = 45。

所以剩下的两个数的和为30。

2. 一组数的平均数为12,如果其中一个数减去7,其它数加上10,则新的平均数为17,这个数是多少?答案:42解析:一组数的平均数为12,即总和是12n。

经过变换后的平均数为17,即总和是17n。

其中一个数减去7后,其它数加上10,那么总和的变化是:-7 + (n-1) * 10 = 10n - 17n。

所以总和是7n,即7n = 10n - 17n,解得n = 3。

所以这个数是12n - 7 = 12 * 3 - 7 = 42。

三、解答题1. 一组数的平均数为25,其中一个数减去20后,其它数的平均数为24,这个数是多少?请列出详细的解题步骤。

平均数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

平均数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

平均数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第一篇:平均数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一)填空1.某校学生在希望工程献爱心的活动中,省下零用钱为贫困山区失学儿童捐款.各班捐款数额如下(单位为元):99,101,103,97,98,102,96,104,95,105,则该校平均每班捐款为______元.2.某小组的一次测验成绩统计如下:得100分的3人,90分的3人,80分的2人,65分的2人,60分的1人,54分的1人,计算本次测验的小组平均成绩是______分.3.为了解某校初三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样检查了100人的视力,在这个问题中个体是______,样本的容量是______.4.为了考察某地区初中毕业生数学升学考试的情况,从中抽查了200名考生的成绩,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5.若两组数x1,x2,…,xn;y1,y2,…,yn,它们的平均数平均数是______.6.为了了解10000个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20个进行试验检查,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个体是______,样本是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7.为了考察初中三年级共一万名考生的数学升学成绩,从中抽出了10袋试卷,每袋30份,那么样本容量是______.8.已知样本:1,3,5,7,9,则它的样本容量是______.9.为了考察一个养鸡场里鸡的生长情况,从中抽取5只,称得它们的重量(单位:kg)分别如下:3.0,3.4,3.1,3.3,3.2.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______,样本的容量是______,样本的平均数是______.10.如果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那么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二)解答题1.已知两组数,...和,...的平均数是和,求:一组新数据8,8 (8)的平均数;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2.某养鱼户搞池塘养鱼已三年,头一年放养鲢鱼苗20000尾,其成活率约为70%,在秋季捕捞时,捞出10尾鱼,称得每尾的重量如下:(单位:千克),,,,,(1)根据样本平均数估计这塘鱼的总产量是多少千克?(2)如果把这塘鲢鱼全部卖掉,其市场售价为每千克4元,那么能收入多少元?除去当年的投资成本16000元,第一年纯收入多少元?(3)已知该养鱼户这三年纯收入132400元,求第二年、第三年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多少?3.为了了解汽车在某一路口的流量,调查了10天中在每天同一时段里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车辆数,结果如下:167,183,209,195,178,204,215,191,208,197,在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各指什么?计算样本平均数.参考答案(一)填空1.100 3.每个学生的视力,100 4.这个地区所有考生的成绩,2006.10000个灯泡的使用寿命,每个灯泡的使用寿命,207.3008.59.5只鸡的重量,5,3.210.1.(二)解答题1.由题意:∴8,8…8的平均数为:,…的平均数为:2.(1)(千克)(2)(元)(3)设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根据题意,得:解得:(不含题意,舍去)∴只取答: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10%.3.总体是指汽车在某一路口的流量;个体是每天同一时段里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样本是指10天中在每天同一时段里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样本的容量是10.第二篇:五年级数学平均数测试题第三讲平均数问题思维规律:1、平均数问题是指几个不相等的同类数量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最后求得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平均数问题》Word文档

《平均数问题》Word文档

《平均数问题》Word⽂档写在前⾯的话1、朋友们的热⼼,是qzzn(求职指南论坛)⾏政职业能⼒测试版发展的动⼒!也是加⼊到qzzn的各位朋友共有的财富!2、所有汇编资料,免费提供,仅供⼤家交流和学习。

