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信息技术教程
教案大学信息技术教程教案
![教案大学信息技术教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056b3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6.png)
课程名称:大学信息技术教程授课班级:XX班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
3. 学会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 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防范措施。
教学内容:一、信息技术概述1.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2.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二、计算机硬件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2. 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指标3. 常用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三、计算机软件1.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2.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3.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与操作四、计算机网络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3. 常用网络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五、信息安全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2. 常见信息安全威胁及防范措施3. 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性能指标和常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3.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操作系统的功能以及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与操作。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些实际操作练习。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拓扑结构以及常用网络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2. 讲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信息安全威胁及防范措施。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些实际操作练习。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大纲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58ac0c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a.png)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大纲介绍本文档是关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的大纲。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学科领域,本教程旨在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文档将详细说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程安排。
教学内容本教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主题:1.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计算机网络2.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本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常见算法(排序算法、查找算法)•树结构与图结构3. 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常见编程语言(C、Java、Python)•开发环境搭建与使用•基本的编程技巧和调试技巧4.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的基本概念•SQL语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5. 网络技术与应用•网络协议•网络安全•Web开发技术6.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原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7. 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基础•三维图形学•图形图像算法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2.理解并能够应用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解决问题,具备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3.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能够使用开发工具进行程序开发和调试;4.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能够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5.掌握网络技术与应用,了解网络协议和网络安全知识;6.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能够管理进程和存储资源;7.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能够进行简单图像处理和三维图形绘制。
本教程的课程安排如下:课程内容学时第一课计算机基础知识 2第二课数据结构与算法 4第三课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 4第四课数据库系统 3第五课网络技术与应用 3第六课操作系统 3第七课计算机图形学 4第八课综合实践项目 5结语本文档是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的大纲,详细介绍了本教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程安排。
希望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第一章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58b64a1e0b4e767f5bcfce01.png)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信息与信息技术1.信息是什么:比较正式也比较抽象一些的描述是: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反映信息就是信息,它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与物质、能量是客观世界的三大构成要素。
2.信息的性质:普遍性:凡有事物的地方,就必然存在信息,信息广泛存在动态性: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信息也必然随时间而改变时效性:由于信息的动态性,信息的使用价值会随着时间而衰减多样性:语言、文字、声音、图片等都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也称为信息的载体或媒体)可传递性:信息可通过媒介在人-人,人-物,物-物之间传递,信息传递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可共享性:信息与物质,能量显著不同的是,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可被多个主体共有,信息能无限地进行复制和传递,不因使用而有损耗快速增长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在快速增长!(信息爆炸)3.什么是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指的是与下列内容相关的行为和活动:信息的收集(如信息的感知、测量、获取、输入等)信息的传递(如邮寄、电报、电话、广播等)信息的加工(如信息的分类、计算、分析、转换等)信息的存储(如书写、摄影、录音、录像等)信息的施用(如控制、显示、指挥、管理等)4.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或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或ICT )指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门技术。
