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民族团结教育基础知识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一)我国的民族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二)我国的民族关系1。
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2.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写入宪法,西藏的民主改革,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等。
(三)我国的民族政策1。
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地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3)优越性(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适合我国民族分布状况,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
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之间的关系:(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2)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3)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也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四)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原因或意义)(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3)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和谐稳定;(4)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五)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政府):( 1 )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对外开放国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 2 )政治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分裂活动;( 3 )文化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尊重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加快教育的投入,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等。
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

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1、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56个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甚至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是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达1800万。
2、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旋、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4、我国是如何保证少数民族同胞权利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政策、措施。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尊重各民族文化,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和特点:①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③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地区的自治有机地统一起来,既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主性事务,发挥地主优势,促进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7、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对于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作用或重要性)?(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我们为什么要立场坚定地反对分裂?)①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团结互助的民族。
历史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通婚,大大密切了吐蕃和唐朝的关系。
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典范。
②作为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国,各民族的团结互助非常重要。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
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知识,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民族团结不仅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括同一民族内部的团结。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各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共同抵御外部势力的侵略和干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促进经济发展不同民族在经济发展中各具优势,通过民族团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3、推动社会进步各民族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贡献。
民族团结能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社会在各个领域的进步和创新。
4、保障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民族团结为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得以丰富和繁荣。
三、我国的民族政策1、民族平等政策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民族团结政策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4、扶持少数民族发展政策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如何促进民族团结1、增强民族意识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尊重差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3、反对民族歧视和偏见坚决抵制一切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偏见,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1. 壮族2. 藏族3. 裕固族4. 彝族5. 瑶族6. 锡伯族7. 乌孜别克族8. 维吾尔族9. 佤族10. 土家族11. ___12. 塔塔尔族13. 塔吉克族14. 水族15. 畲族16. 撒拉族17. 羌族18. 普米族19. 怒族20. 纳西族21. 仫佬族22. 苗族23. 蒙古族24. 门巴族25. 毛南族26. 满族27. 珞巴族28. 僳僳族29. 黎族30. 拉祜族31. 柯尔克孜族32. 景颇族33. 京族34. 基诺族35. 回族36. 赫哲族37. 哈萨克族38. 哈尼族39. ___40. 高山族41. 鄂温克族42. 俄罗斯族43. 鄂伦春族44. 独龙族45. 东乡族46. 侗族47. 德昂族48. 傣族49. 达斡尔族50. 朝鲜族51. 布依族52. 布朗族53. 保安族54. 白族55. 阿昌族1.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2. 民族区域自治;3.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4.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5. 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6.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7.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惯;我们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5000年来特别是秦汉以降的2000多年里,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的证权与周边各族的政权在长期融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经历了四个关键时期。
第一,是秦、汗的开创时期。
第二,是唐、宋的扩展期。
第三,是元、明、清的定型期。
第四,是鸦片战争以降的抗争期。
维护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名青年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为此,我们要不断加强研究,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我们要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在研究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惯、宗教的基础上,我们要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大全]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4fd064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4.png)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大全]第一篇:民族团结教育知识[大全]师生必须掌握的民族团结教育知识1、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2、民族消亡: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民族发展必然和最终的结局。
3、民族同化:民族交往过程中,一个民族或者其中一部分人,因受另一个民族的影响而丧失本民族的特征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4、民族融合:各民族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消失本民族的特征和差别,而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共同体。
5、民族平等:各民族的成员在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得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6、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7、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个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8、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9、民族团结“五个互相”: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凉解10.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政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采取的旨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11.哪一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答: 1983年.12.中央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政治上看是为了什么?答: 促进民族团结和繁荣。
13.所谓“三股势力”,是指什么?答: 三股势力是指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14.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答:(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3)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5)尊重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政策;(6)尊重少数民族习惯的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8)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9)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民族团结基本知识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1、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4、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5、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6、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7、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8、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9、六个相互: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包容10、2016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市。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1、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1、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12、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13、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14、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15、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16、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17、六个相互: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包容18、2016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市。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19、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1、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22、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23、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24、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25、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26、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27、六个相互: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包容2016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市。
民族团结基础常识