请在学习结束后,⾃⾏删除!3、严禁⽤于商业⽤途!4、希望在公务员考试的道路上,有qzzn,有⾏政职业能⼒测试版的陪伴,⼤家能同进步、共发展!5、最后,祝愿⼤家在即将的考试中,⾦榜题名,马到成功!qzzn(求职指南论坛)⾏政职业能⼒测试版版主 westwood2006年3⽉2⽇平均数问题甲班和⼄班,在数学期终考试中,考⼀样的题⽬,哪⼀个班考得好呢?把每⼀个班所有⼈的得分加起来,然后除以这个班的⼈数,就得出这个班的平均分数.哪⼀个班平均分数⾼,就算哪⼀个班考得好.篮球队员的⾝材都很⾼,⼀个队⾥还是有⾼有矮,哪个篮球队⾝材更⾼呢?把⼀个队所有队员的⾝⾼数加起来,再除以全队⼈数,就算出这个队的平均⾝⾼.通常,⽤平均⾝⾼来衡量⼀个球队的⾝材⾼矮.要衡量“若⼲个数”的⼤⼩,常⽤的办法就是求它们的平均值.求平均值有两种⽅法,我们通过⼀个例⼦来说明.例1⼀学期中进⾏了五次数学测验,⼩明的得分是95,87,94,100,98.那么他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解:⽅法1把所有分数加起来,除以次数,即(95+87+94+100+98)÷5=94.8.⽅法2 先设⼀个基数,通常设其中最⼩的数,例如本题设87为基数,求其他数与87的差,再求这些差的平均值,最后加上基数,即[(95-87)+(87-87)+(94-87)+(100-87)+(98-87)]÷5+87=(8+0+7+13+11)÷5+87=7.8+87=94.8.对若⼲个数求平均数,概括成以下两种⽅法.⽅法1:各个数的总和÷数的个数⽅法2:基数+每⼀数与基数的差求和÷数的个数.这两种⽅法将形成两种解题思路.⽅法2的好处是使计算的数值减⼩,减少计算量,特别便于⼼算.当然,也可以设其他的数为基数.进⼊中学后,学了负数,我们还可以设中间的那个数作为基数.⽅法2启⽰我们,求平均数就是把数之间的“差”扯平.⼀、⼀些简单的问题求平均数可以产⽣许多数学题,这⼀节将通过⼀些简单的例⼦,增加对“平均”这⼀概念的理解.例2⼩明4次语⽂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第5次测验得了97分,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解:按照例1中的两种思路,有两种计算⽅法:先算出5次成绩的总和,再求平均成绩,就有(89×4+97)÷5=90.6(分).从算每⼀次“差”的平均⼊⼿,就有89+(97-89)÷5=90.6(分).很明显,第⼆种⽅法计算简易.例3⼩强4次语⽂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7分,5次语⽂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4分,问第5次测验他得了多少分?解:两种思路,两种计算⽅法:从总分数(总成绩)来考虑.第5次成绩=5次总成绩-4次总成绩=88.4×5-87×4=94(分).从“差的平均”来考虑,平均成绩要提⾼88.4-87.因此,第5次得分应是87+(88.4-87)×5=94(分).请⼤家想⼀想,例2与例3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例4⼩明前⼏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到86分,问这⼀次是第⼏次测验?解:平均每次要提⾼(86-84)分,这⼀次⽐原来的平均成绩多了(100-84)分,平均分摊在每⼀次上,可以分摊多少次呢?(100-84)÷(86-84)=8(次).因此这⼀次测验是第8次.例5寒假中,⼩明兴致勃勃地读《西游记》,第⼀天读83页,第⼆天读74页,第三天读71页,第四天读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五天中平均读的页数还多3.2页,问⼩明在第五天读了多少页?解:前四天,每天平均读的页数是(83+74+71+64)÷4=73(页).很明显,第五天读的页数⽐73页多,由此平均数就增加了.为了便于思考,画出下⾯的⽰意图:图上“73”后⾯的虚线,表⽰第五天后增加的平均数,现在要⽤3.2去补⾜这些增加的平均数值,3. 2共要补⾜四份,每份是3.5÷4=0.8.由此就知道,第五天读的页数是73+0.8+3.2=77(页).例6 甲、⼄、丙三⼈,平均体重63千克.甲与⼄的平均体重⽐丙的体重多3千克,甲⽐丙重2千克.求⼄的体重.解:甲与⼄的平均体重⽐丙的体重多3千克,也就是甲与⼄的体重之和⽐两个丙的体重多3×2=6(千克).已知甲⽐丙重2千克,就得出⼄⽐丙多3×2-2=4(千克).从⽅法2知道丙的体重+差的平均=三⼈的平均体重.因此,丙的体重=63-(3×2)÷3=61(千克).⼄的体重=61+4=65(千克).例7下⾯是⼀串有规律的数5,9,13,17,21,25,29.从⼩到⼤排到,后⼀个数与前⼀个数的差都是4,求这串数的平均数.解:上⾯共有7个数,第2个数⽐第1个数多4,⽽第6个数⽐第7个数少4.因此,第1个和第7个的平均数(5+29)÷2=17,与第2个和第6个的平均数(9+25)÷2=17是相等的.同样道理,第3个和第5个的平均数也是17.由此,可以得出这串数的平均数,就是头、尾两数的平均值17.当把⼀些数排列好前后次序,相邻的两个数,后⼀个减前⼀个的差都相等,这列数,就称为等差数列.例7中的这串数就是⼀个等差数列.等差数列可长可短,不论它有多少数,总有⼀个基本性质:它的所有数的平均数,就是头、尾两数的平均数.很明显,当等差数列有奇数个数时,这⼀平均数恰好是最中间的这个数.当等差数列有偶数个数时,这⼀平均数也就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利⽤这⼀性质,我们很容易求⼀个等差数列的所有数之和,它等于平均数乘以数的个数.例7中7个数之和是(5+29)÷2×7=119.例8⼩强在前五天平均每天做了3.6道数学题,第四、五两天共做了5题.第六天,为了使后三天的平均数超过六天的平均数,第六天他⾄少要做多少题?解:(前三天题数÷3+后三天题数÷3)÷2=六天题数÷6.因此,只要后三天平均数超过前三天平均数,也就是后三天做的题数,⽐前三天做的题数多,后三天的平均数就超过六天平均数了.前三天做的题数是3.6×5-5=13(题).第四、五天已做了5题,13-5=8,⼩强第六天⾄少要做9题.答:⼩强第六天⾄少要做9题.⼆、部分平均与全体平均例9某次考试,21位男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2分,19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7分,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解:有两种求法:⽅法1男同学的总分数 82×21=1722,⼥同学的总分数 87×19=1653,全体同学的总分数 1722+1653=3375,全体同学的⼈数 21+19=40,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3375÷40=84.375.⽅法2以男同学的平均成绩82分作为计算的基数,⼥同学每⼈平均多(87-82)= 5(分),19⼈多了5×19=95(分),现在平均分摊给全体40⼈.因此,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2+(87-82)×19÷40=82+95÷40=84.375(分).注意从部分的平均数,来求全体的平均数,不能简单地把部分平均数再进⾏求平均,如例9,(82+87)÷2=83.5,它不是全体的平均成绩.这⼀基本概念,⼤家必须弄清楚.例10 甲班52⼈,⼄班48⼈.语⽂考试中,两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7 8分,⼄班的平均成绩要⽐甲班的平均成绩⾼5分.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解:两个班的全体⼈数是52+48=100(⼈).他们的分数总和是78×100=7800(分).以甲班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基数,⼄班每⼈平均多了5分,如果⼄班的分数总和少了5×48=240(分),⼄班的平均成绩就与甲班的⼀样,因此甲班的平均成绩是(7800-240)÷100=75.6(分).⼄班的平均成绩是75.6+5=80.6(分).例11⼥同学的⼈数是男同学⼈数的⼀半,男同学的平均体重是41千克,⼥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全体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解:题⽬没有告诉我们⼥同学或男同学有多少⼈,怎么办?设全体⼥同学是1组⼈,那么男同学就是2组⼈.⼥同学的体重总和: 35×1组⼈数.男同学的体重总和: 41×2组⼈数.全体总⼈数:(1+2)组⼈数.全体同学平均体重是(35×1+41×2)÷(1+2)=39(千克).上⾯算式中每⼀项都有“组⼈数”,因此可以约掉.实际上和“1个⼥同学与2个男同学”的情形⼀样.还有⼀种计算⽅法,以⼥同学体重为基数,2组⼈每⼈都多(41-35)千克,平摊给(2+1)组⼈,因此全体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41-35)×2÷(2+1)=39(千克).例12 某班有50⼈,在⼀次数学考试后,按成绩排了名次.结果,前30名的平均分数⽐后20名的平均分数多12分.⼀位同学对“平均”的概念不清楚,他把前30名的平均成绩,加上后20名的平均成绩,再除以2,错误地认为这就是全班的平均成绩.这样做,全班的平均成绩是提⾼了,还是降低了?请算出提⾼多少或降低多少.解:全班平均成绩降低了.按照这位同学的计算,相当于把前30名同学⽐后20名同学平均多出的12分作了平分.因此相当于前30名同学每⼈少了6分,后20名同学每⼈多了6分,合起来全班的总分就少了30×6-20×6=60(分).全班的平均成绩也就降低了60÷(30+20)=1.2(分).例13 某学校⼊学考试,确定了录取分数线.报考的学⽣中,只录取了均分⽐录取分数线低26分.所有考⽣的平均成绩是70分.那么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我们把录取学⽣的⼈数算作1,没有被录取的⼈数算作3.以录取分数线作为基数,没有被录取的考⽣总共少了26×3分,录取的学⽣总共多了10×1分,合起来,总共少了26×3-10×1(分).对所有考⽣来说,每⼈平均少了(26×3-10×1)÷(3+1)=17(分).也就是每⼀考⽣的平均分70(分)⽐录取分数线少了17(分),因此录取的分数线是70+17=87(分).注意这道题可检验如下:没有被录取的考⽣的平均成绩是87-26=61(分),被录取考⽣的平均成绩是87+10=97(分).全体考⽣的平均成绩是61+(97-61)÷(3+1)=70(分),或(61×3+97×1)÷(3+1)=70(分).由此就知道,上⾯解答是正确的.例14某次数学竞赛原定⼀等奖10⼈,⼆等奖20⼈.现在将⼀等奖中最后4⼈调整为⼆等奖,这样得⼆等奖的学⽣平均分提⾼了1分,得⼀等奖的学⽣的平均分提⾼了3分.那么原来⼀等奖平均分⽐⼆等奖平均分多多少分?解:根据题意前六⼈平均分=前⼗⼈平均分+3.这说明在计算前⼗⼈平均分时,前六⼈共多出3×6=18(分),来弥补后四⼈的分数,因此后四⼈的平均分⽐前⼗名平均分少18÷4=4.5(分).当后四⼈调整为⼆等奖后,这时⼆等奖共有20+4=24(⼈),平均每⼈提⾼了1分,这由调整进来的四⼈来供给,每⼈平均供给24÷4=6(分).后四⼈平均分=(原⼆等奖平均分)+6.与前⾯算出的前六⼈平均分⽐较,就知原来⼀等奖平匀分⽐原来⼆等奖平均分多4.5+6=10.5(分).我们可以画出⽰意图来说明上⾯的计算.从前⼗名来说,前六名⽤⼆条虚线所夹部分,来弥补后四⼈的⼆条虚线所夹部分这⼀块的不⾜.对⼆等奖来说,可以画出如下⽰意图:三、从平均数求个别数例15 A,B,C,D四个数的平均数是38,A与B的平均数是42;B,C,D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那么B是多少?解:A,B,C,D四个数的平均数是(A+B+C+D)÷4=(A+B)÷4+(C+D)÷4=[(A+B)÷2+(C+D)+2]÷2.这说明A与B的平均数,C与D的平均数,两者的再平均,就是四个数的平均数.因此,C与D的平均数是38×2-42=34.题⽬已给出B,C,D三个数的平均数36,B是34+(36-34)×3=40.还有⼀个解法:四个数的平均数是38,B,C,D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还是按照例3中的计算,A是36+(38-36)×4=44.⼰知A与B的平均数是42,因此B是42×2-44=40.注意知道若⼲个数的平均数,也就是知道了它们的和,已知A,B,C,D四个数的和,⼜已知其中三个数B,C,D的和,⾃然能求出(做⼀次减法)第四个数A.⼜已知A与B的和,就很容易求出B,这就是例15的实质.例16某次考试,A,B,C,D,E五⼈的成绩统计如下:A,B,C,D的平均分 75分.A,C,D,E的平均分 70分.A,D,E的平均分 60分.B,D的平均分 65分.求A得了多少分.解:由A,C,D,E四⼈平均分和A,D,E三⼈平均分,按照例3的⽅法,就可求出C的得分:60+(70-60)×4=100(分).由A,B,C,D四⼈平均分和B,D两⼈平均分,按照例15,可以求出A与C平均分:75×2-65=85(分).上⾯已算出C得100分,因此A得85×2-100=70(分).例17 某次考试,⼩英等7⼈的平均分是78分,其中最⾼得分是97分,最低得分是64分,⼩英得了88分,余下的4个⼈中有3个⼈得了相同的分数.分数各不相同的5个⼈的平均分是80分,其中还有⼀位同学与别⼈的得分都不同,他的得分是多少分?解:7个⼈的分数总和是78×7=546(分).分数各不相同的5个⼈平均分是80分,那么另2位分数相同的同学每⼈得分是(546-80×5)÷2=73(分).这位与别⼈的得分都不相同的同学,他的得分是546-97-64-88-73×3=78(分).例18 A,B,C,D四个数,两两配对可以配成六对,先请你想⼀想,是怎样配对的.这六对数的平均数分别是12,13,15,17,19,20.原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解:每⼀个数与其他三个数可以配成三对,因此在上⾯六个平均数中,每个数都要被计算3次,每次计算中都⽤⼀个数的⼀半.因此,这六个平均数之和是A+B+C+D的3倍的⼀半.那么A,B,C,D的平均数是(12+13+5+17+19+20)×2÷3÷4=96×2÷3÷4=16.还有另⼀种解法:原四个数中,最⼩的两个数之和应是12×2,最⼤的两个数之和应是20×2.因此四数的平均数是(12×2+20×2)÷4=16.请⼤家思考,是否可以求出A,B,C,D四个数.例19 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个数,将其余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四次,得到下⾯四个数23,26,30,33.A,B,C,D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30,33这四个数相加,恰好是A,B,C,D这四个数之和,它们的平均数是(23+26+30+33)÷4=28.例20有四个数,每次选取其中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外的⼀个数,⽤这样的⽅法计算了四次,分别得到以下四个数26,32,40,46.那么原来四个数中,最⼤的⼀个数是多少?解:很明显,这道题与前⼀例题紧密相关.我们来看⼀看,26,32,40,46这四个数相加是什么.每⼀个数有两部分,⼀部分是三个数的平均数,⼀部分是三个数之外的第四个数,把四个数的前⼀部分相加,根据前⼀例题,恰好得到四个数的和.把后⼀部分相加,也得到四个数的和.因此 26+32+40+46=四个数之和×2.这四个数的和是(26+32+40+46)÷2=72.另外,每⼀个数乘以3,将是三个数之和加上第四个数的3倍,这也可以看成是四个数之和加上⼀个数的2倍.它减去四个数之和72后,就是其中⼀个数的 2倍.于是这四个数就可以按下⾯的计算求出:(26×3-72)÷2=3,(32×3-72)÷2=12,(40×3-72)÷2=24,(46×3-72)÷2=33.四个数中最⼤的数是33.(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络,供参考。