内容包括: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与识别技术。
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
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处理)与存储技术。
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5.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第1次信息技术革命(35000~50000年之前):语言的形成和使用第2次信息技术革命(大约3500年之前):文字的创造第3次信息技术革命(1000年之前):造纸技术的出现;印刷技术的发明第4次信息技术革命(19世纪30~20世纪40年代):电报和电话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卫星第5次信息技术革命(20世纪40~60年代):计算机;因特网6.现代信息技术有什么特征:主要特征: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采用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bcc72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2.png)
内容简介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包括第1~3章,主要 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7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第二部分是办公信息处理,包括第4~6章,主要介绍文 字处理软件Word 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第三部分是计算机应用技 术,包括第7~10章,主要介绍多媒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第二部分是办公信息处 理;第三部分是计算机应用技术。
成书过程
该教材删除了第一版中20世纪信息技术领域十大产品、Internet网络冲浪等内容。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中增加了邮件合并、审阅、文档保护等内容;在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中增加了数据透视图表、宏、数据 模拟分析和计算等内容。同时,增加了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发展新技术等内容, 对部分案例进行了扩充和系统化。
各章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由安世虎编写,第2章和第8章由周恩锋编写,第3章和第9章由孙青编写,第4章由 谢蕙编写,第5章由谭峤编写,第6章和第10章由朱波编写,第7章由隋丽红编写,全书由安世虎统稿。该教材的 写作集体根据教学实践,在内容的甄选、全书组织形式等方面参考了同类书的经验。
2019年10月1日,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2 版)
201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ຫໍສະໝຸດ 教学资源《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是由安世虎主编,201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系列教材。该 教材适合作为非计算机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应用培训教材或自学教材。
《大学信息技术》教学课件 大学信息技术第六章
![《大学信息技术》教学课件 大学信息技术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b6eb53f8b7360b4c2f3f6403.png)
第 6页
6.1 移动互联网概述
是移动互联网 时代的主要终端载体 ,根据 及 应用的 特点,移动互联网主 要有以下特点。
第6章 移动互联网
01 实时性和便携性 随时随地的特征, 是随身携带的物品,因而具备随时随地的特性。
02 隐私性 每个 都归属到个人,包括 号码, 终端的应用,根本上都是私人 使用的,相对于PC用户,更具有私人化、私密性的特点。
第 19页
6.2 移动终端概述
第6章 移动互联网
2002年是智能 开展过程中关键的一年,众多品牌智能 的诞生使人们意识到了智能 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强大的应用功能,而 生产商也看到了智能 广阔的市场前景,从此以后 ,智能 得到了快速开展,操作系统的能力、CPU的频率、内存的容量等参数的纪录都在不 断地被刷新。
通、宏达和T-Mobile在内的30多家技术和无线应用的领军企
业组成。
第 29页
第6章 移动互联网
6.2 移动终端概述
iOS:原名为iPhone OS,其核心与Mac OS X的核心同样都源 自于Apple Darwin。它主要是给iPhone、iPad和iPod touch使用。iPhone OS的系统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核心操作 系统层〔the Core OS layer〕,核心效劳层〔the Core Services layer〕,媒体层〔the Media layer〕,可轻触层〔 the Cocoa Touch layer〕。
第 25页
6.2 移动终端概述
第6章 移动互联网
提示
DLNA的全称是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数字生活网 络联盟〕,由索尼、英特尔、微软等发起成立,旨在解决移动 设备,个人电脑,消费电器等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 的互联互通。
大学生信息技术第二章教案
![大学生信息技术第二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27657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0.png)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理解网络协议和通信模型。
- 熟悉网络设备和网络拓扑结构。
-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和服务。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网络知识应用能力。
-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网络协议和通信模型3. 网络设备和网络拓扑结构4.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和服务教学重点与难点:1. 网络协议和通信模型2. 网络设备和网络拓扑结构3.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和服务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等。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网络基础与应用。
二、教学内容讲解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定义和功能。
-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如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 网络协议和通信模型- 介绍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 讲解各层的主要功能和协议。
3. 网络设备和网络拓扑结构- 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 讲解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总线型等。
4.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和服务- 介绍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网络浏览等。
- 讲解互联网提供的服务,如云服务、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
