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长沙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第二十五批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湘工信科技〔2020〕61号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第二十五批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正文:----------------------------------------------------------------------------------------------------------------------------------------------------关于公布第二十五批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湘工信科技〔2020〕61号各市(州)工信局,有关企业:根据《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经企业申报、市(州)工信局推荐,省工信厅组织专家评审、现场考核和厅务会研究,公示无异议,同意认定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技术中心为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第二十五批)。
现公布名单如下:1、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2、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3、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5、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6、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7、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8、众普森科技(株洲)有限公司9、株洲精工硬质合金有限公司10、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湖南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湖南恒光化工有限公司13、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4、湖南三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5、湖南省玉峰食品实业有限公司16、湖南运达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湖南响箭重工科技有限公司18、益阳紫荆福利铸业有限公司19、益阳世林食品有限公司20、宜章弘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1、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2、湖南双阳高科化工有限公司23、湖南天益高技术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全省各级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发展战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切实落实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示范引领作用。
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要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平台重要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我省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功能与示范作用,参照《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体地位,对我省主要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突出,创新管理规范,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以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科技、财政、国税、地税、西安海关等部门负责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并负责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的具体组织及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认定第四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受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的4月30日。
第五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根据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及全省行业、产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发布当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领域指导目录及相关要求。
第六条申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 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全省主要行业中具备明显优势和重要地位,产品技术附加值高,技术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 企业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建筑施工企业不低于30亿元),年度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2.5%,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300万元(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0万元)。
3. 企业主要领导重视技术中心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为技术中心的建设及运行提供良好的条件。
4. 技术中心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及试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稳定的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水平及技术开发投入额在全省同行业中处于前列。
5. 技术中心的技术力量较强,有一批优秀的技术带头人和一支结构合理、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创新队伍,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40人,在我省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福州海关,厦门海关•【公布日期】2020.01.14•【字号】闽工信法规〔2020〕9号•【施行日期】2020.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闽工信法规〔2020〕9号各设区市工信局、住建局、科技局、财政局、税务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发局、交建局、财政金融局、税务局,省直有关部门: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省企业技术中心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部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2016年第34号令),省工信厅会同省住建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厦门税务局、福州海关、厦门海关等部门对2017年颁布的《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闽经信技术〔2017〕164号)进行了修订,现将新修订的《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福州海关厦门海关2020年1月14日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第三章考核评价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鼓励政策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规范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依据《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2016年第34号令),特制定本办法。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7.22•【字号】湘发改高技规〔2021〕548号•【施行日期】2021.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湘发改高技规〔2021〕548号各有关单位:按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2020年第34号令)规定,结合我省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年7月22日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会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规范和加强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参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申报、组建、评价等管理行为。
本办法所称工程中心,是指围绕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部署、重点工程建设需要、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布局的,以充分激发我省科技、人才优势,促进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为目标,组织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综合实力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建设的研究开发主体。
工程中心是湖南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建设工程中心旨在全面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支撑关键技术研发、研究成果产业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程中心以国家、省和行业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建立工程化研究、验证设施和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培育、提高创新能力,搭建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桥梁,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以及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2020)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202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总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已经总局2019年第3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1月8日【此件公开发布】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根据《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基〔2018〕6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市场监管科技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重大科研创新、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创新平台,是落实国家各项科技发展政策的高地。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国家市场监管战略目标,面向市场监管业务领域工作需求,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及相关公益性技术研究,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和支撑市场监管事业发展。
第四条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市场监管系统技术机构建设,或可根据需要,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其他具有行业优势的企事业单位建设,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
鼓励重点实验室在建设中探索更符合本领域发展的管理模式。
第五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分工、重点支持、动态调整”的原则组织实施。
鼓励各省级人民政府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共建重点实验室。
第二章职责第六条市场监管总局是重点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市场监管总局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归口管理,主要职责是:(一)依据市场监管事业发展需求和相关规划,对重点实验室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规划。
(二)贯彻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方针、政策,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指导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湖南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条件政策汇编