平均数练习题(打印版)

平均数练习题(打印版)

平均数练习题(打印版)# 平均数练习题(打印版)## 一、基础概念题1. 定义理解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请解释平均数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例子。

2. 计算练习给定以下数据:5, 10, 15, 20, 25,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3. 比较大小假设有两组数据,A组:3, 6, 9, 12;B组:2, 5, 8, 11。

请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 二、应用题1. 班级平均分一个班级有15名学生,他们的数学成绩分别是:70, 80, 85, 90, 95, 60, 72, 78, 82, 88, 92, 55, 65, 75, 98。

求这个班级的数学平均分。

2. 平均身高一个篮球队有5名队员,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85cm, 195cm,200cm, 205cm, 210cm。

计算这支球队的平均身高。

3. 平均消费一家餐厅在一周内接待了100名顾客,他们的消费金额分别是:50, 60, 70, ..., 590(每个顾客消费金额递增10元)。

求这家餐厅的平均消费金额。

## 三、拓展题1. 加权平均数一个学生在五门课程中的成绩分别是:数学90分,语文80分,英语85分,物理95分,化学88分。

如果数学和物理的权重是2,其他科目的权重是1,求这名学生的平均成绩。

2. 季节性平均数某地区一年四个季度的降雨量分别是:第一季度200毫米,第二季度300毫米,第三季度150毫米,第四季度250毫米。

求该地区一年的平均降雨量。

3. 平均增长率问题一家公司去年的销售额为100万元,今年的销售额为120万元。

求这家公司销售额的平均增长率。

## 四、综合题1. 综合计算一个班级有20名学生,他们的语文成绩平均分为75分,数学成绩平均分为85分。

如果语文和数学的总成绩占总分的70%,英语成绩占30%,而英语的平均分为80分。

求这个班级的总平均分。

2. 平均数与中位数给定一组数据:1, 2, 3, 4, 5, 6, 7, 8, 9, 10。

完整word版四年级奥数题100道打印版

完整word版四年级奥数题100道打印版

1四年级:平均数问题思维训练题1.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2.四年级有60名同学去栽树,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随后又派来一部分同学,这时平均每人栽树3棵就可完成任务,又派来几名同学?3.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4.九湖中心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学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学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5.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6.梓涵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梓涵投掷得了多少分?7.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多少岁?8.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5,将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9,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3,第三个数是多少?9. 梓涵参加了三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的三次得了多少分? 210. 梓涵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他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梓涵数学考了多少分?11. 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12. . 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且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岁?13. 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14. 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15. 梓涵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6天又读了200页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16.琦涵五次考试平均分为96分(满分100分),那么她每次考试的分数不得低于多少分?四年级应用题11、奶奶去买水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68元,买1千克梨和3千克荔枝的价钱相等,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32、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330千克,每筐苹果重量是每筐橘子重量的2倍,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3、张老师为阅览室买书,他买了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102元,买3本童话书和5本故事书价钱相等,买1本童话书和1本故事书各需多少元?4、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4袋大米和7袋面粉共重68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5、一个标准油桶,桶连油共重7千克.司机马叔叔已经用去一半油,现在连桶还重4千克.桶里还有多少千克油?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6、一瓶香水连瓶重50克,用去一半的香水后,连瓶还重30克,原来有香水多少克?瓶重多少克?7、一瓶酒连瓶重80克,喝了一半的酒后,连瓶还重50克,原来有酒多少克?瓶重多少克?8、一瓶汽水连瓶重45克,用去一半的汽水后,连瓶还重25克,原来有汽水多少克?瓶重多少克?9、有6箱鸡蛋,每箱鸡蛋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50个,那么6箱剩下的鸡蛋个数正好和原来5箱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箱鸡蛋多少个?10、有7筐苹果,每筐苹果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中拿出40个,那么7筐剩下的苹果个数正好和原来5筐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筐苹果多少个?411、有5箱饼干,每箱鸡蛋重量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40克,那么5箱剩下的总克数正好和原来3箱的克数相等,原来每箱饼干多少克?12、一年级有6班,每班人数相等,如果从每班中调出30个,那么6班剩下的人数正好和原来2班的人数相等,原来每班多少人?13、韩琦练写字,计划每天写100字,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写4字,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写多少字?14、张梓涵看一本书,计划每天看15页,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3页,结果提前两天完成任务.这本书有多少页?15、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60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8米,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这条路多少米?16、陈赫做千纸鹤,计划每天做30个,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6个,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做多少个千纸鹤?17、琦涵有10张画片,郑洁有4 张画片.琦涵给郑洁多少张画片后,她俩的画片张数相等?18、红盒子里有52个玻璃球,蓝盒子里有34个玻璃球,每次从多的盒子里取出3个放到少的盒子里,拿几次才能使两个盒子里的玻璃球的个数相等?19、大袋子里有68粒糖,小袋子里有28粒糖,每次从多的袋子里取出4个放到少的袋子里,拿几次才能使两个袋子里的糖的粒数相等?20、书架的上层有25本书,下层有27本书,爸爸又买回10本书,怎样放才能使书架上、下两层的书同?样多5四年级应用题21、电视机厂装一批电视,每天装80台,15天可完成任务,如果要提前3天完成,每天要装多少台?2、某厂每天节约煤40千克,如果每8千克煤可以发电16度,照这样计算,该厂9月份(按25天计算)节约的煤可发电多少度?3、某车间计划20人每天工作8小时,8天完成一批订货,后来要提前交货,该批货由32人工作,限4天内完成,每天需工作几小时?4、学校总务处张老师去商店采购学生用练习本,练习本定价4元8角,带去买900本的钱.由于买得多,可以优惠,每本便宜了3角钱,张老师一共买回多少本练习本?5、某工程队预计用20人,14天挖好一条水渠,挖了2天后,又增加20人,每人工作效率相同,可以提前几天完工?6、锅炉房按照每天3600千克的用量储备了140天的供暖煤,供暖40天后,由于进行技术改造,每天能节约600千克煤,问这些煤共可以供暖多少天?7、学校食堂管理员去农贸市场买鸡蛋,原计划每千克5元的鸡蛋买96千克,结果鸡蛋价格下调,用这笔钱多买了24千克的鸡蛋.问鸡蛋价格下调后每千克是多少元?8、18个人参加搬一堆砖的劳动,计划8小时可以搬完,实际劳动2小时后,有6个人被调走,余下的砖还需多少小时才能搬完?9、24辆卡车一次能运货物192吨,现在增加同样的卡车6辆,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10、张师傅计划加工552个零件.前5天加工零件345个,照这样计算,这批零件还要几天加工完? 611、3台磨粉机4小时可以加工小麦2184千克.照这样计算,5台磨粉机6小时可加工小麦多少千克?12、一个机械厂4台机床5小时可以生产零件720个.照这样计算,再增加6台同样的机床生产360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13、一个修路队计划修路126米,原计划安排7个工人6天修完.后来又增加了54米的任务,并要求在6天完工.如果每个工人每天工作量一定,需要增加多少工人才如期完工?14、九湖中心小学买了一批粉笔,原计划25个班可用40天,实际用了10天后,有10个班外出,剩下的粉笔,够在校的班级用多少天?15、扬栋发电厂有10200吨煤,前十天每天烧煤300吨,后来改进炉灶,每天烧煤240吨,这堆煤还能烧多少天?16、师傅和徒弟同时开始加工各20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25个,完成任务时,徒弟还要做2小时才能完成任务.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17、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汽车行完全程要5小时,步行要40小时.泽奇同学从甲地出发,先步行8小时后该乘汽车,还需要几小时到达乙地?18、旭婷筑路队修一条长4200米的公路,原计划每人每天修4米,派21人来完成,实际修筑时增加了4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19、舒琪自行车厂计划每天生产自行车100辆,可按期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120辆,结果提前8天完成任务,这批自行车有多少辆?20、德韬同学计划30天做完一些计算题,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算80题,结果25天就完成了任务,这些?计算题有多少题.7四年级和差问题一、1、学校有排球、足球共50个,排球比足球多4个,排球、足球各多少个?2、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26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3、甲乙两个工程队合挖一条长48千米的水渠,甲队比乙队多挖了6千米,求甲、乙工程队各挖了多少千米?4、小宁与小芳今年的年龄和是28岁,小宁比小芳小2岁,小芳今年多少岁?5、小敏和他爸爸的平均年龄是29岁,爸爸比他大26岁.小敏和他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6、小兰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小兰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二、1、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480本,如果从甲书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书架,这时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2、两个桶里共盛水3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6千克到第二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原来每桶各有水多少千克?3、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58吨,如果从甲仓调3吨大米到乙仓,两个仓库所存的大米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仓库各存大米多少吨?4、甲、乙两人共有150元钱,如果甲增加13元,而乙减少27元,那么两人的钱数就相等.