三、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1. 分发案例材料,如网络攻击、网络安全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实际操作1. 教师演示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搭建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必考点知识总结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必考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cf1e55a58da0116d17496a.png)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必考点知识总结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2:微电子技术简介考核点:(1)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2)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3)集成电路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4)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也可以是化合物如砷化镓(5)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电子元件可分为小规模(小于100),中规模(100-3000)、大规模(3000-10万)、超大规模(10万-100万)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100万)(6)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以简单的门电路或单级放大器为集成对象,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功能部件、子系统为集成对象,现代PC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芯片组、图形加速芯片等都是超大规模或极大规模集成电路(7)集成电路芯片是微电子技术的结晶,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核心,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8)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尺寸越小,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越快(9)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翻(10)IC卡又称为集成电路卡,不受磁场影响,可*存储数据,IC卡分为存储器卡与CPU卡,存储器卡主要用于安全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如电话卡,水电费卡,公交卡,医疗卡。
CPU卡上除了CPU外,还配有操作系统,手机中的SIM卡就是一种特殊的CPU卡(11)经过抛光后的硅片成为硅抛光片,一个硅抛光片上有成百上千个独立的集成电路,排满了集成电路的硅片称作”晶圆”典型试题:1.在下列有关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______ 。
A.集成电路的制造工序繁多,工艺复杂且技术难度高B.经过抛光后的硅片称为晶圆,每个晶圆最多可以制成一个合格的集成电路芯片C.IC卡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后者通常又称为射频卡或感应卡D.集成电路应用十分广泛,目前我国第2代居民身份证中就有集成电路芯片2.在下列有关集成电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803d968d84868762caaed54f.png)
3.1 软件系统的组成与发展
软件的概念 IEEE: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方法、规则、相关的文档以及在计算机上运
行它时所必需的数据。 软件=程序+数据+文档 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桥梁。
Page 36
软件的分类
操作系统
系统软件
语言处理程序
常用服务程序
使用和管理计算机
Page 8
1.3 通信技术入门 数字通信技术与模拟通信技术性比的优势: 1、抗干扰能力强、差错可控制,没有噪声积累,可实现长距离、高质量传输。 2、灵活性好,无论电话、图像均可以转换为二进制数字信号传输,实现综合 处理。 3、由于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可以直接由计算机进行存储、管理和处理。 4、加密,安全性高。 5、有利于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微型化、有降低了功耗。 数字通信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的性能主要有4个指标: 1、信道带宽 2、数据传输速率 3、误码率 4、端-端延迟
1.1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处理系统是什么?
用于辅助人们进行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加 工处理、控制及显示的综合使用各种信息技术 的系统。
传输/存储
信息加工
传输/存储
感测与识别
控制与显示
信息输入 信息处理系统示意图
信息输出
Page 5
1.2 微电子技术简介 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关键技术,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各项 高技术领域的基础。 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它以 集成电路为核心。 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moore定律) 集成电路包含电子元件数目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 模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主机电子器件 内存 外存储器 处理速度(指令数/秒)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4cf1132c376baf1ffc4fad57.png)
1.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指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2.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采用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
它包括通信、广播、计算机、微电子、遥感遥测、自动控制、机器人等诸多领域。
3.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动机和发电机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20世纪80年代4.所谓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进行全面的改造,使人类社会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改革的一个过程,是一个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社会转型的过程。
5.数字技术的处理对象是“比特”,其英文是“bit”,它是binary digit的缩写,中文译为“二进制数字”或“二进位”,在不会引起混淆时也可以简称为“位”。
比特只有两种状态(取值):0和1,一般无大小之分,仅为状态。
1B=8b比特的存储内存:(2的幂次)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外存:(10的幂次)1MB=1000KB,1GB=1000MB,1TB=1000GB比特的传输使用10的幂次进行计算6.比特与二进制数(未写)P77.原码、补码、反码(未写)P118.基本的ASCII字符集共有128个字符,包括96个可打印字符(常用的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和32个控制字符,每个字符使用7个二进位进行编码(叫做标准ASCII码)。
9.比特的运算(未写)P1610.集成电路(IC)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它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经平面工艺加工制造,将大量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及互连线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构成一个微型化的电路或系统。
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也可以是化合物半导体如砷化镓。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讲义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a6eee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0.png)