企业技术中心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条件政策汇编**************2020年3月湖南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条件对照一览表附件:长沙市企业技术中心、长沙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1.《长沙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长发改高技〔2018〕5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规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管理工作,参照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企业技术中心,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设立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负责制定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开展产业技术研发、创造运用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凝聚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推进技术创新全过程实施。
第三条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对全市产业发展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机制较好、具有重要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
第四条市发改委负责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及运行评价,并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进行宏观指导。
各区县(市)发改局、国家级园区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申报、后续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认定第五条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区县(市)发改局和国家级园区产业主管部门根据市发改委年度申报通知要求报送申请材料,受理截止日期为当年10月31日。
第六条申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企业在本市同行业中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二)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创新机制,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健全,创新效率和效益显著;(三)有较高研究开发投入强度,年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不低于200万元;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少于20人;(四)具有比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300万元;有较好的技术积累,重视前沿技术开发,具有开展高水平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企业在申请受理截止日期前三年内,不得存在下列情况:(一)因违反海关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构成走私行为,受到刑事、行政处罚,或因严重违反海关监管规定受到行政处罚;(二)因违反税收征管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构成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严重税收违法行为;(三)司法、行政机关认定的其他严重违法失信行为。
企业技术中心申报系统使用说明【模板】

企业技术中心申报系统使用说明(2020年4月)(一)办事入口(1)通过**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网站登录企业用户访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网站(网址:******/index.htm),点击“政务服务”,如图1所示。
进入企业服务中心办事入口,如图2所示。
图1图2图3已注册的企业用户可直接登录,未注册企业请点击“办事入口”中的“注册”按钮,根据提示,依次填写企业用户注册信息;其中个人邮箱信息可用于找回密码,请企业妥善保管,具体如图3所示。
登录“办事服务”后,在“事项申请”栏目下,选择“企业技术中心”,点击“申请”,如图4所示。
图4企业申请成功后在“我要办理”栏目-“企业技术中心”下,点击“开始申报”,如图5所示。
图5(2)通过首都之窗网站登录企业用户访问首都之窗网站(网址:******/pubtask/task/1/*********/24d44904-9565-11e9-8300-507b9d3e4710.html?locationCode=*********&serverType=1002),点击“网上办理”,通过法人一证通登录,如图6所示。
图6(二)材料填写进入系统首页。
认定企业点击“申请”按钮,进入材料填报页面,如图7所示。
图7年审企业点击“年审”按钮,进入材料填报页面,如图8所示。
图8企业用户开始填写所需材料。
每一个材料全部填写完后,点击“保存”,进入下一个材料填写环节,全部资料填写完成,保存后,点击提交,完成提交,点击返回,回到列表页面,如图9-13所示。
图9图10图11图12图13(三)填报说明详细的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可进入企业技术中心管理系统在“填报说明”栏目下查看,如图14所示。
图14(四)联系方式登录问题:********系统问题:********业务问题:********、********。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规程(试行)2020版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规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建立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做好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等有关要求,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是指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公布的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评价规范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进行考核评价的活动,是技能人才评价的重要方式。
第三条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协调高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体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政策制定、组织协调、宏观管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规范开发、试题试卷命制、考务管理服务等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并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质量监督。
有关行业部门、行业组织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及有关单位配合做好本行业领域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或评价规范开发等技术性工作,为本行业领域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有关服务支持。
第四条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相衔接、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相适应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根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全部转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第五条探索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沟通衔接机制,推进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第二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范围和依据第六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职业(工种)为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技能类职业(工种),以及后续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或备案的技能类职业(工种)。
第七条依据职业分类,制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备案国内行业企业评价规范,借鉴参考国际先进标准,健全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标准体系。
支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支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申报指南一、支持内容(一)支持对象已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不含建筑业)的企业(含已获得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题财政资金支持的企业)。
(二)支持方向重点围绕消费电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型储能、先进材料、食品工业等领域及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对企业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过程中,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试验、检验检测、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等方面开展的项目给予支持。
鼓励企业围绕技术创新的薄弱环节,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完善创新基础设施,实施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二、入库要求(一)申报单位应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设立、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为省属企业。
项目于2020年1月1日以后开始实施,已完成并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的完工评价。
项目实施地所有设备(含配套软件)均须在广州市内(项目实施地如有多处地址,应在项目入库申请书填报,对于未填报项目实施地址的设备,将不纳入项目申报范围)。
(二)单个项目新购置研发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应为实施项目的新增设备,不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总额(不含税)不低于500万元。
(三)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单个项目申请相关发明专利不少于3件。
(四)项目承担单位财务状况良好,项目资金投入合理,经济效益良好,近3年在专项审计、绩效评价、监督检查等方面未出现严重的违法违规情况。
(五)项目承担单位近3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信用状况良好,无严重失信行为(省财政管理及审计方面如有最新要求的,将另行发布通知补充说明)。
(六)项目及相关研发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未获得过省级、市级财政资金支持。
三、入库申报材料入库申请(完工评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2024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项目入库申请书(附件2-1)。
(二)企业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三)2020、2021、2022年项目承担单位财务审计报告。
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8.21•【字号】湘经信产业〔2015〕373号•【施行日期】2015.08.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正文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湘经信产业〔2015〕373号各市州经信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0〕390号)、《关于加快湖南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意见》(湘经信产业[2015]180号),加快我省工业设计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建设,省经信委决定开展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
现将《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按照要求和程序,组织好本地区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的申报工作。