甲、乙两人各有多少元?8三、1、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甲堆货物运走30吨仍比乙堆货物多12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2、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如果从甲堆货物调运30吨到乙堆货物,甲堆货物仍比乙堆货物多10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3、甲、乙两筐苹果共64千克,从甲筐里取出5千克放到乙筐里去,结果甲筐的苹果反而比乙筐的苹果还少2千克.甲、乙两筐原有苹果各多少千克?4、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2008人,如果从甲校调走20人,乙校调走15人,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两校原各有学生多少人?5、学校食堂共有三种蔬菜,其中黄瓜、番茄共重50千克,青菜、黄瓜共重70千克,青菜、番茄共重60千克.这三种蔬菜各有多少千克?6、《红楼梦》分上、中、下三册,全书共108元.上册比中册贵11元,下册比中册便宜5元.上、中、下三册各是多少元?7、四个人年龄之和是77岁,最小的10岁,他和最大的人的年龄之和比另外二人年龄之和大7岁,最大的年龄是几岁?8、小诺沿长与宽相差30米的游泳池跑了5圈,做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小诺共跑了700米,问: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9、曾老师比琪晗重30千克,曾老师比陈赫重25千克,琪晗陈赫共重75千克,琪晗陈赫各重多少千克?10、苗圃有很多花苗,11000棵不是玫瑰,12500棵不是牡丹,玫瑰和牡丹共有8500棵,玫瑰和牡丹各有?多少棵.9四年级和倍问题1、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小红和妈妈各是多少岁?2、甲乙两数和是150,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4,甲乙两数各是多少?3、一块长方形木板,长是宽的2倍,周长54厘米,这块长方形木块的面积是多少?4、一筐苹果、一筐梨和一筐葡萄共重42千克,知道苹果重量是葡萄的2倍,梨的重量是葡萄的3倍,苹果、梨、葡萄各是多少千克?5、三年级三个班共植树200棵,二班植树棵数是一班的2倍,三班植树棵数和二班一样多,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6、有三堆煤,甲堆是乙堆的3倍,丙堆是甲堆的2倍,三堆煤共重240千克,那么甲堆、乙堆、丙堆煤各重多少千克?7、有三队修路队合修一条长240千米的路,甲队修的是乙队的3倍,丙队修的是甲队的2倍,那么甲队、乙队、丙队各修多少千米?8、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这两种球各有多少个?9、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排球比足球的2倍少7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10、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是足球的2倍,足球比排球多5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1011、小华有笔30枝,小明有笔15只,问小明给几枝给小华后,小华的枝数是小明的8倍?12、小明有书18本,小芳有书8本,现在又买来16本,怎样分配才能使小明的本数是小芳的2倍?13、甲水池有水60吨,乙水池有水30吨,如果甲水池的水以每分钟3吨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2倍?14、一个除式,商是18,余数是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292,除数与被除数各是多少?四年级差倍问题1、林下小学购买的排球是篮球的3倍,排球比篮球多18只,购买的排球和篮球各有多少只?购买的排球和篮球共有多少只?2、有大小两个书架,大书架上书的本数是小书架上的4倍,如果从大书架上取出150本放到小书架上,这时,两书架上的书的本数相等.大小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3、老猫和小猫去钓鱼,老猫钓的是小猫的3倍.如果老猫给小猫3条后,小猫比老猫还少2条.两只猫各钓多少条鱼?4、张老师买回篮球比足球多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这两种球各有多少个?5、副食店中白糖的千克数比红糖的3倍少35千克,已知白糖比红糖多41千克.副食店有白糖、红糖各多少千克?6、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其中足球是篮球的3倍,足球比排球多7个,排球比篮球多11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117、梨比葡萄重2000千克,苹果重量是葡萄的2倍,苹果重量比梨多3000个,苹果、梨、葡萄各是多少千克?8、小明的存款数是小刚的3倍,现在小明取出380元,小刚取出110元,两人的存款数变得同样多.小明和小刚原来各存款多少元?9、甲仓存粮吨数是乙仓的3倍,如果甲仓中取出60吨,乙仓中运进80吨,甲、乙两个粮仓存粮吨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10、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若干吨,甲仓存粮的吨数是乙的3倍.如果甲仓中运进60吨,乙仓中运进260吨,则甲、乙两个粮仓存粮的吨数相等.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11、小张有36本课外书,小徐有24本课外书,两人捐出同样多的本数后,小张剩下的本数是小徐剩下本数的3倍,两人各捐出多少本书?12、师徒两人加工同样多的一批零件,师傅加工了102个,徒弟加工了40个,这时,徒弟剩下的个数是师傅的3倍.师徒要加工多少个零件?用假设法解题兔数=(总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鸡兔总数-兔数(假设鸡,先求出兔)或:鸡数=(每只兔脚数×鸡兔总数—总脚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兔数=鸡兔总数-鸡数(假设兔,先求出鸡)1、鸡兔共30只,共有脚7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2、鸡兔共20只,共有脚5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3、在一个停车场内,汽车、摩托车共停了48辆,其中每辆汽车有4个轮子,每辆摩托车有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172个轮子,停车场内有汽车、摩托车各多少辆?124、体育老师买了运动服上衣和裤子共21件,共用了439元,其中上衣每件24元,裤子每件19元,问老师买上衣和裤子各多少件?5、买甲、乙两种戏票,甲种票每张6元,乙种票每张4元,两种票买了11张,一共用去50元,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6、扬栋有面值2元、5元纸币共30张,一共是90元,面值2元、5元纸币各有多少张?7、有2角,5角和1元人民币20张,共计12元,则1元有_______张,5角有______张,2角有_______张.8、一批水泥,用小车装载,要用20辆,用大车装载,只要12辆,每辆大车比小车多装4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9、一堆水泥,用小集装车装载,要用30辆,用大集装车装载,只要24辆,每辆大集装车比小集装车多装5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10、某公司运输衬衫400箱,规定每箱运费30元,若损失一箱,不但不给运费,并要赔偿100元,运后的运费结算为8880元,问这次运输损失了几箱?11、某小学进行英语竞赛,每答对一题得10分,没有做、答错一题倒扣2分,共有15道题,小明得了102分,他做对了多少题?12、九湖小学六年级举行数学竞赛,共20道试题.做对一题得5分,没有做一题或做错一题倒扣3分.刘刚得了60分,则他做对了几题?13、工人运青瓷花瓶250个,规定完整运一个到目的地给运费20元,损坏一个倒赔100元,运完这批花瓶后,工人共得4400元,则损坏了多少只?1314、李宇春演唱会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门票共600张,收入234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票各售出多少张?15、王舒琪演唱会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门票共200张,收入78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票各售出多少张?16、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16只,共有110条腿和14对翅膀.问,每种昆虫各几只?17、甲,乙,丙三种练习本每本价钱分别为7角,3角,2角.三种练习本一共卖了47本,付了21元2角,买的乙种练习本的本数是丙种练习本本数的2倍.就三种练习本各买了多少本?18、买一些4分和8分的邮票,共花6元8角.已知8分的邮票比4分的邮票多40张,那么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19、有一元,五元和十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计66元,其中一元的张数比十元的多2张.问三种人民币各多少张?盈亏问题的关系式:1、(盈+亏)÷两次分配的差=份数2、(大盈-小盈)÷两次分配的差=份数3、(大亏-小亏)÷两次分配的差=份数每次分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每次分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出总差额和两次分配的数量差,然后利用基本公式求出分配者人数,进而求出物品的数量.1、幼儿园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则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则少12个玩具,幼儿园有几个班?这批玩具有多少个?2、小明带了一些钱去买苹果,如果买3千克,则多出2元,如果买6千克,则少了4元,问苹果每千克多少元?小明带了多少钱?143、一个小组去山坡植树,如果每人栽4棵,还剩12棵,如果每人栽8棵,则还缺4棵,这个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4、一组学生去搬书,如果每人搬2本,还剩12本,如果每人搬4本,还缺6本,这组学生有几人?这批书有多少本?5、老师买来一些练习本分给优秀少先队员,如果每人分5本,则多了14本;如果每人分7本,则多了2本;优秀少先队员有几人?买来多少本练习本?6、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4粒,则多出12粒,如果每人分6粒,则多出2粒,问有几个小朋友?有多少粒糖?7、妈妈买来一些苹果分给全家人,如果每人分6个,则多出了12个,如果每人分7个,则多出了6个,全家有几人?妈妈买回多少个苹果?8、某学校有一些学生住校,每间宿舍住8人,空出床位24张,如果每间宿舍住10人,则空出床位2张,学校共有几间宿舍?住宿学生有几人?9、学校派一些学生搬树苗,如果每人搬6棵,则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则差18棵,学校派了多少名学生?这批树苗有多少棵?10、自然课上,老师给学生发树叶,如果每人分5片树叶,则差3片树叶,如果每人分7片树叶,则差25片树叶,这节课有多少学生?老师一共带了多少树叶?11、数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数学题,如果每人做6道题,则少4道,如果每人做8道题,则少16道,问有几个同学?一共有多少道数学题?1512、学校排练节目,如果每行排8人,则有一行少2人,如果每行排9人,则有一行少7人,一共排了多少行?一共有多少人?13、三(1)班学生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多出4人;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出了4条船;公园里有多少条船?三(1)班有多少名学生?14、学校给新生分配宿舍,如果每间住8人,则少了2间房,如果每间住10人,则多出了2间房,一共有几间房分给新生?新生有多少人住宿?15、同学们去划船,如果每条船坐5人,则有10人没船坐,如果每条船多坐2人,则多出两条船,共有几条船?有多少个同学?16、小明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40米,则要迟到2分钟,如果每分钟走50米,则要早到4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17、三年级学生练习册,如果每人发5册还剩下32册,如果其中10个学生每人发4册,其余每人发8册,就恰好发完.那么三年级学生有多少人?练习册有多少本?18、小明买了一本《趣味数学》,他计划:如果每天做3题,则剩下16题,如果每天做5题,则最后一天只要做1题.那么这本书共有几道题?小明计划做几天?19、三(2)班同学去植树,如果每人植5棵,还有3棵没有人植,如果其中4人每人植4棵,其余每人植6棵,就恰好植完所有的树.那么参加植树的有几名同学?共植树多少棵?20、小明从家到学校,出发时看看表,发现如果每分钟步行80米,他将迟到5分钟,如果先步行10分钟?问小明从家出发时离上学时间有多少分钟.分钟到校1他就可以提前,米200再改成骑车每分钟行,后。