大学信息技术根底课程讲义1. 引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应用于信息处理、储存、传输、获取和利用的技术和设备的总和。
大学信息技术根底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入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根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和信息素养能力。
本讲义将介绍大学信息技术根底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根底知识、网络根底知识、操作系统根底知识等。
2.1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所使用的物理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计算机硬件。
2.2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开发工具。
此外,还需要了解软件的安装和升级等根本操作。
2.3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根本概念、网络拓扑结构和常用的网络协议。
3.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拓扑结构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
3.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双方遵循的规那么和约定。
学生需要了解常用的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族、HTTP协议和FTP协议等,以及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和功能。
3.3 网络平安网络平安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资源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或篡改的能力。
学生需要了解网络平安的根本概念、常见的平安威胁和防范措施,以及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平安。
4. 操作系统根底知识4.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接口和控制程序运行。
学生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的根本概念、功能和分类,以及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和Mac OS 等。
最新大学课程信息技术第一章PPT课件
![最新大学课程信息技术第一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64f3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d.png)
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
文字:使信息得以在更大的范围跨越时间和空 间而传播;
算术:使量化的数字信息被加工和变换;
活字印刷:使得大量信息成批量的复制成为可 能,让信息真正成为千万人可共享的资源;
计算机:通用数字计算机和高速因特网络的出 现,使全球性的信息加工、传输、互动应答成 为可能。
14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人类的这四类信息器官和它们的信息功能是有机 地联系在一起的
11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的“四基元”
➢ (1)感测技术;(2)通信技术;(3)计算机和智 能技术;(4)控制技术
扩展神经系统功 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
能的通信技术
与存储技术
扩展神经系统功 能的通信技术
扩展感觉器官功能 的感测(获取) 技术
例如,数828.8的值为 8×102+2×101+8×100+8×10-1
其中,102、101、100、10-1称为权。
21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对于任何一个十进数N,都可以表示成按权展开的多项式:
N = dn×10n+dn-1×10n-1+…+d1×101+d0×100+d-1×10-1+…+d-m×10-m = di×10i
0必须补。
【例1-13】将八进制数642.15O转换为二进制数。
6
4
2. 1 5 O
110 100 010 . 001 101 H
32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4)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的方法可以概括为“ 四位并一位” ;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 法可以概括为“一位拆四位” 。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理论知识点)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理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b0150c0912a21615792903.png)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知识点与学习要求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信息与信息处理;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系统)1.【了解】信息、数据的含义,信息与数据的关系;2.【了解】人的信息器官及其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功能;3.【掌握】信息处理的含义4.【掌握】信息技术的含义;5.【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类型;6.【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主要领域7.【了解】信息处理系统的含义;8.【掌握】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结构;9.【了解】信息处理系统的分类。
1.2 微电子技术简介(知识点: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的制造;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IC卡)1.了电子电路使用的基础元件的演变和微电子技术的含义;2.【掌握】集成电路的含义;3.【熟悉】集成电路的制造材料;4.【熟悉】集成度的含义和集成电路的分类;5.【了解】集成电路的速度和晶体管的尺寸及线宽的关系;6.【熟悉】Moore定律;7.【了解】当前圆晶尺寸和线宽工艺水平及其发展趋势;8.【熟悉】IC卡的功能与分类;9.【了解】接触式IC卡与非接触式IC卡的特点。
1.3 通信技术入门(知识点:通信;模拟传输技术;数字传输技术;传输介质;移动通信)1.【掌握】通信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概念;2.【了解】通信的发展历史;3.【掌握】通信系统模型;4.【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含义;5.【了解】模拟传输技术的含义与主要传输过程;6.【了解】信号的调制与解调;7.【了解】模拟信号调制的三种方法(调幅、调频、调相);8.【了解】多路复用技术的含义;9.【熟悉】频分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10.【了解】模拟传输技术的主要优缺点;11.【熟悉】数字传输技术的含义及其主要优点;12.【熟悉】基带传输的含义;13.【了解】频带传输技术的含义及数字调制的三种方法;14.【熟悉】时分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15.【了解】数字传输技术在电话通信中的应用;16.【了解】卫星通信、电视传播、数字电视等应用频带传输技术的大致过程;17.【熟悉】信道的带宽、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及其计量单位;18.【了解】双绞线、同轴电缆的种类、特性与应用;19.【了解】光纤的传输原理与特性;20.【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与特点;21.【了解】波分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22.【了解】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的特点;23.【了解】微波通信的三种方式;24.【了解】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25.【熟悉】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26.【了解】第3代个人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目标。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课后习题完整版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课后习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cd5e99a5e9856a571260b5.png)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课后习题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信息与信息技术1)从通常意义上说,什么是信息信息处理包含那些行为和活动答:从客观的立场来看,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从认识主体立场来看,信息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