附件: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年8月21日附件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我省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的建设,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根据《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0〕390号)和《关于加快湖南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意见》(湘经信产业[2015]180号),参照《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
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是指以湖南省内相关行业和企业工业设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专业设计机构或行业协会为依托建设的设计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业绩突出,发展水平居全省先进地位,具有行业示范作用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企业。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的通知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0.12.31•【字号】湘工信科技〔2020〕510号•【施行日期】2020.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的通知湘工信科技〔2020〕510号各市州工信局:《湖南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已经厅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贯彻执行。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0年12月31日湖南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为深入实施“三高四新”和制造强省战略,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湖南制造品牌,切实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以及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三高四新”和制造强省战略,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强主体、促协同、破瓶颈、铸品牌”为主线,坚持战略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攻坚战,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湖南产品向湖南品牌转变,以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建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为我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新优势。
二、行动目标到2023年,以重大产品创新、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示范为抓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技术基础平台为重点,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见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南省委•【公布日期】2008.05.06•【字号】•【施行日期】2008.05.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湘发[2007]3号)精神,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技术开发经费的投入,按税法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技术开发费用实行加计扣除,即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在5年内结转抵扣,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当年销售额的比例不得少于5%,大中型企业占当年销售额的比例要逐步达到3%以上。
到2010年,全省企业研究与发展的总投入要占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投入的75%以上。
2、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申报和创建国家(部门)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等各种形式的研发机构。
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在合理数量范围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者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省相关部门从各自掌握的科技资金中安排经费,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予以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
职工学历、专业技术资格、技能等级认定及薪酬兑现管理办法

职工学历、专业技术资格、技能等级认定及薪酬兑现管理办法一、技能等级的认定及工资兑现(一)认定及兑现原则1、经公司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评定并获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资格的,承认其相应资格并兑现工资。
2、在进来公司的职工在原单位考取的职业技能等级暂不予认定也不兑现技能工资。
3.通过地方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试并获取职业技能等级的暂不兑现技能工资。
4.对于同一职工获得多个技能等级证书的,并且都符合所在岗位任职条件的,按就高原则予以享受。
(二)兑现标准职业技能工资是针对生产营销一线岗位实施的,包含各技术专责、安全专责及班组长及以下一线能工资按出勤考核发放,在岗享受,不在岗取消。
职业技能工资标准(元/月)1.通过公司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并核准认定的。
2.关于公司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内容和等级登记。
(每熟练掌握一个岗位技能多一个技能津贴最高为5个岗位熟练掌握)二、专业技术资格的认定及工资兑现1.凡是经公司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定并获取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承认其相应技术资格并按有关规定兑现工资。
2.通过省、自治区级及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织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定且获取相应的专业技经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并审核后,承认其相应技术资格按有关规定兑现工资。
3.除此之外的其他各类专业技术资格暂不兑现工资。
4.对于同时享有专业技术资格工资与技能工依据各自的工资标准,按就高原则享受一项。
兑现标准专业技术资格证工资标准专业技术资格、技能等级认定及薪酬兑现管理办法凡是参加省、自治区级及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定之前,职工需到局人力资源处备案登记,未登记的不予承认;2.考试评定合格后,职工必须将人事考试报名登记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评审通过材料交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并审核,未备案的不予兑现工资。
三、学历的认定及工资兑现(一)认定原则认定范围凡是职工获得的教育部门认定的各类国民教育序列的学历均予以认可,公司系统内经审核予以承认的各类高等教育学历主要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电大、夜大、教育自学考试(高自考)、国外院校学历等,学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位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类。
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2020年版)

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2020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规范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依据《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2016年第34号令),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企业技术中心,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设立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负责制定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开展产业技术研发、创造运用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凝聚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推进技术创新全过程实施。
第三条企业技术中心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
对创新能力强、机制好、引领示范作用大、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第四条省工信厅联合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和厦门税务局、福州海关、厦门海关,负责指导协调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省企业技术中心相关工作。
省工信厅联合省住建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和厦门税务局、福州海关、厦门海关,负责指导协调全省建筑施工领域省企业技术中心相关工作。
省工信厅牵头开展省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组织和考核评价工作。
省住建厅及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职能负责省企业技术中心的申报、管理等事项。
第二章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第五条省工信厅分批次集中受理省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申请,原则上每年四次,受理截止日期为当年3月31日、6月30日、8月31日、10月31日。
母公司技术中心已是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的,各设区市不得再推荐其下属子公司申请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
但从事业务领域与母公司不同的子公司,可推荐其申请母公司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
子公司技术中心已是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的,各设区市在推荐其母公司申请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时,应在推荐意见中明确提出母公司获得“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称号的同时,将其子公司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调整为分中心或撤消的意见。
关于公布2020年度合肥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录的通知(2020)

关于公布2020年度合肥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录的通知(2020)各县(市)区经信局、开发区经贸局,各有关企业:为进一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技术中心发展,根据《合肥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修订)》,我局会同市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统计局和税务局组织专家对新申报2020年度合肥市企业技术中心进行审定,现认定通威太阳能(安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93家企业技术中心为2020年度合肥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附件:2020年度合肥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录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合肥市科学技术局合肥市财政局合肥市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合肥市税务局2020年7月28日附件2020年度合肥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录1、通威太阳能(安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中徽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合肥建设装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5、安徽爱德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合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安徽伟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安徽山水空间装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12、安徽皖维花山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13、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安徽皖维皕盛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15、创新美兰(