(完整版)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______ .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级中考平均分是_______ .3.有5个数,其平均数为138,按从小到大排列,从小端开始前3个数的平均数为127,从大端开始顺次取出3个数,其平均数为148,则第三个数是_______ .4.某5个数的平均值为6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80,平均值为70,这个数是________ .5.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为22岁.年龄最小的没有小于18岁.那么最大年龄可能是______岁.6.数学考试的满分是100分,六位同学的平均分是91分,这6个同学的分数各不相同,其中一个同学得65分,那么居第三名的同学至少得_______分.7.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钟走40米,18分钟达到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走60米,小刚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_______米.8.某校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考试,平均分是63分,其中男生平均分是60分,女同学的平均分是70分,男生比女生多_______人.9.一些同学分一些书,若平均每人分若干本,还余14本,若每人分9本,则最后一人分得6本,那么共有学生_______人.10.有几位同学参加语文考试,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得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________人.11.有四个数每次取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一个数,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四次,分别得到以下四个数:86, 92, 100, 106那么原4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 .12.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拿出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3个面包的钱,丙没付钱.等吃完结算,丙应付4角钱,那么甲应收回钱_______分.二、分析解答题.13.今年前5个月,小明每月平均存钱4.2元,从6月起他每月储蓄6元,那么从哪个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14.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下的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4次,得到下面4个数.23, 26, 30, 33A、B、C、D 4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一个数,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5,这个数是________ .2.小强考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自然五门功课,数学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90分.把数学成绩加上去,平均成绩是92分.小强的数学成绩是_______分.3.江滨小学有433个小朋友,分乘4辆汽车去儿童公园,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15人,如果第二、三、四辆车乘的人数相同,第三辆车乘了______个小朋友.4.5个数写成一排,前3个数的平均值是15,后两个的数的平均值是10,这五个数的平均的值是______.5.甲、乙两地相距24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________公里.6.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17岁,而甲乙两人的平均年龄为15岁,那么丙的年龄是________岁.7.甲乙两人带着同样多的钱,用他们全部的钱买了洗衣粉,甲拿走了12袋,乙拿走了8袋.回家后甲补给乙3.8元,每袋______元.8.学校足球队18人合影留念,照6寸照片洗三张价格是4.5元,另外加洗每张0.3元,如果每人各得一张,平均每人需______元.9.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185斤,甲棉田是5亩,亩产203,乙棉田亩产170斤,乙棉田有________亩.10.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两科分数共176分,如果再加上外语分数,三科的平均分就比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多3分,小明的外语成绩是________分.二、分析解答题:11.学校足球队18人合影留念,照六英寸照片.洗3张价格是4.5元,另外加洗,每张0.3元.如果每人各得一张,那么平均每人需元.12.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这个运动员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多少?13.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走40米,18分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走60米.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14.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40米,小明上学要走9分钟,回家时比上学时少用3分钟.那么小明往返一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一、填空题答案:1. 24 72⨯9-78⨯8=24.2. 89.5分. [89⨯(40-2)+99⨯2]÷40=89.5(分).3. 135 127⨯3+148⨯3-138⨯5=1354. 30 80-(70⨯5-60⨯5)=305.28岁,三人年龄和=22⨯3=66岁,设有两个人的年龄最小,和为19⨯2=38,所以,最大年龄可能是66-38=28(岁)6. 95第一、二名最多可得100+99=199(分)第三、四、五名的平均分为:(91⨯6-100-99-65)÷3=94(分)第三名最少95(分)7. 48米. (40⨯18⨯2)÷[18+40⨯18÷60]=48(米).8. 40(人).男生: (70⨯100-63⨯100)÷(70-60)=70(人)女生:100-70=30(人) 70-30=40(人)9. 17名由题意知,每人9本,最后一人只能分6本差3本,说明每次只能分8本、7本、6本……,设共有x名学生,可得:9x-3=8x+14 x=17经检验,每人分7本,6本不合题意,所以共有17名同学.10. 6人 (13+5)÷(90-87)=6(人)11. 48 (86+92+100+106)÷2÷4=4812. 35分 40⨯3÷8=15(分) 15⨯5-4⨯10=35(分)二、分析解答题答案:1. 10月份10月份起超过5元,以5元为基数,前5月平均每月少5-4.2=0.8(元),6月起平均每月增加6-5=1(元)(5-4.2) ⨯5÷(6-5)=4从6月起,4个月后每月平均储蓄就超过5元.2. 28(23+26+30+33)÷4=281. 100115⨯4-120⨯3=1002. 102分数学得分加进后的六门课总分:92⨯6=552(分)除数学外的五门课总分:90⨯5=450(分)数学课成绩为:552-450=102(分)3. 106 人(433-115)÷(4-1)=106(人)4. 13(3⨯15+2⨯10)÷(3+2)=135. 48公里/小时240⨯2÷(6+4)=48(公里/小时)6. 21岁3⨯17-2⨯15=21(岁)7. 1.9元3.8÷[(12-8)÷2]=1.9(元)8. 0.5元[4.5+0.3⨯(18-3)]÷18=0.5(元)9. 6亩(5⨯203-5⨯185)÷(185-170)=6(亩)10. 97分(176÷2+3)⨯3-176=97(分)二、分析解答题:11. 0.2(元)洗18张照片需要的钱数是:450+30⨯15=900(分).每人需交的钱数为:900÷18=20(分)=0.2(元).12. 0.8分最低分: 9.46⨯4-9.58⨯3=9.10(分)最高分: 9.66⨯4-9.58⨯3=9.90(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 9.90-9.10=0.8(分)13. 48米(40⨯18⨯2)÷[18+(40⨯18)÷60]=48(米)14. 72米/分钟540⨯2÷[9+(9-3)]=72(米/分钟)。

(完整word版)四年级(下)数学思维拓展训练(3)——平均数问题

(完整word版)四年级(下)数学思维拓展训练(3)——平均数问题

小学四年级(下)思维拓展训练(三)学校姓名平均数问题1、小芳在一次期中考试中,语文得了89分,数学得了97分,英语得了90分。

小芳三门学科的平均分是多少?2、如果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7,其中甲数是17,乙数是13,求丙数。