信息处理指的是与下列内容相关的行为和活动: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施用。
2)什么是信息技术他包括哪些方面你所学的专业与信息技术有什么联系答:信息技术指是的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基术的信息技术包括: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与识别技术;扩展神经网络功能的通信与存储技术;扩展思维器官功能的计算(处理)技术;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略。
3)列举一至两种常用(见)的信息处理系统,花出它们的系统组成图。
答:火车、飞机售票系统。
图略。
1.2微电子技术1)什么是集成电路什么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你能列举出常用电子设备中的一些集成电路吗答:集成电路是一半导体单晶体作为材料,经平面工艺加工制造,将大量晶体管、电阻等元器件及互连线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构成一微型化的电路或系统。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过100万个电子元件的集成电路。
如:电脑中的主板、显示卡、CPU等。
2)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如何微电子技术会达到极限吗答:集成电路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晶体管的尺寸越小,其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就越快。
不会达到极限,Intel公司的创始人之一Gordon E·Moore 1965年在《电子学》杂志上曾发表论文预测,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这就是有名的Moore定律。
(2024年)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讲义pptx
![(2024年)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讲义pptx](https://img.taocdn.com/s3/m/e164954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c.png)
18
05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
2024/3/26
19
数据库系统概述及发展历程
数据库系统定义
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 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发展历程
从层次和网状数据库到关系数据库,再到面向对象数据库和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库技术不断演 进,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
2024/3/26
20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原理
01
关系模型
基于数学理论的关系模型是关系数据库的基础,包括关系数据结构、关
系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
02
SQL语言
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简称,用于访问和操作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等功能。
2024/3/26
逻辑设计
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库逻辑模型,即关系模型,并进 行优化和调整。
2024/3/26
物理设计
根据逻辑模型选取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包括存 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数据库实施
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 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 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意识和素养。
26
2024/3/26
THANKS
感谢观看
27
2024/3/26
24
常见网络攻击手段与防范策略
常见网络攻击手段
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包括病毒攻击、蠕虫攻击、木马攻击、拒绝服务攻击、钓鱼攻击等。这些攻击手 段具有隐蔽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等特点,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张福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
![张福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4ffc98d7ad02de80d5d84038.png)
1MB=103 KB =1 000 KB 1GB=106 KB =1 000 000 KB 1TB= 109 KB = 1 000 000 000 KB
8
现象
160GB的移动硬盘
实际容量=160,041,885,696 字节
为什么?
9
原 因:
相同的符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当电容的两极被加上电压它就被充电电压去掉后充电状态仍可保持一段时间因而1个电容可用来存储1个比特字线信息存储原理存储单元电容c处于充电状态时表示1线电容c处于放电状态时表示0卖放大器集成电路技术可以在半导体芯片上制作出以亿计的微型电容器从而构成了可存储大量二进位信息的半导体存储器芯片断电后信息不再保持
27
带符号整数的表示(1)
表示方法:用一位表示符号,其余用来表示数值部分
最
最
高
低
位
位
符号位
···
数值部分
符号用最高位表示: “0”表示正号(+),“1”表示负号(-)
数值部分有两种表示方法:
原码表示举例:
(1) 原码表示:
整数的绝对值以二进制自然码表示
[+43]的8位原码为:
(2) 补码表示:
6
例3:内存储器中比特的存储
计算机存储器中用电容器存储二进位信息:当电容的两 极被加上电压,它就被充电,电压去掉后,充电状态仍 可保持一段时间,因而1个电容可用来存储1个比特
字线
信息存储原理
存储单元 • 电容C处于充电状态
C
时,表示1
位线
读放大器
• 电容C处于放电状态 时,表示0
集成电路技术可以在半导体芯片上制作出以亿计的微型
大学信息技术教程介绍课件
![大学信息技术教程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e0822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d.png)
如浏览器、FTP客户端等
应用软件:完成特定任
02 务的程序,如办公软件、
图像处理软件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
04 数据的软件,如MySQL、
Oracle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 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 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 协议和标准
计算机网络的 应用和影响
办公软件应用
08
制造业:智能制造、工 业互联网、机器人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将计算 资源集中管理和 共享,提高资源 利用率
人工智能:通过 机器学习、自然 语言处理等技术, 实现机器智能
虚拟现实:通过 虚拟技术,实现 沉浸式体验和交 互
01
03
05
02
大数据:通过对 大量数据的分析 和挖掘,发现新 的商业价值和社 会价值
Word:文字处理 软件,用于编写文
档、报告等
Outlook:电子邮 件管理软件,用于 收发邮件、管理联
系人等
Excel:电子表格 软件,用于数据处 理、分析、统计等
OneNote:笔记 管理软件,用于记 录、整理笔记、资
料等