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安徽国泰众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7、安徽中科中涣防务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8、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9、科讯嘉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0、安徽百诚慧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1、安徽美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2、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3、盛州医药包装材料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4、安徽信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5、安徽科大擎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6、万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7、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8、安徽中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9、安徽蓝剑警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0、合肥福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1、安徽坤隆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2、合肥东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3、安徽长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4、安徽华骅桥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5、合肥恒业家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6、安徽瑞通塑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7、巢湖皖维金泉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8、合肥宏图彩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9、合肥绿叶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40、安徽辉采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1、安徽省高等级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2、安徽联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3、合肥佳安建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4、正光电气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5、安徽万邦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6、安徽盛烨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7、合肥中盛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8、合肥鑫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9、安徽建工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0、合肥鑫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1、安徽壹太电气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2、合肥市惠华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3、海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4、合肥皖宝集团床垫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5、合肥东胜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6、帝宝车灯制造(合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7、合肥国源展览展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8、安徽亚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9、合肥宝德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0、合肥亿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1、安徽省方舟九社包装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2、科大国创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3、合肥皖液液压元件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4、合肥铭尊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5、安徽好波国际内衣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6、安徽省利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7、合肥铂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8、安徽双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9、安徽源宇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0、合肥华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1、安徽海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2、合肥宏立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3、合肥朗胜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4、合肥瑞和坊食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5、安徽中工物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6、巢湖市鼎力铁塔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7、安徽富煌木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8、合肥富铭密封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9、合肥明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0、合肥庐丰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81、合肥约翰芬雷矿山装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2、合肥迈特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3、合肥英腾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84、合肥美尔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5、安徽鑫强徽幕墙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6、合肥仁创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7、安徽逸路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8、徽辰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9、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0、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1、合肥医工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2、合肥美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流程PPT课件( 47页)

目标
唯一的目标就是提升企业竞争力。 反映在三种能力上: 1、自主创新能力;2、整合内外资源能力; 3、适应市场变化能力
1
技术中心在企业创新体系中的定位
高校、科研机构
市场
战略能力
技术能力
技术中心
市场能力
整合能力
技术
供应商
2
企业技术中心的定位
1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和组织保障 统筹管理企业各层次技术创新活动 整合企业内外创新资源
投入,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建设和发展。
国家对技术中心建设的宏观要求
总量控制、保证水平、引进淘汰
国家经贸委在98年849号文件中规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年度评 价中,第一次不合格者,暂停享受优惠政策;连续两年不合格,取消认 定资格。
1993年至今已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93家,广东省59家。今年全国新认 定64家,广东省7家,在粤央企1家(中船黄埔造船厂),深圳3家。
国家发展规划委员会强调,要提高技术中心要求,提高淘汰力度,对当 年度评价不合格者,当年即取消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评分低于 65分者,给予警告处理。
安徽海螺水泥,2011年评价分61.8分,被警告。
3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享受的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根据《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 定》(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2007]第44号令),享受相 关优惠政策。范围:进口用于开发的新技术,国内不能生产供应 的仪器、仪表、化学制剂和技术资料,可办理免税手续。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申报材料解读
目录
一 国家对技术中心建设的总体要求 二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作用及形态 三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流程概要 四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长沙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长沙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自主创新战略,加强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规范和加强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参照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对国民经济主要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市予以认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条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面负责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并负责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具体组织、评价及优惠政策落实等工作。
第二章认定
第四条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受理认定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10月31日。
第五条申请长沙市认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万元以上。
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全市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企业决策层重视技术中心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及运行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企业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的技术创新队伍,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
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20人。
技术中心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或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不低于技术中心人员的30%。
(四)企业年度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不低于200万元。
技术中心财务实行独立核算,单独列帐。
(五)技术中心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拥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和中试条件,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300万元。
(六)企业技术中心组织机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有明确的技术创新方向、发展规划和中长期研究开发目标。
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技术创新成果显著。