3、某次测验,第一小组有1人得98分,3人得92分,4人得86分,2人得76分。

求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

4、三个好伙伴去体育馆打羽毛球,他们约定玩的时间为2小时,并且每人打球的时间相等。

平均每人打球多少分钟?5、小亮前三次的数学单元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他想使自己的平均成绩提高2分,那么小亮第四次的测验成绩应该的多少分?6、某8个数的平均数为50;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90,则平均数变成了60。

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7、甲、乙、丙三人比赛做口算。

一分钟,甲乙共做54道,乙丙共做58道,甲丙共做50道。

平均每人做多少道口算题?8、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28。

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从大的开始所取的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37,从小的开始所取的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16。

这五个数的中间的数应该是多少?9、四年级某班进行了一次单元测验,平均成绩是96分。

其中张军因病没有参加测验,第二天他参加了补考,成绩是61分。

如果加上张军的补考成绩,全班的平均成绩就是95分。

这个班共有多少人?10、下面3个数的平均数是140,请将□内的数字填上。

□,□8,□27练一练:1、某班第一小组的数学单元测验成绩如下:93、100、89、91、90、97、98、80、82、100。

这个小组这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某次考试,21名生的平均成绩是84分,19名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8分。

求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

3、三个好朋友轮流打乒乓球(两人打球时,一人休息)。

他们共玩了2小时,并且每人打球的时间相等。

平均每人休息了多少分钟?4、小强在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语文、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3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

(完整word)初二数学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练习

(完整word)初二数学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练习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1、(2010•重庆市江津区)7.若1,3,x ,5,6五个数的平均数为4,则x 的值为( ) A .3 B .4 C .5 D .62、(2010•江苏省扬州市)6.一组数据3,4,x ,6,8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4 B .5 C .6 D .73、(2010•常州)7.某一公司共有51名员工(包括经理),经理的工资高于其他员工的工资。

今年经理的工资从去年的200000元增加到225000元,而其他员工的工资同去年一样,这样,这家公司所有员工今年工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与去年相比将会A.平均数和中位数不变B.平均数增加,中位数不变C.平均数不变,中位数增加D.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增加 4、(2010•无锡)8.某校体育节有13名同学参加女子百米赛跑,它们预赛的成绩各不相同,取前6名参加决赛.小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 A .方差 B .极差 C . 中位数 D .平均数5、(2010•青岛市)5.某外贸公司要出口一批规格为150g 的苹果,现有两个厂家提供货源,它们的价格相同,苹果的品质也相近. 质检员分别从甲、乙两厂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了50个苹果称重,并将所得数据处理后,制成如下表格.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本次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 B .甲、乙两厂被抽取苹果的平均质量相同C .被抽取的这100个苹果的质量是本次调查的样本D .甲厂苹果的质量比乙厂苹果的质量波动大5、(2010•南充市)A 、B 、C 、D 四个班各选10名同学参加学校1 500米长跑比赛,各班选手平均用时及方差如下班A 班B 班C 班D 班 平均用时(分钟)5 5 5 5 方差0.150.160.170.14(A )A 班 (B )B 班 (C )C 班 (D )D 班 6、( 2010•绵阳)8.张大娘为了提高家庭收入,买来10头小猪.经过精心饲养,不到7个月就可以出售了,下体重/kg116 135 136 117 139 频数2 1 23 2 A .126.8,126 B .128.6,126 C .128.6,135 D .126.8,135、 7、( 2010•荆门)5.有一组数据3、5、7、a 、4,如果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2 (B)5 (C)6 (D)78、(2010•泸州)4.某校八年级甲、乙两班学生在一学期里的多次检测中,其数学成绩的平均分相等,但两 班成绩的方差不等,那么能够正确评价他们的数学学习情况的是( ) A .学习水平一样 B. 成绩虽然一样,但方差大的班学生学习潜力大C .虽然平均成绩一样,但方差小的班学习成绩稳定 D. 方差较小的学习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 9、(2010•柳州)10.上海“世界博览会”某展厅志愿者的年龄分布如图5,这些志愿者年龄的众数是 A .19岁 B.20岁 C.21岁 D.22岁10、(2010•凉山)9.2010年因干旱影响,凉山州政府鼓励居民节约用水,为了解居民用水情况,月用水量(吨) 4 5 6 8 9 户 数 4 5 7 3 1 A.中位数是6吨 B.平均数是5.8吨 C.众数是6吨 D.极差是4吨个数 平均质量(g ) 质量的方差甲厂 50 150 2.6 乙厂 50 150 3.111、(2010•怀化)8.某同学五天内每天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单位:小时)分别为2、2、3、2、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A .2、2 B .2、3 C .2、1 D .3、1 12、(2010•贵阳)5.小明准备参加校运会的跳远比赛,下面是他近期六次跳远的成绩(单位:m ):3.6,3.8,4.2,4.0,3.8,4.0.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众数是3 .9 m (B )中位数是3.8 m (C )平均数是4.0m (D )极差是0.6m13、(2010•兰州市)8. 某射击小组有20人,教练根据他们某次射击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7、7 B . 8、7.5 C .7、7.5 D . 8、6 14、(2010•佛山市)10、4个数据8,10,x,10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则x 等于( ) A 、8 B 、10 C 、12 D 、8或1215、(2010•丽水市)4.某班50名学生的一次英语听力测试成绩分布如下表所示(满分10分):成绩(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人数(人)113561519分 16、(2010•恩施)15.某班随机抽取6名同学的一次地生测试成绩如下:82,95,82,76,76,82.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82,76 B. 76,82 C. 82,79 D. 82,82 17、(2010•大兴安岭)5.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全国人民积极开展捐款款物献爱捐款金额(元) 10 15 20 30 50 60 70 80 90 100 捐款人数(人) 3 10 10 15 5 2 1 1 1 2 A .15 B .30 C .50 D .2018、(2010•成都市)7每天使用零花钱 (单位:元) 1 2 3 5 6 人 数25431则这15(A )3,3 (B )2,3 (C )2,2 (D )3,5 19、(2010•郴州)8. 某居民小区开展节约用电活动,对该小区100户家庭的节电量情况进行了统计, 4月份与3节电量(千瓦时) 20 30 40 50户 数 10 40 30 20........A. 35、35、30 B. 25、30、20 C. 36、35、30 D. 36、30、30 20、(2010•郴州)6.要判断小刚的数学考试成绩是否稳定,那么需要知道他最近连续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 A .方差 B .中位数 C .平均数 D .众数 21、(2010•北京)7. 10名同学分成甲、乙两队进行篮球比赛,它们的身高(单位:cm )如下表所示:设两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依次为甲x ,乙x ,身高的方差依次为2甲S ,2乙S ,则下列关系中完全正 确的是(A) 甲x =乙x ,2甲S >2乙S (B) 甲x =乙x ,2甲S <2乙S (C) 甲x >乙x ,2甲S >2乙S (D) 甲x <乙x , 2甲S >2乙S 。