PowerPoint:幻 灯片制作软件,用 于制作演示文稿、
演讲等
Access:数据库管 理软件,用于创建、
入侵检测系统:检测 并阻止恶意行为
加密技术:保护数据 传输和存储的安全
安全策略:制定并执 行网络安全规范和流
程
安全培训:提高员工 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
能力
安全审计:定期检查 和评估网络安全状况,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掌握 信息技术的基本
操作技能
《大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8课时
![《大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8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b007bf16bd97f192279e9f1.png)
整数部分的转换采用“除r取余法”。
由于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81=23,161=24,即1位八进制数据相当于3位二进制数,1位十六进制数相当于4位二进制数,因此转换比较容易,对照表1-1进行转换即可。
十进制
二进制
四、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学生听讲,笔记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学生认真听讲
在计算机中,一般在数字的后面用特定的字母表示该数的进制,具体表示方法为:
1.B表示二进制,如(1101.01)B或1101.01B。
2.D表示十进制(D可省略)。
3.O表示八进制,如(263.21)O或263.21O。
4.H表示十六进制,如(F4.C1)H或F4.C1H。
十进制数的特征为:
21
11
BCD码有多种编码方法,常用的有8421码。
ASCII编码集中的字符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但只用低7位,共可表示128个字符。
这些编码主要包括汉字外码、汉字交换码、汉字机内码和汉字字形码等。
四、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数制间的转换。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包括并行处理计算机、光学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网络计算机、平板电脑、模块软件、自动翻译系统、人工仿真系统、计算机集成化制造系统等。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教程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0f71926f1aff00bed51e63.png)
第1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信息的含义:从客观事物立场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从认识主体立场看,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
●信息与物质和能量同样重要,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资源●信息有多种表现形式,语言、文字、声音、图片等都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也称为信息的载体或媒体)信息处理●信息处理:为获取有效的信息而施加于初始信息的所有操作●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收集( 如信息的感知、测量、获取、输入等)信息的加工( 如信息的分类、计算、分析、转换等)信息的存储( 如书写、摄影、录音、录像等)信息的传递( 如邮寄、电报、电话、广播等)信息的施用( 如控制、显示等)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指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门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与识别技术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处理) 与存储技术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信息处理系统●用于辅助人们进行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处理、控制及显示的综合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的系统,可以通称为信息处理系统●现代信息技术主要特征:以数字技术(计算机)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采用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1.2 微电子技术简介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的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电子电路中元器件的发展演变: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基片,采用平面工艺,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及其连线所构成的电路制作在基片上所构成的一个微型化的电路或系统●集成电路的制造材料: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也可以是化合物半导体如砷化镓等●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单个集成电路所含电子原件的数目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小于100电子元件中规模集成电路(MSI):100~3000电子元件大规模集成电路(LSI):3000~10万电子元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10万~100万电子元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超过100万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的分类按用途分:通用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按电路的功能分: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按晶体管结构、电路和工艺分:双极型(Bipolar)电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电路、双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尺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代电子 计算机
第四代电子 计算机
第五代电子 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 感知计算,人工智能
Computer Input Output
Process
Storage
12
早期的计算方法或工具:结绳、垒石、枝条 、算盘、计算尺、计算 器、机械式计算机。
唐朝 算盘
1642 Pascal加法器
1822 Babbage差分机
பைடு நூலகம்
1946 ENIAC
1944 阿肯MARK I
1833 Babbage分析机
埃尼亚克ENIAC
◦
14
1.1.1.1 计算机的起源
• 机械计算的简要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
从表示-自动存储-自动执行的角度
现代计算机:一般程序 —任意可变的计算规则 Babbage机械计算机: 特定程序 —可有限变化的计算规则 Pascal机械计算机: 自动计算—固定的计算规则
计算辅助工具
15
1.1.1.2 计算机的发展
13
计算机诞生的理论基础
◦ 1854年,英国数学家布尔(提出了符号逻辑的思想;19世纪中期, 英国数学家巴贝奇(被称为“计算机之父”)提出了通用数字计算机 的基本设计思想。 第 一 台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数 字 电 子 计 算 机 , 是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的缩写。它于1946 年2月在美国的宾夕 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研制成功并运行,ENIAC共使用了约 18 800个 真空电子管,重达30吨,耗电174千瓦,占地约140平方米,用十进 制计算,每秒运算5 000次加法。它没有今天的键盘、鼠标等设备, 人们只能通过扳动庞大面板上的无数开关向计算机输入信息。ENIAC 的诞生奠定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开辟了信息时代的新纪元,是 人类第三次产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参见下图)
“计算机”的 思维
7
大学计算机课程,能否学好取决于以下要素:
• 你是否有信念和信心?