民族团结能够凝聚各民族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国家 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民族团结的意义
80%
加强民族认同
民族团结有助于增强各民族的认 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共同的文化 价值观和民族精神。
100%
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
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各民族之 间的交流与融合得以加强,有助 于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80%
保障人权
民族团结体现了对各民族平等权 利的尊重和保护,确保了各民族 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02
我国民族概况与政策
我国民族概况
民族构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 族,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地理分布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散居、小聚居、交错 杂居的分布格局。这种分布格局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人口迁 徙和民族融合形成的。
03
民族文化与交流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 征,包括语言、服饰、饮食、艺 术、节日等方面,这些特征构成 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差异
在民族交流中,应尊重不同民族 的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促 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的意义
民族文化的交流有助于增进不同民族 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民族团结和 社会和谐。
05
维护民族团结的挑战与对策
当前维护民族团结的挑战
民族间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历史和传统,这 些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宗教信仰冲突
某些民族或地区可能存在宗教信仰的差异,处理 不当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经济发展不平衡
民族团结基础常识

1、为什么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 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在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尊重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包括两方面内容:即 “保持”和“改革”两个方面。
2、民族风俗习惯有什么特点? 群众性、 民族性、 区域性。
3、为什么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 俗习惯的自由? 这是关于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总原则。
4、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5、我国设立哪三级民族自治地方及设立 自治机关?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6、我的自治区有哪5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 治区。
8、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是什么? 1)有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 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 体特点有机结合起来。 (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 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5、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满后 面貌?
一方面,国家要大力帮助,消除各民族经 济文化上的差距;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和 民族地区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民 族经济自身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培植 自己的“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的经 济机制。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 要政策措施是什么?
组织较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
7、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是啥?
(1)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
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2)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是消除各民族 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 径。 (3)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有助于充分开 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4)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是建设边疆, 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
民族团结的资料

民族团结的资料1.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
”——《有关民族团结的诗歌》2. “根根相望敬如宾,连起长龙连起心。
各个族人都盼望,团结才有太平音。
”——《有关民族团结的诗歌》3. “民族加强团结,齐心有所作为。
百家争艳更争奇,革命红旗高举。
”——茅盾《西江月-其三》4. “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5. “人心齐,泰山移。
”——《增广贤文》6.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孔子《易经》7. “今夜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古诗十九首》8. “平和华夏合一家,万族齐心塑繁华。
同心共筑团结坝,一方春色染祥瑞。
”——现代诗句9. “深情团结如春水,万民心手入同围。
政通人和荣光耀,国泰民安展繁荣。
”——现代诗句10. “千葩群叶簇,万籽一心连。
叶叶皆同脉,丹心代代传。
”——韩沛然《五律·题石榴兼咏民族团结》11. “弟兄不和外人欺,血和泪的教训。
军阀分割,连年混战,国家虚弱,人民疾苦。
”——现代诗句12.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王维《出塞作》13.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14.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岑参《赵将军歌》15.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先秦·佚名《秦风·无衣》16.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17. “万绿丛中蕊放容,花红叶茂共葱茏。
科普民族团结知识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它是各民族之间在民族平等基础上形成的和睦、友好、合作、联合的关系,也是各民族之间在共同利益和目标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团结协作、共同繁荣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知识:
1.民族平等: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只有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才能共同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
3.民族团结的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其中,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4.民族团结的体现:民族团结体现在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等方面。
各民族应该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互相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和长处,互相合作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
5.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公民应该自觉遵守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参与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积极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
总之,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1.“三个离不开”的内容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五个认同”的内容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3.“六个相互”的内容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4.民族地区好干部要做到“三个特别”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
5.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加强民族团结要坚决反对“两个主义”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
7.各民族“三和”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8.各民族“三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9.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相互嵌入”就是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10.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基本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11.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各民族群众为主体,通过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综合举措,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性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过程。
12.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13.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通过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各族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广泛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能力显著提高,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民族团结基本知识内容