沪教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的应用》word练习

沪教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的应用》word练习

2015年小学数学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平均数的应用1.某运输公司在一个星期里,前3天平均每天运货物1977吨,后4天平均每天运货物1970吨.这一星期平均每天运货物吨.2.江滨小学有433个小朋友,分乘4辆汽车去儿童公园,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15人,如果第二、三、四辆车乘的人数相同,第三辆车乘了个小朋友.3.学校食堂到宿舍相距300米,小军、小刚、小林三人轮流由两个人抬一桶水从食堂到宿舍,平均每人抬米.4.爸爸体重69千克,小明体重是21千克,两人的平均体重是45千克.(判断对错)5.小红、小华、小明、小军、小强五位同学参加“创新杯”数学邀请赛初赛.已知他们五人的平均成绩是89分,小红、小明两人的平均成绩是91.5分,小华、小军两人的平均成绩是84分,小红、小军两人的平均成绩是86分,小军比小华高l0分.那么,这五位同学参加“创新杯”初赛的成绩各是多少分?6.经测量得五(1)班8名同学的身高如下(单位:厘米):150、146、158、162、163、159、148、162.(1)求出这8名同学身高的平均值.(2)如果把平均身高作为标准,用正、负数表示出这8名同学身高与平均身高的差异.7.养护工养护一段铁路,开始6天一共养护了2.3千米,后15天平均每天养护0.4千米,这21天养路工平均每天养护多少千米铁路?8.一个化肥厂在一星期里,前三天平均每天生产化肥0.2万吨,后四天共生产化肥1.5万吨,这个星期平均每天生产化肥多少万吨?9.用计算器计算.这一周平均每天到自然博物馆参观的有人.10.某修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周修了354米,第二周修了468米,第三周修了300米,第四周修了246米,第五周修了332米.修路队平均每周修路多少米?11.某班有40名同学,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90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100分,这个班期中考试数学平均分是多少分?12.新时代玩具厂有一份980个玩具的生产订单,如果客户要求14天完成,平均每天至少需要生产多少个?13.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3,如果说把这个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5,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0,则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14.A、B、C 3只相同的杯子,A、B两杯水的平均高度是11厘米,B、C两杯水的平均高度是12厘米,A、C两杯水的平均高度是7厘米.这三杯水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15.张阳的期末考试成绩单被弄污了,算算他的英语成绩是分.英语平均分16.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走40米,18分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走60米.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17.儿童服装店在“六一”儿童节卖了5箱服装,每箱6件,一共收入1500元,平均每件衣服多少元?18.农民伯伯种的两公顷玉米喜获丰收,平均每平方米收玉米9000克.照这样计算,这块玉米地一共可以收玉米多少吨?19.有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四次,得到的结果分别是52、66、60、46,求A、B、C、D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20.新区小学的同学去栽树,上午栽了316棵,下午3小时栽了252棵.下午平均每小时栽了多少棵?21.少年宫美术组有7名同学,3个月共创作出189幅画,平均每人每月创作了多少幅画?22.图是玩具厂去年的销售额情况统计图.(1)如图是统计图,第季度的销售额最高,第季度的销售额最低.(2)全年的销售额共万元.(3)平均每月销售额万元.(4)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少 %.23.下面是两个小组的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情况.)第一组平均每人跳个.(2)第二组平均每人跳个.(3)获得优胜奖的是第组.24.改善住房条件,小明、小芳和小红三家都买了新房,小明家4口人住152平方米的新房,小芳家3口人住138平方米的新房,小红家3口人住132平方米的新房.他们三家平均每人的住房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5.幼儿园买玩具,一班买45件,二班买36件,三班比二班多15件,平均每个班买玩具几件?26.三年级计划有95名同学参加植树,平均每人植树4棵.由于特殊原因,有的同学没能参加,结果平均每人植树5棵,有几个同学没有参加植树?27.小巧看一本书,前三天平均每天看35页,后两天平均每天看45页.小巧这五天平均每天看多少页?28.小林的老师买回143本练习簿,平均分给小林和他的12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多少本?29.四年级的同学参加游园活动,一组有15人,二祖有18人,三组有9人,其余的3组都有12人.参加游园活动的同学平均每组有多少人?30.某超市一个星期卖了8箱饮料,每箱饮料有56瓶,这个星期平均每天卖出多少瓶饮料?参考答案1.1973【解析】解:(1977×3+1970×4)÷(3+4),=(5931+7880)÷7,=13811÷7,=1973(吨).答:这一星期平均每天运货物1973吨.故答案为:1973.2.106【解析】解:(433﹣115)÷(4﹣1)=318÷3,=106(人);答:第三辆车乘了106个小朋友.故答案为:106.3.200【解析】先用“300÷3=100”求出如果由一个人搬,平均每人抬的距离,因为轮流由两个人抬,所以平均每人抬2个100米,即200米.解:300÷3×2,=100×2,=200(米);答:平均每人抬200米,故答案为:200.4.√【解析】解:(69+21)÷2=90÷2=45(千克)答:两人的平均体重是45千克.故答案为:√.5.解:5人总成绩:89×5=445(分)小红、小明、小华、小军4人总成绩:91.5×2+84×2=351(分)所以,小强成绩:445﹣351=94(分)因为,小华、小军平均84分,小军比小华高10分,所以,小华成绩:(84×2﹣10)÷2=79(分)小军成绩:79+10=89分(分)因为,小红、小军平均86分,所以,小红成绩:86×2﹣89=83(分)因为,小红、小明平均91.5分所以小明成绩:91.5×2﹣83=100(分)答:这五位同学参加“创新杯”初赛的成绩分别是:小红83分、小华79分、小明100分、小军89分、小强94分.【解析】用这5人的平均分乘5就是这5的总分,用小红、小明两人的平均成绩分乘2就是小红、小明的总分,用小华、小军两人的平均分乘2就是小华、小军的平均分,用5人总分减去这4人总分就是小强的得分;再根据小华、小军平均84分,小军比小华高10分,:(84×2﹣10)÷2就是小华的成绩,加上10就是小军的成绩;小红、小军平均86分,86×2﹣小军的成绩就是小红的成绩;小红、小明平均91.5分,91.5×2﹣小明的成绩就是小明的成绩.6.解:(1)(150+146+158+162+163+159+148+162)÷8=1248÷8=156(厘米);(2)以156厘米为标准,150﹣156=﹣6,表示为﹣6厘米;146﹣156=﹣10,表示为﹣10厘米;158﹣156=2,表示为+2厘米;162﹣156=6,表示为+6厘米;163﹣156=7,表示为+7厘米;159﹣156=3,表示为+3厘米;148﹣156=﹣8,表示为﹣8厘米;162﹣156=6,表示为+6厘米.【解析】(1)先把8个人的身高加起来,再除以8计算出平均身高;(2)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选平均时间为标准记为0,超过部分为正,不足的部分为负,直接得出结论即可.7.解:(2.3+0.4×15)÷21=(2.3+6)÷21=8.3÷21≈0.4(千米);答:这21天养路工平均每天养护约0.4千米铁路.【解析】要求这21天养路工平均每天养护多少千米铁路,应求出这21天共修的千米数,根据题意,这21天共修2.3+0.4×15,然后除以21即可.8.解:(0.2×3+1.5)÷7=2.1÷7=0.3(万吨);答:这个星期平均每天生产化肥0.3万吨.【解析】先求前三天生产化肥的总吨数,再加上1.5万吨,求出一周生产化肥的总吨数,用总吨数除以天数就是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生产化肥多少万吨.9.解:(202+146+153+97+162+220+259)÷7=1239÷7=177(人)答:这一周平均每天到自然博物馆参观的有 177人.【解析】一周是7天,据此把这7天的参观人数加起来,再除以7,即可解答问题.10.解:(354+468+300+246+332)÷5=1700÷5=340(米)答:平均每周修路340米.【解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把这5周修路的米数都加起来,再除以5,即可求出平均每周修路多少米.11.解:[90×(40﹣2)+100×2]÷40,=3620÷40,=90.5(分);答:这个班级中考平均分是90.5分;【解析】先根据“平均分×人数=总成绩”分别计算出两名补考的学生总成绩和(40﹣2)名同学的总成绩,然后相加求出全班同学的总成绩,用“总成绩÷全班总人数=平均成绩”即可;12.解:980÷14=70(个),答:平均每天至少需要生产70个【解析】用要生产的玩具的总数除以用的总天数即可求出平均每天生产的个数.13.解:35×3+50×3﹣43×5,=105+150﹣215,=255﹣215,=40.答:中间的那个数是40.【解析】根据“平均数×数量=总数”分别求出前三个数的和、后三个数的和、五个数的和,进而根据“前三个数的和+后三个数的和﹣5个数的和=中间的数”解答即可.14.解:用A,B,C依次代表A,B,C三个杯子的装水的高度;根据题意可知:A+B=2×11=22 (厘米)(1)B+C=2×12=24 (厘米)(2)A+C=2×7=14 (厘米)(3)把三个式子相加,有A+B+B+C+A+C=22+24+14=60(厘米),即2A+2B+2C=60(厘米),A+B+C=60÷2=30(厘米),所以三个杯子平均高度是:30÷3=10(厘米),答:这三杯水的平均高度是10厘米.【解析】根据“A、B两杯水的平均高度是11厘米,”知道A、B两杯水高度的和是11×2厘米,根据“B、C两杯水的平均高度是12厘米,”知道B、C两杯水高度的和是12×2厘米,再由“A、C两杯水的平均高度是7厘米,”知道A、C两杯水高度的和是7×2厘米,把上面求出的三个数加起来再除以2就是三杯水高度的和,进而求出这三杯水的平均高度.15.解:85×3﹣(80+92),=255﹣﹣172,=83(分);答:他的英语成绩是83分.故答案为:83.【解析】根据三科的平均分是85分,用平均分85乘科数3即得三科的总分数,进而用总分数减去语文和数学的分数和即得英语的分数.16.解:(40×18×2)÷[18+(40×18)÷60],=1440÷30,=48(米);答: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48米.【解析】要求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计算出路程,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计算出下山用的时间,最后根据“来回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进行解答即可.17.解:1500÷(5×6),=1500÷30,=50(元),答:平均每件衣服50元.【解析】根据题意,可用5乘6计算卖出的服装总件数,然后再用1500除以卖出的总件数即可.18.解:2公顷=20000平方米,2000×9000=18000000(克)=18吨;答:这块玉米地一共可以收玉米18吨.【解析】2公顷=20000平方米,根据题意,可用农民伯伯种的面积数乘平均每平方米收的玉米数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19.解:A、B、C、D四个数的和的3倍:52×3+66×3+60×3+46×3=672;A、B、C、D四个数的和:672÷3=224;四个数的平均数:224÷4=56;答:4个数的平均数是56.【解析】根据余下的三个数的平均数:52、66、60、46,可求出A、B、C、D四个数的和的3倍,再除以3得A、B、C、D四个数的和,再用和除以4即得4个数的平均数.20.解:252÷3=84(棵)答:下午平均每小时栽了84棵.【解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用252棵除以3小时,即可求出下午平均每小时栽了多少棵.21.解:189÷3÷7=63÷7=9(幅)答:平均每人每月创作了9幅画.【解析】根据题干,先求出7名同学一个月创作多少幅画:189÷3=63幅,再除以7,即可求出平均每人每月创作的幅数.22.解:(1)这是一幅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可知:第四季度的销售额最高,第二季度的销售额最低;(2)全年的销售额为:50+35+72+98=255(万元);答:全年的销售额共255万元;(3)平均每月销售额:255÷12=21.25(万元);答:平均每月销售额21.25万元;(4)(50﹣35)÷50=15÷50=30%;答: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少30%.故答案为:条形,四,二,255,21.25,30.【解析】(1)这是一幅条形统计图,其中直条的长短表示销售额,找出直条中最高就是销售额最多的,最矮的表示销售额最少的;(2)求全年的销售额,把四个季度的销售额相加即可;(3)求平均每月销售额,用全年的销售额除以12即可;(4)求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少百分之几,把第一季度的销售额看作单位“1”,根据“(大数﹣小数)÷大单位“1”的量”进行解答即可.23.解:(1)(120+124+140+136)÷4=520÷4=130(个);(2)(112+150+134)÷3=396÷3=132(个);132个>130个,因此获得优胜奖的是第二组.故答案为:130,132,二.【解析】根据统计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分别求出每个小组同学1分钟跳绳的个数,除以小组人数就是该小组平均每人跳的个数;平均数大的组就是获得优胜奖的组.24.解:小明家:152÷4=38(平方米),小芳家:138÷3=46(平方米),小红家:132÷3=44(平方米),答:小明家的平均住房面积是38平方米,小芳家的平均住房面积为46平方米,小红家的平均住房面积是44平方米.【解析】根据题意,可用小明、小芳、小红各自家的总住房面积除以人口数即可得到答案.25.解:[45+36+(36+15)]÷3,=[81+51]÷3,=132÷3,=44(件),答:平均每个班买玩具44件.【解析】要求平均每个班买玩具几件,根据题意,先求三班买的件数36+15=51件,再求出三个班一共买的玩具总件数,再用三个班一共买的玩具总件数除以班数,即得平均每个班买的玩具件数,列式解答即可.26.解:设有x个同学没有参加植树,则参加植树的同学为95﹣x名,(95﹣x)×5=95×4,95×5﹣5x=95×4,5x=95,x=95÷5,x=19,答:有19个同学没有参加植树.【解析】由“三年级计划有95名同学参加植树,平均每人植树4棵.”可以求出一共要植树的棵数,再设有x个同学没有参加植树,则根据植树的总棵数不变,列出方程解答即可.27.解:(35×3+45×2)÷(3+2),=(105+90)÷5,=195÷5,=39(页).答:小巧这五天平均每天看39页.【解析】平均数=总个数÷总天数,总个数是这5天看书的页数,总天数是5.据此解答.28.解:143÷(1+12)=143÷13=11(本)答:平均每人分11本.【解析】小林的老师买回143本练习簿,平均分给小林和他的12个同学,也就是平分给13人,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用练习簿本数除以人数.29.解:(15+18+9+12×3)÷6,=(42+36)÷6,=13(人),答:参加游园活动的同学平均每组有13人.【解析】先求出四年级6个组一共有的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总组数即可.30.解:8×56÷7=448÷7=64(瓶)答:这个星期平均每天卖出64瓶饮料.【解析】一个星期是7天,先求出8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8×56=448瓶,再除以7天,即可求出这个星期平均每天卖出多少瓶饮料.。