• 信念和信心将决定你能否学好! • 你是否坚持? 是否保持兴趣? • 坚持听课,坚持训练,“铁杵磨针”,就能学得好! • • 只要听课,就能有收获,就会有想法,就会有兴趣 ! 计算思维的学习, 不仅仅是会不会用计算机的问题, 你是否主动思考主动探索 ? 而是会不会利用计算思维, • 思维的建立是不断思考的结果,对任何持疑的内容可通过 来解决身边的或社会/自然问题的问题 互联网进一步探索和学习,或者及时与教师沟通获得提高!
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 运算速度几千次每秒,机器语言 晶体管计算机1958年~1964年) 运算速度几十万次每秒,高级语言 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年~1970年) 运算速度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每秒, 高级语言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0年~现在) 亿次以上每秒,面向对象可视化编程
9
1.1 1.2 1.3 1.4 1.5
计算机技术概论 计算机中信息编码 计算机系统 微型计算机系统 信息技术概论
10
1.1.1 1.1.2 1.1.3 1.1.4
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1
什么是计算机?
◦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把存储在内部的程序对输入 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到人们所期望的结果,然后把处理结果输 出的高度自动化设备。
3
…… 计算广 告学 计算金 融
计算物 理 计算化 学 计算生 物学
引子
◦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关注点是什么?
生活技能
智能家居
工作技能
专业技能
电子娱 乐
智慧城 市
办公自 动化 网络查 询能力
数据管 理能力 远程协 作能力
4
举例
化学学科工作者利用 计算手段进行本学科 的科学研究 GAUSSIAN软件包 计算思维 的学习和 训练 计算思维/计算能力 应用计算 手段进行 各学科研 究和创新 1998年诺贝尔化 学奖奖励给一个 计算手段的研究 者-- John Pople
知识/技能 计算机及 其通用计 算手段的 应用 当前的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关注点 Gap
支持各学 科研究创 新的新型 计算手段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的未来计算能力
支持面向化学学科计算 手段研究的计算思维 --符号化计算化自动化 --算法、程序与计算系统 --数据化与网络化思维 ……
5
引子
◦ 大学计算机课程应该学什么?
绪论—计算机是什么?
是帮助我们进行 各种计算的工具 是各种机器 的大脑
是改造自然 的一种工具
计算机是 什么?
是看不见摸不 着但又可为我 们服务的软件
它是… … 是可以为我们创 造另一个世界虚拟世界的工具
是可以使我 们跨越时空 距离的工具
2
绪论—计算机是什么?
Computers
are everything ! everywhere !
• 自动计算中的元器件的发展
•
从表示-自动存储-自动执行的角度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
集成电路: 复杂电路封装,可自动实现一 定变换的元件
晶体管
• 体积越来越小; • 可靠性越来越高;
• 电路规模越来越大;
• 速度越来越快;
电子管: 可自动控制0和1变化的元件
• 功能越来越强大;
16
第一代电子 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 计算机
8
• 你一定能学好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 • 因为在主要发达国家,计算思维已被普及到中小学生, 他们都能学会,„ „ • 因为计算思维的学习不需要太多的数学基础,它不是 数学思维,尽管数学思维对其有很大的影响 • 不要受各自专业认知的影响和干扰,这些观点“我学 了文科专业,就学不好计算思维”,“我学了文科专 业就不需要计算思维”是要不得的,是祸患无穷的!
计算与计算思维
各学科人才需要计算思 维,以便形成复合型的 创造性思维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 办公自动化和常用软件
6
引子
◦ 几个概念之区分
计算思维 (Computation al Thinking)
利用计算 机的思维
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 现实世界的各种事物, 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 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控制和处理? 计算机的功能是如何越来越强大的? 其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