民族团结基本知识内容一、民族团结的概念民族团结是指各个民族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状态。
它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 维护国家统一: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只有各个民族之间和睦相处,才能保证国家的统一。
2. 促进经济发展:各个民族之间合作共赢,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3. 加强文化交流:各个民族之间文化交流能够促进文化繁荣和多元化。
4. 维护社会稳定:各个民族之间和谐共处,能够维护社会稳定。
三、实现民族团结的途径1. 加强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让人们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共同点,增强对其他民族的尊重与理解。
2. 推行平等政策:政府应该制定平等政策,保障各个少数民族享有同等权利。
3. 加强民族交流:各个民族之间加强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4. 建立民族自治区:在多民族地区建立民族自治区,让各个少数民族有更多的自治权利。
四、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1. 政府:政府应该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2. 各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带头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促进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各界人士:社会各界人士应该积极参与维护民族团结,发挥自己的作用。
4. 普通公民:普通公民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尊重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习惯,避免种族歧视。
五、当前我国面临的挑战1.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贫困问题突出,需要政府加大扶贫力度。
2. 少数民族语言保护问题: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正逐渐消失,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3.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严重的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以传承。
六、我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各个民族之间互相交流、融合、共存。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贡献。
例如,唐朝时期,西域各民族与中原汉人之间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使唐朝成为了一个多元化和谐的时代。
民族团结100个小知识问答

1.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指的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友好、和谐共处的状态。
它强调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促进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2. 为什么民族团结重要?民族团结是国家的重要基石,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战斗力。
只有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才能实现长期的和平与繁荣。
3. 中国有多少个民族?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其他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具有各自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习俗。
4. 什么是民族自治区?民族自治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为少数民族提供的一种行政区划形式。
目前,中国设立了5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5.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哪些民族团结的典范?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个民族团结的典范,其中最著名的是各个朝代的统一王朝。
例如,秦朝、汉朝、唐朝等都实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与统一。
6. 民族团结的法律保障是什么?中国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对民族团结给予了明确的法律保障。
例如,宪法第四章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文件都是为了保障民族团结而制定的。
7. 如何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这包括加强教育,推广多元文化,打击种族歧视,提供平等机会和待遇,以及加强民族交流和沟通等措施。
8. 民族团结与多元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民族团结与多元文化密切相关。
民族团结强调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友好,而多元文化则指不同民族的独特语言、文化、习俗和价值观。
通过尊重和包容多元文化,可以促进民族团结。
9. 为什么要反对民族歧视?民族歧视违背了平等和公正的原则,破坏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反对民族歧视是维护社会和谐、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10. 什么是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它是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团结的重要因素。
民族团结基本知识

民族团结基本知识1.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协调、联合的状态,共同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在2016年2月16日召开的全面深化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会议上,确定每月的15日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日。
3.吐鲁番市提出了用三年时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的目标,并以“十大工程”为主要任务,包括文化引领、连心互助、微观治理、双语教育、就业保障、教育转化、宗教和谐、扶贫攻坚、致富增收、转型升级。
4.文化引领的主要内容包括:落实“文化普及、文化生根、文化品牌”思路,推动现代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召开表彰大会,选树和宣传一批模范典型。
5.吐鲁番市“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包括:稳定基础明显加强,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收入明显提高,教育医疗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6.吐鲁番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的宣传主题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7.打造“三个版本”:即打造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创业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升级版、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精品版。
建设“五个吐鲁番”:即建设平安、生态、小康、智慧、美丽的吐鲁番。
8.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需要加强研究,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原则、明辨是非,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共同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大厦。
9.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的重大意义在于实现吐鲁番市长治久安、推动吐鲁番市跨越式发展、建设安康富美吐鲁番的必然要求。
答:吐鲁番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八进”是指八个方面的进步,包括政治进步、经济进步、文化进步、社会进步、生态进步、民生进步、法治进步和精神文明进步。
这些进步旨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进步,推动吐鲁番市的发展。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民族团结”知识研究资料一、民族基本知识1.56个民族一览:壮族、藏族、裕固族、彝族、瑶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佤族、土家族、土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水族、畲族、撒拉族、羌族、普米族、怒族、纳西族、仫佬族、苗族、蒙古族、门巴族、毛南族、满族、珞巴族、僳僳族、黎族、拉祜族、柯尔克孜族、景颇族、京族、基诺族、回族、赫哲族、哈萨克族、哈尼族、XXX、高山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独龙族、东乡族、侗族、德昂族、傣族、达斡尔族、朝鲜族、布依族、布朗族、保安族、白族、阿昌族和汉族。
2.我国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自由。
二、为什么说我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大地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留给当代中国人的最可宝贵的遗产有三项。
第一项是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第二项是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住久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第三项是精彩纷呈的多样化文化。
我们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各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幅员辽阔的国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翻开一部厚重的中国史,我们发现,这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育、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了大一统国家的历史。
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5000年来特别是秦汉以降的2000多年里,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的政权在长期融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经历了四个关键时期。
第一,是秦、汗的开创时期。
第二,是唐、宋的扩展期。
第三,是元、明、清的定型期。
第四,是鸦片战争以降的抗争期。
制造民族分裂是对社会主义法制、人民根本利益和国家安全的严重危害。
民族团结基本知识