计算平均数试题

计算平均数试题

计算平均数试题题目一:求平均数1. 某班级有20个学生,他们的成绩分别是:89、95、78、82、90、86、88、75、92、84、87、79、81、91、85、93、80、94、83、77。

请计算这20个学生的平均成绩。

解答:首先将20个学生的成绩相加,得到总分为:89 + 95 + 78 + 82 + 90 + 86 + 88 + 75 + 92 + 84 + 87 + 79 + 81 + 91 +85 + 93 + 80 + 94 + 83 + 77 = 1720然后将总分除以学生人数,即可得到平均成绩:平均成绩 = 总分 / 学生人数 = 1720 / 20 = 86所以这20个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6。

题目二:增加一个学生后的平均数2. 在上述班级中增加一个学生,他的成绩为96。

请重新计算这21个学生的平均成绩。

解答:首先将21个学生的成绩相加,得到新的总分为:89 + 95 + 78 + 82 + 90 + 86 + 88 + 75 + 92 + 84 + 87 + 79 + 81 + 91 +85 + 93 + 80 + 94 + 83 + 77 + 96 = 1816然后将新的总分除以学生人数,即可得到新的平均成绩:新的平均成绩 = 新的总分 / 学生人数= 1816 / 21 ≈ 86.47所以这21个学生的平均成绩为约86.47。

总结:通过以上两个试题的计算,可以看出增加一个高分学生后,班级的平均成绩有所提高。

这说明每个学生的成绩都对平均数有影响,尤其是高分学生的影响更为显著。

计算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对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可以得到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从而更好地了解整体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问题练习题
牢记:平均数=总数÷个数
类型一:已知总数求平均数、已知平均数求总数。

(总数÷个数=平均数)
1、小红上学期共参加数学竞赛测试五次。

前两次的平均分数是93分,后三次的平均分数是88分。

小红这五次测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2、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0,甲数是48,乙数与丙数相同,求乙数。

3、一辆汽车给工厂运送原料,上午运了4次,共运255吨,下午运了5次,比上午多运3吨,平均每次运料多少吨?
4、甲乙丙三人在银行存款,丙的存款是甲乙两人存款的平均数的1.5倍,甲乙两人存款的和是2400元。

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存款多少元?
5、小丽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常识四科平均分数是89分,其中语文比数学少4分,数学比英语多5分,英语比自然常识少6分,问这四科成绩各是多少分?
类型二:连续数的平均数
1、5个连续双数的和是70,求这5个数分别是多少?
2、5个连续单数的和是35,求这5个数分别是多少?
类型三:重叠问题中的平均数
1、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38,甲和乙的平均数是42,乙、丙、丁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那么乙是多少?
2、十名参赛者的平均分是82分,前6人的平均分是83分,后6人的平均分是80分,那么第5人和第6人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3、5个数的平均数是40,如果把这5个数排成一列,那么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42,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41,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
4、五个数排一排,平均数是9,如果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那么第一个数和第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5、在一次身体的体检中,小红、小强、小林三人的平均体重为42千克,小红、小强的平均体重比小林的体重多6千克,小林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类型四:平均产量、平均年龄、平均速度(平均产量=总产量÷总时间)(平均年龄=年龄总和÷总人数)(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1、新光机械厂,上半年一共生产4800台冰箱,下半年每个月生产冰箱700台.这一年中平均每月生产冰箱多少台?
2、一辆汽车前3小时共行驶170千米,后4小时共行驶25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甲地到乙地全程是90千米,小王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4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30千米,求小王往返的平均速度。

4、在一次登山比赛中,李明上山时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按原路下山时,每分钟走75米.求李明上山,下山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5、有两块棉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

这块地是多少亩?
6、某生产小组一天的工作任务都是生产300个零件。

第一天以每小时30个的速度完成任务,第二天以每小时生产60个的速度完成任务。

在这两天的工作时间内,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个?
类型五:数的个数不变,一个数改变,平均数改变
1、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5,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2,平均数就变成了4。

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2、3个数的平均数是3,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10后,平均数变为5,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3、有7个数的平均数是8,把其中一个改为1时,平均数变为7,求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4、四个数的平均数是56,若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80,则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变成60,被改动的数是几?
类型六: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平均数改变
1、小强在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公布前四门功课的平均数是91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分增加了1分,小强数学考了多少分?
2、已知九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的平均数是78,去掉的数是几?
3、小华的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0分,这一次得了100分,正好把这几次的平均分提高到85分。

这一次是他第几次测验?
4、小芳与四名同学一起参加一次数学竞赛,那四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78分、91分、82分、79分,小芳的成绩比五人的平均成绩高6分。

求小芳的数学成绩。

5、一位同学在期中测试中,除了数学外,其他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

已知他数学得了100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多少门功课?
6、冬冬三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9分,4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4次考试的数学得分是多少分?
特殊重叠情况下的平均数
1、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19棵。

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
2、甲、乙、丙三个数,甲、乙两数的平均数为17,乙、丙两数的平均数为28,甲、丙两数的平均数为21。

问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几?
3、期中考试结束后,统计出甲、乙两人的平均分数是360分,乙、丙两人的平均分数是310分,丙、甲两人的平均分数是330分,求甲、乙、丙三人各得多少分?
4、有4个数,平均数是100,前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98。

第二个数是多少?
5、小林的语文、数学、英语、社会4门测试的平均分是89,前3门的平均分为92,后两门的平均分为88。

小林英语测试多少分?
6、有4个数,平均数是100,前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98。

第二个数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