1、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4、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5、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6、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7、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8、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9、六个相互: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包容10、2016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市。
1、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1、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12、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13、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14、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15、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16、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17、六个相互: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包容18、2016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市。
19、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1、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22、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23、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24、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25、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26、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27、六个相互: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包容28、2016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市。
2024民族团结月知识问答(3篇)

第1篇一、民族团结的定义及意义1. 定义: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关系。
2. 意义:(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2)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3)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4)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民族团结月的历史背景民族团结月起源于1950年代,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我国政府决定设立民族团结月。
2024年是民族团结月的第65个年头。
三、民族团结月活动主题2024年民族团结月活动主题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四、民族团结月知识问答1. 问: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答:我国共有56个民族。
2. 问: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什么?答: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3. 问:民族团结月的设立有什么意义?答:民族团结月的设立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 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答: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 问: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发展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等。
6. 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等。
7. 问: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阶段。
8. 问:我国民族政策的历史演变有哪些特点?答:我国民族政策的历史演变具有以下特点:(1)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2)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注重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4)大力发展民族文化;(5)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团结学习资料

民族团结学习资料一: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
”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
”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
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
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
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
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学习资料
一、民族基本知识
(一)56个民族一览
1.壮族2.藏族3.裕固族4.彝族5.瑶族6.锡伯族7.乌孜别克族8.维吾尔族9.佤族10.土家族11.土族12.塔塔尔族13.塔吉克族14.水族15.畲族16.撒拉族17.羌族18.普米族19.怒族20.纳西族21.仫佬族22.苗族23.蒙古族24.门巴族25.毛南族26.满族27.珞巴族28.僳僳族29.黎族30.拉祜族31.柯尔克孜族32.景颇族33.京族34.基诺族35.回族36.赫哲族37.哈萨克族38.哈尼族39.仡佬族40.高山族41.鄂温克族42.俄罗斯族43.鄂伦春族44.独龙族45.东乡族46.侗族47.德昂族48.傣族49.达斡尔族50.朝鲜族51.布依族52.布朗族53.保安族54.白族55.阿昌族56.汉族
(二)我国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2. 民族区域自治;
3.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4.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 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6.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7.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8.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二、为什么说我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华大地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留给当代中国人的、最可宝贵的遗产有3项:一是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二是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住久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三是精彩纷呈的多样化文化。
我们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拥有的的宝贵财富,各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幅员辽阔的国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翻开一部厚重的中国史,我们发现,这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育、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了大一统国家的历史。
我们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5000年来特别是秦汉以降的2000多年里,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的证权与周边各族的政权在长期融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经历了4个关键时期。
第一,是秦、汗的开创时期。
第二,是唐、宋的扩展期。
第三,是元、明、清的定型期。
第四,是鸦片战争以降的抗争期。
自秦汉开创多民族统一的中国以来,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核心价值的自觉追求,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统一被认为是正常的,分裂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各民族共同完成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口众多的汉族,在对东统一大业进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蒙古族、满族等也重要作用。
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藏、维吾尔、白等许多民族,他们在局部地区实现的统一,也为中国的大统一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元朝一统,康乾盛世,都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辉煌。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2009年9月29日,正当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喜悦庆祝新中国60华诞之际,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的739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749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在全社会产生了热烈反响。
这次大会,充分展现了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崭新面貌,充分展现了60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巨大成就。
这60年,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益完善、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的60年。
这60年,是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极大增强、各族人民生活根本改善的60年。
这60年,是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成果丰硕、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的60年。
这60年,是各民族大团结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的60年。
“同心掬得满庭芳”。
四、各族青年如何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
维护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名青年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1.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不断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我们要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我们要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3.我们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是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严重践踏,是对人民根本利益严重损害,是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危害。
我们每一个青年都要头脑清醒,擦亮眼睛,认清各种破坏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不信谣、不传谣,不受坏人挑拨煽动,不发表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论,更不能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我们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